台山市简介导游词介绍
台山导游词(通用15篇)

台山导游词(通用15篇)台山篇1平乐特色旅游产品瓷胎竹编。
它是以瓷器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的竹丝,柔软如绸的竹蔑,依胎编织而成。
瓷胎竹编用的竹丝选料非常严格,在四川生产的一百多种竹子中,只选中了邛崃平乐生长的慈竹,而且必须是节距在66厘米以上、无划伤痕迹的“两年青”壮竹。
50公斤慈竹经反复挑选加工,最后只得成品竹丝400克。
制成的经蔑薄如绸,纬丝绷如毛发,且粗细均匀,柔韧适度,原料制作的技术要求极高。
瓷胎竹编工艺品的编织技艺要求高,难度大。
从起底、翻底、翻顶、锁口的全部工序,都要求不出现竹丝接头,不出现绞丝、叠丝等技术差错,始终保持经蔑纬丝比例匀称,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瓷胎竹编在图案设计方面,由简单的花边发展到复杂多变的几何图案、提花图案、隐花图案和山水花鸟等自然图案。
瓷胎竹编工艺品,除了传统的花瓶、咖啡具、茶具、饭碗等产品外,还有首饰盒、文具、笔筒、竹压盘等。
现在,瓷胎竹编工艺被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产品远销国外。
台山导游词篇2我们接着往前走,这里呢就是奶娘房。
济公从小就跟奶娘生活在一起,跟奶娘很亲近,济公的善心跟奶娘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旁边就是济公的书房了,济公小时候非常聪明,五六岁时,父亲李茂春便请了先生教他读书。
他有时高声朗诵,有时捧书沉思;每当有所得时,就会仰天大笑;到12岁的时候,四书五经早已记熟于心。
便到佛道双修的赤城山向高僧、高道求学,静修苦读,接受佛学禅理及道藏等佛道文化的熏陶,领悟人生道理,这为他以后出家奉佛打下了思想基础。
【济公传说】济公的父亲辞官后来天台经商谋生,为人仁厚,乐善好施。
可夫妇俩年过四旬,尚无子嗣。
于是前往国清寺拜佛求子,归来后,王夫人梦见自己吞日光,从此身怀六甲。
这一年,腊月初八产下一子,取名“修缘”。
出生之时,国清寺的第十七尊罗汉——降龙罗汉突然倒塌,由此而有罗汉投胎转世之说。
出生之后啼哭不止,未知何故。
满月时,国清寺方丈前来拜访,方丈抚摸其头说道:“莫哭,莫要笑,你的来历我知道。
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4篇

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4篇2020 Taishan tour guide编订:JinTai College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2、篇章2: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3、篇章3:五台山英语导游词文档4、篇章4:2020年贵州天台山导游词范文篇章1:2020台山导游词文档游客们,大家好!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誉中外,有此殊荣,一是,这里是我国最早建寺的地区之一,而且从古至今,这里的寺僧在规模上都是第一;二是,佛典有记载,这里是佛教四大菩萨之首文殊菩萨的道场;三是,历朝历代,凡信奉佛教的帝王,都特别关注这里,这里是我国唯一的青庙和黄庙共生荣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
“五百里道长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
月挂西峰,花放南山,雪霁北巅。
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晚罄清澈,香烟缭绕,胜幡翩跹。
”写出了五台山的悠久历史和奇异风光。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显通寺,在五台山寺院当中,显通寺的规模最大,历史最古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是五台山佛教界最为尊崇的领袖寺庙。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钟楼,这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口铜钟——长鸣钟,重达9999.5斤。
显通寺没有天王殿,只有两通石碑,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龙虎二碑,此二碑寓意为龙虎把门,不劳驾四大天王。
显通寺,占地120亩,殿堂楼舍400多间,正院内中轴线排列七座大殿,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后高殿。
广东台山导游词4篇_广东导游词_

