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考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分析探讨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分析探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是指在城市道路沿线进行景观绿化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引入创意和创新的元素,打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绿化景观创意设计的背景意义、设计原则和实施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扩展,城市道路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也是城市形象的窗口。
通过将绿化景观融入城市道路设计中,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还可以改善交通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还可以增加城市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吸收噪音、改善水文循环等环境效益,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中,应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
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
即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植物生长环境的绿化植物,提高绿化的生存率和成活率。
设计应突出功能性。
即要在美化城市道路的考虑到道路功能的需求,如行车、停车、行人通行等,合理规划和设计绿化景观。
设计应追求创意性。
通过绿化植物的选择、布局和景观元素的设置,营造出独特、富有创意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效果。
设计应注意可操作性。
即要考虑到维护管理的成本和困难,选择容易管理的绿化植物,合理设计绿化设施,方便后期的养护工作。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的实施措施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要注重绿化景观的整体布局。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整齐、有序、连贯,与周围的建筑环境相协调。
要注重种植的多样性。
选择不同种类、形态、颜色的植物进行组合和搭配,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要注重景观元素的设置。
不仅可以通过雕塑、喷泉等艺术品的设置,增加景观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还可以通过设置休闲座椅、亭子等便利设施,提供居民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要注重绿化景观的养护管理。
及时修剪、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保持绿色植物的健康生长,保护和维护好绿化景观。
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五篇范例)

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五篇范例)第一篇: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论文【摘要】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一些缺陷加剧了城市污染以及雨洪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当前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中需要使用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我国道路排水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四种新型雨洪控制理论。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达国家道路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对我国的启示,促进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与新型雨洪控制技术相结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雨洪控制;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城市中对雨水的控制措施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注重对于水量的控制,其次是水质管理,直到当前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新型雨洪控制的内涵就是通过减少雨水陆地聚集为目的,使得雨水更容易进行下渗,汇聚到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地下水的补充以及城市水循环系统的修补作用,促进当前城市水文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新型雨洪控制理论1.1最佳管理措施BMP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采用雨水径流污染治理以及城乡雨水系统控制的最优管理方式(BMP),并且随后从现实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进行改进。
对于BMP的确切概念和内涵,美国水文管理部门有着自身的独特看法,他们认为BMP没有确切的技术限制,只要是能够减轻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或者对此有预见性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等都是BMP。
当前,美国BMP的技术性设施主要有过滤设施、植被控制、渗透设施和调蓄设施[1]。
1.2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水敏感性城市建设理论是由澳大利亚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同样具有水文价值的景观,主要是从人工建设开发前或者依托于技术手段进行维护的两种水资源处理方式[2]。
当前主要有三种方式:①通过减轻污水和给水的排放量,使得水循环量减少;②注重保护开发前水径流的水体质量和数量;③通过对城市雨水的高效利用。
主要的技术手段有调蓄塘、浅沟、雨水池、植物过滤带等。
论述街道景观设计

论述街道景观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升城市环境的美感和品质,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体验。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街道景观设计可以增强城市的形象和品牌。
一个美丽、有特色的街道景观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和象征,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声誉。
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因其独特的街道景观设计而成为世界闻名的景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购物者。
街道景观设计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个宜人的街道环境可以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多种功能,让居民能够在其中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设置人行道、绿化带、休憩设施等可以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步行和休息环境,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
街道景观设计可以促进社区居民的交流与互动。
一个亲切、友好的街道环境可以激发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设计街道时可以考虑设置公共广场、活动场地等,以鼓励居民之间的聚会和交流,打造一个和谐、有爱的社区环境。
街道景观设计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街道景观时,应尽量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提倡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
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滋养绿化带,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来供电照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
