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基础天天练
高三物理基础练习天天练26.2

1.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SI )中基本单位的是 ( )A .牛顿B .摩尔C .韦伯D .伏特2.根据机械波的知识可知 ( )A .横波沿水平方向传播,纵波沿竖直方向传播B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点随波迁移将振动形式和能量传播出去C .波的图像就是反映各质点在同一时刻不同位移的曲线D .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3.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
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 与速度大小v 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 )4.在右图所示电路中,开始时电键K 1、K 2均闭合,现先断开电键K 1,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均发生变化,设它们的示数变化量之比为M 1=∆U 1/∆I 1,再断开电键K 2,两表新的示数变化量之比为M 2=∆U 2/∆I 2,若已知R 2<R 3,则比较M 1与M 2的绝对值大小应有 ( )A .M 1>M 2B .M 1=M 2C .M 1<M 2D .无法确定5.某人游泳过河,静水中游速为河水流速的1/2,为使到达对岸的地点与正对岸间距最短,他游泳的方向应 ( )A .与上游河岸成30︒B .与上游河岸成60︒C . 与河岸成90︒D .以上都不对6.一列横波在t =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A 、B 两质点间距为8m ,B 、C 两质点平衡位置的间距为3m ,当t =1s 时,质点C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则波速不可..能.是 ( )A .1m/sB .6m/sC .13m/sD .23m/s7.站在升降机里的人,在升降机开始自由下落的同时,以速率v o 竖直向上和沿水平方向分别抛出A 、B 两光滑小球。
不计空气阻力。
小球碰到升降机内壁后垂直内壁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不变,反向弹回,沿内壁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方向均不变。
则 ( )A .不论v o 多小,A 球均可到顶部B .B 球一定回到人的手中C .v o 足够小,则B 球将落到底板上D .不论v o 多大,在地面上的人看来,A 球在到达升降机底板前一定是先匀减速运动后匀加速运动A .B .C .D .8.一正方形线圈边长为40cm ,总电阻为3Ω,在与匀强磁场垂直的平面中以v =6m/s 的恒定速度通过有理想边界的宽为30cm 的匀强磁场区,已知磁感应强度为0.5T ,线圈在通过磁场区域的全过程中,有电磁感应时产生的感应电流I =___________A ,所产生的热量Q =___________J 。
高三物理基础天天练9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方向改变了,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B .加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得快C .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D .加速度不变时速度可以改变1.D2.已知某质点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 、b 、c ,支点P 、Q 在同一水平面上,a 球的重心O a 位于球心,b球和c 球的重心O b 、O c 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所示。
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
支点P 对a 球、b 球和c 球的弹力大小分别为N a 、N b 和N c ,则( 7.A )A .N a =N b =N cB .N a >N b >N cC .N a <N b <N cD .N a >N b =N c3.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
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 9.C )A .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 .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 .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D .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的大小4.以v 0=24m/s 的初速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 =24m.设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高度分别是(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 ( 13.D )A .等于12m ,等于12m.B .大于12m ,大于12m.C .小于12m ,大于12m.D .大于12m ,小于12m.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块A 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然后又在A 上面放B 物块,AB 之间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C )A .若A 单独放置在斜面上时静止,则放上B 后AB 将一起加速下滑 B .若A 单独放置在斜面上时静止,由于未知B 的质量,无法判定AB 的运动情况C .若A 单独放置在斜面上时加速下滑,则放上B 后AB 将一起加速下滑,且加速度保持不变D .若A 单独放置在斜面上时加速下滑,则放上B 后AB 将一起加速下滑,且加速度变大6.运动员从高山悬崖上跳伞,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开伞后减速下降,最后匀速下落。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 物理1-1人教版