广东台山导游词4篇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南临南海,有"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排球之乡""广东音乐之乡"、"中国曲艺之乡"、"飘色艺术之乡" 之美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台山,欢迎参考!广东台山导游词篇一:广海石窟导游词要看石窟诗林,请先看<台山佳处石窟口>:出广海城西门,沿广海至海宴公路行七公里,就到中兴。
中兴,旧称中兴堡,民国十五年(1920xx年)歼灭陈祝三、叶兰初等匪部七百多名后,饱遭土匪蹂躏的双门、临田、大洋等十余村联合成立联防队,设公所于此,命名中兴堡。
此后经过七十多年,这里没形成圩市,至今只有商店多间而已。
到此北望不过一公里处的山口,就是石窟口。
石窟口为康洞之水泻落广海平原的出口,巨石密布,形成石窟;石窟两侧高山,山势紧束。
这个高山平原交点,水流急,石头滑,景色壮丽。
左边山上的石人公和山下的石人婆,一高一低地站立着,像在盼望南海归航,富有诗意。
就在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水利和水力资源。
查石窟口水利的开发,始于民国六年——1937年。
当时成立中兴水利合作社,集资建设石窟头陂头。
自春至夏,刚刚筑成,即被山洪冲垮。
1955年,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在石窟口左上方开渠四百七十米,引水灌溉三千多亩滨海田。
这些稻田在1956年获得丰收,产量倍增。
1958年至59年间,公社社员又上游八里处筑成康洞水库——集雨面积九平方米公里,库容六百万立方米。
这么大量的水,通过石窟口渠道,可以灌溉滨海平原七千多亩农田。
石窟口水力的开发,是从1955年修成灌溉渠后开始的。
当时在石窟左边,利用渠道跌水,设立碾米厂,为附近农村服务。
1960年,归国华侨投资建设石窟口水力发电站。
在1961年2月建成输水石渠和压力管道之后,适值调整国民经济,这个工程停顿了。
广东台山导游词--推荐4篇.doc

广东台山导游词4篇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港澳,南临南海,有"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排球之乡""广东音乐之乡"、"中国曲艺之乡"、"飘色艺术之乡" 之美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广东台山导游词,欢迎参考!广东台山导游词篇一:广海石窟导游词要看石窟诗林,请先看:出广海城西门,沿广海至海宴公路行七公里,就到中兴。
中兴,旧称中兴堡,民国十五年(1920xx年)歼灭陈祝三、叶兰初等匪部七百多名后,饱遭土匪蹂躏的双门、临田、大洋等十余村联合成立联防队,设公所于此,命名中兴堡。
此后经过七十多年,这里没形成圩市,至今只有商店多间而已。
到此北望不过一公里处的山口,就是石窟口。
石窟口为康洞之水泻落广海平原的出口,巨石密布,形成石窟;石窟两侧高山,山势紧束。
这个高山平原交点,水流急,石头滑,景色壮丽。
左边山上的石人公和山下的石人婆,一高一低地站立着,像在盼望南海归航,富有诗意。
就在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水利和水力资源。
查石窟口水利的开发,始于民国六年——1937年。
当时成立中兴水利合作社,集资建设石窟头陂头。
自春至夏,刚刚筑成,即被山洪冲垮。
1955年,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在石窟口左上方开渠四百七十米,引水灌溉三千多亩滨海田。
这些稻田在1956年获得丰收,产量倍增。
1958年至59年间,公社社员又上游八里处筑成康洞水库——集雨面积九平方米公里,库容六百万立方米。
这么大量的水,通过石窟口渠道,可以灌溉滨海平原七千多亩农田。
石窟口水力的开发,是从1955年修成灌溉渠后开始的。
当时在石窟左边,利用渠道跌水,设立碾米厂,为附近农村服务。
1960年,归国华侨投资建设石窟口水力发电站。
在1961年2月建成输水石渠和压力管道之后,适值调整国民经济,这个工程停顿了。
十年之后续建,于1973年建成,74年春开始发电。
台山旅游宣传口号

台山旅游宣传口号
台山旅游宣传口号
一、引言
台山,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西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文明城市。
台山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更好地宣传台山旅游,需要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宣传口号。
二、历史文化方面
1. 传承千年文脉,品味历史之美
2. 古韵犹存,历史源远流长
3. 探寻千年文化之魂,感悟中华精神
三、人文景观方面
1. 美食之都,品味美食之乡
2. 文化之城,享受艺术之美
3. 人文荟萃,领略民俗之韵
四、自然景观方面
1. 山水秀丽,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2. 海天一色,沐浴阳光海风
3. 天然温泉,舒缓身心放松自我
五、活动体验方面
1. 花海盛宴,漫步花海尽情赏花
