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静脉输液安全管理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风险与防范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风险与防范摘要: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脉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是儿科临床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由于小儿群体的特殊性,多数是独生子女,关注的人较多,年龄小或在家备受宠爱,血管细小不明显,耐受力差,穿刺时不能积极配合,患儿家长对静脉穿刺技术期望值较高等原因,容易发生护患矛盾,甚至引发纠纷。
随着人们维权意识普遍提高,加强儿科护士风险意识,需积极寻找小儿静脉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利于儿科护士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的静脉输液治疗,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护士和谐的工作环境非常重要。
1风险因素1.1 护士缺乏风险意识由于患儿活泼好动,缺乏耐性,不会表达身体不适,家长缺乏照顾患儿的知识,输液时会顺从患儿的意愿,甚至擅自调节滴速,护士对患儿家长未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缺乏有效的沟通。
同时由于工作负荷大,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充分,护士不能耐心细致解答问题,难以满足患儿家长需求[1]。
1.2 心理承受能力差护士心理素质不稳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承受能力差,极易产生紧张烦躁焦虑等情绪。
由于护士的技术操作几乎完全在家长的直接监控之下进行,因家长爱子心切,期望值过高,又因医学知识欠缺,对护理操作过程不理解,而对护士存在挑剔、猜疑甚至否认心理,而护士担心穿刺失败后受到家长指责等,心理压力大,而影响穿刺成功率。
1.3 护士操作不规范小儿静脉输液操作不规范,未询问过敏史,一次性排气不到位。
对小儿静脉穿刺点选择不当、针头选择不匹配、穿刺角度不正确,穿刺后固定不妥或输液过程中脱针、堵针等致穿刺失败,拔除针头时不注意对患儿静脉的保护[2]。
1.4 输液巡视不够患儿自我约束力差,常常会用手牵扯头皮针,因家长缺乏照顾患儿的知识,若护士输液巡视不及时,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导致针头移位或者穿破血管引起局部药液渗透等。
1.5 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薄弱年轻护士专业知识相对薄弱,操作时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违反操作流程规范,法律意识淡薄,对患儿的权利认识不足,不注意沟通的方式,造成家长不满意甚至发生纠纷。
儿科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儿科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预防和减少输液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与管理1. 成立儿科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小组成员由儿科护士长、主管护师、责任护士等组成,负责日常管理、培训和监督工作。
三、环境与设施1. 输液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2. 输液室应配备无菌操作台、无菌物品柜、输液架、消毒液、无菌手套等设施。
3. 输液室应设立专门的儿童输液区,配备儿童专用输液椅、玩具等,营造温馨、舒适的输液环境。
四、人员培训与考核1. 所有参与儿科静脉输液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包括静脉输液操作规范、无菌技术、急救知识等。
2.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五、静脉输液操作规范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洗手、戴口罩、戴手套,保持操作环境清洁。
2. 评估患者病情、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和输液方式。
3. 穿刺前,充分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做好解释工作。
4. 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操作,并给予相应处理。
5. 穿刺成功后,固定输液器,确保输液通畅。
6. 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7. 输液结束后,拔针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防止出血。
六、药品与液体管理1.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2. 药品需现用现配,避免长时间存放。
3. 液体应放置在阴凉、避光处,避免阳光直射。
4. 定期检查液体质量,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
七、应急预案1. 输液过程中,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等,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2.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范,防止交叉感染。
八、监督与考核1. 定期对儿科静脉输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摘要】儿科静脉输液是治疗儿童疾病不可或缺的一环,但近年来针对儿科静脉输液护理的投诉却屡有发生。
