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流速教学内容
化工流体常用经济流速

10-15
粘度和水相仿的液体
取与水相同
排出口
15-20
自流回水和碱液
0。7-1。2
旋风分离器入口
15-25
在换热器管内的水
0。2—1.5
出口
4.5-15
蛇管内低粘度液体
0.5-1。0
结晶母液泵前速度
2。5-3.5
石棉水泥输水管φ50—250下限
0。28—0.4
泵后速度
3—4
上限
0。9—1.5
3.0—4。0
氧气0-50KPa (表压)
5—10
50-600KPa(表压)
7—8
外管线0。01—1。5MPa
(表压、低压)
2。0-4。0
0。6—1.0MPa (表压)
4-6
1.0-2。0MPa (表压)
4-5
外管线0.01MPa以下
(表压、低压)
1.0-2。0
2.0—3.0MPa(表压)
3-4
车间换气通风主管
4。0-15
氮气(负压)
15-25
支管
2.0-8.0
0。1-0。2MPa(绝压)
8-15
风管距风机最远处
1。0-4.0
0.35MPa(绝压)
10—20
最近处
8—12
0.6MPa以下(表压)
10—20
压缩空气0.1—0。2MPa(表压)
10-15
1.0—2。0MPa以下(表压)
3-8
压缩气体(负压)
5。0-10
化工流体常用经济流速表
流体名称
流速范围m/s
流体名称
流速范围
m/s
饱和蒸汽主管
30—40
烟囱流速

1、对问题的回答:300000m3/h除以3600s,再除以烟囱出口面积(1*1*),得到出口烟速=s;这个流速作为工业炉窑排气系统来说,是基本可以的!专家认为过大的依据是什么应有出处的,建议直接去请教他!2、就环境影响评价的排气筒出口内径和流速问题,下面做一简要的论述,请参考:出口内径与出口烟速的核算出口烟速、出口内径这两个参数,与排气筒排放烟气量有直接关系。
单位时间内通过烟囱出口的烟气量(即排烟率Qv)除以烟囱出口面积即为出口烟速Vs。
(1)出口烟速与出口风速的比值排气筒的出口烟速Vs,不得小于按GB/T13201中节规定方法计算出的风速Vc的倍。
(2)出口内径与烟气经济流速通常,出口内径应根据设计最佳出口流速确定。
烟气出口流速,涉及到“经济流速”的工程设计理念和烟囱高度合理性的问题。
从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扩散角度来讲,在保证满足排气筒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出口烟速,有利于烟气及污染物的动力抬升和降低落地浓度。
但是,出口烟速过高则易导致送风、排烟系统压力过大,经济上不适宜,且烟气在烟囱出口处会出现急剧夹卷效应;而出口烟速过低易造成烟气在烟囱出口处出现下洗,从而排烟不畅,不利于烟气排放和迅速扩散,既影响相关排烟设备正常运行和经济技术设计最优化,同时也会出现漫烟等扩散造成局部重污染。
两者形成平衡,才是合理。
为避免烟气下洗和防风、防雨,有的排气筒在出口处设置帽沿状水平圆板,圆板向外伸展的尺寸至少应等于烟囱出口直径。
为提高烟气出口速度,有的烟囱出口设计成文丘里喷嘴结构,但必须注意阻力的增加不致过大。
(3)出口烟速的一般规定**关于排气筒出口烟速的一般规定可见于《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之污染气体的排放之排气筒的出口直径应根据出口流速确定,流速宜取15m/s左右。
当采用钢管烟囱且高度较高时或烟气量较大时,可适当提高出口流速至20m/s~25m/s左右。
”**烟气出口流速的确定,还应符合有关工程设计、防火设计、环保设计等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民用烟囱培训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勾码
民用烟囱培训资料
烟囱附件图片
调 节 阀
PPT文档演模板
说明:设置在锅炉口的 上方,手柄放在顺手的 地方,转动要灵活,开 关方向明确,安装时为 打开状态
民用烟囱培训资料
烟囱附件图片
防 爆 装 置
说明:防爆阀安装的高度一般离地面2米左右,方向不要朝向经常有 人出入的地方,选型大小需大于管径的1/2
模压成型,杜绝点焊;
斜道
PPT文档演模板
斜道图
连接民处用烟工囱艺培训资料
2、污衣排放装置
组成:底部排放筒+重力防火门
2.1底部排放口设置:底部弯头角度为105°,出口截面尺寸大于主筒体尺寸
(如D600主筒体,排放口设置为600*650),确保排放顺畅及使用安全;
2.2重力防火门原理:重力防火门常开状态,通过70℃易熔锁片与门框连接,
楼层
不在范围内
2 二套“s”弯
120-160
的视情况确 定
3 三套“s”弯
190-235
4 四套“s”弯
265-310
PPT文档演模板
“S”弯减速装置设置距离
“S民”用弯烟囱减培速训装资料置图片
五、电控系统
1、电控系统使用说明
1.1每个楼层投物门均设有电锁开关,停电或其他异常情况造成开关无法开门时,可
备注 / / / / / / / /
PPT文档演模板
民用烟囱培训资料
三、污衣井分类
手动式 按 功 能 分 类
电控式
PPT文档演模板
机械锁开门
按钮开关
刷卡器 指纹识别 触摸屏
PLC品牌选用: 1、台安(常用) 2、施耐德 3、西门子
第八讲 烟囱的设计计算(加热炉,2013)

mg
mg ——烟气的质量流量:kg/h。
二 烟囱的高度
烟囱高度所形成的抽力用于: 克服烟气流动过程中的总压力降; 克服空气通过燃烧器的压力降; 保证炉膛内具有一定的负压; 最低高度:假定烟囱和对流室所产生的抽力应等于烟气 在加热炉和烟囱内流动的压力降。
(一)抽力的计算
抽力是由于炉内烟气的密度差而产生的。 烟囱产生的抽力ΔPI
(5)烟气通过烟囱挡板的压力降 设挡板开度为50%,ζ5 = 4.0
ws2 3.52 Δp5 = ζ 5 ρ g = 4.0 × = 45.709(Pa ) 2 2 × 0.536
(6)烟气在烟囱出口的动能损失
ws2 3.52 Δp6 = ρg = = 11.427(Pa ) 2 2 × 0.536
2
Re =
Ds ⋅ G g
μg
=
1.51 × 3.5 = 1.235 × 10 5 0.0428 × 10 −3
0.7543 = 0.0210 0.38 Re
λ = 0.01227 +
烟气在烟囱内的摩擦损失:
H s ws Hs 3.52 Δp 4 = λ ρ g = 0.0210 × × = 0.159 H s (Pa ) Ds 2 1.51 2 × 0.536
