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公式大全表格
三角函数公式表(免费)

鄙视下载资料还要财富值的!
一:指数函数
二:对数函数
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有什么关系?(关于y=x 对称)
x
y 2=x
y 3=x
y ⎪⎭
⎫ ⎝⎛=21x
y ⎪⎭
⎫ ⎝⎛=31x
y 2log =x
y 2
1log =x
y 3log =x
y 3
1log =x
y 2=x
y =x
y 2log =
二、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图像
1
2
3
,奇函数
无界,周期为余割函数
,偶函数无界,周期为正割函数,奇函数无界,周期为余切函数,奇函数无界,周期为正切函数,偶函数有界,周期为余弦函数,奇函数有界,周期为正弦函数性质
表达式名称ππππππ2csc 2sec cot tan 2cos 2sin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R (sin ∈=x x y 的图象)
R (cos ∈=x x y 的图象tan (π0.5π)
y x x k =≠+的图像
4
cot (π)
y x x k =≠的图像)
0()
(cot arc 22)(arctan ]0[]11[arccos 22]11[arcsin ππππππ,,反余切函数
,,反正切函数,,反余弦函数,,反正弦函数值域定义域表达式名称∞+-∞=⎪⎭⎫ ⎝⎛-∞+-∞=-=⎥⎦⎤
⎢⎣⎡--=x
y x y x y x y。
完整三角函数公式表

完整三角函数公式表三角函数公式表是数学中常用的一个工具,用于计算三角函数的数值。
它包含了各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帮助我们在解决三角函数相关问题时,快速找到所需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三角函数公式表,包含了常见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和余割函数的公式:1. 正弦函数(sin):- 定义:在单位圆上,从原点到圆上一点与x轴的正角对应的y坐标。
- 基本关系:sin θ = y/r,其中θ是角度,y是对应的y坐标,r是单位圆的半径(常为1)。
- 周期性:sin (θ + 2π) = sin θ。
- 奇偶性:sin (-θ) = -sin θ。
2. 余弦函数(cos):- 定义:在单位圆上,从原点到圆上一点与x轴的正角对应的x坐标。
- 基本关系:cos θ = x/r,其中θ是角度,x是对应的x坐标,r是单位圆的半径(常为1)。
- 周期性:cos (θ + 2π) = cos θ。
- 奇偶性:cos (-θ) = cos θ。
3. 正切函数(tan):- 定义:tan θ = sin θ / cos θ。
- 周期性:tan (θ + π) = tanθ。
- 奇偶性:tan (-θ) = -tan θ。
4. 余切函数(cot):- 定义:cot θ = 1 / tan θ = cos θ / sin θ。
- 周期性:cot (θ + π) = cot θ。
- 奇偶性:cot (-θ) = -cot θ。
5. 正割函数(sec):- 定义:sec θ = 1 / cos θ。
- 周期性:sec (θ + 2π) = sec θ。
- 奇偶性:sec (-θ) = sec θ。
6. 余割函数(csc):- 定义:csc θ = 1 / sin θ。
- 周期性:csc (θ + 2π) = csc θ。
- 奇偶性:csc (-θ) = -csc θ。
此外,三角函数还有一些重要的性质:1. 三角函数的范围:sin、cos、csc、sec的值在[-1, 1]之间,tan、cot的值在整个实数范围内。
三角函数公式表(全)

三角函数公式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倒数关系: 商的关系:平方关系:tanα·cotα=1sinα·cscα=1 sinα/cosα=tanαsin2α+cos2α=11+tan2α=sec2α(六边形记忆法:图形结构“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记忆方法“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积为1;阴影三角形上两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任意一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相邻两个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cot(-α)=-cotα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sin(π/2+α)=cosα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sin(π+α)=-sinαsin(3π/2-α)=-cos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sin(3π/2+α)=-cosαsin(2π-α)=-sinαcos(2π-α)=cosα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sin(2kπ+α)=sin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cos(3π/2+α)=sinαtan(3π/2+α)=-cotαcot(3π/2+α)=-tanα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其中k∈Z)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万能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tanα-tanβtan(α-β)=—————-------—1+tanα·tanβ2tan(α/2) sinα=——————1+tan2(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2tan(α/2) tanα=——————1-tan2(α/2)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三角函数的降幂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sin2α=2sinαcosα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2tanαtan2α=—————1-tan2αsin3α=3sinα-4sin3αcos3α=4cos3α-3cosα3tanα-tan3αtan3α=——————1-3tan2α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 α+cos 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1sinα·cosβ=-[sin(α+β)+sin(α-β)]21cosα·sinβ=-[sin(α+β)-sin(α-β)]21cosα·cosβ=-[cos(α+β)+cos(α-β)]21sinα·sinβ=— -[cos(α+β)-cos(α-β)]2化asinα±bcosα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辅助角的三角函数的公式)THANKS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完整版)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公式表

