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修改)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通用3篇)

开题报告(通用3篇)

开题报告(通用3篇)1.开题报告第1篇一、毕业论文指导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搞好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指导,多年来,我们远程开放教育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由于在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模式,对开放教育的特点考虑不够,论文质量整体上仍不尽如人意。

论文指导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选题不准,内容偏离专业要求有的选题过于宽泛,论题过大,超越了学生的驾驭能力,写作时面面俱到,内容空洞,论述肤浅;有的选题过于狭窄,缺乏气度,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论述拖泥带水,颠三倒四;有的根据个人嗜好选题,文章内容偏离专业要求,结果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二)进度不匀,写作过程前松后紧部分学生论文写作没有计划,想到一点就写一点,指导教师也缺乏督促的依据,面对这样的学生只能无可奈何,有的学生甚至临到答辩前夕,才匆匆完稿。

连消化论文准备答辩的时间都难以保证。

但木已成舟,重新写作势必影响学生正常毕业。

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答辩时学生仓促上阵,严重影响答辩质量,最终导致少数学生只能草草过关。

(三)把关不严,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学生对待论文不求优秀,只求通过的思想比较严重,在这种指导思想支配之下,他们往往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东拼西凑,敷衍了事,大段大段抄袭他人文章,稍作改头换面,权充毕业论文上交。

产生这些现象固然与少数学生急功近利思想有关,与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有关,但更与师生之间缺乏相互约束的制度有关。

(四) 监控不力,写作指导呈现无序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文本规范指导教师的行为,在论文指导上出现了你敲你的锣,我唱我的调现象,一个老师一个指导法。

论文进度如何,教师在指导中投入了多少精力,教学主管部门和专业责任教师无法实施有效监控,导致写作指导呈现无序状态,指导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维普网修改开题报告

维普网修改开题报告

维普网修改开题报告维普网是一个知名的学术论文数据库,为广大学者提供了海量的学术资源。

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开题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维普网为学者们提供了便捷的修改开题报告的功能,使得学术研究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

首先,我们来看看维普网是如何修改开题报告的。

在使用维普网进行学术研究时,学者们可以将自己的开题报告上传至维普网平台。

维普网会根据学者们的需求,提供专业的修改服务。

学者们可以选择修改报告的语言表达、逻辑结构、参考文献引用等方面。

维普网的编辑团队由一批经验丰富的学术编辑组成,他们对各个学科领域都有深入的了解和专业的知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修改建议。

维普网修改开题报告的好处不言而喻。

首先,维普网的编辑团队具有丰富的学术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开题报告进行深入的修改和提升。

他们可以帮助学者们优化报告的语言表达,使得论文更加准确、清晰和易读。

他们还可以帮助学者们改善论文的逻辑结构,使得论文的论证过程更加严密和有力。

此外,维普网的编辑团队还能帮助学者们规范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避免学术不端的问题。

其次,维普网修改开题报告的过程非常简便。

学者们只需要将自己的开题报告上传至维普网平台,然后选择需要修改的方面,即可得到专业的修改建议。

维普网的编辑团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报告发送给学者们。

学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意见,对修改后的报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这种简便的修改方式,大大节省了学者们的时间和精力,使得学术研究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维普网修改开题报告的质量也是有保障的。

维普网的编辑团队由一批经验丰富的学术编辑组成,他们对各个学科领域都有深入的了解和专业的知识。

他们会根据学者们的需求和要求,对开题报告进行细致入微的修改和提升。

他们会从语言表达、逻辑结构、参考文献引用等方面出发,对报告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修整。

通过维普网的修改服务,学者们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开题报告,为后续的学术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题报告修改稿件

开题报告修改稿件

开题报告修改稿件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习作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山东省海阳市方圆学校李玉文(2006年9月)今天,把课题组成员召集在一起,共同研究我们学校《小学生习作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以下简称“立体作文”)的开题工作。

这项课题已被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并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确立为有关课题的子课题。

搞好这项课题研究,对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改进教法学法、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代表课题组向与会的领导和老师做开题报告,请大家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实践意义(一)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的习作立体化研究是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内在要求实施新课程是教育的全面创新,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而且在实施新课程中,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倡导新的课程形式,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

