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株洲市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1.D2. B3.C4.C(每小题3分)(二)5.(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别字,该句不得分,共8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6.答题要点:体谅父母,化解冲突。

如:爸爸的特殊情况、妈妈的苦心。

(2分)强调自己的自立,用语礼貌得体。

(2分)7.(1)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

(两个要点各1分)(2)我国老年人消费规模将快速发展(扩大、扩展)。

(要点:将快速发展各1分)。

二、白话文阅读(共37分)(一)8.包饺子是一个浩大工程。

(2分)(说明:答包饺子工作量非常大;从买原料、和面、擀饺子皮都不易办到;难做且市场上买不到等亦可)9.(生产的)扩展秩序(1分)促进扩展秩序的制度环境。

(1分)10.(1)(合作)是非人为设计的(或合作是自发的)。

(2分)(没有谁像家长那样去安排调度,统一指挥,而是源于普通人之间的合作得1分)(2)(合作)范围是不断扩大的,从家庭一直扩展到国际分工合作。

(2分)(只答合作范围扩大得1分)11.随着合作范围的扩大、合作方式的更多样,我们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不必依赖特定的他人。

例如,你想吃饺子,如果只能在自家做,而会和面的人不在家,就难以吃到。

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式增多,可以随时到不同商店购买不同品牌的饺子。

(分析原因2分,举例说明2分)(说明:分析原因没有答到要点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不必依赖特定的他人,只摘抄原文,如市场上买得到的任何东西供给不是问题或其他,最多得1分。

举例说明不必限于吃饺子,结合生活实例谈亦可,关键是能在对比叙述中呈现自己的理解)(二)12.因为诗人说想看看蜜蜂,这让妈妈觉得很诡异,难以理解(或让妈妈产生了警惕、提防心理)。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株洲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题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倔.强(jué)迸.射( bènɡ)鲜.为人知(xiān )B.嫌恶.(wù)眷.恋( juàn )忧心忡忡.(chōnɡ)C.差.使(chāi)拮.据(jié)慷慨.大方(kǎi)D.绮.丽(qǐ)绯.红(fēi )众目睽.睽(kuí)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训诫决别语无伦次随声附合B.祈祷收敛抖擞精神沥尽心血C.羁绊笼罩粗制滥造相形见绌D.吞噬彷徨肃然起敬骇人听闻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种种事实说明:盲目输液,不仅浪费金钱,而且风险大于。

②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的生死关头,仍挣扎着靠边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他用自己的行动了什么是“责任”。

③学习上,我们如果不讲究方法,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结果只能是。

A.治疗诠释事半功倍B.疗效解释事倍功半C.治疗解释事半功倍D.疗效诠释事倍功半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经过技术革新,这种产品的成本下降了一倍。

C.受人欢迎的秘诀是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D.通过实地考察后,专家们完善和提出了治理湘江的方案。

(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5.(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3)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4),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论语〉十则》中孔子强调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和煦.(xù)更.上层楼(ɡènɡ)兴.高采烈(xìnɡ)B.驯.服(xùn)恪.守不渝(kè)拐弯抹.(角mò)C.稽.查(jī)谑.而不虐(xuè)厉兵秣.马(mò)D.炮.制(pào)甚.嚣尘上(shèn)心宽体胖.(pànɡ)【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瑰丽玲珑剔透满载而归蔚然成风B.清澈名列前矛嬉笑怒骂应接不遐C.颔联筚路蓝缕百尺竿头暴殄天物D.赝品噤若寒蝉莘莘学子动辄得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

B.名列前茅.应接不暇.【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③犹如春风野草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答案】C【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真题按考点精选汇编语言得体(含解析)

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真题按考点精选汇编语言得体(含解析)

语言得体一、【2017年湖南省郴州市】6.综合性学习(10分)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礼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礼貌用语我知晓】(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人横线。

(3分)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久违、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莅临、光临)指导!”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阅读、拜读)!”①②③【礼节习俗我评说】【答案】(2)①久仰②莅临③拜读【解析】汉语中不少词是有明显的倾向性,有的用于自谦,称为谦词;有的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称为敬词,这一类词语要正确使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谦词和敬词的正确使用是高考考查语言得体的重要内容,而且谦词和敬词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和使用范围,不能随意更改。