2. 水上乐园,畅玩水上运动尽情嬉戏
3. 亲子游乐,家庭共同体验快乐时光
六、总结
以上是台山旅游宣传口号的一些提议。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变化,宣传口号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希望这些口号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台山,为台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广东台山的介绍

广东台山的介绍
广东台山,位于珠江三角洲南岸,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这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是一个旅游胜地。
台山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有着壮观的海岸线和山脉。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三山五园”,即鹤山、狮山、麒麟山、南国花园、南国水园、南国风情园、南国海洋世界和南国动物园。
这些景点都有着独特的特色,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除了自然风光,台山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台山有着众多的历史古迹,如清代的古城墙、古街道、古庙宇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开平碉楼,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是台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些古迹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岭南文化的魅力。
台山还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
这里的美食以海鲜为主,有着独特的口味和做法。
其中最著名的是台山炒粉,这是一道传统的台山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味道而闻名于世。
广东台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美食文化。
来到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享受到美食的美味,同时也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台山的历史文化简介

台山的历史文化简介一、台山在哪里呢台山啊,在广东呢,那可是个很有韵味的地方。
它就像一颗低调却又闪闪发光的明珠,在广东的土地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二、台山的古老历史1. 台山的历史那可老长啦。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就像很多古老的地方一样,岁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2. 从古代开始,台山就处在各种文化交流和贸易的线路上。
它就像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各种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所以台山的文化特别丰富多样。
三、台山的建筑文化1. 这里的建筑超有特色的。
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的。
那些房子的布局啊,细节啊,都体现着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审美。
比如说骑楼建筑,走在骑楼下面,就好像能穿越回过去,感受到当时的热闹和繁华。
2. 还有一些古老的庙宇建筑,这些庙宇的建筑工艺可讲究了。
从屋顶的雕饰到柱子的雕刻,每一处都充满了艺术感,它们不仅仅是宗教场所,更是一件件艺术品,诉说着台山的历史和文化。
四、台山的美食文化1. 台山的美食那叫一个多。
黄鳝饭是一绝啊,香喷喷的米饭和鲜嫩的黄鳝肉搭配在一起,每一口都充满了惊喜。
那种味道,吃了一次就忘不了。
2. 还有台山的海鲜,毕竟靠近海嘛。
新鲜的虾啊,蟹啊,鱼啊,简单的烹饪就能做出超级美味的菜肴。
当地的厨师就像魔法师一样,把大海的馈赠变成舌尖上的享受。
3. 还有各种特色的糕点,甜而不腻,口感独特,每一种糕点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是节日里才会做的,有的是招待贵客的。
五、台山的民俗文化1. 台山的民俗活动可丰富了。
像舞龙舞狮,到了节日的时候,龙和狮就在大街小巷舞动起来,那场面可热闹了。
