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微距拍摄方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微距摄影的用光技巧有哪些

微距摄影的用光技巧有哪些

微距摄影的用光技巧有哪些
微距摄影是一种特殊的摄影方式,要求摄影者对细节和光线的控制要有一定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微距摄影中常用的用光技巧:
1. 自然光:利用自然光进行微距拍摄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优化拍摄角度,选择最佳的光线照射角度来增强被摄物体的细节和纹理。

2. 手电筒/闪光灯:在微距拍摄中,常常需要加强被摄物体的亮度。

使用手电筒或外部闪光灯可以提供额外的光源,以增强细节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同时也可以在背景上创造出有吸引力的阴影效果。

3. 反射板/漫射板:在微距摄影中,常常需要通过补充光线来填充阴影部分。

使用反射板可以将光线从一个方向反射到另一个方向,以增加光线的均匀分布。

而漫射板则可以减轻光线的强烈度,使光线更加柔和、均匀。

4. 前景光源:在微距摄影中,通过在镜头前放置一个透光或反射光线的物体,可以打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

例如,可使用透明的玻璃球或彩色透明塑料片,通过调整位置和角度来创造出有趣的光斑和光晕效果。

5. 加强背景效果:为了增强被摄物体的立体感和焦点,可以通过在背景中加入一些光影或颜色元素来达到目的。

例如,可以使用投射的光线或背景灯光来制造出一些有趣的阴影效果,或者使用彩色布幕或背景道具来增加一些生动的颜色效
果。

注意:在使用任何人造光源时,要注意光线的强度和方向的选择,以避免产生过度曝光或阴影过重的情况。

在微距摄影中,细微的光线改变可能会对成像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以找到最佳的光线效果。

这6个微距摄影小技巧,帮你进入不一样的微观大世界!

这6个微距摄影小技巧,帮你进入不一样的微观大世界!

这6个微距摄影小技巧,帮你进入不一样的微观大世界!拍摄昆虫、花卉等细微景物时,如何才能突出主体,展现其纹理和细节?对于这个问题,构图君认为,你欠缺的只是通过微距摄影找到一个全新的摄影视角。

如今,很多手机都带有微距摄影模式,但你是否有用过,是否知道怎么拍?肯怕很多人是一问三不知,要想成为真正的手机摄影大师,学会微距摄影技巧也是一门必修的功课。

1、曝光技巧——选择适合的光线环境虽然照片质量会受到手机硬件的影响,但只要你掌握一定的微距技巧,及时配置跟不上也可以拍出优秀的微距作品。

首先要选择一个比较适合拍微距的光线环境,通常光线比较明亮的户外更适合拍摄微距题材,如下图所示。

用手机拍微距时,需要特别注意拍摄者的手等不要挡住光线,影响拍摄效果。

当拍摄者处于一个光线较差的环境中时,可以用三脚架固定手机,并延长手机相机的曝光时间,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如下图所示。

2、用好景深——虚化背景,突出主体景深绝不是专业摄影的特有技术,手机摄影也需要用到这些技巧,尤其是手机微距摄影,用好景深可以提高作品的美感。

当然,很多普通的智能手机可能无法像单反相机那样通过调整镜头光圈、焦距来控制景深,但我们可以控制拍摄距离。

如下图所示,手机离被摄主体越近,就会产生越明显的景深效果,可以使主体得到更好的突出。

3、对焦技巧——手动对焦,三脚架辅助在手机相机中进行对焦操作时,应尽量使用手动对焦的方式提高准确率,从而得到成像质量更好的画面效果,如下图所示。

当然,手动对焦需要用户双手撑住,此时可以借助三脚架来固定手机,防止手机晃动,同时拍摄者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经验。

如下图示,在拍摄小青蛙时通常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寻找最佳的拍摄光线和焦点,因此最好使用三脚架固定一下手机,以免长时间手持不稳。

