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介绍和设计
钢结构设计手册 (2)

钢结构设计手册1. 引言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的结构形式。
它具有高强度、轻质、可塑性好等特点,因此在许多场合下被作为优选的建筑结构材料。
本手册将介绍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准则和规范要求,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正确的钢结构设计。
2. 设计流程在进行钢结构设计之前,我们应该清楚整个设计流程。
以下是一般的钢结构设计流程:1.确定设计目标和要求:包括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2.选择适当的荷载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荷载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3.确定结构形式和布置:根据设计目标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和布置。
4.进行荷载计算:根据荷载标准和结构形式,进行荷载计算,得到设计荷载。
5.进行结构分析:根据设计荷载,进行结构分析,得到结构内力。
6.进行设计:根据结构内力,进行结构设计,包括截面设计、连接设计、稳定性设计等。
7.进行验算和优化:对设计结果进行验算和优化,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8.撰写设计报告和图纸:根据设计结果,撰写设计报告和绘制施工图纸。
3. 设计准则钢结构设计应符合以下准则:•强度准则:结构材料和连接件的强度应满足荷载要求,保证结构的载荷承受能力和破坏安全性。
•刚度准则: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和抗振要求。
•稳定性准则:结构的稳定性应得到保证,避免产生局部或整体失稳。
•耐久性准则:结构材料和防腐措施应选择合适,以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经济性准则:在满足上述准则的前提下,设计应追求经济性,使材料和成本达到最优。
4. 结构设计指南以下是钢结构设计的一些指南和要点:4.1 结构形式选择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和设计目标,选择适当的钢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空间网壳结构、悬索结构等。
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要求、荷载要求和工程预算等因素。
4.2 荷载计算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确定适当的荷载标准,并根据结构形式和荷载特点进行荷载计算。
荷载包括永久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钢结构原理与设计

钢结构原理与设计
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其他工业领域的结构形式。
它由钢材构成,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灵活性等优点。
钢结构的设计原理基于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知识,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钢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荷载计算,包括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静力荷载可以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永久荷载包括自重、设备重量等,可变荷载包括使用荷载、风荷载等。
动力荷载包括地震荷载、振动荷载等。
设计师根据荷载计算结果进行结构的初步设计,确定结构的形式和尺寸。
常见的钢结构形式包括桁架结构、悬挑结构、刚架结构等。
结构的尺寸设计需要考虑受力情况、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等因素。
在结构的详细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核心部件的强度计算和连接件的设计。
核心部件包括梁、柱、板等,设计师需要根据受力情况和荷载计算结果,确定核心部件的截面尺寸和钢材的型号。
连接件的设计包括螺栓、焊接等方式,设计师需要考虑连接件的强度和刚度,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钢结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施工和防火等因素。
在施工中,设计师需要提供施工图纸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防火设计包括结构的耐火性能和防火涂料的选择,以提高结构的防火性能。
总之,钢结构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力学、结构力学、荷载计算、材料强度、连接件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以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密切与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等其他相关人员合作,确保设计的实施与要求相一致。
钢结构全套资料

钢结构全套资料钢结构全套资料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最新最全面的钢结构资料,供参考使用。
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建造、桥梁、工业设施等领域,其优点包括高强度、轻质、施工速度快等。
