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配制

合集下载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的配制:由粉针车间按大豆胰蛋白胨每30g加1L纯化水的比例配制培养基(每批分装应>3000瓶,每瓶灌装5ml,每批至少配制18L-19L培养基)。

培养基:乳糖=5ml:1g 在百级下用规格为50ml的无菌针管分装8.2.1调整分装机步数,使分装装量为1.0g,分装于灭菌后的管制瓶中。

8.2.2在无菌分装室百级层流罩下,把准备好的无菌培养基用无菌注射器(规格为5ml)分装到各管制瓶中,每瓶分装5ml,然后加塞,轧盖。

8.2.3阴性对照:在模拟分装过程的前、中、后段,随机抽取10支装有培养基的管制瓶与试验样品同条件培养一起培养,作为阴性对照。

8.2.4阳性对照:在模拟分装过程的前、中、后段,随机抽取10支分装有培养基的管制瓶,其中5支接种浓度<100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液,另5支接种浓度<100cfu/ml 的白色念珠菌液,作为阳性对照。

培养基的配制:由粉针车间按大豆胰蛋白胨每30g加1L纯化水的比例配制培养基(每批分装应>3000瓶,每瓶灌装5ml,每批至少配制18L-19L培养基)。

培养基:乳糖=5ml:1g 在百级下用规格为50ml的无菌针管分装8.2.1调整分装机步数,使分装装量为1.0g,分装于灭菌后的管制瓶中。

8.2.2在无菌分装室百级层流罩下,把准备好的无菌培养基用无菌注射器(规格为5ml)分装到各管制瓶中,每瓶分装5ml,然后加塞,轧盖。

8.2.3阴性对照:在模拟分装过程的前、中、后段,随机抽取10支装有培养基的管制瓶与试验样品同条件培养一起培养,作为阴性对照。

8.2.4阳性对照:在模拟分装过程的前、中、后段,随机抽取10支分装有培养基的管制瓶,其中5支接种浓度<100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液,另5支接种浓度<100cfu/ml 的白色念珠菌液,作为阳性对照。

培养基的配制:由粉针车间按大豆胰蛋白胨每30g加1L纯化水的比例配制培养基(每批分装应>3000瓶,每瓶灌装5ml,每批至少配制18L-19L培养基)。

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配方

1. LB培养基:10 g/L胰蛋白胨(进口),5 g/L酵母提取物(进口),10 g/L NaCl。

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加入15 g琼脂粉;
2. YPD培养基:22 g/L的一水合葡萄糖,20 g/L胰蛋白胨(进口),10 g/L酵母提取物(进口)。

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加入20 g琼脂粉;
3. SC-Ura培养基:22 g/L含一水合葡萄糖,6.7 g/L YNB(无氨基酸酵母氮源),1.224g/L 氨基酸粉末(除Leu , Trp , His , Ura, Ade, Lys, Met以外的),配制相应缺陷型则补加其他7种氨基酸。

4. YPX 培养基:蛋白胨,20 g/L;酵母粉,10 g/L;木糖,20 g/L或50 g/L。

5. YPD+G418:G418:1ml/L
Leu(亮氨酸)0.38 g/L,
Ura(尿嘧啶)0.076 g/L,
100xHis(组氨酸)7.6g/L,加入10mL/L
100xTrp(色氨酸)7.6g/L, 加入10mL/L
100xAde(鸟嘌呤)7.6g/L 加入10mL/L
100xLys(赖氨酸)7.6g/L 加入10mL/L
100xMet(甲硫氨酸、蛋氨酸)7.6g/L 加入10mL/L
加入碱液调节pH至6.10左右。

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加入20 g琼脂粉;
全部氨基酸:。

培养基配制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培养基配制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培养基配制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一、培养基配制的基本步骤1. 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培养基所需的各种原料和试剂。

常用的培养基原料包括蛋白胨、葡萄糖、琼脂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适量的水和试剂的称量工具。

2. 称量试剂:按照配方中的比例,准确地称取所需的试剂。

在称量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并使用洁净的称量工具,以避免试剂受到污染。

3. 溶解试剂:将称取好的试剂溶解于适量的水中。

在溶解过程中,可以通过搅拌或加热的方式促进试剂的溶解。

溶解完毕后,应检查溶液的透明度和均匀性,确保试剂充分溶解。

4. 调整pH值:根据具体的培养基配方,使用酸碱溶液调整培养基的pH值。

通过逐滴加入酸碱溶液,并经过搅拌均匀,逐步调整pH 值至所需范围。

在调整pH值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调节,以免对培养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5. 加热消毒: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持续5-10分钟,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在加热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溢出和烧焦,同时要保持试剂的充分混合。

