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施肥技术

合集下载

大豆的科学施肥技术

大豆的科学施肥技术

大豆的科学施肥技术摘要:在我国的农业种植历史上,大豆种植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大豆的高质高产在农业领域中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充足的营养成分,因此想要提升大豆的产量,还是要从施肥做起。

本文将围绕大豆生长的实际特点,总结大豆的科学施肥技术。

关键词:大豆;可惜施肥;技术大豆施肥与其生长过程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大豆进行施肥的过程中,一要注重施肥的程序,依照合理的程序逐环节地合理施肥;二是要把握住大豆生长的关键点,针对重点问题施展有效的施肥技巧。

大豆施肥的主要原则是既要保证大豆的充足营养,又要发挥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因此在任何一个生长时期施加氮肥都不应该影响到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伏,同时也要做到氮磷钾肥与硼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一、大豆的生长特性要想探究大豆的施肥技巧,首先要对其养分吸收与营养积累的特性展开研究。

(一)大豆的营养特性1.大豆养分积累大豆全生育周期一般为90-130天,因品种、种植区域及播种时期而有所不同。

幼苗期到分枝期是营养生长阶段,这个时期营养供给充足就会表现为根系发达、叶片肥厚和茎杆粗壮。

开花期到鼓粒期既是干物质积累的高峰期,又是主要养分吸收的高峰期。

在成熟期大豆干物质的分配中,子粒占33.4%,叶片与叶柄占31.8%,茎与荚壳占34.5%。

2.大豆养分吸收量大豆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平均算来,每100公斤大豆大约需要吸收氮8-10公斤,磷2-3公斤,钾3-6公斤。

此外还有钙、镁、硫以及一定数量的微量元素。

3.共生固氮的特性大豆与其根瘤形成了独特的共生关系,根瘤菌会在大豆根部形成根瘤,并接受光合作用的产物逐渐发育,同时吸收环境中的氮成分,这种共生固氮体系会为大豆的生长提供的主要氮源。

但是共生固氮作用并不能满足大豆整个生育期的氮需求,因此仍然需要施加氮肥。

(二)大豆的需肥特点氮磷钾是大豆生长的主要需求元素。

氮肥是大豆正常生长并维持高产的重要条件,可以有效促进细胞分裂和增长,促进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

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广泛,产量也很高。

在我国也被广泛种植,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为了实现大豆高产,需要采取一些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下面是关于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介绍。

一、选择好品种对于高产的大豆而言,品种的选择是关键。

如果种植了品种不好,即使采取了科学的栽培措施,仍然会产量低下。

因此,在种植大豆时应选择优良品种。

优良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1.高产性能较好,即单位面积的产量更高。

2.抗逆性能较强,能够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3.品质稳定,口感好,营养成分高,适宜市场要求。

二、科学施肥大豆是个氮肥敏感作物,过多施用氮肥容易导致植株长势过旺,分化率低,严重时会导致产量降低。

当然,其它化肥也是需要适量施用的。

大豆通常需要施用复合肥,既可满足植株的各种营养需求,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和品质。

三、开展田间管理田间管理也很关键,对于大豆的生长周期和布局也需要有一定的要求,包括:1.适时翻地大豆生长期短,种子发育期较短。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提高产量,需要在种植前适时翻地,以便将前一季度积累在土壤里的养分充分释放。

2.密植适度密植会导致互相竞争,导致植株健康状况下降,产量受损。

而过于稀植则会导致生长不丰满,植株缺乏竞争力。

因此,密度宜在亩40000-50000株范围内为佳,较为适中。

3.适时整地松土大豆是耐荫性作物,但也具有一定要求的光照条件,因此需要适时整地松土,增加根系的氧气供应。

适时增施一些非氮肥,以促进大豆的特殊酶合成和光合甜成。

四、防治病害虫害大豆是个重要的农作物,病虫害不可避免。

病虫害会对大豆的发育和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灾害性损失。

因此,在大豆栽培中,必须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以尽量减少损失。

同时,应加强田间卫生防范。

总之,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只有科学合理的施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希望每位农民都知道如何好好种植大豆,实现高产,同时也为促进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大豆需肥特点与施肥方法

