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复习总结
普通昆虫学笔记

普通昆虫学笔记一、昆虫的外部形态。
1. 体躯分段。
- 昆虫的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 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触角、复眼和单眼等器官。
- 胸部是昆虫运动的中心,由前胸、中胸和后胸组成,每个胸节上各着生一对足,中胸和后胸还各着生一对翅(部分昆虫无翅)。
- 腹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包含了大部分内脏器官和生殖器官,一般由9 - 11节组成。
2. 头部构造。
- 触角。
- 触角的基本构造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
- 触角的类型多样,如丝状(蝗虫)、刚毛状(蜻蜓)、念珠状(白蚁)、棒状(蝴蝶)、羽毛状(蛾类雄虫)、膝状(蜜蜂)、具芒状(蝇类)、环毛状(雄蚊)等。
不同类型的触角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功能包括感觉(触觉、嗅觉等)。
- 口器。
- 咀嚼式口器是最原始的口器类型,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组成。
如蝗虫的口器,上颚坚硬,适合咬嚼固体食物。
- 刺吸式口器:上唇、上颚、下颚和舌特化为针状的口针,下唇延长成喙。
如蚊子,用于刺入动植物组织吸食汁液。
- 虹吸式口器:由下颚的外颚叶特化形成,如蝴蝶,卷曲时像钟表的发条,伸展时可吸食花蜜。
- 舐吸式口器:由下唇特化形成,端部膨大成唇瓣,如家蝇,可舐吸液体食物。
- 嚼吸式口器:上颚发达,可咀嚼花粉等固体食物,下颚和下唇特化形成可吸食花蜜的结构,如蜜蜂。
3. 胸部构造。
- 足。
- 足的基本构造: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组成。
- 足的类型:步行足(如蜚蠊)、跳跃足(如蝗虫的后足)、捕捉足(如螳螂的前足)、开掘足(如蝼蛄的前足)、游泳足(如龙虱的后足)、抱握足(如雄性龙虱的前足)、携粉足(如蜜蜂的后足)等。
- 翅。
- 翅的构造:翅一般呈三角形,有前缘、后缘和外缘。
翅面上有翅脉,起支撑和加强翅的作用。
- 翅的类型:膜翅(如蜜蜂的翅)、革翅(如蝗虫的前翅)、鞘翅(如甲虫的前翅)、半鞘翅(如蝽象的前翅)、鳞翅(如蝴蝶和蛾类的翅)、缨翅(如蓟马的翅)等。
普通昆虫学考试复习资料

1、衣鱼和石蛃上颚与头壳以双关节连接;复眼退化或消失,背面不相接。
上颚与头壳以单关节连接;复眼发达,常背面相接。
2、跳虫和跳蚤跳虫为弹尾目昆虫,第四腹节具弹器,体深灰色。
跳蚤为蚤目,腹末无弹器,体褐色。
3、脉翅目和广翅目两对翅的大小,形状和翅脉均相似,前胸背板的形状变化大。
前翅大,后翅臀区扩大,休息时呈扇状折叠;前胸背板宽大,呈方形。
4、肉食亚目和多食亚目前胸有背侧缝,后翅具小纵室,后足基节固定在后胸腹板上,不可以活动。
无背侧缝,后翅无小纵室,后足基节不固定在后胸腹板上,可以活动。
5、螳螂和竹节虫科体中到大型,头大,三角形,爱爱活动,前足捕捉式,基节很长。
体大型,体躯延长成棒状或阔叶状,后胸与腹部第一节常愈合,腹部长。
6、蟋蟀科和螽斯科蟋蟀科: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跗节3节,产卵器矛状,尾须细长。
螽斯科:前足胫节基部上有听器,跗节4节,产卵器刀状或剑状,尾须短。
7、蝗科和螽斯科蝗科:触角短于体长之半;产卵器凿状。
螽斯科:触角30节以上,长过于或等于体长;产卵器刀状或剑状。
8、白蚁和蚂蚁白蚁:前后两翅的大小,脉序相同,触角长。
蚂蚁:有翅或无翅,有翅的种类无翅脉,触角膝状,前胸背板达翅基片。
9、蜂类和蚁类蜂类:三个单眼鼎立,后足特化成花粉篮。
蚁类:有翅或无翅,有翅的种类无翅脉,腹节1-2节有瘤状突起。
10、蜜蜂科和木蜂科蜜蜂科:体中小型,后足胫节特化成花粉篮,无端距。
木蜂科:体中大型,后足胫节不成花粉篮,有两个端距。
11、蜜蜂科和食蚜蝇科蜜蜂科:口器为嚼吸式;腹基部溢缩,呈细腰状,腹部第一节并入胸部。
食蚜蝇科:口器舔吸式,腹部具皱褶,刺或毛,后端有鼠尾状呼吸管。
12、叶蜂科和茎蜂科叶蜂科:前胸背板后缘深深凹入;前足胫节有2距。
茎蜂科:前胸背板后缘平直;前足胫节只有一个端距。
13、胡蜂科和蜾蠃蜂科胡蜂科:中足胫节有2端距;爪无齿;腹部圆锥形,第1—2节间无细溢沟。
蜾蠃蜂科:中足胫节仅有1端距;爪有1—2个齿;腹部第1—2节有明显细溢沟。
