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

合集下载

护理不良事件追踪记录范文

护理不良事件追踪记录范文

护理不良事件追踪记录范文一、事件基本信息。

1. 事件发生日期:[具体日期]2. 事件发生地点:[病房号/科室名称]3. 涉及患者:[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为[具体病症]4. 不良事件类型:[例如用药错误、跌倒、压疮等,这里假设是用药错误]二、事件经过。

那天啊,就像平常一样,护士小张去给[患者姓名]大爷发药。

小张呢,可能是前一晚没休息好,迷迷糊糊的,把本来应该给隔壁床的药发给了大爷。

大爷也没仔细看,接过来就吃了。

过了一会儿,大爷就感觉不太对劲,头晕乎乎的。

家属发现大爷状态不对,赶紧按了呼叫铃。

三、即时处理措施。

1. 小张一听到呼叫铃,就赶紧跑到大爷床边。

这时候她也意识到可能是药发错了,脸都吓白了。

不过她还是强装镇定,马上查看大爷的生命体征,发现大爷血压有点低,心跳也有点快。

2. 值班医生也迅速赶过来了,一边安慰大爷和家属,一边吩咐护士给大爷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准备好急救药品,就怕大爷出现更严重的反应。

3. 同时,护士长也来了,了解情况后,赶紧去核对药品信息,确定是用药错误后,就通知药房准备解药(如果有相应解药的话)。

四、患者后续情况追踪。

1. 当天情况。

在经过一系列紧急处理后,大爷的症状逐渐缓解了。

到了下午,大爷的血压和心跳基本恢复正常,头晕的症状也减轻了不少。

不过呢,大爷还是有点后怕,一直念叨着“这可把我吓了一跳”。

小张心里特别愧疚,一直在大爷床边陪着,给大爷道歉,还给他讲笑话逗他开心。

我们也给大爷重新调整了治疗方案,确保他能按照正确的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

2. 第二天情况。

早上查房的时候,大爷精神状态还不错,还跟我们开玩笑说“昨天就像坐了一趟过山车”。

小张又仔细检查了大爷的身体状况,各项指标都很稳定。

为了让大爷能更好地恢复,我们还给他安排了清淡又营养的饮食,大爷吃得可香了。

3. 一周内情况。

在这一周里,我们每天都密切关注大爷的情况。

大爷一天比一天好,到了第四天的时候,已经能在病房里稍微走动走动了。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与讨论记录本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与讨论记录本

WORD格式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讨论记录本病区二0一六年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护理不良事件分为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在院跌倒、护理并发症、护理投诉及其他意外或突发事件。

2.护理部及各科室具备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3.发生护理过失后,当事护士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和当班医生,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降低由于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

4.护士长要逐级上报不良事件的经过、原因、后果,并按规定填写对应的登记表。

情节严重的差错、投诉或病人自杀等突发事件立即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处理意见,尽量降低对病人的损害。

5.发生护理过失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封存,保留标本,以备鉴定之用。

6.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按性质、情节、后果轻重分别组织全科、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7.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上述事件汇总进行讨论,从制度合理性、制度执行、环节管理、工作流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事件的情节及对病人的影响,确定性质,提出奖惩意见和改进措施,在全院护士长会上传达,共享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要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未形成事实。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流程评发发生原因、过程及结果等。

估1.报告形式:口头、书面、网络。

生不逐级2.报告内容:时间、地点、当事人、事件发生经过、原因、后果、报告人等。

良上3.报告时间:严重的不良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同时向护理部报及相关部门报告,讨论结果3日内上报护理部;一般不良事件24小时事内上报护理部,讨论结果7日内上报护理部。

护士职业暴露不良事件讨论记录范文

护士职业暴露不良事件讨论记录范文

护士职业暴露不良事件讨论记录范文一、事件背景近日,某医院发生了一起护士职业暴露不良事件,一名年轻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不慎被针头刺伤,导致血液暴露。

此次事件引起了医院的高度重视,随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为了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医院决定就此事件展开讨论。