4、花卉题材——手机拍花卉微距的摄影技巧使用手机拍摄花卉微距题材时,对焦稍有不慎就会变模糊。

此时,可以先开启连拍模式,然后大致对准花卉进行对焦,同时缓慢向前或向后移动手机,在移动的过程中按下快门拍摄多张照片,然后在相册中找到最满意的一张保留即可。

拍摄小昆虫的微距摄影技巧

拍摄小昆虫的微距摄影技巧

拍摄小昆虫的微距摄影技巧借助微距镜头,你可以用新奇而富有创造性的手法呈现一个全新的生物世界,尤其适合拍摄昆虫等微小生物。

今天,店铺给大家分享拍摄小昆虫的微距摄影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拍摄小昆虫的微距摄影技巧1. 装备推荐微距镜头:在拍摄中,这个设备必不可少,尼康、佳能以及很多副厂都拥有不错的微距镜头。

佳能的MPE 65mm f/2.81-5x专用微距镜头是很好的选择,它可以让你用5倍的超高倍率进行拍摄。

环形闪灯:这种闪灯能够让你得到没有阴影且色彩饱满的微距影像。

很多环闪有左右两个灯管,你还可以尝试只用闪光灯上的一个闪光管或调整光比,营造出一种更为立体的效果。

拍摄小昆虫的微距摄影技巧2. 尝试大光圈拍摄离拍摄对象越近,景深就会变得越浅,所以进行微距摄影时,即使你使用了最小的光圈,得到的景深也可能还是以毫米来计算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你只能使用小光圈,有时候,用大光圈拍摄以减少画面的景深反而可以创造出更吸引人的影像。

拍摄小昆虫的微距摄影技巧3. 使用手动对焦调焦是微距摄影中的关键环节,无论对于相机还是拍摄对象来说,哪怕有一丁点儿的抖动都会让画面的清晰度大打折扣。

不要依靠自动对焦,它会让近距离的物体无法合焦。

因此,使用手动对焦模式,跟踪被摄物进行拍摄,直到获得你认为足够清晰和锐利的图片。

拍摄小昆虫的微距摄影技巧4. 使用环形闪光灯使用闪光灯可以让你用较高的快门速度,较低的ISO感光度和较小的光圈进行拍摄。

一支环形闪光灯是拍摄微距的理想选择,因为它能让你得到没有阴影的效果,与此同时,在主体背部使用反光板或添加光源,也能营造出一种有趣的立体感。

拍摄小昆虫的微距摄影技巧5. 发挥你的想象力不要只专注于抓拍被摄物的“全身照”。

尽量离它们近一些,用细节去填充画面,这样可以清晰准确地呈现出它们的细节特征,比如拍蝴蝶的翅膀,你也可以获得震撼人心的、生动且抽象化的影像效果。

同样,也可以尝试增加焦距,呈现出更多有关于被摄物生活环境的图片,比如拍摄蜘蛛结网就非常经典。

手机微距摄影方法和技巧

手机微距摄影方法和技巧

手机微距摄影方法和技巧手机微距摄影是指使用手机进行近距离拍摄,呈现出被拍摄物体的微小细节和纹理的摄影技术。

现代手机拍摄功能的逐渐提升和摄影软件的不断更新,使得手机微距摄影也成为一种便捷且具有创意的摄影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手机微距摄影的方法和技巧。

1.选择适合的手机: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大多都有较好的微距拍摄功能,但是一些专业手机品牌的镜头更加优秀,拥有更高像素的摄像头,所以如果想要进行高质量的微距拍摄,可以考虑选购一部拥有优秀微距功能的手机。

2.使用辅助镜头:如果手机本身没有微距功能,也可以考虑购买一些专业的微距辅助镜头。

这些镜头可以通过连接手机摄像头,将物体放大拍摄。

3.选择适合的主题:微距摄影的主要特点是将小物件放大,所以选择适合的主题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细节,例如花朵、昆虫、食物等等。

4.使用合适的光线:光线对于摄影非常重要,微距摄影也不例外。

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户外环境进行拍摄,或者使用手电筒等辅助光源,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补充照明。

