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导演基础】
导演基础(整理)

电影导演基础1.电影的发明1.我国古代的灯影戏,曾被电影史学家认为是电影发明的先导。
2.电影的真正发明,是根据英国人彼得.马克.罗格特发现的“视觉暂留”原理。
3.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制成了“活动电影视镜”。
4.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创造出一种能将影像放映的电影机,并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影片,标志着电影时代的开始。
2.世界有声片•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从影片中发出声音的电影《爵士歌王》真正诞生。
•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出现。
•1935年,三色的彩色系统才被发明,终于拍出了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名利场》。
•从此,彩色和声音都作为艺术元素被纳入到电影的创作中去。
•电影的发明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进步。
3. 电影传入中国•1896年8月11日,一名法国人带来了一部电影短片,在上海徐园的游乐场中放映,人们观后称之为“西洋影戏”。
•1898年之后,陆陆续续有意大利人、俄国人、葡萄牙人相继来华放映电影。
•1899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中国放映了第一部带有故事情节的短片。
•1905年上海建起了一座可容纳250人的电影院,即“虹口大戏院”。
•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戏曲片《定军山》,成为中国第一部电影。
4.第七艺术1911年,意大利诗人乔托·卡努杜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宣称电影是一门艺术,为电影跻身于艺术的殿堂,确立电影的艺术地位铺平了道路和奠定了基础。
由此,“第七艺术”就成可电影艺术的同义语。
卡努杜认为:电影吸收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等六种艺术元素,经过消化、融合之后,改变了它所综合的各种艺术的原有材料和独特的个性,引起了原有艺术元素的质的变化,形成了一门崭新的艺术。
它是动与静、时间与空间、造型和节奏综合在一起的艺术,从而形成了电影这门独立的第七艺术。
电影的神奇与魅力,产生了大量的“影迷”群落。
早期电影尽管受到排斥,但它飞速的发展,有识之士的参与,艺术雨露的滋润,使它迅速成长起来。
导演基础

导演基础名词解释1. 戏剧性动作:只能产生戏剧冲突,有戏剧效果的行为与动作,动作中包含着危机与对抗,能展现人物内心或引发剧情的突变。
2. 缓冲平台:是导演、剪接师利用情节调节观众情绪的一种惯用手法。
剧作中的每一次冲突,必然会有跌宕起伏的变化,跌落即缓冲平台。
设计这种平台,它的目的是为了缓冲观众在体验剧烈冲突过程中叠积的紧张情绪,同时为了下一轮高潮的产生蓄积力量,构筑再冲突条件。
3. 未见悬念:只用视听手段隐藏本可以看到的具体动作和直观造型的具体手法,以达到使观众猜想的目的,一般是以剧中人物的主观情节交代为表现的方法。
4. 对比:对比作为一种电影艺术被广泛使用,因为我们周围的事物都存在于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中,任何事物人物可以通过对比,显现其自身的独特个性特征,因此,对比是一种强化手段,可以使平淡无奇的事物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将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形象。
对比会造成镜头间的冲突,加强戏剧性,增强表现力和吸引力。
5. 影调:电影的影调由光与色彩构成。
光的强、弱,方向与性质形成了影调的三个要素,有高调、低调、硬调、软调、中性调之分。
6. 文开篇:一般是指影片开端时,运用冷静、平静,去除动作以及激烈矛盾冲突的开篇方法,推出片头。
文开篇从形象造型上显得温文尔雅,娓娓道来。
多从交代事件背景展现人物关系,环境关系等引导观众循序渐进,进入到情节中来。
7. 对抗:是戏剧最本质的因素,也是编剧和导演揉搓观众情绪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对抗是戏剧的核心娱乐元素,是情节的发动机。
没有对抗,情节就会停滞不前,对抗一般分为三种,一般分为三种:主角与对手对抗,主角与超自然力和环境对抗,主角与心理对抗。
8. 追逐:是导演处理情绪手法之一,是一种用来拖延时间,十方佛情绪的一种技巧,在数字媒体技术没产生之前,是导演用来释放情绪的常用手法。
它多作用于蒙太奇段落的高潮部分。
它利用激烈的运动影像释放实现积淀的戏剧情绪,以达到张弛有度的戏剧效果。
导演基础理论与技巧教学讲稿