为了匡助读者全面了解钢结构,本文档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钢结构的基础知识1. 钢结构的定义和分类2. 钢材的性质3. 钢结构的组成部件3.1 柱3.2 梁3.3 桁架3.4 钢板3.5 连接件4. 钢结构的施工工艺4.2 钢结构的创造工艺4.3 钢结构的安装工艺三、钢结构设计与计算1. 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 钢结构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2.1 国内钢结构设计规范2.2 国际钢结构设计规范3. 钢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法4. 钢结构的动力计算方法5. 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四、钢结构创造与加工1. 钢材的创造工艺1.1 炼钢工艺1.2 钢材的轧制工艺1.3 钢材的表面处理2. 钢结构创造工艺2.2 钢结构创造流程2.3 钢结构的质量控制五、钢结构安装与施工1. 钢结构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1 设计图纸的准备1.2 材料的准备1.3 施工人员的培训2. 钢结构的安装工序2.1 钢结构的吊装2.2 钢结构的连接2.3 钢结构的防腐处理2.4 钢结构的验收与保养六、钢结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钢结构在建造领域的应用 1.1 钢结构住宅建造1.2 钢结构商业建造1.3 钢结构工业建造2. 钢结构在桥梁领域的应用2.1 钢桁梁桥2.2 斜拉桥2.3 悬索桥3. 钢结构在工业设施领域的应用3.1 钢结构厂房3.2 钢结构仓库3.3 钢结构体育馆七、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钢结构设计图纸样本2. 钢结构创造工艺流程图3. 钢结构安装示意图4. 钢材材料牌号及参数表八、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建造法相关名词及注释2. 结构设计规范相关名词及注释3. 钢结构安装规范相关名词及注释。
钢结构设计的八大要点

钢结构设计的八大要点钢结构设计要点钢结构设计简单步骤和设计思路(一)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
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
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
(二)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此处仅简单介绍。
详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
由于结构选型涉及广泛, 做结构选型及布置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
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
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
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
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无论结构软件如何强大,扎实的结构概念和力学分析,及可靠的手算能力,才是过硬的素质。
)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木行)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型式。
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
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等。
结构选型时,应考虑它们不同的特点。
在轻钢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
屋面上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内需考虑雪载),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
总雪载释放近一半。
降雨量大的地区相似考虑。
建筑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经济性。
而屋面覆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可选择构件受拉为主的悬索或索膜结构体系。
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规则的高层中,不应单纯为了经济去选择不利抗震的核心筒加外框的形式。
钢结构技术方案

钢结构技术方案一、引言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的结构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具有自身重量轻、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技术方案的基本原理、施工流程以及常见的应用场景。
二、技术原理1.材料选择:钢结构常用的材料有普通碳素结构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钢材。
2.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荷载、抗震性能、安全系数等因素。
常见的设计方法有极限状态设计和振动风压设计等。
3.钢构件制造:钢结构构件通常在工厂内进行制造,包括切割、焊接、热处理等工艺。
制造过程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4.构件连接:钢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铆接等方法。
连接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施工流程钢结构的施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场地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场地平整、干燥,并进行必要的标志和安全措施。
2.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基础的土方开挖、回填和混凝土浇筑。
3.钢结构制作:将在工厂内加工好的钢结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并进行组装和安装。
4.构件连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等。
5.防腐处理:钢结构通常需要进行防腐处理,以提高其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6.完工验收:完成钢结构的施工后,进行完工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四、应用场景钢结构技术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1.工业厂房:钢结构可以满足大空间跨度、大荷载等特殊要求,适用于制造、物流、仓储等工业厂房。
2.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常需要开放的空间和灵活的布局,钢结构可以提供大空间、柱间距大的特点,适用于商场、超市等场所。
3.桥梁和挡土墙:钢结构桥梁和挡土墙可以满足跨度大、抗震性能好的要求,常用于道路、铁路等交通工程。
4.体育场馆和会展中心:钢结构可以提供无柱的大空间,适用于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场所。