第一模块第1章第1单元一、选择题1.2008年的奥运圣火经珠穆朗玛峰传至北京,观察图5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旗杆和甲、乙火炬手在同一地区)()图5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C.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D.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解析:红旗左飘,说明有向左吹的风,由于甲火炬手的火炬向左偏,无法确定甲火炬手的运动状态,甲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运动速度小于风速.乙火炬手的火炬向右偏,乙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答案:D2.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6所示,则小球在图中过程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图6A.0.25 m/s B.0.2 m/sC.0.17 m/s D.无法确定解析:由于此过程小球的位移为5 cm,所经时间为t=3×110s=0.3 s,所以v=5×10-20.3m/s=0.17 m/s,故C项正确.答案:C3.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加速度是() A.-200 m/s2B.200 m/s2C.-100 m/s2D.100 m/s2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得:a=v-v0t-12-80.2m/s2=-100 m/s2答案:C4.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如图7所示)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男子100 m决赛和男子200 m决赛中分别以9.69 s和19.30 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 m 决赛中的位移大小是100 m 决赛中位移大小的两倍B .2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36 m/sC .100 m 决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32 m/sD .100 m 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64 m/s解析:位移指的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结合100 m 和200 m 的起点、终点设置,故A 、B 错.100 m 比赛中,博尔特做变速运动,最大速度无法判断,D 错.而位移Δx 一定,Δt 一定,则v =Δx /Δt =1009.69m/s ≈10.32 m/s ,所以选C.答案:C5.参加汽车拉力赛的越野车,先以平均速度v 1跑完全程的2/3,接着又以v 2=40 km/h 的平均速度跑完剩下的1/3路程.已经测出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v =56 km/h ,那么v 1应是( )A .60 km/hB .65 km/hC .48 km/hD .70 km/h解析:设全程为x ,以平均速度v 1跑完全程的23的时间为t 1,则t 1=2x3v 1.以平均速度v 2跑完全程的13的时间为t 2,则t 2=x3v 2.以平均速度v =56 km/h 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 ,则t =xv.由t =t 1+t 2得x v =2x 3v 1+x3v 2,解得v 1=3vv 23v 2-v.代入数据得v 1=70 km/h.故选项D 是正确的. 答案:D6.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着的公共汽车,用固定于路旁的照相机连续两次拍摄,得到清晰的照片如图8所示.对照片进行分析,知道如下结果.(1)对间隔2 s 所拍摄的照片进行比较,可知公共汽车在2 s 的时间里前进了12 m. (2)在两张照片中,悬挂在公共汽车顶棚上的拉手均向后倾斜着. 根据这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求出拍摄的2 s 末公共汽车的瞬时速度B .公共汽车在加速运动C .可知在拍第一张照片时公共汽车的速度D .公共汽车做匀速运动解析:根据题设条件只能求出公共汽车在2 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但不能求出2 s 末及拍第一张照片时公共汽车的瞬时速度,所以选项A 、C 错误;由于悬挂在公共汽车顶棚上的拉手一直向后倾斜,知汽车的加速度向前,即汽车做加速运动,所以选项B 正确,D 错误.答案:B7.有以下几种情景,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A .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尽管空间站匀速转动,加速度也不为零解析:点火后虽然火箭速度为零,但由于合外力很大而具有很大的加速度,所以选项A 错误;判断加速度存在的依据是看合外力是否为零,看速度变化的快慢,而不是看速度的大小,所以选项B 正确;一个物体运动速度大,但速度不发生变化(如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为零,所以选项C 错误;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速度就发生了变化,所以一定有加速度,选项D 正确.答案:BD 8.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 ,在这1 s 内该物体的(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2解析:题中只给出1 s 初、末的速度的大小,这就隐含了两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若两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运动,Δv =6 m/s ,a =6 m/s 2;若两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运动必须是往复运动.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 t =-10 m/s ,全过程时间t =1s ,代入运动学公式即得a =v t -v 0t =-10-41m/s 2=-14 m/s 2,负号说明a 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选项B 、D 正确.答案:BD9.客车运能是指一辆客车单位时间内最多能够运送的人数.某景区客运索道的客车容量为50人/车,它从起始站运行至终点站(图9)单程用时10分钟.该客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和每小时的运能约为( )A .5米/秒,300人B .5米/秒,600人C .3米/秒,300人D .3米/秒,600人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数据,其平均速度v =xt≈5 m/s ,因单程用时10分钟,则1小时运送6次,其运能为:50人×6=300人.