5.保持稳定:微距摄影时,由于拍摄距离较近,微小的晃动都会导致照片模糊。

可以使用三脚架或稳定器等辅助设备,或者将手机放在稳定的平面上进行拍摄,以保持画面的清晰度。

6.调整焦距和对焦方式:可以使用手机摄影软件进行焦距和对焦的调整,将要拍摄的物体放在取景框中央,并通过触摸屏幕调整焦距和对焦的位置。

7.使用虚化效果:微距拍摄时,可以使用手机摄影软件的虚化效果功能,使得被拍摄物体更加突出,背景更加柔和。

8.创意拍摄角度: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带来惊喜的效果。

可以尝试低角度拍摄,从下往上拍摄,或者通过反转手机进行拍摄等等。

9.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手机微距拍摄后,可以使用手机摄影软件进行后期处理,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等,提升照片的质量。

10.多加练习和尝试:掌握微距摄影的技巧需要多加练习和尝试。

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光线和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逐渐提高微距摄影的技术水平。

五种微距拍摄方法的比较

五种微距拍摄方法的比较

五种微距拍摄方法的比较微距(即放大倍率在1:1左右)的拍摄方法有多种,我知道常用的有五种:1、镜头前加近摄镜片2、标头反接3、加近摄接圈或皮腔4、长焦镜头前加反接镜头;5、使用专用微距镜头。

这五种方法中,使用专用的微距镜头无疑是最好的,但这类镜头的价格都比较高,对于部分朋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所以选择廉价的办法来替代是有一定意义的。

这次比较是采用实拍,拍摄同一个平面物体的方法。

我认为,有些影友拿到新镜头就到外面实拍,得出的结论有时会有偏差,测试(或试用)镜头应该是拍摄平面物体,而且还是比较(几支同规格的镜头)来拍更为恰当。

下面对每种近摄方法作如下简述。

所有的拍摄都是在PENTAX的翻拍架上进行。

一、镜头前加近摄镜器材:NIKOMAT EL、NIKKOR AI 50/1.4、MARUMI +1、+2、+4近摄镜片各一片(55mm)、52mm->55mm Step-up转接环。

连接方法:见图1(1),像使用滤光镜一样,将Step-up转接环接到镜头上,再将近摄镜片接至转接环上。

使用要点:(1)、机内TTL测光起作用,光圈可连动(2)、可根据需要加多片;(3)、对焦时,先移动机身粗调,再用调焦环微调。

如果要得到最大放大倍率,将调焦环置于最近处,移动机身;放大倍率:可加不同的镜片数来改变。

拍摄光圈:f/1.4、f/2.8、f/5.6、f/11、f/16;图2(1)分别是f/1.4、f/2.8、f/16;要点:(1)、镜头焦距越长,放大倍率越大(2)、大光圈处成像差,但收缩光圈明显变好;(3)、这是较为廉价的办法(4)、成像质量受到近摄镜片的影响。

二、标头反接器材:NIKOMAT EL、NIKKOR AI 50/1.4、俄制AI口反接环。

连接方法:见图1(2),将镜头取下,将反接环接至机身,再将镜头拧上反接环的螺口上。

使用要点:(1)、调焦环基本不起作用,靠移动机身来调焦;(2)、光圈不连动,对一些机型测光起作用;对焦时全开光圈,拍摄时手动收缩光圈放大倍率:不可改变,1:1。

微距摄影的用光技巧是

微距摄影的用光技巧是

微距摄影的用光技巧是
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微距摄影用光技巧:
1. 利用自然光源:利用自然光源是拍摄微距照片的最佳方式之一。

尽可能在自然光下拍摄照片,并熟悉日落和日出时光线的变化。

2. 使用反射板:使用反射板可以帮助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使画面更加明亮和清晰。

反射板可以是白色、银色或金色的,具体选择要根据主题和环境来决定。

3. 使用补光灯:在光线不足时使用补光灯可以提高画面的细节和亮度。

可以使用专业的微距闪光灯或手持补光灯。

4. 利用阴影:利用阴影可以凸显出主体的纹理和细节,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可以通过亲自移动主体或改变光源的方向来产生阴影。

5. 利用背光:利用背光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效果,例如使主体的边缘产生镀金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背光下照片可能会显得暗淡,需要进行曝光补偿。

