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舌苔、脉象74页PPT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 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
2017/7/22
7
脏腑经络与舌象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8
3.舌诊的方法
1.方法:
舌诊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伸舌姿势:自然平伸,舌尖略向下,以充分暴露舌
体。 察舌顺序:舌尖——中——侧——根,舌质——舌 苔 辅助手法:四诊合参,扪、擦、问、闻。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2017/7/22
第一节 舌诊概说
1.舌的组织结构——组织形态
纵横垂直三 (柔软灵活) 方向肌纤维 肌肉间血管丰 (淡红鲜明) 富,血供充足
(肌性器)
舌肌
舌 (组织结构)
丝状乳头:呈现乳白色 薄白 舌 乳头 覃状乳头:突出之圆点 而润 (黏膜褶皱) 轮廓乳头 与味觉有关 叶状乳头
中医诊断学 4
2017/7/22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13
第二节 望舌质
舌质:即舌的本体 , 故又称舌体 , 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质包括 望舌体的神色形态及舌下脉络。 舌质正常形态:淡红荣润,柔软 灵活,干湿适中,舌下脉络不粗胀, 分枝无瘀点。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14
望舌质的主要内容
舌神 :荣、枯
舌色:淡红、淡白、红、绛、紫 舌形:老嫩、胖瘦、点刺 、 裂纹、齿痕 舌态 :萎软、强硬、歪斜、 颤动、吐弄 、短缩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5
2.舌的结构划分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6
2.舌诊的原理
1.舌的组织形态与舌象: 2.脏腑经络与舌象:手少阴心经之别系
舌本,散舌下,舌为心之苗;足太阴脾经连舌 本,舌为脾之外候;足少阴肾经络舌本,肾藏 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均为津液组成部 分,关系着舌体之润燥,反映脾肾的功能。 手太阴肺经上咽喉与舌本相连。 3.气血津液与舌象:舌为富含血脉的肌 性器官,赖气血及津液的盈亏和运行状态影响 舌形、舌色。
2017/7/22
7
脏腑经络与舌象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8
3.舌诊的方法
1.方法:
舌诊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伸舌姿势:自然平伸,舌尖略向下,以充分暴露舌
体。 察舌顺序:舌尖——中——侧——根,舌质——舌 苔 辅助手法:四诊合参,扪、擦、问、闻。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2017/7/22
第一节 舌诊概说
1.舌的组织结构——组织形态
纵横垂直三 (柔软灵活) 方向肌纤维 肌肉间血管丰 (淡红鲜明) 富,血供充足
(肌性器)
舌肌
舌 (组织结构)
丝状乳头:呈现乳白色 薄白 舌 乳头 覃状乳头:突出之圆点 而润 (黏膜褶皱) 轮廓乳头 与味觉有关 叶状乳头
中医诊断学 4
2017/7/22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13
第二节 望舌质
舌质:即舌的本体 , 故又称舌体 , 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质包括 望舌体的神色形态及舌下脉络。 舌质正常形态:淡红荣润,柔软 灵活,干湿适中,舌下脉络不粗胀, 分枝无瘀点。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14
望舌质的主要内容
舌神 :荣、枯
舌色:淡红、淡白、红、绛、紫 舌形:老嫩、胖瘦、点刺 、 裂纹、齿痕 舌态 :萎软、强硬、歪斜、 颤动、吐弄 、短缩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5
2.舌的结构划分
2017/7/22
中医诊断学
6
2.舌诊的原理
1.舌的组织形态与舌象: 2.脏腑经络与舌象:手少阴心经之别系
舌本,散舌下,舌为心之苗;足太阴脾经连舌 本,舌为脾之外候;足少阴肾经络舌本,肾藏 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均为津液组成部 分,关系着舌体之润燥,反映脾肾的功能。 手太阴肺经上咽喉与舌本相连。 3.气血津液与舌象:舌为富含血脉的肌 性器官,赖气血及津液的盈亏和运行状态影响 舌形、舌色。