(完整版)三角函数公式表1. 正弦函数 (sin):定义:正弦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公式:sin(θ) = 对边 / 斜边范围:1 ≤ sin(θ) ≤ 1特殊值:sin(0°) = 0, sin(30°) = 1/2, sin(45°) = √2/2, sin(60°) = √3/2, sin(90°) = 12. 余弦函数 (cos):定义:余弦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公式:cos(θ) = 邻边 / 斜边范围:1 ≤ cos(θ) ≤ 1特殊值:cos(0°) = 1, cos(30°) = √3/2, cos(45°) = √2/2, cos(60°) = 1/2, cos(90°) = 03. 正切函数 (tan):定义:正切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公式:tan(θ) = 对边 / 邻边范围:tan(θ) 可以取任意实数值特殊值:tan(0°) = 0, tan(30°) = 1/√3, tan(45°) = 1, tan(60°)= √3, tan(90°) 不存在(无穷大)4. 余切函数 (cot):定义:余切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邻边与对边的比值。
公式:cot(θ) = 邻边 / 对边范围:cot(θ) 可以取任意实数值特殊值:cot(0°) 不存在(无穷大), cot(30°) = √3, cot(45°) = 1, cot(60°) = 1/√3, cot(90°) = 05. 正割函数 (sec):定义:正割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邻边的比值。
公式:sec(θ)= 1 / cos(θ)范围:sec(θ) 可以取任意实数值特殊值:sec(0°) = 1, sec(30°) = 2, sec(45°) = √2, sec(60°) = 2/√3, sec(90°) 不存在(无穷大)6. 余割函数 (csc):定义:余割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对边的比值。
三角函数公式总表(完美版)

