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回弹模量计算(试内)

合集下载

地基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地基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地基回弹模量试验方法1. 什么是地基回弹模量?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儿“高大上”的话题——地基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听名字似乎有点儿深奥,但其实它关乎我们脚下的土地,跟每一栋建筑的安全密切相关。

别担心,咱们一步一步来,就像在街边小摊上吃糖葫芦一样,慢慢来,乐趣多多!1.1 地基回弹模量的含义首先,咱得弄清楚“地基回弹模量”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地基回弹模量就是土壤在受到压力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换句话说,就是“弹性”。

如果地基像个弹簧,受了力之后能恢复,那它的回弹模量就高;要是像个老软蛋,受力后就变形不堪,那回弹模量就低了。

这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毕竟谁都不想自家的房子晃晃悠悠的,对吧?1.2 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那么,既然知道了回弹模量的重要性,咱们就得问了,为什么要特地去做这个试验呢?想象一下,如果不测一下,建筑工人在地基上开工,结果发现这块地像泥巴一样,连个小雨都能把它泡软,那可就麻烦了!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壤的特性,确保建筑安全。

你看,防患于未然,真是一句老话。

2. 地基回弹模量试验的方法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试验到底是怎么个过程,简直就像一场土壤的“体检”!2.1 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工作是相当重要的。

得选一个合适的地点进行试验,保证这个地方的土壤代表性。

就像你去医院体检,医生得找个适合的地方抽血,才靠谱嘛!然后呢,咱们需要一些设备,比如回弹仪、测量工具,还有那些让人头疼的计算器。

哦,对了,别忘了请上几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毕竟“人多力量大”不是没道理的。

2.2 试验过程试验正式开始啦!首先,技术人员会在土壤上施加一定的压力,看看土壤是怎么反应的。

接着,他们会记录下土壤在压力下的变形情况。

然后,慢慢减轻压力,观察土壤能否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这一过程就像在给土壤“量身定做”一样,记录下它的每一个反应。

最后,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回弹模量的数值,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数据像小鸟一样在计算器上飞舞!3. 地基回弹模量的重要性聊完了试验的方法,咱们再来说说地基回弹模量的重要性。

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确定的新方法

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确定的新方法

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确定的新方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确定的新方法——学习新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笔记吴祖德(常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心,江苏常州 213002)内容提要新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对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值的确定,改变了现有规范采用的方法,提出了新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新的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对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值的确定方法,并与现规范的方法进行比较,供技术人员在学习中参考。

关键词征求意见稿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确定0 前言路基土的回弹模量是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的重要参数之一。

现规范与新规范征求意见稿对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要求、测试及有关规定的区别,列表如下:表1 现规范与新规范征求意见稿对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要求、测试及有关规定的区1 三轴试验测试路基土的回弹模量路基土回弹模量主要受其应力状况、物理状况(含水量与密实度)和材料性质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对于处于特定状态(一定含水量和密实度值)的各类路基土来说,影响其模量的主要因素便是应力状况。

在不同的交通等级下,以及不同的路面类型和结构组合中,路基土的应力状况是不相同的,故其模量值也是不一样的。

因而,路基土的模量参数的测试方法和指标值取用,一方面要遵循反映材料基本特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要与结构应力—应变分析时所选用的方法和条件相一致。

我国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采用“室内试验法(小承载板法)”及“现场实测法(承载板法或贝克曼梁法)”来确定路基模量,而室内小承载板试验中试件的受力状况与现场路基上的应力状况并不一致,并且这种测试方法仅适用于静态模量标定,这些都影响了路基回弹模量取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所以经过对我国各种路面结构中路基土的受力水平进行分析,制定出了更加合理的室内三轴重复加载测试回弹模量的方法与取值标准。

(注:①可参阅附后的“粒料与路基土室内回弹模量试验测试方法草案”;②该试验方法:对圆柱体试件施加一个固定幅度、加载试件(路基—,粒料基层/底基层—)和循环周期(一般取)的轴向重复荷载。

土的回弹模量计算(道路工程)

土的回弹模量计算(道路工程)

土的回弹模量计算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现计算土的回弹模量如下:1、承载板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计算资料见表1:承载板试验数据表1根据表中数据,舍去回弹变形大于1mm的数据,绘出p-L曲线如图1所示:图1 承载板实验荷载-变形曲线根据规范,由于曲线起始部分出现反弯,故应进行原点修正,并进行直线拟合,如图2所示:图2 原点修正图由图2读的各级荷载作用下图的回弹变形值如表2所示:各级荷载对应的土的回弹变形值表2由公式E0=πD4(1−μ02)∑p i∑L i计算得:E0=π×3004×(1−0.352)×(0.02+0.04+0.06+0.08+0.10)(17+31+43+58+73)×10−2=27.93(MPa)式中:E0——土基回弹模量D——刚性承载板直径,规定为30cmμ0——土基泊松比,取为0.35∑p i——回弹变形小于1mm的各级荷载单位压力总和∑L i——各级荷载单位压力作用下,回弹变形小于1mm的回弹变形总和2、 贝克曼梁弯沉试验法测定土的回弹模量 2.1计算资料见表3:贝克曼梁弯沉试验数据 表32.2计算全部测定值得算术平均值L̅、单次测量的标准差S 0和自然误差r 0 L̅=∑L iN=172 S 0=√∑(L i −L̅)2N −1=23.31r 0=0.675S 0=0.675×23.31=15.73式中: L̅——回弹弯沉的平均值(0.01mm ) S 0——回弹弯沉测定值的标准差(0.01mm ) r 0——回弹弯沉测定值的自然误差(0.01mm ) L i ——各测点的回弹弯沉值(0.01mm ) N——测点总数2.3计算各测点的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偏差值d i =L i −L̅,并计算较大的偏差值与自然误差值之比d i r 0⁄,计算值如表3所示,由表可知:max (di r 0⁄)=2.73<3.2,故所有测点数据均有效。