6. 运用颜色:颜色可以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和表现力,可以运用反射板或背景色彩来营造出不同的情境和情感。

但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和协调,以避免画面过于杂乱。

7. 利用细节:微距摄影注重细节和纹理,可以通过调整光源和曝光时间,捕捉到主体的最小细节和纹理,使画面更加精致。

单反拍摄微距的常用方式

单反拍摄微距的常用方式

单反拍摄微距的常用方式现在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东西,只要你留心去观察,用心去捕捉,通过微摄把一些被肉眼忽视的东西记录下来真是其乐融融。

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有关单反拍摄微距的常用方式,分享给你们!常用方式微距摄影是区别于常规摄影的一种特殊的摄影方法,微距摄影是在近距离拍摄有关物体,并可以得到比原实物大的影像,放大倍率是1以上。

常见的方式有:1.使用微距镜头2.使用倒接方式水滴中的花朵(9)3.使用对接方式4.使用接写环5.使用蛇腹在购买一只带有微距功能的镜头时,它的微距档(Macro)不是用最近拍摄距离表示而是用放大率表示的,如1∶4等。

人们俗称MacroIens为“微距”镜头,但微距镜头不一定在“微”近距离范围内来进行拍摄,有些变焦镜头在长焦端(或短焦端)设立微距档,而有的变焦镜头可在所有焦距范围内进行微距摄影。

正确的叫法应称为“巨像镜头”,而“micro”才是微小的意思,如“Micro Scope”为显微镜。

近距摄影是一门学问,它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微距摄影∶1)使用专门的微距镜头,价格较高但成像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2)带微距档的变焦镜头,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方式,使用起来方便灵活,业余爱好者大多使用这种方式。

然而微距档设在变焦镜头长焦端与短焦端拍出的影像是有区别的。

3)使用接圈,通过增加镜筒的长度来改变像距,达到放大的目的,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当像距增加到二倍焦距处,影像与实物等大。

由于接圈使用时放在镜头后面,一是不够灵活,二是影响曝光量,在翻拍1∶1幻灯片时常用这种方法。

4)与接圈原理相同的是使用可以伸缩的近摄皮腔,它比固定长度的接圈灵活且延伸量大,可以达到10∶1影像比的拍摄,此种方式可以拍摄出很好的作品,特别是在进行花卉或昆虫摄影时使用。

5)最廉价的方式是使用“近拍镜”,用法是拧在镜头前面,通过缩短拍摄距离实现微距摄影的目的,由于是单透镜进行的附加,改变了原来的透镜组合,会引起球面差和畸变,使影像边缘质量降低,在操作时需缩小光圈。

摄影中的微距拍摄技巧与器材选择大全

摄影中的微距拍摄技巧与器材选择大全

摄影中的微距拍摄技巧与器材选择大全摄影是一门通过镜头捕捉并记录生活中美丽瞬间的艺术,而微距摄影作为其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帮助我们近距离观察和捕捉微小的细节,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细腻之美。

本文将介绍一些微距拍摄的技巧,并提供一份器材选择大全,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更好地进行微距摄影。

一、技巧1. 精选主题:微距摄影强调捕捉极小的细节,因此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花朵、昆虫、水滴等具有鲜明特点和美感的对象作为拍摄主题,以展现其微小世界的精致之美。

2. 使用三脚架:微距摄影通常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为了保持图像的清晰度,使用三脚架是必不可少的。

三脚架可以稳定相机,避免晃动和模糊。

3. 利用自然光:微距摄影时,尽量利用自然光源,如太阳光或者室内的窗户光线。

自然光可以提供柔和、均匀的光线,以展现被摄物体的真实色彩和细节。

4. 控制景深:景深是微距摄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了拍摄物体前后的清晰度范围。

在微距摄影中,一般采用较大光圈(小F值)来缩小景深,突出主体并将背景模糊化,以凸显细节。

5. 拍摄角度: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可以展现出物体的多个面貌,为作品增添层次感和创意。