在语文界,有关专家认为,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扩大语文课程学习资源,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体验和发展感悟,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独白和心灵的对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的习作立体化研究是我国目前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目前,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识字、阅读、作文三板块教改流派林立,各成一体。

有些流派为了保持自己的特色,敌视其他流派的一些成功做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

综观我国语文教改,有的在识字环节上独树一帜,姜兆臣发明的韵语识字教学法可以让小学生一年识字2500个,确保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自由阅读一般的报刊杂志;有的在阅读问题上独辟蹊径,程汉杰的高效阅读法可以让小学生的阅读速度每分钟达到800—1200字;有的在作文的分层训练上大胆创新,被邓小平称为“打不死的小学教师”丁有宽在小学生作文五步分层训练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的起步成篇上提出了自己的新思路,姜兆臣根据现代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了起步成篇的新观点;有的在作文的观察训练上方法独到,袁浩从心理学的角度找到了学生作文观察的有效途径;有的在快速作文上颇有建树,湖南名师杨初春发明的快速作文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25分钟之内写出800—1500字的文章。

开题报告修改意见

开题报告修改意见

开题报告修改意见开题报告修改意见开题报告修改意见,如何写,以下的开题报告修改意见范文,欢迎阅读浏览。

开题报告修改意见【1】你好,这次看起来比较大气了。

我的意见如下:第一,将选题确定为“洛克的政治哲学对其教育思想的影响”是可以的。

这是不错的选题。

第二,不必说:解释研究又包括翻译和述评,人们一般不承认翻译是研究,只承认述评。

所以,最好直接说:解释研究主要限于“述评”。

第三,写学术论文尽量避免使用夸张的形容词。

不必说:我重新认真地阅读洛克的经典著作《政府论》,《教育漫话》,试图找到联系二者相关性的一个关键词。

只可以说:我重新阅读洛克的经典著作《政府论》,《教育漫话》,试图找到联系二者相关性的一个关键词。

第四,如果没有特别的考虑,文献综述不必涉及“研究方法”。

因此,有关研究方法的那段话——“在研究洛克的教育思想的方法学上,主要有比较研究和解释研究——可以删减。

第五,如果你不能控制编码的技术,最好不要使用自动编码。

一般的编码格式为:一、(一)、1、(1),而你的文章里出现的编码格式是错的:(1) 研究洛克教育思想 1.在18世纪,《教育漫话》几乎被翻译成所有重要的欧洲语言,而洛克以后的几乎每一位欧洲教育家,包括让-雅克·卢梭,都承认这本书的价值和影响。

显然,卢梭的教育思想受到了洛克的影响。

但他反对洛克的理性教育。

第六,文献综述中讨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时”,不必贬低他人的研究成果评价。

请调整这段话的语气:国内研究洛克教育思想的文章很多但有不少重复性的研究,研究的视角也比较狭隘,局限于洛克本人的教育著作,对他的教育思想采取平铺直叙的方法,停留在介绍、评述、启示的范围内,没有挖掘出洛克著作中深层次的东西。

将洛克的政治哲学与教育思想的分开来研究文的文献非常多,而把二者结合起来,探讨政治哲学对教育思想的影响的研究却是极少,这类研究往往忽视了洛克思想中暗含的某个主题的前后一致性和连贯性。

如果没有更好的调整,可以直接说:将洛克的政治哲学与教育思想的分开来研究文的文献非常多,而把二者结合起来,探讨政治哲学对教育思想的影响的研究却是极少,这类研究往往忽视了洛克思想中暗含的某个主题的'前后一致性和连贯性。

开题报告的评审与修改

开题报告的评审与修改

开题报告的评审与修改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它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结果等重要信息。

为了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开题报告必须经过严格的评审与修改。

本文将探讨开题报告的评审与修改过程,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评审的目的开题报告的评审旨在评估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确保研究过程符合学术要求和科研规范。

通过评审,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研究计划中的不足和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研究生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二、评审的内容1. 课题选题:评审人员需要评估研究课题是否有科学性和创新性,是否符合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

