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MBA公司治理:第一课

合集下载

MBA特色教材《公司治理学》

MBA特色教材《公司治理学》

独立的法人
✓公司须有独立的 财产作为其从事经 营活动的基础和承 担民事责任的前提
12
2020/8/16








13
企业体系
经营目标 企业组织
岗位角色 业务流程
企业文化
2020/8/16
第二节 企业制度
企业是现代微观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
企业制度在为组织提供基本规则和框
公 司 治
架时,表现出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 协调功能。
的现巨积代大极企损性业失,,管利甚理用至致人导力际致于关经企系营业学危文说机化和。建行设为,科视学企 理业现论文代研化企究为业人企管的业理行管以为理营和的销心最管理高理,境为支界龙持头。,、以鼓成励本广管理 大为员基工础的,积以极财参务与管。理为核心,以人力资源管理
为保证,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各阶层管理及一 般员工的有机体系。
✓投入的财产,由 合伙人统一管理和 使用,不经其他合 伙人同意,任何一 位合伙人不得将合 伙财产移为他用。 只提供劳务,不提 供资本的合伙人仅 有权分享一部分利 润,而无权分享合 伙财产
✓在生产经营活 动中所取得、积 累的财产,归合 伙人共有。如有 亏损则亦由合伙 人共同承担 ✓损益分配的比 例,应在合伙协 议中明确规定
公司治理
公 第一篇. 公司治理基础
司 治
第二篇. 公司治理结构
理 第三篇. 公司治理方法与手段
第四篇. 公司治理模式
第五篇. 公司治理评价与专题
2
2020/8/16
第一篇.公司治理基础
第一章.企业及企业制度
有一则笑话是这样的:联合利华引进了一

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

公司治理培训课程1

公司治理培训课程1
➢ 狭义上说公司治理主要指公司的股东、董事及经理层 之间的关系。
➢ 广义上说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者(如员工、客户、供 应商、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及有关法律、 法规和上市规则等。
2、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
• 企业管理: 战略、市场营销、生产技术、质量、服务、文化;
• 公司治理:在公司制前提下针对董事会、经理层。
公司治理的误区
➢ 停留在公司治理结构层面 ➢ 为制衡而制衡 ➢ 忽视有效的运作
公司治理核心观念转变
➢ 从治理结构到治理机制 ➢ 从权力制衡到科学决策 ➢ 从治理理论到治理实务

案例分析: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兴衰
习题: 1、现代公司制企业主要具备哪些特征? 2、 如何理解公司治理的功能及意义?
第二章 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与体系
股东会
董事会 经营者
监事会
(续)
内部治理:内部治理的作用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 来实现;治理结构是形成互相配合、协调制 衡机制的基础。公司治理的核心。
➢ 亚洲经济危机、美国安然事件爆发后,全球的公司治
理改革运动
➢ 中国公司治理从“行政型治理”到“经济型治理”的
制度转型。
2、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背景
➢ 经理人员高薪引发的不满 ➢ 敌意收购的出现 ➢ 股东诉讼案件的增加 ➢ 机构股东的兴起 ➢ 来自利害相关者的呼声 ➢ 东欧转轨经济国家的“内部人控制”
工资 劳动 利息
债权资本 产品和服务 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
投入品
职工 债权人 消费者 供应商
➢ 剩余索取权:支付劳动、供应商、债权人之后的成果 分享,即可分配利润。(公司负债时股东承担有限责 任)
➢ “五粮液不分配”事件

国班MBA《公司治理》

国班MBA《公司治理》

一、简答题 (40 分)1.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区别是什么?(10 分)2.解释股东利益至上和利益相关导向的主要观点?(10 分)“股东至上”和“利益相关者至上”是两种争议的代表性治理观点。

“股东至上”治理主义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公司治理目标,以“资本雇用劳动”、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股东单边治理为主。

“股东至上”主义治理实质就是股东的单边治理,其他利益相关者一般情况下不参与公司治理,治理目标就是公司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财富最大化。

而“利益相关者至上”治理主义以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公司治理目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倡导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认为,公司是由各个利益平等的利益相关者组成,股东只是其中的一员.管理者不仅要为股东而且要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服务。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非常多.最宽泛的定义是,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

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等.全都归入此范畴。

3. 什么是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机制包括哪些?(10 分)所谓公司治理是公司制企业在其发展中的有效选择,公司治理包括两种层次,一个是治理结构,一个是治理机制。

治理结构主要是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之间权利与责任所作的制度规定,公司治理机制是这种制度的运作。

