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根的故事
培根的小故事

培根的小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多璀璨的明星,培根,就是其中一颗极为耀眼的星。
我常常想,培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那种整天埋头在书堆里,面无表情,只知道和文字打交道的老古板吗?嘿,那可就大错特错啦!培根啊,他的生活就像一场丰富多彩的戏剧,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情节。
就说他小时候吧。
培根出生在一个还算不错的家庭,家里人对他的期望那可是相当高的。
小培根就像一颗充满生机的小树苗,在知识的沃土里茁壮成长。
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眼睛里闪烁着探索的光芒,就像黑夜里闪烁的小星星。
他可不像其他孩子,只知道玩耍打闹。
他呀,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缠着大人问问题,那些问题就像一串串鞭炮,噼里啪啦地从他嘴里冒出来。
“叔叔,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呀?”“爷爷,为什么鸟儿会飞,我们人却不能呢?”他的家人有时候被他问得哭笑不得,就像被调皮的小猫挠了痒痒一样。
有一次,小培根跟着父亲去参加一个宴会。
宴会上那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美食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人们的鼻子都紧紧地网住了。
大家都在欢声笑语,尽情享受着宴会的欢乐。
可是小培根呢?他的心思可没在这些美食和玩乐上。
他看到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就像饥饿的人看到了面包一样。
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长者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然后就开始问问题了。
“先生,您能告诉我,为什么大海看起来是无边无际的呢?”长者被这个机灵的小男孩逗乐了,他笑眯眯地开始给小培根解答。
周围的人都被小培根的好学精神打动了,大家都在小声议论着:“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大出息。
”小培根才不管别人的议论呢,他就像一块海绵,尽情地吸收着知识的水分。
随着培根慢慢长大,他开始走上了自己的学术之路。
他的学习就像是一场艰苦的登山之旅。
他要面对无数的知识高峰,每一座都高耸入云,让人望而生畏。
可是培根怕了吗?没有!他就像一个勇敢的探险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就像在漆黑的夜里走路,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名人故事】现代科学的始祖――培根

【名人故事】现代科学的始祖――培根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的始祖。
他在人类认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被誉为“实践主义的哲学宗师”,他的思想和方法影响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也对人类认识史的推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培根生于1561年,是英国伟大的“伊丽莎白时代”的代表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英国历史上两位杰出女王的统治:伊丽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
他辛勤耕耘,对现代科学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的大部分成就集中在他的哲学著作和政治生涯上。
在培根的研究中,被他视为对科学方法最大的贡献是实验。
他相信唯有通过实验,我们才能认识世界。
他认为,唯有通过实验,我们才能消除观念的偏见,找到事物本质。
他在其著作《新工具》(1620)中提出了基于实验和归纳的科学方法,即用实验来观察自然现象,然后通过归纳推理总结出自然规律。
这种科学方法的提出对人类认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
培根的哲学体现出一种对实践和经验的世界观。
他认为,人的认识应该从经验中出发,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知识。
他在《论谈》中指出,“真正的知识是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得的”。
在他看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知识。
他曾经说过,“知识是力量”,他所说的知识指的是通过实践所得的真实知识。
培根对科学的方法和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的研究领域并不局限于科学。
在他的著作中,有大量的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内容。
他曾提出了雇佣劳动的理论,唤起了人们对工人权利的关注。
他的政治思想提出了关于统治权力和法治的观点。
他的作品《论益智国家》(1605)和《新大西洋岛屿》(1624)中提出了对于统治权力和法治的论述,被誉为国家管理和政治行政学的奠基之作。
培根的智慧和成就不仅在于他对科学和哲学的贡献,也在于他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他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出了许多对当时社会问题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哲学家名人故事:培根

