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艺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

合集下载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02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民间美术品进行评述 ,提高其艺术鉴赏能力。
学生作品展示及互评互赏
组织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作品展示 出来,让其他同学欣赏和评价。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术 语,对同学的作品进行客观、中
肯的评价。
通过互评互赏,增进学生之间的 交流与合作,提高其美术素养和
审美能力。
05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设计
径。
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 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 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 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
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如线条、色 彩、形状、空间等。
通过欣赏、创作等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个性化辅导策略分享
观察与了解
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 和表现,了解学生的 绘画水平、兴趣爱好 和学习需求,为个性 化辅导提供依据。
一对一辅导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供一对一的辅导 和指导,帮助学生解 决绘画过程中的问题 和困难。
多样化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 手段,如示范、讲解 、讨论、实践等,满 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 求和风格。
游戏化教学法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游戏化导入
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入新课,如 猜谜语、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游戏化练习
将绘画技巧或创作方法设计成游戏 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 新知识。
游戏化评价
采用游戏化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 览、观众投票等,让学生感受到学 习的成就感和快乐。
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探讨
1 2 3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含反思)第一课:认识颜色
教学目标:
1. 认识基本颜色:红、黄、蓝、绿。

2. 能够正确说出每种颜色的名称。

3. 能够辨别不同颜色的图片。

4. 能够简单描述颜色的特征。

教学准备:
1. 彩色卡片或彩色笔。

2. 绘本或图片,包含红、黄、蓝、绿颜色的物体。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红、黄、蓝、绿四个颜色的卡片或使用彩色笔,在黑板上绘制这些颜色,并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

2. 认识颜色:教师出示绘本或图片中的红、黄、蓝、绿颜色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说出物体的名称以及对应的颜色。

3. 辨别颜色:教师出示一些彩色图片,让学生根据颜色说出图片中的物体名称。

4. 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颜色分类活动,将教室中的物体按照颜色分类,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基本颜色,并能够辨别和描述不同颜色的物体。

通过使用彩色卡片、绘本和图片等教具,学生对颜色的认知有了较大提高。

在活动中,学生展示了良好的参与度,能够独立完成颜色分类,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了物体的特征。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颜色的认识。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色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如颜色的分类、颜色的混合等。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颜色的分类:红、橙、黄、绿、蓝、紫等。

2. 颜色的混合:色相、明度、饱和度的变化。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

2. 讲解:讲解颜色的分类和混合原理。

3. 练习:让学生用颜料进行颜色混合练习。

4. 总结:强调颜色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线条与形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和形状的基本知识,如线条的种类、形状的分类等。

2. 培养学生对线条和形状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2. 形状的分类:几何形状、自然形状等。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线条和形状。

2. 讲解:讲解线条和形状的种类和特点。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线条和形状的绘制练习。

4. 总结:强调线条和形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画面构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画面构图的基本知识,如构图的原则、构图的方法等。

2. 培养学生对画面构图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构图的原则:平衡、对比、节奏等。

2. 构图的方法:中心构图、对角线构图、框架构图等。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画面构图。

2. 讲解:讲解构图的原则和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画面构图的实践练习。

4. 总结:强调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绘画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的基本知识,如透视、光影、色彩搭配等。

2. 培养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

2. 光影:光线的方向、光影的效果等。

3. 色彩搭配: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和谐等。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绘画技巧。

2. 讲解:讲解透视、光影和色彩搭配的知识。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色彩1.1 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间色、互补色等。

2. 学会使用水彩笔进行色彩搭配和绘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1.2 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

2. 水彩笔的使用方法。

3. 色彩搭配的实践操作。

1.3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

2. 新课: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示范水彩笔的使用方法。

3. 实践:学生自主进行色彩搭配和绘画。

第二章:学会观察2.1 教学目标:1. 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会简单的绘画技巧。

2.2 教学内容:1. 观察方法介绍。

2. 绘画技巧的学习。

3. 创意绘画实践。

2.3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观察与创作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观察方法,示范绘画技巧。

3. 实践:学生进行观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第三章:走近自然3.1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2. 学会用绘画记录和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力。

3.2 教学内容:1. 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描绘。

2. 自然元素的创意绘画。

3. 自然主题的绘画创作。

3.3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之美。

2. 新课:讲解自然景观的描绘方法,示范绘画技巧。

3. 实践:学生进行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

第四章:描绘人物4.1 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和描绘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掌握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

