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设计

合集下载

水闸设计

水闸设计
' p s s
流量 Q(m3 / s) 下游水深H 上游水深 hs 1490 1650 1806 1.76 2.07 2.38 3.25 3.47 3.67
单宽流量 12.41 13.75 15.05
qs
上、下游 海漫长度L p 水位差 H ' 1.49 1.4 1.29 46.7 48.4 49.6
则为淹没出流,列表计算
表 2 流态判别
流量Q(m3/s) 下游水深hs(m)
H 0 (m)
Hs 0.8H 0
流态
设计流量2010
校核流量2265
2.76
3.21
4.11
4.43


非淹没出流
非淹没出流

(3)、闸孔总净宽计算 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表 3 闸孔总净宽计算
流量Q (m3/s) 下游水深 hs(m) 总净宽
1.05 消力池出口流速系数: ' 0.95 水跃淹没系数:
消力池长度:L 4m 0
P 1 0.25H 0 H 0
" Lj 6.9 hc hc


L L0 L j
其中:
m 0.385 , H0 1.61m ,由于本水闸为无坎宽顶堰,P1 d 。
冲刷变形;具有一定的透水性,以便使渗水自由流出,降低扬压力;表面具有一 定的粗糙度,以利进一步消除余能。 所以选择在海漫的起始段为10米长的浆砌石水平段,因为浆砌石的抗冲性能 较好,其顶面高程与护坦齐平。后45米做成坡度为1:15的干砌石段,以使水流 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保护河床不受冲刷。海漫厚度为0.5米,下面铺设 15cm的砂垫层。如下图所示
由于
L0 / S0 5时:Te 0.5L0

水闸设计要点及方法总结

水闸设计要点及方法总结

水闸设计要点及方法总结水闸设计是指根据特定的河流、湖泊或水库等水系统,设计并安装防洪、调节水位的设施。

水闸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部分,合理的水闸设计能够提高水闸的性能和安全性,保护周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将从水闸设计的要点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水闸设计的要点1.考虑上下游水位差:水闸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上下游水位的差异。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闸门类型和数量,以及合理的开启方式,确保水闸能够有效地控制水位。

2.考虑水流量及泥沙量:在水闸设计中,需要考虑水流量的大小和泥沙量的变化。

根据不同的水流量和泥沙量,选择合适的闸门尺寸和形式,以及合理的布置方式,以保证水闸的正常运行和防止淤积现象的发生。

3.考虑水闸的稳定性:水闸设计中需要考虑水闸的稳定性,即在不同水位下,水闸是否能够稳定地承受水压力的作用。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闸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和加强措施,以提高水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考虑水闸的可操作性:水闸设计中需要考虑操作人员对水闸的操作和维护是否便捷。

合理的闸门布置和控制机构设置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水闸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5.考虑环境影响:水闸设计中需要考虑水闸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水闸设计可以减小水闸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减少对周边建筑物和人民的影响。

二、水闸设计的方法1.综合考虑水位变化:在水闸设计中,需要对上下游的水位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水位站的观测数据和数学模型的建立,预测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水位变化趋势,以确定水闸的设计水位范围。

2.水流与泥沙运动分析:在水闸设计中,需要对水流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分析,并确定闸门合适的开启方式和布置方式,以防止水流速度过大或方向变化过快导致的水闸受损。

同时,对水流中的泥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泥沙悬浮情况确定闸门的尺寸和形式。

3.结构稳定性计算:在水闸设计中,需要进行结构稳定性的计算,即分析水流和水压力对水闸结构的影响,并通过计算确定合适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和加固措施。

水闸设计规范

水闸设计规范

水闸设计规范水闸是一种用于控制水流的水工结构,广泛应用于河流、水库、灌溉渠道等水利工程中。

水闸的设计规范旨在确保水闸的安全可靠运行,保护周边环境,提供有效的水利调度和灌溉功能。

以下是水闸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一、设计依据和要求:1. 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水利工程设计的规范和标准,如《水闸工程设计规范》等。

