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我国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1
中药资源学 第三章我国的中药区划及其分区特征

第二节 东北华北和西北温带地区
➢ 天山南坡、西昆仑山:新疆软紫草、麻黄、 阿魏、新疆党参、雪莲花等。
➢ 南疆盆地绿洲平原:甘草、肉苁蓉、麻黄、 锁阳、罗布麻。
➢ 北部的阿尔泰山地:赤芍、麻黄、秦艽、肉 苁蓉、白鲜皮、天仙子、甘草等。
2020/10/5
36
第二节 东北华北和西北温带地区
➢ 药用动物资源种类及其分布
仅为划分中药区提供依据,也为合理的引种新品
种和变野生药材为家种、家养,给予科学指导。
➢ 对家种药材分布状况研究,为药材生产的合0/5
5
第一节 我国的中药区划
(三)中药区划为调整药材生产结构提供科学 依据
➢ 不同药材的分布区相互重叠,构成不同地区具有 不同的主要药材品种,这是划分不同中药区和实 现药材生产区域化的客观基础。
2020/10/5
24
第二节 东北华北和西北温带地区
➢ 药用动物资源种类及其分布
➢ 黄淮海辽平原:山东阿胶,牛黄,全蝎,蟾蜍, 土鳖虫等。
➢ 黄海:石决明,牡蛎,海螵蛸,瓦楞子,海狗 肾,海马等。
➢ 黄土高原晋东山区:五灵脂,鹿茸,麝香,土 鳖虫等。
2020/10/5
25
第二节 东北华北和西北温带地区
三、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一)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 ➢ 范围:黑龙江中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北部,
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和东部,涉 及6个省,约98万平方公里。 ➢ 气候:东北部和中部-半湿润大陆性季风,西部 -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气候。 ➢ 土壤:东部平原-黑土,草甸土,风沙土;内蒙 古高原-黑钙土。
➢ 药用矿物资源种类及其分布
➢ 黄淮海辽平原:代赭石,滑石,硫磺,浮石, 石膏等。
解密06 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原理运用(分层训练)(原卷版)-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

解密06 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原理运用分层训练(2023·浙江·二模)可可在中国海南和云南南部都有栽培,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海南可可种植区面积不断扩大。
下图分别为可可植株、叶片、开花、结果图片。
完成下面小题1.可可所属的植被类型具有的特点正确的是()A.常有茎花、板根等现象B.多革质叶片C.春天发叶,秋冬季落叶D.叶面多蜡质层2.海南可可种植区面积不断扩大,体现了区域特性中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动态性D.开放性(2023·江西·校联考二模)2023年1月,内蒙古呼伦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称:呼伦湖面积比十年前扩大了近5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湖,历史上历经多次扩张和收缩,对湖岸植被优势种的高度、盖度、生物量都有影响。
该地区的优势物种从湖边向外依次为碱蓬(嗜盐)、寸草苔(裸露河床优势物种)、芦苇(水生或迎生植被)、羊草、针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近年来湖泊面积持续增大的可能原因是()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B.引河济湖退耕还草C.泉水上涌的补给量增多D.环境整治植被增多4.短期内湖泊面积扩大对湖区物种的影响为()A.碱蓬增多B.寸草苔增多C.针茅高度增加D.芦苇盖度增加5.与扩张期相比,收缩期时的呼伦湖流域()①盐度减小②水质恶化③沙化加重④生物量增多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2023·山东日照·统考一模)某生态脆弱区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
下图示意该地区自然状态下某地自谷底到顶部植被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区可能位于()A.东南丘陵B.云贵高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7.该地还林还草工程植被的合理配置是()A.谷底选择耐阴的高大乔木B.顶部选择侧根少的灌木C.阴坡选择耐旱的草本植物D.阳坡选择耐寒的矮乔木8.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该坡面土壤水分的变化是()A.逐渐增多B.先增多后减少C.逐渐减少D.先减少后增多(2023·湖北·二模)下图为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中药资源复习题

名词解释:资源:指世界上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
如热、光、水、土地、动物、植物等等。
中药资源: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供中医药应用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药用植物资源:指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植物的总称。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药物资源(天然药物资源):可用于药用的物质资源。
包括药用动物、植物和矿物。
药用植物:凡是具有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植物的统称。
药用植物资源包括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药用植物资源的作用:1、用以防病治病、保障人类健康。
(社会效益)2、维护生态平衡:动、植物均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遭到破坏,则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生态效益)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药产业是社会经济的组成成分之一,而药用植物资源又是中药产业的生产原料,如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化妆品、香料、生物农药等均需要一些药用植物资源作为原料。
故药用植物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均起到促进作用。
(经济效益)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1、地域性2、分散性3、有限性和可解体性4、可再生性中药资源的再生性和可解体性是相互对立的,我们应控制可解体性,创造条件保持再生性。
5、多用性6、国际性7、复杂性【第一章我国的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772种,其中药用植物11118种,药用动物1574种,药用矿物80种。
被子植物中,药用种类最多的科有药用植物778种,为菊科。
超过100种以上的科有33个。
其中姜科植物分布于西南至东部,樟科仅分布在长江以南。
矿物药蕴藏量最大的是滑石,需要量(用量)最大的是石膏。
总体趋势:华东、中南、和西南明显高于华北、东北和西北,从种类上来说,有如下规律:西南区>中南区>华东区>西北区>东北区>华北区西南区和中南区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我国中药资源总数的50%~60%,平均每省中药资源种类蕴藏量为3000~4000种,最多的云南省达5050种(一)西南区1、云南特有种有:五裂黄连、滇芎、滇芹、滇重楼道地药材:三七、云木香、黄连、天麻、中药资源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其被子植物(4449种)和蕨类(202种)植物的种类最多。
中药资源与开发教案

