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支撑结构计算书_1.5t

合集下载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本计算书采用的公式及数据选自《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计算内容包括: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连墙件的强度验算、外挑型钢强度的验算。

·悬挑式脚手架1. 计算参数的确定本工程为结构用双排扣件式脚手架,计算单元选择顶部5层脚手架,高度为=2.9×5=14.5m,作业层为一层/=3KN/㎡;外脚手架的高度为100.6m,青岛地区的基本风压值ω0=0.5 KN/㎡;全挂密目网,取密目网的挡风面积为50%。

脚手架的设计参数为:立杆纵距=1.5m,立杆横距=0.9m,步距h=1.8m,连墙件为二步三跨设置,每一悬挑层内铺设2层竹笆脚手板(其中一层为作业层,另一层为防护层)。

其他计算参数为:立杆截面积A=489 mm2;立杆的截面抵抗矩W=5.08×103mm3;立杆的回转半径=15.8mm。

挡风面积A n=1.5×1.8(1-0.089)×0.5+1.5×1.8×0.089=1.470㎡;迎风面积A w=1.5×1.8=2.7㎡;钢材的抗压设计强度=0.205 KN/mm2,连墙件的横距=4.5m,连墙件的竖距=3.6m。

2. 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验算2.1 荷载计算(1)恒载的标准值G kG k=H i(g k1+ g k2)+n1l a g k2查表得=0.1058KN/m;=0.3587+ 0.2087=0.5674KN/m(板底支承间距0.75m,设防护栏杆,其中0.2087 KN/m为防护层重量); =0.0768 KN/m;G k=17.5×(0.1058+0.0768)+1.5×0.5674=4.05 KN(2)活载的标准值Q k查表得=1.35 KN/m=1.5×1.35=2.03KN(3)风荷载的标准值ωk查表得;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得=1.67。

悬挑架结构计算书

悬挑架结构计算书

悬挑架搭设施工方案楼外架搭设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设计为十七层底商住宅楼、框架结构,其中第一、二层商场层高4.5m,三~十七层住宅层高为2.9m。

一、二层楼在北面设有(跨度为4.8m)通长的裙房,裙房与高层之间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用后浇带断开。

二、外架设计(一)落地式钢管脚手架1、裙房外侧搭设单排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1.5m,水平杆步距内排≤1.7m,外排≤0.9m,立杆下面放在经硬化处理的地面上(即经过人工夯实的回填土上铺筑C20砼垫层100厚,立杆下口放在200×200×50的木垫板上,木垫板放在砼垫层上)。

每层连墙杆间距不超过8m,外架上栓密目安全网。

考虑到单排外架的搭设高度≤12m,且立杆、横杆、连墙杆的距离均未超过规范之规定,且地面经过硬化处理,故不再进行受力计算能够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

2、九层及以下(东、南、西三面)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立杆纵向间距≤1.4m,水平杆步距1.7m,立杆横向间距0.9m,立杆放在200×200×50的木垫板上,木垫板放在150厚C20砼垫层上,砼垫层下面是经过机械和人工夯实的回填土,根据经验,回填土的承载能力≥140KN/㎡。

Φ48×3.5钢管3.84kg/m,扣件1.6kg/颗,竹架板10 kg/㎡,安全网0.25kg/㎡,装饰施工作业层施工荷载2KN/㎡。

2.1 受力计算2.1.1 考虑到搭设高度<30m ,立杆间距、横杆步距、连墙杆间距等均为超过规范之规定,故杆件本身的受力情况不再计算,能够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

2.1.2 计算地基承载能力 a 、清荷载(只计算外立杆)a-1 外立杆G k1=29.3×3.84×10÷1000=1.125KN a-2 大横杆G k2=1.4×35×3.84×10÷1000=1.881KN a-3 小横杆G k3=0.5×17×3.84×10÷1000=0.326KN a-4 剪刀杆G k4=1.4×1.414×9×3.84×10÷1000=0.684KN a-5 扣件G k5=30×1.6×10÷1000=0.48KNa-6 脚手板G k6=1.4×1.1×10×10÷1000×3=0.848KNa-7 安全网G k7=1.4×29.3×0.25×10÷1000+1.4×1.1×0.25×10÷1000×3=0.114KN/㎡a-8 施工荷载Qk=1.4×1.1×2÷2=1.54KN b 、荷载组合 N=γ0(γG C G G k +γQ C Q Q k )=1.0×[1.2×1×(1.125+1.891+0.326+0.684+0.48+0.848+0.114)+1.4×1.0×1.54]=1.2×5.468+1.4×1.54 =8.748KNc 、持力层地基土承载力 基底平均压力值P=A N =7.04.1748.8⨯=8.93KN/㎡ 因为P=8.93KN/㎡<[P]=14 KN/㎡,所以地基承载力符合安全要求。

