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民主政治思想.ppt

合集下载

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人民主权思想被看作卢梭思想的核心理论。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的主张如下:第一,在社会契约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他们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

第二,人民主权的实质是“公意”的体现和运用。

“公意”不同于“众意”,它代表的是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与意志表达的结果。

第三,主权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转让、代表。

因为主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公意的运用,是集体的生命。

这种共同意志是不能分割、转移或代表的。

第四,政府是人民行使主权的工具。

它是政府、公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中介。

主权是精神力量,而政府是行动力量。

把人民的权力交给政府,政府是君主的执行者,人民的公仆。

政府借助人民的力量,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事,人民可以限制、变更或收回委托管理的权力。

第五,人民是立法者,立法权属于人民。

人民立法原则包括法律意志和法律对象的普遍性。

法律的普遍性意味着任何个人都无权制定法律,只有主权者才能制定法律;法律客体的普遍性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让-雅克·卢梭第六,人民主权不受任何限制。

卢梭认为,从社会契约中诞生的人类共同体是一种具有道德崇高性的普遍善,因此没有必要对共同体进行限制。

社会契约的结果不是人们把自己奉献给君主,而是人们互相给予。

第七,人民主权的实现是直接民主。

卢梭认为,实行直接民主可以让人民参与统治自己,从而更容易行使主权。

它以卢梭的人民主权和公意思想为基础,以自由平等为核心,旨在建立一个人民真正拥有主权的民主共和国。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人类的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他根据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所提出的,在本意上是真诚的,具有人民性,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不管在理论方面还是现实中,“人民主权”思想都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1.卢梭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主权在民的口号,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要求,不仅促进了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而且促进了各国的民主化进程,为民主革命做出了贡献。

孟德斯鸠、卢梭的政治思想

孟德斯鸠、卢梭的政治思想

孟德斯鸠、卢梭的政治思想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一)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1 .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全部政治理论的核心。

他运用历史的方法从经验和事实出发去探寻国家和法律制度的存在规律,以便为解决社会政治问题提供普遍适用的政治原则。

2 .“法的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与影响、制约它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体现为一种规律性。

3 .提出“法的精神”的目的:(1) 立法者掌握了法的精神中体现的原则,就能够制定出符合人类理性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理想的社会。

(2) 人民掌握了“法的精神”,就能遵纪守法,使理想的社会制度长治久安。

4 .意义。

“法的精神”强调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与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必然性关系,表明孟德斯鸠已从国家外部寻找国家运动的规律了,这种认识是非常深刻的。

孟德斯鸠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证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受客观规律支配的思想家。

5 .局限性.孟德斯鸠还没能找到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他不仅将一个国家的良法善政寄托在立法者的智慧上,而且宣扬了一种法律决定一切、法律万能的观点,认为只要有了一种好的法律制度,就可以实现理想的社会。

这表明“法的精神”仍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二)政体的分类1 .国家政体可以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三种。

2 .共和政体又分为民主政体和贵族政体两种。

民主政体由全体人民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贵族政体是由一部分人民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体。

3 .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人依据法律执政的政体,君主掌握最高权力。

君主、贵族阶级和政治团体是构成君主政体的三个要素。

4 .专制政体是由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的政体。

5 .孟德斯鸠反对专制政体,主张实行共和政体成君主政体。

(三)政体原则1 .涵义。

政体原则可以解释为使政体行动的东西,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的感情。

它贯穿在政体之中,指导一切、推动一切,并且恢复一切。

2 .民主政体的原则是品德。

主要是指爱祖国、爱平等、爱法律的政治品德,其中心是要求人们遵守法律。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历史PPT教学课件)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历史PPT教学课件)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 想
3、斯宾诺莎的主要思想 (1)人性论
自我保存是人性的根本原则,生存权是人的最高自然权利
(2)斯宾诺莎的社会契约思想
A、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是理性的需要 B、国家和立法的目的在于保障人的生命和社会安全
民主政体是最理想的政治制度
(3)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探究1:斯宾诺莎是怎样认识“神学”与“理 智” 之间的关系的?他说的“理智”指什么? 认为神学不应干涉“理智”,即反对这种对人 们思想的禁锢。 理智指人运用自己的头脑自由地思考。
第一单元 第2课
课标要求
①知道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 基本内容
②理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
③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
一、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 想
1、提出背景
政治上,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建立了荷 兰共和国,面临来自国内、外封建势力的威胁 经济上,荷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思想上,基督教神学还统治着人们的头脑。 综上,荷兰资产阶级急需在思想理论上反 对封建专制,捍卫资产阶级的利益。
2.洛克的分权理论有什么历史影响?
3.总结斯宾诺莎、洛克、卢梭思想的共同点
近代欧洲民主思想的深远影响
1.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 动作用; 2.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 的思想准备; 3.鼓励了中日等亚洲国家仁人志士的 斗争; 4.为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设计出了 可行的模式。
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力
探究2:洛克的分权理论有什么历史影响?
为英国的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做出理论论证(主
张立法权属于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
他强调的分权与制衡理论为孟德斯鸠所发展, 成为资产阶级确立政权组织形式的重要原则 对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 影响