内部治理机制讲的是设计或实施在一个企业的资源计划范围内,用来实现企业的公司治理目标的各种公司治理机制的总称。

它包括激励合约设计、董事会(外部董事)、大股东治理、债务融资等。

外部治理机制讲的是尽管超出公司范畴但可以用来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各种公司治理机制总称,它包括公司治理的法律和政治途径、产品和要素市场竞争、公司控制权市场、声誉市场等。

4. 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特点是什么?(10 分)在美国和英国,证券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应地,在英国和美国,由于广泛的分散持股,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依赖于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和公司控制权市场。

公司治理第1讲

公司治理第1讲
公司治理是一种关系合同(契约),是一套制度安排。它 给出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框架,对公司目标、总 的原则、遇到情况时的决策办法、谁拥有剩余决策权和剩 余索取权等定下规则,用于代表和服务于出资者——费方 域,1996
1.3.3 公司治理的概念
基于不同的着重点对公司治理的其他解释 强调对经理的控制 强调权利制衡 强调产权的重要性 强调市场机制 强调利益相关者合作
1976年,詹森和麦克林,《企业理论: 经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
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展开
1980年代以后
1995年,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 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
1.3.3 公司治理的概念
基于公司治理的具体形式的解释 接管市场被看作是过去25年里英美公司治理有效的、简单 的和一般的方法——《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大词典》, 1992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 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吴敬琏, 1993 公司治理一词经常被狭义地应用在探讨有关董事会的结构 和权利——布莱尔,1995
公司治理研究前提之“经理革命”
企业家是按照赢利原则把生产要素组织起来从事经济活 动的人。
第一代的企业家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最初创建新企业 的资本家。
经理革命的实质就是把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开, 经理掌握企业经营的管理权,这批经理就构成了企业家 的第二代。
20世纪60、70年代后,涌现了第三代企业家,普及了CEO 制度。
“法人资格”意味着,公司与股东或其他公司参与者是 平等的“人”。
公司的“公”,是精心的翻译。
1.1.2 公司治理的两点研究前提
公司治理研究前提之“法人资格”
1.1.2 公司治理的两点研究前提

公司治理第1章

公司治理第1章

第二节 公司治理的内涵
二、公司治理的内涵
是一种契约性制度安排; 涉及到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核心是合理配置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是协调公司有关利益各方的一整套内部权力分配和制衡机制。
第一章 公司治理概述
❖第三节 公司治理的主客体
第三节 公司治理的主客体
一、公司治理主体的选择——谁参与公司的治理?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基本理念是管理者服务于股东, 股东是公司剩余风险的承担者,股东拥有使用、处置、 转让其产权的权力,管理者的目标就是追求股东利益 最大化。
第三节 公司治理的主客体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局限性
企业价值增值的来源不仅仅是股东最初投入的物质资 本要素
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资源,企业职工也与 股东一样承担了与企业经营效益相关的风险
课程内容设置?第一部分公司治理概述?第一章公司治理概述?第二部分内部治理?第二章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监事会?第三章独立董事?第四章高层管理者?第三部分外部治理?第三部分外部治理?第五章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第六章银行治理?第七章机构投资者治理?第四部分公司治理评价?第八章公司治理原则与评价?第五部分专题?专题一审计委员会?专题二薪酬委员会第一章公司治理概述?第一节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第二节公司治理的内涵?第三节公司治理的主客体?第四节公司治理研究的主题?第五节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第一章公司治理概述?第一节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第一节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第一节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一什么是企业
▪ 经理人员只是董事会一定权限的代理人。其权限受董事会委托范 围的限制,超过其权限的决策要报告董事会审定。
▪ 董事会对经理人员是有偿雇用。董事会有权对其经营情况进行监 督,并据此对其做出奖惩决定。

第一章 公司治理 (上).ppt

第一章 公司治理 (上).ppt
Tenuous link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compensation 1.补偿方案也许制定的不合理,例如过多依赖于外生的变量,同时同 样的向上和向下的业绩变化,可能奖励和惩罚是不同的。 2.旱涝保收 3.暗度陈仓,经理人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而实现兑现股票
4.金降落伞(天上掉馅饼),当突然面临收购的时候,经 理人由于将被中止合约而得到的补偿。
Accounting Manipulations Enron
II经理人激励:混合激励方案
• 货币激励 • 隐性激励 • 监督 • 产品市场竞争
货币激励
• 补偿方案 • 奖金和股权:替代或补充?
表面上是替代,但是奖金和股权却可以很好的协调好短期利益和长期 利益的关系 • 补偿基础:应对经理控制范围以内的因素给与补偿 标尺竞争 • 直接给与股票还是股票期权?不同之处:
3.董事会
• 董事会:看门狗或?
内部董事,外部董事
• 即时由外部董事来担任董事会主席,也避免不了独立性问题。并且董 事们
关注不充分 激励不充分,与公司业绩挂钩程度不大。 好好先生,避免冲突。CEO和董事会,谁控制谁?
董事会,政治,过多多元化经营等
Extravagant investment
• 1.pet project • 2.empire building • Jensen(1988) 显示由于,开采成本增加在,利率上升,
以及石油行业过多的投入反而导致华尔街购买的石油价格 低于实际开采成本,这是因为行业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下 降。
Good governance: (1) selects most able managers (2) makes them accountable to investors