答案:A 二、计算题 10.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解析:飞机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其速度为v 1,经过时间t ,其水平位移为x =v 1·t ,① 声波向下匀速传播,设其传播速度为v 2,则经过时间t ,传播距离为h =v 2t ,② 且x 与h 满足关系h =x tan60°,③由①②③式解得v 1=33v ,即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33倍.答案:3311.如图10是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子弹头射过扑克牌的照片,子弹头的平均速度是900 m/s.(1)这种情况下,子弹头可看成质点吗? (2)请你估算子弹穿过扑克牌的时间.(设扑克牌的宽度为5.7 cm ,子弹头的长度为1.9 cm) 解析:(1)由于扑克牌的宽度只有子弹头长度的3倍,所以子弹头不能看成质点. (2)子弹头穿过扑克牌所走位移为:x =5.7 cm +1.9 cm =7.6 cm ,所以子弹头穿过扑克牌的时间t =x v=7.6×10-2900≈8.4×10-5 s.答案:(1)不可以 (2)8.4×10-5 s12.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 (g =10 m/s 2)这一数值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判断:两辆摩托车以36 km/h 的速度相向而撞,碰撞时间为2×10-3s ,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解析:摩托车的初速度v 0=36 km/h =10 m/s , 末速度v t =0这一碰撞过程的时间Δt =2×10-3 s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Δv Δt得加速度的大小为a=ΔvΔt=102×10-3m/s2=5×103 m/s2=500 g,所以驾驶员有生命危险.答案:有生命危险。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 物理5-4人教版

第二模块 第5章 第4单元一、选择题图71.如图7所示,物体A 的质量为m ,置于水平地面上,A 的上端连一轻弹簧,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现将弹簧上端B 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使B 点上移距离为L ,此时物体A 也已经离开地面,则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为mgLB .物体A 的重力势能增加mgLC .系统增加的机械能小于mgL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由于将弹簧上端B 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可知提弹簧的力是不断增大的,最后等于A 物体的重力,因此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应小于mgL ,A 选项错误.系统增加的机械能等于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的功,C 选项正确.由于弹簧的伸长,物体升高的高度小于L ,所以B 选项错误.答案:C图82.如图8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 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块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机做的功为12m v 2B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 v 2C .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2m v 2D .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 v解析:由能量守恒,电动机做的功等于物体获得的动能和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故A错;对物体受力分析,知仅有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由动能定理,知B 错;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摩擦力与传送带对地位移的乘积,而易知这个位移是木块对地位移的两倍,即W =m v 2,故C 错;由功率公式易知传送带增加的功率为μmg v ,故D 对.答案:D图93.轻质弹簧吊着小球静止在如图9所示的A 位置,现用水平外力F 将小球缓慢拉到B 位置,此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整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系统的弹性势能不变B .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加C .系统的机械能不变D .系统的机械能增加解析:根据三力平衡条件可得F =mg tan θ,弹簧弹力大小为F 弹=mgcos θ,B 位置比A 位置弹力大,弹簧伸长量大,所以由A 位置到B 位置的过程中,系统的弹性势能增加,又由于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增加.答案:BD图104.如图10所示,一小球从光滑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进入光滑水平面又压缩弹簧.在此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最大值分别为E p 和E k ,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E p ′,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A .E p =E k =E p ′B .E p >E k >E p ′C .E p =E k +E p ′D .E p +E k =E p ′解析:当小球处于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当小球刚滚到水平面时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此时动能最大;当小球压缩弹簧到最短时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最大.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E p =E k =E p ′,故答案选A.答案:A5.