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在活动中对读书笔记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指导重点: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指导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指导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
我们曾经学习过《小抄写员》一课,大家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读这本风靡世界的《爱的教育》。
(板书课题)二、初步介绍1、了解封面同学们,者是谁?(生答)小结:拿到一本课外读物,首先我们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如果是外国名著,我们还要了解翻译者是谁。
2、了解主要内容了解了课外读物的作者和译者之后,接下来就要读一读前言、编者的话或者是文章简介,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了解主要内容)(《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
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三、阅读正文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近人物角色。
(板书:走近人物角色)1、分析人物。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范文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学习重难点:1.如何阅读《爱的教育》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2.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断。
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
(板书书名)2.老师这段时间很开心,天天看到同学们手捧一本《爱的教育》,老师想知道,你们都读到哪儿,了解了一些什么内容?二、介绍书名及作者《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
书的原名翻译是“心”。
并定名为《爱的教育》。
作品以日记形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的做人的教科书。
用孩子的日记讲述故事,仿佛事情就在我们中间。
读书里的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亚米契斯(1846-1908年),意大利著名作家。
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其中耗时近十年完成创作的《爱的教育》(也译作《心》)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顶峰。
后来他漫游世界各地,著成游记多本,主要有《西班牙》、《荷兰》、《君士坦丁堡》等。
主要内容: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
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
主要人物:安利柯、卡隆、代洛西、可莱谛、克洛西等。
三、学习故事:感人的片段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十月的几篇文章中,去感受,去体会,去接受爱的教育。
2.一个好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爱的教育》的主题和内容1.2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1.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爱的教育》的作者和背景介绍2.2 小说的主线和主要人物介绍2.3 小说中的教育和爱的主题分析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指导:如何阅读《爱的教育》3.2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章节进行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3.3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第四章:教学评估4.1 阅读理解测试:测试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程度4.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4.3 读后感评估: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主题的理解程度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介绍作者和背景,阅读第一章至第五章5.2 第二周:阅读第六章至第十章,进行小组讨论5.3 第三周:阅读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写读后感5.4 第四周:进行阅读理解测试和评估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引入真实的教育案例,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6.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中的教育现象。
6.3 鼓励学生分享感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感受。
7.2 图片展示:让学生带来与《爱的教育》相关的图片,分享图片背后的故事。
7.3 观看改编电影:组织学生观看《爱的教育》改编的电影,讨论电影与小说的差异。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推荐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与《爱的教育》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
8.2 在线讨论区:创建在线讨论区,让学生在课下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悟。
8.3 教育案例库:为学生收集各类教育案例,方便学生查阅和分析。
第九章:教学拓展9.1 参观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了解现实中的教育现象,与小说中的教育主题进行对比。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

《爱的教育》师生共读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一书,并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二、教学过程:(一)激情导人,感受爱。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共读《爱的教育》。
(二)共读《爱的教育》1、了解封面。
⑴这本书,在同学们身边已经有些日子了。
大家有没有认真地看过书的封面,从书的封面,你能感受到什么?2、了解大体内容。
⑴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
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3、了解作品影响。
过渡:这本书不仅故事感人,充满童趣,而且在世界上的影响也非常大。
⑴出示作品影响。
①《爱的教育》出版于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曾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
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
②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读《爱的教育》,有些国家把《爱的教育》作为小学生的教科书来读。
③《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4、作者介绍5、译者简介4、读后感激趣。
这确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译者夏丐尊先生备受感动流着泪读完全书,并决定要将此书介绍给中国的读者。
本书的作者也说过:“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
”1、下面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
4. 通过对作品的深入学习,感悟爱的力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爱的教育》a. 作者简介b. 作品背景c. 作品特点2. 第二课时:掌握阅读方法a. 选择合适的阅读环境b. 制定阅读计划c. 学会做笔记d. 深入理解人物形象3. 第三课时:分享阅读感悟a. 小组内分享阅读心得b. 选取代表进行全班分享c. 教师点评与指导4. 第四课时:探讨爱的力量a. 分析作品中的爱b.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c. 讨论爱的力量5. 第五课时:延伸阅读与拓展a. 推荐类似作品b. 制定个人阅读计划c. 总结收获与成长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爱的教育》并提出疑问。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感悟。
4. 全班交流:选取代表进行全班分享,教师点评并指导。
5. 深入探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爱,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爱的力量。
6. 延伸阅读:教师推荐类似作品,学生制定个人阅读计划。
7. 总结收获:学生总结本次阅读活动的收获与成长。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的质量。
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和感悟程度。
4. 学生延伸阅读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爱的教育》原著。
2. 作者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的简介。
3. 与《爱的教育》主题相关的文章、视频等资料。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引导他们感悟爱的力量。
4. 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汇报人:XXX
目录
01 教学目标
02 教学内容
03 教学方法
04 教学过程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 阅读的方法和 技巧,提高阅
读效率。
学生能够理解 文本的主题和 思想,深入挖 掘文本的内涵。
学生能够通过 阅读文本,拓 展知识面,增 强文化素养。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多元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