普通昆虫学复习重点

一.直翅目OrthopteraChewing mouthparts,Paurometamorphosis(渐变态),Phytophagous(植食性)前胸背板发达,马鞍状1.螽斯科Tettigoniidae katydids螽斯2.蟋蟀科Gryllidae crickets 蟋蟀Ensifera剑尾亚目3.蝼蛄科Gryllotalpidae mole crickets 蝼蛄4.蝗科Acrididae grasshopper蝗虫Caelifera锥尾亚目5.菱蝗科Tetrigidae5.蚱科Tetrigidae二.同翅目HomopteraPiercing-sucking mouthparts 刺吸式口器,most are paurometamorphosis, some(whiteflies and scale insects(介壳虫雄虫))are hyperpaurometamorphosis(过渐变态),头后口式,Polymorphism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在大小、颜色、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1.蜡蝉科Folgoridae planthoppers蜡蝉2.蝉科Cicadidae cicadas蝉3.叶蝉科Cicadellidae leafhoppers叶蝉4.沫蝉科Cercopidae froghoppers沫蝉5.角蝉科Membracidae treehoppers角蝉6.木虱科Psyllidae psyllids木虱7.蚜科Aphididae aphids蚜虫8.粉虱科Aleyrodidae whiteflies粉虱三.半翅目Hemiptera1.椿科Pentatomidae stink bugs椿2.盾椿科Scutelleridae3.长椿科Lygaeidae4.猎椿科Reduvidae 6.花椿科Anthocoridae5.盲椿科Miridae plant bugs盲椿Piercing-sucking mouthparts 刺吸式口器,前口式,paurometamorphosis(渐变态),Phytophagous(植食性),Predaceous(捕食性),Parasitic寄生性四.双翅目Diptera1.瘿蚊科Cecidomyiidae2.蚊科Culicidae mosquitoes蚊3.虻科Tabanidae horse flies 牛虻4.食蚜蝇科Syrphidae5.实蝇科Tephritidae apple maggot实蝇6.蝇科Muscidae flies苍蝇Halteres平衡棒:双翅目后翅退化为平衡棒,用于保持平衡Ptilinal suture额囊缝:高等蝇类头部倒U字形缝,触角基部上方侧下延伸至复眼下缘五.鳞翅目Lepidoptera1.螟蛾科Pyralidae2.尺蛾科Geometridae3.舟蛾科Notodontidae4.毒蛾科Lymantriidae5.灯蛾科Arctiidae6.夜蛾科Noctuidae7.弄蝶科Hesperiidae 8.凤蝶科PapilionidaeSiphoning mouthparts 虹吸式口器幼虫三对胸足,五对腹足Chaetosemata毛隆:蛾子复眼侧后方一对感觉器官Crochets 趾钩:躅式幼虫腹足末端小型钩状结构(重要鉴别特征)蛾夜出,蝶昼出;休息时蛾翅平覆体背,蝶翅垂直于体;蛾触角羽状,蝶棒状;蛾翅缰 沟连锁,蝶多翅抱型;蛾蛹唱结茧地下,蝶不结茧树上;蛾少数咀嚼,蝶全部虹吸。
昆虫学知识点总结

一.昆虫纲的基本特征及其繁盛原因1.体躯分为头部,胸部,腹部3个体段2.头部常有一对触角和三对口器,附肢上颚和下颚外露,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是感觉,联络和取食中心.3.腹部有三对足4.腹部含有大部分的内脏和生殖系统,生殖孔位于第8到9腹节,是代谢和生殖中心.二.繁盛原因:有翅能飞翔繁殖力强和生殖方式多样体躯小且有外骨骼口器的分化和食物多元化具有变态和发育阶段性适应能力强口器常见六种类型:1、咀嚼式口器:蚜虫、蝽、虱、蚤、蚊2、刺吸式口器:蝇类成虫特有2、舐吸式口器:高等膜翅类所特有3、嚼吸式口器:蜜蜂类3、刺舐式口器:牛虻4、虹吸式口器:蝶、蛾触角型:刚毛状:蝉、蜻蜓丝状:蟋蟀、蝗虫、天牛念珠状:白蚁、甲虫锯齿状:芫菁、叩头甲雄虫栉齿状:♂绿豆象羽状:家蚕膝状:胡蜂、象甲具芒状:蝇类环毛状:蚊棒状:蝶类锤状:郭公虫鳃片状:金龟子A步行足B.跳跃足,如蝗虫、跳甲、跳蚤的后足C.捕捉足,如螳螂、猎蝽等捕食性昆虫的足D.开掘足,如蝼蛄、金龟甲、蝉的若虫等土栖昆虫的前足。