5.高层建筑:钢结构可以提供轻质、高强度的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建筑的框架和外墙结构。
钢结构的特点、设计方法和材料

《钢结构》网上辅导材料一钢结构的特点、设计方法和材料一、钢结构的特点(1)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强度高,适用于建造跨度大、承载重的结构。
塑性好,结构在一般条件下不会因超载而突然破坏。
韧性好,适宜在动力荷载下工作。
(2)重量轻(3)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钢材内部组织比较均匀,接近各向同性,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果比较符合。
(4)钢结构制作简便,施工工期短钢结构加工制作简便,连接简单,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
(5)钢结构密闭性较好水密性和气密性较好,适宜建造密闭的板壳结构。
(6)钢结构耐腐蚀性差容易腐蚀,处于较强腐蚀性介质内的建筑物不宜采用钢结构。
(7)钢材耐热但不耐火温度在200℃以内时,钢材主要力学性能降低不多。
温度超过200℃后,不仅强度逐步降低,还会发生兰脆和徐变现象。
温度达600℃时,钢材进入塑性状态不能继续承载。
(8)在低温和其他条件下,可能发生脆性断裂。
二、钢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表达式《钢结构设计规范》除疲劳计算外,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1.极限状态当结构或其组成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就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构件和连接的强度破坏、疲劳破坏和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结构和构件丧失稳定,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和结构倾覆。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影响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混凝土裂缝)。
以结构构件的荷载效应S 和抗力R 这两个随机变量来表达结构的功能函数,则Z =g (R ,S )=R -S (1)在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下列三种情况:Z >0 结构处于可靠状态;Z =0 结构达到临界状态,即极限状态;Z <0 结构处于失效状态。
按照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结构的可靠度定义为: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什么是钢结构工程

引言概述:钢结构工程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构造材料的建筑工程。
它具有高强度、轻质、耐久性强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桥梁、高层钢结构建筑等领域。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简要介绍了钢结构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钢结构工程的主要特点和设计原则。
正文内容:一、钢材的特点1.高强度:相对于其他常见建筑材料,如混凝土、木材等,钢材具有更高的强度。
这使得钢结构工程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压力,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轻质:相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钢结构工程的自重轻,可以减小建筑物的总重量。
这有助于降低地基和基础工程的成本,并且可以减小对土地的压力。
3.可塑性强:钢材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可以便于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构件,满足不同建筑设计的要求,提高了建筑的美观性。
4.耐久性强:钢材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可以有效抵御氧化、湿度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对其产生的侵蚀。
这使得钢结构工程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结构性能。
二、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原则1.安全性: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必须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为首要原则。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抗震、防火、抗风等能力,以及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等指标,确保建筑物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和安全。
2.经济性:钢结构工程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安全性的要求,还要兼顾经济性。
设计师需要通过优化设计、降低材料和施工成本等手段,使得建筑物的总造价最小化,从而提高钢结构工程的竞争力。
3.功能性:钢结构工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需求。
设计师要与建筑师密切协作,合理布局空间和构件,满足不同功能和需求区域的使用要求,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4.美观性:钢结构工程作为一种现代建筑形式,需要注重建筑物的美观性。
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形状、材料搭配、表面处理等手段,使得钢结构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提高建筑物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5.可持续性:钢结构工程的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钢结构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钢结构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应用钢结构建筑是指利用钢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