MBA课程-公司治理结构.pptx

MBA课程-公司治理结构.pptx

公司治理概念:核心观念的转变
奥利佛.哈特《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提出 公司治理理论分析框架
科克伦和沃特克《公司治理-文献回顾》对 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作了解释
克林.梅耶、钱颖一等把公司治理解释为一 种制度安排
国内多数学者多局限于治理结构-法人治理 结构,如吴敬琏等
我们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 概念,构成一个体系,可从狭义和广义两 方面来理解。是核心观念的转变。
发展历史
•斯密 《国富论》 •1923年,凡勃伦明,“缺位所有制”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 •1966年,R .拉纳,“1929年和1963年最大200家非金融公司的控 制权与所有权” •1981,威廉姆森,“现代公司:起源、演进、特征” •1987,钱德勒《看得见的手 — 美国企业管理革命》
第三节 中国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一、国有企业治理历史沿革:从企业治理到 公司治理的制度转型
•典型的企业治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治理模式
•过渡时期的企业治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时期的 企业治理模式
•转型期的公司治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国有企业 股份制改造选择模式
二、现实问题:内部人控制
内部人控制的危害:
代理成本
理论解释:假设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代理人的努力程 度可以观察到,那么,即使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委 托人也能在保证代理人得到其保留效用和努力激励 的约束下,找到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对于代理人的 支付方案。
包括:
• 委托人为监督和控制代理人而花费的支出; • 代理人为了取得委托人的信任而做的担保;
• 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效用最大化的决策之间的 差异造成的委托人利益的损失
国外原因
经营者”独走”----缺乏控制的经理人

公司治理 第1章 公司治理及其制度内涵PPT

公司治理 第1章 公司治理及其制度内涵PPT

1
企业、市场与交易成本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调配的科学。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基于“阿罗— 德布鲁范式”的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价格机制的充分运行可以完成资源配 置的帕累托最优。企业,因而只是市场中的最小交易单元,是一个使利润最大 化的“黑匣子”,内部的交易因素被忽视了。
科斯在1937的《企业的本质》中提出,“如果生产是由价格机制来调节的, 那么生产就可以在没有任何组织机构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对此我们要问,为什 么还会存在企业?” 当时理论界采纳的是亚当•斯密的观点,即企业的价值在 于实现了基于劳动分工的专业化生产。科斯的挑战是:既然价格机制可以调配 资源,那么分工就可以在市场上完成,又为什么要存在企业?
理论基础——企业的契约性质
经济活动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之间 的技术关系,称之为生产活动;二是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关系,称之为交易活动;
交易是在交易双方的讨价还价中通过一定的契约形 式得以完成的;
契约可理解为一个合法的双边交易中双方就某些相 互权利义务达成的协议。
理论基础——企业的契约性质
公司治理的两项前提
案例 书上说的用不着?
没有所谓“最佳”公司治理制度,公司治理也要坚 持基本的权变原则;
案例企业中,完成了经理革命了吗?
案例企业中,法人独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那里?
请记住: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 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1.2 从企业的契约性质到公司治理的制度内涵

1
金字塔内的人员就是
公司管理所覆盖的范围;


