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 教学流程及个案分析 共27页
《做一个小乐器》项目式学习方案(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乐器的制作原理和基本步骤。小乐器是通过不同的结构和材料产生声音的,它们在音乐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和表现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拇指琴,并运用它演奏简单的旋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小乐器的制作步骤和演奏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1.学生们对于音乐和手工制作的结合有着极高的兴趣。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尝试不同材料和方法,不仅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乐器结构与发声原理的关联上存在困难。这说明我在这一环节的讲解还需要加强,可以通过更多实物演示和案例分析来帮助他们理解。
《做一个小乐器》项目式学习方案(教案)
一、教学内容
《做一个小乐器》项目式学习方案(教案)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小学四年级音乐与艺术》第四章《动手制作,感受音乐》。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不同种类的乐器,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发声原理。
2.学习制作简易小乐器,如拇指琴、沙锤、纸杯鼓等。
3.通过制作小乐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音乐感知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乐器的制作原理、步骤和演奏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小乐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意,制作出更多有趣的小乐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小乐器制作课上,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亲手制作乐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在分组合作中积极交流、分享想法,整个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这种实践性学习的有效性。
初中化学课程项目式学习设计(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课程项目式学习设计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程项目式学习设计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合作,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以达到深度学习和知识应用的目的。
本文将结合初中化学课程,设计一个项目式学习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初中化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一门重要科学课程,它既具有严谨的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
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目标1.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4.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与过程1.项目启动: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组织学生调查生活中常用的化学制品,了解它们的性质和作用。
2.项目规划: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化学现象作为研究主题。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项目的目标、任务和计划。
3.项目实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等。
期间,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4.项目展示:学生将项目成果以PPT、海报、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
5.项目反思:学生对项目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四、项目评价项目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两部分。
过程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完整版)项目化教学六个步骤

项目化教学法六个步骤项目教学法包括:情景导入,明确任务;收集资料,制定方案;自主协作,具体实施;点拨引导,过程检查;展示成果,修正完善;评估检测,拓展升华。
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对学生而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要求教师结合学科性质、特点,采取灵活的导课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像情景剧导入,案例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等,当然也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一堂好课需要教师用教学艺术把学生引入自然美妙的学习环境之中。
情景导入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这是一节课必要的铺垫,是一堂精品课的序曲。
导入新课之后,要确立一堂课的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由认知、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来决定。
“能力本位”就是要突出能力目标,把教学活动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动脑、动口和动手的创造活动;专业技能课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要把学习内容分解为具体的问题或任务,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任务时,注重的不仅是最终的结果,而且包括完成项目任务的全过程,让学生的能力在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习任务时一堂课的中心和方向,要指向明确,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可由教师制定,也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
教师要出示学习任务,经过认定,让每一个写生都清楚明白二、收集资料,制定方案教师在上节课结束时,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收集与本节课学习和操作相关的必要资料。
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自己解决能力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圈点不懂的地方,记录存在的疑问。
可通过检测的方式,督促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为学习新知、新技尊定基础。
“能力本位项目化” 六个环节教学模式,可采用学生分组的形式组织学习活动。
学习小组的构成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既便于组内帮扶,又适用于组间竞争。
围绕学习任务,制定学习方案。
学习方案的制定可由师生共同制定,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组制定个性学习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协作的学习内容和操作任务。
案例详解项目式学习

案例详解项目式学习什么是项目式学习?是不是在教学中加点手工劳作、小组讨论,或是最后有一个可视的展示成果就可以称之为项目式学习呢?当然不是这样!如果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主动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技能的话,即使最终成果是一个项目也不能称其为项目式学习。
配图为悦谷项目式学习实例之一:师生共制空气净化器前阵子,有一位读者私信给我,问我能不能写一写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
PBL在美国的中小学里是比较常见的学习方法,我个人也非常喜欢。
搜了下微信上关于项目式学习的文章还真不少,看来PBL在国内教育圈也很火!但是仔细拜读了几篇关于项目式学习的微信文章之后,我发现这个概念虽然受欢迎,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对它的理解似乎有些偏差。
并不是只要在教学中加入点手工劳作、小组讨论,或者是最后有一个可视的展示成果就可以被称为是项目式学习。
如果不能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主动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技能的话,即使最终成果是一个项目(project)也不能称其为项目式学习。
什么是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探讨方案,以此来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并不一定是一个现实世界真实存在的问题,而是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现实生活中会用到的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等等。
因此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还要懂得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
关于项目式学习的定义可以写得很长很详细,但不熟悉它的人还是很难想象出PBL在课堂中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接下来,小绿想跟大家分享几个美国中小学课堂中使用PBL的真实活动案例。
我是鸟类学家这个活动是我在培训实习期间,我的指导老师在她的班上(三年级)进行的一个科学教学活动。
在美国加州科学三年级教学大纲里有这样一条:动物和植物的形态特征是为了帮助他们在特定环境中生存繁衍。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项目式学习(教案)