⎛ mg ⎞ ⎜ − Aso ⎟ ⎜ 3600G ⎟ go ⎝ ⎠
1.8
1 Asi.8 = Ns
⎛ dp ′ ⎞ ⎜ ⎟ ⎜ dp ′′ ⎟ ⎠ ⎝
0.2
3 烟气由对流室至烟囱的压力降ΔP3
ws Δp 3 = ζ 3 ρg 2gc
2
4 烟气在烟囱内的摩擦损失ΔP4
Δp4 = λ H s ws ρg Ds 2 g c
5 烟囱挡板的压力降ΔP5
大气课程设计烟囱

大气课程设计烟囱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大气课程中关于烟囱的基本知识,包括烟囱的原理、类型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了解烟囱的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烟囱以及它们在减少大气污染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分析烟囱的优缺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认识到烟囱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大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烟囱的原理、类型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首先,介绍烟囱的基本原理,包括烟囱的工作原理和影响烟囱效率的因素。
然后,讲解不同类型的烟囱,包括传统烟囱和现代烟囱的构造、特点和应用。
最后,探讨烟囱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包括烟囱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烟囱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其次,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烟囱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挑战。
接着,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烟囱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烟囱的工作原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使用《大气环境化学》等相关教材,提供烟囱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参考书方面,推荐学生阅读《烟囱工程技术规范》等书籍,深入了解烟囱技术的最新发展。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利用PPT、视频等资料展示烟囱的实验过程和实际应用场景。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烟囱模型、污染物检测仪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烟囱的工作原理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方面,将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来评估其学习情况。
作业方面,将布置相关的烟囱研究报告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烟囱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烟囱出口烟气速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烟囱出口烟气速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烟囱出口烟气速表是一种用于测量烟囱出口烟气速度的仪器。
在工业生产中,烟囱是将废气排放至大气中的重要设备。
废气的排放速度是评估环境影响和设备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烟囱出口烟气速表通过测量烟囱出口气流的速度来确定排放速度。
准确测量烟囱出口气流速度对于监测和控制废气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废气排放情况,并采取必要的对策来降低排放浓度,保护环境。
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烟囱出口烟气速表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类型。
直接测量方法是通过在烟囱出口安装传感器或流量计等仪器来直接测量烟气速度。
间接测量方法则是通过测量其他参数(如压力、温度等)来计算得到烟气速度。
烟囱出口烟气速表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它可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包括煤炭、石油化工、钢铁、化肥等行业。
通过准确测量烟气速度,企业可以及时监测和控制废气排放,确保在环境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下进行生产。
总之,烟囱出口烟气速表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它为企业提供了准确的废气排放数据,帮助管理者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污染。
