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LC滤波器设计的仿真与实现

高阶LC滤波器设计的仿真与实现
高阶LC滤波器设计的仿真与实现

高阶LC滤波器设计的仿真与实现

( 海格通信产业集团 高迎帅)

摘要:本文以椭圆低通滤波器设计为例,讲述了LC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仿真和工程实现的几点差异。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进行高阶滤波器设计应当注意的几点细节问题。

关键词:椭圆低通滤波器、阻带衰减、辐射干扰

前 言

在射频电路设计中,滤波器是最基本的单元之一。在我们的产品中有很多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滤波器,例如LC滤波器、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滤波器,他们的作用是相同的,就是在保证有用信号顺利通过的同时尽可能地抑制带外无用信号。其中,LC滤波器是应用最广泛的滤波器形式之一。在滤波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多数是共性问题,因此在下文中,我们主要以LC滤波器中的椭圆低通滤波起来进行讨论。

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滤波器的性能可以使用几种指标参数来衡量。在这里,我们首先简单说明一下椭圆低通、滤波器的几种参数的定义。下图是一个标准的椭圆滤波器的传输曲线,通常,我们使用S参数来表示无源滤波器网络的各项特性,其中S21是我们最关心的一种特性,即前向功率传输特性。

图1 滤波器参数定义

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关于椭圆低通滤波器的数学表示和设计公式推导就不再详细说明了。在这里主要介绍使用工程的方法进行滤波器的方法。在进行滤波器设计时,首先根据电路的需要订制滤波器的各项指标,如通带宽度、带内波动、阻带衰减等,然后通过查表计算或者使用相关的EDA软件进行电路参数确定。将得出的参数输入计算机使用软件进行波形仿真,进行参数的仔细调整。在这里,我们以接收机前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为例。要求参数如下:

1、通带宽度:31.5MHz

2、带内波动:≤1dB

3、带内损耗:≤1.5dB

4、阻带衰减:≥80dB

使用EDA软件FILTER进行设计,可以得到滤波器的电路参数如下:

图2 仿真设计结果

仿真波形如图一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上电路参数中,电感和电容的值不一定是标准系列的值。对于电感来说,我们可以取最相近的值,误差应小于10%,否则,滤波器的特性将会有较大的变化。对于电感的小的偏差,可以通过微调与其形成谐振的电容的值来补偿,保证对应的谐振点F(LC)不变。对于指标要求较高的滤波器,采用可调电感可以得到准确的设计值,但是在调试阶段必须进行仔细调整,这将占用比较多的调试时间。在上例中,电感应当使用可调电感。对于电容值的选取,通过并联的方法总可以以很小的误差得到需要的值。

为了简化设计,降低调试难度。在滤波器设计阶段应当在适当范围内微调设计指标,尽可能使得出的电路参数接近标准值。这需要设计者综合考虑可能对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进行正确的折衷处理。

选取最佳的元器件

一般来说,实际的滤波器无法达到仿真的效果,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非常接近。这个条件有两方面的限制,第一是选择最佳的器件,第二是选择最优的PCB 布线。下面我们首先讨论器件的选择规则。

电感的选择是滤波器设计中的关键,电感器的性能直接影响滤波器的实现效果。由于电感器的种类相对较多,在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电路的实际使用条件。如工作频段、体积、装配方式等等。表一中列出了几种常用的电感器的特点。电容的选择相对简单。高频段一般选择陶瓷电容,材质的选择与电容值有关,电容值大于1500pF时为X7R,小于1500pF时为COG。选用COG材质的电容损耗小,有利于指标提高。

Q值是电感器的一个重要参数,Q值越高,损耗越小。在电感的选择上,应当在允许的条件下选择Q值高的电感。

电感种类Q值体积可调整性电磁敏感性

贴片电感较低小不可调较低

插装电感较高中不可调低

空心电感中较大较好高

磁环绕制电感高大较好较低

可调电感较高较大好较高

表1 电感参数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电感的Q值与体积有关,对于空心电感和用磁环绕制的电感,体积越大,Q也越高;同时,Q值也是频率的函数,同样的电感量,频率越高(低于自谐振频率),Q也越大。用磁环绕制电感,首先应当选择合适的磁环,在此环的应用手册中,厂家会给出磁环的Q值相对于频率的曲线,选择的原则就是保证在工作频段磁环具有最佳的Q值。在上例中,我们可以选择T-30-2或者T-30-6的磁环,他们在短波范围的损耗相对较小。

PCB布线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选择了器件之后,我们就要进行印制板设计,在印制板布局上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 输入端和输出端尽量远离,防止高频信号的辐射窜扰。

(2) 器件之间的走线尽量短,特别是电感量较小时(小于500nH),电感应当尽量靠近谐振电容。

(3) 若使用没有电磁屏蔽措施的可调电感,相邻两个电感之间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磁力线的相互交叠造成电感量的联动效应(调整其中

一个电感时,相邻的电感量也会发生变化)。一般的距离应当大于电

感直径的0.7倍。

(4) 地线应当连续,最好在同一层。如果使用带屏蔽的电感,其屏蔽外壳应当良好的与滤波器的地线连接。

(5) 在可调电感的磁芯下方最好不要铺地,防止降低电感的Q值。

(6) 如果使用空心电感,相邻的电感的放置应当保证其磁力线方向相互垂直,这样相互间的磁耦合最小。

滤波器的调试

在装配完成以后,我们需要用频谱仪对滤波器性能进行调试。对于参数准确的滤波器几乎不需要再进行调整。在这里,以采用可调电感为例讨论椭圆滤波器的调试方法。

由图一可以看到,在滤波器的阻带内有多个陷波点,这些点的频率对应滤波器的每一个谐振节,频率值由F(LC)决定。因为滤波器的阻带特性是滤波器中并联和串联谐振曲线的叠加,因此,我们只需将阻带特性调好,就可以得到相应的通带特性,具体的做法就是调整相应谐振节的电感值,使陷波点的频率达到设计值。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仿真参数得到。由于低频段的陷波点靠的比较近,难以调整,我们可以由高到底进行调整。

如果所设计的滤波器的阶数较低(小于9阶),在阻带衰减不是很大(小于60dB)时,比较容易进行调整。但是对于高阶的滤波器,阻带衰减很大(大于80dB)时,带外特性将会变得很敏感,此时,陷波点的位置不明显,难以调整,而且,滤波器输入输出端阻抗特性的变化也会影响陷波点的位置,也就是说,调

整好的滤波器和其他电路串联时,阻带特性会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精确调整阻带陷波点位置不但耗时耗力,而且意义不大。此时可以进行通带特性调整,保证通带指标参数达到要求即可,不过,还要保证滤波器的第一个陷波点(频率最低的)位置正确,并且阻带衰减特性平坦。这一点容易做到。

结束语

本文以LC椭圆低通滤波器为例讲述了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其他种类的LC滤波器,这些问题都是共同的。不过,在特殊的应用场合,例如,大功率信号滤波器的设计还要考虑器件可承受的功率,峰值电压等其他的问题。在这里并没有详述。设计者应当根据具体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