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3篇(美丽的教育)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三篇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三篇【精选】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三篇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篇1 读书,就一个人而言,正如莎士比亚的诗:“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似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似鸟儿没有翅膀。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虽然是教育类书籍,却不同于以往我们常见的那种书卷气,案例分析^p 式讲评,几乎可以涵盖一线老师平时教育中的所有常见问题,具有理论性可操作性。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我一种思想的启迪:老师在教育中出了问题是因为没有寻根求,而当了情绪的奴隶,使自己的工作陷入非智慧的体力化;学生出了问题,也是因为老师不够理解孩子的原因,不仅要理解孩子的成长史、家庭教育,重要的是理解孩子喜欢什么、害怕什么;师生关系是最为微妙的,远近皆有度,远近皆因情绪而产生不同的学问;老师与家长的关系在现实并不理想,这就指导我们有很大的必要性要花精力指导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头疏堵破绽,这是使自己的工作趋于轻松的必由之路;管理孩子不如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
”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那一个个案例,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
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爱终究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
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
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矗。
《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假如我们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没有功利性的,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是一个无意的微笑,让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感受爱,并把这种美妙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有关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体会]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体会【最新4篇】
![[有关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体会]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体会【最新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ff391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f.png)
[有关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体会]教育书籍的读书心得体会【最新4篇】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篇一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是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去看的,因为要交一篇读后感。
但是在我通读朱永新的这部著作之后,才发现为什么学校建议我们来读这样一本书。
对于像我这样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这确实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籍。
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书写在《新教育之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诗,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想。
一番翻阅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是这样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
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教育理想”系列摒弃了“书斋式”研究,扎根教育的沃土,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词汇――德智体美劳课程、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对教育的至爱、激情、理性和建设态度,向我们描绘了理想的“教育图景”,阐述了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行政官员的教育主张。
这样的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过多“博大精深”的理论阐述和学术语汇的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实践本质,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共鸣,成为广受欢迎的教育学著作。
《新教育之梦》是一本现代气息浓厚的教育资讯集,一本如何做好教师、好校长、好学生、好家长的“教育指南”。
有人认为朱永新先生对中国教育“理想”有余,批判不足,这种将理想和批判人为对立的"思路殊不可取。
我以为,作者之所以有理想,除了“心中有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实有缺陷。
不破不立,朱永新先生对教育问题的批判不可谓不尖锐。
比如,在《理想的德育》中,他批判说“学生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意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征服学生的教师,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在《理想的教师》中,他批判说“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
教师读书随笔 《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随笔《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
我最近读了XXX老师的《美丽的教育》一书,这是一本由著名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所写的。
林格教育名家曾评价XXX老师为“爱的大师,脱离了浮华的爱的大师”。
在这本书中,XXX老师用她43年的教学经验,讲述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描绘了师生之间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爱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在书中,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
” 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班主任的重要性。
正如XXX老师所说:“在小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
孩子们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
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
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惯,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XXX老师以她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力,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班主任的重要性。
总之,XXX老师在她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
智慧,她的书籍是一部珍贵的教育宝典。
通过她的故事和见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教师的职责。
