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乒乓球拓展课教案

合集下载

有关乒乓球的体能游戏教案

有关乒乓球的体能游戏教案

有关乒乓球的体能游戏教案乒乓球是一项需要良好体能的运动项目,因此在教学中引入体能游戏是非常重要的。

体能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他们的体能水平,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针对乒乓球体能游戏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耐力、灵敏度、协调性等。

2. 增强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热身活动,通过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跑步、拉伸等,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准备。

2. 技能训练,通过一些针对乒乓球运动的体能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乒乓球运动技能。

3. 比赛活动,组织一些小组比赛或者个人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现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乒乓球运动技能。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化教学,通过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提高。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各种体能游戏。

3. 竞赛激励,通过设置比赛环节,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参与体能游戏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

1. 速度训练,设置一些需要快速反应和移动的体能游戏,如快速接球、快速跑动等。

2. 灵敏度训练,通过一些需要灵活身手和敏捷反应的体能游戏,如躲避球、抢球等。

3. 耐力训练,设置一些需要持久运动的体能游戏,如持续接球、持续奔跑等。

4. 协调性训练,通过一些需要身体协调性的体能游戏,如双人接力、双打比赛等。

五、教学环节。

1. 热身活动,5分钟,包括跑步、拉伸等。

2. 技能训练,20分钟,设置不同的体能游戏环节,让学生轮流进行。

3. 比赛活动,15分钟,组织小组比赛或者个人比赛,让学生展现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乒乓球运动技能。

4. 总结讲评,10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情况。

2. 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案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案

乒乓球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如发球、接球、挥拍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增强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乒乓球基本知识介绍2. 乒乓球拍的使用方法3. 乒乓球基本技巧训练4. 乒乓球比赛规则讲解5. 乒乓球实战演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和比赛规则。

2. 教学难点:乒乓球拍的使用方法和实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乒乓球的基本技巧、比赛规则等内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和比赛动作。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乒乓球实战演练。

4.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乒乓球的基本知识,包括乒乓球的起源、比赛规则等。

3. 基本技巧训练(15分钟)教师示范乒乓球拍的使用方法,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发球、接球等基本技巧。

4. 比赛规则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乒乓球比赛规则,学生了解比赛中的注意事项。

5. 实战演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乒乓球实战演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

7. 课后作业(发球、接球练习)学生回家后进行发球、接球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乒乓球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乒乓球比赛中的表现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七、教学资源1. 乒乓球拍、球、计分器等器材。

2. 乒乓球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3. 乒乓球比赛场地。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乒乓球基本知识介绍、基本技巧训练。

2. 第二课时:乒乓球比赛规则讲解、实战演练。

3. 第三课时:乒乓球比赛实践、总结与评价。

小学乒乓球教案(精彩7篇)

小学乒乓球教案(精彩7篇)

小学乒乓球教案(精彩7篇)小学乒乓球教案篇一1、利用各种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2、在操作中感知一种物体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用标记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大胆讲述。

幼儿实验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铁丝、吸管、报纸(小组一份);幼儿记录单,大记录单记号笔。

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师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吗?有什么办法呢?(幼儿相互交流)二、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1、提出问题: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进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来,在杯子不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幼儿想办法)2、介绍材料和记录单。

(1)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细铁丝、报纸、吸管,请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猜测,教师在记录表上记录)(2)到底他们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呢?你可以每一种材料都去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用标记记录在记录单上。

(3)幼儿探索操作(4)交流探索、记录的结果。

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

(5)总结性提问:从记录单上我们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铁丝能取出乒乓球,有的报纸却不能取出乒乓球,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用铁丝取出乒乓球的?解决铁丝取出乒乓球:可以改变形状3、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

(1)发散性提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细铁丝、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自由讲述办法)到底你们说的行不行呢,只有试试看才知道。

(第二次操作)(1)幼儿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并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实验的情况(2)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结果。

怎么样,都成功了吗?你这次用了什么把乒乓球取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3)展示照片,看,xx是用什么方法把乒乓球取出来的?(4)小结: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去尝试,细铁丝、报纸也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师:今天,我们是从杯子里取出了乒乓球,如果杯子里掉进去的是铁球呢?在不动杯子子的情况下能用什么方法取出呢呢?我们以后游戏的时候去试一试。

六年级《乒乓球颠球游戏》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乒乓球颠球游戏》教案、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针对本章节《乒乓球颠球游戏》的学习内容,特布置以下作业:
1.技能练习:请同学们课后在家中自行练习乒乓球颠球,每人至少完成三组,每组10分钟,记录下自己的颠球次数,下周课上分享成果。
2.视频观看:观看一段关于乒乓球颠球技巧的教学视频,学习并模仿视频中运动员的颠球动作,注意观察拍面角度、颠球力量和节奏等方面的细节。
6.小组任务:各小组课后讨论并设计一个关于乒乓球颠球的游戏或比赛,要求游戏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下周课上展示并组织同学们参与。
作业布置原则:
1.实践性:作业以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层次性:作业难度适中,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3.趣味性:作业内容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
4.家校互动:作业布置注重家校互动,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努力程度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2)终结性评价:通过比赛等形式,评价学生的颠球技巧和竞技水平,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
5.教学拓展:
(1)课后练习:布置课后颠球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巩固所学技巧。
(2)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1.知识梳理: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乒乓球颠球技巧的关键点。
2.情感升华:强调乒乓球运动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课后作业:布置课后颠球练习,鼓励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技巧。
4.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乒乓球颠球技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努力,提高颠球水平。

