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练习题 相关专业知识-第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3

合集下载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单选题]1.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A.呼吸道B.皮肤黏膜C.消化道D.脐部E.中耳炎、鼻窦炎正确答案:(江南博哥)A参考解析:婴儿化脓性脑膜炎常见入侵途径有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黏膜及新生儿脐部感染,少数由其邻近组织感染,如中耳炎乳突炎等,直接到脑膜。

所以应选A。

掌握“专业知识-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首发症状多数为A.一侧肢体感觉障碍B.双侧下肢无力C.复视D.一侧肢体抽搐E.大、小便失禁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首发症状多数为双下肢无力,然后向上肢发展。

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复视,头痛,大、小便障碍等。

掌握“专业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苦笑面容B.吐奶C.高热D.惊厥E.目光凝视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

起病时表现与新生儿败血症相似,有发热或体温波动、面色青灰、拒乳、凝视、哭声调高而尖,心率慢,青紫、惊厥。

神经系统表现为嗜睡、前囟紧张膨隆,但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掌握“专业知识-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4.下列关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病毒性脑膜炎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B.病毒性脑膜炎病程大多在1~2周C.病毒性脑炎随体温增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D.病毒性脑炎病程大多在1~2周E.病毒性脑炎多数完全恢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病毒性脑炎病程在2~3周。

掌握“专业知识-病毒性脑膜炎、脑炎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知识点[单选题]5.关于病毒性脑炎的预后正确的是A.多数可留有脊髓炎B.多数有肢体瘫痪C.多数完全恢复D.多数可有癫痫E.多数暂有智力发育落后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病毒性脑炎多数完全恢复,少数留有智力发育落后,肢体瘫痪,癫痫等后遗症。

2020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1002练习题及答案

2020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1002练习题及答案

2020相关专业知识-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多采用的治疗是A、血浆置换疗法或免疫球蛋白治疗B、扩血管治疗C、抗凝治疗D、抗感染治疗E、脱水治疗2、下列辅助检查对鉴别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脊髓灰质炎有价值的是A、血常规B、肌肉活检C、脑脊液检查D、磁共振成像E、CT扫描3、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颅压高时首选的脱水剂是A、50%葡萄糖液B、20%甘露醇C、50%甘油口服D、呋塞米E、地塞米松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是A、细胞数增高,糖降低B、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C、蛋白降低,细胞数增高D、细胞数增高,糖增加E、细胞数减少,细菌培养阴性5、小儿提睾反射明显的时间为出生后A、1~2个月B、2~4个月C、4~6个月D、6~8个月E、6~10个月6、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特征是A、清亮透明B、混浊呈脓性C、毛玻璃样D、呈血性E、静置24小时有蜘蛛样薄膜形成7、小儿出生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永不消失的反射是B、握持反射C、拥抱反射D、觅食反射E、平衡反射8、典型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变化是A、白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糖升高B、白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糖降低C、白细胞数增高、蛋白降低、氯化物升高D、白细胞数降低、蛋白降低、氯化物降低E、白细胞数降低、蛋白降低、糖降低9、婴儿的神经反射,下列哪项不正常A、觅食反射阳性B、拥抱反射阴性C、握持反射阳性D、巴彬斯基征阳性E、腹壁反射阴性10、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中根本的不同点在于A、脑脊液压力B、细胞数量C、蛋白含量D、氯化物的数量E、脑脊液外观11、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抗病毒治疗可选用A、泛昔洛韦B、阿糖胞苷C、病毒唑D、青霉素E、阿昔洛韦12、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拥抱反射生后3~6月消失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C、3~4个月内小儿克氏征阳性属生理现象D、新生儿提睾反射不易引出E、1岁巴氏征阳性属病理现象13、下列关于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A、早期用药B、大剂量用药C、对症处理D、坚持用药14、下列关于小儿神经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小儿出生时即存在角膜反射B、小儿6个月迈步反射阳性C、小儿6个月拥抱反射阴性D、小儿1.5岁巴宾斯基征阳性属于正常现象E、提睾反射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15、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道D、邻近组织器官感染E、黏膜16、脑瘫小儿做脑干听觉诱发实验阳性率为A、1/4B、1/3C、1/2D、2/3E、3/417、下列关于脑性瘫痪CT检查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脑萎缩B、脑室扩大C、脑室密度增高D、脑积水E、钙化18、下列符合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治疗原则的是A、止惊B、呼吸肌麻痹抢救C、改善脑微循环D、主要是支持治疗E、早期用抗病毒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1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原则为A、自发现本病起用药至青春期B、用药量从足量开始逐渐减少至维持量C、使用有效的神经抑制剂D、睡前顿服E、早餐后顿服20、下列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药物剂量要始终一致B、晚餐后开始顿服D、6岁以下及青春期以后原则上不用药E、以上说法均正确2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原则上不用药的年龄段是A、6岁以上B、青春期以前C、6岁以下及青春期以后D、6岁~青春期E、以上说法均错误22、吉兰巴雷综合征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A、血性脑脊液B、蛋白-细胞分离现象C、蛋白含量与细胞数均增高D、浑浊呈毛玻璃状E、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二、A21、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病后5天出现严重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严重呼吸肌麻痹、发音含糊。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单选题]1.新生儿胃的容量为A.10~20mlB.10~30mlC.30~60mlD.60~90mlE.90~120ml(江南博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新生儿胃容量约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250~300ml,5岁时700~850ml,成人2000ml。