大豆需肥特点与施肥方法
大 豆需 肥 特 点 与施 肥方 法
李洪 霞
近年来 由于各种原因。 使大豆产量降低 、 品质下降 严重
地影响 了农 民的经济效益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 现将大豆需 肥特点和施肥方法介绍如下。 1 . 需肥特点
1 . 1 巧 施 氮肥
的生长 。 开花时磷充 足供应, 可缩短生殖器官的形成过程: 磷 不足。 落花落荚显著增加。 当土壤 中磷 的供应不足时, 大豆根 瘤虽然能侵入根中. 但是不结瘤 。
旱的年 份施钾肥能提高大豆 的抗旱能力;在积温较高地 区。
钾 对 大 豆 增 产 的贡 献 比积 温 偏 低 地 区 的 贡 献 大 : 有 机 质 含
种方法比较经济 。 如果在茁期发现缺微量元 素时, 则应采 叶
面喷洒 f 又叫根外追肥1 的方法 。如缺钼元素时用 0 . 1 %铝 酸 溶液在大豆开花前 喷洒。 喷施 6 0 0 ~ 7 5 0 k g / h m2 。钼肥的施 用 方法有 2种: 一是 拌种 。 用钼酸铵 2 0 3 0 先加少量温水, 使
同数量配 比下,
钾 肥的增产效应 随氮 、 磷肥用量的增加 而提高 。氮肥 、 磷肥 投入水平高 时, 不施钾肥 或供钾不足, 严重影响氮肥 和磷肥
的增产效应 ; 在氮肥 、 磷肥投入较低时. 钾肥的增产效应也不
之充分溶解后, 再加水 1 . 0 ~ 2 . 5 k g , 制成 l %~ 2 %的溶液, 用 喷
含量一般较高。 但 因农业生产过程 中, 往往存在重氮 、 磷 而轻 施钾 的观念, 钾肥 的施用较少 威 不施用, 造成钾素 的相对缺
少。 特别是在高产栽培 中更是表现出钾肥 的不足 。 钾肥的施 用对 于提高作物抗逆性 、 防止作物早衰有重要作用 。 有机质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大豆种植技术对于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豆高产种植技术,以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种植大豆。

一、选优良品种选优良品种是大豆高产的关键。

在品种选择上,应从产量、品质、适应性、抗病性和抗逆性等方面进行考虑。

常见的品种有长大豆、早熟大豆、矮生大豆等。

同时,农民朋友在种植时应注意保持品种的纯度,避免杂交。

二、合理施肥大豆对肥料的需求较高,尤其是对氮肥的需求较大。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大豆的生长期进行合理施肥,避免浪费和过度施肥。

通常在大豆生长初期应多施一些氮肥,以促进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三、科学浇水大豆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也不能过多。

如果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豆根部腐烂,影响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应根据土壤水分情况和大豆的生长需求,科学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度在适宜范围内。

四、适时病虫害防治大豆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大豆生长期间应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以减少对大豆的损害和影响。

五、合理密植大豆的密植程度对于大豆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适宜的密植程度为亩播种量为30-40公斤。

但在实际种植中,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密植程度。

六、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是保证大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大豆的最佳采收期是在大豆颗粒的含水量为25%-30%时进行。

如果过早采收或过晚采收,会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

七、合理轮作大豆作为一种粮食作物,需要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以保持土壤肥力和防治病虫害。

在轮作时,应注意与其他作物的搭配,避免连作或病虫害的传播。

大豆高产种植技术是大豆种植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农民朋友在种植大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选种、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密植、采收和轮作等方面的管理和操作,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大豆的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

大豆的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

大豆的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在大豆丰产栽培技术中,施肥是一项关键措施。

应根据大豆营养特性为其合理施肥,才能达到高产优质。

一、大豆的营养特性(一)大豆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大豆对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依其类型、品种以及所处地区土壤、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

大豆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N∶P∶K为1∶(0.17~0.23)∶(0.39~0.41)。

由此可见,大豆需氮很多。

但其可通过根瘤固氮,一般可从大气中获取5~7.5kg/亩,为大豆需氮量的40%~60%。

此外,大豆根系吸收磷、钾的能力较强,一般并非特别缺磷、缺钾的土壤种植大豆都能满足其需要。

不过,欲达到高产、稳产则必须注意增施肥料。

(二)大豆生育期内对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和分配大豆的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至鼓粒期、成熟期。

大豆一生分为三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始花前)、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阶段(始花至终花),生殖生长阶段。

