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共9小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爆发力计日程功着手成春(zhuó)畏葸不前(xǐ)B.电线杆平心而论解甲归田(xiè)自怨自艾(yì)C.协奏曲抑扬顿错胼手胝足(zhī)数见不鲜(shuò)D.蒸汽机安分守纪舐犊情深(shì)敛声屏气(bǐnɡ)考点:常用字的字音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B.解jiě C.错--挫D.纪--己)注意平时积累。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世界人民的唾弃。

B.有人读书,是纵情任性地乱读,只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能成为名士。

有的人,是苦心孤诣地精读,只读名门正派的书,立志成为通儒。

C.同是豪放派词人,苏东坡和辛弃疾可谓半斤八两:苏东坡似乎参透了人生,而辛弃疾的词中则时时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

D.在莫言获奖后,众多媒体津津乐道地谈论。

莫言却说:“等尘埃落定之后,真正能够让一个作家青史留名的还是作品,对此我十分清楚。

”考点:词语(包括熟语)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错在望文生义。

危言危行指说话和行为都很正直。

不合语境。

C半斤八两:比喻彼此水平相当,不分上下。

多含贬义。

这与后面的语境不相符合。

D津津乐道:指很感兴趣地谈论,语意与“谈论”重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B.一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这种视媒体报道为“添乱”,忽视媒体建设性作用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且危险的。

C.每年3月至5月的瘦西湖万花园,鲜花摇曳多姿,园区内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D.明代宦官擅权乱政,长期为害国家,为害社会,为害百姓,这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始终都以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巩固有直接关系。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A、劲.爆 / 痉.挛谄.媚/颤.抖瞠.目/澄.净伺.候/肆.无忌惮B、押解. / 解.数压轴./妯.娌隽.永/俊.秀憧.憬/忧心忡.忡C、瓜蔓./蔓.延埋.怨/阴霾.应.届/应.和裨.益/稗.官野史D、佣.金/佣.工渐.染/歼.灭创.伤/怆.痛巷.道/沆.瀣一气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幡然针砭流线型一愁莫展B、部署瞭望老两口人情事故C、蛰伏笔杆录像机恣意妄为D、凋敝坐阵暴发户再接再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些家庭只有靠减少生活费用才能将___________下的资金用于子女教育。

②山腰里有一泓__________的湖水,令人心旷神怡,顿时消除了旅途的疲劳。

③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被建议撤职,并被处以留党_________等处分。

A.结余清静查看 B.结余清净察看C.节余清净察看 D.节余清静查看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甲醛、工业盐、塑化剂,这些原本与民众食品有一搭没一搭......的东西,在xx 年却实实在在地上了百姓的餐桌,成了议论的常见词。

B.有些大学生非常不理智,一言不合往往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看见辅导员了,口血未干....却又握手拥抱,似乎什么矛盾都没有。

C.今年冬天,世界各国遭遇极寒天气,降雪地区的雪灾更是空前绝后....。

俄罗斯气象专家认为,地球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是主要原因。

D.“xx中国动漫流行词汇”的揭晓形式别开生面....,组委会特别邀请跨界艺术家黑马大叔现场挥毫绘制出备受瞩目的年度关键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了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

B.近日,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以卫生不达标为由,对莫斯科市4家麦当劳餐厅发出停业整顿,其中就包括麦当劳在俄罗斯开设的第一家餐厅。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墨香。

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

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

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上文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清淡操刀心照不宣B. 清新主笔不约而同C.清淡主笔心照不宣D. 清新操刀不约而同2. 以下语句是从上文中划横线处抽出来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②而没有了“魂”③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④缺乏生气和美感⑤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A. ④⑤①②③B. ⑤④①②③C. ③①②⑤④D.⑤④③①②3.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3分)()A. 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谢。

B. 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好不容易,你真应该好好孝敬她。

C. 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D.国庆节本市同学聚会,欢迎光临,你的到来定会使寒舍蓬荜生辉。

4. 下面是苏轼写的一首词,请判别它的词牌名...(3分)()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酿造一场烦恼送人来!A.虞美人B. 念奴娇C. 沁园春D. 永遇乐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体验到他自己。

2021年宁波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宁波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宁波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狄更斯“喂!”姨婆说道,“我已经给他寄了封信,告诉他他和我会有番理论!”“要把我——交给——他吗?”我结结巴巴地说。