4.2 教学内容:1. 人物形象的观察与分析。

2. 人物绘画技巧的讲解与示范。

3. 人物绘画创作实践。

4.3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人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

2. 新课:讲解人物形象的观察方法,示范绘画技巧。

3. 实践:学生进行人物绘画创作。

教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第六册全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按单元结构进行教学内容安排。

第六册包括九个单元:“儿童剧场”、“十二生肖”、“车世界”、“十二生肖”、“远方的朋友”、“我爱家乡的山和水”、“雨中情”、“民族乐器的传说”、“艺术家的故事”结合教材另外设置做做游戏练一练,提高学生各项能力。

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线,突出艺术学习的艺术价值;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线,在低年级学段更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采用点式的、跳跃的、随机的、积累的方式,服从、渗透于人文主题;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

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单元主题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

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

教学目的要求:由偏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

由孤立的单科教学转向艺术学科内部的融合以及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过去强调优劣、确定等级、考试选拔的评价方式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由以教师为主导的技能体系训练和知识传授转向以学生为主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理解和学习过程。

由单纯的学校艺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延伸艺术课堂。

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少年儿童的活泼、朝气和对艺术的向往与憧憬。

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有三个班,116人。

大多数学生比较聪慧,认知能力处于优势。

对艺术课程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学习态度高涨者达90%以上。

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成果显著。

学生们基本上都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极个别的学生需要继续加强训练。

第一单元儿童剧场单元概述:童话,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最美丽的梦,我们总是幻想那是个真实的故事:或许它就发生在山的那一边,或许就在海的尽头,或许只出现在星星布满天空的夜晚,或许发现它们在不经意间……随着我们的成长,知道童话那只是个美丽的花环,因此心里总是有些说不出的遗憾。

2024版精品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全套

2024版精品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全套

色彩搭配原理及实践应用
色彩三属性认知
学习色彩的色相、明度、 纯度等属性,了解色彩的 基本分类。
色彩搭配原则
掌握对比与协调、冷暖搭 配等色彩搭配原则,提高 画面色彩和谐度。
色彩实践应用
通过调色练习、色彩组合 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运 用色彩表现画面的能力。
构图技巧与画面平衡感培养
构图基本法则
学习对称、均衡、对比等构图法 则,理解构图在画面中的重要性。
报告内容指导
指导学生从创作过程、技法运用、创新思维等方 面进行自我评价。
报告交流与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报告的交流与分享,相互 学习借鉴。
教师评语及建议反馈
教师评语撰写
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和表现,撰写具有针对性的教师评语。
建议反馈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
及时反馈
将教师评语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促进学生的持 续发展。
优秀作品展示交流活动安排
优秀作品筛选
从学生作品中筛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交 流。
展示方式设计
设计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如画展、手工展等, 充分展现学生的才华和创意。
交流活动组织
组织学生进行现场交流、互动问答等活动, 增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和学习。
活动宣传与推广
通过校内外媒体对优秀作品展示交流活动进 行宣传和推广,扩大活动影响力。
展示达利、马格利特等超现实主义代表艺术家的作品,分析其作品 中的梦幻元素、时空错乱和寓意象征。
创作实践
指导学生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描 绘出独特而令人惊叹的超现实画面。
学生自主选题进行创作
创作主题选择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从现 代艺术流派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

教科版小学艺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

教科版小学艺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
2.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动手制作家长(长辈)儿时曾经制作、玩过的、木偶”、“系列木偶”。例如用废旧毛笔的竹杆制作小木偶。(步骤:将废旧毛笔杆分别锯成若干段,头部一段,上身一段,上肢两段,手一段,下肢三至四段,分别用线绳穿起来。)而且可以制作成不同造型的系列木偶,在有夹缝的木板下操作表演。
三、新授:
单元主题页欣赏
幕布打开,演出就要开始了,今天的儿童剧场将演出什么剧目呢?皮诺曹的长鼻子挑开了幕布,小马良手持画笔在描绘什么样的美景?
在这个单元主题页的设计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什么?
哪个剧目即将出现在我们的艺术课上,我们将在这个单元的艺术学习中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演一演《木偶奇遇记》的故事:
1.学生根据老师课前的安排,将自己收集和知道的关于《木偶奇遇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分小组讨论故事的含义,根据自己的感受,交流对故事意义的理解。
活动五:木偶的传说
1.老师安排学生查找我国有关木偶起源的资料,交流讲述古代木偶的起源(郭郎的故事),将学生的学习引导到对问题的探究上来,通过有趣的故事展开。从前有一位姓郭的秃头,非常善于滑稽搞笑,他的形象被后人仿照刻成木偶,进行表演。这个郭郎在木偶戏里的职能是率领个木偶表演歌舞,他身着很长的舞袖。在当时的木偶表演中,众木偶队伍的前面一定有一个秃头、滑稽的角色,叫做郭郎。这是关于木偶起源传说中的一种,有着比较多的史料记载。
课题一说谎的孩子会长长鼻子
教学目标:
1.学习进行分角色表演,在表演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角色形象的体会和塑造。
2.在歌曲学唱中能够对歌曲进行有感情的表现,注意对节奏和旋律的处理。
教学准备:
1.有关《木偶奇遇记》的故事,动画片的VCD光盘,图书、画册等。
2.歌曲《星星祝福歌》、《我的身上没有线》录音带,CD光盘等。

