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北师大九年级上册(2023年修订)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教案

初中数学北师大九年级上册(2023年修订)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教案
重点
难点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
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活动一 复习旧知 引起思考
1、什么是函数? 什么是一次函数?
2、给定两个(2,3)、(4,7),怎样确定过这两个点的直线的解析式呢?
3、我们将这种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是否还有其它函数呢?(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2、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不能为零。
反比例函数的三种表达形式:
3. 反比例函数 (k≠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呢?
因为x作为分母,不能等于零,因此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所有非零实数.
四 运用新知,拓展训练
例一:下列关系式中的y是x的反比例函数吗?如果是,系数k是多少?
例二: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求k的值,并写出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例三: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4时,y=3.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当x=-2时,求y的值;
(3)当y=12时,求x的值.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学到Βιβλιοθήκη 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基础巩固:《经典训练》对应练习
课题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授课人
赵维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及概念;(2)会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3)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进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意义,培养学生函数模型思想。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培养观察、推理、分析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教案1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教案1一. 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介绍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本章内容在学生掌握了函数概念和正比例函数的基础上进行,为后续学习函数的应用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学生可能感到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2.能够通过实例和图形来分析和解决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的性质。

2.如何通过实例和图形来分析和解决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形来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材料,如动画和图形。

2.准备一些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实例,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知道了一个物体的速度和时间,我们能否找出它所经过的路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教学,呈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通过动画和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如何随着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而变化的。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些与反比例函数相关的实例,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可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考。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

《反比例函数》教案一、本章知识网络图⎪⎪⎪⎪⎪⎩⎪⎪⎪⎪⎪⎨⎧⎩⎨⎧⎪⎪⎩⎪⎪⎨⎧反比例函数与实际问题三角形矩形问题反比例函数与面积有关对称性增减性位置形状图象和性质定义及表示形式二、知识点及考点: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知识要点:1、一般地,形如 y = x k( k 是常数, k = 0 )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注意:(1)常数 k 称为比例系数,k 是非零常数; (2)解析式有三种常见的表达形式:(A )y = x k(k ≠ 0) , (B )xy = k (k ≠ 0) (C )y=kx-1(k ≠0)例题讲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下列函数,① 1)2(=+y x ②.11+=x y ③21x y = ④.x y 21-=⑤2x y =-⑥13y x =;其中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函数22)2(--=a x a y 是反比例函数,则a 的值是( )A .-1B .-2C .2D .2或-2(3)若函数11-=m xy (m 是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解析式为________.(4)如果y 是m 的反比例函数,m 是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A .反比例函数 B .正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反比例或正比例函数 练习:(1)如果y 是m 的正比例函数,m 是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2)如果y 是m 的正比例函数,m 是x 的正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5)反比例函数(0ky k x =≠)的图象经过(—2,5, n ),求1)n 的值; 2)判断点B (24,)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6)已知y 与2x -3成反比例,且41=x 时,y =-2,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7)已知函数12y y y =-,其中1y 与x 成正比例, 2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1;x =3时,y =5.求:(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x =2时,y 的值.(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知识要点:1、形状:图象是双曲线。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 赛课教案_5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 赛课教案_5

6.1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数学级(上)第六章《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又一类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它位居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中的第二,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而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函数、方程、不等式间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基础。

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则是基础函数,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设想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五步自主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复习旧知、自学、互学、当堂训练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从而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其三种表达式,能根据反比例函数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三、教学目标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进程,知道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三种表达式。

2、能判定一个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3、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三种表达式。

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温故知新1、什么是函数?2、我们学习过哪些函数?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表达式吗?(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P149页上的内容,完成课本上的相关问题,知道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1、练习一(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k为常数,k ≠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

(2)在下列函数表达式中,x表示自变量,哪些是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的k值是多少?(1) (2) (3) (4)(5) (6) (7) (8)23x y =(三)反比例函数的表示形式(四)小试牛刀下列表达式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哪些?(1) (2) (3) (4) (5) (6)(五)回味无穷★1、反比例函数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k 为常数,k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6.1 反比例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6.1  反比例函数教案