这样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实现街道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街道景观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设计出独具特色和适应当地环境的街道景观。
要注重功能与美观的结合,确保街道景观既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又能够提供美丽的景观效果。
要重视细节设计,比如道路照明、标志牌、座椅等,都应该与整体设计相协调,提高街道景观的整体品质。
要注重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和绿化,保持良好的街道环境。
只有做好维护和管理工作,才能保持街道景观的长久美丽。
街道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社区的交流与互动,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思路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思路
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
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道路
绿化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路:
1. 生态环境保护,在设计道路绿化景观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
环境保护的思路。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避免破坏生态平衡。
同时,要注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采用合理的绿化方式,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
2. 空间利用和规划,在设计道路绿化景观时,需要考虑空间利
用和规划的思路。
合理规划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绿地,保证道路畅
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绿化空间,打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同时,要考虑不同地段的绿化需求,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绿化设计,
如商业区、居住区、公共区域等。
3. 文化和艺术融合,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需要融入当地的文化和
艺术元素。
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设计具有地方特
色的绿化景观,体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可以引入艺术雕塑、景观灯光等元素,丰富道路绿化景观的艺术表现力,提升城市
的文化品位。
4. 可持续发展,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耐旱抗逆的植物品种,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养护成本,提高绿化设施的可持续利用率。
同时,要注重绿化景观的长期维护和管理,确保景观的持久美观。
综上所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利用和规划、文化和艺术融合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思路,以打造宜人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对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考

对现代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考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
因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也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道路的景观成为了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历,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展开一系列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景观;设计;原则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 ion, urban construction took place the new change, improve the people’s material life level, spirit level requirement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high. Thus, the urban road landscape design also has become a city construction need to consider the important content, road landscape became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image of the city. Based on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the urban road landscape design on a series of discussion, refers for the colleague.Keywords: the city road; Road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城市道路景观作为展示城市风貌和人们认识城市的重要视觉、感觉场所,是城市建设面貌和经济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者,也是城市发展过程的忠实记录者,通过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能及时、直观的反映出城市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总体水平以及城市的特色。
关于城市道路花境的设计思考

关于城市道路花境的设计思考城市道路花境是城市美化和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为市民带来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环境品质。
在设计城市道路花境时,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环境条件、植物选择、设计风格等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关于城市道路花境的设计思考。
一、环境条件在设计城市道路花境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环境条件。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土壤和地形特点,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花卉的生长和发展。
在设计花境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以确保它们能够顺利生长,并且不会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城市道路花境所处的位置也需要考虑。
一些花园位于高楼大厦之间、交通繁忙的路口旁,这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噪音、尾气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植物和布局,才能使花园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二、植物选择植物是城市道路花境的灵魂,它们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花园的整体效果。
在植物选择上,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 适应环境。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保证它们能够生长健康。
2. 观赏性。
花园植物应该具有良好的观赏性,能够为市民带来美丽的视觉体验。
3. 绿化效果。
植物应该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的绿化水平,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4. 抗污染能力。
选择一些对空气污染、噪音和尾气具有一定净化作用的植物,有助于改善道路环境。
