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教案
《稻草人》的教案设计

《稻草人》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激发学生对《稻草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稻草人》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引发学生对农村生活和农民辛勤劳作的思考。
1.3 教学方法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农村场景和稻草人的形象。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第二章:故事理解2.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稻草人》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学生能够把握故事中的情感和寓意。
2.2 教学内容朗读《稻草人》的故事,引导学生跟读和理解。
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2.3 教学方法分角色朗读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朗读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
第三章:故事讨论3.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3.3 教学方法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提问和参与讨论的情况。
收集学生的回答和小组讨论的结果。
第四章:创意活动4.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发挥创造力,进行故事相关的创意活动。
学生能够通过活动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进行故事场景绘画或制作稻草人。
鼓励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3 教学方法提供绘画材料或稻草人制作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进行艺术创作。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完成情况。
收集学生的创作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5.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表现。
5.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5.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叶圣陶《稻草人》教案

叶圣陶《稻草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叶圣陶的《稻草人》,使学生了解并感受农村生活的艰辛和稻草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稻草人》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探讨稻草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稻草人的形象特点。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稻草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课文中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理解并感悟稻草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3. 采用情感教育法,以情动人,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情感的学会关爱他人。
4.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稻草人》的纸质或电子文本。
2.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3. 准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4. 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基本内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叶圣陶及其作品《稻草人》。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
3. 角色分析:讨论课文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中心思想——无私奉献。
5. 情感体验: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6. 道德实践: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关爱他人。
八、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课文《稻草人》的读后感。
2. 设计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活动方案,可以是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阅读理解:检查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道德实践:评估学生作业中关于关爱他人的活动方案,看其是否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稻草人》优秀教案通用

《稻草人》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稻草人》章节。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主题的探讨,理解作者通过稻草人形象所表达的寓意。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句子的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个稻草人,你会怎样保护庄稼?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稻草人的形象。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句子解析: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5. 课文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主题,引导学生理解稻草人寓意。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讲解答题技巧。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稻草人》2. 生字词: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便于学生记忆。
3. 重点句子:用直线或曲线连接,形成视觉冲击。
4. 课文主题:用大字书写,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a. 稻草人为什么感到孤独?b. 稻草人为什么选择牺牲自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稻草人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句子解析的深度和广度4. 课文主题探讨的引导方式5. 作业设计的问题设置和答案详细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生字词的学习和句子解析是基础技能的培养,而课文主题的探讨则是对学生深度思考能力的挑战。
六年级语文上册《稻草人》教案带原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稻草人》教案带原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肤、怠、穗、憋、搓”5个会认字和“肌、肤、懒、穗、喉、耕、橘、褐、祸、挽、甸”11个会写字,积累“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等词语。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
3、理解稻草人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老师检查并指正;2、听录音,整体感悟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情。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
教学过程:一、导课二、新授(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
指定三位学生朗读课文。
播放wav 音频朗读。
比较学生朗读和wav音频的不同之处,同时指导朗读方法。
注意以下生字词语,尤其是画线的字。
(幻灯片展示)肌肉、皮肤、稻穗、勉强、白喉、耕种、橘子、褐色、挽救、祸事、沉甸甸在练习本上边读边写一写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思考。
1、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2、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1、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2、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3、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更甚)(五)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1、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2、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
《稻草人》的教案设计

《稻草人》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稻草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和作者。
1.2 教学内容:介绍《稻草人》是一本关于农村生活的童话故事。
简述故事的背景和主要角色。
1.3 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示稻草人的图片,引起他们的兴趣。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经验。
提问学生对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的预测。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稻草人》的故事梗概。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能力。
2.2 教学内容:概述《稻草人》的故事情节,包括主要事件和转折点。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故事梗概,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大致内容。
讨论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和转折点,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冲突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角色分析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稻草人》中的主要角色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稻草人》中的主要角色,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引导学生关注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故事中关于主要角色的描述,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讨论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引导学生分析角色之间的冲突和合作。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稻草人》的主题和寓意。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探讨《稻草人》所表达的主题和寓意,如农村生活的艰辛、人性的善恶等。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信息和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并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第五章:创意写作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帮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以稻草人为主题,进行创意写作。
鼓励学生运用故事中的元素和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3 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稻草人的图片或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稻草人》优秀教案通用