人们敲着锣打着鼓,整个城市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2. 还有一些独特的婚丧嫁娶习俗。
这些习俗里包含着对家族、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从婚礼上的各种仪式到葬礼上的讲究,都体现着台山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六、台山的语言文化1. 台山话很有特色。
听起来软软糯糯的,又有自己独特的语调。
虽然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有点难懂,但是一旦你了解了,就会觉得它特别有趣。
广东台山的介绍

广东台山的介绍广东台山地处珠江三角洲南岸,属江门市管辖。
台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侨乡”、“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开埠之先”等美誉。
以下内容详细介绍了台山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和旅游资源。
自然风光台山地处南岸低山丘陵地带,山峦起伏,绿树成荫,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其中,自然岩画群是台山的自然宝藏之一,共有38个欧洲旧石器时代岩画遗址,堪称国内保存最为丰富、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旧石器时代岩画群之一。
此外,还有观音山风景区、探险岛、白莲洞等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人文景观台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
其中,以古建筑为代表的文化景观是其最大的亮点。
马踏飞燕、南莲寺、华严寺、赤坎古镇等历史建筑群,都是台山市的著名景点。
此外,还有闫氏宗祠、黎明寺、禅房寺等古迹,颇具特色。
特色美食台山美食种类繁多,包含鱼菜类、肉类、汤粥类等多种传统菜肴和糕点小食,其中以鱼菜类菜品最为出名。
粉蒸肉、蒸鲈鱼、水晶饺、花雕鸡等特色菜肴,口感鲜美、酥软可口,虽然外表简朴,但却让人回味无穷。
旅游资源台山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及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是广东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除了自然景点和人文景点之外,还有茶旅、海岛旅游、民俗民风等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如观音山绿茶、虎林杯、榄菊等独具特色的台山文化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和青睐。
综上所述,广东台山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的城市,不仅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特色美食,而且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可谓是一个集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山市简介导游词介绍台山市简介导游词1黑沙湾海浴场位于台山市赤溪半岛铜鼓湾,沙滩长1.5公里,是世界罕有的黑色沙质海滩。
黑色的细沙是由于海洋特定环境形成的带黝黑的次生矿“海绿石”,经过亿万年的太平洋海浪淘洗,海绿石受海流影响,被搬运至近岸,再经过海浪推带到岸边,形成沙滩。
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沙滩非常平缓,没有坎坡,一直延伸到对开小岛(土地名:小排仔、大排岛)。
沙质非常细密、均匀,沙体内含多种矿物质,其中锰、铁的含量非常高,是世间非常罕有的天然保健强身的沙滩。
改革开放后,当地村民开始留意身边这块黑色的璞玉,95年第一间海边简易的酒楼开张了,从那时开始,这片深藏于赤溪半岛边陲的神秘地方,开始受到人们的追捧。
从周边城市进入赤溪半岛铜鼓小镇的交通环境大为改观,高等级道路一直延伸到黑沙湾。
现在的黑沙湾已初具规模,设有标准双人房120多间,食肆3间,附有超市、泳衣店、淡水淋浴、保管柜泳具出租、烧烤场、沙滩车、骑马、沙滩排球、冲浪等服务项目。
沙滩边种满了椰子树、大叶榕树、木麻黄、树菠萝。
小鸟在林间嘻戏,夏蝉在枝头上鸣叫,早看日出,夜听涛声,日间品尝生猛的游水海鲜,傍晚迎着轻柔的海风,赤脚漫步在天鹅绒般的黑沙滩上远望,渔灯闪烁,波光鳞鳞,近看国华台电璀璨的灯饰,是每个都市人梦寐以求的神仙美景。
黑沙湾从来没有做过媒体广告宣传,但她神秘迷人、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已在坊间广为流传,游客的到访量急剧增加。