2. 设计要求结构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二、基本设计原则:1. 水闸应能在规定条件下实现控制水流的目的。

2. 水闸的结构应能满足各种工况下的荷载和变形要求。

3. 水闸设计应考虑易于操作和维护,并保证正常的水利调度。

4. 设计应考虑水闸的防冲刷和抗风、抗震能力。

5. 设计时应考虑水闸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周边建筑物。

三、水闸类型和选型:1. 根据工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闸类型,如引水闸、挡潮闸、泄洪闸等。

2. 水闸的选型应考虑工程的水文、水力条件和使用要求。

3. 水闸的尺寸和形状应适应工程需要和实际施工条件。

四、水闸结构设计:1. 设计水闸的材料应符合强度要求,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应好。

2. 应考虑水闸在正常和非正常工况下的荷载和变形,确保结构稳定和安全。

3. 水闸的闸门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灵活开闭,能够快速响应调度要求。

4. 设计应考虑水闸的排水、防冲刷和泄洪功能。

5. 水闸的决策系统应可靠、准确,确保水流控制的效果。

五、水闸施工和验收:1. 水闸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质量和安全。

2.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和处理施工问题,确保设计要求的实现。

3. 水闸竣工后,应进行验收,并检查主要结构和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六、水闸运行和维护:1. 水闸应设有运行和维护规程,规定水闸的操作流程和维护要求。

2. 水闸的运行和维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水闸的结构和操作要点。

3. 定期对水闸进行巡视、检修和保养,确保水闸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总之,水闸设计规范旨在确保水闸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效的水利调度和灌溉功能。

水闸工程施工设计

水闸工程施工设计

水闸工程施工设计一、工程概述水闸工程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调节河流的水位、控制洪水、进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等。

本工程为某地一座中型水闸的施工设计,主要包括水闸主体结构、上下游翼墙、闸室排水系统等施工内容。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 工程地质:水闸工程地处河流中游,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在144.85~146.5m之间。

地质主要为第四纪冲积地层,由低液限粘土、细沙和砾石组成。

2. 水文地质:河流水质良好,渗透性较强,地下水位较高,对施工有一定影响。

三、施工总体布局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需求,将施工现场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1. 施工准备区:位于水闸上游,主要用于堆放材料、设备存放和施工临时设施建设。

2. 施工主体区:包括水闸主体结构、上下游翼墙等施工区域,是施工的重点区域。

3. 施工辅助区:包括施工现场的排水、供电、照明等辅助设施。

4. 施工临时道路:为施工现场提供运输通道,便于材料和设备的运输。

四、施工方法及工艺1. 水闸主体结构施工: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2. 上下游翼墙施工:上下游翼墙采用浆砌石结构,施工时先进行基础处理,然后进行墙身砌筑。

3. 闸室排水系统施工:排水系统采用地下排水管道,施工时先进行管道铺设,然后进行回填。

4.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五、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队伍:根据工程需要,组织专业化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2.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 施工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无事故。

4. 材料和设备管理:做好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储存、使用和维护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六、施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1. 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节能减排: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设备和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水闸设计方案说明

水闸设计方案说明

水闸设计方案说明水闸是一种用以调节水位的设施,广泛应用于灌溉、排水、防洪等领域。

在设计水闸方案时,需要考虑水体特性、工程需求以及环境等因素,以确保水闸能够安全、有效地工作。

首先,设计水闸需要考虑水体的特性,包括水位、流速、水质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水闸的尺寸和阀门的设计。

通过水闸的开关,可以增加或减少水体通过的通道面积,从而达到调节水位的目的。

其次,设计水闸需要考虑工程需求。

比如,灌溉系统需要根据作物需水量来决定水位;防洪系统需要根据降雨情况来调节水位。

因此,设计中需要考虑水位调节的范围、调节的频率以及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

另外,设计水闸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

例如,水闸的位置是否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水闸对生物的影响等。

在设计中,可以采用生态通道或鱼梯等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对生物的危害。

在水闸的具体设计中,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结构设计。

水闸通常由水闸墙、围墙、底板和阀门组成。

水闸墙和围墙需要具备抗压强度和防水功能。

底板需要具备耐磨、耐腐蚀的特性。

阀门则需要具备耐压、密封性能好的特点,以确保阀门在调节水位过程中不会造成水的外溢或漏出。

其次是控制系统设计。

水闸的开闭需要通过控制系统来完成。

可以使用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的方式。

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水位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来检测水位或流量,并通过电动机实现阀门的开闭。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应急控制措施。