哲学家名人故事:培根
罗杰·培根rogerbacon(约1214—1293),另翻译为罗吉尔·培根,英国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着名的唯名论者,实验科学的前驱。
具有广博的知识,素有“奇异的博士”之称。
据说在十三世纪中期,英国学者罗吉尔·培根看到许多人因视力不好,不能看清书上的文字,就想发明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提高视力。
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做了不少试验,但都没有成功。
一天雨后,培根来到花园散步,看到蜘蛛网上沾了不少雨珠,他发现透过雨珠看树叶,叶脉放大了不少,连树叶上细细的毛都能看得见。
他看到这个现象,高兴极了。
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柜,找到了一颗玻璃球。
但透过玻璃球,看书上的文字,还是模糊不清。
他又找来一块金刚石与锤子,将玻璃割出一块,拿着这块玻璃片靠近书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
试验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
后来他又找来一块木片,挖出一个圆洞,将玻璃球片装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便于手拿,这样人们阅读写字就方便多了。
这种镜片后来经过不断改进,成了现在人们戴的眼镜。
光是矫正视力的,就有青少年用的近视镜与老年人戴的老花镜,还有其他各种用途的眼镜,人们学习、工作就更方便了。
培根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培根发明放大镜的故事

培根发明放大镜的故事众所周知,放大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工具,能够将物体放大以便更清晰地观察。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放大镜的发明与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息息相关。
生活在16世纪的培根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法学家。
他在众多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研究,并且对实验方法的推崇使他成为现代科学方法之父。
在他广泛的探索中,培根对光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时,人们已经知道透镜可以将物体进行放大,但放大镜的发明尚未成为现实。
培根认为,如果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放大视野,将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
于是,培根开始进行各种实验,试图找到制作放大镜的方法。
他研究了透镜的性质和光线的折射规律,进行了大量试验和观察。
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立即取得突破。
直到他发现凸透镜的特性时,放大镜的发明才被逐渐实现。
培根通过将一面凹透镜和一面凸透镜组合在一起,成功地制作出了一个放大物体的装置。
他意识到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们更清晰地观察微小的细节,并且认识到放大镜的潜力。
培根进一步完善了放大镜的设计,并在自己的学术著作中描述了这一发明。
他相信,放大镜不仅可以用于科学研究,还可以用于观察艺术品、天文学和医学。
这种想法在当时被广泛接受,并对后世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培根在光学领域的研究和实验为放大镜的发明做出了贡献,但历史上对放大镜最早的实际制造和使用的证据归功于荷兰人扬·利普斯(Hans Lippershey)和朱利欧·卡普拉(Galileo Galilei)。
总之,培根是放大镜发明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他对光学的研究和探索为人类的观察和发现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如今,放大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之一,并且在科学研究和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名人故事】现代科学的始祖――培根

【名人故事】现代科学的始祖――培根培根,全名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作家和政治家,也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生于1561年,卒于1626年,被誉为科学之父,其独特的思想和方法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培根生于英国一个贵族家庭,接受了优质的教育。
他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学习哲学、自然科学和政治等学科。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提出了“致用”的学术观点,主张科学的目的在于为人类的生活和福祉服务。
这一观点成为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并对科学的发展方向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培根是经验主义的倡导者,他认为科学的研究应该通过实证和观察来进行,而不是基于推理和假设。
他提出了“观察一切,证明一切”的观点,即科学研究应该以实证为基础,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理论的真实性。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科学方法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培根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对于知识的分类和整理。
他将知识分为记忆、想象和理性三个层次,提出了“知识的金字塔”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知识的积累需要从最基础的层次开始,逐步向上发展,直到达到完全的理性认识。
这一理论为知识的整理、积累和传播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除了在科学领域的贡献,培根还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政治家。
他的作品包括哲学、历史、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培根的学术生涯并不一帆风顺。
他在政治上有一些困扰,被控受贿罪并入狱。
在狱中,他继续致力于科学和哲学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著作。
他于1626年去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思想和遗产。
培根作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对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推动了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然被广泛引用和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
贪污犯培根_人生故事