节日燃放礼花弹时,要先将礼花弹放入一个竖直的炮筒中,然后点燃礼花弹的发射部分,通过火药剧烈燃烧产生的高压燃气,将礼花弹由炮筒底部射向空中.若礼花弹在由炮筒底部出发至炮筒口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W1,克服炮筒阻力及空气阻力做功W2,高压燃气对礼花弹做功W3,则礼花弹在炮筒内运动的过程中(设礼花弹发射过程中质量不变)() A.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3+W2+W1B.礼花弹的动能变化量为W3-W2-W1C.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3-W2D.礼花弹的机械能变化量为W3-W1解析:由动能定理,动能变化量等于合外力做的功,即W3-W2-W1,B正确.除重力之外的力的功对应机械能的变化,即W3-W2,C正确.答案:BC6.飞船返回时高速进入大气层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接近地面时,减速伞打开,在距地面几米处,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飞船迅速减速,安全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后,飞船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小B.制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飞船的机械能增加C.重力始终对飞船做正功,使飞船的机械能增加D.重力对飞船做正功,阻力对飞船做负功,飞船的机械能不变解析:制动发动机点火制动后,飞船迅速减速下落,动能、重力势能均变小,机械能减小,A正确,B错误;飞船进入大气层后,空气阻力做负功,机械能一定减小,故C、D均错误.答案:A图117.如图11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个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在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B.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C.物块的机械能可能不变D.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解析:机械能变化的原因是非重力、弹簧弹力做功,本题亦即看成F与Fμ做功大小问题,由mg sin α+F μ-F =ma ,知F -F μ=mg sin30°-ma >0,即F >F μ,故F 做正功多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机械能增大.答案:A8.如图12所示,分别用恒力F 1、F 2先后将质量为m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拉至顶端,两次所用时间相同,第一次力F 1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 2沿水平方向,则两个过程( )A .合外力做的功相同B .物体机械能变化量相同C .F 1做的功与F 2做的功相同D .F 1做的功比F 2做的功多图12解析:两次物体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相等,则两次的加速度相等,末速度也应相等,则物体的机械能变化量相等,合力做功也应相等.用F 2拉物体时,摩擦力做功多些,两次重力做功相等,由动能定理知,用F 2拉物体时拉力做功多.答案:AB9.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 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 、v 、x 和E 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如下图所示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物体在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其合力为恒力,A 正确;而物体在此合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v =at ,x =12at 2,所以B 、C 错;物体受摩擦力作用,总的机械能将减小,D 正确.答案:AD二、计算题图1310.如图13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滑块距挡板P 的距离为s 0,滑块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经过的总路程.解析:滑块最终要停在斜面底部,设滑块经过的总路程为s ,对滑块运动的全程应用功能关系,全程所产生的热量为Q =12m v 20+mgs 0sin θ又全程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 Q =μmgs cos θ解以上两式可得s =1μ(v 22g cos θ+s 0tan θ).答案:1μ(v 22g cos θ+s 0tan θ)11.如图14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AB 前,有一粗糙水平面OA ,OA 长为4 m .有一质量为m 的滑块,从O 处由静止开始受一水平向右的力F 作用.F 只在水平面上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滑块与OA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 取10 m/s 2,试求:(1)滑块到A 处的速度大小.(2)不计滑块在A 处的速率变化,滑块冲上斜面的长度是多少?图14解析:(1)由图乙知,在前2 m 内,F 1=2mg ,做正功,在第3 m 内,F 2=0.5mg ,做负功,在第4 m 内,F 3=0,滑动摩擦力F f =μmg =0.25mg ,始终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全程列式得:F 1l 1-F 2l 2-F f l =12m v 2A-0即2mg ×2-0.5mg ×1-0.25mg ×4=12m v 2A解得v A =5 2 m/s(2)冲上斜面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L ·sin30°=0-12m v 2A所以冲上AB 面的长度L =5 m 答案:(1)5 2 m/s (2)5 m12.电机带动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传动,一质量为m 的小木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足够长),若小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15所示,当小木块与传图15送带相对静止时,求: (1)小木块的位移; (2)传送带转过的路程;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 (4)摩擦过程产生的摩擦热;(5)电机带动传送带匀速转动输出的总能量. 解析:(1)小木块的加速度a =μg 小木块的位移l 1=v 22a =v 22μg .(2)小木块加速运动的时间t =v a =vμg传送带在这段时间内位移l 2=v t =v 2μg .(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E k =12m v 2.(4)因摩擦而产生的热等于摩擦力(f )乘以相对位移(ΔL ),故Q =f ·ΔL =μmg (l 2-l 1)=12m v 2.(注:Q =E k 是一种巧合,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这样).(5)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得,电机输出的总能量转化为小木块的动能与摩擦热,所以E总=E k +Q =m v 2.答案:(1)v 22μg (2)v 2μg (3)12m v 2 (4)12v 2 (5)m v 2。