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单选题]2.小儿出现生理性流涎的时间是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5~6个月E.6~7个月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新生儿涎腺发育不成熟,3~4个月时唾液分泌逐渐增多,5~6个月时更为显著,但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有分泌的唾液,故常出现生理性流涎。

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单选题]3.小儿不宜喂淀粉类食物的年龄是A.小于3个月B.小于4个月C.小于5个月D.小于8个月E.小于7个月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3个月以下小儿唾液淀粉酶产生较少,婴儿胃酸分泌比成人少,各种酶的活性较成人低,6个月以下小儿胰淀粉酶活性较低,1岁接近成人。

故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也应有一定比例。

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单选题]4.患儿下列饮食中可增加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几率的是A.甘薯、玉米B.小米粥C.绿叶蔬菜D.面包E.猪肝参考解析:长期营养不良患儿及(或)经常使用甘薯、玉米等含丰富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食物,均可使肠内胰蛋白酶活性显著下降,增加发病机会。

掌握“基础知识-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单选题]5.下列关于小儿口腔炎的病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口腔粘膜的炎症B.疱疹性口腔炎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C.鹅口疮可能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D.溃疡性口腔炎只可能由链球菌感染引起E.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溃疡性口腔炎致病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单选题]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多采用的治疗是A.血浆置换疗法或免疫球蛋白治疗B.扩血管治疗C.抗凝治疗D.抗感(江南博哥)染治疗E.脱水治疗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治疗原则:生命支持、对症处理、呼吸肌麻痹抢救。

药物治疗、血浆置换和静脉滴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能明显地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知识点[单选题]2.下列辅助检查对鉴别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脊髓灰质炎有价值的是A.血常规B.肌肉活检C.脑脊液检查D.磁共振成像E.CT扫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只有格林-巴利综合征才有的典型的特点。

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知识点[单选题]3.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颅压高时首选的脱水剂是A.50%葡萄糖液B.20%甘露醇C.50%甘油口服D.呋塞米E.地塞米松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20%甘露醇快速滴入能达到高渗利尿的目的,能很好地降低颅内压。

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化脓性脑膜炎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知识点[单选题]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是A.细胞数增高,糖降低B.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C.蛋白降低,细胞数增高D.细胞数增高,糖增加E.细胞数减少,细菌培养阴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

4周后逐渐下降。

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

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知识点[单选题]5.小儿提睾反射明显的时间为出生后A.1~2个月B.2~4个月C.4~6个月D.6~8个月E.6~10个月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出生时即生存,终生不消失的反射,包括角膜反射、瞳孔反射、结膜反射、吞咽反射。

主管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主管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主管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单选题]1.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属于A.肠道病毒B.虫媒病毒C.疱疹病毒D.腮腺炎病毒E.副流感病毒参考答案(江南博哥):A参考解析:80%的病毒性脑炎由于肠道病毒引起,常见的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掌握“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单选题]2.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改变是A.外观混浊B.以中性粒细胞为主C.蛋白显著增多D.糖含量降低E.氯化物正常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改变是:压力正常或增高,外观清亮,白细胞数轻度增多<3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

B项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和E项中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都是正确的。

但B选项更加合理。

[单选题]3.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A.呼吸道B.皮肤黏膜C.消化道D.脐部E.中耳炎、鼻窦炎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呼吸道是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拓展内容)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单选题]4.新生儿及出生2个月以内的婴儿患化脓性脑膜炎阳性球菌感染常见为A.大肠埃希菌B.副大肠埃希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脑膜炎双球菌E.肺炎链球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及出生2个月内的婴儿则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如大肠埃希菌、副大肠埃希菌等,阳性球菌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出生2个月至儿童期时,以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