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章:线条与笔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线条和笔画的基本概念;
2.掌握常见线条和笔画的绘制方法;
3.通过练习,提高线条和笔画的掌握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线条和笔画的基本概念;
2.常见线条和笔画的绘制方法;
3.练习:绘制线条和笔画。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
通过图片展示常见的线条和笔画,引导学生了解线条和笔画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学生对线条和笔画的感性认识。

2. 讲解
讲解常见线条和笔画的绘制方法,包括直线、曲线、波浪线、点线、虚线等。

3. 练习
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图形,例如圆、矩形等,要求学生在纸上模仿画出图形,并按照要求填充不同的线条和笔画。

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常见的填充效果,例如交织、点状、波浪等。

4. 总结
让学生轮流上来展示自己绘制的线条和笔画,让其他学生评价。

并让学生通过展示和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板书设计
概念内容
线条直线、曲线、波浪线
笔画点线、虚线、粗线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线条和笔画的绘制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实施本节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出发,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需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绘画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儿童剧场课题一说谎的孩子会长长鼻子教学内容:制作木偶、表演木偶剧教学目标:1.学习进行分角色表演,在表演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角色形象的体会和塑造。

2.在歌曲学唱中能够对歌曲进行有感情的表现,注意对节奏和旋律的处理。

教学准备:1.有关《木偶奇遇记》的故事,动画片的VCD光盘,图书、画册等。

2.歌曲《星星祝福歌》、《我的身上没有线》录音带,CD光盘等。

课型:美术综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上一节课同学们认识了《木偶奇遇记》中的主人公皮诺曹。

他是什么样子的小木偶呢?你能把他制作出来吗?三、新授:和家长一起做木偶:1.在教学进行之前教师安排学生回家与家长交流关于对木偶的记忆,或家长儿时曾经有过的经历。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家长对过去的回忆,引导孩子对生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好,一般都是依靠家长为自己买玩具,而过去时代的孩子(家长小时候)是自己想办法制作玩具。

通过交流生活的变化,体会自己动手的乐趣。

2.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动手制作家长(长辈)儿时曾经制作、玩过的、木偶”、“系列木偶”。

例如用废旧毛笔的竹杆制作小木偶。

(步骤:将废旧毛笔杆分别锯成若干段,头部一段,上身一段,上肢两段,手一段,下肢三至四段,分别用线绳穿起来。

)而且可以制作成不同造型的系列木偶,在有夹缝的木板下操作表演。

3.按照上述的制作步骤,分小组设计、创编一个与自己生活有联系的小故事,确定故事的角色,进行小木偶制作,挑选几位同学进行木偶表演。

这种活动不仅体验了自己家长过去时代曾经有过的快乐,而且还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做一个可爱的小木偶:1.利用自己身边的废旧材料,例如木制的、布料的、旧的饮料筒(瓶)、乒乓球、旧毛笔杆等,制作一个形象可爱的小木偶。

可以先制作最简单的布袋式木偶,并自己编写小故事表演出来。

2.分小组制作小木偶,并将同学们的作品收集起来举办小型的木偶工艺展示会活动。

请学生自己讲一讲过去曾经知道或见过的木偶及木偶戏,唤起学生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回忆。