卸料平台计算书悬挑部位

卸料平台计算书悬挑部位

蓝山郡二期卸料平台在悬挑部位荷载核定书1、参数信息:A、卸料平台规格为2000*4200、2500*4200,主梁采用16a槽钢,次梁采用12a槽钢。

按2500*4200规格卸料平台进行验算。

部分悬挑卸料平台承载于悬挑板上或阳台上。

B、2000*4200规格卸料平台设计承重为1.0T,2500*4200规格卸料平台设计承重为1.5T。

验算按1.5T取值。

2、荷载参数A、主梁自重荷载:0.172KN/mB、次梁自重荷载:0.104KN/mC、钢管栏杆自重荷载:0.2 KN/mD、2500*4200规格卸料平台面荷载:1.43KN/㎡E、卸料平台第一种工作状态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KN/M2,另考虑其上有6台斗车,每台斗车荷载标准值(含自重)4.0KN,每个轮下2.0KNF、卸料平台第二种工作状态均布荷载6.0 KN/M2,计算按第二种工作状态考虑。

3、计算(脚手架取一步架高、12长进行验算)A、主梁自重:6×0.172×2=2.06KNB、次梁自重:2.5×0.104×5=1.30KNC、钢管栏杆自重:0.2×(4.2×2+2.5)=2.18KND、卸料平台堆载自重:1.43×2.5×4.2=15KNE、均布荷载自重:6×2.5×4.2=63KN以上总计:83.54KN悬挑卸料平台静载为:83.54/(1.8×2.5)=18.56KN/㎡4、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3KN/㎡风荷载参数为:0.3KN/㎡坐落于悬挑板上的荷载共计:21.86KN/㎡5、钢丝绳拉力验算水平钢梁的轴力R AH和拉钢绳的轴力R Ui按照下面计算其中R Ui cosθi为钢绳的拉力对水平杆产生的轴压力。

各支点的支撑力 R Ci=RUi sinθi按照以上公式计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钢绳拉力分别为:R U1=5.15 kN;N= R U1=5.15 kN/㎡6、拉绳的强度计算:钢丝拉绳(支杆)的内力计算:钢丝拉绳(斜拉杆)的轴力R U均取最大值进行计算,为R U=5.15kN如果上面采用钢丝绳,钢丝绳的容许拉力按照下式计算:其中[F g]--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kN);F g -- 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计算中可以近似计算F g=0.5d2,d为钢丝绳直径(mm);α -- 钢丝绳之间的荷载不均匀系数,对6×19、6×37、6×61钢丝绳分别取0.85、0.82和0.8;K -- 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

悬挑支撑结构(扣件式)计算书

悬挑支撑结构(扣件式)计算书

悬挑支撑结构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二、计算参数及施工简图(图1)立面图1(图2)立面图2三、悬挑部分竖向荷载验算架体按三角形架体每单位横截面面积上的自重值为计算基本单元,包括扣件、钢管下式中的w g为钢管自重标准值。

对于悬挑支撑结构横断面单位平米自重值为:g={[2(l a+l b+h)+(l a2+h2)0.5+(l b2+h2)0.5](w g+18.4/6)+2×13.2+1×14.6}/(l a h)=((2×(0.9+0.9+0.5)+(0.92+0.52)0.5+(0.92+0.52)0.5)×(2.43+18.4/6)+2×13.2+1×1 4.6)/(0.9×0.5)=172.451N/m2自重荷载标准值G=B t H t g k/(2l a l b)=2×2.4×172.451/(2×0.9×0.9)=510.966 N/m2p t=1.2(G+G1+G3)+1.4Q=1.2×(510.966/1000+2+0.35)+1.4×2=6.233 kN/m2≤p t,max=29.25kN/m2满足要求四、落地部分稳定验算1、悬挑部分竖向荷载引起的附加轴力n t=2Bt/la=2×2/0.9=4.444根据nt查JGJ300-2013表6.1.2得ηt=0.717N t=ηt p t l a B t=0.717×6.233×0.9×2=8.041kN2、落地部分长细比验算为方便计算立杆计算长度l0,按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的公式5.4.6-1和5.4.6-1进行计算。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完整版)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完整版)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6.8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3.00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3层。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b号槽钢U口水平,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5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3.00米。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拉杆与建筑物拉结,最外面支点距离建筑物1.45m。

