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案例5篇地理教案的内容应该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相一致,涵盖了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概念。
教案中应该合理选择和组织地理内容,使其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的地理认知和思维结构。
下面给大家分享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欢迎阅读!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通过实例和新闻材料及亲身体会等,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掌握科技、立志报国的思想以及环保观念。
三、教学重点: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学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六、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能说明交通运输重要性的信息和资料。
教师: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
七、教学课时 3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展示投影】这组投影片说明了什么?1.贵州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有几百亿吨,居南方各省区之首,然而,丰富的煤炭资源受交通限制,有些煤炭运不出去;贵州林木总蓄积量有1亿多立方米,由于交通不畅,有的地区采伐的木材,腐烂和运出的一样多。
因此,贵州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
”2.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
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同时形成感性认识──交通运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
)【学生回答】说明交通运输业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这两个事例分别从货运、客运两个方面说明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优先发展运输业。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4.3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
本节内容通过讲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概念,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从而能够理解并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交通运输业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
但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系统性和深入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能够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合理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于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
2.难点:如何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业,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相关交通运输业的案例资料,制作PPT。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因素,通过PPT展示,使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分析具体交通运输业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一.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和分类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堂讲解和资料展示来丰富学生的认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展示、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
2.难点: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
2.资料展示法: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资料。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问题。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交通运输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的讲解资料。
2.准备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资料,包括图片、数据等。
3.准备交通运输业发展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呈现(10分钟)讲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根据讲解的内容,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其特点和作用。
八年级地理上册--交通运输 教案

现,每条交通线都有自己的名字。
例:北京到包头之间的铁路线叫?(京包线)宝鸡到成都之间的线叫?(宝成线)那么这些交通线是怎样命名?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请大家利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明察秋毫,找出其中的奥妙。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板书)三横五纵
(填表总结)让学生脱离开图,依记忆填。
(分组计时比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总结)交通运输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
为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联系,都应首先发展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当之无愧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难怪人常说:“要想富,先修路”。
3.新增的公路、铁路起什么作用?(便于煤的运出,便于游客和当地人的出行,带动经济的发展)
(板书)三、铁路运输
说明,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板书)1.铁路线的命名
为了方便人们坐车,顺利到达目的地,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每条交通线都有自己的名字。
例:北京到包头之间的铁路线叫?(京包线)宝鸡到成都之间的线叫?(宝成线)那么这些交通线是怎样命名?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请大家利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明察秋毫,找出其中的奥妙。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板书)三横五纵
(填表总结)让学生脱离开图,依记忆填。
(分组计时比赛)
板书设计。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交通运输》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4.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情感,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重点难点】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俗语: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引出交通运输,导入新课。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84~86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引导、点拨学生归纳交通运输的含义及交通运输方式。
假如没有便捷的运输工具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路,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谈谈交通运输对生活的影响。
教师引导点拨: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承转:你到外地探访亲友或旅游,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一)自主思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1.自由发言,交流对各种运输方式的速度、价格等的直观认识。
2.自主学习:请结合生活经验及教材85页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比较。
并把结果填入表格。
学生交流研讨,教师点拨归纳。
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你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吗?(二)请根据下列情境,为这几位旅客出谋划策。
1.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2.上海有一位患者需要移植骨髓。
台北一位志愿者捐献了自己的骨髓。
骨髓3.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
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4.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5.一吨活鱼从跋山水库运往沂水县城。
【学生活动】学生在各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说出选择的方式并说明理由。
(从多角度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引导。
)【分析归纳】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选择货运与客运方式时应分别考虑的因素如下。
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要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对运输工具做出选择。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交通运输》教案6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6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掌握,通过对交通运输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困惑,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区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比较;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交通运输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如火车、飞机、汽车等,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简要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以及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