6. 运用对焦技巧:微距摄影要求非常精确的对焦,可以使用自动对焦功能,但更好的选择是使用手动对焦。

通过自己手动对焦,可以更好地控制焦点和锐度,捕捉微小细节。

二、器材选择大全1. 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进行微距摄影的首要选择。

常见的微距镜头有50mm、60mm、100mm、180mm等焦段的镜头。

选择镜头时,焦距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较长的焦距可以提供更大的工作距离,使你能够远离被摄物体进行拍摄。

2. 中心平衡支架:由于微距摄影需要十分精准的对焦和构图,一个坚固、易于调节的支架是必不可少的。

中心平衡支架可以固定相机并提供多个调节选项,使你能够轻松实现稳定的拍摄。

3. 环形闪光灯:在微距摄影中,常常需要使用补光来提供足够的光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种微距拍摄方法的比较
微距(即放大倍率在1:1左右)的拍摄方法有多种,我知道常用的有五种:
1、镜头前加近摄镜片
2、标头反接
3、加近摄接圈或皮腔
4、长焦镜头前加反接镜头;
5、使用专用微距镜头。

这五种方法中,使用专用的微距镜头无疑是最好的,但这类镜头的价格都比较高,对于部分朋友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所以选择廉价的办法来替代是有一定意义的。

这次比较是采用实拍,拍摄同一个平面物体的方法。

我认为,有些影友拿到新镜头就到外面实拍,得出的结论有时会有偏差,测试(或试用)镜头应该是拍摄平面物体,而且还是比较(几支同规格的镜头)来拍更为恰当。

下面对每种近摄方法作如下简述。

所有的拍摄都是在PENTAX的翻拍架上进行。

一、镜头前加近摄镜
器材:NIKOMAT EL、NIKKOR AI 50/1.4、MARUMI +1、+2、+4近摄镜片各一片(55mm)、52mm->55mm Step-up转接环。

连接方法:见图1(1),像使用滤光镜一样,将Step-up转接环接到镜头上,再将近摄镜片接至转接环上。

使用要点:
(1)、机内TTL测光起作用,光圈可连动
(2)、可根据需要加多片;
(3)、对焦时,先移动机身粗调,再用调焦环微调。

如果要得到最大放大倍率,将调焦环置于最近处,移动机身;
放大倍率:可加不同的镜片数来改变。

拍摄光圈:f/1.4、f/2.8、f/5.6、f/11、f/16;图2(1)分别是f/1.4、f/2.8、f/16;
要点:
(1)、镜头焦距越长,放大倍率越大
(2)、大光圈处成像差,但收缩光圈明显变好;
(3)、这是较为廉价的办法
(4)、成像质量受到近摄镜片的影响。

二、标头反接
器材:NIKOMAT EL、NIKKOR AI 50/1.4、俄制AI口反接环。

连接方法:见图1(2),将镜头取下,将反接环接至机身,再将镜头拧上反接环的螺口上。

使用要点:
(1)、调焦环基本不起作用,靠移动机身来调焦;
(2)、光圈不连动,对一些机型测光起作用;对焦时全开光圈,拍摄时手动收缩光圈
放大倍率:不可改变,1:1。

拍摄光圈:f/1.4、f/2.8、f/5.6、f/11、f/16;图2(2)分别为f/1.4、f/5.6、f/16;
要点:
(1)、大光圈有明显的场曲现象;
(2)、有枕形畸变;
(3)、由于俄制反接环是AI口的,对NIKON用户是最廉价的办法;
(4)、光圈要收到f/11后才可用。

三、近摄皮腔+普通镜头
这种方法与用近摄接环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连续调节、另一个是有级调节
器材:NIKOMAT EL、NIKKOR AI 50/1.4、KD-A型近摄皮腔。

KD-A型近摄皮腔是浙江上虞谢桥照相器材厂生产的,伸缩量为37~144mm,有齿条和标尺,有三角架接孔,使用50mm镜头时,放大倍率为0.74~2.86:1;如果使用28mm镜头,放大倍率为1.32~5.1:1,有AI/MD/PK口,价格约为260~300元之间。