舌诊图片较全ppt课件

21
(二)淡白舌
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舌色浅淡,
形成 气血亏虚,血不荣舌; 阳气虚衰,运血无力,舌失血充; 脱血夺气,病情危重,舌无血气充养。
临床意义 :主气血两虚、阳气虚衰。 脱血夺气则枯白舌。
22
淡白舌
淡舌、枯白舌。
淡白湿润,舌体胖嫩—阳虚 水湿内停。
淡白光莹, 或舌体瘦薄—气 血两亏。
23
手少阴心经沿食道,之别系舌本。
因心主血脉而藏神,故舌体的色泽变化, 从而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
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自如,语言是否清晰, 又能反映“心主藏神”的功能。*
5
舌与脏腑功能相关
脾 舌为脾之外候,
足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
舌苔是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 与脾胃运化功能相适应,故舌象的变化, 可以反映全身营养和代谢的功能,气血 的生化状况。
见底苔--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苔-薄苔 不见底苔--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之苔-厚苔 临床意义:主要反应邪正盛衰和邪气深浅。
59
薄苔—正常舌苔,薄而均匀, 或中部稍厚,干湿适中, 提示胃有生发之气。
厚苔—胃气夹湿浊、痰浊、食浊、热邪熏蒸, 积滞舌面所致, 主痰湿、食积、里热等。
受阻侧舌肌弛缓,收缩无力 +健侧如常 →歪向健侧。
临床意义:多为肝风夹痰,或痰瘀阻络所致。 多见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
48
舌紫红势急者——肝风发痉; 舌淡红势缓者——中风偏枯。
49
(四)颤动舌
舌象特征:舌体不自主颤动,动摇不宁者。轻、重 形成:
阴血亏损,肝筋失养,舌脉挛急┓ ┣颤动舌
常与舌萎软并见。
临床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色淡白、青紫+湿润━━ 寒凝经脉。
(二)淡白舌
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舌色浅淡,
形成 气血亏虚,血不荣舌; 阳气虚衰,运血无力,舌失血充; 脱血夺气,病情危重,舌无血气充养。
临床意义 :主气血两虚、阳气虚衰。 脱血夺气则枯白舌。
22
淡白舌
淡舌、枯白舌。
淡白湿润,舌体胖嫩—阳虚 水湿内停。
淡白光莹, 或舌体瘦薄—气 血两亏。
23
手少阴心经沿食道,之别系舌本。
因心主血脉而藏神,故舌体的色泽变化, 从而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
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自如,语言是否清晰, 又能反映“心主藏神”的功能。*
5
舌与脏腑功能相关
脾 舌为脾之外候,
足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
舌苔是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 与脾胃运化功能相适应,故舌象的变化, 可以反映全身营养和代谢的功能,气血 的生化状况。
见底苔--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苔-薄苔 不见底苔--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之苔-厚苔 临床意义:主要反应邪正盛衰和邪气深浅。
59
薄苔—正常舌苔,薄而均匀, 或中部稍厚,干湿适中, 提示胃有生发之气。
厚苔—胃气夹湿浊、痰浊、食浊、热邪熏蒸, 积滞舌面所致, 主痰湿、食积、里热等。
受阻侧舌肌弛缓,收缩无力 +健侧如常 →歪向健侧。
临床意义:多为肝风夹痰,或痰瘀阻络所致。 多见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
48
舌紫红势急者——肝风发痉; 舌淡红势缓者——中风偏枯。
49
(四)颤动舌
舌象特征:舌体不自主颤动,动摇不宁者。轻、重 形成:
阴血亏损,肝筋失养,舌脉挛急┓ ┣颤动舌
常与舌萎软并见。
临床意义: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色淡白、青紫+湿润━━ 寒凝经脉。
舌诊ppt课件完整版

舌质淡红,不胖不瘦 ,润泽适度。
舌下络脉不粗胀,颜 色暗红。
2024/1/28
舌苔薄白而润,颗粒 均匀,干湿适中。