他们还会关注课题的实施难度和研究意义。

2. 研究目的和意义:评审人员需要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评估,看是否明确和合理。

他们会关注研究目标是否具有实践应用价值,是否为学术界带来新的发现或突破。

3. 研究内容和方法:评审人员会细致地审查研究内容和方法,看是否合理和可行。

他们会关注研究方法是否能够达到研究目标,是否有足够的数据和资源支持。

4. 预期结果和创新点:评审人员需要评估预期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看是否与研究目的一致。

他们还会关注研究是否有独特的创新点,是否对学术界和实践有重要贡献。

三、修改的主要内容1. 修正问题陈述:根据评审意见,研究生需要对问题陈述进行修正,确保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和准确。

2. 调整研究方法:根据评审意见,研究生需要对研究方法进行修改,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他们可能需要补充实验步骤、改进数据处理方法等。

3. 完善文献综述:评审人员可能提出对文献综述的修改意见,研究生需要尽可能回答并改进文献综述中的问题,并增加对关键文献的分析和评价。

4. 调整研究计划:评审人员可能提出对研究计划的修改建议,研究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他们可能需要重新安排实验进程、补充数据收集计划等。

四、评审与修改的建议1. 充分准备:研究生在提交开题报告前,应该充分准备,确保开题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论文开题报告修改意见

论文开题报告修改意见

论文开题报告修改意见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开题报告修改意见,欢迎阅读参考。

论文开题报告修改意见(一)冉金花论文修改意见:1、论文格式不对,目录放在摘要前;2、没有参考文献,谢辞。

3、论文的字体、字号不符合要求。

4、摘要及关键词重新写。

5、论文第二章详细写。

6、加子课题题目。

宋党伟论文修改意见:1、目录让word自动生成;2、文章第二部分面临的主要问题较浅,请根据你的分析找出深层的问题、主要问题。

3、然后第三章主要是对策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4、论文字体、字号不对。

5、最后一部分差谢辞。

6、关键词3~5个。

陈云论文修改意见:1、论文格式不对,没有摘要,参考文献,谢辞。

2、写上子题目。

3、文章在第二章后加一章写出解决第三方物流问题的解决措施。

4、请提出自己的观点。

刘志波论文修改意见:1、目录应放在最前面。

2、第三章要详细写,并且要有小标题。

3、第四章写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4、第五章总结5、可去掉英文摘要马锐锋论文修改意见:1、将论文题目改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对策,然后第二章要有小标题并详细写;2、注意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对策要联系实际,具有实际操作的意义;3、总结前对移动电子商务作展望4、谢辞不是谢词5、开题报告中加上参考文献6、任务书的格式重新排版,()学生应完成的任务写本论文应达到的目标7、请修改完后将其打印出来,交过来。

付元论文修改意见:1、只能打开论文及任务书,任务书的题目不对,请改正,然后将打印稿交过来;论文修改意见:逻辑结构混乱,第一部分请从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着手引出安全问题,然后介绍防火墙目前的技术及解决措施、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最后对防火墙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作展望,不是对电子商务作展望,请认真修改。

不要东拼西凑郑赛论文修改意见:1、论文的格式每章应从新的页面开始;2、论文至少要有三章,每章要有小标题;3、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撰写,而不是抄袭;4、开题报告,请加上参考文献;5、任务书请仔细检查,有错,学生应完成的任务一栏填写本论文要在达到的目标。

开题报告修改意见

开题报告修改意见

综合各位导师的修改意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本论文将作如下修改:
柴观珍教授提出在论文框架的第二章前加入一些关于习仲勋的生平介绍,这样会使文章的框架更为充实。

齐霁教授提出希望把论文内容的时间界定在习仲勋身在西北地区时期,这样会使文章有明确的时间点;并且对于关于介绍习仲勋的文章和书籍的数量应该确定,这样文章数据会更加严谨。

刘华香教授提出应该让论文的重点和难点更加简洁、清晰。

根据各位老师的意见,我将论文题目改成“习仲勋在西北时期的历史贡献研究”;在论文框架的第二章加入一小节介绍习仲勋的生平;将论文的重点和难点删去一些啰嗦的语言,并直接点出重点和难点是哪些地方。