(2)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把握: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可能存在难度。
突破方法:教师通过解读、赏析,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和情感美,让学生尝试创作诗词,加深理解。
(3)班级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学生在策划活动时,可能面临组织协调、创意发挥等方面的难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手工艺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强化学习能力:以小组合作形式策划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组织策划等综合实践能力,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4.培养审美情趣:感悟古诗词和民间故事中的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丰富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中华传统节日的来历及文化内涵:要求学生掌握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的起源、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理解这些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手工艺制作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创意,展示了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偏离主题的现象。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应该在活动前给出更明确的讨论要求和指导,确保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通过提问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初中学科项目式教学实践及案例

初中学科项目式教学实践及案例一、什么是项目式教学。
咱先得搞清楚项目式教学是个啥玩意儿。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让学生们玩一场超大型的、有意义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里,学生们不是光听老师讲,然后死记硬背知识,而是要自己动手去做一个实实在在的项目。
比如说,在语文里可能是做一本自己编写的诗集,在科学课上可能是设计一个环保节能的小房子模型。
这个过程就像是盖房子,从打地基(确定项目主题)开始,到一砖一瓦往上砌(收集资料、做计划等),最后把房子盖好(完成项目展示成果)。
二、初中学科项目式教学实践的好处。
1. 让学习变得超有趣。
以前的学习模式有时候就像喝白开水,没滋没味的。
项目式教学就像是给这杯水里加了果汁,变得甜甜的。
就拿历史学科来说,要是只让学生背那些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意义,学生肯定觉得枯燥。
但要是让他们做一个“古代文明之旅”的项目,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古代文明,像古埃及、古希腊之类的。
他们得自己去研究这个文明的方方面面,然后像导游一样给同学们介绍,这多好玩啊。
学生们为了能把自己负责的部分做好,就会主动去挖掘各种有趣的小细节,像古埃及法老的诅咒之类的神秘故事,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这就好比踢足球,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赢。
在项目式教学里,学生们分组做项目。
就说在数学课上做一个关于测量校园面积的项目吧。
有的同学擅长用工具测量,有的同学数学计算厉害,还有的同学擅长把整个过程整理成报告。
大家就得互相配合,要是谁也不管谁,那这个项目肯定搞砸。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们就知道在一个团队里怎么和别人相处,怎么发挥自己的优势,怎么包容别人的不足。
3.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们遇到的问题就跟生活中遇到的差不多。
比如说在生物课上做一个“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的项目。
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像有些植物不认识啊,怎么统计植物的数量更准确呢。
这时候他们就得自己想办法解决,去查植物图鉴,去请教生物老师或者园林工人。
幼儿园项目式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XX主题项目年级:XX班课时:XX课时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XX主题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通过项目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4.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XX主题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XX主题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3. 教室布置,营造项目式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时)1. 通过歌曲、故事、图片等形式,激发幼儿对XX主题的兴趣。
2. 向幼儿介绍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和意义,明确学习目标。
二、项目启动(1课时)1. 引导幼儿分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2. 分组讨论,确定项目主题和具体研究方向。
3. 每组制定项目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任务分配等。
三、项目实施(XX课时)1. 每周组织一次项目讨论会,让幼儿分享研究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2. 鼓励幼儿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3. 教师根据幼儿需求,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四、项目展示(1课时)1. 每组准备项目成果展示,包括PPT、实物、模型等。
2. 各组轮流进行展示,其他组员认真聆听、提出建议。
3. 教师对各组项目成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反思(1课时)1. 每组分享项目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项目学习经验,提炼学习成果。
3. 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项目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2. 评估幼儿的项目成果,包括质量、创意、实用性等方面。
3.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项目式课程。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2. 鼓励幼儿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尝试和创新。
3. 注重项目式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项目式教学设计案例

