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混合碱的测定

合集下载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平行移取试液25.00cm3三份于250cm3 锥形瓶中,加酚酞或混合指示剂2~3滴, 用盐酸溶液滴定溶液由红色恰好褪至无 色,记下所消耗HCl标液的体积V1,再加 入甲基橙指示剂1~2滴,继续用盐酸溶 液滴定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橙色,消耗HCl 的体积记为V2。然后按原理部分所述公 式计算混合碱中各组份的浓度 (mol· dm-3)和含量。
实验化学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马荔
实验目的

了解双指示剂法测定碱液中NaOH和 Na2CO3含量的原理 了解双指示剂的优点和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Na2CO3与NaOH或NaHCO3与Na2CO3的 混合物。欲测定同一份试样中各组份的含量,可用 HCl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的情 况,选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分别指示第一、第二化 学计量点的到达,即常称为“双指示剂法”。 在混合碱试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此时呈现红色。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时,滴定溶液由红色恰变为无 色,则试液中所含NaOH完全被中和,所含 Na2CO3则被中和一半,反应式如下:
4.测定混合碱时,到达第一化学计量点 前,由于滴定速度太快,摇动锥形瓶不 均匀,致使滴入的HCl局部过浓,使 NaHCO3迅速转变为H2CO3而分解为CO2 而损失,此时采用酚酞为指示剂,记录 V1,问对测定有何影响? 5.混合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是什么?有何 优点?

实验指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Na2CO3基准物用称量瓶称样时一定带盖, 以免吸湿。
思考题



1.欲测定混合碱中总碱度,应选用何种 指示剂? 2.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在同一 份溶液中测定,试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下, 混合碱中存在的成分是什么? (1)V1=0 (2)V1=0 (3)V1>V2 (4)Vl<V2 (5)Vl=V2 3.无水Na2CO3保存不当,吸水1%,用 此基准物质标定盐酸溶液浓度时,其结 果有何影响?用此浓度测定试样,其影 响如何?

混合碱的测定实验报告

混合碱的测定实验报告

混合碱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利用酸度计准确测定混合碱的浓度,从而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碱混合而成的物质。

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方法,通过酸度计测定混合碱的浓度。

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知道,1mol的盐酸中和1mol的氢氧化钠,会生成1mol的氯化钠和1mol的水。

因此,可以根据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酸度计测定盐酸的浓度,从而推算出氢氧化钠的浓度。

三、实验步骤。

1. 取一定量的混合碱溶液,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使其呈现粉红色。

2. 用标定的盐酸溶液滴定混合碱溶液,直至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

3. 记录所耗盐酸溶液的体积V1。

4. 重复上述步骤,至少进行三次滴定,取平均值。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一:初试滴定体积V1 = 12.5ml。

再试滴定体积V2 = 12.3ml。

第三次滴定体积V3 = 12.4ml。

2. 实验数据处理。

平均滴定体积V = (V1 + V2 + V3) / 3 = (12.5 + 12.3 + 12.4) / 3 = 12.4ml。

五、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处理得到的平均滴定体积V,结合盐酸的标定浓度,可以计算出混合碱的浓度。

假设盐酸的标定浓度为C(mol/L),则混合碱的浓度为C/1(mol/L)。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成功地利用酸度计测定了混合碱的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碱的浓度为C/1(mol/L)。

七、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利用酸度计准确测定混合碱的浓度,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控制实验操作的精度和准确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处理,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验操作积累了经验。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3学时)一、目的要求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NaOH 和Na 2CO 3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混合指示剂使用及其优点二、实验原理工业混合碱通常是Na 2CO 3与NaOH 或Na 2CO 3与NaHCO 3混合物。

欲测定同一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可用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分析。

根据滴定过程中pH 值变化的情况,选用两种不同的指示剂分别指示终点,这种方法称为双指示剂法。

此法简便、快速,在实际生产中普遍应用,但准确度不高。

首先在混合碱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变色的pH 值范围8.0~10.0),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混合碱中的NaOH 与HCl 完全反应(产物NaCl+H 2O )而Na 2CO 3与HCl 反应一半生成NaHCO 3,反应产物的pH 值约为8.3。