大豆在分枝期、开花期为吸收氮素的两个高峰期,鼓粒期后渐缓。

大豆对磷的吸收,只是到结荚至鼓粒期才大幅度增长。

大豆对钾的需要集中在前期,分枝期吸钾较多,随后递减。

(1)大豆的氮素营养大豆含氮量高,籽粒中含氮量一般为6.23%~6.59%,高者可达7.1%,茎秆含氮1.93%比禾本科作物茎秆高1.3~3倍。

大豆所需的氮素有三种来源:一是来自土壤,二是取自肥料,三是根瘤固氮。

因此,大豆氮素营养较其他作物复杂。

大豆的共生固氮作用是在根瘤中类菌体内进行的。

根瘤固氮需要以下条件:①需要由大豆植株提供糖类及其代谢产物作为氨的受体。

②需要大豆植株的光合产物及能量。

每固定1g氮,需要氧化15~20g糖类,每产生1mol的氨需15mol的ATP。

③需要大豆植株提供充足的磷和钾素。

④需要大豆植株提供给根瘤中固氮酶所需的钼和铁等营养元素。

⑤需要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

最适土温20~24∶,土壤pH5.7~7.1。

大豆与根瘤菌结成微妙的共生相互关系,它们的代谢过程也紧密相连。

大豆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大豆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大豆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大豆,尤其是它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相信我,这个话题比你想象的要有趣得多!大豆,可是咱们餐桌上常见的“好帮手”,无论是做豆腐、豆浆,还是炖菜,它的身影随处可见。

而想让大豆长得好,施肥这门艺术可不能忽视哦。

1. 大豆的需肥规律1.1 大豆的“胃口”大豆这小家伙,可不是随便吃吃就能长大的。

它的“胃口”可大着呢,主要需要氮、磷、钾这三大营养元素。

你看,氮是它的“血肉”,让叶子长得绿油油的;磷则是它的“能量饮料”,有助于根系发育,真是个小“打工仔”;至于钾嘛,就是它的“调味品”,让整个生长过程更顺利。

1.2 不同生育阶段的需肥变化别忘了,大豆的需肥量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它对肥料的需求也是五花八门的。

在苗期,大豆比较“挑食”,需要的氮肥最多;等到开花期,磷肥和钾肥就开始抢风头了。

这就像人吃饭一样,早上要喝粥,中午要吃肉,晚餐则得来点水果。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菜单”!2. 施肥技术2.1 施肥时机和方法说到施肥,这可是一门学问。

首先,施肥的时机很关键!一般来说,在播种前就可以施基肥,这样能让土壤充分吸收养分。

施肥的方法呢,常用的有撒施、穴施和条施等。

撒施就像是给大豆撒“盐”,简单粗暴;而穴施则需要一些技术活,得挖坑,把肥料放进去。

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咱们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

2.2 有机肥的魅力如果你是个追求健康的吃货,肯定听说过有机肥。

用有机肥来施大豆,那可是个不错的选择!有机肥就像是大豆的“补品”,不仅能增加土壤的肥力,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土壤变得松软,大豆的根系就能舒舒服服地生长,哇,简直就是双赢!3. 施肥的注意事项3.1 施肥过量的危害施肥这事儿,得有个度。

可千万别像个“土豪”一样,撒得满天飞!施肥过量,不仅会导致肥害,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得不偿失啊。

想想看,如果大豆都“吃撑”了,怎么还能健康成长呢?真是“自讨苦吃”!3.2 土壤检测的重要性最后,咱们得提提土壤检测。

大豆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大豆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大豆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较大。

正确的施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就大豆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大豆的需肥规律1. 生长期需肥规律大豆需肥量的变化与其生长发育期有关。

在大豆生长初期,即播种后到开花期前,大豆对氮肥的需求较小,对磷肥和钾肥的需求较大。

开花期到结果期,大豆对氮肥的需求开始增大,而对磷肥和钾肥的需求则逐渐减小。

需要根据大豆的生长期合理施用肥料。

2. 大豆对氮磷钾的需求规律氮磷钾是大豆生长发育中必需的营养元素,它们对大豆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在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对氮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开花期后,而对磷和钾的需求则主要集中在开花前后。

根据大豆对氮磷钾的需求规律,可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以满足大豆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二、大豆的施肥技术1. 基础施肥大豆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基础施肥,以提供丰富的养分供大豆幼苗生长。