贪污犯培根培根是哲学家里当官当得最大的。
一般说来,哲学家要么会因思想异端惨遭当局迫害,要么就闭门造车、不问世事、采菊东篱。
像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能成为大学校长实属不易;像休谟能做到外交部代理公使和次官已然是人品爆发。
然而,培根却是哲学家中的异类,这厮做官直接做到了掌玺大臣、国家大法官。
放在今天,就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了。
话说培根那天正在给法律部门的工作者们念稿子做报告:“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就好比污染了水流,但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那是污染了水源。
司法的处所乃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所以不仅是法官的坐席,就连那立足的台,听证围栏都应当全无丑事贪污的嫌疑才好……”念到此处,培根咽下一口唾沫,准备翻页。
没想到,检察院的人却突然出现:“培根,你涉嫌贪污受贿,现在将你暂时革职,立刻移送检察机关进行调查,你有权保持沉默。
”1621年,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培根因贪污受贿,被国家高级法院判处罚金4万英镑,监禁于伦敦塔内,此生不得为政府录用。
从此后,培根身败名裂。
此案看似一切正常,然背后却另有隐情,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曾写道:“在那个年代,法律界的道德有些废弛堕落,几乎每个法官都接受贿赂,而且通常双方的都收……培根的获罪本是一场党派之争中的风波,并非因为他格外有罪。
”按照罗素的说法,培根所处的那个时代,人们早已习惯了“潜规则”,所谓“吃完原告吃被告”,法官受贿早已是见怪不怪、心照不宣的事情。
培根也不是什么圣人,反正不拿白不拿,他不过是顺潮流而行之罢了。
培根的落马,说白了,就是政敌设下的圈套,一场有预谋的政治斗争。
罗素说得应该是对的。
因为培根入狱没几天,国王就特别关照了一下,很快培根就被释放出来,4万英镑的罚金也被免掉。
只不过,培根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了。
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培根一点都不陌生。
我们小时候上学时,教室墙壁上一般都会挂着培根的画像,画像上还附着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关于培根的小故事

关于培根的小故事弗朗西斯·培根,第一代圣阿尔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培根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培根的一生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
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信奉英国国敦,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物。
母亲安尼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的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
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
在校学习期间,他对传统的观念和信仰产生了怀疑,开始独自思考社会和人生的真谛。
在剑桥大学学习三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他要为培根准备日后赡养之资的计划破灭,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
在回国奔父丧之后,培根住进了葛莱法学院,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四处谋求职位。
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589年,成为法院出缺后的书记,然而这一职位竟长达20年之久没有出现空缺。
他四处奔波,却始没有得到任何职位。
此时,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
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
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
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
培根的故事:在赞叹声中长大的科学家