回弹模量计算公式

回弹模量计算公式

回弹模量计算公式回弹模量(YoungModulus,缩写为YM)是材料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表征材料的弹性变形特性。

它是指当外力的大小趋于零时,材料的平衡形状和尺寸变化和外力之前线性变化的比例,也称为材料变形系数。

回弹模量是材料力学实验中测量和确定最常用的参数,它也是用来预测材料力学性能的唯一参数之一。

一般来说,回弹模量是指材料受到外力作用,在回复外力平衡状态时,其延伸量与外力之比例关系,用回弹模量YM表示。

它等于有限的变形和有限的外力之间的比值,可用下式表示:YM =σ/ε其中,σ表示外力的大小,ε表示变形的大小。

位移的大小根据变形量的大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Δs =s * L其中,εs表示变形量在恢复平衡状态时的变化量,L表示受力前的原始长度。

可以根据上面的公式得出回弹模量的计算公式:YM =σ*L/Δs为精确测定回弹模量,需要进行多遍试验,以确定外力σ和变形量εs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试验结果,按以上公式算出材料的回弹模量。

实际测量过程中,应尽量确保外动力作用的方向与材料的轴向平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实验中要注意材料的温度,并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回弹模量是材料力学中重要的参数,它能够反映材料弹性性能的好坏,也可以用来衡量材料的抗变形性能。

因此,广泛应用于材料力学研究、机械设计分析等领域,对于材料的实用性能和利用性有着重要意义。

回弹模量是比较容易测量的参数,但其准确性却不容小视。

正确的实验操作、准确的测量结果、合理的计算公式,都是测定回弹模量的关键所在。

因此,测量实验前应仔细准备,在实验测量过程中应更加谨慎,以期在测量中取得满意的结果。

水稳试件回弹模量计算公式

水稳试件回弹模量计算公式

水稳试件回弹模量计算公式水稳试件回弹模量是指在水稳材料的施工过程中,用来评价材料的弹性变形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回弹模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水稳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因此对其进行准确计算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水稳试件回弹模量计算公式是通过实验测定水稳试件的回弹值和压实应力,然后根据回弹值和压实应力的关系来计算得出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稳试件回弹模量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内容。

1. 水稳试件回弹模量的定义。

水稳试件回弹模量是指在水稳试件受到一定压实应力后,恢复到原始形状所需的弹性模量。

它反映了水稳试件在受到压实应力后的变形能力,是评价水稳材料抗压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水稳试件回弹模量的计算公式。

水稳试件回弹模量的计算公式为:E = (1 (H1/H0)) σ。

其中,E为水稳试件的回弹模量,H1为水稳试件受到压实应力后的回弹值,H0为水稳试件未受到压实应力前的初始高度,σ为水稳试件的压实应力。

3. 水稳试件回弹模量的实验测定方法。

为了计算水稳试件的回弹模量,需要进行实验测定。

具体的实验测定方法如下:(1)制备水稳试件,首先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制备水稳试件。

通常情况下,水稳试件的尺寸为直径150mm,高度300mm。

(2)施加压实应力,将制备好的水稳试件放置在压实设备上,施加一定的压实应力。

在施加压实应力的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水稳试件的初始高度H0和受到压实应力后的高度H1。

(3)测定回弹值,在施加完压实应力后,松开压实设备,让水稳试件恢复到原始形状。

然后测定试件的回弹值H1。

(4)计算回弹模量,根据测定得到的回弹值H1、初始高度H0和施加的压实应力σ,利用上述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水稳试件的回弹模量E。

4. 水稳试件回弹模量的影响因素。

水稳试件回弹模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水稳试件的材料性质、压实应力的大小和试件的形状尺寸等。

(1)材料性质,不同类型的水稳材料具有不同的回弹模量。

一般来说,材料的密实性和弹性模量越大,回弹模量也会相应增大。

土体回弹模量

土体回弹模量

土体回弹模量土工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是土工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土体回弹模量是评价土工材料稳定性和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土工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定义、测定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详细阐述土体回弹模量。