开题报告(最新9篇)

开题报告(最新9篇)

开题报告(最新9篇)开题报告优秀篇一选题背景: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发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针对地理学在解决日益突出的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上的巨大优势,高屋建瓴地指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在各个不同的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明确提出地理教育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地球概况、各大洲及主要国家的自然人文地理特点等基本知识,阅读和使用地图,运用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以及地理观察观测等能力方法,初步形成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等等,正是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是对学生生活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可长期以来,地理学科在学校课程中被视为小科副科,而作为非中考科目的初中地理更是地位低下。

随着现在初高中分离办学,许多初级中学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沿用传统的教学评估标准衡量教师的教学,使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不能真正实施新课程,也使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无法为高中地理学习或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优今年开始,初中地理又得受新颁的会考制度的指挥,可能回到为应试而教学。

虽说现代地理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系统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结合新评价机制和整合历史地理教材的研究较少,特别是立足初中地理教学开展的此类研究更少。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提出了《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课题。

本课题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以生活化的教学为突破口,优化和整合初中地理教材,构建一种开放的、探究的教学环境,真正赋予地理教学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实现三维目标,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的内在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杜威首先论述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所在学院:人文学院学号:2013020084姓名:陆淑敏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叙事文学开题题目:莫言小说的生命意识研究导师姓名:魏家文入学时间:2013年09月填表日期: 20 年月日(本表一式二份,学院、研究生院各一份)的《怪才莫言》、朱宾忠的《跨越时空的对话:莫言与福克纳比较研究》等。

相关的研究资料有:扬扬主编的《莫言研究资料》;孔范今、施战军主编的《莫言研究资料》;杨守森、贺立华主编的《莫言研究三十年》(上中下);蒋林、金骆彬主编的《来自东方的视角:莫言小说研究论文集》、王德威等编的《说莫言》等等。

此外,还有大量关于莫言研究的评论文章,主要集中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叙事研究莫言是个会讲故事的作家,他认为“好的小说除了语言就是故事”。

他用独具一格的叙事姿态创造了一部又一部质量上乘的作品。

而他的小说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小说的叙事艺术。

因此,研究者从叙事的多个方面的进行了论述。

王西强探讨了莫言小说独特的叙事视角,并称之为“我向思维”即“我叙事”和“类我叙事”也即是作家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和复合人称视角来叙述故事。

这种“我向思维叙事形成了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的交错和间离”,增强了小说的“审美冲击力和叙事移情能力。

”程德培、王育松等人则分析了莫言小说的中童年叙事视角,认为童年记忆(饥饿、孤独、无爱等)是莫言创作的源泉,它既缠绕莫言的文学世界又参与这个世界的建构。

丁兴国、陈海权,分析了莫言小说中叙事的狂欢化特征,而谭桂林则进一步深化研究,将生殖崇拜与狂欢化叙事联系起来分析《丰乳肥臀》,认为“狂欢根植于生殖崇拜”。

王者凌分析了小说中的“怪诞”,张军论述了莫言小说中的“反讽”。

此外还有研究者关注到莫言小说的寓言和神话。

季红真认为神话是莫言文体形式自由变换的最基本的结构,这种神话结构是“以儿童的心理与想象力为胚胎孕育成长起来的”,儿童的自由的独特的想象力使他创作出“各种叙事的外部文体”,同时神话思维又使他的视野在历史与现实中自由变换。

李洁非认为“莫言的创作自其手法、题材屡有变化的同时,始终如一的坚持了他对小说的寓言性的总体追求。

”二、民间立场研究“民间”理论被提出以后,不少学者注意到了莫言与民间文学之间的关联性,而莫言也毫不掩饰民间文化对他的影响,他认为真正的民间写作是“作为老百姓的写作”。

目前,关于莫言作品民间思想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做出了论述。

宋明炜在《对战争历史的民间审视:〈红高粱〉》中认为《红高粱》的“民间立场体现在情节框架和人物形象两方面”。

情节上,突显暴力等内容;人物塑造上,强烈渲染“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激情的民间色彩。