课件1: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课件1: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3.内容: (1)社会契约论:人民通过社会契约组成政治社会和政府, 保护人们生来就有的各种_自__然__权__利__;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人 民赋予的,因而应当实行_君__主__立__宪__制度。 (2)分权学说:国家存在着三种权力,即_立__法__权__、行政权 和对外权。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对外权属于国王。 (3)人民主权说: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如果国王或政府违背 了人民意志,违反了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使用武力推翻 其统治。
4.影响: (1)把自由看作政治目的,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 _理__论__上的论证。 (2)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1.背景:英国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动荡,最终实现了资产 阶级与_封__建__势__力__之间的政治妥协。 2.目的:为了捍卫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三、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1.背景: (1)18世纪初,法国的_封__建__专__制__制__度__根深蒂固,存在着等 级森严 的社会制度,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尖锐。 (2)法国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启蒙 运动发生。
2.内容: (1)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_平__等__的,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 的权利。 (2)社会契约:通过订立社会契约建立国家与法。 (3)主权在民:认为_人__民__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人民以暴 力推 翻封建暴君的专制统治,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3.特点: (1)抨击和批判_封__建__专__制__理论,批判神学经典,主张哲学
摆脱宗教的控制。 (2)包含着_天__赋__人__权__思想和社会契约论色彩。
【合作探究】 1.什么是民主和民主思想? 提示: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立的一种政体形式,指的 是政府的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民有权 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 民主思想是指关于民主的学说和理论。

卢梭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卢梭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习也比较容易。 • 男人生来即为了自己,女生生来即为了取悦于男人。 • 降生之后,捆绑得紧紧的义务应予消除。尤其女孩子
不应束胸、束腰。 • 男性只以嘴、语言表达情意,女性则几乎以全身来表
达。 • 男人长于抽象,女人优于实际。 对婚姻的了解
32
五、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国家长官学校教育 重视体育 在学校内模拟政府机构组成相应的团体,以使
卢梭自幼跟其父亲一起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和文 学书籍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只在正规 学校学习过两三年的拉丁文、数学和绘画,所 以其一生所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其不间断的刻苦 阅读。
4
两次有奖征文,才华为世人瞩目,然亦与 伏尔泰等分道扬镳。
30岁时来到巴黎,结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狄德罗等。
1754年之后在巴黎附近的乡村相继出版 《新爱绿绮丝》、《社会契约论》、《爱 弥儿》等著作, 惹祸上身,逃亡八年。 流亡中写出《忏悔录》第一部。
童观,并进而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34
七、自然后果法
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 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 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 自然后果。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自然 后果法”。
35
八、用比较的视角探讨卢梭与我国古 代教育思想家的异同
苏启敏的论文《王守仁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 比较研究》从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 儿童教育、师生关系、道德教育、教育原则和 方法几个方面探讨了王守仁与卢梭教育思想的 不同,最后得出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仍然没 有脱离传统教育的范式,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是西方新旧教育的分水岭的结论。
高志东.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困境的解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

透过社会契约论看卢梭的民主政治观

透过社会契约论看卢梭的民主政治观

透过《社会契约论》看卢梭的民主政治观对于卢梭,大家可谓耳熟能详,其成名作《社会契约论》更被后人们所精精乐道。

卢梭在写《社会契约论》之前,当时社会存在两大根本对立的派别,即为专制统治提供辩护的主权说以及鼓吹社会民主的人权论。

主权说的代表霍布斯认为,在社会和国家出现以前,曾经有过一种既无社会也无国家的自然状态,每个人在其间均享有充分的自由权利,尔后,为了免于相互之间使用暴力的威胁,人们联合起来组成了社会,人们在组成国家后已把全部自然权利转让给了主权者。

