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概念分类结构和功能共23页文档
社会学概论 第四章文化

第四章文化第一节什么是文化一、文化的涵义与特征(一)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本书所讲的是广义文化)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
(二)文化的特征(1)创造性文化,不论是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精神形态的文化,都不是天生的,而是文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或衍生出来的。
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出来或经过人类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习得性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
(3)共享性凡文化是都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人们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
都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遵守的,个别人的偏好不能成为文化。
(4)累积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和创新过程。
(5)特殊性和共性世界上只有各个民族的文化,而没有抽象的一般的文化。
凡文化都是民族的、特殊的,因此人类文化是多样的、丰富多彩的。
从世界范围来说,文化是特殊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二、文化的构成要素(一)物质形态要素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产品,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以及为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创造出来或加工过的物质产品,都属于物质文化,其中尤其是生产工具最为重要,因为生产工具凝聚了人们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物质要素是文化的基本要素,没有物质要素,人类便不能生产,就谈不上文化了。
(二)精神形态要素哲学、科学、宗教、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以及人们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经验、技能等,都是文化的精神要素。
精神要素包括知识、观念、规范和模式等几个方面。
贯穿于各个方面的是价值标准。
价值标准是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灵魂。
精神文化产生于物质文化,依赖于物质文化,但是它反过来对物质文化有积极的推动或限制作用。
(三)语言符号要素语言是在社会劳动中产生的,又是社会交往的工具。
后来在语言的基础上发明了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是语言的符号。
社会学 第5章 文化

第五章文化文化概述:一、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社会学是从广义上研究文化。
关于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在现实世界中,社会与文化是不可分离地存在着的,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也就没有文化,二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它们都起源于人类的劳动,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
二、文化的一般特征1、创造性2、习得性3、共享性4、累积性5、阶级性和民族性三、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文明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的进步有赖于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又必然促进文明的进步。
它们的区别主要是:第一,文化现象是同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而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时才出现的。
可以说文明是较高阶段的文化。
第二,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它代表进步,不代表落后与反动,而文化则不是这样。
文化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进步文化与反动文化之分。
四、两种文化观: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论我族中心主义:以自己的文化评价衡量其它文化,并认为自己的文化比其它文化优越。
我族中心主义是建立在对文化的误解之上的。
它是比较极端地认同本民族文化而否定其它文化的现象。
文化相对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它民族的文化。
要判断或解释他人的行为,就应该依照他群(对方所属的族群、社会)的文化逻辑或文化模式,并以此为标准。
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一、文化内部的主要构成因素1、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
2、语言和符号。
3、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1)价值观念、(2)规范(包括习俗、道德、法律、宗教等方面)。
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
5、物质要素。
二、文化的层次构成1、文化特质(文化元素)——是指具有独立文化意义的最小文化单位。
第四讲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讲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社会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不仅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还体现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上。
文化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是由一系列共享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行为规范等组成的。
这些共享的文化元素使得一个社会有了共同的认同和凝聚力,并且能够提供一种共同的社会秩序和组织结构。
例如,在一些社会中,人们普遍认同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这就构建了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结构和组织。
文化也是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文化为人类提供了在社会中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和规范,帮助人们建立互信和相互理解的基础。
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对于世界的解释和认识,指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文化还为社会提供了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帮助人们区分善恶、是非,从而维持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文化的共享和传承,在社会中形成了一种延续性和稳定性,帮助社会保持自身的身份认同和凝聚力。
例如,一些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在跨越多个世代的时间中得到了保留和传承,使得该民族能够保持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认同感。
其次,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社会的变革和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于既有文化的批判和超越,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
例如,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和经济发展对于社会结构和文化层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然而,文化的结构和功能也可能会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首先,不同的文化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分歧,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例如,在多元文化社会中,不同民族和宗教的文化差异可能会引发冲突和对立,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文化的传承和更新也可能面临困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一些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可能被逐渐抛弃或忽视,导致文化的断层和缺失。
这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秩序的动荡。
总之,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支撑。
文化概念的名词解释

文化概念的名词解释引言:文化是一个复杂而抽象的概念,涉及广泛的领域和多元化的实践。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结构。
本文旨在对文化概念进行解释,揭示它的内涵与作用。
一、文化的本质文化是指一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知识、信仰、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艺术形式、行为模式和习俗等的综合体。
它是人类思维、经验和创造性表达的结果,涉及语言、宗教、艺术、科技、风俗习惯等多个层面。
二、文化的功能1. 人类认同与凝聚力: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认同框架,使人们感到归属、共同体验和互相理解。
通过文化价值和传统,人们形成共同体意识,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凝聚。
2. 价值观传递与塑造: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承载体,通过传递和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决策和生活方式。
它规范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引导着人们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3. 文化创意和创新: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创意和创新的空间。
通过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人们可以产生新的思想和艺术表达,推动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4. 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它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和理解。
文化多样性可以鼓励人们学习和包容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差异,促进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
三、文化的分类1. 材质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如建筑、艺术品、手工艺品等。
这些物质的存在形式可以持久地代表着一种文化表达和历史记忆。
2. 非物质文化:指人们创造的非触及的文化成果,如语言、宗教、礼仪、民俗、美食、音乐、戏剧等。
这些文化传统通常通过口头或行动的方式传承下来,充分展示了一种文化特质。
3. 高文化与大众文化:高文化主要指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阶层所关注和推崇的艺术或学术活动。
而大众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与大众消费的结合,所涉及的范围更广,更容易为大多数人接受。
四、文化的挑战与发展1. 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往往源于文化观念和权益的不同。
企业文化的构成和功能