随着环保要求的增加,烟囱出口烟气速表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提供对烟囱出口烟气速表的概述,介绍其作用和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的第一节,将详细论述烟囱出口烟气速表的作用,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在正文的第二节,将阐述烟囱出口烟气速表的测量方法,包括测量原理、测量器具和测量步骤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进行烟气速度的测量。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烟囱出口烟气速表在未来的应用前景,探讨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文将全面深入地介绍烟囱出口烟气速表的相关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和探讨烟囱出口烟气速表的应用以及其在工业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烟囱出口最小风速计算.docx

1首先计算烟囱高度平均风速气象站测定平均风速高度为10m,烟囱一般高于10m,所以进行换算。
风速修正计算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4册0286-98)中条文说明第6.2.1条公式(2)采用壽指数公式进行不同高度风速修止. 计算公式为:其中:T——需求的Z髙度处的凤速:匚一己知乙高度处的风速:z——需耍订正的高度吸乙一一已知的测凤高度。
& ——风随高度变化指数.其说值大小按下垫而特征确是T参见下衷。
下垫血特征幕指数表下特征平地硬地悔洋丘陵、植被枝离海岸、草地远田房屋较少城市平地’较葛草地*x»岸板远城市区高的树木少少、阿木冬麻林•村庄W市耳指強Q0. 09-0 100. 10. 11-0. 130 140 H-0 160, 17-0.200.22-0.2.40. 28 0 300 40如,合川平均风速 1.8m/s。
风随高度变化指数取0.15则15m高处风速为1.8 x( 15/10 ) 得15m高烟囱出口处风速1.9m/s0.15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排气筒出口处烟气速度 Vs 不得小于按式(23)计算出的风速 Vc 的1.5倍。
耳二歹+ (23) ^=0.74+0,1?^(24) 帚----排气筒出口高度处环境风速的多年平均风速, K----韦伯斜率;以合川15m 高烟囱为例K=0.74+0.19X 1.9=1.1伽马函数查表,所以 vc=1.9X (2.303)1/1.1/0.965=4.2m/s取1.5倍---伽玛函数,入=1+1。
0. 10 11!2. 10 O 886 0.20 6!2. 20 0. 886 0, 30 9. 2602. 30 0. 886 0.403. 3232. 40 0. 8S6 0.50 2. 00050 0. 887 0. 60 1.5052. GO O 888 0. 70 1.2662. 70 6 SS9 0.80 L 1332. 80 0 890 0. 90 L0522. 90 0. 892 L00 L 0003. 00 0 894 1. 10 0,9653. 10 0 894 1.20 0. 941& 20 0. 1.30 0. 9233. 30 0. 897 1.40 0. 9J L3. 40 6 89S 1.50 0. 9033. 50 0, 900 1. 60 0. 8373. 60 O 901 L70 0. 8923. 70 0, 902 L80 0.8893.80 0. 904 L90 0. 8873*90 0. 905 2, 000.8864. 006 906 取 0.965 [tl ri4 L ni | 式中:/ 〕 1T+—I 皿丿合川区15m高烟囱最小出口速度 6.3m/s。
九年级物理上册《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教案、教学设计

2.观察生活中的流体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让学生掌握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鼓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提高物理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飞机起飞、船只在水中行驶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同学们,你们是否好奇过飞机是如何起飞的?船只是如何在水面上行驶的?这些现象都与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有关。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个有趣的物理现象。"
2.学生分享自己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初步理解,教师予以肯定并总结。
"很好,你们已经对流体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通过实验和探究,深入理解流体压强和流速之间的关系。"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介绍流体压强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流体压强。流体压强是指流体对容器壁的压强。现在,我通过这个实验来展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大家请注意观察。"
2.学生在数据分析、归纳总结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从实验结果中提炼出物理规律。
3.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流体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囱流速
1、对问题的回答:300000m3/h除以3600s,再除以烟囱出口面积
(1*1*3.14159m2),得到出口烟速=26.5m/s;这个流速作为工业炉窑排气系统来说,是基本可以的!专家认为过大的依据是什么?应有出处的,建议直接去请教他!