在深入分析了儿科静脉输液护理存在的问题和投诉原因后,我们发现主要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技术不规范、对儿童特殊情况缺乏了解等原因导致的。
要提升儿科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关键措施包括规范操作、加强培训,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和制度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也至关重要。
通过这些措施的积极推进,可以有效减少投诉发生,提高儿科静脉输液护理的质量,更好地保障儿童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问题、原因分析、关键措施、规范、培训、监督管理、制度规范、专业水平。
1. 引言1.1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重要性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儿童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儿科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然而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输液速度不当、输液部位选择错误、输液管道未及时更换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儿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感染等风险。
及时发现和处理儿科静脉输液护理中的问题,对于避免患者受到伤害至关重要。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重要性还在于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通过对投诉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进而提高儿科静脉输液护理的质量水平。
投诉是医疗服务质量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只有充分关注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重要性,才能真正保障儿童患者的权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1.2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背景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是儿科护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儿童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近年来却频频发生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方面的投诉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的投诉背景主要表现在护理质量不达标、操作失误导致患者感染等问题。
护理操作不规范、器具消毒不到位、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等问题是导致投诉的主要原因。
一些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匆忙操作、缺乏耐心、未能有效沟通等也成为投诉的重要因素。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摘要】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在儿童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本文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来源和对儿童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针对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建议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规范操作流程,以提高儿童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影响因素,以更好地完善相关护理对策。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性,保障儿童的健康和生命。
【关键词】关键词: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护理对策、儿童、效果评估、建议、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在儿童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接受治疗的不同,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种种安全隐患。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发生频率虽然较低,但一旦发生却可能给儿童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了解并应对这些安全隐患是至关重要的。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包括儿童血管触及困难、静脉置管操作不规范、输液速度控制不当、输液管路阻塞或漏液等。
这些隐患可能导致静脉外溢、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患儿生命。