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病因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单选题]5.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是A.流感病毒B.虫媒病毒C.腺病毒D.腮腺炎病毒E.埃可病毒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80%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如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疱疹病毒等,虫媒病毒致病者约占5%。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案例三:神经肌肉病患儿的护理
总结词
神经肌肉病是一组涉及神经和肌肉系统的疾病,需要针 对不同疾病特点进行个体化护理。
详细描述
神经肌肉病包括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等。对于这 类疾病,患儿需要接受免疫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等综合治疗。家长需要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 ,并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和生活环境。
案例五:神经系统疾病伴心理问题的护理
总结词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常常伴有一定的心理问题,需要接 受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
详细描述
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家长 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和需求,鼓励孩子表达感受并 参与社交活动。同时,医生也会为孩子提供心理评估和 治疗建议,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
以上为神经系统疾病患儿护理评估的相关内容,通过对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神经系统的检 查与评估以及心理与社会状况的评估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和护理需 求,为后续的护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03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的护理
01
确保药物种类、剂量、使用时间准确
护理人员需仔细核对药物信息,避免用药错误。同时,对于需要长期用
病因与病理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感染、创伤、免疫 异常、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可导致神经元损伤、炎症反应 、神经元死亡等病理变化,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病理变化的过程包括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神经元坏死 等,这些变化可引起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相应 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四:急性神经系统传染病的护理
总结词
急性神经系统传染病是一组由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 物等引起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正常 0.691.96
外 WBC 观 ×106/L
清 0-10
蛋白g/L

mmol/L
0.2-0.4 2.8-4.5
其他
化脑 高
混 1000×10 >1.0g/L 明显减低 涂片培养可
浊6
(<1.1) 见细菌
病脑 正常或高 多 <300×106 正常或稍 正常


病毒抗体阳 性并发症及后遗症源自硬膜下积液消失年龄
拥抱反射
初生
3-4个月
吸吮反射 觅食反射 握持反射 颈肢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初生
初生
4~6个月后明显,1 岁时才稳定
1岁 3-4个月 3-4个月 5-6个月 终生
病理反射:
2岁内可出现踝阵挛,巴宾斯基征阳性为生理现象 若单侧出现或2岁后出现为病理现象
脑膜刺激征:
3-4个月内阳性无病理意义 婴儿颅缝和囟门可以缓解颅内压
治疗要点
抗生素治疗:
病原菌敏感、易于透过血-脑屏障、毒性低的抗生素 早期、足量、足疗程静脉给药。 病原菌未明
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对症及支持治疗
维持水、电平衡; 处理高热,控制惊厥和感染性休克; 降低颅内压;
并发症:
硬膜下积液:
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还需根据病原菌注入相应抗生素,必要 时外科处理;
<1岁内前囟未闭婴儿 治疗2-3天后,发热不退或退后又复生,病情反复 硬膜下穿刺>2ml,蛋白定量>0.4g/L 颅内透照和CT可助诊
脑积水
炎症渗出物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 头颅进行性增大,骨缝分离,头皮静脉扩张。 颅内压增高,前囟扩大饱满,压迫眼球,双目下视,

180儿科护理练习(附答案)2029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80儿科护理练习(附答案)2029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新生儿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应除外( B )。

A、惊厥B、典型脑膜刺激征C、尖叫D、前囟隆起2、下列不是对病毒性脑炎昏迷患儿护理措施的是( A )。

A、禁食B、平卧位C、每2小时翻身、拍背D、保持呼吸道通畅3、婴幼儿脑膜炎的临床表现是(D)。

A、典型脑膜炎表现B、非特异性的感染中毒症状C、体温降低,肌张力低下,少动,拒奶,呼吸不规则。

可有烦躁、嗜睡D、先出现上呼吸道炎症状或消化道症状,继之易激惹,烦躁不安或嗜睡、眼神发呆,常见惊厥4、对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水肿患儿生命体征观察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D )。

A、呼吸B、脉搏C、心跳D、四肢温度5、新生儿神经反射下列不正常的是(B)A、觅食反射阳性B、拥抱反射阴性C、腹壁反射阴性D、巴氏征阳性6、在脑脊液检查中,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最有意义的项目是(C )。

A、脑脊液的透明度B、脑脊液的压力C、糖是否降低D、脑脊液的细胞数7、对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

A、禁食B、平卧位,头偏向一侧C、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D、密切观察瞳孔、呼吸二、多选题:1、新生儿神经反射下列正常的是(ACDE )。