高三物理基础天天练1.1

天天练1学习贵在坚持,日久必见奇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是( ) (A )电场强度(B )电阻(C )点电荷(D )电流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不为零的水平拉力作用,若拉力开始作用瞬间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 ,加速度大小为a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v ≠0,a ≠0(B )v =0,a ≠0(C )v ≠0,a =0(D )v =0,a =03.如图所示,长为L 的硬杆A 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B ,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 上,硬杆绕转轴O 在竖直平面内缓慢转动。
在硬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从90°减小到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B 受到硬杆A 的作用力方向始终沿杆 (B )小球B 受到的合力方向始终沿杆 (C )小球B 受到硬杆A 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D )小球B 受到硬杆A 的作用力对小球做负功4.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沿x 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波速为4m/s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质点P 此时刻的振动方向一定沿y 轴负方向 (B )P 点振幅比Q 点振幅小(C )经过Δt =3s ,质点Q 通过的路程是0.6m(D )经过Δt =3s ,质点P 将向右移动12m5. 质点由静止向右做直线运动,其运动规律如v -t 图象所示,则该质点在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A .0.25m/s 向右 B .0.25m/s 向左 C .1.0m/s 向右 D .1.0m/s 向左6. 如图,三根轻绳分别连接于C 、D 两点,A 、B 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现在C 点悬挂重物后,在D 点施加一个力可使CD 绳保持水平,为使此力最小,施力的方向应该A .沿垂直BD 方向B .沿垂直CD 方向C .沿平行AB 方向D .沿CD 方向7. 某长直导线中分别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①所示电流周围产生匀强磁场A αBOx /my /cm5 2 3 1 4 -55 76 8 PQO tI O① tI O②tI Ot 1 t 2③t IO④A BCD天天练1学习贵在坚持,日久必见奇效hB.图②所示电流周围的磁场是稳定的C.图③所示电流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在0~t1时间内与t1~t2时间内的方向是相反的D.图④所示电流周围的磁场先变强再变弱,磁场中各点的磁感强度方向不变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大小为0.6m/s,t =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
高三物理基础练习天天练24答案

答案1C 2C 3D 4C 5BD 64 或 4/3 , 9或 37 5 ; 50/9(5.6)8B D 9解答:(1)初速度为20m/s ,由图线知滑块作匀减速直线运动,ma mg mg -=+-)cos sin (θμθ (2分) tv a ∆∆=,代入数据,解得25.0=μ(1分) (2) 上滑时经历时间t 1动能等于势能,滑至最高点后由于θsin mg >θμcos mg ,滑块将下滑,下滑经历时间为t /时动能等于势能。
由题设条件及能量关系,上滑时:201cos 22mv mgS mgh μθ-= S 为上滑路程,代入数据求得S = m 7100 (2分) 2111021t a t v S -=, 即 211821207100t t ⨯-= 解得s t 86.01= (2分) 下滑时经/S 路程时动能等于势能,由题设条件及动能定律得 ////sin cos ()sin k k m mgS mgS E E mg S S θμθθ-=∆==-即 m m S S m 158.025.06.026.025cos sin 2sin /=⨯-⨯⨯=-=θμθθ (2分) 2/2/21t a S =, 即 2/42115t ⨯= 解得74.2/=t s , 从上滑开始计时有: s s t 24.574.25.22=+= (2分)(3) 滑块滑行的总路程为S 总=2S m =50m20/21cos mv E S mg k -=-总θμ (2分) 代入数据,求得50/=k E J (1分)10解答:(1) s m s m at v /2/21=⨯==, N N R v L B BIL F 2122.052222=⨯⨯===安(3分)(2)ma F F =-安,代入数据得到 1+=t F (2分)由此方程画出图线 (2分) (若直接准确画出图线给4分) (3) 当F =4N 时,由图线求得t =3s此时速度v / = at =3m/s ,相应的安培力为F /安=3N ,安培力的功率即为电路消耗的功率:P = F /安v /=3×3w =9w (3分)(4) 若拉力最大为5N ,则当F 安 = F 时,加速度为零,此时速度最大,电路中感应电流最大,F 安m = BI m L ,代入数据求得最大电流为I m =5A (4分)0NF /s t /1 1 2 23 3 4-1。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物理6-1人教版