E.游泳足,水生昆虫的足F.抱握足,如龙虱雄虫的前足G.携粉足,如蜜蜂的后足H.攀握足,如虱类的足翅;膜翅:蜂类毛翅:石蛾鳞翅:蛾、、蝶类缨翅:蓟马半鞘翅:甲虫棒翅:介壳翅【雄】昆虫体壁来源于外胚层,由内向外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三部分; 底膜又叫基膜,是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由血细胞分泌形成; 皮细胞层亦称真皮层,是位于底膜外侧的排列整齐的单层细胞层;表皮层是由皮细胞向外分泌形成的、位于体壁最外面的几层性质不相同的非细胞性组织体壁的功能---------一、保护作用1、防止水分蒸发2、防止有害物质侵入3、防止机械损伤二、骨骼的作用1 保持体形和支持作用 2 附着肌肉三、贮藏营养; 四、感觉作用;有各种感觉器官,感觉细胞和感受器;五、呼吸作用; 参与呼吸器官的形成或直接进行气体交换六、参与消化道,外生殖器的形成❖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单系群Monophyletic group:包含同一祖先的所有后裔;并系群Paraphyletic group:包含同一祖先的部分后裔;多系群Polyphyletic group:包含多个祖先的多个后裔;昆虫的循环系统属开放式,它的体腔就是血腔,兼有血液和淋巴液的特点,称血淋巴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运输养料、激素和代谢废物;维持正常生理所需的血压、渗透压和离子平衡;参与中间代谢,清除解离的组织碎片,修补伤口,对侵染物产生免疫反应,飞行时调节体温;马氏管是一些浸浴在昆虫血腔中的细长盲管,其基部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端部游离或深入直肠内形成隐肾结构昆虫循环系统❖昆虫的循环系统属开放式,它的体腔就是血腔,兼有血液和淋巴液的特点,称血淋巴;❖特点是血压低,血量大,并随着取食和生理状态的不同,其血液的组成变化很大;❖昆虫的循环系统没有运输氧的功能,氧气由气管系统直接输入各种组织器官内;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运输养料、激素和代谢废物;❖维持正常生理所需的血压、渗透压和离子平衡;❖参与中间代谢,清除解离的组织碎片,修补伤口,对侵染物产生免疫反应,❖飞行时调节体温;昆虫的排泄系统❖昆虫在生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气管系统或体壁借扩散作用排出体外,氮素代谢物主要经马氏管- 直肠系统排出;❖马氏管是主要的排泄器官;❖体壁、消化道、脂肪体、下唇腺和围心细胞在不同的昆虫中也起着不同的排泄作用;昆虫呼吸系统❖气管:外胚层内陷形成;❖气管直接将氧气输送给组织、器官或细胞,再经过呼吸作用,将体内储存的化学能以特定的方式释放,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外呼吸:物理过程,指昆虫通过呼吸器官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内呼吸:化学过程,指利用吸入的氧气,氧化分解体内的能源物质,产生高能化合物的过程❖交配(mating):是指同种异性个体交尾的行为和过程;❖授精(receptaculum):两性交尾时,雄虫将精液或精珠注入雌虫生殖器官,使精子贮存于雌虫受精囊中的过程称授精;❖受精(fertilization):雌雄成虫交配后,精子被贮存在雌虫的受精囊中,当雌虫排卵经过受精囊孔时,精子由卵孔进入卵子中,精子核与卵核结合成合子,这个过程称受精。
普通昆虫学复习重点--压缩版

1.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
昆虫纲的特点:(1).体躯三段,头、胸、腹。
(2).头部一对触角,3对口器附肢,上颚、下颚外露,通常还有单眼、复眼(是感觉、联络、取食中心)。
(3).胸部有三对足,足跗节2-5节,一般有两队翅(运动中心)。
(4). 腹部含有大部分的内脏和生殖系统(代谢生殖中心)(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
2、如何理解昆虫头部是感觉取食中心?胸部是运动中心?腹部是代谢与生殖中心?(1)头部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单眼和复眼,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集中在头部,特别是触角和复眼对昆虫的生存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取食与感觉的中心。