A、觅食反射阳性B、拥抱反射阴性C、腹壁反射阴性D、巴氏征阳性E、佛斯征阳性2、小儿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神经反射有()。

A、咽反射B、拥抱反射C、觅食反射D、握持反射E、腹壁反射三、填空题:1、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日常护理应注意安全,躁动不安或惊厥时应防止(1) 、(2)。

2、对小儿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患儿应用20%甘露醇应在(1)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才能达到高渗利尿的目的。

注射时应避免(2)。

冬季甘露醇易产生结晶,使用时需(3)后静脉用药。

3、小儿反射异常的表现有:(1);(2);(3);出现病理反射征。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D4、D5、B6、C7、A二、多选题:1、ACDE2、BCD三、填空题:1、(1)坠床(2)舌咬伤2、(1)15—30 (2)药物外漏(3)略加温溶解3、(1)不对称(2)该出现时未出现(3)应消失时未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相关专业知识-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者多采用的治疗是A、血浆置换疗法或免疫球蛋白治疗B、扩血管治疗C、抗凝治疗D、抗感染治疗E、脱水治疗2、下列辅助检查对鉴别格林-巴利综合征和脊髓灰质炎有价值的是A、血常规B、肌肉活检C、脑脊液检查D、磁共振成像E、CT扫描3、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颅压高时首选的脱水剂是A、50%葡萄糖液B、20%甘露醇C、50%甘油口服D、呋塞米E、地塞米松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是A、细胞数增高,糖降低B、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C、蛋白降低,细胞数增高D、细胞数增高,糖增加E、细胞数减少,细菌培养阴性5、小儿提睾反射明显的时间为出生后A、1~2个月B、2~4个月C、4~6个月D、6~8个月E、6~10个月6、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特征是A、清亮透明B、混浊呈脓性C、毛玻璃样D、呈血性E、静置24小时有蜘蛛样薄膜形成7、小儿出生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永不消失的反射是A、角膜反射B、握持反射C、拥抱反射D、觅食反射E、平衡反射8、典型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变化是A、白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糖升高B、白细胞数增高、蛋白升高、糖降低C、白细胞数增高、蛋白降低、氯化物升高D、白细胞数降低、蛋白降低、氯化物降低E、白细胞数降低、蛋白降低、糖降低9、婴儿的神经反射,下列哪项不正常A、觅食反射阳性B、拥抱反射阴性C、握持反射阳性D、巴彬斯基征阳性E、腹壁反射阴性10、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中根本的不同点在于A、脑脊液压力B、细胞数量C、蛋白含量D、氯化物的数量E、脑脊液外观11、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抗病毒治疗可选用A、泛昔洛韦B、阿糖胞苷C、病毒唑D、青霉素E、阿昔洛韦12、以下有关神经反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拥抱反射生后3~6月消失B、婴儿期腹壁反射不易引出C、3~4个月内小儿克氏征阳性属生理现象D、新生儿提睾反射不易引出E、1岁巴氏征阳性属病理现象13、下列关于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A、早期用药B、大剂量用药C、对症处理D、坚持用药E、联合用药14、下列关于小儿神经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小儿出生时即存在角膜反射B、小儿6个月迈步反射阳性C、小儿6个月拥抱反射阴性D、小儿1.5岁巴宾斯基征阳性属于正常现象E、提睾反射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15、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A、呼吸道B、消化道C、泌尿道D、邻近组织器官感染E、黏膜16、脑瘫小儿做脑干听觉诱发实验阳性率为A、1/4B、1/3C、1/2D、2/3E、3/417、下列关于脑性瘫痪CT检查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A、脑萎缩B、脑室扩大C、脑室密度增高D、脑积水E、钙化18、下列符合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治疗原则的是A、止惊B、呼吸肌麻痹抢救C、改善脑微循环D、主要是支持治疗E、早期用抗病毒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1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原则为A、自发现本病起用药至青春期B、用药量从足量开始逐渐减少至维持量C、使用有效的神经抑制剂D、睡前顿服E、早餐后顿服20、下列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药物剂量要始终一致B、晚餐后开始顿服C、节假日不可停药D、6岁以下及青春期以后原则上不用药E、以上说法均正确2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原则上不用药的年龄段是A、6岁以上B、青春期以前C、6岁以下及青春期以后D、6岁~青春期E、以上说法均错误22、吉兰巴雷综合征典型的脑脊液改变为A、血性脑脊液B、蛋白-细胞分离现象C、蛋白含量与细胞数均增高D、浑浊呈毛玻璃状E、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二、A21、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病后5天出现严重面神经麻痹、吞咽困难,严重呼吸肌麻痹、发音含糊。