3.师生共同欣赏关于木偶起源的图片资料,教师根据历史文字资料启发学生了解这一古老的艺术,发表自己的看法。

4.利用旧报纸制作(糊制)大头娃娃(木偶) ,然后画好形象(开脸),由学生表演自己编写的身边的学习、生活故事。

木偶的传说:1.老师安排学生查找我国有关木偶起源的资料,交流讲述古代木偶的起源(郭郎的故事),将学生的学习引导到对问题的探究上来,通过有趣的故事展开。

从前有一位姓郭的秃头,非常善于滑稽搞笑,他的形象被后人仿照刻成木偶,进行表演。

这个郭郎在木偶戏里的职能是率领个木偶表演歌舞,他身着很长的舞袖。

在当时的木偶表演中,众木偶队伍的前面一定有一个秃头、滑稽的角色,叫做郭郎。

这是关于木偶起源传说中的一种,有着比较多的史料记载。

2.学生分小组讨论后,设计故事情节和角色,按照情节与角色进行木偶制作,排演自己的木偶戏,并进行班级或年级木偶戏汇演。

学生自己创编的木偶戏要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并参考古代木偶戏的历史故事进行。

3.学生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传统的木偶戏表演形式和故事,引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课题二小马良的大画笔教学内容:绘画创作神笔马良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够逐步学习分析艺术作品的风格,并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有意识的讨论和评价。

2.在美术活动中能够联系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把自己的创作意图通过某种工具、材料和特定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

3.在表演活动中能够对角色进行初步的分析,在形象塑造中注意刻画角色的心理。

教学准备:1.《神笔马良》的故事,动画片《神笔马良》的VCD光盘。

2.美术创作活动的工具和材料。

课型:美术综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画家马良的故事。

三、新授:听故事,说想法:1.听老师或同学们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欣赏和观看动画片的片段。

对故事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解神笔在故事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

2.欣赏教材中《神笔马良》的连环画作品,介绍作者。

著名画家万赖铭创作丁许多具有鲜明艺术形象的儿童故事的连环画作品,包括动画片作品。

讨论从他的作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和你过去曾经看过的其他动画片的表现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例如我们在第4册第7单元《我的卡通朋友》,第5册第1单元《摇啊摇》的动画片《牧童》、第8单元《童话王国》的《葫芦娃》、《Ⅱ小鸭》、《九色鹿》等,分析《神笔马良》的表现风格与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或者有哪些特点?是采用的什么样的表现形式?3.根据对连环画作品的分析,学生在自己的绘画创作里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教学参考资料神笔马良这篇童话是我国著名童话家洪汛涛于1954年创作的。

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曾获一等奖,作者据此改编的儿童电影《神笔马良》曾获文化部年优秀影片一等金质奖章。

主人公马良是个勤劳、刻苦、有志气的孩子。

他从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寒,靠自己打柴、割草为生。

但是,他并没有因生活贫苦而气馁,一心想学会画画的本领。

他每天用心苦练,在沙地上学着描绘飞鸟,在岩石上学着描绘游鱼。

晚上,拿了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墙壁上,复习白天画过的画。

后来,他终于得到了一支神笔。

他用这支神笔画鸟,鸟就在天上飞;画鱼,鱼就在水中游。

这事被贪心的财主知道了,要马良给他画大元宝。

马良不肯,就被关人马厩中。

马良画了一架梯子,逃跑了;又画了一匹大骏马骑上它,财主追不上。

皇帝要马良画画,马良不愿意。

皇帝就把他打人大牢。

马良画了座小岛,岛上画了株金光闪闪的摇钱树,又画了一条大木船,当皇帝和大臣、将军坐船去取钱时,大风大浪把他们全都吞没了。

从此,马良用自己的本领自由自在地为穷苦的乡亲们画画,画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犁耙、耕牛、水车、石磨……(摘自《神笔马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木偶和木偶戏木偶戏表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古代印度、埃及和希腊的墓穴中都发现过木偶的残片。

在当时,木偶戏通常用来讲述神话传说或宗教故事。

不同类型的木偶有不同的操纵方式。

布袋木偶是套在表演者手上的,杖头木偶是通过木棍来操纵的,而提线木偶则是由表演者通过移动钉有提线的木十字架来操纵的。

第二单元车世界教学内容:制作童年的小车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己童年时学步车等的回忆,结合艺术游戏活动,重新体验母爱的温馨与家庭的温暖,感受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结合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的学习,感知体验艺术要素和艺术表现形式。

2.学唱儿童歌曲,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准备:1.一辆真实的小童车或有关童车的影视资料、图片资料。