(2)胸部具有胸足,有翅亚纲具有翅,这些为昆虫的主要运动器官,因此胸部是运动的中心。
(3)腹部包括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走用的附肢,是生殖与代谢的中心。
3、昆虫纲繁盛的特点:历史长、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昆虫繁盛的原因:有翅能飞、繁殖力强、体小势优、取食器官多样化、具有变态与发育阶段性、适应力强。
4.简述昆虫体躯的构造特点。
昆虫的体躯由坚硬的外壳和包藏的内部组织与器官组成。
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头部由6节组成胸部——昆虫的运动中心;胸部由3节组成腹部——昆虫生殖和进行新陈代谢的中心腹部由9-12个腹节组成。
5. 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各类型举出 1-2 种代表性昆虫。
柄节——基部的一节,通常粗短;梗节——触角的第2节,较粗小,里面常具有感觉器官,称江氏器,如在雄蚊中是听觉器官;鞭节——触角的第3节,通常分成很多亚节。
在各类昆虫种变化很大,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
(1)刚毛状:蜻蜓,叶蝉等;(2)丝状或线状:蝗虫、蟋蟀及某些雌性蛾类等;(3)念珠状:白蚁、褐蛉等;(4)锯齿状:叩头虫、雌性绿豆象等很多甲虫;(5)腮片状:金龟子等;(6)具芒状:蝇类特有;(7)栉齿状:雄性绿豆象;(8)羽状或双栉状:雄性蚕蛾、毒蛾等;(9)膝状或肘状:象甲、蜜蜂等;(10)环毛状:雄性蚊类和摇蚊等;(11)锤状:郭公虫等一些甲虫;(12)棒状或球杆状:蝶类和蚁蛉等。
普通昆虫学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阶段性变化称变态马氏管:起源于外胚层,是一些浸浴在昆虫血腔中的细长盲管,其基部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端部游离或深入直肠内形成隐肾结构;单层真皮细胞;连接中肠后肠起排泄作用优先率:动物命名法规的核心是优先律,即一个分类单元的有效名称是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二型性(生态型):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型,形态上有明显差异,但后代可随环境条件改变而发生可逆性变化;如东亚飞蝗的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虱的长翅型和短翅型;蚜虫的色型;单系群:包含同一祖先的全部后裔并系群:包含同一祖先的部分后裔多系群:包含多个祖先的多个后裔一.昆虫纲基本特征1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2 头部为感觉和取食中心,由体节高度愈合而成,通常具有1对触角,1对复眼和若干单眼;3 胸部为运动中心,有3对体节组成,生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唯一具翅的类群。
4 腹部为代谢和生殖中心,腹部末端具有特化的外生殖器。
5 气管呼吸气管是昆虫的呼吸器官,由体壁内陷形成;气管以气孔和外界相通,外界空气通过气门进入气管,输送至身体各部。
6 多数为变态发育二.昆虫繁盛的原因:1.外骨骼2.体型较小3.一般具飞翔能力繁殖潜能较大变态发育4.适应能力较强三.常见昆虫口器、足、翅、触角、类型:蜻蜓:咀嚼式口器,刚毛状触角。
膜质翅蝇:舐吸式口器,芒状触角,前翅膜质,后翅特化为平衡棒蚊子:刺吸式口器,环毛状触角,前翅膜质,后翅特化为平衡棒蜂:嚼吸式口器,膝状触角,后足携粉足,膜质翅蝶:虹吸式口器,棒状触角,鳞翅四.体壁的基本构造:昆虫体壁来源于外胚层,由内向外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三部分;❖底膜又叫基膜,是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由血细胞分泌形成;❖作用是将皮细胞层与血腔分开。