因此,必须辨识、牢记一些常用的谦词和敬词,才能在运用的过程中得心应手,言随旨遣。

谦敬词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即:对别人称比自己年龄大的家人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了“家”、“舍”这两个谦词和“令”这一敬词外,“小”(小女)、“拙”(拙见、拙荆:自己的妻子)、“鄙”(鄙见)、“寒”(寒舍)、“愚”(愚见)、“浅”(浅见)等都是指自己的,属于谦词。

常用敬词有“贵”(如贵校、贵公司)、“大”(如大作,用于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尊”(如尊姓大名)、“拜”(如拜托)、“赐”(如赐教,请别人指教)、“雅正”(如雅正,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等。

久仰有形容仰慕以久的意思,表示敬慕。

久违好久没见(久别重逢时的套语)莅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

湖南省10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字音字形专题含解析20190220177

湖南省10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字音字形专题含解析20190220177

字音、字形专题长沙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潜.伏(qiǎn)酒肆面面厮觑.(qù )消声匿迹B.澎湃.(pài)慰藉吹毛求疵.(chī )翻来复去C.拮据.(jù)磐石断壁残垣.(yuán )粗制烂造D.黝.黑(yǒu)凛冽锐不可当.(dāng)再接再厉【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14:常见易错字.【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同音字和形似字.要注意成语的固定搭配并根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解答】A.潜伏(qiǎn)改为(qián)消声匿迹改为销声匿迹B.吹毛求疵(chī )改为(cī)翻来复去改为翻来覆去C.拮据(jù)改为(jū);粗制烂造改为粗制滥造D.正确答案:D郴州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贮.蓄(zhù)黄晕.(yùn)阻遏.(è )绯.红(fēi)B.迸溅.(bèng)殷.红(yīn)恣.睢(zì)蓬蒿.(hāo)C.潺潺..(chán)吞噬.(shì)阔绰.(chuò)苋.菜(xiàn)D.镂.空(lòu )胚.胎(pēi )黝.黑(yǒu )譬.喻(pì)【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正确;B.“殷红”的“殷”应读作“yān”;C.正确;D.正确;故选:B.答案:B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诀别感概嶙峋锋芒毕露B.琐屑妖娆取缔语无轮次C.亵渎商酌藉贯重峦叠嶂D.推崇禁锢恻隐唯唯连声【考点】14:常见易错字.【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书写,解答时需要回顾所学完成作答.【解答】A.有误,“感概”应写作“感慨”;B.有误,“语无轮次”应写作“语无伦次”;C.有误,“ 藉贯”应写作“籍贯”;D.正确.故选:D.衡阳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病句及短文修改》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病句及短文修改》

【湖南省岳阳市】3.(2分)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

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制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

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采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

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答案】3.D(“实现”应改为“攀登”)【湖南省株洲市】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答案】4.C【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理解、接受和掌握”;B项删掉“是设”,将“告诉”改为“公布”;D项误用成语,去掉“江河日下”,将“趋之若鹜”改为“崇拜之至”。

【吉林省】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⑴世界需要爱。

⑵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

⑶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

⑷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⑴给第3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⑵“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

”有语病,请改正过来;)⑶给第4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答案】6.⑴;⑵“阻塞”改为“阻挡”⑶只有【江苏省淮安市】4.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4分)为贯彻落实“广阅读”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活动。

【精品】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精品】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和煦.(xù)更.上层楼(ɡènɡ)兴.高采烈(xìnɡ)B.驯.服(xùn)恪.守不渝(kè)拐弯抹.(角mò)C.稽.查(jī)谑.而不虐(xuè)厉兵秣.马(mò)D.炮.制(pào)甚.嚣尘上(shèn)心宽体胖.(pànɡ)【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瑰丽玲珑剔透满载而归蔚然成风B.清澈名列前矛嬉笑怒骂应接不遐C.颔联筚路蓝缕百尺竿头暴殄天物D.赝品噤若寒蝉莘莘学子动辄得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

B.名列前茅.应接不暇.【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③犹如春风野草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答案】C【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湖南省10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排序题(含解析)(K12教育文档)

湖南省10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排序题(含解析)(K12教育文档)

湖南省10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排序题(含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10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排序题(含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10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排序题(含解析)(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排序题长沙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竹。