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
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或效果不佳。
02
跨学科知识整合难度
项目式教学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何有效地整合这些知识,
使学生在项目中能够综合运用,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03
评估标准不明确
在项目式教学中,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相对复杂,如何制定明确
选定项目主题
需求分析
分析学生需求、课程目标 以及社会需求,确定项目 主题。
主题选择
选择具有实际意义、能够 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主题。
资源准备
准备与项目主题相关的资 源,如教材、案例、数据 等。
制定项目计划
目标设定
设定项目目标,明确学 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
能。
时间安排
任务分解
资源分配
根据项目难度和学生实 际情况,合理安排项目
项目完成情况
评估项目是否按照预定计划和要求完成,包括项目的时间、成本、 质量等方面。
成果创新性
评价项目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提出了新的见解、方法或解决 方案。
社会效益
分析项目成果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估项目的综合 效益和价值。
06
项目式教学设计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01
学生自主性不足
教师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评估教师是否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以及教学目标是否 得以实现。
教学方法有效性
分析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适合项目式教学的需要, 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反馈与改进
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响应程 度和教学改进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aching Objectives
To develop students’ English communicative skills; To cultivate students’ research skills such as data
collection and generation; To develop and improve students’ analytical skills
Why did you choose to travel to Tanzania? Anything interesting or impressive happened during
your flight? Do you have any tips you’d like to share with those
Choosing learning materials Reading: The Great Barrier Reef Viewing: The Vatican Reading: A Grant Safari in Tanzania
教学步骤 课前:提供语言点知识和练习(上传课程中心) 课堂: 1、检查语言点自主学习情况
who’re planning to travel to Tanzania? …
Example 2: A Grant Safari in Tanzania
Read & Draw Work in pairs. Student A finds out the sentences that tell the KLM flight’s flying route (paragraphs 4-8) and reads them aloud, and Student B draws it out roughly on the world map based on what he /she has heard.
设计活动、搭建桥梁
通过对一系列围绕课文主题的问题的思考、 活动的完成,激活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经验, 调动他们主动探究新知识的欲望,鼓励他们 联系实际生活经历,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深 入探索问题。
Example 3
Interview
Situation: A host/hostess of a TV Program targeting college students is interviewing several students. The topic of this program today is “Your opinions of traveling”.
Step 1 Orientation
本课程的时间安排及教学形式:
时间安排:课堂教学:8 hours 学生研学:4 weeks
教学形式: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单元主题,进行项目研究; 最终成果为Ppt辅助演讲及结题报告等; Project成绩占期末总评的10%。
Step 1 Orientation
教师介绍“项目式学习”的定义、目标; 说明本课程的时间安排及教学形式; 指导学生分组,每组选出小组长并留下联系方式; 介绍选题的原则; 小组讨论并确定单元选题。
“项目式学习” 教学流 程及个案分析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吴之昕
教学流程
Step 1 Orientation Step 2 课堂教学 Step 3 开题 Step 4 研究实践 Step 5 结题和展示
Step 1 Orientation
教师介绍“项目式学习”的定义、目标; 说明本课程的时间安排及教学形式; 指导学生分组,每组选出小组长并留下联系方式; 介绍选题的原则; 小组讨论并确定单元选题。
and project report writing and oral presentational skills.
Step 1 Orientation
教师介绍“项目式学习”的定义、目标; 说明本课程的时间安排及教学形式; 指导学生分组,每组选出小组长并留下联系方式; 介绍选题的原则; 小组讨论并确定单元选题。
Step 1 Orientation
教师介绍“项目式学习”的定义、目标; 说明本课程的时间安排及教学形式; 指导学生分组,每组选出小组长并留下联系方式; 介绍选题的原则; 小组讨论并确定单元选题。
什么是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自由分组, 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项目 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 学习形式。Step 2 Nhomakorabea课堂教学
教师根据各单元主题和核心技能,选择教学素材, 设计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计划书写作方法、研究方 法、调研手段、学术型PPT的要求、结题报告写 作方法等。
教学个案
主题:Travel and Experiencing 对象: 大一学生
(2019年春季学期、2级起点)
Travel and Experiencing
Objectives: 1. learn about some amazing world heritage sites; 2. expand their knowledg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cultures; 3. learn to conduct an interview; 3. discuss on their opinions of traveling.
2、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练习 3、为项目做准备的活动
Example 1: A Grant Safari in Tanzania
Interview Work in pairs. Read paragraphs 1- 9, Student A acts as the author, Student B as the interviewer. The interviewer will ask the author questions based on the tex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re for your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