《导演基础理论与技巧》讲稿影象表义和情节表义方法的区别:导演必须重视时间因素的叙事功能,熟练掌握运用影象达到情节表义的再现方法。
这是导演的基本功,也是最常用的表述方法。
擅长用影象表义和表现方法拍片的导演,更多的是凭艺术感觉去创作,而擅长情节表义用再现方法拍片的导演,更多的是凭理性去拍片。
由于创作方法不同,使用的技巧不同,在创作个性和风格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
导演必须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包括三个方面:1•要有灵性主要指艺术感觉好。
2•要有悟性主要指对生活中新事物的敏感性。
3•要有韧性主要指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
导演的职责与工作:一、筹备阶段:1.研究剧本2.遴选演员中国演艺界有一句经验之谈,叫人保戏”和戏保人”。
3.写作导演阐述(重点)导演阐述是导演对未来影片或电视剧描绘的蓝图,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明,也是导演的纲领性的整体设计。
导演阐述写作,并无固定的格式,由于导演的个性和风格各异,所以有各不性同的写法,有的写的非常具体细致,甚至涉及到每场戏的构思和设计方案;有的则是提纲挈领地只谈主要问题。
所以不必拘泥于一种格式。
从内容上看,一般包含以下几点:a对剧本的立意、主题思想、时代背景等方面的阐释。
b.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分析。
c.对剧中主要矛盾冲突的理解和把握。
d.对未来影片风格样式的定位。
e对节奏的处理。
f.对表演、摄影(像)、美术、服装、道具等创作的构思和造型设计的要求。
g.对音乐(作曲)、录音、剪辑等各创作部门的提示。
h.对剧中需要运用特特技处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与特技部门协商处理。
4.选景依据是剧本。
景物是为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活动提供具有典型性和表现力的造型环境。
写分镜头前应去所需的场景踩点,熟悉场景后在写分镜头。
导演在选景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将自己想象中的环境向现实的环境上靠。
5.创作分镜头剧本分镜头剧本是导演用于现场拍摄的蓝本和依据,也是导演对文学剧本的二度创作。
将文学语言转化为可读的视听语言结构,并将导演的一切艺术构思溶入到分镜头剧本之中。
(完整版)导演基础I

吉姆·贾木许
大卫·林奇
简·坎皮恩 雷德利·斯科特
彼得·格林纳威
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
科恩兄弟
拉斯·冯提尔
努里·比格·锡兰
安东尼奥尼
北野武
贾樟柯
李安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张艺谋
英格玛·伯格曼 王家卫
导演是天生的吗?
“天分”往往只是昙花一现
1.是否努力,是否坚持,是否热爱这份工作。
2.对影片最终的细节、质量和内容负责:设想影片主题范围、目的、特 性和内涵;选择合适的场景加深戏剧性意味和气氛;组建团队;改进剧 本;指导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监督后期剪辑与合成;参与影片营销。
导演
基础
第三章
《调音师》
多线顺叙+未来式插叙+过去式插叙
场景1
行为轨迹=人物轮廓
线索一 线索二
场景2
步骤一
场景3
步骤二
步骤三
结局与开场
循
环
剧情结构
人生失意 令人同情
1:50
自作聪明 作茧自缚
1:50-6:33
建置
场景1
(转折点-调音师身份)
场景2
(转折点-装瞎骗取同情)
情绪结构
玩火自焚 教训深刻
拍摄阶段
(三)外景拍摄
1.在选景定景后,由制片、美术部门 先进行实景加、选、借、购、制所需的陈设与道具; 2.开拍前确定化妆、服装、随身道具,避免拍摄时 准备不及造成混乱,耽误时间; 3.演员进入外景前事先说戏,以免拍摄现场因演员 准备不足导致光效被延换、观众围观造成现场混乱; 4.外景场地应选择与影片时代特色相吻合的空间造型。
(一)剪辑
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 2.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3.镜头组接要遵循“动从动”、“静接静”的规律; 4. 每个镜头的停滞时间长短,首先是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难 易程度,观众的接受能力来决定的,其次还要考虑到画面 构图等因素。 5.镜头组接的影调的统一(明暗对比、色彩)
导演基础