在植物选择上,可以考虑选择一些耐旱、耐寒、耐污染的植物,比如紫叶李、杜鹃、丁香等,它们可以在城市道路花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花园的功能特点来选择植物,比如春季可以选择樱花、桃花,夏季可以选择芙蓉、荷花,秋季可以选择枫叶、菊花,冬季可以选择腊梅、玉兰等。
三、设计风格城市道路花境的设计风格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符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城市的整体定位。
在设计花境时,可以参考当地的建筑风格、艺术元素和传统文化,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花园的设计中,使其更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设计风格还应该考虑到花园的使用功能。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分析探讨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创意设计分析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道路绿化成为了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
一、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重要性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则是一种重要的城市规划手段,通过绿化景观的引入,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的绿化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空气温度,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绿化景观还可以吸收噪音、减少尘土,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是城市的“面子工程”,良好的绿化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给人以美丽、整洁的感觉。
而且,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也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可以通过绿化景观的设计,呈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可以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良好的绿化景观设计可以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方式,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从而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凝聚市民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需符合城市整体规划。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应当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一致,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定位,与城市的风貌和文化背景相契合,形成与城市整体规划相衔接的绿化景观设计。
需兼顾功能和美观。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不仅要注重美观,更需兼顾实用性。
设计要符合绿化功能、交通功能、生态功能等多种功能需求,确保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需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创意设计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反映城市的地域文化,呈现城市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精神,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
关于城市道路花境的设计思考

关于城市道路花境的设计思考城市道路是城市的血脉,是连接各个区域的重要通道。
在城市的建设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城市道路的美化与绿化问题,导致城市道路显得单调乏味,环境污染严重。
如何设计城市道路花境,让城市道路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我们设计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花境设计应与城市风貌相统一城市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地方,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风貌和特色。
在设计花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着重体现当地的风格和韵味。
南方的城市可以采用热带植物,如棕榈树、山茶花、凤凰木等,来打造亚热带的风情,而北方的城市则可以选择一些寒冷地区适宜的花草,如月季、松树、龙眼树等,以体现北方的冷峻和清幽。
花境设计应当与城市风貌相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彰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品位。
二、花境设计应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花境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现在社会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绿化工作也应该符合这一原则。
可以选择一些易于生长的植物,如多肉植物、一些适合城市环境的乡土植物等。
在花境的设计中,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要过度消耗水资源,不要给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地方造成影响。
在花境的设计中,可以融入一些生态雨水的设计理念,进行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以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城市的自然环境。
三、花境设计应注重创新和艺术性在花境的设计中,要注重创新和艺术性,要打破传统的花境设计模式,注重设计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设计元素,如当代雕塑、景观灯光、水景喷泉等,来丰富花境的设计内容。
在植物的选择上,也不要一味地选择常见的花草树木,可以尝试一些新颖的植物品种,如色彩艳丽的花卉、形态奇特的多肉植物等,以丰富花境的景观效果。
通过创新和艺术性的设计,可以让城市道路的花境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为市民带来更加美好的视觉享受。
在花境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实用性和便利性,要充分考虑行人和车辆的通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道路的不断延伸,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成为新时期的一个新课题。
道路景观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文章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论述,对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原则和内容。
关键词:城市道路; 景观设计; 建筑; 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现代交通工具得到了长足地发展,日趋严重的交通和安全问题,导致城市传统街道的大规模、快速改建;同时城市区域化的集中,城市道路逐渐由原来的单一性功能发展成为功能丰富的综合性城市道路。
这不仅对社会和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影响着现代城市道路景观的布局与结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道路景观主要表现在沿街整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欠佳,城市道路两旁建筑、绿化、设施等景观要素设计缺乏统一考虑。
1.2缺乏尺度感、层次感
不同的道路由于其功能、形式的不同应该有不同的景观尺度及景观层次,然而设计上不考虑尺度及空间层次,导致道路景观乏味且单薄的例子随处可见。
1.3缺乏人文特色意识
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原有城市道路景观风格或特色的尊重,不能
够有机地处理新增元素与原有景观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道路两旁新建建筑不能与其周边传统建筑协涮一致。
1.4缺乏以人为本意识