12
常见异常舌象及临床意义
淡白舌
主气血两虚、阳虚。枯白舌主脱血夺气。
青舌
主寒凝阳郁和瘀血。全舌青者,多是寒邪 直中肝肾,阳郁而不宣;舌边青者,或口 燥而漱水不欲咽,为内有瘀血。
紫舌
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色深、干枯少津, 多系邪热炽盛、阴液两伤;淡紫色或青紫 色湿润,多属寒凝血瘀。
或中风先兆。
2024/1/28
8
望舌苔
观察苔质
厚薄、润燥、腻腐等。薄苔主表证或病情较轻,厚苔主里证或病情较重;润苔 主正常舌苔或疾病初起,燥苔主津液已伤;腻苔主湿浊内蕴,腐苔主食积内停 。
观察苔色
白苔主表证或寒证,黄苔主里证或热证,灰黑苔主里证且病情较重。
2024/1/28
9
舌质与舌苔综合分析
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往往相互关联,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例如,舌质红 而苔黄腻,多为湿热内蕴;舌质淡而苔白腻,多为寒湿内停。
虚实辨证
结合舌质、舌苔及舌下络脉等判断虚 实属性。如舌质淡嫩、舌苔润滑为虚 证;舌质红绛、舌苔干燥为实证。
16
脏腑辨证在舌诊中应用
肺与大肠病辨证
舌苔薄白而润,多为正常舌象 或表证初起;舌苔薄白而干, 多为肺燥或肺阴虚。
脾与胃病辨证
舌苔白腻,多为脾虚湿困;舌 红苔黄腻,多为脾胃湿热。
心与小肠病辨证
舌尖红赤或破碎,多为心火上 炎;舌有瘀斑或舌下络脉青紫 ,多为心血瘀阻。
2024/1/28
红舌
主热证。舌尖红主心火上炎;舌边红主肝 胆有热。
绛舌
主热入营血、阴虚火旺。
舌下络脉不粗胀,颜 色暗红。
2024/1/28
舌苔薄白而润,颗粒 均匀,干湿适中。
12
常见异常舌象及临床意义
淡白舌
主气血两虚、阳虚。枯白舌主脱血夺气。
青舌
主寒凝阳郁和瘀血。全舌青者,多是寒邪 直中肝肾,阳郁而不宣;舌边青者,或口 燥而漱水不欲咽,为内有瘀血。
紫舌
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色深、干枯少津, 多系邪热炽盛、阴液两伤;淡紫色或青紫 色湿润,多属寒凝血瘀。
或中风先兆。
2024/1/28
8
望舌苔
观察苔质
厚薄、润燥、腻腐等。薄苔主表证或病情较轻,厚苔主里证或病情较重;润苔 主正常舌苔或疾病初起,燥苔主津液已伤;腻苔主湿浊内蕴,腐苔主食积内停 。
观察苔色
白苔主表证或寒证,黄苔主里证或热证,灰黑苔主里证且病情较重。
2024/1/28
9
舌质与舌苔综合分析
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往往相互关联,综合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例如,舌质红 而苔黄腻,多为湿热内蕴;舌质淡而苔白腻,多为寒湿内停。
虚实辨证
结合舌质、舌苔及舌下络脉等判断虚 实属性。如舌质淡嫩、舌苔润滑为虚 证;舌质红绛、舌苔干燥为实证。
16
脏腑辨证在舌诊中应用
肺与大肠病辨证
舌苔薄白而润,多为正常舌象 或表证初起;舌苔薄白而干, 多为肺燥或肺阴虚。
脾与胃病辨证
舌苔白腻,多为脾虚湿困;舌 红苔黄腻,多为脾胃湿热。
心与小肠病辨证
舌尖红赤或破碎,多为心火上 炎;舌有瘀斑或舌下络脉青紫 ,多为心血瘀阻。
2024/1/28
红舌
主热证。舌尖红主心火上炎;舌边红主肝 胆有热。
绛舌
主热入营血、阴虚火旺。
常见舌苔、脉象ppt参考文件

11
一、舌诊
▪ 4、薄白苔:
薄白苔铺于舌面, 颗粒均匀。干润适 中。
12
一、舌诊
▪ 主病:
▪ 薄白苔,舌色淡红湿润,为正常情况下最常见之 舌苔,当为“胃中生气所现”。
▪ 薄白苔的形成,主要由于口腔咀嚼、吞咽与唾液。 饮食的综合作用,使舌粘膜丝状乳头间的物质与 角化上皮不断被清除脱落,使舌苔仅有薄白一层。
伤津; ▪ (2)苔黄而干燥,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 (3)舌苔干色黄,满舌厚积,为实热里证; ▪ (4)若苔色老黄焦燥起刺,或中有裂纹,为表
3
一、舌诊
▪ 正常舌象 舌体柔软,活动自 如,颜色淡红,舌 面铺有薄薄的、颗 粒均匀、干湿适中 的白苔,常描写为 “淡红舌、薄白 苔”。
4
一、舌诊
▪ 1、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 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 裂纹舌。
▪ 主病: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
裂纹; ▪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
10
一、舌诊