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措施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和风险评估的培训,严格执行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确保输液管路畅通和输液速度适宜。
建立健全的输液管理制度和安全防护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儿童静脉输液带来的风险。
通过对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全面了解和有效的护理对策措施,可以提高儿童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效果,保障患儿的健康和生命。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分析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探讨其来源和对儿童的影响,以及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措施。
通过对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系统调查和分析,我们旨在提出针对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的有效护理对策,降低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意外的风险,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儿科患儿静脉输液治疗管理规范

儿科患儿静脉输液治疗管理规范【目的】通过规范管理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各环节,减少外周静脉的损伤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确保输液治疗安全。
【血管选择】L需选择中心静脉输液的患儿(1)需化疗的各系统肿瘤患儿:如血液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等。
(2)需静脉高营养治疗或抗生素使用1〜2周以上的患儿:如超低出生体重儿;大面积烧伤者;颅脑损伤术后、重型颅脑外伤者;长期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者;消化道术后需较长时间禁食者;营养不良、慢性腹泻、胰腺炎、肠梗阻者;病情复杂、长期住院以及其他需要长期输液治疗者。
(3)需要容量监测或紧急扩容的患儿:如各种多发伤、休克、心力衰竭、中毒、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lC)等危重患儿;各种大手术患儿。
2.需行中心静脉输液的药物(1)长期维持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NlOLIg∙kg1∙min-1、多巴酚丁胺、尼莫地平(济立、尼膜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硝普钠、前列地尔注射液(保达新、凯时)、米力农25ug∙kg•min-'、硝酸甘油25Ug∙kg-1∙min-t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可达龙(胺碘酮)、利多卡因、心律平等。
(2)抗感染药物(单用一种药物,7d,两种或者以上≥5d):氟喳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帕珠沙星、环丙沙星)、氨苇西林、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头抱嗖的、头抱他咤、两性霉素B、多西环素、更昔洛韦、阿昔洛韦、马斯平。
(3)电解质:高浓度补钾(22%静脉补钾)、长期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
(4)抗肿瘤药物:1)发疱性药物:如表柔比星、叱柔比星、柔红霉素、阿霉素、长春新碱、长春地辛、米托意醒、白消安注射液、氮介等。
2)刺激性药物:如顺箱、卡缸达卡巴嗪、氟尿咯唳、依托泊昔、替尼泊昔、环磷酰胺等,(5)营养类药物(全胃肠外营养液>7d):复方氨基酸、脂肪乳(20%脂肪乳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如卡路、力能,结构脂肪乳如力文,鱼油脂肪乳如尤文,橄榄油脂肪乳如克林诺)、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力太、玺太)、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卡文)、果糖二磷酸钠、葡萄糖(浓度在12.5%以上)。
儿科静脉输液安全管理ppt课件

新生儿病区 钢针 0.5% 留置针97.5% PICC2%,
新生儿室输液工具
钢针 留置针 PICC
现状:“被动”静脉治疗
接 诊病人 不做静脉需求评估 使用外周静脉治疗
频繁更换静脉治疗工具
外周ebitis
科室内专项检查
1、培训内容
操作前全面评估
穿刺技巧
使用规范 ACL
SAS
A血管的评估:静脉的粗细
头静脉 贵要静脉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无名静脉 上腔静脉
直径 直径 直径 直径 直径 直径
6mm 8mm 16mm 19mm 19mm 20mm
不同部位血管的回血流量
手背及前臂静脉1~95ml/分 肘部及上臂静脉100~300ml/分 锁骨下静脉1000~1500ml/分 上腔静脉2000~2500ml/分
病人的选择:出生体重≤1500g, 胎龄≤32周
优点
1、可输注高浓度药液,可输血 2、可采血 3、穿刺难度低于PICC 4、导管费用低于PICC 5、维护简单,不必定时冲管
适应症
产房内抢救 输液大于7天 需要换血
禁忌症
有脐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膜炎等 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系统疾病者 有先天畸形、脐疝、肝脾增大者 有下肢或臀部血流异常
30周 早产儿
体重:1.3KG
患儿准备
出生后24h内呼吸、循环状态稳定后进行脐静 脉置管术,患儿于远红外保暖台上,予以 心电、呼吸、血氧监测。
物品准备
操作者准备
置管者和1名助手 洗手衣帽整齐
操作流程
初步消毒 再消
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