底膜具有选择透性,使血液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和激素进入皮细胞;❖皮细胞层亦称真皮层,是位于底膜外侧的排列整齐的单层细胞层;❖皮细胞的形态结构随变态与脱皮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平时皮细胞很薄,但在脱皮过程中,皮细胞多呈柱形。
普通昆虫学知识点总结

五、六章二..昆虫蜕皮过程及激素调控作用过程:皮层溶解———旧表皮的消化———新表皮的沉积(同时进行)目前已知的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直接参与蜕皮过程的调控蜕皮激素:由前胸腺分泌,表皮鞣化、暗化的启动因子,调控细胞核合成活化酶并将酪氨酸酶原激活,激发昆虫蜕皮保幼激素:由咽侧体分泌,直接作用于真皮细胞的核物质,促使合成幼期的表皮和结构,抑制成虫的器官的分化和发育,维持幼虫特征三.体壁主要构造与杀虫剂的关系昆虫上表皮含丰富的蜡层和定向排列的亲脂分子单层,所以非极性脂溶性杀虫剂易于透过上表皮;原表皮中有大量蛋白质和几丁质,极性物质更容易通过,所以杀虫剂一般兼有脂溶性和水溶性。
四.昆虫的蜕包括哪些层次五.体壁的通透性屏障是由哪些层次和物质构成,体壁功能体壁功能1.保护昆虫体形2.保护屏障3.防止水分蒸发4.防止外来物侵染5.形成内骨骼使肌肉着生6.体壁的外长物,各具一定生理功能7.营养储存第九章一.昆虫前,中,后肠组织结构功能有何异同相同:都有肠壁细胞层,底膜,纵肌,环肌,围膜二.昆虫消化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消化道 消化系统 唾腺功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调节体内水分和离子平衡及排除代谢废物 三.昆虫围食膜有什么作用 1.包围食物,保护肠壁细胞 2.具选择通透性 3.具有保护酶的功能 4.提高消化和吸收效率 四.何为液流循环学说即肠液流动循环学说,是营养物质和排泄物的液流循环理(吸收循环液流和排泄循环液流) 胃盲囊(中肠)的吸收循环 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中肠细胞的分泌循环排泄血液中代谢废物,同时 直肠垫的再吸收循环 调节渗透压和离子平衡马氏管的排泄循环五.昆虫消化酶有哪几类?各主要功能? 1.蛋白酶肽链内切酶:长链变短链肽链端解酶:氨肽酶 水解氨基酸;羧肽酶,水解羧基端2.脂肪酶裂解中性脂肪,长链甘油酯。
高级脂肪酸的脂肪酶(消化道内) 分解短链甘油酯。
低级脂肪酸的脂肪酶(细胞内)3.糖酶 α-淀粉酶、葡萄糖苷酶、异麦芽糖酶、半乳糖酶、海藻糖酶 主要作用于淀粉、糖原和一些双糖 六.昆虫对营养的需求1.用来建造身体和能量来源的物质2.用来调节生理功能的辅助物质或附加物质3.决定某些昆虫选择食物或次刺激取食的激食要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甾醇,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第十章一.昆虫学循环系统的特点1.开放式:体腔就是血腔,血压低,血量大,血液的组成变化大2.昆虫的血液兼有哺乳动物血液,淋巴液的特点,因此又称“血淋巴”3.昆虫血液无运送氧气的功能二.昆虫血细胞的类型及主要功能1.原血细胞:通过分裂补充血细胞(转化为浆血细胞、粒血细胞或珠血细胞)2.浆血细胞:吞噬异物,参与包被和成瘤作用3.粒血细胞:贮存代谢,并与浆血细胞共同参与昆虫的免疫作用4.凝血细胞:凝血和防卫(粒血细胞发育而来)5.珠血细胞:贮存和分泌(粒血细胞发育而来)6.类绛色细胞:参与表皮的黑化作用、伤口愈合和包囊作用三.昆虫血液在体内循环的途径及动力来源途径:心室舒张时,血液经昆虫中后部的背隔开口进入背血窦,再从心门进入心室,心室收缩时,由于心门瓣组的阻隔作用,阻止血液倒流回血腔,促使血液向前一个心室流动,神经和神经激素的调控下心脏各心室自后向前依次舒张和收缩,促使血液向前流动,并由动脉流入头部,浸浴头部的组织和器官,进入头部的血液在血液压力梯度的作用下,同时在背隔和腹隔搏动协助下和腹部的扩张影响下,不断向后端和背侧面流动,流入胸部和腹部,浸浴头部的组织和器官。