青岛农业大学教案2014~2015 学年第2 学期
二○一五年三月
青岛农业大学教案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
中药资源

第一章名解:1,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的科学。
2,中药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形成医疗,保健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健康所需的自然生成物及环境因素的总称。
简答:1,中药资源的特征(1)中药资源的属性:自然属性再生性:植物药和动物药属于再生性资源地域性:“道地药材”共存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多用性:不同器官部位均入药;药用、食用、化工原料等,可解体性:减少,甚至灭绝(2)社会属性: 特殊的商品,较高的经济价值。
2,中药资源学的主要研究任务:(1)定性与定量研究(2)研究中药资源的动态规律,提出科学管理的方法(3)科学利用和定向培育(4)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5)资源的科学管理3.药用植物提取物和单一化和物是否属于中药,为什么?答:中药就是由中医药理论指导应用的药物的总称。
中药不但包括草药,饮片,而且包括从传统药物中发现的新的活性成分和组分。
它与目前所谓西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临床应用是基于中医药理论。
所以,如果药用植物提取物和单一化和物的临床应用是基于中医药理论,就是中药;反之,则否。
第二章我国的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一、名词解释中药区划:在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中药资源区划以中药资源与中药生产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中药资源区域分布与中药资源生产特征,根据区域相似性、区际差异性,将全国划分成不同级别的中药资源保护管理和中药资源生产区域。
中药材:指药用植物、动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饮片: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形成一定规格,供中医配方使用的制品中成药:按照中医配方加工的各种制剂。
二、问答题1.中药区划的原则:(一)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相似性原则:温度和水分是区划气候相似性的重要指标。
2、地形、地貌的一致性原则:在气候条件相似的区域内,地形地貌条件也应作为区划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划分二级区域的主要依据。
3、地带性上壤类型相同的原则:土壤是陆生药用植物着生的基本条件,又是供应水分和养分的源泉,还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二)社会经济因素1、生产力水平一致性原则: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地区,一般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我国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

土壤因素
不同海拔地区的温度、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对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品质有显著影响。
海拔
坡度
地貌类型
坡度大小影响土壤侵蚀程度、水分和养分的流失,进而影响中药资源的生长和品质。
如山地、丘陵、平原等不同类型的地貌对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品质也有一定影响。
分布规律
西北区中药资源分布与区划
青藏区中药资源分布与区划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分布规律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缺氧,日照强烈。
气候特点
以耐高寒缺氧的植物为主,如藏红花、红景天、冬虫夏草等。同时,该地区也有一些特色动物药材,如藏羚羊角等。
中药资源种类
05
中药资源分布与区划的影响因素
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中药有效成分的积累,如热带地区中药资源生长快,但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低。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大兴安岭等山区,以及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平原地区。
气候特点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温差大。
东北区中药资源分布与区划
中药资源种类
以耐旱、耐寒、耐盐碱的植物为主,如黄芩、柴胡、远志等。同时,该地区也有一些特色动物药材,如阿胶(驴皮制成)。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等山区以及黄淮海平原地区。
二级区
在一级区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资源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地域分异规律,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个亚区。
三级区
在二级区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资源的种类组成、数量质量状况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因素,划分出若干个小区。
区划的等级系统
04
中国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
中药资源的分布和区划汇总

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东部,海拔多在 1000M以下。 气候具有湿润型温带季风特征,冬季气温低, 寒冷期长,年降水量较高,是东北地区最湿 润的地区。土壤主要为暗棕壤。 药用植物有人参、黄檗、刺五加、五味子、 北细辛、关苍术、龙胆、北马兜铃、辽藁本 等。其中栽培的有人参、北细辛、龙胆、蒙 古黄芪、平贝母等。 药用动物有马鹿、梅花鹿、黑熊、蛤士蟆等。
江淮丘陵山地
江淮丘陵山地在熊耳山、伏牛山分水岭与淮河以南, 武当山、荆山以东,洪泽湖、宝应湖、高邮湖以西, 荆山、大洪山、大别山及淮阳诸山系南麓以北,属于 北亚热带,同时也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特 征。年降水量850~1200mm,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 药用植物有:山茱萸、辛夷、麦冬、明党参、茅苍术、 滁菊花、丹参、霍山石斛、茯苓、天麻、龙胆草、卫 矛、蔓荆子、黄精等。 动物药有蜈蚣、全蝎、蟾酥、龟甲、灵猫香等。 矿物药有琥珀、石膏、明矾等。
东海海区盛产植物药紫菜、昆布、海藻等。 动物药有文蛤、牡蛎、海参、石决明、珍珠、 海螵蛸等。 南海海区动物药有广西合浦珍珠、白贝齿、 紫贝齿、玳瑁、海浮石、珊瑚、海龟、海马、 文蛤、牡蛎等。
海南岛和南海诸岛
包括海南岛、雷州半岛以及东沙、西沙、中沙、南 沙四大群岛。地处热带边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区, 日照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土壤类型,山地为红壤,平原为冲积土,沿海海滨 为盐渍土,南海诸岛为磷灰质黑色土。 药用植物有巴戟天、蔓荆子、高良姜、益智、降香、 阳春砂仁、海南萝芙木、海南粗榧、大血藤、槟榔、 相思豆、美登木、桃金娘、胡椒、两面针、沉香等。 动物药有牛黄、燕窝、鹿鞭等。 矿物药主要有硫磺、海浮石、蛇含石、寒水石、花 蕊石、滑石、石膏、禹粮石、钟乳石、自然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