▪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 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 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 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 力。治则:补中益气。
▪ (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 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 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 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 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 主病多为风温入肺,邪气伤肺,或为阳虚 不能化津上润,肺之气津两伤;前者当清 润化燥,可用银翘散加养阴清热生津之法; 而后者当益气生津,宜宣肺益气汤。
15
一、舌诊
一、舌诊
▪ 4、薄白苔:
薄白苔铺于舌面, 颗粒均匀。干润适 中。
12
一、舌诊
▪ 主病:
▪ 薄白苔,舌色淡红湿润,为正常情况下最常见之 舌苔,当为“胃中生气所现”。
▪ 薄白苔的形成,主要由于口腔咀嚼、吞咽与唾液。 饮食的综合作用,使舌粘膜丝状乳头间的物质与 角化上皮不断被清除脱落,使舌苔仅有薄白一层。
伤津; ▪ (2)苔黄而干燥,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 ▪ (3)舌苔干色黄,满舌厚积,为实热里证; ▪ (4)若苔色老黄焦燥起刺,或中有裂纹,为表
3
一、舌诊
▪ 正常舌象 舌体柔软,活动自 如,颜色淡红,舌 面铺有薄薄的、颗 粒均匀、干湿适中 的白苔,常描写为 “淡红舌、薄白 苔”。
4
一、舌诊
▪ 1、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 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 裂纹舌。
▪ 主病: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
裂纹; ▪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
10
一、舌诊
▪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 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 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 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 力。治则:补中益气。
▪ (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 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 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 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 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 主病多为风温入肺,邪气伤肺,或为阳虚 不能化津上润,肺之气津两伤;前者当清 润化燥,可用银翘散加养阴清热生津之法; 而后者当益气生津,宜宣肺益气汤。
15
一、舌诊
中医舌诊 PPT

图1 青紫舌 舌色青紫,由气血运行不畅所 致。本图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 继发感染、肺气肿、心力衰竭, 舌色紫暗,苔白腻。提示痰饮 内停、肺肾气虚,血行瘀滞。
图2 瘀斑舌
舌有瘀斑或瘀点,均为血瘀
之征。见舌边和舌旁有形态
不规则瘀斑,是肝经血瘀的
征象。
图3 绛紫舌
舌色红绛而紫,舌尖
起刺,提示痰热壅滞。
图1 淡紫瘀点舌 本图患者月经不调(痛经),
鲜红裂纹舌主病:阴虚发热,邪入营血,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临床多见于发热、脱水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慢性肠炎,肝硬变 等病人的舌 。
2、胖大舌:
胖大舌主病
(1)脾虚,证见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 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 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由 于水饮痰湿阻滞,水湿潴留舌体致舌体胖大。 若谈白胖嫩,舌面水滑,属脾肾阳虚,气不 化津,水湿上泛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方宜 八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类。