(1)若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________()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中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反比例函数的几种等价形式:
(二)合作解疑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 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为x cm和y 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2.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口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 (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3. 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与y的一些值:
x -2 -1 - 1 3
y 2 -1
(1)求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上表.
二、拓展提升
1、已知y与x-1成反比例,并且当x=2时,y=3.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x=1.5时y的值。

2、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y=2x-4的图像都过点A(m,2).
(1)求点A的坐标;(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三、当堂检测
1、已知一次函数y=(m+2)x+1经过点(1,2),则m=_________。

2、反比例函数中,系数k=___________.
3、已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时,则m=________;若是反比例函数时,则
m=________。

4、若点A(m,n)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mn=().
5、已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1)求m的值;(2)求当x=3时,y的值。

学习小结:。

2024-2025学年北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第六章反比例函数6.1反比例函数

2024-2025学年北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第六章反比例函数6.1反比例函数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难点: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教学过程旧知回顾1.回忆函数的定义;2.回忆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导入新课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思考: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函数关系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1、一铁路全程为1 463 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块面积为1000 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3、已知某市的总面积约为1.68×104 km2,人均占有面积S(单位:km2/人)随全市总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学生讨论会发现:以上函数都具有y=kx的形式,其中k是非零常数.结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教学反思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y =kx(k 为常数,k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三种形式: y =k x(k ≠0);xy =k (k ≠0);y =kx -1(k ≠0). 例题: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哪些是一次函数?(1)y = 8x -1; (2)y = x +42; (3)xy 54=;(4)x y 23=; (5)x y 1-=; (6)xy 4.0=;(7)x y 5=; (8)2xy =; (9)xy = -2; (10)-2xy = 7; (11)y = -6x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听课已经对反比例函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让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回答规范他们对反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的认识.解:反比例函数:(3)(5)(6)(7)(9)(10); 一次函数:(1)(2)(4)(8)(11). 2.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例题: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 =2时,y =6.(1)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 (2)当x =4时,求y 的值.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可设y =kx ,再把x =2和y =6代入上式就可求出常数k 的值.——待定系数法解:(1)设y =k x ,因为x =2时,y =6,所以有6=2k , 教学反思解得k =12,因此y =12x. (2) 把x =4代入y =12x ,得y =124=3. 3.实际问题中的反比例函数例题: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 (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 000 m 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t 随注水速度v 的变化而变化;(2)某立方体的体积为1 000 cm 3,立方体的高h 随底面积S 的变化而变化; (3)一个物体重100 N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p 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先找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写出关系式,再变形.解:(1)t =2000v ;(2)h =1000S ; (3)p =100S.课堂练习1.下列函数表达式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y =x2B.y =-32xC.y =1x+1D.y =1x 22.反比例函数y =kx (k ≠0),若x =√3时,y =4,则k 等于 ( ) A.√3 B.4C.4√3D.√33.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当x =3时,y =4,那么y =3时,x 的值等于( ) A.4 B.-4 C.3 D.-34.当a = 时,函数y =(a +2)x a 2-5是反比例函数.5.若函数y =11m x (m 是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 = ,表达式为y= .6.写出下列各题中所要求的两个相关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函数的类别. (1)商场推出分期付款购电脑活动,每台电脑12 000元,首付4 000元,以后每月付y 元,x 个月全部付清,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是______函数.教学反思(2)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为1 000小时,它的使用天数y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x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是______函数.(3)设三角形的底边、底边上的高、面积分别为a,h,S.当a=10时,S与h的关系式为______,是______函数;当S=18时,a与h的关系式为______,是______函数.(4)某工人承包运输粮食的总数是w吨,每天运输x吨,共运了y天,则y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__,是______函数.参考答案1.B2.C3.A4.25.21 x6.解:(1)y=8000x反比例(2)y=1000x反比例(3)S=5h正比例a=36h反比例(4)y=wx反比例课堂小结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2、表达式的三种形式:y=kx(k≠0);xy=k(k≠0);y=kx-1(k≠0).3、确定函数表达式待定系数法教学反思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习题6.1板书设计第六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教案(优秀7篇)

反比例函数教案(优秀7篇)