二、事件经过1. 事发当天,该护士在为患者输液时,操作不当导致针头刺伤。

2. 受伤护士立即按照医院应急预案进行处理,但仍然感到身体不适。

3. 医院得知此事后,迅速启动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对受伤护士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4. 同时,医院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发现该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a. 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b. 未使用防护用品;c. 事发后未能及时报告。

三、事件处理1. 医院对受伤护士给予关心和支持,确保其得到妥善治疗和心理疏导。

2.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对违反规定的护士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3. 加强医院职业安全培训,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

4. 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四、讨论与分析1. 提高护士职业安全意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面临诸多职业暴露风险,如针刺伤、药物中毒、生物感染等。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要加强护士职业安全培训,提高护士对职业暴露的认识,确保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能够自觉采取防护措施。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医院应制定完善的护理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

此外,护士自身也要加强自律,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3. 使用防护用品:医院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减少血液暴露等风险。

4.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医院应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职业暴露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同时,护士要熟悉应急预案,掌握相关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强化报告制度: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后果。

护理不良事件追溯记录与表格

护理不良事件追溯记录与表格

护理不良事件追踪表
追踪人:追踪部门:追踪时间:
一、患者一般情况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疾状、体征、相关检查及治疗措施,以时间顺序记录有关内容)1.患者疾状体征:
寒战□发热□皮疹□瘙痒□皮肤巩膜黄染□潮红□面色苍白□紫绀□肢冷□出汗□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恶心□呕心□昏迷□心慌□脉搏细弱□心跳停止□意识模糊□烦躁□少尿□无尿□血尿□尿色加深□黑便□便血□
上述需说明的疾状体征或其他疾状体征:
2.采取的相关检查:
血压: mmHg 体温:℃心率:次呼吸:次氧饱和度:
其他检查指标:
3.医生诊断:
4.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给予救治措施:
5.经治疗,患者转归:治愈口好转口加重口死亡口
相关症状体征及检查指标项目情况:
(如死亡填写如下项)
直接死亡原因:死亡时间:
是否尸体检验:否口是口尸体解剖结论:
护理部
2012年6月份制订。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讨论记录本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讨论记录本

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1】及讨论记录本病区二0一六年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护理不良事件分为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在院跌倒、护理并发症、护理投诉及其他意外或突发事件。

2.护理部及各科室具备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并不断修改完善。

3.发生护理过失后,当事护士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和当班医生,立即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降低由于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

4.护士长要逐级上报不良事件的经过、原因、后果,并按规定填写对应的登记表。

情节严重的差错、投诉或病人自杀等突发事件立即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处理意见,尽量降低对病人的损害。

5.发生护理过失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必要时封存,保留标本,以备鉴定之用。

6.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按性质、情节、后果轻重分别组织全科、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7.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上述事件汇总进行讨论,从制度合理性、制度执行、环节管理、工作流程、职业道德、主观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事件的情节及对病人的影响,确定性质,提出奖惩意见和改进措施,在全院护士长会上传达,共享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要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未形成事实。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流程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讨论记录。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非计划拔管)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非计划拔管)

改进措施
根据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 改进措施,如加强医护人员培 训、改进护理流程、更新设备 等。
效果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 估,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患 者满意度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02
非计划拔管事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计划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 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出或导管 意外脱落,包括各类导管、引流 管、胃管、尿管、气管插管等。
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通过对不良事件的深入剖 析,不断完善护理流程和 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通过对非计划拔管事件的 讨论和学习,提高医护人 员的专业技能和风险防范 意识。
汇报范围
事件发生情况
记录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的时 间、地点、涉及人员及患者情
况等。
原因分析
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找出根 本原因,如医护人员操作不当 、患者自身因素、设备故障等 。
完善管道固定方法
改进管道固定方法,采用更加 牢固、舒适的固定方式,减少 管道脱落的风险。
加强患者及家属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管道的 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提高其自 我保护意识,减少因患者或家 属误操作导致的非计划拔管事 件。
建立非计划拔管事件报告 制度
建立非计划拔管事件的报告、 登记和分析制度,及时发现和 解决问题,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持续改进成果回顾
成功降低非计划拔管率
01
通过本次持续改进,成功将非计划拔管率降低至目标范围内,
有效提高了患者安全。
完善护理流程
02
针对非计划拔管事件,对原有护理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
,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提升护士技能