舌诊的基本知识
舌诊又叫望舌,是通过观察 舌质和舌苔了解机体的生理功 能和病理变化。
舌诊,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 可以通过诊察病人舌的颜色、形态、性质、 变化,来了解人体内脏的寒热、虚实、气血 盛衰、病情轻重等情况,以确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
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正气的盛衰
气血充盛-----舌体红润; 气血运行正常-----舌色红活鲜明; 气血不足--- 舌色淡白。 气滞血瘀---------- 舌色青紫。
黄燥苔:舌主实热里证 ,邪热传里 。
焦黄苔:舌象为苔色老
图2 黄腻苔
黄而焦,或厚而色深黄, 黄褐色,尤以中心或舌根
图4 焦黄舌
部为甚。主胃肠实热,肾 阴亏损
图3 黄燥苔
医学常见舌苔脉象专题课件

一、舌诊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 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 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 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 力。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 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 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 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 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白苔燥裂主病,主暴热伤津;治宜生津泻热;主 暑热伤气,内夹湿浊,治宜清暑益气。
临床多见于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人的舌象。 常用的中成药有:紫雪散、羚翘解毒丸、板蓝根 冲剂等。
一、舌诊
8、黄腻苔 舌象为苔色黄而粘
腻,颗粒紧密胶粘, 加黄色粉末调涂舌 面。
一、舌诊
主病: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 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
常见舌苔脉象
一、舌诊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 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 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 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 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 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 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 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 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 治宣清热,化湿,祛痰。
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 按辨证施药。
一、舌诊
9、黄燥苔 舌象为苔色黄干而
少津(津液),属 邪热伤津之病变。
一、舌诊
主病:黄燥苔:成因有数种: (1)苔薄黄而干,为病初外邪化热入里,邪热
《舌诊》ppt课件

案例二:糖尿病患者的舌象变化与治疗过程
总结词
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详细描述
患者张女士,46岁,糖尿病病史2年。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阴虚内热,脉络瘀阻。 治疗以养阴清热,活血通络为主,辅以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血糖控制稳定 ,舌象明显改善。
案例三
总结词