普通昆虫学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阶段性变化称变态马氏管:起源于外胚层,是一些浸浴在昆虫血腔中的细长盲管,其基部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端部游离或深入直肠内形成隐肾结构;单层真皮细胞;连接中肠后肠起排泄作用优先率:动物命名法规的核心是优先律,即一个分类单元的有效名称是最早给予它的可用名称二型性(生态型):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型,形态上有明显差异,但后代可随环境条件改变而发生可逆性变化;如东亚飞蝗的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虱的长翅型和短翅型;蚜虫的色型;单系群:包含同一祖先的全部后裔并系群:包含同一祖先的部分后裔多系群:包含多个祖先的多个后裔一.昆虫纲基本特征1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2 头部为感觉和取食中心,由体节高度愈合而成,通常具有1对触角,1对复眼和若干单眼;3 胸部为运动中心,有3对体节组成,生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唯一具翅的类群。
4 腹部为代谢和生殖中心,腹部末端具有特化的外生殖器。
5 气管呼吸气管是昆虫的呼吸器官,由体壁内陷形成;气管以气孔和外界相通,外界空气通过气门进入气管,输送至身体各部。
6 多数为变态发育二.昆虫繁盛的原因:1.外骨骼2.体型较小3.一般具飞翔能力繁殖潜能较大变态发育4.适应能力较强三.常见昆虫口器、足、翅、触角、类型:蜻蜓:咀嚼式口器,刚毛状触角。
膜质翅蝇:舐吸式口器,芒状触角,前翅膜质,后翅特化为平衡棒蚊子:刺吸式口器,环毛状触角,前翅膜质,后翅特化为平衡棒蜂:嚼吸式口器,膝状触角,后足携粉足,膜质翅蝶:虹吸式口器,棒状触角,鳞翅四.体壁的基本构造:昆虫体壁来源于外胚层,由内向外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三部分;❖底膜又叫基膜,是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由血细胞分泌形成;❖作用是将皮细胞层与血腔分开。
底膜具有选择透性,使血液中的部分化学物质和激素进入皮细胞;❖皮细胞层亦称真皮层,是位于底膜外侧的排列整齐的单层细胞层;❖皮细胞的形态结构随变态与脱皮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平时皮细胞很薄,但在脱皮过程中,皮细胞多呈柱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二、单选题1. 蝗虫的后足是:A.跳跃足B.开掘足C.游泳足D.步行足2.昆虫的气门多位于昆虫的腹部两侧,请问,气门属于:A.消化系统B.神经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3.有一昆虫,已经脱了三次皮,,请问该昆虫应处在几龄?A.2龄B.3龄C.4龄D.5龄4.蝗虫的前翅是()A.膜翅B.鞘翅C.半鞘翅D.覆翅5. 蝉的口器是()A.咀嚼式口器B.刺吸式口器C. 虹吸式口器D.舐吸式口器6. 螳螂的前足是:A. 开掘足B.步行足C.捕捉足D.跳跃足7.蜜蜂的前足是()A. 开掘足B.步行足C.捕捉足D.携粉足8.蝼蛄的前足是()A. 开掘足B.步行足C.捕捉足D.跳跃足9. 蝶和蛾的前后翅都是()A.膜翅B.半鞘翅C.鳞翅D.鞘翅10. 蝶和蛾的口器是()A.刺吸式口器B.虹吸式口器C. 嚼吸式口器D.舐吸式口器11.甲虫的前翅为()A.膜翅B.半鞘翅C.鞘翅D.鳞翅12.蝽象的前翅是:A.膜翅B.半鞘翅C.鞘翅D.鳞翅13.蜂的前后翅是()A.膜翅B.半鞘翅C.鞘翅D.鳞翅14.蝇的后翅是()A.膜翅B.半鞘翅C.覆翅D.平衡棒15.属于排泄器官的是()A.消化道B.马氏管C.背血管D.腹神经索16.蝗虫的变态属于()A.半变态B.渐变态C.过渐变态D.全变态17. 蝶和蛾属于()A.半变态B.渐变态C.过渐变态D.全变态18. 螨是属于哪个纲( )A.昆虫纲B蛛形纲 C.有爪纲 D.唇足纲19. 家蝇的幼虫属于()A.原足型B.寡足型C.多足型D.无足型20. 下列哪些虫的口器着生位置是属于后口式( )A. 蝗虫B.小地老虎C. 蚜虫D.虎甲21.步甲的口器着生位置式属于哪种类型( )A.下口式B.前口式C.后口式D.上口式22.下列那些不是触角的组成部分( )A.柄节B.梗节C.鞭节D.基节23. 蜂的连锁器属于哪种类型( )A. 翅褶型B.翅钩型C. 翅轭型D. 翅僵型( )24. 蝉的连锁器属于哪种类型( )A. 翅褶型B.翅钩型C. 翅轭型D. 翅僵型25. 触角和附肢等胶贴在蛹体上,不能活动,腹节多数或全部不能扭动,这种蛹为____A. 离蛹B. 被蛹C. 围蛹D. 裸蛹26.蚜虫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孤雌生殖: ( )A.偶发性的孤雌生殖B.经常性的孤雌生殖C.周期性的孤雌生殖D.永久性的孤雌生殖27.