培根的故事:在赞叹声中长大的科学家在赞叹声中长大的科学家培根,著名思想家,1561年生,英国人。
他不仅做过高官,而且还有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多种头衔,他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即“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的父亲老培根聪明过人,学一习一刻苦认真。
他学有所成,毕业后通过关系进入政界并逐步获得英王的信任,先起用他担任大法官。
到了伊丽莎白女王时期,他又被任用为掌玺大臣。
他热心于科学和教育,同时,也对权力和财富充满了兴趣。
他曾利用宗教改革之机,凭借父亲担任寺院僧侣管家的便利条件,把一爱一德蒙斯大寺院所属的好几处庄园买下。
培根的母亲安妮是个不平凡的女一性一。
她的父亲是位爵士,曾担任过英王一爱一德华六世的老师。
安妮博学多才,举止娴雅,熟悉希腊文、拉丁文等多种文字,翻译过著作,还热心于宗教改革和文学研究。
培根的姨父博莱理更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
他是英国女王的财政大臣、国务秘书、首席部长,还有伯爵头衔。
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对于任何孩子来说,都是生活、学一习一的极好条件。
童年的培根长着大而有神的灰色眼睛,眼睫一毛一长而向外弯曲,圆圆的大脑壳,四脚灵活健壮,满身都是喜人的活力。
尤其是他聪明的头脑,让所有见过他的人都感到生出这样的孩子简直是个奇迹。
他未满周岁就口齿清楚,教什么会什么。
不足两岁他就能跟大人对话了。
刚满两周岁,父母把他带到哪里,都会得到贵族、夫人以及小一姐们的啧啧赞叹。
父母带他出席各种社一交一活动,简直是一种骄傲的显示。
大约5岁时,父亲开始带他到王宫去见世面。
第一次面见女王时,父亲曾担心他胆怯出丑。
可是,当女王问小培根年龄时,他不慌不忙地说:“我是在女王这幸福的朝代出生的,年龄比你的一朝还小两岁。
”女王对这孩子的回答充满兴趣,称他是“我的小掌玺大臣”。
培根的这次回答,在宫廷内外传为美谈。
女王吩咐,以后可以经常带小培根到宫中来。
这次晋见女王,给父母和在朝当政的姨父以及所有亲友都增了光,全家人和亲友都为有这样一个孩子而自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培根的故事
培根:不列颠的百科全书
知识就是力量,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这是17世纪英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于1561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一个官宦世家。
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曾在剑桥大学攻读法律,他思想倾向进步,反对教皇干涉英国内部事物。
母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才女,她娴熟地掌握希腊文和拉丁文,是加尔文教派的信徒。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各方面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才智。
12岁时,培根被送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
在剑桥大学学习3年后,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埃米阿斯鲍莱爵士的随员来到了法国。
在旅居巴黎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整个法国,接触到不少的新鲜事物,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579年,培根的父亲突然病逝,培根的生活开始陷入贫困。
这以后,他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四处奔波,却始终不得志。
这一时期,培根在思想上更为成熟了,他决心要把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一切知识加以改革,把经验观察、事实
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
这一伟大抱负是他的科学的伟大复兴的主要目标,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
1602年,伊丽莎白去世,詹姆士一世继位。
由于培根曾力主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受到詹姆士的大力赞赏,培根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1602年受封为爵士,1604年被任命为詹姆士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副检察长,1613年被委任为首席检察官,1616年被任命为枢密院顾问,1617年提升为掌玺大臣,1618年晋升为英格兰的大陆官,授封为维鲁兰男爵,1621年又授封为奥尔本斯子爵。
但培根的才能不在国务活动上,而存在于对科学真理的探求上。
这一时期,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并出版了多部着作。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庭判处罚金4万磅,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
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
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着述。
培根终年致力于着《学术的伟大复兴》,其中第二部分《新工具论》发表于1620年,这是一部在科学哲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着作。
培根在科学史上是一位有争议的重要人物。
但作为一个科学哲学家,培根在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他是以新唯物主义哲学指导科学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最早认识到科学的历史意义以及它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
人。
弗兰西斯培根是个唯物主义的哲学家。
在科学事业上他没有从事某一项具体的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讲,他要作一个科学上的哥伦布。
他在1605年出版的《学术的进展》一书中,主要阐述了这种观点。
在这一观点的主导下,培根从哲学原理出发,深入地研究和论述了科学的方法问题。
首先他明确指出,科学的目标是用新发现和新发明来改善人类的生活。
这是他的哲学的突出特点之一。
为此他提出了着名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
在巨着《学术的伟大复兴》中,培根阐述了他一系列的有关科学的认识论。
其中第二部分《新工具论》,是这一着作的核心。
培根认为,当时的学术传统是贫乏的,原因在于学术与经验失去接触。
他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应相辅相成。
他曾列出一张他认为值得研究的130个课题和操作方法的表,请求詹姆斯一世颁布命令搜集这些知识。
实际上他只得到很有限的一些资料。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关于科学的一系列看法和主张,如他提出热的本质是运动,因为有热的情况出现时总有运动存在。
他还认为,产生可感觉到的热效应的原因是现象下面的物体微粒的运动,这种运动具有原子的特性等。
弗兰西斯培根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的。
他反对经院哲
学和唯心主义。
他极力批判经院哲学,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
他主张双重真理说,强调发展自然科学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自然是物质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能动的,人类掌握知识是为了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
他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感觉是可靠的。
培根的科学方法是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的。
其思想的进步一面,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对发展科学的要求。
但他的学说中也充满了神学的不彻底性,如认为有理性灵魂的存在等。
他不同意在科学方法上使用数学和演绎法,他的这些观点对机械唯物论有很大影响。
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哲学史上首先提出经验论原则的哲学家。
他重视感觉经验和归纳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对近代科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类哲学史、科学史都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为此,罗素尊称培根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
弗兰西斯培根的着作长期吸引着历史学家们的兴趣。
作为英国的大法官,他在1623年被发现有受贿行为之前,一直是詹姆士一世议会纲领的主要政治设计师。
他因为其《论说文集》和历史剧而一直受到文学评论家的高度敬重,但他却主要致力于自然知识的革新。
的确,他未完成的《伟大的复兴》在该世纪下半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以至于人们
可以有把握地认为在当时刚出现的科学学会和科学院中进行的许多工作都受到了培根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