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物理6-1人教版a第三模块第6章第1单元一、选择题kQ1.下面是对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的几种不同理解,正确的是r()A.当r→0时,E→∞B.当r→∞时,E→0C.某点的场强大小与距离r成反比D.以点电荷Q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场强相同kQ解析:当r→0时,E=,不再适用,A错B对.某点场强的大小应与距离r的平方r成反比,C错误.以点电荷Q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场强不同,D错.答案:B图192.如图19所示实线是一簇未标明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正确判断的是()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性质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何处较大解析:由轨迹的弯曲情况,可知电场力应沿电场线向左,但因不知电场线的方向,故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符号不能确定.设粒子从a运动到b(也可分析从b到a的情形,两种分析不影响结论),速度方向与电场力夹角大于90°,故速度减小,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知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带电粒子在a点受电场力较大,从而加速度较大,综上所述B、C、D正确.答案:BCD3.有一负电荷自电场中的A点自由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B,它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20所示,则A、B所在电场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中的a()图20解析:由v—t图象可知,电荷的a和v均增加,故E增加,且电场力与v同向,所以E与v反向,应选B.答案:B图214.如图21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21中虚线所示.则()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D.两个粒子的动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解析:设电场线为正点电荷的电场线,则由轨迹可判定a带正电,b 带负电.若电场线为负点电荷的电场线,则a为负电荷,b为正电荷,A 错.由粒子的偏转轨迹可知电场力对a、b均做正功,动能增加,B、D 错.但由电场线的疏密可判定,a受电场力逐渐减小,加速度减小.b正好相反,选C.答案:C5.带负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该电场可能由()aA.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B.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C.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D.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解析:在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下在电场线上运动,只要电场线是直线的就可能实现,但是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就需要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所受的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根据题目中给出的4个电场,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是A答案.答案:A6.两个固定的异种点电荷,电荷量给定但大小不等.用E1和E2分别表示两个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则在通过两点电荷的直线上,E1=E2的点()A.有三个,其中两处合场强为零B.有三个,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C.有两个,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D.只有一个,该处合场强为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场强的矢量性,同一直线上两点电荷产生场强的叠加则变成了代数的加或减.由于两个点电荷带异种电荷且电荷量不等,则E1=E2的点必有两个,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另一处合场强为2E1,应选C.答案:C图227.如图22所示,一电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O→B匀速飞过,电子重力不计.则电子所受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A.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B.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右C.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左D.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右解析:先画出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再判断中垂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变化情况及电子受电场力的情况,最后,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a图23等量异种电荷电场分布如图23所示,由图(a)中电场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从A到O,电场线由疏到密;从O到B,电场线由密到疏,所以从A→O→B,电场强度应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而电场强度方向沿电场线切线方向,为水平向右,如图(b)所示..由于电子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外力必为零,故另一个力应与电子所受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电子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电子从A→O→B过程中,电场力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故另一个力方向应水平向右,其大小应先变大后变小,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B图248.