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进出口企业案例会计分录
进出口账务处理

一、出口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例一:出口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免税申报及出口退税会计处理1、*有限公司2007年8月出口自产工具一批,12万美元。
12×7。
5(汇率)=90万元征退税率之差=17%-5%=12%90×12%=10。
8万元借:产品销售成本10.8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10。
8借:应收外汇账款90万元贷:出口销售收入90万元2、当月接退税部门“出口货物退(免)税审批单“,载免抵退审批34万元,其中退税审批20万元、免抵14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20万元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应纳税金)14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4万元例二:以从事进料加工出口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
*有限公司2007年8月有关业务如下:1、当月取得进项税金13。
6万元,出口销售10万美元,内销30万元。
出口电缆退税率5%。
取得进项税金:借:原材料80万元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
6万元贷:应付账款93。
6万元10×7.55(汇率)=75.5万元借:应收外汇账款75万元贷:销售收入75万元根据当月退(免)税出口收入、出口货物所适用的征税率和退税率之差计算“当期不予免抵或退税的税额”10×7.55(汇率)×(17%—5%)=9.06万元借:产品销售成本9.06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9。
06万元2、收到*国税局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一份,载明“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10万元,用红字记:借:产品销售成本10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万元3、当月收到*国税局出具的《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审批通知单》,载明“当期免抵税额”18万元和“当期应退税额”11万元: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11万元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货物抵减内销应纳税金)18万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会计处理实例

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
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不含税),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
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5%,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1. 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源等,分录为:借:原材料等科目5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贷:银行存款58500002. 产品外销时,免征本销售环节的销项税分录为: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3. 产品内销时,分录为:借:银行存款351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04. 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17%-15%)=48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4800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800005. 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5-48)=9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90000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00006. 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0000贷:银行存款90000依上例,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不变,则1至4步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5.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5-2400×(17%-15%)]=-46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不需作会计分录。
出口企业会计核算例题

出口企业会计核算例题例题:某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2005年12月出口销售额(CIF价)110万美元,其中有40万美元未取得出口报关单(退税专用联),预估运保费10万美元,内销销售收入(不含税价)200万元人民币,当期进项发生额140万元人民币,该企业销售的货物的征税税率适用17%,退税率适用13%,美元汇率为8.27。
则当期会计处理如下:(1)根据实现的出口销售收入:借:应收账款--XX公司(美元) 9,09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 8,270,000其他应付款--运保费 827,000(2)根据实现的内销销售收入:借:应收账款--XX公司(人民币) 2,34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 2,00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0 (3)根据采购的原材料:借:原材料 8,235,29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00,000 贷:应付帐款 9,635,294 (4)根据计算的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100,000-100,000)×8.27×(17%-13%)=330,800借:主营业务成本 330,8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30,800 (5)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应纳税额=340,000-(1400,000-330,800)=-729,200期末留抵税额=729200免抵退税额=(1,100,000-100,000-400,000)×8.27×13%=645,060由于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所以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645,060免抵税额=645,060-645,060=0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645,06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45,060例题:若该企业2006年1月出口销售额(FOB价)80万美元,其中当月出口有30万美元未拿到出口报关单(退税专用联),当月收到2005年12月出口货物的报关单(退税专用联)20万美元(FOB价),内销销售收入(不含税价)200万元人民币,当期进项发生额80万元人民币,该企业销售的货物的征税税率适用17%,退税率适用13%,美元汇率为8.27。