三角函数公式总表一、角的概念的拓展1.与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2,k k Z ββαπ=+∈ 二、弧度制1.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在弧度制下,1弧度记作1rad (rad 可以省略). 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l rα=,即l r α=.扇形面积公式: 222111.||22222l S r r r lr r απααππ====≤. ㈠将角度化为弧度:3602rad π=;180rad π=;11rad 0.01745rad 180π=≈㈡将弧度化为角度:2rad 360π=;rad 180π=;1801rad 57.3π=≈三、三角函数的定义1.sin cos tan cot sec csc y x y x r r r r x y x yαααααα======、、、、、 2.三角函数线:角α与单位圆的交点P (x ,y )过P 点向x 轴引垂线,垂足叫M ,过A 点向x 轴 引垂线,交角的终边或反向延长线与点T ,则sin 1y yy MP r α====,cos 1x x x OM r α====,tan y MP ATAT x OM OAα====.有向线段MP ,OM ,AT 分别称为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3. 三角函数符号:一正二正弦,三切四余弦. 四、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六边形记忆法图形结构“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xy oMTPA(1)oxy MTPA(2) xyoMTPA(3) oxyM TP A(4)1.记忆方法“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积为12.阴影三角形上两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3.任意一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相邻两个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 四、诱导公式公式组一 (k Z ∈):sin(2)sin ,cos(2)cos ;tan(2)tan k x x k x x k x x πππ+=+=+=公式组二:sin()sin tan()tan ,cos()cos x xx x x x -=--=--=公式组三:sin()sin ,cos()cos ,tan()tan x x x x x x πππ+=-+=-+= 公式组四:sin()sin ,tan()tan ,cos()cos x x x x x x πππ-=-=--=-公式组五:sin(2)sin ,cos(2)cos ,tan(2)tan x x x x x x πππ-=--=-=-公式组六:sin cos ,cos sin ,tan cot 222πππαααααα⎛⎫⎛⎫⎛⎫-=-=-= ⎪ ⎪ ⎪⎝⎭⎝⎭⎝⎭公式组七:sin cos ,cos sin ,tan cot 222πππαααααα⎛⎫⎛⎫⎛⎫+=+=-+=- ⎪ ⎪ ⎪⎝⎭⎝⎭⎝⎭公式组八:333sin cos ,cos sin ,tan cot 222πππαααααα⎛⎫⎛⎫⎛⎫-=--=--= ⎪ ⎪ ⎪⎝⎭⎝⎭⎝⎭ 公式组九:333sin cos ,cos sin ,tan cot 222πππαααααα⎛⎫⎛⎫⎛⎫+=-+=+=- ⎪ ⎪ ⎪⎝⎭⎝⎭⎝⎭四、两角和与差公式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五、二倍角公式αααcos sin 22sin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 ααα2tan 1tan 22tan -= 常用数据: 30456090、、、的三角函数值6sin15cos 754-==,42615cos 75sin +==3275cot 15tan -== ,3215cot 75tan +==注: ⑴以上公式务必要知道其推导思路,从而清晰地“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的变化形式.如tan()(1tan tan )tan tan αβαβαβ+-=+221cos 1cos cos ,sin 2222αααα+-==等. 从而可做到:正用、逆用、变形用自如使用各公式.⑵三角变换公式除用来化简三角函数式外,还为研究三角函数图象及性质做准备. ⑶三角函数恒等变形的基本策略。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表格数学最全公式整理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表格数学最全公式整理三角函数公式看似很多、很复杂,但只要掌握了三角函数的本质及内部规律,就会发现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强大的联系。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表格一、倍角公式1、Sin2A=2SinA*CosA2、Cos2A=CosA^2-SinA^2=1-2SinA^2=2CosA^2-13、tan2A=(2tanA)/(1-tanA^2)(注:SinA^2 是sinA的平方 sin2(A))二、降幂公式1、sin^2(α)=(1-cos(2α))/2=versin(2α)/22、2cos^2(α)=(1+cos(2α))/2=covers(2α)/23、tan^2(α)=(1-cos(2α))/(1+cos(2α))三、推导公式1、1tanα+cotα=2/sin2α2、tanα-cotα=-2cot2α3、1+cos2α=2cos^2α4、、4-cos2α=2sin^2α5、1+sinα=(sinα/2+cosα/2)^2=2sina(1-sin2a)+(1-2sin2a)sina四、两角和差1、1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2、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3、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4、4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5、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五、和差化积1、sinθ+sinφ =2 sin[(θ+φ)/2] cos[(θ-φ)/2]2、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3、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4、cosθ-cosφ = -2 sin[(θ+φ)/2] sin[(θ-φ)/2]5、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六、积化和差1、sinαsinβ = [cos(α-β)-cos(α+β)] /22、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23、cosαsinβ = [sin(α+β)-sin(α-β)]/2七、诱导公式1、(-α) = -sinα、cos(-α) = cosα2、tan (—a)=-tanα、sin(π/2-α) = cosα、cos(π/2-α) = sinα、sin(π/2+α) = cosα3、3cos(π/2+α) = -sinα4、(π-α) = sinα、cos(π-α) = -cosα5、5tanA= sinA/cosA、tan(π/2+α)=-cotα、tan(π/2-α)=cotα6、tan(π-α)=-tanα、tan(π+α)=tanα八、锐角三角函数公式1、sin α=∠α的对边 / 斜边2、α=∠α的邻边 / 斜边3、tan α=∠α的对边/ ∠α的邻边4、cot α=∠α的邻边/ ∠α的对边高中数学最全公式1.几何与常用逻辑用语2.复数3.平面向量4.算法、推理与证明5.不等式、线性规划6.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7.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8.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9.导数及其应用10.三角函数的图形与性质11.三角恒等变化与解三角形1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13.数列求和及数列的简单应用14.空间几何体15.空间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16.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7.直线与圆的方程18.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与性质19.圆锥曲线的热点问题20.概率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2.统计与统计案例23.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学结合思想24.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2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6.不等式选讲。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表格分类)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 sin 2sin
2 2 sin sin 2 cos sin 2 2 cos cos 2 cos cos 2 2 cos cos 2sin sin 2 2
sin( ) sin cos cos sin sin( ) sin cos cos sin cos( ) cos cos sin sin cos( ) cos cos sin sin
sin( ) sin cos( ) cos tan( ) tan cot( ) cot
sin(
3 ) cos 2 3 cos( ) sin 2 3 tan( ) cot 2 3 cot( ) tan 2 3 ) cos 2 3 cos( ) sin 2 3 tan( ) cot 2 3 cot( ) tan 2
化 asinα ±bcosα 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辅助角的三角函数的公式)
a sin x b co中 角所在的象限由 a 、 b 的符号确定, 角的值由 tan
b 确定 a
六边形记忆法:图形结构“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 1”;记忆方法“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积为 1;阴影三角形 上两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顶点的三角函数 值的平方;任意一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相邻两个顶点的 三角函数值的乘积。”
万能公式
sin(2 ) sin cos(2 ) cos tan(2 ) tan cot(2 ) cot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表格304560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表格304560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三角关系的求解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30度、45度和60度的三角函数公式的详细表格。
1. 正弦函数(sin):
角度,正弦值
30度,0.5
45度,√2/2(约等于0.707)
60度,√3/2(约等于0.866)
2. 余弦函数(cos):
角度,余弦值
30度,√3/2(约等于0.866)
45度,√2/2(约等于0.707)
60度,0.5
3. 正切函数(tan):
角度,正切值
30度,√3/3(约等于0.577)
45度,1
60度,√3(约等于1.732)
4. 反正弦函数(arcsin):
正弦值,角度
0.5,30度
√2/2,45度
√3/2,60度
5. 反余弦函数(arccos):
余弦值,角度
√3/2,30度
√2/2,45度
0.5,60度
6. 反正切函数(arctan):
正切值,角度
√3/3,30度
1,45度
√3,60度
7.对于余切函数、反余切函数等其他三角函数,可以通过这些已知的三角函数来计算。
这是一个简单的三角函数表格,包括了常见的30度、45度和60度的三角函数值和对应的反函数值。
通过这些值,我们可以在解决三角关系和问题时进行计算和推导。
需要注意的是,三角函数的值和角度都可以根据单位圆和三角恒等式进行推导,例如平方和恒等式、余切与正弦和余弦的关系等等。
这些三角函数的值和关系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解决三角关系、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