2.表现车的音像资料,歌曲磁带。

3.本课所需的美术用具、材料和学生作品等。

课型:美术综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大家看,老师手中是什么玩具?对,汽车。

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一个车的世界。

三、新授:单元主题页欣赏各种车辆的发展史如同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向我们展开,从最早的马车、人力车,到汽车、蒸汽火车的出现,车的世界带给我们那么多奇妙的问题,我们在车的世界里发现、探索、创造。

这将是一个充满问题的艺术课,请学生说说已经知道的关于车的故事和事情,知道哪些关于车的音乐、美术、表演作品,在艺术课上与同学们分享。

孩子们个个都是“小车迷”,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

但孩子们喜欢车,熟悉车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让孩子们讲一讲你都看过哪些车,坐过哪些车,有过哪些车的玩具,做过哪些车的游戏,回答肯定是五花八门的。

温馨回忆“小小的车”小小的摇篮车哟,带我入梦乡。

漂亮的玩具车哟,伴我快成长。

飞奔的小童车哟,驮我去远方。

心中的太空车哟,告诉你我的理想。

1.结合生活实际师生共同欣赏不同造型的小童车(可以欣赏童车照片或实物)。

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与童车的小故事。

教师也可以出示一张有关童车的老照片,说一说坐在童车上的小主人。

2.同学们自由谈一谈你都坐过哪些童车,有过哪些车的玩具,想一想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动手给它画下来。

完成美术作业《我的小童车》(想像画或写生均可)。

3.完成美术手工作业《童车》(材料自选)。

小童车快快跑:1.同学们自带车玩具或小童车到操场进行游戏活动(自由组合)。

2.欣赏、观察、了解自己带来的车玩具,看看它们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色彩是怎样搭配的,声响如何,靠什么动力驱动,都有哪些功能等。

3.让我们拿起画笔,画一画美丽的小童车。

课题二遥远的车辙教学内容:制作“老爷车”教学目标:1.欣赏、了解车辆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勤于实践的良好学习品质2.初步掌握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来表现自己喜欢的车辆。

3.在歌曲学习和乐曲欣赏中,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再现不同时代车的发展轨迹。

教学准备:1.不同时期车辆的影视资料、图片资料。

2.乐曲《太平洋2310》和歌曲《驾着马车上市场》的音像资料。

3.各式风格的车辆模型和优秀的学生美术作业。

4.本课学习所需的美术用具、材料等。

课型:美术综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

二、导课:让我们把你收集的“老爷车”的资料展示出来,一起欣赏一下吧。

三、新授:千姿百态的“老爷车”:1.借助图片、影视资料或传媒等形式,学生共同欣赏不同时期车辆的特点和风采。

(欣赏要素:造型特点、色彩表现、动力方式、功能作用等。

)2.师生共同将看到的、听到的、了解的不同时期车辆的基本特征,用语言、肢体动作、画笔、歌曲、诗歌等形式表现出来。

3.结合同学们对车的表述,选择不同时代经典车辆的图片向大家展示,交流欣赏。

如秦始皇铜车马、早期的自行车、蒸汽火车等。

4.选择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手工制作“老爷车”。

《自行车与小汽车》(童话故事)太阳渐渐地落山了,车展大厅里静悄悄的,这时从角落里传来一声叹息:“唉!站了一天了,真累啊!”原来是站在那里的自行车在自言自语。

“看你那副单薄的身架,也好意思来参加车展,真是不知趣。

”说这话的是停在展厅中央的小汽车。

它那尖刻的语言和不屑一顾的样子立刻激怒了大家,大厅里一片喧闹。

“有什么了不起,要是比起《多拉快跑》来你还差的远呢……”说这子的是那大个子“火车头”。

“自行车伯伯,没关系,再大的车展也不应该少了你。

”摩托车拉着自行车的手安慰道。

“什么?你怎么叫它伯伯呢?”小汽车不解地问。

“是的,没错。

”摩托车说:“自行车就是我们摩托车的伯伯,要知道,最早的摩托车就是在自行车上安装了一个引擎而发明的。

不但如此,人们大约在200年前就发明了自行车。

而汽车的发明只是近100年的事情……,小汽车听着、听着,渐渐地涨红了脸,低下了头。

1.依照故事内容组织同学们画小小连环画,启发学生想一想要表现哪些情节,应该怎样去表现。

(学生分组进行,可每人画一个情节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