制度文化层的作用
1、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企业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企业精神
文化起反作用 3、企业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得以贯
彻的保证 4、企业制度文化是实现价值观的需要 5、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是有效管理的依据
【补充】大型企业集团如何开展制度文化 建设?
【案例】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 1809年,洪保德(1767-1835年,德国语言学家、教育改革家、 曾任普鲁士教育大臣)提出一套崭新的理念,创立了柏林大学。 一直到希特勒掌权之前100多年来,供保德的理念明确界定了德 国大学的地位,以及它的学术方向与科学研究的范畴。
研究与教学相统一 训练独立思考的理智和道德的自由 卓越的汇集 教与学的自由
• 确实是这样,松下公司为了使企业理念深入到每个 员工的潜意识里,曾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全 日本每个分公司、办事处和工厂都要举办早会就是这 些活动中一项有名的活动。在早会上20万员工都要高 声朗诵松下董事长颁布的“松下公司要遵守的七大精 神”
【案例】著名企业的行为文化
• 麦当劳公司之所以赢得世界良好的评价,就是因他们在 全世界所有的连锁店中都做到了企业理念与行为一致。
企业精神的例子
杭州万向: “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享主人乐” 百事可乐:“胜利是最重要。”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普及的服务”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好产品,好主意” 日产公司:“品不良在于心不正” 本田科研:“用眼、用心去创造” 日本松下电气公司:“工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
企业文化的功能
• 3、凝聚功能 •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
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 力。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受到多方面的调控,其中既有强制性的“硬调控”,如制度、 命令等;也有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如舆论、道德等。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 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 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 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正是由于有着坚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得日本大 财团三井公司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分崩离析后又重新聚合在了一起。
社会文化和组织文化

影响个人或群体期望的因素在总体上划分为三类,如图所示。
外部影响 社会价值观念 社团
自身特点 社会地位 能力/技术条件
个人和团体
文化:历史和时代 特点
领导和管理风格 体制、结构和特点
第13页/共30页
二、文化氛围形成
•
分析社会或组织文化,应当从考察其内这的构成文化
氛围的各种相关因素入手。因为在这些因素当中就蕴含着
社会力量。当社会文化与社会环境变化一致时,产生的
单循环学习和双循环学习都会对组织发展有利。否者,
社会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节奏时,所产生的学习行为会
加速其的衰退步伐。
•
另外,文化包含着规则的含义,即规则的产生和
维持是在文化中实现的,脱离现实的规则往往会引起社
会变革或学习行为发生,只有社会在变革过程中,保持
第5页/共30页
• 社会或组织文化是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形 成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是决定其目标、运行 和管理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动力和规范的力量。 社会或组织的文化是从精神层面的文化符号— —观念和价值观等影响组织的行为;同时也在 社会或组织制度上其成员的行为;最后,影响 了社会或组织的整体的知识创新的行为等。
了快速学习能力,才可以使其成为具有适应环境的策略
等。
•
在规则的规范下,个人行为的变化变得谨慎,并逐
渐导致了个体的适应性策略。
• 文化在于赋予个体的行为一定意义的基础上,而产 生了非监督性的自发学第习10页行/共为30,页 这个是文化的关键所在。
第二节 文化的分析
•
一、文化分析主要内容
• 文化分析就是要了解社会或所处的环境以及内部资源 和控制能力是否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第15页/共30页
第4讲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第4讲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和传承的先进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符号象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承载着人们的认知方式、行为准则、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个人的人生意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进行探讨。
首先,文化的结构是指文化的内在组织形式和结构层次。
文化的结构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
物质文化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消费和物质环境等方面的物质产品,如建筑、工艺品、衣食住行等,而精神文化则包括人类的知识、艺术、宗教、道德、法律、习俗、民族风情等方面的精神产品。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体系。
其次,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具有社会性。
文化是社会共同创造、传递和共享的,它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以传承的。
其次,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化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再次,文化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观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
此外,文化还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既要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又要创新和发展新的文化形式。
最后,文化具有多重功能。
首先,文化具有意义塑造的功能。
文化给人们以生活价值、人生追求和社会行为指引,使人们有自我认同和生活意义。
其次,文化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
文化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的重要因素,通过共享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再次,文化具有社会创新的功能。
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新的文化观念、科技创新和艺术创作都是文化的创新体现。
最后,文化还具有个体心灵的滋养功能。
文化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源泉,通过文化的媒介,人们能够获得情感共鸣、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满足个体情感和精神需求。
总之,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企业文化及CIS概述

物质层
制度层 精神层
精神层,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形成制度层 和物质层的基础和原因。主要指企业的领导和 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 德和精神风貌。
制度层,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企 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 影响的部分,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 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集中体现了企 业文化对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
商标品牌
产品视觉形象统一设计 企业形象的视觉传达设计
企业整体的形象识别
第10页,共23页。
CIS(也称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 直译为“企业识别系统”,也可译为“企业自我同一化”, “企业形象战略”。是将企业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运用统一的 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达给企业周边的关系 或团体(包括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 的认同感与价值观。 CIS就是通过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将企业文化外化为企业形象的 过程。
主要指企业的非程序化制度,如员工评议干部制度、总结表彰会制度、干部 员工平等对话制度等。与一般制度相比,特殊制度更能反映一个企业的管理特点和文化 特色。
指企业长期相沿、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行为习惯、节日、活 动等,如歌咏比赛、体育比赛等。
第7页,共23页。
物质层:
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 色;
企业外貌;
产品的特色、式样、外观和 包装;
技术工业设备特性
厂徽、厂旗、厂歌、厂服、厂 花;
企业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 企业造型和纪念性建筑 企业纪念品 企业的文化传播网络
第8页,共23页。
企业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 约束功能 凝聚功能
激励功能 辐射功能 品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