进出口企业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进出口企业账务处理、会计分录浩博财税2021-09-02 07:00一、出口商品采购的核算1、入帐时间出口商品采购的入帐时间应以取得出口商品所有权或实际控制权为准,即取得商品入库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有关结算凭证。
2、帐户设置⑴、“库存出口商品”帐户,该帐户系资产类帐户,核算企业全部自有库存出口商品。
同时采取进价核算,按出口商品的实际采购成本记帐。
借方反映已验收入库的商品进价;贷方反映企业销售商品结转的商品销售成本。
⑵、“经营费用”帐户。
该帐户系损益类帐户,核算企业在购销存环节发生的应由企业负担的进货运杂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仓储保管费、检验费、广告费、业务人员工资福利等。
⑶、“应交税金”帐户。
该科目系负债类帐户,核算企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
该帐户在企业出口商品采购阶段通过应交增值税子目反映企业购进商品或接受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情况。
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帐户。
在此阶段主要反映已付或应付供货企业的货款。
例1:某外贸企业购进运动鞋100箱,每箱36双,合同单价为每双13元,共计46800元,另支付运费200元。
单据齐全后,财务部核算员做如下会计分录:借:库存出口商品——运动鞋4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经营费用——运杂费200贷:银行存款47000如果因商品质量瑕疵等原因无法出运,外贸企业与工厂协商后退货的,由外贸企业到当地主管国税局开具《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销货企业凭此证明单开具红字发票。
购货企业凭对方开具的红字发票入帐。
例2:某外贸企业购进运动鞋100箱,每箱36双,合同单价为每双13元,共计46800元,货款已支付。
后来发现,该批运动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经与销货企业协商做退货处理,销货企业按规定开具了红字发票。
财务部核算员做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帐款-46800库存出口商品——运动鞋-4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00二、出口商品销售的核算外贸企业的出口销售方式主要有:自营出口销售、代理出口销售、加工补偿销售以及代销国外商品。
外贸行业(进出口业务)核算及会计分录

外贸行业(进出口业务)核算及会计分录一、外贸会计的特点1、外贸基本都存在收入滞后,成本在前的问题,注意进口关税的成本结转问题。
2、印花税问题,按合同0.03%缴纳,进口和出口都是需要缴纳的。
3、出口退税。
增值税与消费税在我国对出口行业实行零税率,出口的企业需要按月或按次到税务机关申报。
二、外贸会计做账流程(自营出口)1、国内采购(或生产货物)国内采购或加工生产货物其账务处理程序和一般企业会计处理程序基本一致。
1)采购货物采购商品时:借:商品采购借:销售费用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记帐)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贷:商品采购2、商品出口时会计处理程序1)商品托运出口A、出库待运时,出口企业储运及业务部门根据分工按出口合约或信用证规定,做好包装等工作,并备妥发票、装箱单以及其他出口单证后,应即开具出库单交由对外运输单位,办理出口待运手续。
财会部门应根据出库凭证,作会计分录。
借:待运和发出商品-商品贷:库存商品B、出口交单时,出口商品已经装船装车并取得已装船提单或铁路运单时,储运部门应即根据信用证或出口合同规定,将全套出口单证向银行办理交单手续,同时将出口发票注明交单日期,送财会部门据以作销售处理。
借:应收外汇帐款-有(无)证出口-美元借:应收外汇帐款-有(无)证出口-人民币贷:自营出口销售收入-人民币C、结转销售进价,对已装运出口的商品在向银行交单转销售收入时,应即结转销售进价。
借:自营出口销售成本-商品类别贷:库存商品D、出口收汇时,银行收到出口企业全套出口单证经审核无误后,即按规定向国外银行办理收汇或托收手续。
银行在收妥外汇后,即按当日现汇买入价折人民币,开具结汇水单将人民币转入出口企业帐户,出口企业据以作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借:银行存款贷:应收外汇帐款-有(无)证出口-美元。
进出口贸易公司账务处理实例详解(1)

进出口贸易公司账务处理实例详解(1)进出口贸易公司账务处理实例详解时间:2011-03-04 09:42来源:青岛财税网作者:raymond 点击: 2193次[例] 某进出口公司2007年12月购进工艺品30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贷款金额为57万元,进项税额9.69万元,用银行支票付款。
出口至美国,离岸价为2.5万美元(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工艺品退税率为13%,试计算该公司当月应退税额。
应退增值税税额=570 000x13%=74100(元)转出不退税增值税额=96900-74100=22800(元)按上例做会计分录如下。
购进货物尚未入库:借:在途物资 57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6900贷:银行存款 666900货物入库时:贷:主营业务收入—自营出口销售收入(USD250000x7.8)1950000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570000贷:库存商品 570 000转出出口未退税差额:借:主营业务成本 228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2800计算出应收增值税退税款: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741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74100收到增值税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 74100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74100[例] 某外贸公司2007年1月从某日用化妆品公司购进出口用化妆品1000箱,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进项税额为85万元,贷款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当月该批商品已全部出口,售价为每箱800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8元人民币),申请退税的单证齐全。
该化妆品的价款中已含消费税额150万元,增值税退税率为13%。
应退增值税税额=5000 000X13%=650000(元)转出不退税增值税额:850000—650000=200000(元)应退消费税税额:1500 000(元)按上例做会计分录如下。
出口企业会计分录大全