3.操练(20分钟)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地理八年级上册《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

【课题】八上第四章第三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1课时)【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目标】1.在“中国铁路运输网”图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重点)2.在“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图上指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并了解高速铁路的环境效益,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之间人流量和货流量很大,而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便于连续的长距离运输等优点,能较好地解决我国交通运输的供需矛盾。
本节重点讲解铁路运输,通过读图分析出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识记我国主要的南北、东西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又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速度要求更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运输业,通过读图明确我国主要的高速铁路干线及分布格局。
【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辨认各个省区轮廓,能准确说出各个省区的名称、省会、简称,对铁路干线的名称能够很好的解析;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合作达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天路”是指什么路呢?活动2:如京广线(北京-广州)陇海线(连哈尔滨冰雕上海东方明珠拉萨布达拉宫昆明石林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铁路交通运输的压力很大,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所以我国大精讲点拨〗【当堂达标】1、(目标1)我国内地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铁路干线是()A.焦柳线B.京沪线C.京九线D.陇海线2、(目标1)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是()A.北京B.徐州C.郑州D.兰州3、(目标2)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一组是()A.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B.北京市、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C.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D.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4.(目标2)京广高铁联系的两个工业基地是()①京津唐②沪宁杭③辽中南④珠江三角洲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5.综合题(1)京沪高铁沿途经过____个省级行政区,京沪高速铁路通车后,可极大地减轻_____铁路的运输压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合理发展交通运输教案商务星球版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及分布格局2、知道我国高速铁路运输发展及其未来规划3、学会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差异4、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二、重点难点:1、能够说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2、了解我国运输现况3、交通方式的选择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前置作业:1、说出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2、比较我国的把不同地方的交通有什么区别?3、找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4、比较一下输出每一种运输方式的利弊?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们家乡的运输方式引入,问学生我们附近所见过的运输方式和公路情况如何?2、回顾旧知识回顾第一章所学的省和行政中心3、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讨论找出课本90页的我国铁路干线,本按南北东西两个方向归类。
(2)找出我国的主要高速公路,归类。
(3)以身边的运输方式为主比较每一种运输的费用如何?4、小组展示5、精讲点拨(1)主要的铁路干线: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铁路枢纽有:北京、郑州、兰州、株洲、徐州。
铁路干线:东西干线有: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南北干线:京哈—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火车)、公路运输(汽车)、水运(船舶)、航空运输(飞机)、管道运输。
分布:东部铁路网、公路网密度大,西部铁路网、公路网密度小;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内河航运:长江、珠江、松花江、京杭运河地位重要;内河干流航线多沿东西方向延伸,支流航线多沿南北方向延伸;南方的内河通航能力比北方大。
海洋运输:沿海航线有北方航线(上海、大连为中心)、南方航线(广州、香港为中心)。
航空运输:主要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
(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不大的用航空运输(飞机);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用公路运输(汽车)、远程用铁路运输(火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用铁路运输(火车)或水运(船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八上第四章第三节合理发展交通运输(第1课时)【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目标】1.在“中国铁路运输网”图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重点)2.在“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图上指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铁路,并了解高速铁路的环境效益,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之间人流量和货流量很大,而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便于连续的长距离运输等优点,能较好地解决我国交通运输的供需矛盾。
本节重点讲解铁路运输,通过读图分析出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识记我国主要的南北、东西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又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速度要求更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运输业,通过读图明确我国主要的高速铁路干线及分布格局。
【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辨认各个省区轮廓,能准确说出各个省区的名称、省会、简称,对铁路干线的名称能够很好的解析;初二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合作达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MTV《天路》“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教师提问:1.“天路”是指什么路呢?师引导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青藏铁路的信息:2.青藏铁路的修建需要客服哪些技术难题?3.青藏铁路的造价是平原地区铁路造价的多少倍?4.青藏铁路建成后,对于青藏地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生欣赏歌曲;(学生展示)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青藏铁路的信息:1.《天路》;2.高寒缺氧,生态脆弱,高原冻土等;3.青藏铁路的造价是平原地区普通铁路的三倍左右。
4. 结束了西藏自治区不同铁路的历史;促进了青、藏两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欣赏视频,激发兴趣,通过学生展示认识到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感受我国交通事业的飞跃发展。
(教师小结)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通过同学们的展示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衔接与过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间客、货运输量大,距离远,适宜发展铁路运输,从我们的家乡枣庄到拉萨需要经过哪些铁路线路?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我国的铁路运输网。
首先请大家先了解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定向示标展示目标并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左侧。
①铁路干线和枢纽。
②分布格局。
③高速铁路。
学生默读学习目标注意关键词整体感知,在学习中有的放矢。
自主探究(一)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师出示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和范围:课本90-91页的所有内容;自学时间:8分钟自学要求:1、在“4-3-1中国铁路运输网”上找出并描画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并完成助学P93学习过程(1)。
2、找出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徐州,郑州,兰州等。
3、读图说出我国东、西部铁路网密度的差异。