”陈思和在《莫言近年小说的民间叙述》一文中,认为莫言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并不是从西方魔幻现实主义回归本土,而是对民间文化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有意探索,并指出莫言创作的民间立场是现实的民间和知识分子的民间的二元统一。

张柠在《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中,提出莫言小说中的民间话语方式有:“辱骂,贬低,同归于尽或返回自然”;“遗忘,反历史或记忆边界的丧失”;“滑稽,狂欢或心血来潮”;“批判性或现实主义的代价”;“反抒情或对残酷经验的迷恋”;“死亡与复活,欢乐与信念。

”王金胜在《民间文化与莫言小说的传奇性》中认为,莫言的小说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用“民间传奇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作为其创作基石,创造出具有传奇性的小说。

周红莉在《理论莫言的民间心理建构及其创作镜像》一文中分析认为,莫言用他浓厚的本土意识,并扎根于“生命本土”的民间心理创作出了一个在“官方意识形态与知识分子话语之外”的现代民间世界。

总之,民间立场的研究主要是探寻莫言作品对民间资源的整合利用及其民间思想的内涵。

三、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研究者们比较热衷的研究视角之一。

一些研究者将莫言与国外作家进行比较,这主要集中在分析莫言创作受到外国作家影响及莫言的超越上。

王国华、石挺的《莫言与马尔克斯》,李迎丰的《福克纳与莫言:故乡神话的建构与阐释》分别探讨了莫言创作对马尔克斯与福克纳的借鉴以及不同之处。

康林比较了莫言与川端康成,认为《白狗秋千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雪国》,但本质上它更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王冲、石挺则分析了《欢乐》对塞格林的《麦田的守望者》的借鉴与超越。

同时,也有研究者将莫言与卡夫卡、大江健三郎等进行比较。

一些研究者则将莫言与国内作家进行比较,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对莫言的影响、莫言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莫言与其他作家异同。

胡河清在《论阿城、莫言对人格美的追求与东方文化传统》一文中从东方文化的审美体系分析莫言小说中人格美。

孙郁的《莫言:与鲁迅相逢歌者》,罗兴萍的《试论莫言<酒国>对鲁迅精神的继承——鲁迅精神在1990年代研究系列之一》主要论述了莫言对鲁迅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沈玉玲将莫言与沈从文比较,认为一方面,“莫言继承了沈从文对挖掘人性内涵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在“民间立场”和“历史”认识上有了创新。

应玲素则分析了苏童与莫言创作的童年视角,认为二者小说中“写实的现实世界”和“写意的超现实世界”使小说充满象征意味并形成了“幽深、扑朔迷离的审美效果。

”此外,将莫言与张承志、马原、残血、贾平凹等进行比较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樊星的《文学的魂——莫言与张承志》,李咏吟的《莫言与贾平凹的原始故乡》等。

四、批评研究长期以来,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一直形影相随,作家与批评家之间也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关于文学批评,鲁迅在《看书琐记》中曾说过:“文艺必须有批评;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这才能够使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如果一律掩住嘴,算是文坛干净,那所得的结构倒是要相反的。

”当评论界在赞扬莫言的同时,也出现了批评的声音。

一些研究者从整体上进行论述,王干从“仍是文化奴隶”和“感觉救不了作家”两方面指出莫言作品中是一种反文化的失败,而且他认为这种反文化的做法会“削弱中国文学的力量,涣散一些作家的心理结构、文化结构”;王金城认为文本重复是莫言小说的一大“内伤”;周景雷指出了莫言小说的困境与堕落。

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对单部作品进行批评,李清泉在《赞赏与不赞赏——关于〈红高粱〉的话》中对《红高粱》进行了批评,他认为作者在“尊颂激扬之中,欠些理智;或者在人物活动历史环境的翻检审视中,有所疏漏。

”并认为对于罗汉大爷的凌迟死法强烈的刺激了人的神经“以致模糊和钝化了其他的感觉”且“背离了常识性的美学判断。

”何绍俊、潘凯雄批评了莫言的《红蝗》,认为作者在作品中“毫无节制的纵容自己某一情绪”,“表现主观意图”,一味的表现丑的事物,不仅破坏了小说的主题,还形成了“堆砌”以及“做作”的弊病;李建军从文体、语言等角度审视,认为《檀香刑》的文体和修辞效果呆板、做作;“语言“粗糙、生涩小说缺乏“分寸感和真实性”;另外还有陈淞《迟到的批评——莫言<丰乳肥臀>择谬述评》等。