6. 灭菌冷却:将消毒完毕的培养基冷却至适宜的温度,通常为45-50摄氏度。

在冷却过程中,应避免引入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可使用无菌工作台或灭菌过滤器进行操作。

7. 分装保存:将冷却好的培养基分装到无菌培养皿或试管中,并密封保存。

在分装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试剂接触到外界空气,以防止污染。

二、培养基配制的注意事项1. 实验环境要保持清洁,操作过程要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试剂受到污染。

2. 在配制过程中,应准确称取试剂的质量,并按照配方中的比例进行配比,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配方的准确性。

3. 在试剂溶解和调整pH值时,应充分搅拌均匀,确保试剂充分溶解和均匀混合。

4. 加热消毒时,应注意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以避免试剂烧焦或溢出。

5. 冷却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和细菌的侵入,可使用无菌工作台或灭菌过滤器进行操作。

6. 培养基的分装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并尽快密封保存,避免试剂受到外界空气和微生物的污染。

常见培养基的配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常见培养基的配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常见培养基的配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培养基的配制方法:1.准备所需材料:培养基主要由基础成分和添加剂组成,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成分配制培养基。

常见的基础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盐和特定生长因子等,添加剂包括琼脂、酵母浸泡液等。

2.称量和溶解:根据配方比例,准确称量各个成分并分别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可以加温以加快溶解速度。

3.调整pH值:通常需要调整培养基的pH值,使用盐酸或氢氧化钠等酸碱调节剂,逐滴加入直至达到指定的pH值,一般为7.0-7.44.加入琼脂:在溶解各个成分的培养基溶液冷却至约50℃时,加入适量的琼脂,并充分搅拌溶解。

最后通过高温高压灭菌,使培养基凝固。

二、培养基配制的注意事项:1.材料和器皿的消毒:操作前需预先进行灭菌处理,如使用高温高压灭菌器、自闭式消毒法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以确保培养基的无菌性。

2.避免污染: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培养基的污染,如使用干净的器皿和工具,并注意操作环境卫生。

3.精确称量:根据配方比例准确称量各个成分,尤其是微量元素等特定剂量的添加剂。

4.pH值调节:在调整培养基的pH值时,应逐滴添加酸碱调节剂,并反复检测和调整,以确保达到设定的pH值。

5.良好的溶解和混合:搅拌培养基溶液时应充分混合,以确保各个成分均匀分布。

6.温度控制:培养基配制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控制,避免溶液过热或过冷,影响琼脂的溶解或培养基的凝固。

7.灭菌处理: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要通过高温高压灭菌或过滤灭菌进行处理,以保证培养基的无菌性。

8.存储条件:灭菌后的培养基应放置在低温、干燥和避光的环境中保存,并注意严格控制培养基的有效期。

总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包括准备材料、称量和溶解、调整pH值、加入琼脂和灭菌处理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和器皿的消毒、避免污染、精确称量、pH值调节、良好的溶解和混合、温度控制、灭菌处理和存储条件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通过严格控制操作环境和工艺要求,可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无菌性。

各种培养基配方

各种培养基配方

146种培养基配方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用)牛肉膏3g蛋白胨5g氯化钠10g琼脂15~20gpH 7.0~7.2水1000mL2、2、高氏(Gause)1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钾1g氯化钠0.5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0.5g硫酸亚铁0.01g琼脂20g水1000mLpH 7.2~7.4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入煮沸的水中,在火上加热,边搅拌边加入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

121℃灭菌20min。

查氏(Czapek)培养基(培养霉菌用)硝酸钠2g磷酸氢二钾1g氯化钾0.5g硫酸镁0.5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琼脂15~20g水1000mLpH 自然121℃灭菌20min。

4、马丁氏(Martin)琼脂培养基(分离真菌用)葡萄糖1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1g七水合硫酸镁0.5g1/3000孟加拉红(rose100mLbengal,玫瑰红水溶液)琼脂15—20gpH 自然蒸馏水800mL112℃灭菌30min。

临用前加入0.03%链霉素稀释液100mL,使每毫升培养基中含链霉素30μg。

5、马铃薯培养基(简称PDA)(培养真菌用)马铃薯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琼脂15—20gpH 自然培养基的配制: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30min,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熔化后补足水至1000mL。