《稻草人》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具体内容为《稻草人》。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稻草人的故事,描绘了稻草人的善良和无私,以及他与小动物们的友谊。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和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稻草人的善良和无私,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稻草人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稻草人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生字词、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稻草人的品质,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稻草人》2. 生字词:略3. 重点句子:略4. 主题思想:稻草人的善良与无私,关爱他人,珍惜友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稻草人”的作文。
稻草人在一个美丽的田野上,有一个善良、无私的稻草人。
他每天都守护着这片土地,与田野里的小动物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天,一群小鸟在稻草人的头上嬉戏,突然,一阵风吹来,一只小鸟不小心摔倒了。
稻草人立刻伸出援手,将小鸟扶了起来。
小鸟感激地说:“谢谢你,稻草人!你真是个善良的朋友。
”稻草人微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只要你们需要帮助,我随时都在。
”就这样,稻草人用自己的善良和无私,关爱着每一个朋友。
在他的感染下,小动物们也学会了珍惜友谊,互相帮助。
稻草人教案

稻草人教案稻草人大班教案篇一重点难点通过学习故事,了解稻草人的作用。
产生爱护农作物及稻草的情感,体验利用稻草进行游戏的乐趣,从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稻草娃娃一个,故事图片四幅。
稻草一把,稻草绳、草鞋、草包、稻草锅垫、稻草门帘等实物编织品或图片若干。
幼儿操作用的稻草、树叶、胶带、及时贴、毛线、碎布、剪刀、画笔等。
活动目标了解稻草的用途,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初步学习制作稻草人,体验利用稻草进行游戏的乐趣。
通过学习故事,了解稻草人的作用。
产生爱护农作物及稻草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一、出示稻草娃娃,引出课题1、请幼儿说说它是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有什么用处。
2、这可爱的稻草娃娃今天要来给小朋友说说他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二、结合图片,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稻草人的朋友》(附后)并提问:1、稻草人没有朋友,它感到怎么样?2、稻草人为什么会倒在稻田里?3、稻草人先请谁帮忙?兔子帮忙了吗?稻草人心里是怎么想的?4、后来稻草人又请谁帮忙?小狗帮忙了吗?稻草人满足吗?5、正当稻草人歪着身子难受的时候,谁来了?它是怎么做的?6、谁成了稻草人的朋友?小猴是用什么办法使稻草人快乐起来的?7、那稻草人为什么总要站在田里呢?三、认识稻草1、熟悉稻草的作用:(出示一把稻草)这就是用来制作稻草人的原料——稻草,请你看看它是什么样的。
?(稻草颜色是枯黄的,摸上去是干干的,有点软)你知道稻草除了可以做稻草人,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做草绳、草鞋等。
)2、出示一些稻草手工编织品,请幼儿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如装饭锅的草编容器可以保暖,草鞋既透气又防滑等。
)3、其实稻草的作用还不止这些呢。
出示图片,进一步探讨稻草在生活中的用处。
(1)、抗洪救灾时,解放军叔叔用稻草编织成袋子装泥土、黄沙去堵洪水的(2)、玻璃在运输过程中要用稻草包一包可以防止被震坏?(3)、养鸡场、养鸭场为小鸡、小鸭搭草房子用来取暖(4)、冬天用稻草盖青菜、萝卜,青菜、萝卜就不会被冻坏。
叶圣陶《稻草人》教案