小学体育乒乓球课教案

小学体育乒乓球课教案

小学体育乒乓球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乒乓球比赛规则和技巧。

2.掌握乒乓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3.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攻防技巧。

4.练乒乓球基本技能。

二、教学重点
1.乒乓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2.乒乓球的基本攻防技巧。

3.乒乓球基本技能。

三、教学难点
1.乒乓球的攻防技巧。

2.掌握发球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在课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运动。

2.讲解规则
介绍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如得分、发球等。

3.基本姿势和动作
教学生正确站姿和握拍姿势,并且教授运用手腕和前臂进行挥拍的基本动作。

4.攻防技巧
教学生基本的攻防技巧,如正手、反手拉球、正手、反手打击和防守等。

5.发球技巧
教学生乒乓球发球的技巧,如快速反弹式发球、偏斜式发球和搓球式发球等。

6.技能练
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技巧的练和运用。

五、课堂作业
请学生记录自己每天进行乒乓球练的时间和心得,以便之后的课堂上分享和交流。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生们初步掌握乒乓球的技巧和规则,并且对乒乓球产生兴趣和爱好,为以后的乒乓球运动打下基础。

乒乓球教案5篇

乒乓球教案5篇

乒乓球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十章“球类运动”,详细内容为第三节“乒乓球运动基本技术”。

主要包括乒乓球发球、接发球、基本站位、步伐移动等基本技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如发球、接发球、基本站位和步伐移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包括发球、接发球、基本站位和步伐移动。

难点:技术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乒乓球桌、乒乓球、球拍。

2. 学具:乒乓球拍、运动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场简单的乒乓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5分钟)(1)发球技术:讲解并示范正手发球、反手发球技术,强调动作要领。

(2)接发球技术:讲解并示范正手接发球、反手接发球技术,强调动作要领。

(3)基本站位:讲解并示范站位要求,让学生了解不同技术的站位。

(4)步伐移动:讲解并示范乒乓球步伐移动方法,让学生了解步伐在比赛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正手发球技术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示范动作进行模仿练习。

(2)讲解反手发球技术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示范动作进行模仿练习。

(3)讲解正手接发球技术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示范动作进行模仿练习。

(4)讲解反手接发球技术动作要领,让学生跟随示范动作进行模仿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每组学生相互指导、纠正动作,提高技术。

5. 比赛实践(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将所学技术应用于实际比赛中,提高竞技水平。

六、板书设计1. 发球技术:正手发球、反手发球2. 接发球技术:正手接发球、反手接发球3. 基本站位:站位要求4. 步伐移动:乒乓球步伐移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掌握乒乓球发球、接发球、基本站位和步伐移动技术。

屈老师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乒乓球

屈老师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乒乓球

屈老师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乒乓球乒乓球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屈老师在中班的科学课上,设计了一堂有趣的乒乓球教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学习有关力学和运动的知识。

1. 导入环节:动手制作乒乓球拍教学活动开始前,屈老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乒乓球拍的制作材料:一张纸板和一根木棍。

屈老师先向孩子们介绍乒乓球拍的结构,然后带领他们一起动手制作。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纸板剪成拍的形状,并用胶水将它粘在木棍上。

制作完成后,孩子们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想要试验一下自己制作的乒乓球拍是否可用。

2. 观察实验:乒乓球在空气中的运动轨迹屈老师在课堂上放置了一个乒乓球,并请一个学生轻轻推动球,然后观察球的运动轨迹。

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乒乓球在空气中呈现出一个曲线的轨迹。

屈老师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乒乓球会呈现出这样的轨迹呢?接着,屈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重力和空气阻力这两个概念。

他解释说,乒乓球在空气中下落的过程中受到了重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了空气阻力的阻碍,所以球的运动轨迹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曲线。

3. 实践操作:乒乓球的反弹高度为了更好地理解乒乓球的运动规律,屈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了实践操作。

他用一把尺子固定好乒乓球,在不同的位置上进行落地与反弹实验,并记录下乒乓球的落地点和反弹高度。

通过实验,孩子们发现,乒乓球从较高的位置下落时,反弹高度较大;而从较低的位置下落时,反弹高度较小。

屈老师解释说,这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乒乓球在下落时具有较大的动能,从而在反弹时能够达到较大的高度。