将来的黑沙湾更加以她特有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建造三星级酒店,高级别墅,夜总会,食街,海上游乐(风帆、皮划艇、水上步行、垂钓等),打造一个全新的国家级AAAA风景旅游度假区。
台山市简介导游词2台山广海城东象山之灵湖寺,建于南北朝时期,寺依象山玄武,呈瑞象,左有莲花山(0青龙),右有虎头山(0白虎),前有沙堤﹡大小二排断中为小象(做朱雀案山供养)自然成湖,故名灵湖。
源于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天竺(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法师;带两棵菩提圣树,浮海来华,因台风受阻,于广海灵湖登陆,建阿兰若居之。
并在伽蓝内植下中国第一棵菩提树。
智药三藏后前往广州光孝寺于戒坛上植下第二棵菩提树,并立碑预言“170年后将有一肉身菩提于这棵树下,开演无上微妙法,传佛心印,度无量众生”,之后前往韶关曲江曹溪宝林山开山创建南华寺,并再次立碑预言“176年后将有一肉身菩萨来此:演无上法宝得道者如林”。
唐龙塑元年辛酉禅宗六祖惠能祖师自湖北黄梅五祖处得法南归。
丙子二月初八在广州光孝寺智药三藏法师手植菩提树下剃度受戒。
后前往韶关曹溪宝林山中兴南华寺并弘扬顿悟法门。
因智药三藏法师两次有关六祖的预言得到印证,遂成千古颂,故名灵湖寺。
留下胜因,香火益盛,寺宇塑像,堂皇古雅,莲灯长明,向有吉祥福地之称。
广海城东莲花洋上大象驮小象,代代出和尚,早弛圣域之誉,历史悠久,寺之名号益显。
年久代湮,殿阁灾余,金色消沉。
灵湖寺初毁于宋末,元至正8年(1348年)重建,明洪武30年(1397年)重修,清咸丰6年(1856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土客纷争,寺宇被焚,仅焦土。
光绪10年(1884年)广海奇石彭凤桐志慕云林主持重建。
峻工后善行圆满,整座岭南建筑,布局宏伟壮观,即易名“灵湖古寺”。
1937年寺又遭洗劫。
1947年住持继慈法师得0檀越。
奇石建筑商余沛捐香资略加维修。
后由于发生震动,历史沿革,世法无常,年代变迁名寺沦为疗养院及驻军牧马之场地。
际兹国运兴隆,宗教政策落实,灵湖寺教产归还佛教界管理。
20XX年7月11日原广州大佛寺常住僧人释仁伟为还乙酉仲厦梦中愿,经台山市博物馆领导介绍来寺,主持恢复,重兴祖师道场。
古寺满目疮痍,师叹:“禅林凋零,梵刹之凄清”。
恒蓄兴建宏愿,趁政策之修明,善因夙愿,法缘广洽,心殷圣域重光。
承蒙广东省江门市政协、台山市政府、广海镇各级领导支持及海内外众善信之扶持,智药三藏祖师常寂光中加持。
涓吉丙戌年观音出家吉日动土修复灵湖寺兜率内院,同年季冬26日竣工,历时数月,工程费用庞大。
缘荷岭南善信居士动员广州、深圳、中山、佛山、江门等地信众发菩提心、植大福田捐资建寺,数额尤巨,并得江门大檀越居士助筹香资迎请玉佛及装饰殿堂用品。
灵湖有缘善信联合番禺大石众善信为灵湖寺做大须弥山。
大放光明。
随后东莞广海同乡会同仁发心捐殿外铜香炉铺砌180平方米花岗岩石板于寺前广场。
各大善人崇圣同怀,慷慨豪举协应,共修德业,事功告成,衹园再现,梵宇琳宫饰成;佛光普照,金洲宝界通明;海潮音起,磬呗响彻云宵;莲云法雨,福泽人天无涯。
为褒扬德事,赞誉善人,乃备勒石。
光昭功德。
台山市简介导游词3石花山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台城市区内东北。
有新台高速公路可达。
属地文旅游资源。
“南粤百景”之一,因山顶巨石磋峨,状如灿烂盛放之花,故名石花山。
山顶上屹立指天巨石,清道光刻“含辉四照”四个大字于其上,另有“石人耸翠”景点,属旧台山八景之首。
分布其四周有飞来石、织麻盆、蛇仙石和龟仙石、皇冠、仙人床、仙人轿、摩崖石刻“一帆风顺”、仙人屋、仙人髻等石景,维妙维肖。
山麓建有西岩寺、石花亭、石花楼及纪念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飞虎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的台山人的飞虎亭。
主要景点有“飞来石”、“织麻盆”、蛇仙石和龟仙石、“皇冠”、仙人床、仙人轿、“含辉四照“、“一帆风顺”、石花水库、“石人耸翠”、西岩寺、飞虎亭和石花广场。
奇秀石花山石花山坐落于台山市城区之东北约5公里处,因其山峰上半部山石裸露,怪石玲珑,而下半部则是绿树成荫,谷涌葱绿,山含黛墨,远望如绿荫中盛开的花朵,故得名石花山。
此山高虽仅300余米,但却融奇、秀、幽于一山,目前已开辟为旅游风景区,游览面积为155公倾。
石花山之奇,奇在石。
石花山无石不奇,千奇百怪,有的拟物、有的拟人、拟禽拟兽,个个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石花山之奇,还在于松,这里的奇松有的如蛟龙出海,有的如凤凰展翅,有的若金刚挺立,尽显其风姿。
台山古八景之一的“石人耸翠“,乃是形容石花山的奇石与劲松相映成趣所构成的景观。
石花山之秀,魅于其山间有一面积约15公倾的湖泊水库,尤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青山绿野之中,湖水清澈碧透,湖光潋滟,环湖道路迂回典折,沿岸林竹苍翠,百花争妍,构成一派山依水、水环山的迷人景色。