公司治理所涉及的人
系 员则囊括在倒置的金字塔

统 之内;
公司治理系统的组成 更为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理人的激励计划
• 激励计划的目标 – (利益的)一致(Alignment) – 杠杆 – 保留(Retention) – 股东的成本
• 经理人持股 经理人员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减少代理问题 激 励得到提高,但多元化程度降低
经理人的激励计划
• 奖励计划 可以与短期和长期的会计利润以及股票价格 相挂钩 “奖金银行”:奖金不是全额支付,而是储 备起来,并根据日后的经营业绩的高低而增 减
代理问题
• 代理问题的来源: 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信息的不对称:代理人对其行为和/或其它与收 益相关的因素具有私人信息 不完全合约和剩余控制权
• 可能的解决方案: 公司治理机制是用于保证经理人的决策是为了公司 一部分)利益关联人的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和法律制 度
公司治理无效的后果
• 经理人偷窃(转移价格) • 享受额外的津贴 • 投资于对经理人而不是对股东有利的项目 • 低效的管理和糟糕的公司业绩 • 抵制被取代
公司治理的定义
• 没有统一的定义 • “是领导(Direct)和控制公司的系统” Cadbury (2002)
and OECD (2001) “公司治理结构规定了公司各参与者,例如董事会、经理、 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人等等,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的分配, 以及制定公司决策所需遵循的规则和流程。通过这些规定, 既构造了一个制定公司目标所需遵从的结构,也提供了实 现这些目标、以及对绩效进行监督的手段。” OECD (2001) • “它是指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和绩效的公司各参与者之间的 关系” Monks and Minow (2001) • 权力(power)和责任(accountability)
的股东组成 ;有融资决定权和董事选举权 • 董事会负责公司的运营,虽然公司运营政策的制定需要得
到业主大会的批准 • 董事会选举首席执行官 • 短期投资者希望在每次航行之后能收回投资
代理问题
• 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或者更一般地, 资本与管理的分离
• 导致代理问题
股东与经理人之间,和/或 债权人与代表股东利益的经理人之间
公司治理的目标
• 英美公司治理机制的目标:经理人应该使股东财 富最大化
• 其他国家(如德国、日本)公司治理机制的目标 通常认为要更广泛,其中包含了更广泛的利益关 联人的利益,例如股东、关联企业(的利益关联 人)、债权人(尤其是银行)、员工和政府。很 显然,不同利益关联人之间很可能存在着利益上 的冲突
MBA公司治理:第一课
教学结构与方法
• 课堂讲课 • 案例分析 • 论坛和客座演讲
教材与参考书
• 基本教材
• 公司治理教程,李维安和武立东 • Corporate Governance by Monks and Minow • 有关文章
考试方式
• (小组)案例分析报告: 40% • 课堂参与和案例陈述: 10% • 期末考试 (2小时): 50%
公司要么使利润最大化, 要么破产 – 金融市场上的竞争 为了降低负债和权益的 成本,公司应该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以保证 公司向资本的提供者支付均衡的资本成本 – 职业经理人市场上的竞争 经理人的业绩压 力 – 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竞争 敌意收购威胁的 约束效果
– 审计师执行高质量的会计标准。审计师的动 力来源于审计师市场的声誉和竞争。
法律机制
• 市场的高效运转依赖于产权的明确界定和施行 • 具有公司治理功能的法规
– 保护(小)股东的权利 – 禁止经理人的“自我交易”(例如经理人给自
己或他们的亲属发放过高的薪水或向他们自己 发行公司证券,这些会减少公司现有权益所有 人的财富) – 规范公司董事会的结构和组成的法规
• 管理层股票期权 高杠杆 有效的所有权 可能以奖金的形式支付
所有权与监督
股东的监督
• 在所有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因为单个股东只能 取得监督收益的一小部分,所以他是没有动力去 积极行使监督职能的,也即,小的、分散的股东 倾向于互相搭便车。
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达不到最优(sub-optimal level)
公司治理机制
• 法律机制 • 经济机制
– 市场竞争,包括公司控制权市场:敌意收购的威 胁
– 金融市场和经理人市场上的长期关系和声誉 – 经理人激励计划 – 集中的所有权和监督
1. 由董事会监督,包括外部董事(监督人是否有 动力进行监督?谁来监督监督者?)
2. 大股东 3. 大债权人(尤其是银行) 4. 同时是股东的债权人。
公司治理的起源: 东印度公司
• 1600年12月31日,皇室授权伦敦商人公司从事与东印度 的贸易
• 该公司有218个发起人(股东) • 由业主大会(Court of Proprietors)和董事会(Court of
Directors)治理 • 业主大会由那些有投票权(要求投资200英镑以上才能获得)
管理的目标
一项对一万多名经理、董事和金融分析师的调查, 要求他们根据下列指标排出位居前十位的美国大 公司:
-管理水平 -产品与服务质量 -吸引、开发与保留人才的能力 -长期投资的价值 -资产的使用 -财务的稳定性 -创新能力 -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
管理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 -1985-1995年间,得分最高的10家公司的股 票年收益率为22%,而同期S&P500指数的收益 率为15%,10家得分最低的公司的股票年收益率 为-3% -根据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2),雇员(3)和 社会责任(8)三项指标的分析显示:在这三个 得分最高的公司年平均收益率为19%,而得分最 低的公司的年平均收益率为-5%
Kingfisher
Kingfisher公司承诺向股东提供稳定和超常 的回报,为此公司将致力于成为欧洲盈利 能力最强的批量零售商。为了实现这一目 标,我们的战略是塑造在大众市场上处于 领导地位的强力品牌、培育积极进取的员 工和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
Volkswagen
Volkswagen公司已经成为最广为人知的对 “股东价值”的质疑者之一,我们公开宣称 “员工价值(workholder value)”至少同样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