最后是安全措施设计。

水闸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安全措施,包括防止溢流的措施、防止漏水的措施和人员安全措施。

例如,在设计中可以设置溢流沟,以防止溢流;可以使用密封材料,以防止漏水;可以设置防护栏杆和报警系统,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水闸设计方案需要考虑水体特性、工程需求和环境因素,通过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和安全措施设计,确保水闸能够安全、有效地工作,满足各项需求。

水工建筑物-水闸设计图

水工建筑物-水闸设计图

四、水闸的防渗排水设施
1、地下轮墩线布置 闸基防渗长度L: 查表得允许渗径系数值C=3
L CH 36.04 18.12(m)
取L=25.1m。
2、筋钢混凝土铺盖设计
铺盖长度为10m,铺盖厚为 0.5m,与底板连接处加厚至0.83m。
混凝土垫层
混凝土垫层
浆砌石(50) 反滤层
浆砌石(50) 反滤层
水工建筑物 ——水闸设计
一.基本资料
某排水闸建筑物等级为2级, 水闸设计排水流量72.2㎡/s,相当闸 上设计水位11.48m,闸下设计水位 10.92m,防洪水位16.89m,相当闸 水位10.85m。排水渠为梯形断面, 渠底宽为12m。底高程6.50m。边 坡1:2。闸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 承载力为140kpa。渗透系数为 1.8×10-5 cm/s。设计该水闸。
消力池长度Lsj=Ls+ Lj
=3.52+0.7x23.49 =19.96(m)
3.护坦厚度t 消力池底板计算系k1=0.2
H '11.48 10.92 0.56(m)
护坦厚度t:
t k1 q H '
0.2 14.44 0.56 0.66(m) 消力池末端厚度=t=0.66(m)
4、海漫长度Lp 海漫长度计算系数Ks:Ks=10 海漫长度 L p ks qs H '
设计水闸
一、确定闸底板高程 闸底板高程=渠底高程=6.50 m
二、计算闸孔总净宽 假设闸孔净宽b0=8m 上游河道一半水深的宽度bs
bs=(11.48﹣6.5)×2+12 =21.96(m)
堰流侧收缩系数
1 0.171(1 bo)4 bo
bs bs 1 0.171 (1 8 ) 4 8 0.916

(完整word版)水闸设计

(完整word版)水闸设计

第一章设计资料和枢纽设计1、设计资料1.1工程概况前进闸建在前进镇以北的团结渠上是一个节制闸。

本工程等别为Ⅲ等,水闸按3级建筑物设计。

该闸有如下的作用:(1)防洪。

当胜利河水位较高时,关闸挡水,以防止胜利河的高水入侵团结渠下游两岸的底田,保护下游的农田和村镇。

(2)灌溉。

灌溉期引胜利河水北调,以灌溉团结渠两岸的农田。

(3)引水冲淤。

在枯水季节。

引水北上至下游红星港,以冲淤保港。

1.2 规划数据(1)团结渠为人工渠,其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

渠底高程为2194.5m,底宽50m,两岸边坡均为1:2 。

(比例1:100)图1 团结渠横断面图(单位:m)(2)灌溉期前进闸自流引胜利河水灌溉,引水流量为300sm/3。

此时相应水位为:闸上游水位2201.83m,闸下游水位2201.78m;冬春枯水季节,由前进闸自流引水至下游红星港,引水流量为100sm/3,此时相应水位为:闸上游水位2201.44m,闸下游水位2201.38m。