她的书籍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值得一读的。
教师读教育类书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责任。
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阅读教育类书籍成为了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读教育类书籍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类书籍让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在阅读教育类书籍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过去,我总是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
然而,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育类书籍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内涵,使我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
二、教育类书籍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学生沟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阅读教育类书籍后,我学会了如何与学生沟通。
例如,我学会了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需求。
同时,我也学会了运用多种沟通技巧,如非言语沟通、情感沟通等,使教育教学过程更加顺畅。
三、教育类书籍让我掌握了教育教学的方法教育类书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
这些方法使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教育教学过程更具针对性。
四、教育类书籍让我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类书籍中涉及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态。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了解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以及教育政策的变化。
这使我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将教育改革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教育类书籍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阅读教育类书籍使我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10篇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10篇《美丽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她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篇1读完了《美丽的教育》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美丽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动不已。
说到班主任工作经验,我应该最没有资格,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仅仅三月有余,要问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杂、乱、烦!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清点一天的工作,却觉得一无所获,班上有几个孩子太调皮,管都管不住,怎么办?班上的后进生成绩太差,每次小练习都只能给我个位数的成绩,怎么办?有些孩子太懒,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不认真、字迹马虎,默写都默不及格,怎么办……无数“头疼的事儿”把我的思维五花大绑,急得我喘不过气!这么麻烦的工作,难道仅仅靠一个“爱”字就可以解决,一开始我不相信,我觉得学生不听话就要批评,惩罚,实践证明自己的这种思想并不完全正确,有时候会适得其反,现在我也试着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找到自信,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学生越来越听话,对待学习也认真了,对班级的活动也积极了许多。
书中讲到了怎样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爱好,培养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班风,这几方面我感受很深,好的班风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正常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我把我们班的值日生具体到每个人,比如下第一节课擦黑板是那位同学,下第二节,第三节,打扫教室的,打扫卫生区的,抬菜的,分菜的,送餐具的,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让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都能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前段时间举行的跳绳拔河比赛,我们班有三十二个同学参加了比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的准备,通过这次的活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同学们体会到了胜利的喜悦。
读教育书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读教育书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读教育书的心得体会篇1养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更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这个假期我有幸读到一本关于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专著。
它是中国第一本养成教育专著经典,科学,严谨,新颖,实用。
本书的作者关鸿羽是我国著名教育专家。
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家庭教育的专著《颜氏家训》十分强调教育应当从小抓起。
颜之推说:“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苔罚。
”颜之推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
我们知道,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
许多人的习惯,终其身也无法改变。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
一些家长经常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
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
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
现在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种流行的偏向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
把德育也紧紧看作是有关知识传授的过程。
德育却是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
但是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
现代教育的长处是学科各有分工,而我们教育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各有分工,任务是很明确的。
但是人的全面成长,特别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这只能渗透而且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去。
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生怎样做人的任务。
所以,养成教育应当每一位教师、家长都能掌握的教育艺术。
从多角度总结丰富的经验,使我们得到更深刻的规律性认识。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家,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最新范文700字5篇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最新范文700字5篇《美丽的教育》后给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美丽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动不已。