2、就环境影响评价的排气筒出口内径和流速问题,下面做一简要的论述,请参考:
出口内径与出口烟速的核算
出口烟速、出口内径这两个参数,与排气筒排放烟气量有直接关系。
单位时间内通过烟囱出口的烟气量(即排烟率Qv)除以烟囱出口面积即为出口烟速Vs。
(1)出口烟速与出口风速的比值
排气筒的出口烟速Vs,不得小于按GB/T13201中5.6.1节规定方法计算出的风速Vc的1.5倍。
(2)出口内径与烟气经济流速
通常,出口内径应根据设计最佳出口流速确定。
烟气出口流速,涉及到“经济流速”的工程设计理念和烟囱高度合理性的问题。
从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扩散角度来讲,在保证满足排气筒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出口烟速,有利于烟气及污染物的动力抬升和降低落地浓度。
但是,出口烟速过高则易导致送风、排烟系统压力过大,经济上不适宜,且烟气在烟囱出口处会出现急剧夹卷效应;而出口烟速过低易造成烟气在烟囱出口处出现下洗,从而排烟不畅,不利于烟气排放和迅速扩散,既影响相关排烟设备正常运行和经济技术设计最优化,同时也会出现漫烟等扩散造成局部重污染。
两者形成平衡,才是合理。
为避免烟气下洗和防风、防雨,有的排气筒在出口处设置帽沿状水平圆板,圆板向外伸展的尺寸至少应等于烟囱出口直径。
为提高烟气出口速度,有的烟囱出口设计成文丘里喷嘴结构,但必须注意阻力的增加不致过大。
(3)出口烟速的一般规定
**关于排气筒出口烟速的一般规定可见于《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之5.3污染气体的排放之5.3.5“排气筒的出口直径应根据出口流速确定,流速宜取15m/s左右。
当采用钢管烟囱且高度较高时或烟气量较大时,可适当提高出口流速至20m/s~25m/s左右。
”
**烟气出口流速的确定,还应符合有关工程设计、防火设计、环保设计等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例如:《水泥工业除尘工程技术规范》(HJ434-2008)规定:“排气筒的出口直径宜根据气体出口流速确定,气体出口流速可取10~16m/s”。
对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等烟气排放量较大的情况,其排气筒的烟气出口速度宜在10m/s~30m/s左右,最适宜的为15m/s;《锅炉房烟囱设计》里面提到机械通风全负荷时烟囱出口气体速度在12-20m/s;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
7.6.5
烟气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内的烟气流速宜按10-20m/s设计;
对一般项目的烟气出口流速应在15m/s左右或在12m/s~18m/s之间为宜;
对工艺尾气及一般小锅炉排气筒其烟气出口流速,如超过2~30m/s这一范围或偏离15m/s太大,应对排气筒相关参数(烟气量、出口内径等)认真核实;
对采用室内通风的机械排烟系统中的排烟出口流速不宜大于10.0m/s。
但对抽真空、不凝气等工艺尾气,其烟气量往往很小,烟气出口流速也很小,评价时应注意甄别判断,不必执行上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