(3)闸室稳定计算水位组合:设计情况,上游水位2204.3m,下游水位2201.0m;校核情况,上游水位2204.7m,下游水位2201.0m。

消能防冲不利情况是:上游水m/3位2204.7m,下游水位2201.78m,引水流量是300s(4)下游水位流量关系:(5)地质资料:① 根据地质钻探报告,闸基土质分布情况见下表:②根据土工试验资料,闸基持力层坚硬粉质粘土的各项参数指标为:凝聚力C=60.0Kpa ;内摩擦角19=ϕ°;天然孔隙比e=0.69;天然容重3KN/m 3.20=γ 建闸所用回填土为砂壤土,其内摩擦角26o ϕ=,凝聚力0c kPa =,天然容重318kN m γ=。

本地区地震烈度在6度。

(6)本工程等别为III 等,水闸按3级建筑物设计。

(7)闸上有交通要求,闸上交通桥为单车道公路桥,桥面净宽4.5m,总宽5.5m ,采用板梁结构。

每米桥长约种80KN 。

水闸设计要点及方法总结

水闸设计要点及方法总结

水闸设计要点及方法总结水闸设计是指根据工程需求,设计出合理、安全、高效的水闸结构和技术方案,确保水闸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水流,保护工程设施和人员安全。

水闸设计的要点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合适的水闸类型和结构形式水闸的类型和结构形式取决于工程需求和实际情况。

常见的水闸类型包括挡水闸、调节闸和排洪闸等。

在选择水闸类型时,要考虑到水流量、水位变化范围、土质条件、工程用途等因素,从而确定合适的水闸类型和结构形式。

(二)确定水闸的技术参数水闸的技术参数包括水闸尺寸、结构强度、封闭性能等。

水闸的尺寸应根据设计流量、水位变化范围等因素确定,确保水流畅通。

水闸的结构强度要能够承受水力荷载、土压力和地震力等荷载,并保证水闸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水闸的封闭性能要求水闸能够完全封闭,防止水流泄漏。

(三)考虑水闸的开启和关闭机制水闸的开启和关闭机制直接影响到水闸的操作和管理效率。

通常,水闸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

手动操作简单实用,但效率低下,适用于小型水闸;自动操作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实现,提高操作效率和精度,但需要考虑到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四)设计水闸的泄洪能力水闸的泄洪能力是指水闸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排除掉水库或河流的洪水流量。

水闸的泄洪能力取决于水流量、水闸形状和开度以及土质条件等因素。

要合理设计水闸的泄洪能力,确保水闸在洪水期间能够有效控制水位,防止洪水泛滥。

(五)考虑水闸的抗冲刷能力水闸的抗冲刷能力是指水闸能够抵抗水流的冲击和侵蚀。

水闸部位通常会遭受较大的水流冲击,因此需要合理设计水闸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以增强水闸的抗冲刷能力。

以上是水闸设计的要点和方法的简要总结,水闸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工程需求、实际情况、技术参数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设计出合理、安全、高效的水闸结构和技术方案,以确保水闸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水流,保护工程设施和人员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防冲槽设计
防冲槽先用宽浅式的深度t”=2,底宽b=4m,上游坡率m1=2,下游坡率m2=3。
四.防渗排水
(1).闸底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1、防渗设计的目的
防止闸基渗透变形;减小闸基渗透压力;减少水量损失;合理选用地下轮廓尺寸。
2、布置原则
防渗设计一般采用防渗和排水相结合的原则,即在高水位侧采用铺盖、板桩、齿墙等防渗设施,用以延长渗径减小渗透坡降和闸底板下的渗透压力;在低水位侧设置排水设施,如面层排水、排水孔排水或减压井与下游连通,使地下渗水尽快排出,以减小渗透压力,并防止在渗流出口附近发生渗透变形。
消力池尺寸
备注
池深d
池长Ls
水跃长Lsj
1.0
0.615
21.27
0.62
2.76
2.7
0.5
15.23
17.664
1.5
0.615
29.62
0.94
3.01
3.1
0.5
0.615
11
0.3075
2.1
2.2
3
0.5
0.615
33
0.3075
2.1
3.695
淹没出流
1.0
0.615
63.81
0.62
(3)防渗设备尺寸和构造。
1)闸底板顺水流方向长度根据公式(1)计算,根据闸基土质为中细砂夹粉土质壤土A取3.0。底板长度综合考虑上部结构布置及地基承载力等要求,确定为15m。
L底=3×5=15m
2)闸底板厚度为 m,实际取为1.5m。
3)铺盖长度根据(3 ~5)倍的上、下游水位差,确定为15m。铺盖厚度确定为:便于施工上游端取为0.7m,末端为1.0m以便和闸底板联接。为了防止水流冲刷及施工时破坏混凝土铺盖,在其上设置0.3cm厚的浆砌块石保护层,0.2cm厚的砂垫层。
=6.1+0.7=6.8m;
3) =正常挡水位时水深+
=5+0.68+0.4=6.08m。
4)H墩=最高挡水位+Δh
=6+0.68+0.4=7.08
闸门高度=最高水深+安全超高=5.5+0.5=6m。闸门顶部高为7m。
3.工作桥高程及尺寸:
1+6x2+2=15m,宽取3.6m。
4.交通桥高程:宽取6m,其中人行道宽1m,高程与堤坝高程齐平7.5m。
表3-6各段渗透压力水头损失
分段编号
分段名称