“我不知道,”姨婆说,“还要看情形呢。

”听到这话,我一下就泄了气,情绪低落,好不伤心。

姨婆似乎没有注意到我,她自顾自从衣柜里拿出一件粗布围裙并穿上,亲手洗茶杯;把茶杯洗净后放到茶盘上,再把桌布叠好放在茶杯上。

这之后,她又用小扫帚扫面包皮屑,一直扫到地毯上一点纤尘都没有;接着她又收拾打扫那本已被收拾打扫得无可挑剔的房间。

当这一切家务已干得令她满意了,她才取下手套,解下围裙叠好,放回衣柜里某个专门的角落。

她把她的针线盒拿到打开的窗子前的桌上,坐了下来开始干活。

……“特洛伍德小姐,一收到你的信,我就感到,为了更合情理地表示我本人,或许也为了更表示对你的尊敬——”“谢谢你,”姨婆尖锐地看着他说,“你不必在意我。

”“还是亲自面谈比借信交谈要好,”谋得斯通先生继续说道,“虽说旅途不便。

这个倒霉的孩子,他已抛弃背离了他的朋友和职责——这个倒霉的孩子,在我那亲爱的亡妻生前生后,都给家里引来了许多的纷扰和不安。

他有一种阴郁逆反的心理,一种粗暴野蛮的脾气,一种不驯服不听管教的气质。

家姐和我都曾努力想改变他的恶习,却毫无成效。

”谋得斯通小姐说道:“我再补充一句,我认为这孩子是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中最坏的一个”“太过分了!”姨婆说道。

“可事实上一点也不过分。

”谋得斯通小姐说。

谋得斯通先生接着说:“我曾让这孩子去从事一种受尊重的职业,并置他于我一个朋友照顾下,但他不喜欢那职业;他跑走了,成为一个四处流浪的叫花子,衣衫褴褛地到这儿向你特洛伍德小姐求哀告怜。

”“还是先说那受人尊敬的职业吧,”姨婆说,“如果他是你的孩子,我想,你也会那么把他送去从事吗?再假设,如果那可怜的孩子——也就是他的母亲——还活着,他也要去投身那受人尊敬的职业吧,是吗?”“我深信,”谋得斯通歪了歪头说,“凡是我和家姐一致认为最好的事,克莱拉都对其没有异议。

2021-2022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2021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A.纰.漏pī巨擘.bò侪.辈chái嗔.怪chēn力能扛.鼎gàngB.伺.候cì滇.池diān桎梏kù侦缉.jī 囫.囵吞枣húC. 腈.纶jīng痉.挛jìng 踉.跄liàng羞赧.nǎn琅琅..上口lángD. 亲戚.qī黥.刑qíng瑕瑜.yú徇.私xùn 白雪皑皑..ǎi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只有一处错误的一项A.提.防(dī) 鞭笞chī涮.羊肉(shuā) 悄.无声息(qiāo)B.桂棹.(zhào) 褫夺chǐ 枕藉.(jiè) 冯.虚御风(píng) C.卓.越(zhuō) 黑魆.魆(xū) 踹开chuài 绿.林豪客(lǜ)D.丰腴.(yú) 赭.色(zhě) 横亘gèn 一叶扁.舟(biǎn)3.选出书写全对的一项:A. 颠覆身份荒谬掉以轻心B. 赌博脉膊抱怨刚愎自用C. 担搁范畴重迭长年累月D. 遨游黯然辨护金碧辉煌4.选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A.在提问过程中,马英九多次以俏皮的口吻置疑对手,其伶牙利齿的表现实属罕见。

B.董明珠做事干炼,说话直率,笑声爽朗,在家电行业有“铁娘子”之称。

C.在低炭政策实施方面,有些地方和企业对中央的指令阳奉阴为,甚至置若罔闻,这很大程度上拷问着监察和执法机构的能力。

D.马尔克斯与日本名导黑泽明熟识,两人曾在1990年的新拉美电影节会晤。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刘璇在平衡木上令人回肠荡气....的精湛表演获得了此起彼伏的热烈掌声。