拉杆采用钢管100.0×10.0mm。

一、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050/3=0.052kN/m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050/3=1.050kN/m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052=0.109kN/m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1.050=1.470kN/m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弯矩为M1=(0.08×0.109+0.10×1.470)×1.5002=0.350kN.m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支座最大弯矩为M2=-(0.10×0.109+0.117×1.470)×1.5002=-0.412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0.412×106/4491.0=91.632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标准值q1=0.038+0.052=0.091kN/m活荷载标准值q2=1.05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0.677×0.091+0.990×1.050)×1500.04/(100×2.06×105×107780.0)=2.511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1. 引言
1.1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悬挑脚手架计算书的模板范本,以供参考使用。

1.2 悬挑脚手架是一种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支撑设备,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悬挑脚手架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 悬挑脚手架计算基础
2.1 悬挑脚手架的定义和特点
2.2 悬挑脚手架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2.3 悬挑脚手架的施工要求和安全标准
3. 悬挑脚手架计算步骤
3.1 确定悬挑脚手架的使用条件和工作荷载
3.2 确定悬挑脚手架的几何参数和结构布置
3.3 进行悬挑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计算
3.4 进行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
3.5 进行悬挑脚手架的结构材料选择和验算
4. 悬挑脚手架计算实例
4.1 实例一:悬挑脚手架的水平荷载计算
4.2 实例二:悬挑脚手架的竖直荷载计算
4.3 实例三:悬挑脚手架的承载能力计算
4.4 实例四: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计算
5. 悬挑脚手架计算结果和结论
5.1 悬挑脚手架的工作荷载和几何参数
5.2 悬挑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3 结论和建议
6. 附件
6.1 悬挑脚手架的平面布置图
6.2 悬挑脚手架的荷载分布图
6.3 悬挑脚手架的验算表格
7. 法律名词及注释
7.1 施工安全法:指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施工安全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7.2 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指国家发布的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各项要求和规范的文件,用于指导和监督施工工作。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悬挑脚手架计算书:悬挑脚手架的水平钢梁按照带悬臂的连续梁计算。

悬臂部分脚手架荷载N的作用,里端B为与楼板的锚固点,A为墙支点。

本工程中,脚手架排距为1050mm,内侧脚手架距离墙体300mm,支拉斜杆的支点距离墙体 = 1350mm,水平支撑梁的截面惯性矩I = 1130.00cm4,截面抵抗矩W = 141.00cm3,截面积A = 26.10cm2。

受脚手架集中荷载 P=1.2×7.94+1.4×4.73=8.07kN水平钢梁自重荷载q=1.2×26.10×0.0001×7.85×10=0.25kN/m悬挑脚手架示意图悬挑脚手架计算简图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悬挑脚手架支撑梁剪力图(kN)悬挑脚手架支撑梁弯矩图(kN.m)悬挑脚手架支撑梁变形图(mm)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R1=9.433kN,R2=7.827kN,R3=-0.386kN最大弯矩 Mmax=1.256kN.m抗弯计算强度f=M/1.05W+N/A=1.256×106/(1.05×141000.0)+3.265×1000/2610.0=9.733N/mm2水平支撑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4.2.8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水平钢梁采用16号工字钢,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b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得到:b=2.00由于b大于0.6,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其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为0.918经过计算得到强度=1.26×106/(0.918×141000.00)=9.71N/mm2;水平钢梁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4.2.9拉杆的受力计算:水平钢梁的轴力RAH和拉钢绳的轴力RUi按照下面计算其中RUicos i为钢绳的拉力对水平杆产生的轴压力。

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18#,1.5X1.8m)

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书(18#,1.5X1.8m)

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参数: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32.2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25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2.8,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3.0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1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木板,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2层计算。

栏杆采用木板,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45kN/m2,高度变化系数1.6700,体型系数1.1280。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8号工字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20米,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3.30米。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没有钢丝绳或支杆与建筑物拉结。