导演基础第一章、电视艺术1、电视艺术的特性、综合性、逼真性、假定性。
2、电视语言与表现手法、画面是非独特因素,是电视语言的语汇;创造画面是非独特的因素,是指布景、灯光、色彩、服装、化妆、表演、对白、音乐、音响等并非电视艺术所独有的,也存在于戏剧、绘画等艺术样式中的元素。
摄像机的作用属于电视艺术的独特艺术元素。
3、蒙太奇手段、蒙太奇包括镜头的构成;音乐、音响的构成;画面与音乐、音响的构成;由这些构成而产生的意义和作用;空间形成与心理支配、库里肖夫实验4、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鲜明的时代精神;民族性;美的意境;兼容性;哲理性;主体性;知识性、娱乐性。
5、电视艺术的电视化、电视艺术的电视化,就是要按照电视艺术的特性和传播规律去创作电视艺术作品。
手段电视化,创作者凭借现代电子技术将一些独特构思物化为艺术形式,达到艺术性与科学技术的完美统一。
时空电视化,电视艺术作品在时间的延续中进行叙事,在空间的展现中来抒情,在自由的时空中反映社会生活、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语言电视化,第一次是文字传播,第二次是无线电传播,第三次是电视传播。
只有电视语言,构成了多元化的语言形态。
第二章、电视导演1、导演的艺术水平、具有独创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何使屏幕形象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深刻的思想性和完美的整体感。
导演运用画面主体的动作和摄像机镜头的运动,构成动的视觉形象;运用蒙太奇来组接画面和镜头,以突出重点、渲染节奏;运用恰当的音乐、自然音响和人物的语言,与画面有机结合,以表达思想内容,丰富并加强形象的感染力;运用光影、色调、色彩和制造所需要的气氛;运用时空变换来变换场景,扩大或压缩环境的规模和过程的容量。
2、导演的素养、极高的政治水平和艺术洞察力;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灵性;悟性、韧性。
3、导演的专业技能、导演手段,包括、运用画面主体的动作和镜头的运动来构成运动的视觉形象;运用蒙太奇技巧来组接镜头,以突出重点,进行渲染和变换节奏;运用音乐、音响及人物语言,与画面有机结合,以表达思想内容,丰富并加强形象的感染力;运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变换场景,扩大或压缩环境的规模和过程;运用光影、色彩和色调营造所需的气氛;运用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创造出所需要的场景。
(经典影片鉴赏)

(经典影片鉴赏)【AnalysisandInterpretationonClassicFilmsintheWorld】【一】差不多信息〔必填项〕课程代码:【2030447】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传播学〔传播艺术方向〕】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开课院系:新闻传播学院使用教材:主教材【《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解读》潘桦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8年第2版ISBN9787504368294】参考书目【《新编艺术概论》林少雄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ISBN787309055566】【《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LouisGiannetti)著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年7月第十三版ISBN9787506287081】先修课程:【艺术概论表导演基础】课程网站网址:https://:8443/webapps/discussionboard/do/conference?toggle_m ode=edit&action=list_forums&course_id=_17192_1&nav=discussion_board_entry&mode=cpv iew【二】课程简介〔必填项〕本课程是传播艺术方向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诣在通过对当代优秀电影开展集中观赏,对学生的审美力和洞察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使其既能反思与提炼前期课程中“表导演基础”的学习成果,又为之后在高年级专业学习中的“摄影与摄像”,“后期编辑特效”等业务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感性审美经验,从优秀的电影大师的代表作中切身体会到影视艺术的精髓。
通过对十余部佳作的系统赏析,了解影视的镜头语言和运镜技法,以及电影的故事结构设计和动作表演。
【三】选课建议〔必填项〕本课程要紧由我院传播学专业下传播艺术方向及申报中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时作为专业选修课进行修习,同时亦可作为面向我院乃至我校所有专业的通识性基础课进行选修。
导演基础理论技巧

导演基础理论技巧导演基础理论技巧电影是一门语言艺术,它包含了许多元素,如故事、摄影、场面调度、运动、剪辑、表演和声音等。
导演需要掌握这些元素,才能创作出成功的电影作品。
电影的语言元素电影的语言元素包括故事、摄影、场面调度、运动、剪辑、表演和声音。
这些元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
新闻电影新闻电影记录的是不能重复的动作或事件,而且是事件的一个局部。
事件不受电影制作者控制,可以通过加入旁白使事件相对完整。
纪录电影1895年,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诞生,是以纪录目的的。
纪录片不像新闻电影,它记录的是一连串的在共同动机下所发生的事件。
可以打破事件的连贯性记录,一系列的事件通过不同的形式或顺序来重复表现。
例如___的《中国》。
剧情电影剧情电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影形式,事件也许是真实的,但每个情节都是经过详细的设计和排演的,最终目的是为模仿真实。
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是比真实更为丰富多彩的方案,故事是电影的灵魂。
电影的其他元素都是为讲述故事而服务的,例如《阿甘正传》。
故事的叙事方式故事的叙事方式有古典模式、现实主义叙事、形式主义叙事、非剧情叙事等类型。
古典模式是铺垫(提出问题)——冲突——解决。
现实主义叙事强调生活化、原始化,例如影片《之城》和《黑暗中的舞者》。
形式主义叙事强调风格、幻想、美感,例如___的《伸冤记》。
非剧情叙事不说故事,不重剧情,例如纪录片。
类型电影类型电影指的是特定形态的电影,例如战争、科幻、爱情、动作等。
类型电影一般针对特定的观众。
缺点是易于模仿。
摄影电影摄影包括镜头、画面、景别、拍摄角度、镜头的长度和声音等。
镜头是电影构成的基本单位,是电影摄影机在一次开机到停机之间所拍摄的连续画面片断。
不同的画面、景别、拍摄角度和镜头长度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例如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
仰角和俯角是常用的拍摄角度,它们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意义和效果。
例如仰角可以使角色高大有威胁感,强调英雄主义,如《花木兰》单于出场;俯角可以使动作感觉缓慢,具有沉缓呆滞的意义,高角度镜头会呈现画面人物的困境、无力感及拘禁的情况,角度越高越显示致命的毁灭,减少被摄物的重要性,使其显得无害及卑微。
2013年课表

