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平台数据库设计参考规范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总7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应指技装〔2012〕24号附件5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试行)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二〇一二年八月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规范(试行)1范围本技术规范提出了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架构、技术实现方式、信息交换与共享系统的技术要求、数据接口规范和数据交换共享内容。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规划设计和建设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平台之间,以及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与政府应急平台、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急平台、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08-19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18793-2002 信息技术可扩展置标语言(XML)GB/T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GB/T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GB/T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GB/T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3术语及定义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交换信息交换是指独立于具体应用,与具体应用耦合关系松而清楚,不随应用的变化而变化,保证数据可靠传输和安全传输,提供统一接口规范,实现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与不同部门异构系统之间不同格式数据的交换。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指各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之间,或与政府应急平台、安委会成员单位应急平台、企业应急平台等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应急平台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
前置机前置机是一种以数据交换为基础的中间交易设备,它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网络通信、数据认证、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流水记录、数据预处理、数据监控和数据统计等。
应急联动数据库系统设计

1 引言
城 市应急联动指挥 系统 是建立在 大量 的基础数 据之上 的,
档等数据 。
()基 础信息 :各 应急联 动单位 用于应 急处置 的各类 基 1
础业务数据。
基 础数据经 过采集 、处理 、标准化 、传输 、存 储 ,形 成数 据 资源 库 ,为应 急系 统提供 了高效 的分析 、决策 、交换 、共享
()空 间信 息 :包括矢 量地 图 、遥 感地 图及 地名 、街道 2 路 、门牌号码等数据 。 ()事件信 息 :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预测预警信息 、
的数 据环境 ,配合先 进 的数 据查询 方法 和手段 为领导决 策提
危 险源视频监控信息 、指挥协 调信息等 。
()预案库 :城 市各类 突发公共事件 的处 置预案 ,包括 : 4 文本预案和数字预案。 () 案例库 :国内外 突发公共 事件典 型案例 ,可 以为应 5 急事 件 的处 理提供有效 的参照系 ,充 分吸 收历史 事件 的经 验
业 部 门建设和 维护 ,公 用 的全 市基础 数据库 由市 应急指 挥 中 心建设和维护 。所有 的数据库都通过 数据传输 系统连接起来 ,
Ab t a t Eme g n y r s o s aa a e s se i h aa s u c h t e lw t l tp so me g n y i c d n o n e , sr c : r e c e p n e d t b s y t m st e d t o r e t a d a i al y e fe r e c n ie t e d we h t I c n p o i e t u c in fso a e t a r vd o f n t s o t r g ,ma n e a c , er v l t t t a o me g n y r s o s n o ma in r s u c s I i o i t n n e r ti a,sai i l fr e r e c e p n e if r t e o r e . t s e sc o t e b s f t e e r e c e p n e c mma d p afr .T i r ce p o o e t o fh w t l n f r e r e c e h a i o h me g n y r s o s o s n lt m o h s a t l r p s s a meh d o o o pa me g n y r - i o s o s a a a e s se i tg ai n o it b td if r ai n r s u c so a h l k g n t t r vd h e e s r u p r p n e d t b s y tm, n e r t fd s i u e n o o r m t e o r e f c i a e u i op i e te n c s ay s p o t o e n , o o ect e re c rs o s o f r h i me g n y e p n e c mma d t y n. Ke r s me g n y r s o s d tb s d sg y wo d :e r e c e p n e; aa a e; e i n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调度平台的设计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调度平台的设计余鹏;罗惠平;李艳;杨木清【摘要】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sponding velocity and commanding efficiency in the Held of enterprise,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 a managing and scheduling emergency incident platform, which is based on Spring framework and Hibernate data persistence framework for system design, was given. The platform can effectively manage and completely monitor the progress of emergency of different government,areas and types. Based on hotspot map,the system can show the currently important faults on the image of electronic map,as well as dynamically monitoring the progresses of resource scheduling in time with electronic map and satellite map. The experiment is probed that the platform can accurately show the changes of the data of emergency. Meanwhile, it is proved that the platform can improve the scheduling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为提高企业、政府机构、高校等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和指挥效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pring框架和Hibernate数据持久化框架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调度平台.该平台完成了对不同机构、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应急过程的全面管理和统一监控;通过热点地图的形式,实现对电子维运管理调度平台上报的重要应急数据在电子地图上的统呈现;通过电子地图、卫星地图等直观的方式实现对应急资源调度过程的动态监控.实验证明,平台能够准确地呈现实时应急调度数据的变化,可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调度效率.【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年(卷),期】2011(033)004【总页数】5页(P560-564)【关键词】Spring框架;Hibernate数据持久化框架;应急管理调度平台;热点地图;动态监控【作者】余鹏;罗惠平;李艳;杨木清【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网络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网络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网络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网络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52突发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应急管理系统平台方案设计