设此时消耗HCl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1mL 。

然后,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变色的pH 值范围3.1~4.4),继续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颜色由黄色转变为橙色时,溶液中NaHCO 3与HCl 完全反应(产物NaCl+H 2CO 3),化学计量点时pH 值为3.8~3.9。

设此时消耗HCl 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2mL 。

当V 1>V 2时,试样为Na 2CO 3与NaOH 的混合物。

滴定Na 2CO 3所需的HCl 是由两次滴定加入的,并且两次的用量应该相等。

因此滴定NaOH 消耗HCl 的体积为(V 1-V 2)mL 。

则试样中Na 2CO 3和NaOH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0()(10)()(13232132×⋅⋅×⋅⋅=−−−gm mol g CO Na M L V L mol HCl c CO Na 样品质量)ω100()(10)()()(13211×⋅⋅×−⋅⋅=−−−gm mol g NaOH M L V V L mol HCl c NaOH 样品质量)ω当V 1<V 2时,试样为Na 2CO 3与NaHCO 3的混合物,此时V 1为将Na 2CO 3滴定NaHCO 3所消耗的HCl 溶液的体积,故Na 2CO 3所消耗HCl 溶液的体积为2V 1,滴定NaHCO 3所消耗的HCl 溶液的体积为(V 2-V 1)mL 。

实验十--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2.试剂:
(1)HCl标准滴定溶液c(HCl)=0.1mol/L。
(2)甲基橙指示剂(1g/L)。
(3)酚酞指示剂(10g/L)。
(4)混合碱试样
四、实验步骤
1.准确称取1.5~碱试样于250.0mL烧杯中,加水使之溶解后,定量转入25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用移液管移取25.00mL试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0.1mol/L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记下HCl溶液用量V1,然后,加入甲基橙指示液1~2滴,继续用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记下HCl溶液用量V2(即终读数减去V1)。平行测定三次。
M(NaHCO3)——NaHCO3的摩尔质量,g/mol。
1
2
3
V1(ml)
V2(ml)
Na2O%
NaHCO3%
Na2CO3%
六、思考题
1、什么叫双指示剂法?
答:所谓双指示剂法就是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在同一份溶液中用盐酸标准溶液作滴定剂进行连续滴定,根据两个终点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
混合碱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元酸盐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方法;
2.了解混合指示剂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指NaOH、Na2CO3、与NaHCO3中两种组分NaOH与Na2CO3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在试液中,先加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恰好褪去,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1。反应式如下:
2、混合碱是何物?
答:混合碱是指Na2CO3与NaHCO3,或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混合碱的测定-分析化学实验

混合碱的测定-分析化学实验
混合碱的测定
分析化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NaOH与Na2CO3含 量的原理
2.了解双指示剂的优点及使用。 3.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4.掌握定量转移操作的基本要点。
二、实验原理
双指示剂法 方法:取一份试样
试样
H+ 酚酞
V1
H+
V2
甲基橙
NaOH 过程:Na2CO3
NaHCO3
①V1=V2
②V1≠0, V2=0 ③V1=0, V2≠0
⒉用移液管吸取碱溶液要准,放入锥形瓶后所加水
是否也要准,为什么?
H+ 酚酞
H2O HCO3HCO3-
H+ 甲基橙
H2CO3
红色 V1 微红色或无色 黄色 V2 橙红色
NaOH Na2CO3 NaHCO3
PP H2O
MO
V1=V2 V1≠0, V2=0 V1=0, V2≠0 V1>V2 V1<V2
V1
NaHCO3 NaHCO3(pH=8.3)
H2CO3
V2 H2CO3(pH=3.9)
2、测定:盐酸标准溶液浓度:
试样溶液的体积(ml) HCl溶液开始读数(ml) HCl溶液最后读数(ml)
HCl溶液的体积V1 HCl溶液开始读数(ml) HCl溶液最后读数(ml)
HCl溶液的体积V2 HCl溶液的总体积(V1+V2)
V1与V2关系 组成及质量分数表达式
20.00ml
20.00ml
Na2CO3 ; NaOH
NaHCO3 ;
NaOH+Na2CO3 ;
Na2CO3+NaHCO3 ;
V1>V2 NaOH+Na2CO3 ;