121℃灭菌30min。

6、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1)、取大麦或小麦若干,用水洗净,浸水6—12小时,至15℃阴暗处发芽,上面盖纱布一块,每日早、中、晚淋水一次,麦根伸长至麦粒的两倍时,即停止发芽,摊开晒干或烘干,贮存备用。

(2)、将干麦芽磨碎,一份麦芽加四份水,在65℃水浴中糖化3—4小时,糖化程度可用碘滴定之。

加水约20mL,调匀至生泡沫时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3)、将糖化液用4—6层纱布过滤,滤液如混浊不清,可用鸡蛋白澄清,方法是将一个鸡蛋白加水约20mL,调匀至生泡沫时为止,然后倒在糖化液中搅拌煮沸后再过滤。

常用培养基配制方法

常用培养基配制方法

常用培养基配制方法:(1)基础盐培养基(MSM):(NH4)2SO42.0g,MgSO4·7H2O0.2g,CaCl2·2H2O 0.01g,FeSO4·7H2O0.001g,Na2HPO4·12H2O1.5g,KH2PO41.5g,蒸馏水1000 mL。

(2)LB培养基: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 mL,pH7.5。

(3)高氏合成1号培养基:硝酸钾1g,磷酸氢二钾0.5g,硫酸镁0.5g,氯化钠0.5g,硫酸亚铁0.01g,可溶性淀粉20g,蒸馏水1000mL。

(4)查彼氏培养基:硝酸钠2g,氯化钾0.5g,硫酸镁0.5g,磷酸氢二钾1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蛋白胨0.5g,蒸馏水1000mL。

(5)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 g,蒸馏水1000mL。

将无病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加蒸馏水1000mL,煮沸0.5 h,纱布过滤,滤液加蒸馏水补足1000mL,再加入葡萄糖,然后分装三角瓶灭菌备用。

(6)铵察氏琼脂培养基:氯化铵2g,氯化钾0.5g,硫酸镁0.5g,磷酸氢二钾1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蛋白胨0.5g,琼脂20g,蒸馏水1000 mL。

(7)克氏合成1号琼脂培养基:磷酸氢二钾1g,碳酸镁0.3g,氯化钠0.2 g,硝酸钾1g,硫酸亚铁0.01g,碳酸钙0.5g,葡萄糖2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8)葡萄糖天门冬素琼脂培养基:葡萄糖10g,天门冬素0.5g,磷酸氢二钾0.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9)葡萄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葡萄糖10g,酵母膏1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10)瓦氏肉汁琼脂培养基:蛋白胨5g,葡萄糖10g,牛肉膏10g,氯化钠5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11)淀粉琼脂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0g,碳酸镁1g,磷酸氢二钾0.3g,氯化钠0.5g,硝酸钠1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

培养基配方及配置

培养基配方及配置

培养基配方及配置
一般来说,培养基的配方包含基础培养基、添加剂和调节剂。

基础培养基是指提供生物体基本生长必需的基本成分,包括能源物质、有机和无机原料、氮源、矿质元素和缓冲物质等。

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有
LB培养基、MS培养基等。

添加剂是指用于满足特定实验需求的成分,如抗生素、抗菌剂、激素、维生素等。

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调节剂是指用于调节培养基pH值、渗透压、表面张力等物理化学性
质的成分,如缓冲液、pH调节剂等。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细菌培养基LB的配方及配置:
1.基础培养基成分:
- 水:900ml
-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NaCl:5g
2.添加剂:(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必要的添加)
- 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100μg/ml
- 抗菌剂(如氯霉素):25μg/ml
3.配制方法:
-将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NaCl加入水中,并搅拌混合均匀。

- 将培养基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加水至1000ml,并混合均匀。

-调节pH值至7.0-7.2(一般使用缓冲液进行调节)。

-用自制滤纸过滤器滤过,将溶液分装至培养皿或试管中。

-如需添加抗生素或抗菌剂,将相应的药物加入培养基中,并充分溶解。

-培养基装瓶后可以高温高压灭菌,或使用滤器过滤进行无菌处理。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LB培养基的配方和配置流程,不同实验需要可能
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在设计培养基配方时,需要结合具体实验目的和生物
体的特性来确定合适的成分和浓度,并注意配制和保管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有效性。

各种培养基配方范文

各种培养基配方范文

各种培养基配方范文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基础物质,能够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不同的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养分和环境条件,因此培养基的配方需要根据微生物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培养基配方。