应急管理系统平台方案设计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各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事件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效率,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实用的应急管理系统平台显得尤为重要。
二、需求分析(一)功能需求1、监测预警能够实时收集、分析和处理各类监测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并发出准确的预警信息。
2、应急指挥提供高效的指挥调度功能,支持指挥人员快速制定应急方案,协调各方资源,下达指令,并实时跟踪执行情况。
3、资源管理对各类应急资源(如人员、物资、设备等)进行全面管理,包括资源的登记、调配、库存管理等。
4、预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支持预案的制定、修订、查询和演练。
5、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准确的应急信息,引导公众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避免恐慌。
(二)性能需求1、稳定性系统在高并发、大数据量的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确保关键业务不中断。
2、响应速度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操作请求,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保证预警信息和指挥指令的及时传递。
3、数据安全性保障系统中的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三)用户需求1、政府部门包括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等,需要通过系统实现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2、救援队伍能够获取准确的任务指令和资源信息,提高救援效率。
3、公众方便获取应急信息,了解自身所处的风险状况和应对措施。
三、系统架构设计(一)总体架构应急管理系统平台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界面层。
1、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网络爬虫等手段,广泛收集各类应急相关数据,如气象数据、地质数据、舆情数据等。
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应急决策提供支持。
3、应用服务层包括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资源管理、预案管理、信息发布等核心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具体的业务服务。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09.11.23•【文号】交公路发[2009]713号•【施行日期】2009.1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9】7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为建立健全公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保障国家高速公路、重点干线公路以及重要站点的稳定运行,提高公路网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以及应急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现将部制定的《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二〇〇九年十一月目录1. 总则2. 指导思想3. 基本原则4. 建设目标5. 平台体系6. 主要建设任务7. 功能总体要求8. 保障措施全国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1. 总则1.1 编制目的目前,我国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县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加快建立健全公路网运行监测、协调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保障国家高速公路和重点干线公路以及重要站点的稳定运行,提高公路网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以及应急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是当前以及今后各级公路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
为指导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部门加快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平台建设,为公路网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支撑,特制定本意见。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规和文件,并参考《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制定本指导意见。
2023-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1

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是现代化城市的必备设施之一,它具有承担各种应急事件组织与指挥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在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详细解析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
一、需求分析为了满足应急事件指挥与应对的需要,应急指挥平台系统需要具备多个指标,例如:应急决策制定、信息采集与分析、态势分析、应急资源调配、安全防护、人员管理等等。
通过以上需求的分析,可以明确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需要具备多样化的功能模块。
二、构架设计针对现代城市应急事件的特点,借鉴先前类似设施的设计思路,此系统可以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构架。
宏观体系方面,将应急指挥平台系统分为前端用户界面、后端管理界面、服务器端和数据库四个核心模块,前端用户界面主要面向普通操作人员,包含WEB客户端和移动端。
后端管理界面主要用于系统管理、平台用户管理、权限分配等。
服务器端主要承担数据处理、任务执行及指令传输等重要职责,数据库则负责数据存储和管理。
三、技术选择对于应急指挥平台系统构架方案而言,技术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基于目前主流技术和系统属性分析,建议采用以下技术架构:1. web开发技术:新兴的Vue.js,采用轻量级框架开发,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维护性以及良好的用户交互体验。
2. 后台开发技术:Java,开源、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特性,且能够良好地与微服务和云计算、容器化等现代化技术相结合。
3. 数据库技术:Mysql和Oracle,Mysql常用于云计算和Web应用领域,具有多方面优势。
而Oracle则更多地应用于重要的信息数据存储。
四、平台集成与测试通过构架设计和技术选型,我们已经完成了应急指挥平台系统的概念设计,接下来需要对系统进行集成和测试来协调各个模块之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
这边可以采用模块化开发模式,模块/module相互独立,形成清晰的模块间接口逻辑,避免因此带来的复杂耦合性。
同时,根据不同经验与场景应用,提前预设各种用户角色,进行产品测试和反馈,使系统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应急平台建设概要