B.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贻患....,铸成大错。

C.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们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美”字是不要本钱的,喝一杯滋味好的酒,你称赞它“美”;碰见一位年轻姑娘,你称赞她“美”;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座雕像,你也还是称赞它“美”。

这些经验显然不尽是一致的。

究竟怎样才算“美”呢?一般人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美”,但是都知道什么样就是愉快。

拿一幅画给一个小孩子或是未受艺术教育的人看,征求他的意见,他总是说“很好看”。

如果追问他“它何以好看?”他不外是回答说:“我欢喜看它,看了它就觉得很愉快。

”通常人所谓“美”大半就是指“好看”,指“愉快”。

不仅普通人如此,许多声名煊赫的文艺批评家也把美感和快感混为一件事。

英国十九世纪学者罗斯金,就曾经很坦白地告诉人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从愉快的标准看,血色鲜丽的姑娘引诱力自然是比女神雕像的大;但是你觉得一位姑娘“美”和你觉得一座女神雕像“美”时是否相同呢?《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想来不一定有什么风韵,虽然不能受罗斯金的青睐,在艺术上却仍不失其为美。

英国姑娘的“美”和希腊女神雕像的“美”显然是两件事,一个是只能引起快感的,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的。

罗斯金的错误在把英国姑娘的引诱性当作“美”的标准,去测量艺术作品。

艺术是另一世界里的东西,对于实际人生没有引诱性,所以他以为比不上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呢?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替它们勉强定一个分别来,却又往往不符事实。

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

他们所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

有人说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鼻、舌、皮肤、筋肉等等都是“低等感官”,只有“高等感官”可以尝到美感,而“低等感官”则只能尝到快感。

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美感,引起快感的东西则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引起不快感。

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10月)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10月)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10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7页,第II卷第7页至第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文化时间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

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

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

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

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

”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

公园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

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

”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

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

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

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

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

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堪称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卷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卷含解析【试卷综析】从试卷卷面来看,难度适中,以高考考试题型为模式,结合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情况来进行考核,对今后高三语文复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语段出题巧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押题、猜题,四个小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题目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四道主观题。

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没有什么障碍,但要想全面的作答,并不容易。

2.语言知识运用语言知识运用基本上涵盖了语文主要的基础知识点,从辨析病句到成语运用,均紧扣高考知识点。

成语运用小题的几个成语比较常见,区分度较大,学生答题的准确率较高。

第10题默写名句,全是课本的名句,要求默写的都是耳熟能详的诗文名句,难度不大。

此题用于测试学生的识记能力,平时只要认真背诵的学生都能拿满分,但有的学生读书不认字,写错别字的不少。

第I卷 (共3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真正的“好”教师重“深教”而不唯“浅教”。

所谓“浅教”,唯重堆砌知识的形态,条块分割,外在于“人”:最令人痛心者,莫过于轻视甚或无视本应自如驾驭知识的强劲.思想力。

复制了大量弥散着书香的“知识”却不知其何以如是,何以用之。

更心安理得于丢失开启未来世界的“金钥匙’—____ (质疑/置疑)批判、独立评论和逻辑演绎。

这就从本源上断开了重构新世界知识形态的可能。

梁启超先生早在“五·四”之前即_____(犀利/锋利)批判传统教育“偏于记性”、忽略悟性,至今不失为针砭.时弊的教育箴.言。

而“浅教”的对立面是“深教”,它以培育学生强大的逻辑理性、严谨思辩和超越性创造力为根本宗旨,以 ____(叫醒/唤醒)个人沉睡的“问题意识”、养成植根自由思维、独立人格之上的评论能力为终极境界;换言之,卓越教育所视之为“贵者”,并非复制传统知识的机械“记性”,而是创生无尽真知和新知的珍贵思想力及其相辅相成的表达力。

一切传统都会悄.然老去,唯有茂盛的创造之树与时长青;一切知识都会暗然凋.落,唯有成长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才会孕育丰硕的创造之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鄞州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科试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遇到懂行且对他道行喷喷称赏的,老谈就会喜不自禁,当场开一堂扬扬洒酒的篆(zhuàn)刻课。