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⑤郑板桥一生爱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③⑤④D.①③④②⑤【考点】72:排列句子顺序.【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解答此题 ,先通读各句段,获得整体感知,找总起句,中心句,①引起了段意,是第一句;③总与竹的特点,也可理解为文人眼中的竹,可作为第二句;②由总写到具体描述竹的特点,引起下文郑板桥的爱竹的描述,可作为第三句;⑤以具体事例论述以上的观点,句意上与一句衔接最紧密,可作为第四句;④再次回到对竹的评价,照应开头,深化段意,可作为尾句.综合以上分析,可排序为:①③②⑤④答案:B郴州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从而使“痛苦指数”下降,“幸福指数”上升②这种条理性和有序性正是内心满足感的主要来源③守时让一切都变得有条理起来,使生活有序起来④而守时可以减缓甚至消除因时间不确定带来的焦虑⑤现代人普遍患有“时间焦虑症”A.②③⑤④①B.③②⑤④①C.③②①⑤D.③⑤②④①【考点】72:排列句子顺序.【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通读语段,③开启了话题,可作为第一句;②句中“这种、条理、有序“等说明了与上句的衔接紧密;⑤④句构成一个完整的句意,可通过读来确定其顺序;①”从而”一词即体现了与上一句的紧密关系,可作为尾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②⑤④①答案:B邵阳市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株洲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和煦(xù)更上层楼(ɡènɡ)兴高采烈(xìnɡ)B.驯服(xùn)恪守不渝(kè)拐弯抹(角mò)C.稽查(jī)谑而不虐(xuè)厉兵秣马(mò)D.炮制(pào)甚嚣尘上(shèn)心宽体胖(pànɡ)【答案】D【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瑰丽 玲珑剔透 满载而归 蔚然成风B.清澈 名列前矛 嬉笑怒骂 应接不遐C.颔联 筚路蓝缕 百尺竿头 暴殄天物D.赝品 噤若寒蝉 莘莘学子 动辄得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

B.名列前茅应接不暇【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③犹如春风野草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答案】C【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

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D.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病句题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找出主干。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项:语序不当、把“掌握、接受和理解”改为“接受、理解和掌握”。

B项:重复赘余,用词不当。

把“举行的”。

把“告诉”改为“宣布”。

D项:用词不当。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趋之若鹜: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5.(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的两句是“ , ”。

(4)他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恼怒,这才是有德之人的作风,所以孔子说“ ,”。

(《论语·学而》)【答案】(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按要求答题(共9分)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补全对话。

(4分)小红即将中考。

一天,晚饭后——妈妈(对小红爸爸):我们单位今晚有急事,你陪小红复习功课吧。

爸爸:不行啊,我要去见老远来的一位重要客户呢。

妈妈(生气):你……究竟是客户重要,还是孩子重要?爸爸:当然是客户重要了。

妈妈:既然你认为客户重要,干脆跟他去过好了!小红说:【答案】①体谅父母,化解冲突。

如:爸爸的特殊情况、妈妈的苦心。

(2分)②强调自己的自立,用语礼貌得体。

(2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注意称呼,强调自己已独立,用语礼貌得体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5分)表一2012~2016年我国老年人口统计表(单位:万人)指标 年份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60岁以上人口1939020243212422220023086占总人口比重14.3﹪14.9﹪15.5﹪16.1﹪16.7﹪表二我国老年人消费规模预测(单位:万亿)指标年份2016年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消费金额3.25.316.634.560.4(1)表一表明:(2分)(2)表二表明:(3分)【答案】(1)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

(两个要点各1分)(2)我国老年人消费规模将快速发展(扩大、扩展)。

(要点:“将”“快速”“发展”各1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7分)8.生产的扩展秩序①四十年前,南方农村甚至小城,如果吃上一顿饺子,一定是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那时需要从买面粉、猪肉等原料开始,而这些都不易办到。

好不容易材料齐了,头一关是和面,干了不行,稀了也不行。

然后要将和好的面切成一个个小面团,再擀成饺子皮。

这个难度同样不小,饺子皮要薄且圆,但太薄则易烂,太厚又煮不熟。

②可以想见,这是一个浩大工程,全家分工,每个人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得提前几天就做准备。

然而,全家总动员忙上大半天,做出来的饺子很可能并不好吃。

③若干年后,终于有饺子皮卖了,包饺子瞬间简化了大半。

渐渐地,城镇有人包饺子卖了,人们花几元钱就可以吃一顿。

但不方便存放,必须现买现吃,且味道平平。

④速冻饺子的出现则是一场革命。

各种口味、各种品牌,高中低档,琳琅满目。

平时买几袋冻在冰箱里,需要的时候,往锅里倒上水,烧开后放入饺子,几分钟捞起来就行,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时间成本、体力成本都可忽略不计。