1.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配方:-蛋白胨或复合氮源:10g-酵母浸出物:5g-葡萄糖:1g-NaCl:5g-K2HPO4:2g-MgSO4:0.2g-pH调节至7.0后加水至1000mL2.牛心提取物琼脂糖培养基配方:-牛心提取物:3g-高级琼脂糖:15g-葡萄糖:10g-NaCl:5g-pH调节至7.0后加水至1000mL3.玉米浸出物琼脂糖培养基配方:-玉米浸出物:4g-高级琼脂糖:15g-酵母浸出物:1g-NaCl:5g-pH调节至7.0后加水至1000mL4.LB琼脂糖培养基配方:-液体LB培养基:10mL-高级琼脂糖:15g-NaCl:5g-pH调节至7.0后加水至1000mL 5.血寒养基配方:-羊血:50mL-肉浸出物:3g-酵母浸出物:3g-肉汤培养基:1L-红细胞素:5g-高级琼脂糖:3g-pH调节至7.0后加水至1000mL6.厌氧培养基配方:-肉浸出物:5g-酵母浸出物:5g-NaCl:5g-蒸馏水:900mL- 加入0.1%的L-cysteine:10mL-pH调节至7.0后用氮气替换空气注意事项:-培养基中的成分应严格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并保持无菌。

-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要高温高压灭菌以保证无菌。

-不同的微生物可能对一些成分非常敏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培养基的pH值应根据微生物环境要求进行调整,一般在7.0左右。

-配好的培养基应存放在4℃的冰箱中,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成分分解。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培养基配方,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需求,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配方的调整。