反比例函数教案(优秀7篇)反比例函数教案篇一一、背景分析1.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讲述内容为北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章《反比例函数》的第二节,也这一章的重点。

本节课是在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其图象和性质的过程。

本节课前一课时是在具体情境中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概念。

函数的性质蕴涵于概念之中,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探索是对其内在规定性的的认识,也是对函数的概念的深化。

同时,本节课也是下一节课《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的基础,有了本节课的知识储备,便于学生利用函数的观点来处理问题和解释问题。

传统教材在内容和编写意图的比较:传统教材里反比例函数的内容仅有一节,新教材里反比例函数的内容增加至一章。

本节课中的作函数图象的要求在新旧教材中并不一样,旧教材对画图只是一带而过,而新教材中让学生反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为下一步性质的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为在学生进行函数的列表、描点作图是活动中,就已经开始了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探索,而且通过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的整和,逐步形成对函数概念的整体性认识。

在旧教材中对反比例函数性质只是简单观察以后,由老师讲解得到,但是在新教材中注重从操作、观察、概括和交流这些数学活动中得到性质结论,从而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这也充分体现了重视获取知识过程体验的新课标的精神。

(1)教学目标: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主要步骤,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体会函数三种方式的相互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和;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2)重点:会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3)难点: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2、对学情的分析九年级学生在前面学习了一次函数之后,对函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他们在小学已经接触了反比例,但都处于浅显的、肤浅的知识表面,这对于他们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没有多大的帮助,但由于本节课采用z+z智能教育平台进行教学,比较形象,便于学生接受。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比例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比例函数》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反比例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其特点;2.能够通过表格、图像、实例等形式表示反比例函数,并形象理解;3.能够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其特点;2.能够通过表格、图像、实例等形式表示反比例函数,并形象理解。

三、教学难点1.能够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2.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其特点;2.反比例函数的表格、图像、实例;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教学方法1.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2.以实例为基础进行教学;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展示、讨论等。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介绍本课的主题:反比例函数,通过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本课。

第二步:概念的讲解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其特点;3.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式及其性质。

第三步:小组讨论案例提供 5~10 个实际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反比例函数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步:作业辅导老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并对学生作业进行辅导。

六、教学评价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任务,能够较好的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特点和应用;2.学生在课堂上和小组中能积极表达,互相交流,并进行了有效合作;3.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完成,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较好的掌握了课堂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和小组中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并且能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达到了本课的预期教学目标。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理解困难,需要老师进一步解释;有些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少,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氏教育高考名校冲刺教育中心 数学思维训练反比例函数考点热点全攻略
【我生命中最最最重要的朋友们,请你们认真听老师讲并且跟着老师的思维走。

学业的成功重在于考点的不断过滤,相信我赠予你们的是你们学业成功的过滤器。

谢谢使用!!!】 一.考点,难点,热点;
1. 定义:一般地,形如x k y =(k 为常数,o 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x k y =
还可以写成kx y =1- 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特征:
⑴等号左边是函数y ,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

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k (也叫做比例系数k ),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 ,且指数为1.
⑵比例系数0≠k
⑶自变量x 的取值为一切非零实数。

⑷函数y 的取值是一切非零实数。

3.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⑴图像的画法:描点法
① 列表(应以O 为中心,沿O 的两边分别取三对或以上互为相反的数) ② 描点(有小到大的顺序) ③ 连线(从左到右光滑的曲线)
⑵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x
k
y =(k 为常数,0≠k )中自变量0≠x ,函
数值0≠y ,所以双曲线是不经过原点,断开的两个分支,延伸部分逐渐靠近坐标轴,但是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

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x y =或x y -=)。

⑷反比例函数x
k
y =
(0≠k )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是:反比例函数上任取一点P ,作P Q ⊥x 轴于点Q ,PM ⊥y 轴于点M ,则
①k y x S =⋅=四边形OQPM ② k y x S 2
121OQP =⋅∆=
4.反比例函数性质如下表:
函数 图象 性质
反比例函数 y =k
x
(0k ≠)
k>0
双曲线,位于第一、三象限象限;在每个象限
内,y 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与x 轴,y 轴无交点 k<0
双曲线,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与x 轴,y 轴无交点
5.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利用待定系数法(只需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 6.“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函数”:成反比例的关系式不一定是反比例函数,
但是反比例函数x
k
y =中的两个变量必成反比例关系。

