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综合化学复习建议共50页
近三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分析以及复习建议

20 0 7经 炔 烃 的通 式
20 08薤 性质
20 笠 09
1 6分) 有机化学 , 2( 考查推理烷 、 、 考查化学方程式 的配平 烯
根 据有机物的结构推测化学
1 ( 分 ) 考 查 化 学计算 中遵 守原子 考 查外界 条件对 化学平衡移 考查氧 化还原离子方程式 以 3 6 守恒 动 的影 响 ,判 断 等 效平 衡 及 还 原 剂 强弱 关 系 考查判 断周期表 中具有 1 8 2 7题:化 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关键 词:高考 ;理科 综合 ;化 学;试 卷;分析 ;复 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 38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 -4 6 (0 90 -0 2 -0 6 3 542 0 )4 0 3 3 本 )两纲 ( 教学大纲和考试纲要 )”向 “ 高中化
学 课 程 标 准 ”的 平 稳 过 渡 。
不 高 ,很 少 考 查 实验 题 中连 接 装 置 的顺序 以及 实 验 的设 计 。
学 用 语
实验 题
:
考查 阴阳离子共存 时,根据 考 查 实验 室制 取 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某盐溶 发生 的实验现象来判断物质 的化 学式 以及化学方程式的 书写
2 1 ) C H:的反应 原理 以及 实验 液中存在的阴离子 8(5分 : 的基本操作和基本 方法
有机题:考查 醑、醇、烯、 3 . 0 有机题 :考查不饱和酯、
化 学能与 电能 ,考 查热化学 考查根据 电解质 溶液 中酸碱 考查 原子结构 以及元 素周 期 ( 分 ) 方程式 的书写和求 反应 热 6 滴定时溶液 p 值的变化来 表 H 求 原溶 液 的浓 度 1 6分 ) 化学 能与 电能 0(
,
化学新高考各科复习备考建议

化学新高考各科复习备考建议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
一、整合教材安排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
并按概念和理论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
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分子结构、晶体类型,热化学方程式,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原理,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碱金属,镁、铝、铁,同分异构,烃及其衍生物,糖类、蛋白质、油脂,有机合成材料,物质的量及计算,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实验室制法,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化学,实验设计。
高考化学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
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
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严格按照要求答题,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
【高考复习】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复习策略

【高考复习】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复习策略
1.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梳理记忆。
二十几天有计划地以化学课本、配套练习用书、平时复习笔记和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案为蓝本,利用最佳记忆时间来梳理记忆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反应规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实验原则等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备忘录上一定是自己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
强化记忆,为高考取胜做好基础保证。
2.抓住重点,检查和填补空白,提高能力。
了解自己的知识弱点,关注这一知识点,一天内进行多主题培训,强调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解决知识缺口,优化知识结构。
广东卷化学试题的题型是考试的基础,注重能力,内容主要体现在主要知识上。
在过去的20天里,我们要高度重视多项选择题的训练,稳步取得基本分数;在四大问题中,有机问题和化学反应原理问题要力争不得分,注重实验能力、新形势下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接受、吸收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实验探索和基本计算能力普遍较弱。
在最后阶段,我们可以专注于几个实验(如摩尔盐制备、物料分离、离子测试和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完成整个过程中的实验报告,增加实验经验,回答好实验问题。
3.考前20天,天天做套卷。
考前20天,天天计时做套卷(50分钟),目的是保持题感,熟悉题型,体会做题思路。
学会把握时间,控制解题速度,树立高考信心。
特别是多练中等题,做一些难度适中的化学
高考
套题,有利于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可以立刻进入临战状态,取得应有的成绩。
高考理综备考提高化学复习效率的办法

国家司法考试试题(1) 2003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1)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按照摩尔根和恩格斯的研究,下列有关法的产生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法的产生意味着在社会成员之间财产关系上出现了“我的”、“你的”之类的观念B.最早出现的法是以文字记录的习惯法C.法的产生经历了从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的过程D.法的产生标志着公力救济代替了私力救济2.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
”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
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A.扩大解释B.文法解释C.目的解释D.历史解释3.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4.在某法学理论研讨会上,甲和乙就法治的概念和理论问题进行辩论。
甲说:①在中国,法治理论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②法治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权威;③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
乙则认为:①法家提出过“任法而治”、“以法治国”的思想;②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③“法治国家”概念最初是在德语中使用的。
下列哪一选项所列论点是适当的?A.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①B.甲的论点①和乙的论点③C.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②D.甲的论点③和乙的论点②5.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关系的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不成立?A.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B.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C.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D.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6.《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高考理综化学答题技巧总结归纳

高考理综化学答题技巧总结归纳高考理综化学是高考科目中的一个重要科目,针对化学这门学科,考生应该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才能提高化学科目的得分率。
以下是关于高考理综化学答题技巧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对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们提供一些帮助。
一、考前复习阶段1、理清重点在考前复习阶段,要逐一整理所学的知识点,理清每一个知识点的重点内容,对于重点难点知识要多加注意,反复掌握,做好笔记,加深印象并准确掌握。
2、多做试题研究解题技巧一定要多做高考前几年的考试试卷,研究出题者设置的难点和方向,准备对症下药。
可以将试卷中的重点高频出现的问题整理出来,并在每次巩固同一知识点时,再多增加一些目标试题训练,以此检查自己当前的掌握情况。
3、时间规划通过对知识点的整理,列出复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安排,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节奏。
二、考试阶段1、审题在得到试卷后,第一件要做的就是认真审题。
因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在内容上都比较复杂,有时候看着似懂非懂的,就算是简单的到位的翻译也要经过对题目的细节通读,将题目的思路理解清晰。
2、运用知识点考生要运用学过的知识点,挖掘材料的信息,合理推断,灵活起笔。
学过的知识点必须学以致用,要确立知识体系,并将知识点归纳总结,化繁为简,使学习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做题答案更有力。
3、善于使用化学公式高考理综化学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公式,如果考生没有摸透公式的使用方法,那么在考试过程中就会产生迷茫和错误。
因此,在考试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化学公式,善于运用公式,及时地考虑公式的适用条件,用以分析题目,这样才能更快地解决问题。
4、认真做好实验题实验题是高考理综化学中最重要也是最考验实力的题型,所以考生在做实验题时,必须仔细阅读材料,重点查看实验的条件,尽可能的把握实验过程,加强对实验原理的掌握,分析实验数据中暗示的知识点。
高考理综化学是高考中难度较大的科目,希望上述答题技巧总结归纳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早日get高分!。
高三理科生这份化学复习攻略收好,一轮复习必备