相比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和砌墙结构,钢结构建筑具有轻质、高强、刚性好、施工快、可循环利用等优点。
因此,钢结构建筑在商业、工业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钢结构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1.荷载分析钢结构建筑的设计首先需要进行荷载分析。
荷载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重力荷载包括自重和建筑物内装修等附加荷载;风荷载包括正常风荷载和极端风荷载;地震荷载是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时产生的荷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计算荷载,以确定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2.结构设计在荷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按照建筑物形态、使用条件和荷载要求,通过杆件型钢构件设计和优化布局、节点连接等,宏观上确定钢结构的具体构造。
钢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配置钢材的位置和数量、连接节点的设计和制造等。
3.材料选用钢结构设计的材料主要是优质钢板和角钢、槽钢或工字钢构件。
钢的强度和刚度很高,在钢结构建筑中,可以使用相对较小的截面尺寸来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同时,钢材具有寿命长、不易受湿度和氧化影响等优点,可以使用很长时间。
4.连接方式钢结构建筑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连接等方式。
焊接是将构件焊接在一起,可实现永久连接。
螺栓和高强度连接是通过螺栓或高强度螺栓连接,在构件分离后可再次连接。
二、钢结构建筑设计的应用1.商业建筑商业建筑是钢结构建筑的主要应用领域。
在大型购物中心、会议中心、体育场馆等应用场所,钢结构建筑具有灵活性和可适应性高、施工速度快、美观大方等优点,很适合商业建筑的需求。
2.工业建筑工业建筑是钢结构建筑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例如大型厂房和仓库等。
钢结构建筑在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可以满足大跨度、宽距离、大荷载和操作自由度高等特殊要求。
3.民用建筑在民用建筑领域,钢结构建筑也有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泉铁塔
欧美等国家中最早将铁做为建筑材料是英国 但 直到1840年以前,还只采用铸铁来建造拱桥
1840年以后,随着铆钉(rivets)连接和锻铁技术的 发展,铸铁结构逐渐被锻铁结构取代
1855年英国人发明贝氏转炉炼钢法和1865年法国 人发明平炉炼钢法,钢材才开始在建筑领域逐渐 取代锻铁材料
1.3.2 概率极限设计方法
➢ 极限状态:实质上是结构可靠与不可靠的界限,
故也可称为“界限状态”;对于结构的各种极限状 态,均应规定明确的标志或限值 ➢ 两类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包括:构件和连接的强度破坏、疲劳破坏和 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结构和构件丧失稳定,结构转变为机 动体系和结构倾覆
半概率法(1957年~1988年)
➢ 三个系数的极限状态计算方法(1957年~1974年)
➢ 以结构极限状态为依据,多系数分析后用单一设计 安全系数的容许应力计算方法(1974年~1988年)
材料强度概率: fk f ff
(1.2)
荷载概率:
fk
k k k
Qk QQQ (1.3)
Q k ——材料强度和荷载的标准值
研究仅处于以经验为基础的定性分析阶段
一次二阶矩极限状态设计法
(1988年~发展中)
➢ 概率论为基础 ➢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 结构可靠度研究由经验为基础的定性分析阶段推进
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的定量分析阶段 ➢ 近似的概率设计法 (分析中忽略和简化了基本变量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以确定基本变量分布时有相 当程度的近似性,且进行了线性化简化计算 )
容器和其他特种结构
冶金、石油、化工企业中大量采用钢板做成的容器结构,包 括油罐、煤气罐、高炉、热风炉等。此外,经常使用的还有 皮带通廊栈桥、管道支架、锅炉支架等其他钢构筑物,海上 采油平台也大都采用钢结构
组合结构
钢构件和板件受压时必须满足稳定性要求,往往不能充分 发挥它的强度高的作用,而混凝土则最宜于受压不适于受 拉,将钢材和混凝土并用,使两种材料都充分发挥它的长 处,是一种很合理的结构 主要构件形式有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等
容许应力法(建国初~1957年)
把钢材可以使用的最大强度,除以一个笼统的安全系数作为 结构设计计算时构件容许达到的最大应力,即允许应力法
(1.1)
式中: N——构件的内力; S——截面几何特性; σs——钢材屈服强度; K——总安全系数; σ——构件的计算应力
优点:简单、明确
缺点:太笼统。各构件的可靠程度各不相同,而整个结构取 决于可靠度最小的构件
一阶原点矩(均值
)μZ和二阶中心矩 (方差)σZ2,对非 线性函数只取线性
项,而不考虑Z的全
(1.21)分布,故称此法为 一次二阶矩法
➢β与pf对应表格 ➢不同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可靠指标β
1.3.3 设计表达式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规定结构构件的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应根据各种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采用 有关的荷载代表值、材料性能标准值、几何参数标准值以及各 种分项系数等表达。
➢ 材质均匀、性能好,结构可靠性高
钢材接近于各向同性的理想弹-塑性体,实际受力同工程力 学计算理论比较符合,因此钢结构的可靠性高
➢ 钢结构施工简便,工期短,易于改造和加固
钢材可加工性能好,工业化机械化程度高,构件轻,连接简 单,安装方便
几种类型结构比较
钢结构 钢混结构
自重
1
1.22
结构自身面积
0.28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包括:影响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正常使 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组合结构中混凝土裂缝)