石花山著名景点石花山内具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摩崖石刻,如西岩寺、石花亭、九孔桥、飞虎亭、石花楼等。
石花山内著名的摩崖石刻有明正德十五年×(1520)所刻的“石花山“三字,每字为75厘米×75厘米;清道光年间的“含辉四照“四字,每字为76厘米×76厘米,字体苍劲雄浑,显示一派雄伟的气势。
此外,还有“石花远眺”、“一帆风顺”等石刻多处,形成石花山石刻群,是台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花山风景如画,婀娜多姿。
在阳光下,霞光闪烁,山石生辉,层林尽染;雨后则群山烟波浩渺,浑如仙景,让人流连忘返,具有入画之境界。
台山市简介导游词4各位游客,今天我们一起来游览北国的名山圣水----云台山。
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
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密秀矗,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30公里的修武县境内。
北邻山西省,东接辉县市,西与方山对峙,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孤原。
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峦叠翠,雄奇险秀。
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堪称”园中园”。
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
分为三大体系:一、峰岳景区:茱萸峰、三秀峰、叠彩洞、浓秀谷;二、沟谷景区:温盘峪、子房湖、小寨沟、老潭沟、武周寨;三、宗教景区:真庆宫、万善寺、玄帝观、百家岩。
这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
汉献帝刘协、魏晋”竹林七贤”、唐朝孙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将尉迟敬等均在此留下了历史遗迹。
云台山山险水秀,气候凉爽宜人。
这里泉源丰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盖了整个山峦,各种树木和奇花异草种类达400多种。
中药材蕴藏丰富,除人参、灵芝外,还有闻名全内外的四大怀约,以及茱萸、当归等200多种。
唐朝孙思邈曾在些采药练丹,至今这一带山区还流传着他服仙丹升天的故事。
在云台山景区售票处,有一村庄名”岸上”,背靠一天然屏障,山势突兀,拓面而起,此山名为”翠屏峰”,峰顶有”阎王鼻”。
你看那阎王仰脸向天,自鼻以上是黑的,鼻以下的部分是白的,当地人说此阎王黑白分明,辨是非,昼断阳,夜审阴,是当地的主宰,权力至高无上。
在阎王鼻山脚下,有一佛教庙祠,即万善寺。
跨过山门,为弥勒殿。
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这尊像是泰国捐赠的金佛。
你看那佛像胸间的“”(音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
寺院的后门,有一小溪自高处流入清池,是优质的矿泉水,泉旁小庙,是财神爷,他虽不能名列佛寺,但来烧香的人,却也不忘烧柱香,以求财旺。
(温盘峪、子房湖景区)沿公路而上,过了迎宾洞,左边的山谷相裂成隙。
这便是温盘峪景区。
峪深80余米,最宽处不过丈余,峪上群山环抱,致使这又窄又深的峪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的空气很好地交流,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这里冬暧夏凉,温度适中,仿佛处在恒久的温暖中,故名温盘峪。
这谷南端的瀑布名为“白龙瀑“,传说白龙在此居住。
走过山壁间开凿的隧洞,我们进入温盘峪景区。
首先直入眼帘的是“一线天“。
人行其间山体相合只留下一线天地,甚是奇妙。
景区内秀幽雄险,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
峡谷南北长约1公里,宽3-10余米,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景区内有逍遥石、相吻石、灵龟戏水、双狮吸水、龟背石等景观。
峪内有九龙潭,相传为古时九龙栖息之地,分别为白龙潭、子龙潭、眠龙潭、青龙、黄龙、卧龙、黑龙、首龙等,因峪内司温,潭水常年气温在10度左右,夏季水凉不宜游泳,但却是冬泳的好云处。
行至黑龙潭,一持瀑布从山壁间喷薄而出,如堆雪飘杨,十分壮观。
动态的水流入静态的水中,十分美丽。
在汉朝初建国后,张良在帮助刘邦建立汉业之后,功高震主,惟恐遭到刘的毒害,再三恳求,告老还乡而去。
张良回到家乡之后,仍然坐卧不安,觉得还不太保险,便偷偷地微服出午,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