而当乒乓球从较低的位置下落时,动能较小,所以反弹高度也相应较小。

4. 团队合作:乒乓球的传递实验接下来,屈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了乒乓球的传递实验。

他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不同的位置上。

屈老师首先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位置上,然后由第一个学生用乒乓球拍将球击向第二个位置,再由第二个学生击向第三个位置,依次传递下去,直到最后一个学生。

有关乒乓球的课程设计

有关乒乓球的课程设计

有关乒乓球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乒乓球的基本历史、规则和比赛方式。

2. 学生能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如发球、接球、推挡、快攻等。

3. 学生能了解乒乓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使用乒乓球拍,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和简单比赛。

2. 学生能在对战中运用所学技巧,展示良好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学生通过乒乓球练习,提高反应速度、判断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 学生在乒乓球练习中,学会尊重对手,遵循比赛规则,培养良好的竞技道德。

3. 学生通过乒乓球运动,培养自信、勇敢、坚持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体育学科,以乒乓球为主题,结合技能训练、比赛实践和理论讲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具备一定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但需加强团队合作和竞技道德的培养。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竞技精神。

通过明确的课程目标,分解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乒乓球历史与文化:介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国际影响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小球运动”章节。

2. 乒乓球基本规则与技术:讲解比赛场地、器材、得分制度以及基本技巧如发球、接球、推挡、快攻等。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乒乓球基本技术”章节。

3. 乒乓球训练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开展分组对抗训练,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乒乓球训练方法”章节。

4. 乒乓球比赛与竞技道德:通过组织比赛,让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培养良好的竞技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体育比赛与道德”章节。

5. 乒乓球运动与健康:讲解乒乓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益处,强调锻炼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
活动目标:1. 介绍乒乓球历史、相关知识及比赛规则。

2. 熟悉球感练习。

3. 身体素质练习:耐力练习。

活动目的:1. 使学生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发展;了解比赛规则;培养学生对乒乓球项目的
兴趣及球感。

☆第二课☆
活动目标:1. 学习乒乓球握拍法、进攻型打法的基本准备姿势、移动步伐(并步)。

2. 复习正手攻球技术;进行对推练习。

3. 身体素质练习:往返跑。

活动目的:1. 使学生在上一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发展;复习巩固正手攻球、反手推挡的基本技术
动作。

☆第三课☆
活动目标:1. 复习握拍法、基本准备姿势、移动步伐、正手攻球、推挡技术。

2. 学习左推右攻的动作要领。

3. 身体素质练习:跳台阶。

活动目的:1. 使学生掌握左推右攻技术动作。

☆第四课☆
活动目标:1. 复习左推右攻技术动作。

2. 学习正手发下旋球技术。

3. 身体素质练习:持器械练习(哑铃)。

活动目的:1. 通过复习,使学生较熟练掌握左推右攻技术动作,并能保持在对打练习中的连续性。

2. 使学生掌握正手发下旋球技术。

☆第五课☆
活动目标:1. 复习正手发下旋球技术。

2. 学习正手拉弧圈球技术动作。

3. 身体素质练习:10*4m往返跑、蛙跳。

活动目的:1. 通过复习,使学生较熟练掌握正手发下旋球技术,并能定点定线(斜线直线);
2. 使学生整体了解正手弧圈球技术动作。

☆第六课☆
活动目标:1. 复习正手拉弧圈球技术。

2. 学习乒乓球基本战术(快攻类):发球抢攻、对攻、拉攻
(对付削球打法的主要战术)、搓攻、接发球。

3. 身体素质练习:俯卧撑、长跑1200m。

活动目的:1. 通过复习,使学生较熟练掌握正手弧圈球技术动作,并能定点定线(斜线直线);
2. 使学生了解各种乒乓球的各种基本战术,并至少掌握一
种。

☆第七课☆
活动目标:1. 复习左推右攻(标准:20组)和发下旋球(连续5个好球)。

2. 单打活动比赛。

3. 身体素质练习:跳台阶、跳绳。

活动目的:1. 巩固所学技术,做到打球熟练到位;
2. 使学生适应比赛节奏,并在比赛中掌握移动中的步法。

☆第八课☆
活动目标:1. 复习正手拉弧圈球技术。

2. 双打活动比赛。

3. 身体素质练习:往返跑10m*4。

活动目的:1. 巩固所学技术,做到打球熟练到位;
2. 使学生适应比赛节奏,并在比赛中掌握移动中的步法。

☆第九课☆
活动目标:
考试:往返跑、左推右攻。

活动目的:
☆第十课☆
活动目标:
考试:正手发下旋球、正手拉弧圈球。

活动目的:
☆第十一课(机动)☆
活动目标:
1.个别学生补考。

2.其余学生打活动比赛(单打)。

活动目的:
☆第十二课——第十四课☆
☆游泳☆
游泳课以主讲游泳教师负责讲课,其他任科教师负责安全巡视、带准备活动,并讲解游泳池的规章制度、游泳尝试和注意事项,协助主讲教师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