以下是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一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真没感觉,只得顺手翻翻看。
但一看,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
导读是如此精彩;插图同样精致;是的,做重要的事情永远是有时间的。
在这里我引用孙云晓老师的开场白。
读这本书既使花去我大量的时间,也是值得的。
因为这本书确实不错。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尽管只有8年,要问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工作太繁杂了,班主任记录本记尽管作乐一些删减,但仍满满的,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
我读了了这本书,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我不再迷茫,我不再困惑,一个个生动鲜活生动的例子,似曾相识,孙老师是那么耐心细致的,不厌其烦的充满奈心的去处理去对待,他时时刻刻用他那平凡而伟大的爱心去温暖着每一位孩子。
孙老师之所以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对学生具有非凡的魔力,是来自于他对自己事业的真诚的爱。
正如孙老师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
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办主任常说的话将成为这个班的座右铭,班主任的好恶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我在以前对这些却很少重视,总觉得小孩子哪知道这么多,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蹲下身来和孩子们好好沟通过。
读了孙老师的书,我才突然醒悟,教育孩子不是光靠老师尊严,师生关系的融洽,关键在老师,教师要千方百计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这样孩子才愿意接近你,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这不仅需要热情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更需要师生间的心灵沟通。
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

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1暑期中,我们的郭校长为了促进我们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提高我们的教育学生的艺术为我们学校的每位班主任配备了孙蒲远老师写的《美丽的教育》一书,要求假期看完,并写出不少于一万字的读书笔记,于是我就细细地品味了这本书,这本书不但适合年轻的班主任看,更适合所有的教师看,这本书与其他教育书籍有所不同,她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来呈现师生的现实生活,与我们的教育实践更为贴近,看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初拿到这本书,我就被书名吸引了。
“美丽的——教育”,听起来很诗意。
在我的感觉中,教育是一项繁琐而又艰巨的工作,有的是困难、辛苦、忧心、复杂,何来美丽?怀着好奇、疑惑的心情我看完了这本书。
合上书后眼界、心境豁然开朗,教育,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换一个角度思考是多么的美丽,我们教师从事的的确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是一门艺术。
孙老师能够站在高处看教育,谈教育,教育在她的眼里是关爱,是理解、是尊重,她用自己的人格来培养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灵魂来塑造学生的灵魂。
在教育这片热土中,她是个画家,正在把一张张白纸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她是个音乐家,正在把一个个音符组合成一支支动听的歌;她是个建筑家,正在把一木一石叠垒成一座座高大的房。
她的心灵是美丽的,她所看到的事物是美丽的,因此,她所从事的事业自然就是美丽的了。
书中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表面上看是写有关班主任的工作艺术,但与常规教学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说这本书不但适合班主任阅读,更适合所有的教师阅读,它是一本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好教材。
这本书共分为八章,设计到了近200个班主任工作可能遇到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它全面介绍了班级工作的各个方面:从学生的坐姿到听课,从学生生病到与家长沟通,从课间到课堂,从队会到学生创造,从孩子淘气到爱每一个学生,从教师管理班级到教科研……读完这本书的第一感受是只有用爱心才能塑造灵魂,只有心中有爱才能谈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3篇(美丽的教育)《美丽的教育》,一个迷人的书名,读孙蒲远老师的这本书,我陶醉在孙老师的美丽教育中。
下面是美文网为大家准备的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范文1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孙蒲远老师写的《美丽的教育》一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师生现实生活。
比如孙老师发现学校给三好学生颁奖状时,校长双手把奖状递给学生,可有的学生却用一只手把奖状随意抽过去,晃晃悠悠地下了领奖台。
孙老师感到难受,她认为,这不是孩子的错,是班主任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
从此,她开始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双手接物的行为习惯,并且每天训练。
每天发作业本时,孙老师总是双手递给学生,如果学生忘了,单手来接,她不会递出去,直到学生伸出双手。
久而久之,她的学生们形成了习惯,递给来势的哪怕是一快小小的橡皮,也一定用双手来递。
孙老师相信,这种良好的习惯会使孩子很有教养的对待长辈。
孙老师在讲到有关批评学生的话题时说:“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不批评吗?不是!没有批评就等于放纵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讲清其要害,是在告诉孩子这样做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对别人、对自己、对集体有什么不好。
”孩子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但这并不等于错误无所谓。
能否认清是非对错,是能否成长进步的关键。
老师爱学生,学生感到幸福,老师也会感到幸福;同样,老师也得到了学生最真挚的爱,这样的教育也是最为美丽的教育。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范文2“宽容与赏识让教育更美丽爱心与智慧让教育走的更远”在一次特殊的机会下,使我有幸读了《美丽的教育》一书,并且深深爱上了它。
该书是一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孙浦远老师所著。
孙浦远老师用43年的心血与智慧洒在了教育这块土地上,其态度之严谨、功夫之深厚,《爱的教育》是她一生的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写出了栩栩如生、纷繁多样的儿童现实生活,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小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读了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惑,看了《美丽的教育》一书后,我吸取了许多教学与经验,掌握了许多好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它既是我的良师又是我的益友,对我的班级工作管理起到了及时有效的作用。
通过一个个班主任工作案例,传达着孙浦远老师以爱为主题的教育思想,传播着她从爱入手的教育理念。
“要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一个班级能否形成坚强而和谐的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成败的试金石。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如果把孙浦远老师的经验归结为一点,就是培养了一个好的班集体,让集体成为每个学生快乐成长的摇篮。
从《爱的教育》众多案例中,我学到了两大法宝:一、注意欣赏和赞扬孩子的优点。
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
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