尽管有些批评过于吹毛求疵,但总的来说,比较全面的指出了莫言小说中存在的问题。

五、艺术特色研究艺术特色涵盖面比较广,目前主要有几个方面:(1)文体学视角。

如张闳的《莫言小说中的基本主题与文体特征》,张志忠的《莫言文体论》,从整体上分别论述了莫言小说的文体特征。

(2)艺术感觉研究。

读莫言的小说,就像体验一场感觉的盛宴,他独特的艺术感觉让他的文学王国变幻莫测。

评论界对此褒贬不一。

张志忠认为莫言的小说的艺术感觉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通感能力,还能化“熟识为陌生”、“关照主观着生活的明晰度和混沌感。

”大卫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莫言无处不在的感觉将小说的显性和隐形意蕴全部呈现在读者面前,一味给予读者而缺少读者能动的参与,这是在“为自己的感觉模式制造一种盲视无限和神秘的宿命。

”(3)美学审视。

莫言的小说中有大量的丑恶形象。

从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就已显现,到了《欢乐》、《红蝗》作者更是将丑恶写到了极致。

对此进行褒扬的有:丁凡的《亵渎的神话:<红蝗>的意义》、杨联芬的《莫言小说的价值与缺陷》,李洁非的《莫言小说里的“恶心”》等;而持否定态度的有:王金城的《审美到审丑:莫言小说的美学走向》,他认为莫言对丑把握失控,使得丑在他的小说中变成了非审美意义的丑,即是“以积极的恶的形式对生活美粗暴地予以否定,表现道义上的恶和违反生活常态的畸形。

”它不能客观的展现现实世界;还有贺绍俊、潘凯雄的《毫无节制的<红蝗>》等。

(4)人物形象。

莫言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

王金城、李以洪等人探讨了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女性形象的分析论述了莫言小说中的生殖崇拜和母性情结;还有研究者探究了莫言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更有研究者论述了莫言小说中的残缺人物形象以及农民形象等。

六、海外研究莫言的作品在国外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迄今,他的小说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像《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酒国》等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中《红高粱家族》已经被翻译成了二十多种文字。

目前,海外学者对莫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莫言对国内外学者的继承与创新、莫言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民间立场等方面,这些与国内学者的研究视角差别不大,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具体分析时又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他们在分析莫言作品主题、人物形象时,往往从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出发,呈现出一种政治批评的视角,并且着重从民族的、精神的视角挖掘作品中人物的象征意义,如杨晓斌《酒国:奢华的衰退》,钟雪萍的《杂种高粱和追寻男性气概》。

此外,比较研究也是海外莫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是论述了中外文学对莫言创作的影响以及莫言与中外其他作家的异同,如托马斯·英奇的《莫言与福克纳》。

文学即是人学,莫言的小说也不例外,在他的作品中始终有一个内在主题贯穿其中,那即是对生命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已有不少研究者论述了莫言小说的生命意识。

陈炎在《生命意志的弘扬酒神精神的赞美——以尼采的悲剧观释莫言的<红高粱>》一文中认为,《红高粱》的主题是对“生命意志的弘扬,酒神精神的赞美。

”而这种生命意志在作品中则表现为:生命感觉和强烈的生命欲望;李掖平的《重振古老民族的生命元气——对莫言小说生命意识的一点重估》论述了莫言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赵歌东的《种的退化与莫言早期小说的生命意识》认为,“种的退化”是莫言早期小说的生命意识又是莫言创作的生命基调,同时又有改良国民性的现代启蒙意义。

王慧《莫言小说点评》认为莫言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为:对野性的顽强的原始生命力的彰显和“对人性中一种永恒不灭的生命的渴求。

”张灵的《“道成肉身”的艺术证悟——莫言小说中的身体与生命主体精神》则从身体感受出发,认为莫言的作品是“生命肉体、生命物质与生命精神存在、主体性存在”的统一,即灵与肉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