实验10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实验10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实验10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
双指示剂法是用来测定混合碱(alkaline mixture)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具有精
度高、费用低、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可靠等优点,适用于研究水溶液的 pH 值及分离离子
的测定。

实验原理:混合碱中含有多种碱,每种碱具有不一样的特性,受溶液的 pH 值的影响。

当混合碱的浓度足够时,硝酸的pH值就会超过10,多数碱发生变色,蓝色指示剂就会从
黄色变成紫色,而且紫色的强度越强,混合碱中碱的浓度越高。

实验步骤:
1、把混合碱加入硝酸中,使用碳酸氢钠定量,改变溶液酸度;
2、用眼睛观察当碱的浓度到达硝酸的pH值大于10时,蓝色指示剂的颜色是否会发
生变化,从而测定混合碱的浓度;
3、当蓝指示剂发生变化时,结束实验,测量所需碳酸氢钠的量,作为双指示剂法测
定混合碱含量的依据;
4、将受试水溶液与准备好的酸碱内标液稀释至相同的体积,测量两种指示剂的酸碱
变色范围,以计算预设量;
5、把受试液和内标液混合,用试管搅拌均匀,观察蓝指示剂的变化,当变化完成时,用试管的口罩把实验液抽离,重新用新缸装实验液,进行第二次试验;
6、重复5步骤,直到试验水溶液的混合碱的含量稳定,测量所需离子灭败剂的折射率,并计算混合碱含量。

实验结果:
通过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含量,在试验水溶液中发现混合碱的含量为20ppm。

双指示剂法是一种简单、实用、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用来快速、准确地测定混合碱
的含量。

混合碱的测定实验方案

混合碱的测定实验方案

混合碱的测定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1. 掌握酸度滴定法测定混合碱含量的方法。

2. 掌握常见的酸度、碱度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量筒、蒸馏水器、恒温水浴器、pH计、滴定管等。

试剂:精制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及其他试剂。

实验步骤:
(1) 精制硝酸的制备:将氢氧化钙加入精制硝酸中,搅拌后过滤,取上清液。

(2) 酸度标准溶液的制备:将所制得的精制硝酸在量筒中定容,配制成1mol/L的酸度标准溶液。

(3)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制备:将氢氧化钾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后过滤,取上清液,然后在量筒中定容,配制成1mol/L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1) 用蒸馏水将混合碱试样稀释到约0.1mol/L的浓度。

(2) 取一定体积的稀释试样溶液,加入甲基橙指示剂。

(3) 用标准酸溶液滴定,直至甲基橙指示剂变为淡黄色。

(4) 计算出试样中碱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材料准确,标准溶液的制备要根据实验方法进行。

2. 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实验结果时要注意有效数字的处理。

3.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正确使用相关仪器设备。

实验结果:
通过酸度滴定法测定了混合碱试样中碱的含量,得出其浓度为0.05mol/L,计算出试
样中碱的含量为0.05mol/L。

结论:
酸度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混合碱含量的方法,通过制备标准酸碱溶液和使用指示剂等步骤,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混合碱中碱的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材料、实验设备的准确性,过程中注意安全。

实验: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除食品外专业)

实验: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除食品外专业)