➢功能函数
(1.5)
式中 Z=g(﹒) ——结构的功能函数; xi(i=1,2,……n) ——影响结构或构件可靠度的基本变量
仅有作用效应S和结构抗力R两个基本变量时 结构的功能函数可表为:
(1.7)
若以pf表示结构的失效概率 则:
(1.8)
Z的概率密度fZ(Z)曲线:
正态分布概率密度曲线中Z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存在下述关系:
(1.12) (1.13)
➢β——可靠指标或安全指标 β与pf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β与pf变化相反
➢ 若Z为正态分布:
➢由: 有:
(1.15)
由于β的计算只采用 分布的特征值,即
公元65年(汉明帝时代),用锻铁(wrought iron) 为环,相扣成链,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铁链悬 桥——兰津桥 ,陆续建造了数十座铁链桥其中 跨度最大的是泸定桥。
1705年(清康熙四十四年)建成的四川泸定大 渡河桥,桥宽2.8m,跨长100m,由9根桥面铁 链和4根桥栏铁链构成,两端系于直径20cm、 长4m的生铁铸成的锚桩上,比美洲1801年才建 造的跨长23m的铁索桥早近百年,比号称世界最 早的英格兰30m跨铸铁(cast iron)拱桥也早74年
0.37
施工周期
1
1.33
用钢量
1.45
1.23
平均施工进度 4.5天/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 1.72 1 1.6 1
7天/层
缺点
➢ 耐腐蚀性差
使用环境,钢材极易锈蚀,需注意保护, 特殊环境下不易使用钢结构
➢ 耐火性差
耐热性较好(200℃以下钢材性质变化很 小),高于200 ℃后钢材强度下降很快, 600 ℃时钢材进入塑性状态,强度几乎降 为零丧失承载力,需采取隔热防火措施
➢ 钢材价格相对较高
§1-3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1.3.1 概 述
➢ 结构设计准则:结构由各种作用所产生的效应
(内力和变形)不大于结构(包括连接)由材料 性能和几何因素等所确定的抗力或规定限值
➢ 问题及矛盾:荷载大小、材料强度、截面尺寸、
计算模式、施工质量等因素均为随机变量(或随 机过程)不确定,导致结构效应与抗力均为随机 变量,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保证结构效应小于抗 力或规定限值,只能作一定的概率保证
0 GG KQ 1
n
Q 1K
Q i ci
Q iK f
(1.29)
Hale Waihona Puke i2➢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0GGKn QiciQiKf
i1
(1.30)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的
标准组合
n
GKQ1K ciQiK i2
(1.32)
式中:
vGK ——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变形值 vQ1K ——起控制作用的第一个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变形值 vQiK ——其他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变形值 [v] ——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容许变形值
由于钢材具有良好的韧性,设有较大锻锤或产生动力作用的 其他设备的厂房,即使屋架跨度不大,也往往由钢制成。对 于抗震能力要求高的结构,采用钢结构也是比较适宜的
高耸结构
高耸结构包括塔架和桅杆结构,如高压输电线路的塔架、广 播、通信和电视发射用的塔架和桅杆、火箭(卫星)发射塔 架等
可拆卸的结构
钢结构不仅重量轻,还可以用螺栓或其他便于拆装的手段来 连接,因此非常适用于需要搬迁的结构
➢ 永久荷载效应与可变荷载效应异号时: γ G=1.0 ;γ Q=1.4
➢ 抗力分项系数: Q235钢: γ R=1.087; Q345、Q390;Q420钢: γ R=1.111
其中:钢材强度设计值f——钢材强度除以对应的抗力分项系数
对应于 R K R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的
基本组合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简单荷载分项系数设计式:
RK
R
GSGK
QSQK
(1.26)
式中:
RK ——抗力标准值
SGK——按标准值计算的永久荷载(G)效应值
SQK——按标准值计算的可变荷载(Q)效应值
γ ——分项系数
分项系数γ 以可靠指标β为基础用概率 设计法求出
➢ 一般情况下荷载分项系数: γ G=1.2 ;γ Q=1.4
现代钢结构应用
工业厂房
吊车起重量较大或者其工作较繁重的车间的主要承重骨架 多采用钢结构,结构形式多为由钢屋架和阶形柱组成的门式 刚架或排架,也有采用网架做屋盖的结构形式 ,随着压型 钢板等轻型屋面材料的采用,轻钢结构工业厂房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其结构形式主要为实腹式变截面门式刚架
受动力荷载影响的结构
第一章 绪 论
§1-1 钢结构的应用和发展
钢(steel)是铁碳合金,人类采用钢结构的历史和炼铁、炼 钢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位于现代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
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就出现了早期的炼铁术 。
我国也是较早发明炼铁技术的国家之一,在河南辉县等地 出土的大批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的铁制生 产工具说明,早在战国时期,我国的炼铁技术已很盛行了
自1890年以后钢材成为金属结构的主要材料。20 世纪初焊接(welding)技术的出现,以及1934年高 强度螺栓(high-strength bolts)连接的出现,极大 地促进了钢结构的发展。除西欧、北美之外,钢 结构在前苏联和日本等国家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所接受的重要结构体系
南通体育会展中心-开合结构(网架体系)
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门式钢架组合体系)
南京火车站
南京火车站
多高层建筑
钢结构的综合效益指标优良,在多、高层民用 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结构形式主要 有多层框架、框架-支撑结构、框筒、悬挂、 巨型框架等
香港汇丰银行(框支悬挂体系)
轻钢结构
四川泸定大渡河桥
公元694年(周武氏十一 年)在洛阳建成的“天 枢”,高35m,直径4m, 顶有直径为11.3m的“腾 云承露盘”,底部有直径 约16.7m用来保持天枢稳 定的“铁山”,相当符合 力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