一般可以在每亩地上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并根据土壤测试结果适量施入磷钾肥料,以满足大豆幼苗期的营养需求。

2. 种植期施肥大豆在出苗初期到抽花期是其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氮肥和磷钾肥的需求较大。

在这个阶段,可以在每亩地上追施氮肥20-30公斤、磷肥20-25公斤、钾肥20-30公斤,以提供养分的补充,促进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3. 结果期施肥大豆进入结果期后,对氮肥的需求开始增大,可以在每亩地上追施氮肥30-40公斤,以促进大豆籽粒的形成和充实。

4. 合理施用有机肥在大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合理施入有机肥对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大豆的生长。

在大豆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可以适量施用有机肥,以提供丰富的养分供大豆生长发育。

5. 配方施肥根据大豆的生长发育需要,可以采用氮磷钾配比合理的肥料,如氮磷钾比例为5:3:4的复合肥,以满足大豆的生长需求。

浅析大豆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浅析大豆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浅析大豆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大豆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极高的经济价值。

在种植大豆过程中,肥料的施用是农民非常注重的问题。

正确的施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农民的成本和环境污染。

下面,将从大豆的需肥特点和施肥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大豆的需肥特点1. 大豆对氮素的需求量大大豆生长过程中对氮素的吸收量达到了全生育期总需肥量的三分之二,因此在生长黄绿期和花期时,需要加强氮肥的施用,以提高大豆的氮素吸收能力。

大豆对磷的需求量远高于其他作物,磷肥在大豆的生长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缺少磷的情况下,大豆的生长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大豆的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钾元素,特别是在生育期间。

因此,在大豆生长期间钾肥的施用至关重要,可以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和增加产量。

对于大豆来说,微量元素虽然需求不多,但其影响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缺乏微量元素时,容易导致大豆的生长缓慢、叶片黄化、花芽死亡等不良现象。

二、大豆的施肥技术1. 施用基肥大豆的基肥要在秋季进行,以便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发芽。

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大豆的生长需要,可以进行有机肥、磷肥、钾肥等多种肥料的施用。

2. 冬季保护地肥在冬季间适时施用基肥,可以保护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为春季的大豆生长提供营养和保障。

3. 施用追肥和叶肥大豆生长期在生长黄绿期和花期需要大量的追肥,可以通过通过添加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来满足其需求。

同时,在生长阶段有时候需要进行叶面喷施,可以快速满足大豆的营养需求。

4. 改善土壤状况合理改善土壤状况能够提升大豆的营养吸收能力,增加产量和质量。

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生物肥、石灰等方法来改善土壤状况。

总之,在大豆的种植中,正确选择肥料和科学施肥技术非常重要。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大豆的生长阶段、大豆所在的地区和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和施用,以便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施肥技术摘要: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对肥料的施用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掌握施肥的时机,并且有针对性的施肥,才能保证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的需求,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增加收入。

关键词:轮作;直根系;根瘤菌固氮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89—1
1 大豆的生长特点
1.1 大豆的根系特点
(1)大豆的根系属于直根系,由主根、侧根、细根、根毛和根廇组成。

约78%的根系集中在深0~20cm及植株四周0~5cm的范围内。

(2)苗期,根系生长中心,绝对量增加缓慢分枝期开始,根系的生长加速,鼓粒期达到高峰,属直线增长阶段。

(3)鼓粒期至叶片发黄,根系增长很少,最后停止增长,属于减缓至停止增长期。

(4)叶片发黄以后,根系衰老,属有效根的下降期。

1.2 大豆的分枝特点
主茎的每个节上均着生有一个腋芽,下部的发育成分枝,中上部的发育成花序。

分枝的发生与与出叶间存在n~4的规律。

(1)主茎型大豆:主茎发达,不分枝或少分枝,分枝数一般不超过2个,以主茎结荚为主。

(2)中间型大豆:主茎较坚韧,一般有3~4个分枝,豆荚在主茎和分枝上的分布比较均匀。

(3)分枝型大豆:主茎坚韧,分枝力强,分枝上的荚数占主茎荚数的比例大。

1.3 大豆的单叶特点
子叶节上部节产生,由一个短叶柄、二枚托叶和一个近卵圆形的叶片组成,单叶对生复叶:单叶节以上所有节长出的叶均为复叶,是典型的完全叶,由两枚托叶,一个叶柄和三个卵形小叶片组成。