学法指导:在P90“4-3-1中国铁路运输网”图上用不同水彩笔按走向描画主要铁路干线。
师巡视,了解学情。
师投影部分学生描画成果生默读课本90-91页的正文和地图,按照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完成助学P93学习过程(1)1、我国的铁路干线(1)南北干线(自东向西)①京沪线(北京—上海)②京九线(北京—九龙)③京哈—京广线(哈尔滨—北京—广州)④焦柳线(焦作—南宁)⑤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⑥青藏线(西宁—拉萨)(2)东西干线 (自北向南)⑦滨绥-滨洲线(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⑧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⑨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兰州—阿拉山口)⑩沪昆线(上海—昆明)○11南昆线(南宁—昆明)2、圈画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徐州,郑州,兰州按照铁路干线的走向描画并识记名称、位置及起始点。
通过读图,获取我国铁路网密度东西之间的差异。
从地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小组交流师在学生完成助学学习过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成果,重点是查缺补漏。
生小组内互动,互相检查做题情况,反馈落实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位置。
组内交流,做到共同存疑。
(师巡视,了解学情)衔接与过渡通过自学、交流相信大家对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对抗赛。
成果展示读图观察【图解铁路干线与枢纽】活动1:绘图、填图竞赛全班分成6个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绘制我国铁路干线简图,然后分别选择一个代表上台板演,填充铁路干线名称。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绘图情况;提示学生检查板演结果,做到查缺补漏;教师及时对各组展示情况给予评价鼓励。
活动2:任选两条相交的铁路干线,说出其起止点及交汇处的铁路枢纽的名称。
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到各自板面,两两组合,依据活动2要求,提出问题并据图展示。
活动3:任选两个有铁路干线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说出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及其起止点。
师及时鼓励点评;4、从总体来看,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网在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友情提示〗从人口、地形、经济等方面考虑。
【教师小结】我国的铁路干线中,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的有:滨绥—滨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南昆线等;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的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青藏线等。
重要的铁路枢纽有北京、郑州、徐州、兰州等。
小组代表分别上台参加对抗赛。
活动1:活动2:如京广线(北京-广州)陇海线(连云港-兰州)相交于郑州;京沪线(北京-上海)陇海线(连云港-兰州)相交于徐州;京沪线(北京-上海)沪昆线(上海-昆明)相交于上海等等;活动3:如济南,京沪线(北京-上海)兰州,包兰线(包头-兰州)陇海线(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阿拉山口)生读图观察:整体上我国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较为稀疏。
人口地形经济东部稠密以平原为主,平坦发达西部稀疏以高原、山地为主不发达生通过描图、填图、小组内交流等环节,大部分学生已能按照走向据图说出名称,师提供一个交流展示平台,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分组对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落实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从整体上看,我国东部地区的铁路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较为稀疏。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情境创设】假期中,家在枣庄的小平计划乘火车去下列城市旅游观光,请同学们帮他设计合理的火车路线。
旅游城市: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枣庄→哈尔滨:枣庄→天津(京沪线)→哈尔滨(京哈线)枣庄→上海:枣庄→上海(京沪线)枣庄→拉萨:枣庄→徐州(京沪线)→兰州(陇海线)→拉萨(青藏线)枣庄→昆明:枣庄→徐州(京沪线)→宝鸡(陇海线)→成都(宝成线)→昆明(成昆线)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活动中,巩固本知识,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读一读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91阅读<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说一说什么是综合交通枢纽?展示图片:生结合阅读材料,图片思考回答。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交汇形成综合性交通枢纽。
拓展视野,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和综合交通枢纽。
衔接与过渡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铁路交通运输的压力很大,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所以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运输业,运行时速在200-400千米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补充:普通铁路时速一百左右)。
同学们想一下我们枣庄有没有高铁通过?(生回答:京沪高铁)哈尔滨冰雕上海东方明珠拉萨布达拉宫昆明石林合作探究(二)高速铁路播放视频《千里京沪路,一日便可回》引导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我国的高铁建设成就。
〖承转〗通过视频同学们对高铁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通过读图来认识一下我国高铁的发展状况。
教师出示自学指导(二)读P92“图4-3-2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完成导学问题:1、读图找出已建成的高速铁路,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
2、结合图4-2-1,说出高铁连接的主要工业基地。
3、读课本93阅读,了解高铁的环境效益。
〖精讲点拨〗1、注意观察京沪、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及省会,连通的工业区。
2、京沪高铁“以桥代路”是为了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
生观看视频,并回答感触:生1:北京到上海普通铁路需要两天,动车组10个小时,高铁4小时48分;生2:京沪高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试车时速创世界纪录。
生3:联通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学生自学)生带着导学问题阅读课本92-93页图文,思考并解答。
(小组交流)小组内就导学问题讨论,做到求同存异。
(展示交流)问题1: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哈大高铁、郑西高铁、济青高铁等已建成高铁主要分布在东、中部。
问题2:高铁主要连接京津唐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问题3:①占地少,保护耕地资源②能耗低③环境污染小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更直观的感知我国的高铁现状,了解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问题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交流,提高课堂效率。
构建与梳理东西干线滨绥-滨洲线(绥芬河—哈尔滨—满洲里)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兰州—阿拉山口)沪昆线(上海—昆明)南昆线(南宁—昆明)分布格局:东部稠密,【当堂达标】( )2、 A.焦柳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陇海线3、(目标1)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是 ( )4、 A.北京 B.徐州 C.郑州 D.兰州 3、(目标2)京广高铁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正确的一组是( ) A .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B .北京市、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广东省 C .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 D .北京市、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南省、广东省 4.(目标2)京广高铁联系的两个工业基地是 ( ) ①京津唐 ②沪宁杭 ③辽中南 ④珠江三角洲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5.综合题(1)京沪高铁沿途经过____个省级行政区,京沪高速铁路通车 后,可极大地减轻_____铁路的运输压力。
(2)京沪高速铁路沿线不能欣赏到的农业景观是 ( )A .稻花飘香B .小麦黄熟C .棉田连绵D .荔枝丰收(3)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开工建没, “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南北干线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九线(北京—九龙)京哈—京广线(哈尔滨—北京—广州) 焦柳线(焦作—南宁)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铁路枢纽北京: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京包线交汇徐州:京哈线、陇海线交汇 郑州:京广线、陇海线交汇 兰州: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交汇⑥青藏线(西宁—拉萨)高速铁路A.节约东部地区的土地资源B.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求水平C.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D.防止环境污染【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按照我校倡导的“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模式,学生自学→小组互动→交流展示→训练强化→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