台词技巧Ⅱ 胡连华 408 1-18 周 发声Ⅱ 马智良 405 1-16 周
课 (网 造 上选) 朱彬博 803
人物形象创 造 朱彬博 603 1-16 周 台词基础Ⅱ 朱丽松 408 1-18 周
12 配音 16
必修 课 (网 上 选)
英语
必修 课 (网 上 选)
Ⅱ
刘川 410 1-16 周
电视节目制作Ⅰ 邹毅 701 1-18 周
外国文学 胡子希 501 1-18 周
4-18 周: 李焕星组 3 喽 教研室 杨翥鹏组 601 邹毅组 204 戏剧写作 第3周 潘薇 407
戏剧写作
主持人表演 张华轩宇 803 庄承豫 802 1-16 周
语言表达 杨丽君 503 张舰心 503 1-16 周
语言表达 鞠维光 503 1-16 周
11 采编播 28
王轶阳 210 1-18 周
Ⅰ
梁春竹 701 1-18 周 体 育 ( 网 上选)
传 播 心 理 学 太 清 华 501 1-16 周
11 播音 48
Ⅲ
王三洋 603 庄承豫 802 1-16 周
龚 兴 华 C2B 1-16 周
Ⅱ
段音慧 503 张舰心 207 1-16 周
影 视 艺 术 概论 龚 兴 华 204 1-14 周
12 播音 44
必 修 英语 课 (网 上选)
播 音 专 业 理 论
Ⅱ
张 舰 心 601 1-8
必修 课 (网 上 选)
舞台语言基 础Ⅱ
李娜 701 李晓东 801 1-16 周
古典舞形体 语言 蔡雨桐 702 赵佳 703(钢 伴:胡毓芳 名、马乐) 1-16 周
10 表导 25 11 表导 25 舞台语言技 巧Ⅲ 李永军 407 1-16 周 英语 必修 课 (网 上 选) 英语 必 修 课 ( 网 上 选) 必 修 课 ( 网 上 选) 形体小品 赵佳 703 1-16 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JQU-QR-JW-033(A0)
【表导演基础】
【Basics in Film and TV Directing and Performance?】
一、基本信息(必填项)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
面向专业:【传播学(传播艺术)】
课程性质:【系级必修课(系定专业课程)】
开课院系:新闻传播学院
使用教材:
教材【《导演学基础教程》,鲍黔明等,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年增订版】
教材2【《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美] 史蒂文·卡茨(Steven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增订版】
参考书目【《北京电影学院专业教材:电影导演艺术教程》,
韩小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增订版】
课程网站网址:
&showAllMax=1000&id=_83_1&showAll=true&sortCol=identifi
er&type=Course&sortDir=ASCENDING&startIndex=0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必填项)
通过讲授影视/戏剧导演创作的基本要素和规范,通过提炼导演创作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创作规律,向学生推荐阅读优秀的戏剧影视剧
本作品,并介绍国内外主要的电影节/戏剧节/短片节及相关优秀作
品,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导演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在经过一系列的
作品观摩与复排后,初步具备独立自主的创作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深
入进行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三、选课建议
本课程是针对传播艺术专业同学的核心专业课,也欢迎新闻传播学院其他相关专业同学旁听。
四、课程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联性
备注:LO=learning outcomes(学习成果)
五、课程目标/课程预期学习成果(预期学习成果要可测量/能够证明)
六、课程内容(必填项)
七、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选填,适用于课内实验)
列出课程实验的名称、学时数、实验类型(演示型、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及每个实验的内容简述。
.
八、评价方式与成绩(必填项)
撰写人:辛勤/顾闻系主任审核签名:
审核时间:
1以创作小组(4-5人)为单位完成。
2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