喜欢而缺钱的穷学生,期期艾艾(ài)地舍不得走,老谈见状,爽快对折,半卖半送。

B.蓦(mò)地,叮叮淙淙响起古筝声,却是一个穿着旗袍的女子,十指娴熟地弹着我听了干百遍的《姑苏好风光》,我的心仿佛也被这音乐填满了似的充盈(yín)而富足。

C.汉柏劫后余生,仅存一脉生机。

那些受尽岁月盘剥(bō),变得赤裸裸的枝丫,依然苍劲(jìng)有力地直指天穹,它质问的姿态,显然不是针对曾经的风霜和雨雪,而是生命本身。

D.鼻腔深处强烈地一酸,喉头处像硬硬地埂(gěng)了一个什么硬物,他觉得自己的泪水带着一股温热迅疾地流下来了,他连忙转过头,有些踉跄(qiàng)地疾疾地走了过来。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3题。

领略趣味的能力一半固然..由于天资,另一半也由于修养。

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

[甲]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在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

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

[乙]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六根清净....,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丙]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

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

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尔....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左右逄源..。

这就是忙中静趣。

(改编自朱光潜《谈静》)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固然B.六根清净C.偶尔D.左右逢源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2020年,对于石油投资者和生产者,是破天荒的一年,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不仅改写了石油业的历史,也打破了人们对于商品价格的认识:市场宁愿给钱,也不愿意拿到原油现货商品。

B.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医学,将“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理论依据,在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包括餐饮、影视、酒店、娱乐、旅游等在内的很多行业面临经营困境,据外媒报道,迪士尼为缓解疫情以来的经济压力,对多位高管均作出了停薪和减薪的安排。

D.在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经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等单位的《2019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发布,该报告综合利用比利时鲁汶大学紧急事件数据库、中国灾害数据库等资料,对各类灾害情况进行了评估。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分)国画推崇以虚代实的留白,①。

字的结构和通篇的布局一定要有疏密,才能破平板、划一,有起伏、对比,既矛盾又和谐,从而获得良好的艺术情趣。

凡作书法,既要注意黑的字形笔画的密处,②,③,而字里行间的白处布置也须措置得宜,方能使之疏密有致,两者相映生辉。

6.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一个常见的话题。

某校举办一年一度的辩论赛,辩题是“人工智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正方有以下看法:①人工智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从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到医疗行业的远程操作,人工智能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②人工智能的决策基于之前的数据记录和算法组合,更为精准,相比人工可以减少出错几率。

③人工智能可以连续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把更多的人从简单烦躁而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请站在反方立场上,针对上述看法,任选两点反驳。

要求:先填序号,再作反驳: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

(6分)所选序号:()()反驳: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材料一:良渚文化代表遗址为良渚古城遣址,遗址距今5300-4300年,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

中国学者们研究认为该遗址是5000年前中国古文明的遗存,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说明这一发现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上认可。

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已相当进步。

稻谷有籼、粳稻之分,并普遍使用石犁、石镰。

手工业也有很高的成就,玉石制作、制陶、木作、竹器编织、丝麻纺织都达到较高水平。

尤其是琢制的玉器,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美,均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

五器上的纹饰主题神人兽面纹,是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和信仰的象征,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五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是良渚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大约距今5300年,大量人口移民至良渚地区。

由于良渚地区地势低洼,“治水”仍是头等大事。

大量人口的涌入还需要解决吃饭问题,这刺激了灌溉稻作农业的迅速发展。

大规模的土木水利工程和灌溉水稻农业,使得良诸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也极大提高了良诸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从而催生出灿烂的良渚文化。

归根结底,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持续文明化进程的结果,这一文明化进程的启动还与来自中原的推动有关,且与周边地区存在互动。

因此,良诸文化形成于多元一体的早期中国各区域文化融合互动的背景之下。

不过,良渚文化对中原地区产生影响是晚期以后。

大约距今4500年,在晋南临汾盆地出现陶寺文化,其玉、石器都明显属于良渚文化因素;陶寺有近300万平方米的古城,此前中原从未有过如此超大规模的城,它是受良渚筑城理念启发的产物。

良渚式玉器的出现,使得黄河流域人群终于找到了一种绝佳的高等级社会身份标志物;良渚式大城出现的同时,良渚文化那套政治管理模式也相应渗透到中原和北方地区。

更重要的是,以陶寺文化为基点,琮、璧等玉器北向影响到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西向影响到甘肃、青海、宁夏地区齐家文化,为这些粗犷的北—西北方文化平添了许多温润之气。