应急平台建设概要应急平台建设是指建立一种全方位的、高效的、信息化的应急管理平台,用于快速响应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急平台建设涉及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参与,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应急需求和资源,并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整合和管理,以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的效率。
以下是应急平台建设的概要:一、平台架构设计:应急平台应具备统一的总体架构,包括硬件设施、网络通信、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
平台的设计要考虑灵活性和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突发事件应对需求。
另外,还需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信息收集与传输:三、资源调度与协调:平台应能够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全面的调度和协调。
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各方面的资源,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调度和配置,以确保救援和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平台还应具备资源分配的优化算法,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指挥与决策支持:平台应提供各级指挥人员和决策者所需的信息和工具,帮助他们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指挥。
包括实时的事件情况展示、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和预测、应急预案管理等功能。
平台还应支持指挥人员的协同工作,提供实时的通讯和协同决策的功能。
五、应急演练与培训:平台应提供应急演练和培训的功能,帮助各级单位进行应急能力的提升。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和应急演习,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六、信息公开与社会参与:七、合规与保障:平台建设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平台应具备完备的权限管理和审核机制,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后勤保障体系,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
总之,应急平台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全方位、高效的应急管理系统。
通过平台的建设,能够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效率和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_只要10分

1)国务院应急平台平时满足国务院值守应急需要,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保持联络畅通;可实时接报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和现场图像,以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可以在国务院应急指挥厅召开视频会议,察看事发现场情况,进行异地会商,调用地方和部门应急平台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对事态发展进行仿真模拟和研判分析,实施指挥调度等。
IP地址和域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划执行。
IP电话调度台应具备同时接入4路电话、同时接听2路电话,同时呼出4路电话的能力,可显示被叫号码,被叫号码能自动关联用户名及相关信息系统。
3)接口要求。IP电话终端支持IP协议,并支持IEEE 802.3af以太网供电能力。
4)引用标准。
YD/T1264-2003《IP电话/传真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4)地市级、县级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基础,要结合实际,重点实现监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指挥调度等功能。特别要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获取现场图像信息并及时上报,提供上级应急平台所需的相关数据、图像、语音和资料等。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应急平台和省级应急平台报送现场图像等有关信息。具体要求,由各地区进一步明确。
1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试行)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九月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DB44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X X省地方标准DB 44/ XXXXX—XXXX ArrayXX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规范基础信息Specification for Guangdong Emergency Platform System Database Basic Informatio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12年8月)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目次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2009 给出的规则制定。
本标准由XX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XX省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XX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纪家琪、袁宏永、杨智杰、黄全义、刘鹏辉、毛青松、杨锐、苏国锋、陈涛、刘碧龙、陈涛、王飞、卢志为、朱海国。
XX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规范基础信息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基础信息构成及内容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XX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 3304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 4658 学历代码GB/T 4762 政治面貌代码GB/T 10114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2403 干部职务名称代码GB/T 12407 职务级别代码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852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3 术语和定义XX省应急平台体系 Guangdong Emergency Platform System由XX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多种类、多层次应急平台所组成的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有机整体,承担突发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异地会商、事后评估等功能。
主要包括:省应急平台、地级以上市应急平台、省级部门(单位)应急平台、县级应急平台、地级以上市部门(单位)应急平台、部门(单位)垂直管理的下级应急平台、基层应急平台,以及面向公众的紧急信息接报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等。
3.2密级Security Classification Level数据的秘密程度等级,包括机密、秘密、限制、公开、其他。
数据的机密、秘密等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有关规定确定。
3.3统一标识码Unique Identification Code实体对象的唯一标识,用来标识存在于不同数据库表中的同一实体对象,或同一数据库表中多条记录对应的同一实体对象。
3.4重点防护目标Key Protected Object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保护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基础设施。
重要部位主要包括:重要政府部门、学校、公众聚集场所、金融机构、骨干管线、重点工程、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关键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机场、水库、通信长途枢纽楼、桥梁、隧道、港口码头、船闸、发电厂等。