进口

1.5
0.5
22.5

0.51
0.99
0.99

水平

0.5
5

20
0.98
1.48
1.48

垂直

5
4.8
17

0.62
0.94
0.94

水平

4.8
0.5
16.3
14
0.63
0.95
0.95

水平

0
0
15.8
1
0.06
0.09
0.09

垂直

(4)高度
hz=1.24h5% gh/Vo2=0.0776Vo1/12(SD/Vo2)1/3 GD/Vo2=9.8x2000/112=136 h5%=0.476 hz=1.43h5%=1.43x0.476=0.68
1) =校核洪水位时水深+安全超高
=6.5+0.5=7m。
2) =设计洪水位时水深+安全超高
L=3×4+2×1.2=14.4m
由于闸基为软基河床,选用整体式底板,缝设在闸墩上,中墩厚1.2m
3.校核泄洪能力:
表3-3过流能力校核计算表
计算情况
堰上水头H0(m)
校核过流能力
设计流量100
5.12
0.98
0.47
0.95
119.73
0.3%
校核流量170
5.56
0.90
0.47
0.95
170
0.3%
t=0.2√170√2.5=0.81m,取消力池底板的厚度 m。
(2).海漫设计
1、海漫长度计算
用公式(3-18)计算海漫长度结果列入表3-5。其中 为海漫长度计算系数,根据闸基土质为中细砂夹粉土质土则选12。取计算表中的大值,确定海漫长度为40m。
表3-5 海漫长度计算表
流量Q
上游水深
下游水深
q
170
水利工程系
水闸课程设计
一.
本枢纽位于某河下游,主要任务是壅高水位,以满足河流两岸引水灌溉要求并适当照顾到工业给水,陆路交通等。枢纽建成后可灌溉农田5.5万亩。要求闸顶公路净宽4.5米。
(1)基本资料
1.上下游河道底宽20米,边坡1:1.5。泄洪闸设计过闸流量100m3/s,相应上游水位为6.10米。校核流量为170m3/s,相应上游水位为6.50米。此水闸为3等3级建筑物。
设计情况符合规定小于5%的要求,所以过流能力满足引水灌溉的设计要求。
三.消能防冲
由于本闸位于平原地区,河床的抗冲刷能力较低,所以采用底流式消能。
设计水位或校核水位时闸门全开渲泄洪水,为淹没出流无需消能。闸前为正常高水位5.0m,部分闸门局部开启,只宣泄较小流量时,下流水位不高,闸下射流速度较大,才会出现严重的冲刷河床现象,需设置相应的消能设施。为了保证无论何种开启高度的情况下均能发生淹没式水跃消能,所以采用闸前水深H=5m,闸门局部开启情况,作为消能防冲设计的控制情况。
(4)厚度 根据前边设计已知闸底板厚度为1.2m
2、闸墩设计
(1)作用 分隔闸孔并支承闸门、工作桥等上部结构,使水流顺利的通过闸室。
(2)外形轮廓 应能满足过闸水流平顺、侧向收缩小的,过流能力大的要求。上游墩头采用半圆形,下游墩头采用矩形墩。其长度采用与底板同长,为30m。
(3)厚度 为中墩1.2m,边墩1.0m。平面闸门的门槽尺寸应根据闸门的尺寸确定,检修门槽深0.2m,宽0.3m,主门槽深2.5m,宽0.8m。检修门槽与工作门槽之间留2.0m的净距,以便于工作人员检修。
二.闸孔设计
1.本工程主要任务是正常情况下拦河截水,以利灌溉,而当洪水来临时,开闸泄水,以保防洪安全。由于是建于平原河道上的拦河闸,应具有较大的超泄能力,并利于排除漂浮物,因此采用不设胸墙的开敞式水闸。
同时,由于河槽蓄水,闸前淤积对洪水位影响较大,为便于排出淤沙,闸底板高程应尽可能低。因此,采用无底坎平顶板宽顶堰,堰顶高程与河床同高,即闸底板高程为1.0m。
2. 拟定闸孔尺寸及闸墩厚度:
表3-1上游水头计算
流量Q(m3/s)
下游水深hs(m)
上游水深H(m)
过水断面积(m2)
行近流速(m3/s)
上游水头H0(m)
设计流量100
6.0
6.10
102
0.65
0.023
5.12
校核流量170
0
6.50
102
1.1
0.063
5.56
按照闸门总净宽计算公式(3-2),根据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如下表。其中 为堰流侧收缩系数,取0.96; 为堰流流量系数,取0.385。
五.闸室布置
(1)底板和闸墩
1、闸底板的设计
(1)作用 闸底板是闸室的基础,承受闸室及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并较均匀地传给地基,还有防冲、防渗等作用。
(2)型式 常用的闸底板有平底板和钻孔灌注桩底板。由于在平原地区软基上修建水闸,采用整体式平底板,沉陷缝设在闸墩中间。
(3)长度 根据前边设计已知闸底板长度为30m。
0.5