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根据微生物的特性和实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茎尖培养可看作是这方面较为特殊的一种方式。它采用极其幼嫩的顶芽的茎 尖分生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接种。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包括茎尖分生组织在内 的一些组织来培养,这样便保证了操作方便以及容易成活。 用靠培养定芽得到的培养物一般是茎节较长,有直立向上的茎梢,扩繁时主要 用切割茎段法,如香石竹、矮牵牛、菊花等。但特殊情况下也会生出不定芽,形 成芽丛。 2)不定芽的发育 在培养中由外植体产生不定芽,通常首先要经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的细 胞。然后,经再分化,即由这些分生组织形成器官原基,它在构成器官的纵轴 上表现出单向的极性(这与胚状体不同)。多数情况下它形成芽,后形成根。 另一种方式是从器官中直接产生不定芽,有些植物具有从各个器官上长出不 定芽的能力如矮牵牛、福禄考、悬钩子等。当在试管培养的条件下,培养基中 提供了营养,特别是提供了连续不断植物激素的供应,使植物形成不定芽的能 力被大大地激发起来。许多种类的外植体表面几乎全部为不定芽所覆盖。在许 多常规方法中不能无性繁殖的种类,在试管条件下却能较容易地产生不定芽 而再生,如柏科,松科,银杏等一些植物。许多单子叶植物储藏器官能强烈地 发生不定芽,用百合鳞片的切块就可大量形成不定鳞茎。 在不定芽培养时,也常用诱导或分化培养基。用靠培养不定芽得到的培养物, 一般采用芽丛进行繁殖,如非洲菊、草莓等。
配成1L母液,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4)配制MS铁盐母液
一般配制成100倍MS铁盐母液。 依次称取 EDTA二钠 3.73g FeSO4·7H2O 2.78g
配成1L母液,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所以MS母液有5种大量元素母液,加上MS微量元素母液、MS有机母液和MS铁盐 母液,共8种母液。 激素母液的配制 各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要单独配制,不能混合在一起,生长素类一般要先用
分别称取
CuSO4·5H2O 0.05g CoCl2·6H2O 0.05g 各自配成100ml的调整液,然后取5ml就还有0.0025g的量。
(3)配制MS 盐酸硫胺素(VB1) 0.01g 烟酸 0.05g 甘氨酸 0.2g 盐酸吡哆醇(VB6) 0.05g
培养基配制
配制培养基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购买培养基中所有化学药品,按照需要
自己配制;二是购买商品的混合好的培养基基本成分粉剂,如MS、B5等。
自己配制可以节约费用,但浪费时间、人力、且有时由于药品的质量问题,给
实验带来麻烦。就目前国内的情况看,大部分还是自己配制。为了方便起见,
现以MS培养基为例介绍配置培养基的主要过程。 1、配制几种母液 (1)配制MS大量元素母液 一般将大量元素分别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分别稀释100倍。
(4)加蒸馏水用量筒定溶至1L。
(5)按设计好的方案添加各种激素,由于激素的用量很小,而且激素对组培植 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所以有条件的话最好用微量可调移液器吸取,减少误差。 (6)用精密试纸或酸度计调整PH至5.75.8。(有条件的话使用酸度计,比较精确) 可配1当量的HCL和1当量的NaOH用来调溶液PH值。 1当量HCL配制:用量筒量取8.3ml配成100ml溶液。 1当量NaOH配制:称取NaOH 4g 配成100ml溶液。 (7)称取5g左右琼脂粉(质量好的琼脂粉),倒入上面配好的溶液中,放在电炉 上加热至沸腾,直到琼脂粉熔化。 (8)稍微冷却后,分装入培养容器中。无盖的培养容器要用封口膜或牛皮纸封 口,用橡皮筋或绳子扎紧。 (9)放入消毒灭菌锅灭菌,灭菌20分钟左右。 (10)灭菌后从灭菌锅中取出培养基,平放在实验台上令其冷却凝固。
少量95%的酒精或1当量的NaOH溶解,细胞分裂素一般要先用1当量的盐酸溶解
,然后再加蒸馏水定容。一般取100mg配成100ml母液。 2、配制培养基 以配置1L MS培养基为例,按顺序进行如下操作:
(1)先在烧杯中放入一些蒸馏水。
(2)分别取上面八种母液10ml倒入。
(3)一般称取30g蔗糖倒入,搅拌溶解。
这里所指的菌,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及其他微生物。菌的特点是:极 小,肉眼看不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在自然条件下忍耐力强,生 活条件要求简单,繁殖力极强,条件适宜时便可大量滋生。 无菌的范畴是:经高温灼烧或一定时间蒸煮过后的物体,经其他物理或化学的 灭菌方法处理后的物体(当然这些方法必须已经证明是有效的),高层大气、岩 石内部、健康的动、植物的不与外部接触的组织内部,强酸强碱,化学元素灭 菌剂等表面和内部都是无菌的。从以上可以看出:在地球表面无菌世界要比有 菌世界小的多。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 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消毒,它指杀死、 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显然经过消毒,许多细 菌芽孢、霉菌厚垣孢子等不会完全杀死,即由于在消毒后的环境里和物品上还 有活着的微生物,所以通过严格灭菌的操作空间(接种、超净台等)和使用的器 皿,以及操作者的衣着和手都不带任何活着的微生物。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 操作,就叫做无菌操作。 植物组织培养对无菌条件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甚至超过微生物的培养要求, 这是因为培养基含有丰富的营养,稍不小心就引起杂菌污染。要达到彻底灭菌 的目的,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切实有效的方法灭菌,才能保证培养 时不受杂菌的影响,使试管苗能正常生长。 常用的灭菌方法可分为物理的和化学的两类,即:物理方法如干热(烘烧和灼