它们甚至传承到更晚的二里头文化(晚期夏文化),以至于商、周文化。

(摘编自韩建业《如何看待良渚文化的重要地位》,《人民日报》2019年8月10日)材料三:目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文明,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地发生变化。

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

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体现在玉器上的。

这些玉器以玉琮为代表,并与钺、璜、璧、冠状饰、三叉形器、牌饰、锥形器、管等组成了玉礼器系统,或象征身份,或象征权力,或象征财富。

礼玉上常见刻绘有“神徽”形象,用以表达良诸人的统一信仰。

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思想文化的工具,在良诸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这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统一着人们的思想,而大型建筑工事所反映出的良渚社会超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也透露出当时一定存在着某种与文字相当的信息传递方式。

(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华五千年文明》)7.下列对材料中“良渚文化”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良渚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和手工业已相当进步,城池规模大,又开展了大型的土木水利工程,这些都标志了其进入文明时代。

B.良渚文化的形成基于区域文化融合互动的背景,是长江下流地区持续文明化进程的结果,也离不开周边地区的推动和与中原的互动。

C.晚期良渚文化对中原和北方等地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影响,在玉石器、城池等物质层面和等级观念管理模式等精神层面都有所表现。

D.良渚文化中的玉器和陶器上出现了不少形体上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它们是当时社会记录语言、传承思想文化的工具。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有力地将中国的文明推到了5000年前,这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B.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神人兽面纹为代表的纹饰,既代表了原始信仰,也体现了良渚先民“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

C.因地势低洼而催生的大规模土木水利工程,及因大量人口涌入而迅速发展的灌溉稻作农业,是良渚文化形成的重要动力。

D.良渚文明的因素随着玉器等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影响直至商周,这表明了区域性文明的动态过程以及中华文明的统一过程。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良渚文化重要载体的玉器具有的特点和作用。

(4分)(1)特点:。

(2分)(2)作用:。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老家人何立伟我儿时家里来的客人中,有一位叫李四格子的,我印象至为深刻。

他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在一堆城里人中,显得特别拘束,坐是特别选到角隅里坐着,牢牢望定自己一双脚,好像要管住,生怕它们乱走;又手袖着,弓起腰,你不跟他说话,他是一言不发的。

天稍冷,头顶上必定戴个绒线尖顶帽,像那种马戏团里小丑戴的,看上去就想笑。

我父亲走拢去递烟给他,他必躬身而起,双手接过,拳成作揖的姿势,说,还要抽你郎家的纸烟哦。

慢慢坐下,揭开总是系着的围裙,从里头口袋里摸出火柴来,点上,拇指同食指拈着烟,掌窝着,深深吸一口。

他平常,是自己滚喇叭筒烟抽,那烟是四个指头捉住的,极呛人,是自己种的旱烟。

我问父亲何解叫他李四格子。

父亲解释说,四,就是排行老四,格子呢,乡下人把念过书讲文明的人,或者受尊敬的人,称为有“格”。

李四格子的“格子”呢就是说他是一个有格的人。

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我听得云里雾里,究竟不懂如何从他身上看出父亲说的那种“格”来。

但有一点我是晓得的,就是李四格子说话,有些文绉绉,动不动就是之乎者也。

父亲说李四格子是念过私墊的,比起其他乡下来的亲威,他算是肚子里头有墨水的。

他是我父亲娘家的表哥,进城来,必定要到我家里来走走,吃餐饭,然后说一堆客气话告辞而去,肋下总是夹一把暗红色的油纸伞。

我小的时候爱涂鸦,拿粉笔在家里墙上四处乱画些穿盔甲骑白马舞刀戟的人,为此没少挨过父亲的丁公,额角上并后脑壳上于是经常有些轰轰烈烈的造山运动。

但李四格子是第一个表扬我的人。

他歪着戴绒线尖顶帽的脑壳看我画天兵天将,咳句嗽,不大不小的声音道:咯伢子,将来有出息!父亲听见了,颇不屑,说:乱搞,搞得一屋邋遢得要死,有么子鬼出息。

李四格子转过身,对我父亲说,哎,你有所不知,人看从小,马看蹄爪。

你看你家少爷,随便几笔就画个神仙,几多灵泛。

不能小看哦,不能小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