高三理科生这份化学复习攻略收好,一轮复习必备1.课本第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课本是学科知识的精华,在第一轮复习中,课本自始至终都应该是基础。
注重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准确性、关联性和应用性。
反复阅读,深入理解课本中的重点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考点,才能形成由点及面的知识网络,才能准确、科学、全面地理解、运用和描述化学知识。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
进一步深挖教材,探寻教材的演变点和生长点,有不少试题是直接来源于教材,或对教材内容稍加改编和延伸,在复习时,应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第一轮复习要以基础为主,突出教材。
认真阅读和整理教材,挖掘教材(尤其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同法变式习题等)。
),深入理解并运用,巩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题型。
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和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
要重视化学的主要知识,突出复习重点;注重规范,落实细节;要加强化学术语的实施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要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尽可能准确、完整、简洁地进行训练和培养;严格按照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字代表规格。
化学基础复习有困难的同学,一定要及时找到其他学习方法来弥补。
他们可以上网络课程,比如关于包学习的课程就很好。
一轮复习化学题目的精品课程非常详细,从基础知识到重点归纳再到真题分析。
课程通过视频播放,速度可以翻倍,节省时间。
另外还可以刷题看书,和老师讨论问题,动态教具里有很多化学实验视频教学。
一轮复习很重要。
如果不打好基础,弥补知识点的遗漏,第二轮、第三轮复习就更难了。
2.重视化学实验实验是综合试题的重头戏,高考化学试题的难点往往出现在实验题中,所以要高度重视化学实验的复习。
高中考试试卷复习理综高考化学科后期复习建议

角顿市安康阳光实验学校理综高考化学科后期复习建议一、注意研究理综化学科《考试大纲》调整情况理综《考试大纲》化学部分与相比较,有以下四处变化:一是能力要求上,在“思维能力”中删去了“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此条超出了现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删去此条适当降低了高考要求,有关考试要求在“观察能力”中有适当体现。
二是化学计算部分,删去了“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删去此条也是依据现行《教学大纲》关于“化学基本计算”的规定。
对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初中阶段只介绍溶解度概念,高中阶段未给予加深巩固,高考要进行与化学式、物质的量浓度、分离提纯等综合应用考查,不少学生对此感到非常棘手。
删去这些内容,虽降低了难度,但不影响高考的选拔,符合高考的精神。
三是化学实验部分,将原来的:“5、掌握化学实验记录的基本实验要求,并能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修改为:“5、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6、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7、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使其要求未变但表达更为准确。
四是题型示例部分,原大纲中化学试题共40题,在此基础上更换了4题,删去1题,去掉原大纲中目前看来已经超纲或偏难偏陈旧的试题,换上选自近年理综全国卷中有新意的试题。
即:1、选择题39题更换了原来的选择题37题(同主族或同周期的元素或原子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无机选择题,更换了原来分子结构中含有-NH-的心酮氨物质性质描述的有机选择题);2、非选择题18题(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文字推断题)、25题(有机合成推断题)更换了原来的非选择题18题、23题;3、删去了原来的非选择题32题(理综高考“过氧乙酸”将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滴定与化学计算进行综合的题)。
高中化学复习策略建议

高中化学复习策略建议化学在高考理综卷中占100分,题目难度不是很大,如果把握住知识要点巩固好基础知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得分项。
对每位学生来说在进入高三之后应首先明确复习的方向,把握好每一个关键步骤,以争取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那么如何进行复习呢?一般来说,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为三轮复习法,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三轮复习法的具体步骤:第一阶段(一轮)、整合教材进行知识点复习这一过程是以必修Ⅰ和必修Ⅱ的知识点为主线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相关进行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做好整合,进行系统的知识点的复习。
达到夯实基础,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的目的。
在一轮复习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重视并善于利用课本、全面细致的阅读课本,挖掘教材;因为高考出题人在出题时都是研究教材后才出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按照复习的进程、先后顺序,逐章、逐节、逐段、逐字的仔细研读教材,并把这几本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放到一起研读,把握其间的联系脉络,以巩固基础知识,挖掘知识点之间的隐形关系,深入理解教材。
阅读教材的过程不要走马观花,一打开教材都会,合上教材就又不回什么了,而是动脑分析每句话为什么这样说,把握关键词语、要重视概念的得出过程,注意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认真分析课本中的化学实验现象,出现现象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通过实验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得出,达到对方程式的理解记忆,还要注意化学实验的过程、仪器的安装和实验的注意事项;对书后习题也要逐一过关,因为书后习题对理解重点知识点很有帮助,高考题很大程度上来自教材、有的就是书后习题的变形。
2、要善于总结,每复习一段内容之后就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习题、资料及时总结,看看知识点怎么能更好的理解,能怎么出题,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3、每复习一个知识点,要适当的接触一些最近几年的高考题,看一下高考题经常从哪个方面考察的,从而把握高考导向,复习目的明确、科学训练,防止无效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