利用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求解与面积有关的问题 设P 为双曲线
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 ,垂足
分别为M 、N ,则两垂线段与坐标轴所围成的的矩形PMON 的面积为S=|PM|×|PN|=|y|×|x|=|xy|
∴xy=k 故S=|k| 从而得
结论1: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S 为定值|k|
对于下列三个图形中的情形,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图形的对称性以及上述结论,可得出对应的面积的结论为: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ABO 中,面积S=
结论3:在直角三角形ACB 中,面积为S=2|k| 结论4:在三角形AMB 中,面积为S=|k|
二.典型例题讲解及思维拓展
例1. 下列各题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关系。

(1)三角形的面积S一定时,它的底a与这个底边上的高h的关系;
(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
(3)正三角形的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4)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间的关系;
(5)正多边形每一个中心角的度数与正多边形的边数的关系;
(6)有一个角为30 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直角边的关系。

例2.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
x
=
8

y x
=2的图象,并求出交点坐标。

例3. 当n取什么值时,y n n x n n
=++-
()
21
22是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
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或是减小?
例4. 若点(3,4)是反比例函数y m m x =
+-221图象上一点,则此函数图象必经过点
( )
A. (2,6)
B. (2,-6)
C. (4,-3)
D. (3,-4)
例5. a 取哪些值时,y a a x a a 231
22714
2+=--是反比例函数?求函数解析式?
例6. 若函数y m m x m m =+--()23
2
是反比例函数,求其函数解析式。

例7. (1)已知y y y =+12,而y 1与x +1成反比例,y 2与x 2
成正比例,并且x =1时,
y =2;x =0时,y =2,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直线l :y kx b =+与y x =2平行且过点(3,4),求l 的解析式。

例8. 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当它的体积V m =53时,它的密度ρ=198
3
./kg m (1)求ρ与V 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V m =93
时二氧化碳的密度ρ。

例9. 在以坐标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上,有一点P (m ,n ),它的坐标是方程t t 2
420--=的两个根,求双曲线的函数解析式。

例10. 如图,Rt ABC ∆的锐角顶点是直线y x m =+与双曲线y m
x =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
且S AOB ∆=3
(1)求m 的值 (2)求S ABC ∆的值
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
1. 函数y m x m m
=+--
()2229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A. m=4或m=-2
B. m=4
C. m=-2
D. m=-1
2.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A. y
x
=-
2 B.
y
x
=-
1
2 C.
y
x
=-
1
1
D.
y
x
=
1
2
3. 函数
y kx
=-与
y
k
x
=
(k≠0)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A. 0
B. 1
C. 2
D. 不确定
4. 函数
y kx b
=+与
y
k
x
kb
=≠
()0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5. 若y与x成正比,y与z的倒数成反比,则z是x的()
A. 正比例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二次函数
D. z随x增大而增大
6. 下列函数中y既不是x的正比例函数,也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A.
y
x
=-
1
9 B. 105
=-x y
: C. y x
=4
1
2
D.
1
5
2
xy=-
二. 填空题
7. 一般地,函数__________是反比例函数,其图象是_________,当k<0时,图象两支在__________象限内。

8.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x
=
2
,当
y=6时,x=_________
9. 反比例函数
y a x a a
=---
()3224的函数值为4时,自变量x的值是_________
10.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3,5),则它的解析式为_________
11. 若函数
y x
=4与
y
x
=
1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是(
1
2,2),则另一个交点坐标是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2. 直线
y kx b
=+过x轴上的点A(
3
2,0),且与双曲线
y
k
x
=
相交于B、C两点,已知B点坐标为(
-
1
2,4),求直线和双曲线的解析式。

13. 已知一次函数y x
=+2与反比例函数
y
k
x
=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P(a,b),且P到原
点的距离是10,求a、b的值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14. 已知函数y m m x m m
=+-
+-
()
21
22
2
是一次函数,它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
k
x
=
的图象
交于一点,交点的横坐标是1
3,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