一、定义土体回弹模量(rebound modulus)是指刚体撞击土体后,土体恢复弹性形变的能力与原形变大小之间的比值,也称回弹式混凝土模量。

该模量的计算方式为E = ρgH2r2/[3(h+r)Δh],其中ρ为土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撞击锤重,r为锤头半径,h为试件厚度,Δh为试件弹性压缩量。

土体回弹模量越大,土体弹性回复能力越强,抗压强度和变形能力越好。

二、测定方法1.回弹法回弹法是根据土体受重物打击后的反弹程度和打击能量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土体回弹模量。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适用于较各种类型的土体。

2.压缩-回弹法压缩-回弹法是将土体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压缩后,记下其压缩量和回弹量,通过对比得出土体回弹模量。

该方法在较高的应变范围内可以获得较精确的结果。

3.剪切-回弹法剪切-回弹法在测定泥土回弹模量时比较常用。

通过双镜头摄像记录土体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进而计算回弹模量或者采用类似压缩回弹法的方式进行计算。

三、应用1.土工工程中的应用土体回弹模量是判断土工材料和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土工工程中,土体回弹模量可以作为边坡稳定性和土工结构变形能力的评价指标,来选取适合的土工材料进行实际工程使用。

2.材料研究领域的应用土体回弹模量可以在材料研究领域中应用。

通过分析材料显著的回弹行为,评估材料的耐用性和吸震性能。

3.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在道路工程中,设施的稳定性决定了安全和使用的寿命。

土体回弹模量的测定可以为道路工程提供更多的结构性能参数信息,为道路设计和维修提供支持。

四、结论土体回弹模量是土工工程和材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研究和评价土工材料和结构性能有着较大的意义。

各种测定方法不同,因此测定结果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T 0808-199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顶面法)

T 0808-1994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抗压回弹模量试验方法(顶面法)
上下压板平整并有足够刚度,可以均匀地连续加载卸 载,可以保持固定荷载。
开机停机均灵活自如,能够满足试件吨位要求,且压 力机加载速率可以有效控制在1mm/min。
(2)测形变装置 圆形金属平面加载顶板和圆形金属平面加载底板,板
的直径应大于试件的直径,底板直径线两侧有立柱,立柱 上装有千分表夹,也可以直接利用直径152mm击实筒的 底座。
(6)圆柱形试件的两个端面应用水泥净浆彻底抹平。 将试件直立桌上,在上端面用早强高强水泥净浆薄涂一层 后,在表面撒少量0. 25~0.5mm的细砂,用直径大于试件 的平面圆形钢板放在顶面,加压旋转圆钢板,使顶面齐平。
边旋转边平移并迅速取下钢板。如有净浆被钢板粘去, 则重新用净浆抹平,并重复上述步骤。
3.试件制备和养护 (1)细粒式和中粒式混合料成型φ100mm×100mm
试件,粗粒式混合料成型φ150mm×150mm试件。 (2)按照击实法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最佳含水
量和最大干密度。
(3)试件数量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应制备不少于6个试件,
并要求模量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不超过10%;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土,应制备不少于9个试件,
如采用压力机系统,需调试设备,设定好加载速率。
(2)加载板上的计算单位压力的选定值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用0.5~0. 7MPa;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底基层材料,用0.2~0.4MPa。 实际加载的最大单位压力应略大于选定值。
(3)将试件浸水24h后从水中取出,并用布擦干后放 在加载底板上,在试件顶面撒少量0.25~0.5mm的细砂, 并手压加载板在试件顶面边加压边旋转,使细砂填补表面 微观的不平整处,并使多余的砂流出,以增加顶板与试件 的接触面积。
(4)安置千分表,使千分表的脚支在加载顶板直径线 的两侧并离试件中心距离大致相等。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3.试筒: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筒内垫块,直径151mm,高50mm;夯击底板与击实仪相同。
4.量表:千分表两块、秒表一只。
4.2试样制备
按击实试验(T0131-93)方法制备试样,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法,视最大粒径用小筒或大筒进行击实试验,得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按最佳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T0135—1993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变形L:
L=加载读数—卸载读数
6.2以单位压力p为横坐标(向右),回弹变形L为纵坐标(向下),绘制p--L曲线;
6.3按下式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模量:
土的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1.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T0135—1993)。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不同湿度和密度的细粒土。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表中注明试验时的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1.杠杆压力仪:最大压力1500N
2.承载板:直径50mm,高80mm;
7.3由于加载初始时的土样塑性变形,得出的p—l曲线有可能与纵坐标轴相交于原点以下的位置。如果仍按读数值计算回弹变形,其中将包含一部分塑性变形,故应采用从每个变形读数中减去交点坐标数值的方法予以修正。
式中:E—回弹模量,KPa;
P—承载板上的单位压,KPa;
D—承载板直径;
L—相应于单位压力的回弹变形,cm;
μ—土的泊松比,取0.35。
6.4每个试样的回弹模量由p--L曲线上直线段的数值确定。
6.5对于较软的土,如果p--L曲线不通过原点,允许用初始直线段与纵坐标轴的交点当作原点,修正各级荷载下的回弹变形和回弹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