通过案例帮助你记忆出口企业会计分录!!(出口企业会计分录大全)利华服装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的服装除了内销外,部份出口。
2005年1月有关业务如下(该企业1月份无上期留抵税额,服装退税率为13%):(1)购进布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元,税款元,款项已支付,货物已入库。
该发票已认证通过。
(2)内销一批产品,不含税销售额为元。
款项已收到。
(3)报关出口一批产品,离岸价为50000美元(外汇牌价为1:8.3),款项尚未收到。
[会计核算](1)购进原材料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2)内销货物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0(3)出口货物借:应收外汇账款 50000*8.3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4)计算出口产品:不得抵减的进项税额当期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销售额*(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17%—13%)=166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 1660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6600(5)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当期不得抵扣的进项税目额)—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85000—(—16600)= —68400(6)计算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即: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13%—0=53950(7)计算应退税额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即为当期期未留抵税额,且其金额68400 > 当期免抵退税额53950,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53950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0借:应收补贴款—增值税 5395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3950(8)收到出口退税款借:银行存款 53950贷:应收补贴款—增值税 53950(9)结转下期留抵税额为:68400—53950=14450若:本月进项税额为元,其它条件均相同。
进出口企业佣金、退税等会计分录[修改版]
![进出口企业佣金、退税等会计分录[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833f91b84ae45c3a358c96.png)
第一篇:进出口企业佣金、退税等会计分录签的合同是FOB 价,合同中并注明支付给个人佣金的处理方法那就不存在支付海运费和保险费了以及佣金了,那这里的佣金只是支付给境内个人,个人到税务局开具佣金发票,领导同意便可支付,做在销售费用中,汇算清缴是按规定办理如果是支付给境外个人的则要按付汇管理规定办理,以外币结算都要办理核销的,佣金支付后, 没有发票,借:未分配利润,贷:银行存款,可以税后列支。
这里有很多规定的,包括税务发票,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外汇管理等签的合同是CIF 价,佣金的处理方法,在免税申报中按98 运保佣申报1、运保佣相关政策规定:根据出口退免税有关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应以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为计税依据,若以其他价格条件成交的,应按出口发票上的金额作为出口销售收入,实际支付境外运费、保险费和佣金时,在取得发票和支付凭证的当月,汇总冲减出口销售收入。
2、运保佣单证及内容:(1)国外运费: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发票或国际货物运输发票上所注明的海运费、空运费、(2)国外保险费:保险公司开具的出口运输保险单、保险费结算清单等单证上所注明的保险费。
(3)国外佣金:根据出口合同规定的佣金率和付佣方式支付的明佣和暗佣。
提供佣金合同、外管局的申请表和支付水单。
3、运保佣的帐务处理:当期支付的国外运费、保险费、国外佣金一律冲减出口销售收入和不予抵扣税额,具体会计分录(1)借:主营业务收入----某某出口方式贷:银行存款(2)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出口商品的销售收入,一律以离岸价[FOB]为入账基础,如按到岸价[CIF]对外成交的,在商品离境后所发生的应由我方负担的以外汇支付的国外运费、保险费、佣金(包括明佣和暗佣)和银行财务费等,以红字冲减收入。
不易按商品认定的累计佣金收支,列入经营费用。
出口商品发生的对外理赔,只要是支付给境外的运保佣无论是否以外币结算均应以红字冲减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进出口企业案例会计分录
第一讲购进货物的核算
一、采购国内原材料。
1、价款和运杂费记入采购成本,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记入进项税额,根据供货方的有关票据,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
2、对可抵扣的运费金额按7,计算进项税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材料采购
3、原材料入库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二、进口原材料。
1、报关进口。
出口企业应根据进口合约规定,凭全套进口
单证,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进料加工-××材料名称56
贷:应付外汇帐款(或银行存款)
支付上述进口原辅料件的各项国内直接费用,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进料加工-××材料名称
贷:银行存款
货到岸时,计算应纳进口关税或消费税,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进料加工-××材料名称
贷:应交税金-应交进口关税
-应交进口消费税
2、交纳进口料件的税金。
出口企业应根据海关出具的完税凭证,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进口关税
-应交进口增值税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对按税法规定,不需交纳进口关税、增值税的企业,不作应交税金的上述会计分录。
3、进口料件入库。
进口料件入库后,财务部门应凭储运或业务部门开具的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进料加工-××商品名称
贷:材料采购-进料加工-××商品名称
第二讲外购出口配套的扩散协作产品和委托加工产品的核算
现行政策规定,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包括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名称性能相同,且使用本企业注册商标的产品;外购的与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配套出口的产品;收购经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认可的集团公司(或总厂)成员企业(或分厂)的产品;委托加工收回的产品。
