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教案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上地理 2.1中国的地形 教案设计

湘教版八上地理 2.1中国的地形  教案设计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一、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学习难度虽然不大,但因涉及中国宏观地形分布,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经验积累,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好相关地图和景观图片,让学生在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对中国地形特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

二、教学内容分析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到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同时又影响着其他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读中国地形图,认识我国陆地上主要的地形类型,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其分布位置,由学生归纳出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

通过flash活动,以闯关的形式边游戏边巩固知识点。

第二部分,内容由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两部分构成。

教学时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精讲多练,让学生从地形图中获取有关知识。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1题表格,理解有些山脉是不同地形区的分界线,并从中感受山脉的“骨架”作用,进一步理解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

教师实例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中国地图的拼图游戏检测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认知我国山脉分布基本格局,了解山脉控制着中国地形分布的大势。

2.引导学生发展读图、用图的能力;以直观的视频、有趣的"闯关"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3.学会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学会分析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通过对中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位置,概括我国地形的特征;认识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感受山脉的“骨架”作用。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地形一教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地形一教案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地形(一)二中一、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目标研读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的主要山脉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归纳地形地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处理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形的整体特征和我国的主要山脉,因此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分布是本课的重点。

读图分析,数据对比,讨论,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四、学习策略与手段基于本节课空间分布思维的特点,主要运用powerpoint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集录象、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剧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五、学习过程设计(一)【导人新课】通过前一章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中国的人口分布东多西少,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布不均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小结:造成这种分布状况是由多种因素影响而成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地形,今天我们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地形。

(二)具体教学过程【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主要地形种类。

学生讨论、回答【转折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三阶梯分界线的时候提到了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等山脉,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些山脉也就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而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则镶嵌其中。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些纵横交错的山脉。

【屏显】二、山脉纵横交错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分析讲解】河流有流向,山脉有走向。

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1)在地图中找出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2)在地图中找出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3)在地图中找出我国南北走向的山脉。(4)在地图中找出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阅读课本P24“图2--8中国地形分布图主要山脉”,尝试将图中的山脉按走向分类。
小结:小组谈收获。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布置小组学习任务。
读图提问
看课件,思考问题。
总结学习内容
作业设置
熟记主要山脉及走向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课题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重点:能说出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走向,并说明山脉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难点选择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前准备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教学
时数
3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6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指图提问
引导学生总结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小组合作,读图学习。
探究结论:填写下表:
走向
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南北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教案1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教案1湘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教案 1 湘教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教师点评,及时辅导。

课件展示“沿32°线中国地势剖面图”。

启发提问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小结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板书1 .特征: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转折过渡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那每一级阶梯上都有什么主要地形区呢?阶梯的界限又在何处呢?板书2 .三级阶梯概况课件展示FLASH“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点击阶梯分界线可显示相应分界线名称。

小结中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大兴安、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转折过渡我们明确了阶梯的界限,再来分析一下阶梯内部的状况。

活动结合FLASH“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说出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种类和海拔高度。

(学生分组讨论)小结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一个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它要素有没有影响?分组讨论。

将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讨论地势特征的影响。

各组学生代表发言。

板书3 .西高东低的平均海拔高度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归纳总结: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滚滚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联系。

③在各阶梯的交界处河流产生巨大的落差,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阶梯的交界地带,如葛洲坝水电站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等。

过渡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环境的一大优势。

那么,构成这一大优势的基本骨架是什么呢?引导从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得出: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则镶嵌其中。

2.1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2.1中国的地形 第1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1课时)教学目标:1、我国地形的两大特点2、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大致海拔高度3、我国地形特征对降水、河流及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三大阶梯差异。

重点与难点我国地形的两大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具《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吗v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面要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

〔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讲授新课欣赏歌曲《歌唱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

从歌词中我们了解到什么?提出什么问题?通过学习这一节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征。

1、地势的概念——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从以上的问题可得出:2、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承接:想一想比较图A与图B,这两幅图所反映的地势有什么不同?哪一幅图比较接近实际?得出结论:3、中国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二、中国的地形在地图册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上:1、指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说出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多少米以上,塔里木盆地和黄土高原原海拔在多少米之间,华北平原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3、说出从青藏高原向东、向北、我国的地势有什么变化?(一)中国地势的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二)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阶梯名称及界线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4000米青藏高原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东缘第二级1000—2000米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500米以下华北平原(三)我国近海大陆架的分布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

范围: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南海的一部分。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精品教案 (1)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精品教案 (1)

中国的地形【教学目标】1、记住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

记住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读图指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准确位置,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判断主要山脉的走向。

3、读图指出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准确位置,记住它们的名称,能描述它们的特点。

4、学会分析中国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中国地形基本特征对经济的影响。

以上是本节的知识和能力目标。

本节的过程和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体现。

【重点难点】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的分布是本节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织,地势西高东低。