我觉得这个皮腔比国华的要好得多。

连接方法:见图1(3、6),将镜头取下,将近摄皮腔接至机身,再将镜头拧在皮腔上的卡口处。

使用要点:
(1)、光圈不连动,对一些机型测光起作用;如果用原厂皮腔可以光圈连动,但价格太高了;
(2)、对焦时,如果放大倍率确定后,靠移动机身来粗调焦,调焦环微调;对焦时应将光圈全开,拍摄时再手动收光圈。

放大倍率:可调节,达1:1以上。

拍摄光圈:f/1.4、f/2.8、f/5.6、f/11、f/16;图2(3)中分别为f/1.4、f/5.6、f/16;
要点:
(1)、放大倍率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2)、大光圈时有明显的场曲现象和明显的桶形畸变
(3)、如果没有测光,要加以曝光补偿,补偿系数按(1+M)^2来计算,其中M 是放大倍率系数。

如放大倍率为0.5:1,M为0.5,1:1时M为1;计算结果为EV 值。

(4)、成像质量只与镜头有关。

(5)、光圈也要收到f/11后才可用。

四、长焦镜头前加反接镜头
其实这种方法就是方法一,不同的是使用摄影镜头来代替近摄镜片,前者成像要比后者好,但前者的实际镜片直径小,所以只能用长焦镜头来做主镜头。

器材:MINOLTA XD7、MD 70-210/4、NIKKOR AI 50/1.4、自制双头公螺纹对接接圈(55/52)。

连接方法:见图1(4),像使用滤光镜一样,将对接接圈接到MD 70-210/4(简称正接头)上,再将NIKKOR 50/1.4(简称反接头)接至对接接环上。

使用要点:
(1)、正接头上的变焦环和调焦环都起作用,变焦环不单起放大倍率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影响焦点;对焦时也要移动机身;
(2)、正接头上的调焦环起对焦作用,反接头的调节环基本不起作用;
(3)、如果反接头是50mm,正接头的焦距不能短于150mm,否则会有暗角甚至只出现圆形像场;反接头焦距越短,正接头的焦距就需要越长;
(4)、对同样的反接头而言,正接头的焦距越长,放大倍率越大;
(5)、对同样的正接头而言,反接头的焦距越短,放大倍率越大;
放大倍率:1:1以上。

这是一种开始超脱微距摄影的起点,如果正接头焦距为210mm,反接头焦距为28mm,其放大倍率就达到7.5:1以上。

拍摄光圈:分两组
1、反接头光圈为f/1.4,正接头光圈为f/4、f/8、f/16、f/32;
2、正接头光圈为f/4,反接头光圈为f/1.4、f/2.8、f/5.6、f/11、f/16.
要点:
(1)、由于放大倍率大,要精细调焦,这点很困难;
(2)、收缩正接镜头光圈的效果不如收缩反接镜头的光圈好,故推荐正接镜头光圈应设在最佳光圈处,在收缩反接镜头光圈;(由于放大倍率太大,没有比较的意义,故图略)
五、专用微距镜头
这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器材:MINOLTA Dynax 8000i、MINOLTA AF 50/2.8Macro。

连接方法:见图1(5),不用说。

使用方法:
(1)、如要固定放大倍率,靠移动机身对焦;
(2)、可作常规镜头使用。

放大倍率:最大1:1;
拍摄光圈:f/2.8、f/5.6、f/11、f/22、f/32;图2(5)分别为f/2.8、f/5.6、f/22;
要点:
(1)、在微距端时,AF速度明显降低,最好用MF;
(2)、在1:1处景深很浅;
(3)、最大光圈处反差较低;
(4)、畸变可以忽略;
(5)、可配合近摄接圈或皮腔使用,放大倍率可以提高,见图1(6);
图2中每格为2mm,其中2、3、5都是1:1,1为0.53:1。

从实拍结果来看,用标头反接和标头+皮腔的办法来翻拍平面物是不理想的,但后者比前者略为好些。

如果拍摄立体物体,只要收缩光圈,还是有实用价值的。

对于经常拍摄微距、对像质要求高的影友,看来不买微距镜头是不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