中肠来源于哪个胚层?( )A 外胚层B 中胚层C 内胚层D 里层28.一个肌节的长度等于( )A. 1/2 I+A+1/2IB. 1/2A+I+1/2AC. A+ID. 1/2(A+I)29.蝇类特有的触角类型是( )A .锯齿状 B.环毛状 C. 具芒状 D. 羽状30.金龟子的触角类型是( )A .锯齿状 B.环毛状 C. 具芒状 D. 鳃片状31.雄蚊子的触角是:()A .锯齿状 B.环毛状 C. 具芒状 D. 鳃片状32.蜜蜂的触角是()A .锯齿状 B.肘状 C. 具芒状 D. 鳃片状33.蝶类的触角是()A .丝状 B.肘状 C. 羽毛状 D. 棍棒状34.蝗虫的触角是()A .丝状 B.肘状 C. 羽毛状 D. 棍棒状35.蝉的触角是()A .丝状 B.肘状 C. 刚毛状 D. 棍棒状二、多项选择题1.昆虫的体壁是由()组成的?A.皮细胞层B.底膜C神经原D.表皮层2.昆虫呼吸作用主要是由那些方式完成的?A.呼吸作用B.扩散作用C.透析作用D.通风作用3.下面那些物质属于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内激素?A性激素B.脑激素C.脱皮激素D.追踪激素4.昆虫的头部可分为哪几个区域?A.额唇基区B. 颅侧区C.后头区和次后头区D.颊下区5.昆虫的触角可分为哪几节?A. 基节B.柄节C. 梗节D. 鞭节E. 跗节F. 胫节6.昆虫血液的功能有()A.运输氧B. 运输养料和废物C. 免疫作用D.愈伤作用7. 昆虫的呼吸方式有()A.气管系统呼吸B.体壁呼吸C.气管鳃呼吸D.气泡和气膜呼吸8.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 脑B.腹神经索C.口道神经系D.外周神经系9.下列哪些是属于触角的功能( )A.嗅觉B.触觉C.听觉D.视觉10. 下面激素中()属于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内激素。
A性激素B脑激素C脱皮激素D追踪激素11.昆虫胎生类型可分为几种( )A.卵胎生B.腺营养胎生 C 血腔营养胎生 D 伪胎盘营养胎生12. 下列是来源于外胚层的有( )A.前肠B. 中肠C.后肠 D 生殖器13.下列昆虫的幼虫属于寡足型幼虫的有()A.金龟子B. 叶蜂C. 蛾D.瓢虫14. 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 . 脑 B.腹神经索 C. 围咽神经 D. 交感神经系15. 具有排泄功能的有( )A.马氏管B.体壁和消化道C. 脂肪体D. 下唇腺和围心细胞16. 昆虫体内的重要内分泌器官有( )A.脑神经分泌细胞B.心侧体 C . 咽侧体 D.前胸腺17.数量变动的种群特征包括哪些?( )A. 种群密度B.出生率和死亡率 C .增长率和迁移率 D 种群平均寿命18. 昆虫触角的功能有()A. 味觉B. 听觉C. 嗅觉D. 触觉19. 下列昆虫的幼虫属于无足型幼虫的有()A.蝇B. 蜂C. 蛾D.瓢虫20. 昆虫获得水的方式有( )A.从食物中取得 B 直接饮水 C 通过体壁吸水 D. 利用代谢水21. 昆虫失水方式有( )A.通过消化、排泄系统 B .通过呼吸 C. 通过体壁 D. 通过脱皮22. 下列属于昆虫外激素的是( )A.性信息素B. 告警外激素C. 蜕皮激素D. 保幼激素23. 咀嚼式口器包括( )A.上唇和下唇B.上颚和下颚 C 舌 D 喙24. 下唇包括哪几部分( )A.前颏和后颏B.内颚叶和外颚叶 C 侧唇舌和中唇舌 D 下唇须25.昆虫的气门着生在()A. 头部B. 胸部C. 腹部D. 前足26 蓟马的口器式属于哪种类型?( )A 咀嚼式B 刺吸式C 锉吸式D 双刺吸式27.下列昆虫属于渐变态的是()A. 蝗虫B. 蝉C.蝽象D. 金龟子28. 下列昆虫属于全变态的是()A. 蜂B. 蝉C. 蝶D. 金龟子29. 下列昆虫的幼虫属于寡足型幼虫的有()A.蝇B. 叶蜂C. 蛾D.瓢虫30.下列昆虫的幼虫属于多足型幼虫的有()A.蝶B. 叶蜂C. 蛾D. 蜜蜂31. 下列昆虫的蛹属于被蛹的有()A.蝇B. 蝶C. 蛾D.瓢虫32.昆虫的休眠是由于下列哪些因素引起的?()A.光周期B. 高温C. 低温33. 属于刺吸式口器的有( )A.蝉B.蚊子 C 蓟马 D 蜜蜂34. 在具翅胸节的背板上存在哪些沟?( )A.前脊沟B. 前盾沟C. 盾间沟 D 侧沟35.翅可以分为哪些区?( )A.臀前区B.臀区 C 腋区 D 轭区36.下列昆虫中,触角属于丝状的是()A.蝗虫B.蟋蟀C. 蝽象D. 瓢虫37.下列不是昆虫的有()A.蜘蛛B.螨C.虱子D. 线虫38.下列属于纵脉的有()A.. Cu脉B. M脉C. R脉D. r脉39. 属于昆虫消化道的有()A.. 前肠B. 胃盲囊C. 马氏管D. 回肠40.下列属于昆虫肌细胞的组成部分的有()A.. 肌纤维B. 核C. 肌浆D. 肌膜三、判断题1.昆虫完成胚胎发育后,即进入胚后发育阶段。