如图24所示,在真空中上、下两个区域均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下面区域的场强是上面区域场强的2倍.有一带负电的粒子,从上面区域沿电场线方向以速率v0匀速下落,并进入下面区域(该区域的电场足够大).在下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象中,符合粒子在电场内的运动情况的是()解析:粒子在E中匀速下落,则qE=mg2qE-mg粒子在2E中:a=g,方向向上m则粒子先向下减速,后向上加速进入E中又以v0匀速上升.故C正确.答案:C图259.如图25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小球,分别带电荷量q1和q2,用同等长度的绝缘线悬于同一点,由于静电斥力使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张开相同的角度则()A.q1必等于q2B.m1必等于m2C.q1/m1必等于q2/m2aD.q1=q2和m1=m2必须同时满足图26解析:依据题意对两个带电小球受力分析如图26,据平衡条件得:F =m1gtanθF=m2gtanθ所以有m1=m2.故B正确答案:B图2710.如图27所示,质量为m的带负电的小物块处于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当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时,小物块恰处于静止.现将电场方向突然改为水平向右,而场强大小不变,则()A.小物块仍静止B.小物块沿斜面加速上滑C.小物块沿斜面加速下滑D.小物块将脱离斜面运动图28解析:当场强向下时,物块m受重力和电场力两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可知F电=mg.当电场方向改为向右时,受力分析如图28,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有:mgco37°=FN+F电in37°FN=0.2mg,所以物块不可能离开斜面;沿斜面方向上:F电co37°+mgin37°=ma,得a=1.4g,故物块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C正确.答案:C二、计算题11.电荷量为q=1某104C的带正电小物块置于绝缘水平面上,所在空间存在方向沿水-a平向右的电场(如图29图甲所示).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块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分别如图29乙、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2.求:图29(1)物块质量m;(2)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解析:0~2,由题图丙可知,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1m/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E1q-μmg=ma2~4,由题图丙可知,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有:E2q=μmg结合以上几式代入数据,解得:m=1kgμ=0.2.答案:(1)1kg(2)0.2图3012.如图30所示,两根长均为L的绝缘细线下端各悬挂质量均为m 的带电小球A和B,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若加上水平向左的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后,使连接AB的长也为L的绝缘细线绷紧,且两球均处于平衡状态.则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应满足什么条件?图31解析:由于A、B均处于平衡,隔离A分析,受力如图31所示,设OA绳拉力F1,AB绳拉力F2,正交分解F1,F1co60°+F2+F库=qE①F1in60°=mg②q2F库=k③L解①②③得:aEmgkqF+3qLq3mgkq+.3qL因为F2≥0,所以E答案:E3mgkq+3qL。
2024届备战高考物理日日练2.21-新高考Ⅱ卷版(基础必刷)

2024届备战高考物理日日练2.21-新高考Ⅱ卷版(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物体 A、B及物体 C能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 的质量分别为3m、2m、m,A与B、B和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A 和B、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和1.5r。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B.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mω2rC.转台的角速度需要满足D.若转台的角速度逐渐增大,最先滑动的是A物体第(2)题饲养员在池塘边堤坝边缘A处以水平速度v0往鱼池中抛掷鱼饵颗粒。
堤坝截面倾角为53°,坝顶离水面的高度为5m,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sin53°=0.8,cos53°=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平抛初速度v0=5m/s,则鱼饵颗粒不会落在斜面上B.若鱼饵颗粒能落入水中,平抛初速度v0越大,落水时速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C.若鱼饵颗粒能落入水中,平抛初速度v0越大,从抛出到落水所用的时间越长D.若鱼饵颗粒不能落入水中,平抛初速度v0越大,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越小第(3)题甲、乙两相同的货车在相邻的直线车道中匀速行驶,甲车速度为72km/h,乙车速度为36km/h,当甲货车尾部与乙车的前端平齐时,甲货车突然以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乙车仍匀速运动,已知货车长为6m,则经多长时间乙车完全超越甲车()A.6.2s B.6s C.5s D.1.2s第(4)题两个完全相同的通电圆形线圈1、2平行放置,两线圈的圆心O1、O2的连线与圆面垂直,如图所示。
当两线圈中通以方向、大小都相同的恒定电流时,O1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