叶圣陶《稻草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稻草人》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叶圣陶及其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活,了解农民的辛勤付出。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整体理解与分析。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作者生平及作品风格的介绍。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的深刻理解。
(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创新性见解。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叶圣陶及其作品风格。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字典、参考书等方式,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性见解。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深入了解农村生活,关注农民的辛勤付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能力。
3.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4. 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的培养。
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农村生活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教师点拨文学知识:“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那么文学体裁还有: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寓言、民间传说等。
童话的特征根据儿童的特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运用夸张手法编写的故事。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采取拟人化的描写,以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
(二)板书课题《稻草人》,学习课文
1、简介作者:叶圣陶
2、联系生活谈谈对稻草人的了解
3、听录音后同学们七嘴八舌说说课文中得内容给自己有什么感受,如稻草人方面,老妇人方面,作者方面
(三)出示小黑板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1、生自由拼读等不同形式的认读
2、教师指名认读,注意强调“穗、甸”的读音
3、激励学生进行挑战(我会组词,我会扩词,本课生字读平舌音,翘舌音等内容进行挑战)
2、齐读课文并反馈(尽责任)
3、研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尽责任的人?
A、找出中心句:稻草人非常尽责任。
B、找出能体现尽责任的部分
C、认识本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六)小结
练习设计
一、看拼音,写汉字
jī fūlǎn dàiwǎn jiù
()()()
dào suìgēng zhòngjú zi
()()()
4、教师着重指出个别生字的书写:“橘、穗”等生字
(四)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稻草人的一个什么故事
2、全班反馈
3、根据故事的内容给课文理清层次(文章共分为三部分,见课文标出)各段分别讲什么见板书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引导质疑: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稻草人是什么样子,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稻草人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文中老太太的同Βιβλιοθήκη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稻草人的心理变化,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
课件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即将成为过去,同学们。。。
2、请同学读第一单元《导读》,指名说说告诉我们什么。
叶圣陶从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1923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主编过《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不少诗集、评论集和论著,编辑过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但有时气氛显得低沉和悲哀,稍后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着重表现人民群众团结抗暴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道路的”(《表·译者的话》)。
四、改写句子
她以前哪里笑过呢?(改写成陈述句)
————————————————
板书设计
稻草人
一、(1--2)稻草人整日整夜站在那里,非常尽责任。
二、(3--8)稻子长得好,稻草人高兴;有祸事发生,稻草人焦急、发愁。
三、(9--9)稻子被吃光,稻草人很痛心。
相关知识链接
1.作家简介
叶圣陶(1894—1988),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主要笔名有叶匋、圣陶、桂山等。江苏苏州人。1907年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1911年毕业后任10年小学教师。1914年开始发表了10余篇文言小说,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在20年代陆续出版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早期小说大多描写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品如《潘先生在难中》等;后转向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他的小说呈现出朴实冷峻的艺术格调。“九·一八”事变之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到四川工作和生活,写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藕与莼菜》《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牵牛花》《春联儿》等是他散文中各具特色的名篇。
二、选择正确的多音字打“√”。
1.因悲伤过度,老太太落(lào luò)下了心痛的老病,为此她常常落
(lào luò)下泪。
2.稻草人用扇(shàn shān)子扇(shàn shān)却无济于事。
三、找替身,使意思不变。
1.老太太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2.这声音仿佛说:“我的主人,你不要去呀!”()
2.词语解释
风干:放在阴凉的地方让风吹干。本课指老太太满脸皱纹的样子。
憔悴:形容人瘦弱,脸色不好看。
惊恐:极度恐惧。
3.课外拓展阅读《语文同步读本》(六年级上册)中的《古代英雄的石像》和《聪明的野牛》。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课题
六年级上册1.《稻草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中稻草人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认识破折号的在句子中的作用。
课题
六年级上册1.《稻草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积累“勉强”等词语。
(2)默读课文,简要地讲讲稻草人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拼读生字词然后教师检查并指正,引导探索好的识字方法,帮助识字,达到掌握本课字词的目的。
(2)听录音,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进行交流,自主感悟描写稻草人情感变化的句段,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稻草人的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美好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感受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等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