首选的治疗是A、鼻饲流质B、大量维生素BC、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抗生素治疗E、气管切开并用呼吸机2、患儿,1岁,高热,呕吐10小时。

面色灰暗,嗜睡,前囟隆起,颈软,怀疑化脓性脑膜炎,为协助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A、血培养B、脑脊液C、血常规D、大便常规E、咽拭子培养3、某小儿突然高烧38.5℃,因近日拒食、呕吐来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对该患儿的脑脊液检查不会出现A、压力增高B、中性粒细胞增多C、糖升高D、蛋白质增高E、氯化物正常4、小儿,女,3岁。

2天来体温升高在38.6~39℃、烦躁不安、恶心、呕吐。

家人带其就诊后,初步印象为病毒性脑膜炎,并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与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脑脊液特点不相符的是A、外观混浊B、压力正常或增加C、蛋白质含量轻度升高D、细胞数量轻度增多E、糖、氯化物正常5、某小儿2岁,一周前患有腹泻,体温38.5℃,因表情淡漠、呕吐、抽搐入院治疗,查体:小儿神志不清。

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

对于该患儿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可抬高小儿上半身,利于降颅压B、每2小时翻身一次,减少坠积性肺炎发生C、密切观察瞳孔及呼吸,观察是否发生脑疝D、对昏迷吞咽困难患儿应禁食禁饮E、患儿躁动不安时,遵医嘱使用镇静药6、小儿,男,6岁。

因体温38.6℃、嗜睡、恶心、呕吐伴头痛3天就诊,查体:患儿颈部强直,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检查结果中可出现A、外观混浊B、压力降低C、细胞数减少D、蛋白质正常E、糖、氯化物正常7、患儿女,3个月,主因发热、惊厥1天入院,查体:克氏征、布氏征阳性,腰穿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计数1000×106/L,糖1.12mmol/L,氯化物105mmol/L,考虑诊断为A、病毒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结核性脑膜炎D、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E、流行性乙脑三、A3/A41、患儿,1岁,高热,喷射性呕吐10小时。

面色灰暗,嗜睡,前囟隆起,颈软。

<1> 、为协助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A、血培养B、脑脊液C、大便常规D、血常规E、咽拭子培养<2> 、最可能的诊断为A、高热惊厥B、低钙惊厥C、电解质紊乱D、癫痫发作E、化脓性脑膜炎<3> 、该患儿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A、保持皮肤清洁B、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C、呕吐后及时清理口腔D、遵医嘱即刻予镇静、脱水药E、即刻降温2、患儿,2岁。

发热、呕吐3天。

查体:精神差,嗜睡;体温39℃,脉搏11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90/60mmHg;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外观浑浊,压力升高,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

<1> 、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病毒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中毒性脑膜炎E、慢性脑膜炎<2> 、该病的治疗原则是A、早期用药B、适量用药C、强化用药D、规律用药E、全程用药<3> 、该患儿的处理正确的是A、保持安静,头侧位以防窒息B、重症患儿输液速度宜快C、硬脑膜下穿刺时应侧卧位,固定头部D、硬脑膜下积液者可穿刺放液,每次不少于30mlE、颅压高时应适量放出脑脊液四、B1、A.结膜反射B.握持反射C.降落伞反射D.霍夫曼(Hoffmann)征E.颈强直<1> 、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为A B C D E<2> 、出生时即存在,终生不消失的反射A B C D E<3> 、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反射A B C D E<4> 、哪种病理反射,在小儿时期属正常现象A B C D E<5> 、小儿发生脑膜刺激征可能出现的神经反射为A B C D E2、A.糖和氯化物在正常范围B.蛋白降低C.糖升高氯化物升高D.糖降低氯化物降低E.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1> 、病毒性脑炎A B C D E<2> 、化脓性脑炎A B C D E<3> 、格林-巴利综合征A B C D E3、A.呼吸功能维持B.预防感染C.营养支持D.皮肤护理E.功能训练<1> 、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重点是A B C D E<2>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呼吸肌麻痹时的护理重点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治疗原则:生命支持、对症处理、呼吸肌麻痹抢救。

药物治疗、血浆置换和静脉滴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能明显地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65951】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是只有格林-巴利综合征才有的典型的特点。

【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65952】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20%甘露醇快速滴入能达到高渗利尿的目的,能很好地降低颅内压。

【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化脓性脑膜炎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65964】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

4周后逐渐下降。

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

【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76594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