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必修三 第七课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高中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分析: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①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②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②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③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教学重难点[重点]①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难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全班预习,并分成4个小组,分别探究4个主题,做到简明扼要,实事求是,用简易的课件形式汇报交流:①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内容;②探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主要内容;③为什么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④中学生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教学过程】歌曲欣赏导入:《龙的传人》这首歌曲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什么?学生回答1、中华民族精神是怎样形成、发展和丰富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3单元第7课第2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认识到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践行民族精神的动力。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身素质。
7.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活动,学生将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题目:请根据教材内容,简要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答案: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其特征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5.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环节,学生将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6.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分析案例、讨论交流等环节,学生将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激发创新意识,勇于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
- 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
课堂
- 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课堂上,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同时,我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此外,我还会通过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冯入月一、教材分析1、本课时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课时的内容。
2、本课主要讲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2、难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四、学情分析同学们面对各种文化侵润,很难把握住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升青少年的思想素质,都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故本课的教学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影音资料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具体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结合课本,得出结论。
4、自主学习法:设立一些小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计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2分钟)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冯入月。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了。
上一节课呢,我们通过“一只手”来学习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伸出右手)。
政治:3.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三、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1页“综合探究”内容,并思考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课堂总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以及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等问题。
课堂练习
《随堂优化训练》相应练习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过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9页“两个观点”内容,并谈谈你的看法。
科任
任教班级
《文化生活》第七课教案
集体备课部分
课题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政治:3.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新人教必修3).doc

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1、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
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整体思路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内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七课的重点内容。
2、教学对象分析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
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
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同时为了体现新课标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高中政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6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课题】: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课标要求】: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理解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能力目标: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教学重难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既是本课教学重点又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PPT 辅助教学【知识结构】:【教学过程】(师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体现了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请大家回忆一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生齐答P7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文字显示并贯彻始终)。
那么,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还有哪些突出表现?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有何意义?作为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新某某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时代的课题强基固本青年要做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世纪的青年,我们又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呢?让我们共同进入第二课时《弘扬民族精神》(显示主课题)。
一.(活动导入: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活动目的:参与、感悟、探究(场景设计):背景为中华世纪坛,请各组展示各自课前探究成果。
高中政治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教案

教学设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程标准3.11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二)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教学内容分析今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本框分为三目,第一目,从中华世纪坛的熊熊圣火引申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奋斗的历程中。
教材分别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个阶段进行论述。
第二目,主要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任务。
分别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三个方面说明要求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本课时重点。
第三目,从当前现实出发,说明要立足新的实践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书写中华民族精神新篇章。
教学活动:一、情景导入长征胜利70周年了,让我们再一次重温毛泽东的《长征》,感受一下光芒四射的长征精神。
(出示长征图片,播放歌曲《长征》。
)听完歌曲,提出问题:是什么让这支部队一次次从近乎毁灭的打击中转危为安?是什么照耀了两万五千里漫漫征途,将一段段千难万险的路途化为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
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还有哪些突出表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何意义?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案【课程标准】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重点、难点】为什么、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讨论法、分析讲授法。
【教学过程】导入:直接导入。
(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展示古代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天下兴亡、”(顾炎武)老师:这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
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地充实和发展。
1、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老师:看课本上的解释,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展示:毛泽东《七律长征》。
老师:这首诗反映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伟大精神,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展示:长征精神的内涵。
问:长征精神是否属于中华民族精神?学生:是。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过渡: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奋斗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老师:先看革命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哪些革命精神?学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展示: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及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2、难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三、教学方法:
悬念法、阅读自学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朽思想和落后文化的渗透;
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
课件显示以下材料,并要求学生思考后回答。
材料1:我国决定在每年9月份开展"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问题:我国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强化有何意义?
教师归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原因参见课本78页。
材料2:课本79页共同探究:辨析两个观点。
材料3: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1951年,以后曾经修改多次,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戒令》,其内容如下: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鄙视、进一步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
替他们制造对色情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
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
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
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3、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
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4、要利用所有的机会,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观。
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
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要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提问: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集体回答)
教师归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原因参见课本79页。
过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此重要和紧迫,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该怎样去做呢?
3、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1)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时代课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努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2)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学生活动:阅读P81,你觉得作为一个中华儿女应该如何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请结合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举例说明。
(3)中华儿女应该如何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组织学生构建本课知识网络并进行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