主要表现在道路建设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忘记了道路景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提供舒适优美的交通空间。
1.5缺乏独特性
主要表现在千楼一面、千街一面,无视城市历史背景,不看城市的整体风貌,忽略不同城市居民之问的不同观念和不同生活习惯,在道路建设上,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别性,不能如实地反映城市特有的面貌、风采和神态。
城市街道建设在空间上。
两侧建筑的色彩、材料及形式等方面过于雷同,缺乏可识别性等。
主次干道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没有创新,缺乏生机与活力。
分车带两侧栏杆过高,显得道路拥挤,影响市容。
1.6盲目绿化
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
在环岛上,这一矛盾更为突出。
选用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外来植物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以上问题的存在有历史的原因、观念的原因,也有管理不严、立法不健全以及各专业学科问的分离等原因,最终造成城市道路景
观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
2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2.1保持整体性原则
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形象和个性。
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断的堆砌和拼凑。
2.2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原则
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文化演进和人类群体的进化。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求各个景观元素组成的街景统一协调,且应与城市历史文物(古建筑、古街道,塔等)以及现代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
如西安不但是丰富历史遗存城市,而且是经济繁荣,环境幽雅的现代化城市。
2.3以人为本的原则
道路上的人流、车流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观赏街景,又由于各自交通目的(上班、购物、旅游等)和交通手段(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不同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征。
所以城市道路在设计中要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建筑布局、建筑风格、色彩及道路环境设施等的延续设计来实现视觉空间上的连续性,方便行人,美化街道,缓解交通压力。
2.4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结合自然环境,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方面统一。
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破坏性的影响降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在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同时,使城市道路中的硬质景观融人自然并与自然共存。
3道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3.1道路的线性设计
道路线性设计城市道路的平、纵、横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在道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对交通畅通和交通安全的影响最大。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把绿化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优美的道路空间线形应是:平、纵、横线性良好的配合,线性平顺流畅,行车舒适并富有安全感。
3.2路面的设计
路面是人们步行与车辆通行的行为场所。
无论是展现在图面上,还是铺设在实际地面上的路面都能成为道路景观的基调。
伴随着人们在路面上的行动将会感受带给身体的知觉。
路面是各种构成道路要素中感觉最全的要素。
路面具有的视觉效果是指给人们视觉上带来的快适性、赋予街道特征的主体性、沿街建筑群体地面给街道景观带来的整体性等等。
3.3街景的设计
街景是道路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由道路设施来形成城
市中街道景观的情况很少,大多数情况是由沿街建筑物构成的景观。
同时沿街地区设置的各种设施也是构成街道景观特征的重要要素。
道路景观是一种和道路的交流,是与建筑景观不可分割的。
3.4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是道路连续景观“线”的主要表现形式,构成了道路景观的基础。
如果说道路的平、纵、横设计是景观设计的内涵,那么绿化设计则是景观设计的外在体现。
良好的绿化设计能调整道路使用者的心态,减轻其行车的紧张状态,消除视觉疲劳,加强了行车的安全性。
进行绿化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调查道路的周围环境和立地条件,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查周围绿化现状(绿化的布局、树种及长势)、土壤理化性质及地下、空中管线和大型公共场所。
(2)仔细、合理规划。
道路绿化包括行道树、分车带、中心环岛和林荫带四个组成部分,为充分体现城市的美观大方,不同的道路或同一条道路的不同地段要各有特色。
绿化规划在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同时,四个组成部分的布局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密切配合,做到景色的相对统一。
①行道树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侧重落叶类,夏季可遮荫,冬季可为行人提供天然日光浴。
问距5~8m,在有架空线地段,应选择耐修剪的中等株形树种。
②分车带是道路绿化的重点。
应结合自身宽度、所处车道性质及有无地下管线进行规划。
位于快车道之间的分车带,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适当配以小型花灌木。
位于快、慢车道之间的分车带,宽度为2m以下或有地下
管网的,以草坪和宿根花卉为主;宽度在2~4m且无地下管网的,可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做灵活多样的大色块规划设计;宽度为4m 以上且无地下管网的,除灌草结合外,还可配以小型乔木。
③中心环岛地处道路交叉点,目的是疏导交通,要求绿化高度在0.7m以下,为使司机和行人能准确地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可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花、草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种几何图案或变形设计。
④林荫带以方便居民步行或游憩为前提,参照公园、游园、街头绿地进行乔、灌、草、花的合理优化配置;同时,可布置少量的园林设施,如园路、花架、花坛、园桌、园凳、宣传栏等。
3.5节点设计
在城市街道网络中,选择交叉点、桥、站前广场、停车场、地下出入口、隧道、步行天桥、路旁广场等作为节点,因为这些设施在街道网络划分中具有像标点符号的效果,具备形成街道景观的重要作用,不仅是眼睛可以看得见的形态,而且也是通过在街道空问移动中体验形成的印象,是作为街道空间节点被记忆的场所。
但是并不一定因此而将他们作为在街道网络中显著的存在而设计的非
常醒目。
3.6步行道设计
步行道不同于城市其他道路。
尤其在步行街的设计中,理解步行者的特性尤其必要。
“步行”是不依赖于任何工具和技术的最为基本的交通手段,也是速度最慢的交通手段,与沿街环境的接触也最为密切,对步行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是最高。
人行道虽然也包括公
共空地,但多数情况是通过街道的线性改良,在人行道的宽幅内产生了节余空间的结果。
如果在与沿道建筑物前面的空地进行一体化的处理,就会形成融通性更高的休闲空间。
由于旁边是交通地带,并不适合于长时间休息,同时由于没有进深,如果放置过多的街道设施和绿化也反而会变成难以利用的场所。
这个空间主要是作为人们小憩的场所。
设计中要考虑绿化中的灯光效果,使绿化不会在夜晚显得漆黑一片,而且种植密度要适中,不影响两旁的建筑在人们观察视野范围内的景观,在供行人休息、停留的小广场或道路局部放大处种植一些遮阴树,这对夏季较为炎热的城市能够起到较好的降温作用。
4结语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重要的线性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未来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应根据人们在不同道路上的活动方式来选择不同的道路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浩谷康孙新旺.道路绿地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