毒 确认脐
儿科病人静脉输液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输液安全是指通过静脉将药物安全 地输入病人 的体内 , 在输液 的整个过程 中无人为的意外情况 发生 , 病人无不 良反 应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静脉给药方法 , 在多途径 治疗 中占有 不容 质疑 的首要位 置… , 是治疗 重症 疾病 及 也 抢救危重病人 的首用治疗方法。然 而 , 在临床输液护理过程 中存在着很多安全 隐患 , 现就重 点从护士 、 病人 两方 面进行 分析 , 找出安全隐患 , 查 制定有效 的护理对策并认真落 实 , 确 保 儿 科 病 人 输 液 安全 。
实施治疗导致用药错 误。③ 随意更换 药物输 注 的顺 序。④ 未按输 注药物 的半衰 期及药物作用 机理合理 调整滴 数。⑤ 配制药物时 , 随意减少液体量 , 致使药物浓度发生改变 。 112 护士 的慎独精神较差 , .. 服务意识不够 : 现代 医德赋予 “ 慎独” 的意义是 : 当护 士既无 上级监 督 , 又无 同行关 注时 , 都能 自觉谨慎遵守 医德 准则 , 严格 按照操作 规程办 事 , 主 且
动 地 、 见性 地 、 条 不 紊 地为 患 者 服 务 , 做 任何 有 损 病 人 预 有 不 健康 的事 。个别护士在操作考 试和操作 比赛等场 合能 完全 按规范操作 , 而在临床静脉输液 中往 往只求 速度 不求 质量 , 不 按 规 范操 作 。 1 13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 .. 医嘱书写错误 而未 及时纠正 , 随 意 执 行 口头 医嘱 , 当查 对 不 到 位 时 , 致 输 注 药 物 错 误 。 未 导 按要求在输液卡上签名 、 签注 的时间与实 际时间不符 , 查 使 对制度流于形式 , 可导致护患纠纷、 差错事故 的发生。 1 14 执 行 静 脉 输 液 操 作 流 程不 规 范 : 如 : 护 士 的 院 内 .. 比 ① 感染意识较差 , 无菌观念不到位。②开启安瓿前不消毒安 瓿 颈部 , 导致微粒污染 。③抽吸药液方 法错误 。④反复使用 同 个注射器针头抽药 。⑤在输 液操 作过程 巾不遵 守 手卫 生 规范 。⑥不按规范检查输 液药 品、 液体 、 输液用物质量 等。 1 15 护士操作重技术 , .. 轻沟通 : 儿科病人静脉输液穿刺 的 技术难度大 , 家长 的期望 值又很 高 , 而 家长往 往都 要求 “ 一 针见血 ” 给护士造 成较 大的精 神压力 , 往在 集 中注意 力 , 往 进行穿刺时忽视 了与家属的沟通 , 加上病儿哭 闹有些家属情
儿科注射与静脉输液的护理要点

03
特殊情况下儿科注射与静 脉输液护理
新生儿及婴幼儿护理要点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由于新生儿及婴幼儿的血管较细,应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头皮静脉、 手背静脉等。
固定肢体
在注射或输液过程中,应妥善固定患 儿的肢体,避免活动导致针头脱落或 液体外渗。
控制输液速度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合理控制输 液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记录过敏情况
对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儿,应详细记录其过敏情况,包括药物名称、 剂量、反应症状等,为以后的诊疗提供参考。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注射和静脉输液过程中,必须始终 保持无菌操作环境,包括使用无菌手 套、消毒棉球和一次性注射器等。
定期更换输液装置
加强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穿刺部 位受到污染。同时,定期更换敷料, 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感 染迹象。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家属的疑虑和担 忧,理解他们的立场和感 受。
鼓励提问
鼓励家属提出问题,确保 他们充分理解并满意解答 。
家属心理支持方法
表达同情
对家属的焦虑、担忧等情 绪表示理解和同情。
提供信息
提供有关注射或静脉输液 的详细信息,帮助家属了 解治疗过程,减轻他们的 不安。
情绪支持
给予家属情绪上的支持, 如安慰、鼓励等,帮助他 们度过难关。
家属参与患儿护理重要性
提升患儿安全感
家属的陪伴和参与可以增加患儿 的安全感,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
虑。
促进医患合作
家属的积极参与可以促进医患之 间的合作,提高治疗效果。
增强家属信心
通过参与患儿的护理,家属可以 更加了解治疗过程,从而增强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钾 奥美拉唑 速尿 多巴酚丁胺(4mg/ml) 多巴胺 甘露醇 静脉营养液
PH
5.5 10.3 — 11.3 8.5-9.5 3.5 3.3 4.5 —6.5 5.5
药物渗透压
渗透压表示液体中小颗粒的数量 正常范围为240- 340mOsm/L(290mOsm/L)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 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新生儿病区 钢针 0.5% 留置针97.5% PICC2%,
新生儿室输液工具钢针 留置针 P源自CC现状:“被动”静脉治疗
接 诊病人 不做静脉需求评估 使用外周静脉治疗 频繁更换静脉治疗工具 外周静脉损伤或被迫 使用中心静脉工具
最常见的并发症
Phlebitis 静脉炎 Extravasations 渗出 Infections 感染 Occlusions 阻塞
心电、呼吸、血氧监测。
物品准备
操作者准备
置管者和1名助手 洗手衣帽整齐
操作流程
初步消毒 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 再消 毒 铺巾 消毒残脐并修剪 确认脐 静脉并置入导管 两人确认管道深度后缝 合再固定
置管深度
: 方法1:置管长度(cm)=(3×Wt+9)/2+1 方法2:置管长度(cm)=1.5×Wt+5.6
并发症出现的根本原因?