实验五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混合碱组分含量的方法原理2、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两种碱性组分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混合碱一般是指NaOH 和Na 2CO 3或NaHCO 3与Na 2CO 3的混合物,可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分析,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双指示剂法是指在待测混合碱试液中先加入酚酞指示剂,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此时试液中的NaOH 完全被中和,Na 2CO 3也被滴定成NaHCO 3,反应方程式如下:O H NaCl HCl NaOH 2+=+NaCl NaHCO HCl CO Na +=+332设消耗盐酸体积为V 1;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滴定管不调零),此时NaHCO 3被中和成NaCl ,反应方程式为:O H CO NaCl HCl NaHCO 223++=+设此阶段消耗盐酸体积为V 2,根据V 1、V 2可以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并计算其含量,混合碱中各组分判断及含量计算如下:当V 1>V 2时,该混合碱为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物当V 1<V 2时,该混合碱为NaHCO 3和Na 2CO 3的混合物1000)]([s NaOH HCl 21NaOH ⨯-=m M V V c w 1000)(sCO Na HCl 2CO Na 3232⨯=m M cV w 1000)(s CO Na HCl 1CO Na 3232⨯=m M cV w 1000)]([s NaHCO3HCl 12NaHCO3⨯-=m M V V c w式中:m s---混合碱试样质量(g)c-----HCl标准溶液浓度,mol/LV1---酚酞指示剂阶段消耗盐酸溶液体积,mLV2---甲基橙指示剂阶段消耗盐酸溶液体积,mL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1mg/分度)、500ml烧杯、10ml量筒、50.00ml滴定管和铁架台、250ml锥形瓶、玻棒、50ml量筒试剂:混合碱试样,0.1mol/L的HCl标准溶液、1%酚酞指示剂、1%甲基橙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混合碱试样2.0g于100ml烧杯中,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准确稀释至刻线配成试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 混合碱的测定 (双指示剂法)
2
一.实验目的
化 学 实 验
1.学会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 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技术和正确 判断滴定终点 3.学会用参比溶液确定终点的方法
2011-1-24
3
二.实验原理
化 学 实 验
混合碱是Na2CO3 与NaOH或NaHCO3 与Na2CO3 的混合物。欲测定同一份试样 中各组分的含量,可用HCl标准溶液滴定, 根据滴定过程中 pH变化的情况,选用两 种不同指示剂分别指示第一、第二化学 计量点,即常称为“双指示剂法”。
2011-1-24
4
化 学 实 验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混合碱溶液时, 先发生如下反应: NaOH+ HCl=NaCl+H2O Na2CO3 + HCl=NaCl+ NaHCO3 第一个化学计量点溶液的pH为8.3,故选酚 酞作指示剂消耗的HCl体积为V1
2011-1-24
5
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发 生如下反应:
2011-1-24
8
四、操作步骤
1.配制溶液
化 学
准确称取2g试样 转至250ml容量瓶 容、
冷却
150ml 烧杯

搅拌、溶解
2.滴定至第一 用酚酞作指示剂,用HCl作标 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粉红色, 个等量点 记录所消耗的HCl的体积为V1。
2011-1-24
+
9
化 学 实 验
3.滴定至第二 在上述滴定溶液中加入2滴 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 个等量点 作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由黄 色变为橙色,记录所消耗的 HCl的体积为V2。 4.注意事项 a.要求平行测定三次; b.量取试样的体积一定要 准确.
化 学 实 验
NaHCO3 + HCl=NaCl+ H2CO3 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溶液的pH为3.89,故 选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的HCl体积为V2。
2011-1-24
6
混合碱中NaOH和Na2CO3 组分含量计算如下:
ω(NaOH)=
化 学 实 验
M (NaOH) (V1-V2).c(HCl). 1000 25.00 m试样 250.00 M (NaOH 2 V2 .c(HCl). 1000 m试样 25.00 250.00
ω(NaCO )= 3
2011-1-24
7
二.仪器和试剂
化 学 实 验
50mL酸式滴定管,250mL锥 1.仪器 形瓶,250mL容量瓶, 25mL 移液管,150mL烧杯,磨口 锥形瓶。 混合碱试样,0.1mol.LHCl 2.试剂 标准溶液,0.2%酚酞乙醇 溶液,0.2%甲基橙水溶液, pH=8.3的参比溶液。
2011-1-混合碱样质量
化 学 实 验
1
2
3
V1/ml V2/ml
ω(Na2CO3)/% ω(Na2CO3)/% 相对平均偏差 ω(NaOH)/% ω(NaOH)/% 相对平均偏差 ω(Na2CO3)/% ω(Na2CO3)/% 相对平均偏差 2011-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