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提高舌诊水平的建议与注意事项
多看多实践
不断学习
多观察不同病例的舌象,积累经验,提高 自己的诊断水平。
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不断完 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注意仪器误差
尊重患者隐私
在使用仪器进行舌诊时,应注意仪器的误 差和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在舌诊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 尊严,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和尴尬。
实践与应用:如何通过舌象判断病情
观察舌质
注意舌质的颜色、形状、湿润度等, 结合全身症状判断病情的性质和程度 。
观察舌苔
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润燥等,判 断病邪的性质和病情的轻重。
综合分析
结合舌质和舌苔的变化,综合分析病 情的寒热虚实,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注意事项
在舌诊过程中,应注意排除食物、药 物等因素对舌象的影响,以及个体差 异和仪器误差等因素。
神昏等疾病。
紫舌
表示体内有瘀血阻滞,常见于 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
淡白舌
表示气血不足,常见于贫血、 营养不良等疾病。
舌形的分类与特点
胖大舌
舌头胖大,甚至肿胀,表示体 内水湿内停,常见于水肿、痰
饮等疾病。
瘦薄舌
舌头瘦薄,表示气血不足,常 见于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
裂纹舌
舌头表面有裂纹,表示体内阴 液不足,常见于阴虚火旺、干 燥综合征等疾病。
中医舌诊图谱ppt课件

• 舌淡红,尖有红点。苔白厚腻而干。
完整版课件
29
淡红舌白滑根灰苔
• 舌淡红偏暗。满布白厚滑腻苔,根有灰苔。
完整版课件
30
淡红舌白滑腻苔
• 舌淡红而嫩。苔白腻水滑,如涂米汤,中根部厚腻而 有裂纹。
完整版课件
31
淡红舌白滑苔黄心
• 舌淡红。苔白滑腻,中根部淡黄。
完整版课件
32
淡红舌白积粉苔
• 舌淡红略胖,白苔厚腻满布,如积粉堆铺舌面。
完整版课件
45
淡红舌边黄灰腻苔
• 舌淡红胖嫩。苔黄厚腻,中根部转灰。
完整版课件
46
淡红舌边黄中灰苔
• 舌淡红略胖。苔黄厚腻,中部转灰。
完整版课件
47
淡红舌薄白滑润苔
• 舌淡红,前部有小红点。苔薄白滑润。
完整版课件
48
红舌薄白滑苔
• 舌红质嫩。苔白极薄,滑润如涂米汤。
完整版课件
49
淡红舌薄白黄润苔
• 舌淡红。苔薄白淡黄,较湿润。
完整版课件
50
淡红舌薄白灰干苔
• 舌淡红,有红点。苔薄白满布,淡灰干裂。
完整版课件
51
淡红舌薄白腻苔
• 舌淡红,有纵裂。苔薄白而腻。
完整版课件
52
淡红舌薄白润苔
• 舌质淡红而嫩,胖瘦适中。苔薄白而湿润。
完整版课件
53
淡红舌薄白苔
• 舌淡红而嫩。苔薄白少津。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71
淡红舌类剥水滑苔
• 舌淡红而胖。苔白腻水滑,右侧剥脱,并非光剥。
完整版课件
72
淡红舌类剥苔
• 舌淡红而胖,尖有红点。苔黄厚腻花剥,剥脱处已生 新苔。
完整版课件
29
淡红舌白滑根灰苔
• 舌淡红偏暗。满布白厚滑腻苔,根有灰苔。
完整版课件
30
淡红舌白滑腻苔
• 舌淡红而嫩。苔白腻水滑,如涂米汤,中根部厚腻而 有裂纹。
完整版课件
31
淡红舌白滑苔黄心
• 舌淡红。苔白滑腻,中根部淡黄。
完整版课件
32
淡红舌白积粉苔
• 舌淡红略胖,白苔厚腻满布,如积粉堆铺舌面。
完整版课件
45
淡红舌边黄灰腻苔
• 舌淡红胖嫩。苔黄厚腻,中根部转灰。
完整版课件
46
淡红舌边黄中灰苔
• 舌淡红略胖。苔黄厚腻,中部转灰。
完整版课件
47
淡红舌薄白滑润苔
• 舌淡红,前部有小红点。苔薄白滑润。
完整版课件
48
红舌薄白滑苔
• 舌红质嫩。苔白极薄,滑润如涂米汤。
完整版课件
49
淡红舌薄白黄润苔
• 舌淡红。苔薄白淡黄,较湿润。
完整版课件
50
淡红舌薄白灰干苔
• 舌淡红,有红点。苔薄白满布,淡灰干裂。
完整版课件
51
淡红舌薄白腻苔
• 舌淡红,有纵裂。苔薄白而腻。
完整版课件
52
淡红舌薄白润苔
• 舌质淡红而嫩,胖瘦适中。苔薄白而湿润。
完整版课件
53
淡红舌薄白苔
• 舌淡红而嫩。苔薄白少津。
完整版课件
完整版课件
71
淡红舌类剥水滑苔
• 舌淡红而胖。苔白腻水滑,右侧剥脱,并非光剥。
完整版课件
72
淡红舌类剥苔
• 舌淡红而胖,尖有红点。苔黄厚腻花剥,剥脱处已生 新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