一购入。
购入扩散协作产品后,凭有关合同及有关凭证,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验收入库后,凭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成品
贷:材料采购
二、委托加工产品会计处理
委托加工材料发出,凭加工合同和发料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委托加工材料
贷:原材料
根据委托加工合同支付加工费,凭加工企业的加工发票和有关结算凭证,作如下会计分
录:
借:委托加工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三、委托加工产品收回。
可直接对外销售的,凭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成品
贷:委托加工材料
还需要继续生产或加工的,凭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材料
第三讲销售业务的核算
一、内销货物处理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产品销售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二、自营出口销售
销售收入以及不得抵扣税额均以外销发票为依据。
当期支付的国外费用在冲减收入后,
在当期可暂不计算不得抵扣税额冲减数,而在年末进行统一结算补税;也可在当期同步计
算不得抵扣税额冲减数
三、一般贸易的核算
1、销售收入。
财会部门收到储运或业务部门交来已出运全套出口单证,依开具的外销出
口发票上注明的出口额折换成人民币后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外汇账款
贷: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
收到外汇时,财会部门根据结汇水单等,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汇兑损益
银行存款
贷:应收外汇账款-客户名称(美元,人民币)
2 .不得抵扣税额计算。
按出口销售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 .运保佣冲减。
运保佣的冲减有两种处理方法,下面两种方法分别进行核算。
A(暂不计算不得抵扣税额的,根据运保佣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红字)
贷:银行存款
B(在冲减的同时,按冲减金额同步计算不得抵扣税额的,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售收入--一般贸易出口(红字)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第四讲进料加工贸易的核算
企业在记载销售账时原则上要将一般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通过二级科目分开进行明细核算,核算与一般贸易相同。
只不过是对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料件要按每期进料加工贸易复出口销售和计划分配率计算"免税核销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在进口货物海关核销后开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确定进料加工"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
一、出口企业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后,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二、收到主管国税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后,对补开部分依据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售成本--一般贸易出口(红字)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对多开的部分,通过核销冲回,以蓝字登记以上会计分录
第五节来料加工贸易的核算
出口企业从事来料加工业务应持来料加工登记手册等,需向主管国税机关申请
办理《来料加工免税证明》,凭此证明据以免征工缴费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来料加
工免税收入与其他出口销售收入分开核算,对来料加工发生的运保佣应冲减来料加
工销售收入,不得在其他出口销售中冲减。
一、合同约定进口来料件不作价的,只核算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
贷:产品销售收入--(来料加工)
二、合同约定进口料件作价的,核算进口原辅料款和工缴费,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外汇账款(工缴费部分)
应付外汇账款(合同约定进口价格,汇率按原作价时中间价)
贷:产品销售收入--来料加工(原辅料及加工)
三、外商投资企业转加工收回复出口,销售处理与(1)或(2)一致,只不过是要
核
算委托加工过程,分进口料件外商不作价和作价两种。
A、不作价。
在发出加工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拔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名(只核算数量)
贷:外商来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名(只核算数量)
凭加工企业加工费发票,支付工厂加工费,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售成本-来料加工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委托加工的成品验收入库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代管物资-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称(只核算数量) 贷:外商来料-国外客户
名-来料名(只核算数量)
凭加工企业加工费发票,支付工厂加工费,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售成本-来料加工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委托加工的成品验收入库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代管物资-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称(只核算数量)
贷:拔出来料-加工厂名-来料名(核算原料规定耗用数量)
B、作价。
在发出加工时,凭业务或储运部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出库单,按
原材料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来料加工厂
贷:原材料-国外客户名-来料名称
加工厂交成品时,按合约价格及耗用原料,以及规定的加工费,根据业务部门或储运部
门开具的盖有"来料加工"戳记的入库单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国外客户名-加工成品名
贷:应收账-来料加工厂(按规定应耗用的原料成本)
应付账-来料加工厂(加工费,如外币按入库日汇率)
四、对来料加工所耗用的国内进项税金进行转出。
原则上按销售比例分摊,按分摊额作
如下会计分录:
借:产品销售成本-来料加工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