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
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
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
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
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做一个懂得欣赏、善于赞扬的教师。
二、学会宽容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
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
孙老师的话无疑为身处“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就像孙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美丽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她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
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真可谓是思想的好向导,前进的指明灯。
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
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范文3近段时间读了孙蒲远老师的《美丽的教育——写给年轻的班主任》一书。
读完后,有些许感悟。
全书共分为八章,与其他书不同的是,本书的每章节中又都有若干个以问题为形式出现的子题目。
如:你冤枉过孩子吗?为什么班主任在课间要尽量和孩子们一起玩?学生写作业磨蹭怎么办?为什么不要轻易给孩子打坏分数等等。
班主任虽然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班主任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
这是我读完《写给年轻的班主任》一书的第一感受。
诚如孙老师所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至高无上的,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的好恶将会成为这个班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常说的话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座右铭,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气质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孙蒲远老师在书中用她自己细腻的爱抒写了教育的真谛。
教育因爱而美丽,因爱而神圣,因爱而光芒四溢。
作为教师,没有人不知道不爱学生的。
但是,怎样去爱?怎样用自己的爱来感化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孙老师告诉我们:一、爱是关注孙老师在《“爱学生”是什么意思》一文中说道:老师爱学生主要是对学生诚心诚意的“关注”。
你要细心的发现他的闪光点,认可他的努力,鼓励他点点滴滴的进步,理解他的苦衷与需求,关心他的生活与学习,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充分发挥他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这样的语言是朴实的,这样的爱是具体的,所以学生能够感受到孙老师的爱,学生能够被这样的爱点燃希望,积极向上。
记得班中的一个很乖巧的女孩。
平时上课的时候很认真,一双大眼睛会很专注地注视着你。
虽然成绩并不太尽人意,可是她懂事,努力了很多,成绩也稍有进步。
快临近期末考了,我把她叫来谈话,表扬她的进步,并问她平时的作业爸爸妈妈有没有帮忙辅导下?谁知,她立刻眼泪汪汪了,哽咽着说道:“他们离婚了。
”“啊?”我惊了一下。
“三个月前就离了。
”是女孩太乖巧还是我忽视了她?平时班级中孩子家里有点事,总写在脸上,肯定是我忽视了。
只好稍加安慰了几句。
爱是关注,在工作中,往往会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忽视了孩子,包括最重要的那些细节上的关注。
二、爱是宽容在孙老师的班里,上课的时候学生也可以去上厕所,这也许没有什么惊奇的,但让我惊奇的是如果碰到去的时间长了还没回来的情况,孙老师会让另一个学生带着手纸去厕所看看是不是那位同学碰到了什么困难?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孙老师是一个多么宽容的老师呀,在她班里的学生真是感到幸福。
孙老师的这种做法让人有些担心的问:您这么宽容会不会让孩子养成一上课就去厕所的习惯?孙老师摇摇头说:“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孩子没有这样,在孙老师的心目中班主任是在用自己的人格来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
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我总是以一种挑剔的眼光去审视学生,总关注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甚至常常气极败坏、声色俱厉:“昨天上课迟到,今天怎么又来晚了,下午叫家长来吧!”不能容许学生的反复。
再看看孙老师,她的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是从心灵深处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所以她的学生都愿意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
我从中体会到若真想成为学生的良师,就必须让学生从心里接受你。
而让学生接受你,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就要向孙老师那样放下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真心对待这生,学会宽容,学会理解。
三、爱是理解一次,孙老师接过学生送来的一团看不出模样的用画报贴成的东西时,想笑,看着学生庄重的样子,她忍住了笑,努力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终于看出来了:“一个机器人!”“对极了!”学生高兴地叫道。
试想,如果老师随意一句:“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啊?”会是怎样的结果呢?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入木三分,“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
”孙蒲远老师是理解孩子的,她谢过男孩,并把那个机器人认真地夹在教科书里。
孙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学生,就要理解学生。
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
理解有多深,爱就有多深。
只有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有师生情谊。
有了感情,才能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
四、爱是尊重当看到后进生小郭举手时,孙老师激动地对全班说:“郭某能积极参与学习,我们特别欢迎,他就是念错十个地方,我也不批评他。
”这暖暖的一句话里,有鼓励、有尊重,更让其他同学对小郭也十分尊重。
结果这个孩子只在一个地方打了磕巴,没有念错一处!这个孩子爸爸原来几乎天天打他,家里几天就得买一把新扫帚,孙老师及时与他爸爸进行沟通,爸爸就没再打过他。
一天,他突然问孙老师:“孙老师,你哪天过生日?”“你问这个干什么?”他哭了,一边哭一边说:“您对我太好了……我想长大了报答您……我有您这样的老师觉得很幸福……”孙老师听后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地握着他的手。
读完孙老师的书,我情不自禁地对书中调皮而又可爱的孩子露出了笑脸,也被孙老师的教育方法折服。
反思自己,很多时候会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学生太调皮,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孩子,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
猛然醒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思想;成绩的镣铐,应试的倾向扰乱了心智,所以学生的缺点在我眼中被放大。
可孙老师的学生从没有见到老师时有畏惧的感觉。
他们都愿意围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与老师交谈,把自己所有知道的事情与老师分享。
因为他们喜欢这样一个对他们宽容的老师。
孙老师是幸福的,她爱她的学生;孙老师的学生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这样爱他们的好老师。
我想,之所以我不快乐,是因为我整天都埋头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学生的问题之中,这些使得我疲惫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