二、灭菌
灭菌是组织培养重要的工作之一。初学者要清楚有菌和无菌的范畴。有菌的范 畴是:凡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物体,接触自然水源的物体,至少它的表面都是有 菌的。依此观点,无菌室等未处理的地方、超净台的表面、简单煮沸的培养基、 我们使用的刀、剪在未处理之前、我们身体的整个外表及与外界相连的内表, 如整个消化道、呼吸道,即我们呼出的气体、培养容器无论洗得多干净等等都 是有菌的。
四、培养
培养指把培养材料放在培养室(有光照、温度条件、无菌)里,使之生长,分裂 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的过程。 1、培养方法 (1)固体培养法 即用琼脂固化培养基来培养植物材料的方法。是现在最常用的方法。虽然该方 法设备简单,易行,但养分分布不均,生长速度不均衡,并常有褐化中毒现象 发生。 (2)液体培养法
三、接种 接种时由于有一个敞口的过程,所以是极易引起污染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由
空气中的细菌和工作人员本身引起,接种室要严格进行空间消毒。接种室内保 持定期用1%3%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设备、墙壁、地板等进行搽洗。除了使用前用紫外线和甲 醛灭菌外,还可在使用期间用70%的酒精或3%的来苏儿喷雾,使空气中灰尘颗 粒沉降下来。无菌操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接种4小时前用甲醛熏蒸接种室,并打开其内紫外线灯进行杀菌; (2)在接种前20分钟,打开超净工作台的风机以及台上的紫外线灯; (3)接种员先洗净双手,在缓冲间换好专用实验服,并换穿拖鞋等; (4)上工作台后,用酒精棉球搽拭双手,特别是指甲处。然后搽拭工作台面; (5)先用酒精棉球搽拭接种工具,再将镊子和剪刀从头至尾过火一遍,然后反 复过火尖端处,对培养皿要过火烤干; (6)接种时,接种员双手不能离开工作台,不能说话、走动和咳嗽等; (7)接种完毕后要清理干净工作台,可用紫外线灯灭菌30分钟,若连续接种, 每5天要大强度灭菌一次。 接种是将已消毒好的根、茎、叶等离体器官,经切割或剪裁成小段或小块,放 入培养基的过程。现将接种前后的程序连贯地介绍。 无菌接种步骤: (1)将初步洗涤及切割的材料放入烧杯,带入超净台上,用消毒剂灭菌,再用 无菌水冲洗,最后沥去水分,取出放置在灭过菌的纱布上或滤纸上。
(2)材料吸干后,一手拿镊子、一手拿剪刀或解剖刀,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切割。 如叶片切成0.5cm平方的小块;茎切成含有一个节的小段。微茎尖要剥成只含1 -2片幼叶的茎尖大小等。在接种过程中要经常灼烧接种器械,防止交叉污染。 (3)用灼烧消毒过的器械将切割好的外植体插植或放置到培养基上。具体操作 过程(以试管为例)是:先解开包口纸,将试管几乎水平拿着,使试管口靠近酒 精灯火焰,并将管口在火焰上方转动,使管口里外灼烧数秒钟。若用棉塞盖口 ,可先在管口外面灼烧,去掉棉塞,再烧管口里面。然后用镊子夹取一块切好 的外植体送入试管内,轻轻插入培养基上。若是叶片直接附在培养基上,以放 13块为宜。至于材料放置方法除茎尖、茎段要正放(尖端向上)外,其他尚无统 一要求。接种完后,将管口在火焰上再灼烧数秒种。并用棉塞,塞好后,包上包 口纸,包口纸里面也要过火。
即用不加固化剂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植物材料的方法。由于液体中氧气含量较 少,所以通常需要通过搅动或振动培养液的方法以确保氧气的供给,采用往复 式摇床或旋转式摇床进行培养,其速度一般为50100r/min,这种定期浸没的方法,既能使培养基均一,又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2、培养步骤 (1)初代培养 初代培养旨在获得无菌材料和无性繁殖系。即接种某些外植体后,最初的几代 培养。初代培养时,常用诱导或分化培养基,即培养基中含有较多的细胞分裂 素和少量的生长素。初代培养建立的无性繁殖系包括:茎梢、芽丛、胚状体和 原球茎等。根据初代培养时发育的方向可分为: 1)顶芽和腋芽的发育 采用外源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使具有顶芽或没有腋芽的休眠侧芽启动生长, 从而形成一个微型的多枝多芽的小灌木丛状的结构。在几个月内可以将这种 丛生苗的一个枝条转接继代,重复芽苗增殖的培养,并且迅速获得多数的嫩茎 。然后将一部分嫩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就能得到可种植到土壤中去的完整 小植株。一些木本植物和少数草本植物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再生繁殖, 如月季、茶花、菊花、香石竹等等。这种繁殖方式也称作微型繁殖,它不经过发 生愈伤组织而再生,所以是最能使无性系后代保持原品种的一种繁殖方式。 适宜这种再生繁殖的植物,在采样时,只能采用顶芽、侧芽或带有芽的茎切段 ,其他如种子萌发后取枝条也可以。
烧)、湿热(常压或高压蒸煮)、射线处理(紫外线、超声波、微波)、过滤、清洗 和大量无菌水冲洗等措施;化学方法是使用升汞、甲醛、过氧化氢、高锰酸钾、 来苏水、漂白粉、次氯酸钠、抗菌素、酒精化学药品处理。这些方法和药剂要根 据工作中的不同材料不同目的适当选用。 1、培养基用湿热灭菌 培养基在制备后的24小时内完成灭菌工序。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 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 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 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灭菌放气 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 。常用方法是:关闭放气阀,通电后,待压力上升到0.05MPa时,打开放气阀, 放出空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后,再关闭放气阀。 关阀再通电后,压力表上升达到0.1MPa时,开始计时,维持压力0.10.15MPa,20分钟。 按容器大小不同,保压时间有所不同,见表。该表所列数字是彻底灭菌很保险 的数字,如果容器体积较大,但是放置的数量很少,也可以减少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