若保持线圈1中的电流及线圈2中的电流大小不变,仅将线圈2中电流反向,O1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则线圈1中的电流在O2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B1B.B2C.D.第(5)题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 律.但有些物理规律或物理关系的建立并不是直接从实验得到的,而是经过了理想化或合理外推.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 A .牛顿第一定律 B .牛顿第二定律
C .玻意耳定律
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如图所示,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在O 点,小球处在水平方向场强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中.平衡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果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θ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质量m 增大,θ角增大 B .细线长度l 增大,θ角减小 C .电量q 增大,θ角增大 D .场强E 增大,θ角减小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图示的状态A 经状态C 变化到状态B ,则气体…( )
A .AC 过程中压强增大、内能增大
B .A
C 过程中压强减小、内能不变
C .CB 过程中压强增大、内能增大
D .CB 过程中压强减小、内能增大
4、图示电路中E 为电源,R 1、R 2为电阻.K 为电键.现用多用表测量
通过电阻R 2的电流.将多用表的选择开关调至直流电流挡(内阻很小)以后,正确的接法是 ……………( ) A .保持K 闭合,将红表笔接在b 处,黑表笔接在c 处 B .保持K 闭合,将红表笔接在c 处,黑表笔接在b 处 C .将K 断开,将红表笔接在a 处,黑表笔接在b 处 D .将K 断开,将红表笔接在c 处,黑表笔接在b 处
5、如图所示,M 、N 和P 是以MN 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 点为半圆弧
的圆心,60MOP ∠=︒.两个带电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分别置于M 、N 两点时,O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1.将置于N 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 点时,O 点的场强大小变为E 2.则E 1与E 2之比为 ………………………(
A .2:1
B .1:2
C .2
D
2 6、(多项选择题)有一只小试管倒插在烧杯的水中,此时试管恰好浮于水面,
试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h ,如图所示.如果改变温度或改变外界大气压强.则试管(不考虑烧杯中水面的升降及试管壁的厚度)………( ) A .如仅升高温度,则试管位置上升,h 不变 B .如仅升高温度,则试管位置下降,h 增大 C .如仅升高外界压强,则试管位置下降,h 不变 D .如仅升高外界压强,则试管位置下降,h 减小
7、(多项选择题)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1v 运行.初速度大小为2v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
上的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
第4题
第6题
v
传送带上运动的v t -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21v v >.则 …………………………( )
A .t 2时刻,小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 .t 1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 .t 2-t 3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D .0-t 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8、(多项选择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方,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相反的水平匀强磁场,如图.PQ 为两个磁场的边界,磁场范围足够大.一个边长为a 、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金属正方形线框,以速度v 垂直磁场方向从如图实线(I )位置开始向右运动,当线框运动到分别有一半面积在两个磁场中的如图(II )位置时,线框的速度为v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II )时线框中的电功率为222
B a v R
B .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为238mv
C .图(II )时线框的加速度为222B a v
mR
D .此过程中通过线框截面的电量为2
2Ba R
9、一个质量为m 、直径为d 、电阻为R 的金属圆环,在范围很
大的磁场中沿竖直方向下落,磁场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磁感应强度竖直方向的分量B y 的大小只随高度变化,其随高度y 变化关系为0(1)y B B ky =+(此处k 为比例常数,
且0k >),其中沿圆环轴线的磁场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下落过程中金属圆环所在的平面始终保持水平,速度越来越大,最终稳定为某一数值,称为收尾速度.俯视观察,圆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 (顺时针,逆时针);
10、下图是一个遥控电动小车在水平直轨道上运动的v t -图像,
图中2s~10s 时间段的图像为曲线,其余时间段均为直线.已知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在2s~14s 时间段内小车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在14s 末停止供电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0kg .求: (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
(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牵引力的功率;
(3)小车在加速运动过程中(指图像中0~10秒内) 位移的大小.
第8题
第9题
O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