16.3

0.03
0.05
2.05

出口





0.48
0.92
0.92
合计
3.31
H=5.42
H=5.42
2.计算各角点的渗透压力值。
用表3-1计算的各段的水头损失进行计算,总的水头差为正常挡水期的上、下游水头差5.42m。各段后角点渗压水头=该段前角点渗压水头—此段的水头损失值,结果:H1=5,H2=4.23,H3=2.75,H4=1.18,H5=0.86,H6=0.81,H7=0.72,H8=0。
表3-2闸孔总净宽计算表
流量Q(m3/s)
下游水深hs(m)
上游水头
H0(m)
淹没系数
(m)
设计流量100
5.0
5.12
0.98
0.47
11.212
校核流量170
5.0
5.56
0.90
0.83
9.54
根据《闸门设计规范》中闸孔尺寸和水头系列标准,选定单孔净宽b=4m.同时为了保证闸门对称开启,防止不良水流形态,选用3孔,闸孔总宽度为:
为了降低工程造价,确保水闸安全运行,可以规定闸门的操作规程,本次设计按1、3孔对称方式开启,分别对不同开启孔数和开启度进行组合计算,找出消力池池深和池长的控制条件。计算结果列入表3-4。
表3-4消力池池深池长估算表
开启孔数n
开启高度
收缩系数泄流量Βιβλιοθήκη Q单宽流量q
收缩水深hc
跃后水深 hc″
下游水深Hs
流态判别
7.回填土料:闸底板下砂垫层C=0,ф=30°,r干=15KN/m3。两岸翼墙后回填土料C=0,ф=30°,r干=15KN/m3,r湿=15KN/m3,r饱=19KN/m3。
8.闸顶公路桥汽车荷载为汽车-10级,行车路面净宽4.5m,两侧各加0.75m宽的人行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