护士的疏忽? 静脉治疗评估不够,缺乏安全管理
二、儿科静脉治疗安全管理
1、人员培训——主动评估 规范流程 2、输液中的监管——高危药物 有效巡视 3、定期专项督查——护理部季度检查 科室内专项检查
1、培训内容
操作前全面评估 穿刺技巧 使用规范 ACL SAS
儿科静脉治疗安全管理
苏曼
亳州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病区护士长
内容
我科静脉治疗现状 小儿静脉治疗评估及安全管理 我科开展新技术UVC的介绍
一、现状
五个病区 儿科消化 儿科呼吸 脑瘫康复 新生儿室 NICU 观察输液室
我科输液工具使用情况
脑瘫康复、观察输液室 钢针46% 留置针54% 儿科消化、呼吸病区 钢针8%,留置针92%,
影响UVC开展的因素
医生对置管的认同(感染?) 护理人员对置管积极的态度( 技术?) 医生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费用?风险?) 导管的使用是否达到了人们的预期
建立科学的静脉治疗评估管理制度
是确保静脉治疗安全的保证
用心服务 用爱导航 一切为了孩子
2-4周
大于1个月,刺激、 毒性药物
手术,急救,刺激药 物
输液工具选择的基本原则
选用粗直、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进行穿刺。
满足输液治疗的前提,选用最细、最短的留置针进 行穿刺。 选用最安全的穿刺产品进行穿刺。 选用最适合病人病情需要、疗程需要的穿刺产品进 行穿刺。
操作技巧
适应症
产房内抢救 输液大于7天 需要换血
禁忌症
有脐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膜炎等 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系统疾病者 有先天畸形、脐疝、肝脾增大者 有下肢或臀部血流异常
30周
早产儿
体重:1.3KG
患儿准备
出生后24h内呼吸、循环状态稳定后进行脐静
脉置管术,患儿于远红外保暖台上,予以
A血管的评估:静脉的粗细
头静脉 贵要静脉 直径 直径 6mm 8mm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直径
直径
16mm
19mm
无名静脉
上腔静脉
直径
直径
19mm
20mm
不同部位血管的回血流量
手背及前臂静脉1~95ml/分 肘部及上臂静脉100~300ml/分 锁骨下静脉1000~1500ml/分 上腔静脉2000~2500ml/分
遵守静脉治疗护理 评估流程 早评估 多因素考虑 选择的导管适合病 人且经济有效 利用新技术
现代静脉输液护理的三大目标
成功穿刺 血管保护 安全留置
我科新开展的UVC 病人的选择:出生体重≤1500g,
胎龄≤32周
优点
1、可输注高浓度药液,可输血 2、可采血 3、穿刺难度低于PICC 4、导管费用低于PICC 5、维护简单,不必定时冲管
例如: 体重1kg 置管长度=(3×1+9)/2+1 =7cm
置管后
X摄片查看导管末端是否到达下腔静脉 持续输液最低速度2毫升/小时 每班交接导管深度并脐部护理 观察残脐有无出血,有无腹胀及下肢循环 情况 常规可留置5-14天
拔管
消毒残脐 拆线 拔管有阻力时稍停2分 钟或微微旋转导管拔出 导管末端培养 观察有无出血
手法 角度 固定
角度问题与处理
角
刺破静脉后壁
度 过 大
角度过小
仅将针尖刺入静脉而外套 划伤血管外膜、导管皱 管尚在静脉壁外至送管失 缩受损、进针有滞钝感、 败 病人疼痛
处
理
15-30°
绷紧皮肤,在消毒范围1/2-1/3 处穿刺以15-30度角 直刺静脉
2、输液中的监管
高危药物使用记录单
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50%GS 2780 右旋糖苷 2000 TPN 1100-1400 20%甘露醇 1100 10%Nacl 1026 长春新碱 610
C静脉输液工具 评估
穿刺工具
头皮钢针 套管针
留置时间
2-4小时 3-4天
适用范围
临时输液 小于1月的输液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深静脉导管
4周-1年
输液中两点一线的观察
3、定期专项督查
护理部季度检查 科室每月留置针专项检查
留置针专项督查
操作是否规范(穿刺、固定、冲封管) 有无穿刺记录 自粘绷带是否定时放松减压 有无留置针尾端压伤 向家长宣教是否到位
“主动”静脉治疗
接 诊病人
对多因素评估 选择最适合病人 需求的静脉导管 使用最初选定的导管完成 全部静脉治疗同时把导管 相关并发症降到最低
小儿静脉的生理特点
静脉细、小 皮下组织较厚,静脉不直观且不易触 及
液体渗出是小儿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
B治疗方案评估:药物PH值和渗透 压
PH是衡量液体酸碱度的指标 正常7.35-7.45 PH<5或PH>9.0时,外周静脉会发生严 重的静脉炎 PH是引起外周静脉炎的主要因素
临床常用药物的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