民主论者所全力反对的恰好是上述这种超越一切制约的权力。

洛克认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

人们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君主有权任意处置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剥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煞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

卢梭的政治思想具有独特性,与上述两派都有不少差异。

他对霍布斯的主权在君说大张挞伐,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同时,他又否认洛克关于天赋人权不可转让的理论,认为主权者有权且必须执有公民转让的全部权利。

他的主权论的出发点与当时流行的做法一致,也是从一种假想存在过的自然状态开始。

在讨论了人们何以要缔结契约并组成社会之后,卢梭对霍布斯关于全部权利转让给君主的学说进行了一番猛烈的抨击,并把自己的主张归结如下:"这些条款,确切地加以理解后,尽可以归纳为一句话,那就是:每个结合者及其自己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

"后面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这正是他主权说立论的基础。

对于主权者,卢梭作出了如下的定义:"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而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当它消极时,它的成员称它为国家,当它积极时,就称它为主权者。

"于此,我们便看到了卢梭的理论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他个人权利全部上交给集体的主张,二是他关于主权者即是人民全体的人民主权说。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PPT课件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PPT课件
第六讲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 主要内容
主讲人 张恒山
1
.
1
一、简要生平
卢梭(J.J.Rousseau,1712-1778年)是法 国著名思想家,18世纪启蒙运动的倡导人之 一。
出身钟表工人家庭,12岁谋生,自学,
著作包括: 《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 有助于敦风化俗》(1750),《政治经济学》 (1755),《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755), 《新爱绿绮丝》(1761), 《社会契 约论》(1762),《爱弥儿》(1762) 等。
第四章 论贵族制
本章讨论贵族制政府的特点及其得
失。
.
1155
第六章 论国君制 本章讨论国君制的特点和得失。
第七章 论混合政府
本章论述混合型政府的特点及其得 失。
第八章 论没有一种政府形式适宜于一切国家
本章中,卢梭论述了气候和物产决
定了不同的国家适用于不同的政体。
.
16 16
第九章 论一个好政府的标志
第四章,论奴隶制
本章主题:只有约定才能成为人
间合法权威的基础,但是,对奴隶的
统治不可能建基于约定。
.
44
第五章 论总需追朔到一个最初的约定
本章主题:在说明由人民中产生君 主之前,首先应当研究并说明使人民这 一集合体得以形成的最初的约定。
第六章 论社会公约
本章主题:讨论社会公约(即最初
约定)的原因、社会公约的主要目的和
.
1199
第十七章 论政府的创制
本章进一步论述人民创设政府行 为的法律性质——这是立法性行为和 执法性行为的复合行为。
第十八章 防止政府篡权的方法
本章讨论如何对政府篡夺主权者
的权力的倾向加以防范。

浅析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浅析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浅析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摘要:人民主权是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卢梭是人民主权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其《(社会契约论》一书中他从公意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虽然在理论上有不可忽视的缺陷,但在倡导民主政治的道路上是重要的里程碑,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如今,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光辉的篇章,其政治理念仍然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各种政治制度。

关键词:卢梭;公意;人民主权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是社会契约论的根本观点,也是社会契约论的精神所在,人民主权的思想倡导自由和平等,激烈地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思想。

“要寻找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在订立社会契约时,把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集体,同时又从这个集体“获得自己本身所渡让给他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

”。

社会公约即是“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正是基于这种社会公约,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虽然受阶级与时代的局限,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民主,但是这种思想对于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反对封建专制集权统治来说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人民主权思想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求自由和平等。

一、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18世纪的欧洲是资本主义蓬勃兴起的时期,同时也是封建专制统治逐渐土崩瓦解的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和激烈化,价值观念冲突严重,启蒙运动在法国的掀起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开启了辉煌的新时代。

让·雅克·卢梭作为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国大革命思想先驱者。

卢梭出身寒微,生活困苦,境遇悲惨,属于当时法国的第三阶层,贫寒困苦、饱受压迫、居无定所的生活使他体验了社会的不公,辗转于社会最底层让他了解到穷人的悲哀,这些经历让他对于封建制度重压下的民众疾苦感同身受,他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痛恨封建专制集权,这些使他成为启蒙运动中的思想激进派,他代表当时的小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对封建专制集权进行了激烈、彻底地批判,所以说他的民主思想在当时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