胚后发育的特点是生长伴随着脱皮和变态。
2.昆虫完成一阶段的发育所需要的温度积累和时间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一规律叫做有效积温法则。
3.有一昆虫,咀嚼式口器,鞘翅,前足为开掘足。
该昆虫应属蝼蛄科昆虫。
4.所有昆虫都同时具有单眼和复眼。
5.背单眼为成虫全变态的幼虫所有。
6.侧单眼为成虫和全变态幼虫所有。
7.昆虫都具有三对胸足和两对翅。
8.蝉和蚊的口器均具有4根口针。
9.马氏管的功能是排除消化的废物。
10.不一定每一胸节都有后背片。
11.幼体生殖不是属于孤雌生殖。
12. 所有的昆虫都有马氏管。
13.昆虫增大体型是通过吸水或增加内压来加粗增大而不是通过延长身体的。
14.昆虫真正的口是位于唇基的基部和舌之间15.有一昆虫,咀嚼式口器,覆翅,后足为跳跃足,产卵器剑状。
该昆虫应属蝗科昆虫。
16.同种昆虫的同一性别成虫具有2种或更多种不同类型的个体的现象叫性二型现象。
17.昆虫在成虫期不需要取食。
18.成虫是昆虫一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任务是交配和产卵。
19.幼虫期是昆虫唯一的取食时期。
20.昆虫休眠主要受光周期控制。
21.鳞翅目幼虫的咀嚼式口器的上唇与下颚和一般的咀嚼式口器式一样的22.在刺吸式口器取食过程中,喙伸入食物中起支撑作用.23.蝉有两个唧筒:食窦唧筒和咽喉唧筒24.昆虫下颚的轴节和茎节,下唇的后颏和前颏都相当于较原始的节肢动物附肢的基肢节25.蝇类(如家蝇)幼虫属”无头式”类型26.具翅胸节腹板是属于后生分节方式27.昆虫的翅是背板向两侧扩展成的侧背叶发展而来的.28.介壳虫和双翅目昆虫的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29.昆虫的食性具有可塑性。
30.一般认为昆虫呼吸恒定温区与生理最适温区是一致的。
31.纵脉是从翅的前缘向后缘伸的翅脉。
32.横脉是从翅的基部伸向外缘的翅脉。
33. 昆虫的模式脉序就是毛翅目昆虫的脉序。
五、问答题1.昆虫口器类型有哪些?了解口器构造特点对指导防治有何意义?2.昆虫纲(成虫)的形态特征是什么?3.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了解触角的形态在昆虫学上有何意义?4.昆虫纲繁盛的原因有哪些?5.成虫期是否都不取食?为什么?6.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比较,有哪些特点?7.半翅目昆虫和同翅目昆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8.鞘翅目昆虫有哪些特点?9. 鳞翅目幼虫和叶蜂幼虫有哪些区别?10.直翅目昆虫有何特点?11.螨与昆虫、蜘蛛有何区别?12.昆虫人类有何关系?13.昆虫的神经冲动是如何在突触传导的?14.昆虫的神经冲动是如何在轴突上传导的?15.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是怎样调节昆虫的蜕皮的?16.叙述昆虫模式脉序各翅脉的名称及顺序。
17.昆虫翅的基本构造是怎样的?18.试述在各虫态时的滞育的激素控制?19.昆虫体壁的构造与害虫防治有何关系?20.昆虫产卵器的构造是怎样的?了解昆虫产卵器构造有何意义?21.昆虫的不全变态和全变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2.昆虫口器着生的位置有哪几种?23.昆虫足的基本构造是怎样的?24.昆虫翅的分区及各部分的名称是怎样的?25.试述前肠与后肠的组织区别?26.昆虫体壁的基本构造是怎样的?体壁的功能有哪些?27.幼虫期的生命活动特点是什么?28.简要叙述蝗虫消化道的结构及其功能。
29.简要叙述温度对昆虫的影响。
30.有效积温在昆虫学上有何应用和局限性?31.什么叫抗虫性?植物抗虫性的机制如何?32.如何构建昆虫特定年龄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有何用处?33.如何区别昆虫的昆虫病毒病、细菌病害和真菌病害?34.昆虫选择食物的原则是什么?35.特定时间和特定年龄生命表有何区别?36.昆虫是怎样进行呼吸的?37.昆虫血液组成、功能及昆虫免疫的关系?38.昆虫外激素种类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