一、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6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500/2=0.262kN/m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500/2=2.250kN/m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6+1.2×0.262+1.4×2.250=3.508kN/m小横杆计算简图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3.508×0.8502/8=0.317kN.m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荷载标准值q=0.036+0.262+2.250=2.548kN/m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5.0×2.548×850.04/(384×2.06×105×101950.0)=0.825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8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挑支撑结构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支撑结构设计
支撑结构侧立面图
三、悬挑部分竖向荷载验算
悬挑部分竖向荷载设计值
Pt=max[1.2(G+G 1)+1.4×Q 1k ,1.35(G+G 1)+1.4×0.9×Q 1k ]
=max[1.2×(0.336+2.8)+1.4×0.098,1.35×(0.336+2.8)+1.4×0.9×0.098]=4.357kN/m 2 Pt≤p t,max =22kN/m 2 符合要求!
四、落地部分立柱稳定性验算
钢管截面类型(mm) Ф48×3 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Ф48×3 钢材等级
Q235 立柱截面面积A(mm 2
) 424 立柱截面回转半径i(mm) 15.9 立柱截面抵抗矩W(cm 3) 4.49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
) 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 0.15 立柱弹性模量(N/mm 2
) 206000 立柱截面惯性矩(cm 4) 10.78 竖向斜杆设置 无 剪刀撑设置 有 扫地杆高度h1(mm)
200
悬臂长度h2(mm )
200
根据《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条文说明4.1.3条,构件的允许长细比计算时构件的长度取节点间钢管的长度
l0=h=700mm
λ=l0/i=700/15.9=44.025≤[λ]=180
满足要求!
2、立柱稳定性验算
立柱计算长度:l0=βHβaμh=1.11×1.028×2.034×700=1624mm
μ ----立柱计算长度系数,按规范附录B表B-3取值
K----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的刚度比,K=EI/(hk)+
l y/(6h)=206000×10.78×104/(700×35×106)+700/(6×700)=1.073
βa----扫地杆高度与悬臂长度修正系数,按规范附录B表B-5取值
α----扫地杆高度h1与步距h之比与悬臂长度h2与步距h之比的较大值,
α=max(h1/h,h2/h)= max(200/700,200/700)=0.286
αx----单元框架x向跨距与步距h之比,αx= l x/h=1000/700=1.429
βH----高度修正系数
λ=l0/i=1624/15.9=102.138,查表得,φ=0.573
由悬挑部分引起的附加轴力N t=ηt p t l a B t=0.45×4.357×1×0.7=1.372kN
不考虑风荷载
靠近悬挑端最不利架体自重标准值G2=q×H=0.15×5.2=0.78kN
N=max[1.2(N t+G1×l a×l b+G2)+1.4×Q1k,1.35(N t+G1×l a×l b+G2)+1.4×0.9×Q1k]
=max[1.2×(1.372+2.8×1×0.7+0.78)+1.4×0.098,1.35×(1.372+2.8×1×0.7+0.78)+1.4×0.9×0.098]=5.675kN
f=N/(φA)=5675.328/(0.573×424)=23.36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
M w=γQωk l a h2/10=1.4×0.2×1×0.72/10=0.014kN·m
N wK=n waωk l a H2/(2B)=3×0.2×1×5.22/(2×3)=2.704kN
n wa----单元框架的纵向跨数;n wa= n1=3
N w=N=5.675kN
f=(N w+N wK)/(φA)+
M w/(W(1-1.1φ(N w+N wK)/N E′))=(5675.328+2704)/(0.573×424)+0.014×106/(4.49×103×(1-1.1×0.573×(5675.328+2704)/82549.524))=37.75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N E′----立柱的欧拉临界力(N),
N E′=π2EA/λ2=3.142×206000×424/102.1382=82549.524N
五、支撑结构抗倾覆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中第4.5.1条条文说明,由风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
M ov1=γ0γQψcωk LH2/2=1×1.4×0.9×0.2×21×5.22/2=71.548kN·m
由悬挑部分产生的倾覆力矩:
M ov2=γ0(γG(G+G1)
+γQψc Q1k)LB t2/2=1×(1.35×(0.336+2.8)+1.4×0.9×0.098)×21×0.72/2=22.417kN•m 由支撑架构自重产生的抗倾覆力矩:
M r=γG g k LHB/2=0.9×0.643×21×5.2×3/2=94.77kN·m
式中:g k--支撑结构自重标准值与受风面积的比值,
g k=G k/LH=qHBL/(l a l b)/LH=0.15×5.2×3×21/(1×0.7)/(21×5.2)=0.643kN/m2
M r=94.77kN·m≥(M ov1+M ov2)=(71.548+22.417)=93.965kN·m
满足要求!
六、立柱地基基础验算
ak
200kPa
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