6个护理不良事件记录范例

6个护理不良事件记录范例
主管负责人接报时间:主管负责人接报人:
科室责任人职称
日期时间:
病员信息
姓名:床号:年龄:性别:住院号:
诊断:脑梗后遗症
事件发生经过、 原因、结果
经过:患者左侧上下肢肌力为2级,患者在输完液后,在家人扶起坐
轮椅时不慎跌倒,臀部着地,患者诉头晕,测血压150/90mmHg,脉搏
84次/分。
原因:
1.患者肌力较低(左侧上下肢肌力2级)
患者家属陪护人员防护意识差,操作时不小心。
结果(病人病情变化及目前情况、对病人造成的影响)
1.需要短暂时间治疗。
处^措施
1.立即通知护士长及主管医生,对烫伤患处进行处理。
2.给予复方多粘菌素外涂、头孢克肟口服;
3.严密观察患者烫伤处皮肤情况,给予换药。
事件报告时间:事件报告人:
护士长接报时间:科主任接报时间:
处^措施
1.组织全科护士学习相关制度。
2.要求护士掌握当班输液病人的输注情况。
3.要求护士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掌握当班输液病人的输注情况。
4.交接班时做到“三清”尤其是床头交清。
事件报告时间:事件报告人:
护士长接报时间:科主任接报时间:
主管负责人接报时间:主管负责人接报人:
科 室责任人职称
日期时间:
病员信息
原因:
1.病人在走廊加床,光线较差;
2.病人血管弹性差。
结果(病人病情变化及目前情况、对病人造成的影响)
发生意外,但未涉及病人身体。
处理措施
1.报告护士长;
2.给予针刺应急处理,挤出血液,流水冲洗,碘伏消毒;
3.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事件报告人时间:事件报告人:
护士长接报时间:科主任接报时间:

6 个护理不良事件记录范例

6 个护理不良事件记录范例
原因:
患者家属陪护人员防护意识差,操作时不小心。
结果(病人病情变化及目前情况、对病人造成的影响)
1.需要短暂时间治疗。
处理措施
1.立即通知护士长及主管医生,对烫伤患处进行处理。
2.给予复方多粘菌素外涂、头孢克肟口服;
3.严密观察患者烫伤处皮肤情况,给予换药。
事件报告时间:事件报告人:
护士长接报时间:科主任接报时间:
床,另一名护士×××在巡查时发现接错补液,给予及时停止输入,
原因:
1.护士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意识。
2.违反操作规程,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结果(病人病情变化及目前情况、对病人造成的影响)
未有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处理措施
1.书面检讨,上交医院有关领导。
2.组织全科护士分享该差错,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经过:28床患儿XXX输液巡视卡上共有4瓶液体,(每次接瓶后必须
签上护士名字以表示已执行)其中一组接瓶后当班护士未及时签名,
由于当时病人较多,加上在交接班时未向下一班护士交待说明。待输
液完毕,患儿家属发现巡视卡上有一组液体未签名,从而质疑护士未
给患儿用此瓶药,引起不满而投诉。
原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当班护士违反了执行医嘱的制度。
2.加强学习,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
3.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护理制度。
4.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事件报告时间:事件报告人:
护士长接报时间:科主任接报时间:
主管负责人接报时间:主管负责人接报人:
(范例5)护理不良事件记录
科室
责任人
职称
日期时间:
病员信息
姓名:床号:年龄:性别:住院号:
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

包括给药错误、输血输液反应、治疗不及时、针刺伤、院内压疮、烫伤、割伤、烧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暴力行为、咬破体温表、失窃、蓄意破坏、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争吵/打架等。

一、报告范围:
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
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
值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
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适当给以奖励,并按照报告
人的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3.隐瞒不报经查实,给予扣奖金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疗
纠纷处置办法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及时评估事件影响,所在科室及护理部积极采取有
效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科室应妥善保管有关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
药品、器械等,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所在科室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
士长应对事件发生过程及时调查,在一周内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方案并呈交护理部,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并评价效果。

5.护理部应及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
析,并提出整改建议及处理意见,返回给科室并督促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
护理不良事件记录本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