不想做饭的时候,许多人就煮饺子吃。

⑤到底发生了什么,将饺子这一不可承受的浩大工程变成了懒人的首选?⑥这无论如何都是个奇迹!它不是来自伟大君王的高瞻远瞩、英雄人物的丰功伟业,也没有谁像家长那样去安排调度,统一指挥,而是源于普通人之间的合作。

没错,源于平凡如你我的人之间通力合作。

⑦在家庭范围内,合作的过程显而易见。

有人擀皮,有人剁馅,包的包,煮的煮。

然而,这种合作的范围极其有限,凭借的是管事人的安排、组织和协调。

合作范围有限,意味着知识和技能有限,所能动用的资源也有限,因此,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果却不如人意。

后来,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家庭到社区(小区门口包饺子卖),进而到全国(速冻水饺)。

而且,速冻水饺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必然会用到其他国家的技术、设备或人才。

小小的饺子,可以说是全世界合作的产物。

⑧合作范围的扩大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现在,我们能够利用十倍百倍的人手,百倍千倍的知识技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调动资源,效率千倍万倍地增加,产量和质量极大提高。

人们利用素不相识甚至远在天边的人的成果,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弄不懂完整的过程,只须做好经手的那一点工作。

没有人能弄明白整个过程,但一切井井有条,各就各位,简单高效,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

⑨这就是扩展秩序及其显著成效。

而且,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式更多样,我们更加独立了。

任何商品,这家店没有,还有另一家;这个牌子没有,还有别的牌子。

市场上买得到的任何东西都是如此,价格或许有涨跌,但供给不是问题。

⑩饺子从古传到今,被封为民族特色美食,但为什么以前没有大规模生产?实际上,这并不涉及多么高精尖的技术难题,而只是因为出现了促进扩展秩序的制度环境。

(1)四十年前,吃一顿饺子也会成为深刻记忆的原因是。

(2分)(2)根据原文,“看不见的手”指什么?它能够高效发挥作用,最根本的条件是什么?(2分)(3)从⑥⑦两段可以看出,“扩展秩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述。

(4分)(4)举例说明为什么“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式更多样,我们更加独立了”。

(4分)【答案】(1)包饺子是一个浩大工程。

(2分)(2)(生产的)扩展秩序(1分)促进扩展秩序的制度环境。

(1分)(3)(1)(合作)是非人为设计的(或合作是“自发的”)。

(2分)(“没有谁像家长那样去安排调度,统一指挥,而是源于普通人之间的合作”得1分)(2)(合作)范围是“不断扩大的”,从家庭一直扩展到国际分工合作。

(2分)(只答“合作范围扩大”得1分)(4)随着合作范围的扩大、合作方式的更多样,我们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不必依赖特定的他人。

例如,你想吃饺子,如果只能在自家做,而会和面的人不在家,就难以吃到。

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方式增多,可以随时到不同商店购买不同品牌的饺子。

(分析原因2分,举例说明2分)(说明:①分析原因没有答到要点“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不必依赖特定的他人”,只摘抄原文,如“市场上买得到的任何东西”“供给不是问题”或其他,最多得1分。

②举例说明不必限于吃饺子,结合生活实例谈亦可,关键是能在对比叙述中呈现自己的理解)【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第6段的主要意思是,合作是自发的;第7段的主要意思是,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家庭到社区,到全世界。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下文分析:任何商品,这家店没有,还有另一家;这个牌子没有,还有别的牌子。

市场上买得到的任何东西都是如此,价格或许有涨跌,但供给不是问题。

然后举出事例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9.诗人我们这儿的住户贫困而好客。

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说他饿坏了,我们就让他饱餐了一顿,他还要了支香烟,直到我们替他把香烟点燃后才离去。

一天下午,我刚放学回家,有人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家的院子吗?”他身材瘦小,穿戴整齐。

我问:“你想干啥?”“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我家院里有四棵大棕榈树,上面聚集着蜜蜂。

我跑上台阶,喊道:“妈,有一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看看蜜蜂。

”妈妈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他,极不友善地问:“你要干吗?”“我想看看你们的蜜蜂。

谢谢您,太太。

”他讲得极缓慢而清晰,仿佛说出的每个字都要花掉他的钱一样。

他和我,蹲在棕榈树下一块儿看着蜜蜂。

我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先生?”“我是诗人。

你也是个诗人。

你喜欢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喜欢。

”他站起身来,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片:“这上面是首描写母亲的伟大的诗篇。

我打算卖给你,只要四分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