先出叶:发生在每个侧枝基部,也是成对着生的单叶,无叶柄、无叶枕,1mm左右。

1.4 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
大豆在花芽分化时期,分枝也生长,此期也称为分枝期。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生长加快,花芽分化迅速。

根系生长仍明显快于地上部分,主根长为株高的5~7倍。

固氮能力增加,约有半数供植株利用。

轮作连作重茬减产20%~30%。

2 大豆的种植技术
2.1 轮作增产
大豆轮作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调节土壤养分。

轮作年限一般为1~2年。

可与水稻、小麦等作物轮作。

间作大豆的耐阴性较强,适宜于与其他作物间作;与高秆作物玉米、高粱等间作;与矮秆作物小麦、马铃薯等间作;大豆与玉米的间作占 95%。

2.2 选用良种
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选用早熟、高产、适宜性强、抗性强的品种。

机械收获的,应注意结荚部位高于8cm,分枝收敛,不炸荚。

2.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春大豆:影响播种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当土温大于12度时,即可播种。

夏大豆:影响播种期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和前作。

一般情况下,应抢墒尽早播种。

秋大豆:应根据品种生育期的长短和霜期的早迟而定,力求早播。

粒茎比与合理密植的关系粒茎比是指籽粒产量与茎秆干重(不包括子叶节以下茎秆和豆荚)之比。

通常情况下,粒茎比为2,并随茎重增加而减少。

当粒茎比下降速度比茎重上升小时,茎重越高,产量越高。

而当粒茎比下降比茎重上升大时,即为合理密植的界限。

2.4 大豆施肥施
大豆各生长发育时期对磷的吸收量不同。

从出苗到初花期,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15%左右;开花至结荚期占65%;结荚至鼓粒期占20%左右;鼓粒至成熟对磷吸收很少。

肥效应苗期:这时期主要是促进根、叶生长,大豆生育前期,吸磷不多,但对磷素敏感。

此期缺磷,营养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化,并延迟生殖生长,开花期花量减少,即使后期得到补给,也很难恢复,直接影响产量。

分枝期:这时期肥料充足可以促进茎枝生长,分枝数增加,花芽分化数。

初花期:在花期,磷、氮配合施用也可以磷来促进根瘤菌固氮,增加花量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粗、开花数、结荚数增加苗肥:一般在第一片复叶时施用,以速效p、k肥为主,以促进根系和腋芽发育。

花芽分化肥:在花芽分化初期施用,数量不宜过多,在基肥足、植株生长正常的情况下,可不施。

所施肥料为速效p、k肥,p 促进花芽分化和根系的进一步发育,k促进茎秆生长和防止倒伏。

开花结荚肥:开花结荚期是大豆需肥最多时期,一般在开花前5~7
天施用(nh4)2so4:15~20斤,可配合施用p、k肥。

鼓粒肥:鼓粒期可喷施叶面肥,防植株早衰。

钾肥施用:大豆植株含钾量很高。

大豆对钾的吸收主要在幼苗期至开花结荚期,生长后期植株茎叶的钾则迅速向荚、粒中转移。

钾在大豆的幼苗期可加速营养生长。

苗期,大豆吸钾量多于氮、磷量;开花结荚期吸钾速度加快,结荚后期达到顶峰;鼓粒期吸收速度降低。

钙在大豆植株中含量较多,是常量元素和灰分元素。

钙主要存在于老龄叶片之中。

但是过多的钙会影响钾和镁的吸收比例。

在酸性土壤中,钙可调节土壤酸碱度,以利于大豆生长和根瘤菌的繁殖。

2.5 水分管理
苗期:一般不进行灌溉,以促进根系深扎,但十分干旱时,采用沟灌方法少量灌溉。

分枝期:分枝发生与生长需要较多的水分,土壤湿润状态则可
以不灌溉,土壤干旱时必须灌溉。

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大,灌溉能能提高光合强度,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转,一般表现为增产。

因此,开花结荚期一般灌水1~2 次。

2.6 摘心增产技术
当大豆植株徒长时,植株高大,容易倒伏。

另一方面,通风透光条件变差,下部花荚严重脱落,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

如果摘心,则能降低植株高度,同时促进植株多分枝和着生较多的花荚,增加有效荚数,籽粒饱满,产量和品质提高。

作者简介:路声良(1973—),男,本科学历,汉族,就职于辉南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从事教师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