3.5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ous Source在一定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具有潜在危险,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从而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源。
主要包括:重大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区、事故灾难危险源、公共卫生危险源、社会安全隐患等四大类。
3.6避护场所Shelter在事故灾难发生时,用于庇护民众和进一步组织避难活动的场所。
主要包括:救助站、公园、广场、绿地、体育场、防空洞等。
3.7医疗卫生单位Medical Unit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医疗科研机构等的总称。
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所(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等。
3.8通信保障机构Telecommunication Support Unit在日常和紧急状态下能够保障和恢复通信线路、设备等机构的总称。
主要包括:提供日常通信保障和应急通信保障的机构。
3.9运输企业Transport Enterprise经营各种运输业务的企业。
主要包括:公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航空运输企业等。
技术支持机构Technical Support Unit从事应急技术研究、产品研制、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撑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
3.11自然灾害情况统计Natural Disaster Statistics在一段时间内,某一行政区划内的某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统计信息,以省、市、县、乡镇为单位进行统计。
3.12事故灾难情况统计Accident Disaster Statistics在一段时间内,某一行政区划内的某类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统计信息,以省、市、县、乡镇为单位进行统计。
3.13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统计Public Health Event Statistics在一段时间内,某一行政区划内的某类公共卫生事件情况造成的人员伤亡等统计信息,以省、市、县、乡镇为单位进行统计。
3.14社会安全事件情况统计Social Safety Event Statistics在一段时间内,某一行政区划内的某类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等统计信息,以省、市、县、乡镇为单位进行统计。
3.15突发事件专题图Incident Thematic Map着重表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包含的一种或多种要素,集中表现应急主题内容的地图。
3.16预案要素Emergency Plan Factor应急预案所必需包含的关键内容。
主要包括:编制依据、指挥体系、应急资源、预警级别等信息。
3.17应急管理机构Emergency Management Unit具有应急管理职责的机构。
3.18应急人员Emergency Employee应急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3.19应急物资储备库Emergency Supply Reserve Warehouse储备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应急物资与装备的场所。
3.20应急物资Emergency Supply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重要物资。
主要包括:战略性储备物资、专用应急物资、基本生活保障物资等。
3.21应急装备Emergency Equipment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中所必需的设备、装置、工具等。
主要包括:个人防护装备、通信设备、探测设备、洗消设备、医疗设备、能源设备、应急运输工具等。
3.22应急物资生产企业Emergency Supply Manufacturer有能力生产应急物资与装备的企业。
3.23专家Expert包括各级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以及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专家。
专家类型包括: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类、综合类等。
3.24政策文件Policy Document与应急相关的重要政策文件。
3.25案例要素Emergency Case Factor突发事件案例所必需包含的关键内容。
主要包括:应急处置情况、事后总结等信息。
3.26应急常识Emergency Knowledge应对突发事件的常识和经验。
3.27标准及技术规范Standard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应急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的基本信息。
3.28预测结果Prediction Result对某一起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的情况描述。
主要包括:影响行政区划、影响范围、影响人数、预测单位等信息。
3.29预警发布Early Warning Release当突发事件到达一定级别后,需要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信息的发布。
主要包括:预警开始时间、预警结束时间、预测结果、防范措施、危害程度、影响方式、发布单位等信息。
3.30模型输入参数Model Input Parameter描述模型的输入参数信息,主要包括:参数类型、参数格式等。
3.31模型输出参数Model Output Parameter描述模型的输出参数信息,主要包括:参数类型、参数格式等。
4 通则4.1 数据类型4.1.1 字符型一个字符型的值是从某个字符表中抽出的一个字符串(序列)。
字符串可以是定长的,也可以是变长的(直到某个实现定义的上限)。
4.1.2 数值型数值型包括整数类型和具有指定精度和标度的类型,每个数具有一个精度(数字的个数)和一个标度(小数点后的数字个数),长度用(M〔, N〕)标识,其中,M为小数点前和小数点后所有数字的长度,N为小数点后数字的长度,〔, N〕为可选项。
4.1.3 日期型用于表示有效的日期数据,其值由年、月、日组成。
4.1.4 日期时间型用于表示由有效的日期和时间组成的数据,其值由年、月、日、小时、分钟、秒组成。
4.1.5 二进制型一个二进制串类型(称为二进制大对象或BLOB)的值是一个八位位组的变长序列,直到某个实现定义的上限。
4.2 代码唯一性本规范中定义了预案要素、案例要素、密级、坐标系统、高程基准、级别、防护等级、危险等级、医疗卫生单位等级、专题图坐标单位、预案版本状态、应急管理机构类型、证件类型、专家组类型、法规分类、事件等级、事件报送方式、接报信息类型、阅读标志、预警级别、模型运算速度、文档类型、文档紧急程度、数据来源单位、专家在专家组中职务、标准及技术规范的适用等级、标准及技术规范的法律效力、原生事件等代码。
为保证代码和代码含义的唯一性,撤销的代码不再赋予其新的代码含义,代码含义发生变化时必须赋予新的代码。
4.3 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共12位数字,分为三段:——第一段6位代码,表示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符合GB/T 2260的规定;——第二段3位代码,表示街道(地区)、镇、乡,符合GB/T 10114的规定;——第三段3位代码,表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为顺序码。
表示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时,用第一段代码;当表示街道(地区)、镇、乡时,用前两段代码;当表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时,用三段代码。
如广州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440100,不需补齐12位数字。
5 数据库逻辑划分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从逻辑上划分为基本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预案库、工作网络数据库、救援队伍数据库、应急物资数据库、专家数据库、法规库、案例库、知识库、事件信息数据库、模型库和文档库。
5.1 基本信息数据库5.1.1 概述基本信息数据库主要存储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信息,包括重点防护目标、重大危险源、避护场所、运输企业、技术支持机构、人口统计、经济统计、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行政区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