你知道哪里分布着高峻的山脉和雄浑的高原吗?你听说过“天府之国”的由来和“鱼米之乡”的故事吗?你去过如茵的草原和苍茫的大漠吗?让我们展开中国地形的雄伟画卷吧!(二)展示目标1、学生齐读目标2、教师边板书边解读目标(三)温故知新1、世界上的陆地地形有哪五种?展示表格总结各种陆地地形的特征。

2、展示各地形区的风光照片,观察回答各地形区的名称。

3、这些基础知识让每个小组的6号同学回答,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导学释疑1、记忆知识,形成网络a、学生阅读地图和课本,然后合书背填,相信能得满分。

基本特点地势()高()低,呈()状分布。

地形(),()面积广大。

山脉纵横交错1、东西走向:北列是()-()中列是()-();南列是()2、南北走向:中部有()-(),在()山区也有分布。

3、东北-西南走向:西列是()-()-()-(),中列是()-(),东列是()。

4、西北-东南走向:西部有(),()。

6、弧形山脉:有()。

7、中华五岳:东岳山东(),西岳陕西()中岳河南(),南岳湖南(),北岳山西()地形复杂多样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主要介绍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对我国地形特点的初步了解。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地形的多样性。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我国地理位置、疆域范围等。

但学生对地形的认识相对较浅,对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形图,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和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难点: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形图、实地照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形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说明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形图、实地照片等教学素材。

2.设计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特点,提出问题:“大家能说出我国的地形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地形实地照片,如山地、平原、高原等,引导学生分析地形特点,总结我国地形类型的多样性。

3.操练(10分钟)分发地形图,让学生分组观察地形图,分析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湘教初中地理八上《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_13

湘教初中地理八上《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案_13

中国的地形教学目标1、记住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

记住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读图指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准确位置,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判断主要山脉的走向。

3、读图指出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准确位置,记住它们的名称,能描述它们的特点。

4、学会分析中国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中国地形基本特征对经济的影响。

以上是本节的知识和能力目标。

本节的过程和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体现。

重点难点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山脉的分布是本节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织,地势西高东低。

你知道哪里分布着高峻的山脉和雄浑的高原吗?你听说过“天府之国”的由来和“鱼米之乡”的故事吗?你去过如茵的草原和苍茫的大漠吗?让我们展开中国地形的雄伟画卷吧!(二)展示目标1、学生齐读目标2、教师边板书边解读目标(三)温故知新1、世界上的陆地地形有哪五种?展示表格总结各种陆地地形的特征。

2、展示各地形区的风光照片,观察回答各地形区的名称。

3、这些基础知识让每个小组的6号同学回答,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导学释疑1、记忆知识,形成网络a、学生阅读地图和课本,然后合书背填,相信能得满分。

b、学生完成后,组长带领在小组内对答案,教师强调注意的错别字。

学生阶段巩固记忆。

c、教师展示山脉和地形区分布图,让每个小组的5号同学回答。

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和点拨纠错。

2、准确定位,形成图像(1)读课本21页图21,找出中国主要山脉的准确位置,背熟名称。

你能不照课本,在下图中说出中国主要的18条山脉名称吗?(2)读课本24页图28,找出中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准确位置,背熟名称。

你能不照课本,在下图中说出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吗?a、学生自主读图记忆b、学生之间互动,互相检查提问,真诚合作,大家共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自西向东分别是哪些地形区?
4、在地图册第11页中国地形图河流、交通等有什么影响?
自学自测(15’)
山脉纵横交错
1、A、东西走向:北:——
中: ——
南:
B、东北——西南走向:
西:——————
中: ——
东: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E、弧形山脉:
2、中华五岳是指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四、讨论答疑(20’)
(出示投影片)中国地形图或挂中国地形图挂图。给10分钟让学生将中国主要山脉图记住:
1分别指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横断山
2分别指出天山、昆仑山
3分别指出太行山、武夷山、巫山
五、当堂达标(7’)
1、既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的山脉的是()
课题
中国的地形
主备人
备课时间
周星期
第1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山脉纵横交错
个性化备课




知识技能
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其在图上的分布。
3.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过 程与方法
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本节课 通过启发学生回顾已知的地形知识和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地形的知识来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分组分亨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并结合多媒体、DVD、挂图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二、学习目标(1’)
1.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 国地形的骨架其在图上的分布。
2.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三、自学指导
结合教材P20—P21文字内容以及结合图2—2熟悉我国的主要山脉走向和分布。读教材20页图2-1沿北纬32度线中国地势剖面图。思考:
1、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
2、每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多少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难点
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一、导入新课(1’)
欣赏歌曲《珠穆朗玛》,让学生思考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引导学生看课文中关于中国的山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中国纵横交错的山脉。
A.秦岭B.大兴安岭C.武夷山D.太行山
5、下列山脉不属于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是()
A.阿尔泰山B.祁连山C.小兴安岭D.阴山
六、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山脉分布情况,大体上分成了东西、西北—东南、南北、弧形等走向。
板书设计




A.祁连山 B.秦岭 C.昆仑山D.横断山
2、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
A.大兴安岭B.南岭C.长白山D.台湾山脉
3、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走向为()
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D.西北一东南走向
4、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又是省区界线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