为学生提供反馈
及时给予学生口头或书面反馈,指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设计有效的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 受。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发现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 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 态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 内容,布置作业,及时反馈
学生学习情况
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 加强巩固
复习测验:定期进行复习 测验,检测学习效果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拓展 阅读材料,拓宽知识面
教学过程
导入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主题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提问导入:通过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主题 复习导入: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爱的教育》产生兴趣,了解作品背景及主题。
教学内容: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及其背景。
2. 分析《爱的教育》的作品特点,如现实主义、教育题材等。
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主题——爱,并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章节二:人物分析教学目标:通过分析《爱的教育》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
教学内容: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恩里科、卡隆、瓦格纳等。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恩里科的善良、卡隆的勇敢、瓦格纳的努力等。
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这些人物的看法和感受。
章节三:情节解析教学目标:通过解析《爱的教育》中的重要情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教学内容:解析作品中的关键情节,如恩里科与卡隆的友谊、恩里科父母的关爱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关键情节,如恩里科与卡隆的友谊、恩里科父母的关爱等。
2. 分析这些情节对主题的体现,如友谊的力量、家庭的爱等。
3.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节,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章节四:作品鉴赏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爱的教育》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及教育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文学价值,如描写手法、叙事结构等。
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章节五:拓展活动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开展与《爱的教育》相关的拓展活动。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爱的教育》中的某个角色创作一段内心独白。
2. 让学生分组讨论,设想恩里科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会如何应对。
3. 选取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和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欣赏和交流。
走进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走进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走进《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第二实验小学陆春芬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对读书笔记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指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前准备:小说《爱的教育》、多媒体课件五、指导课时:一课时六、指导过程:一、读书名言交流引入,突出主题1.交流读书名言:师: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很爱读书,他们在大量阅读之后,写出了一句句经典的读书感言。
你最喜欢的读书名言是什么?(学生汇报)2.引出罗曼·罗兰的名言:师:同学们积累的读书名言可真多!罗曼·罗兰说的好“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出示)二、交流课内《小抄写员》的感受1.交流学习《小抄写员》的感受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小抄写员》,(出示)你在这篇课文中读自己,发现自己了吗?说说你的感受吧!(生交流感受)相机板书:表达方法、联系实际2.读书方法的引导:师小结:读书就是要这样,用心去感受,联系生活,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同时,对我们高年级同学来说,还要留心作者是怎么写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指板书)三、走向课外《爱的教育》的推荐1.介绍《爱的教育》及作者师:你们知道《小抄写员》这个故事节选自哪本书吗?《爱的教育》板书师:有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吗?知道作者是谁吗?(出示)作者简介: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是意大利十九世纪最着名的作家,青年时代就成了一名步兵军官,着有《军事生活》一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爱的教育阅读指导
课教学设计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走进《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第二实验小学陆春芬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对读书笔记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重点:
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指导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前准备:
小说《爱的教育》、多媒体课件
五、指导课时:一课时
六、指导过程:
一、读书名言交流引入,突出主题
1.交流读书名言:
师: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很爱读书,他们在大量阅读之后,写出了一句句经典的读书感言。
你最喜欢的读书名言是什么?
(学生汇报)
2.引出罗曼·罗兰的名言:
师:同学们积累的读书名言可真多!罗曼·罗兰说的好“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出示)
二、交流课内《小抄写员》的感受
1.交流学习《小抄写员》的感受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小抄写员》,(出示)你在这篇课文中读自己,发现自己了吗?说说你的感受吧!
(生交流感受)相机板书:表达方法、联系实际
2.读书方法的引导:
师小结:读书就是要这样,用心去感受,联系生活,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同时,对我们高年级同学来说,还要留心作者是怎么写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指板书)
三、走向课外《爱的教育》的推荐
1.介绍《爱的教育》及作者
师:你们知道《小抄写员》这个故事节选自哪本书吗?《爱的教育》板书
师:有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吗?知道作者是谁吗?(出示)
作者简介: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1846--1908)是意大利十九世纪最着名的作家,青年时代就成了一名步兵军官,着有《军事生活》一书。
他曾游历过许多国家,发表过着名的游记有《西班牙》、《摩洛哥》。
其中亚米契斯最擅长描写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爱的教育》使他成为世界级的大作家。
对这本书你还有哪些了解?(出示)(生回答)
主要内容:《爱的教育》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
这本书以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的口吻,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身边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
2.影响介绍:(出示资料)
①夏丏尊先生的眼泪
师:最早将这本书翻译到我国的,是着名的语文教育家夏丏尊先生。
他在序言中写道:“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文,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书中叙述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于是不觉就感激得流泪。
”
②亚米契斯的自白
本书的作者亚米契斯也说过:“凡是读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它所饱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荡的情愫无不使所有的人流下动情的眼泪……”
3.师:由《小抄写员》我们已感受到了深挚的父子之情,那么,这本书还将带给我们怎样的爱的教育呢?一起来读这本书吧。
(指板书)
四、运用读书摘记的方法阅读《扫烟囱的孩子》
1.师:读书要有方法。
《小抄写员》一课同学们撰写了读后感,有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2.出示表格,明确项目。
(出示表格)
教师补充说明要求。
师:《爱的教育》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我们先来认识一个《扫烟囱的孩子》。
3. 阅读《扫烟囱的孩子》
①学生自读,做笔记。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故事,边读边圈点。
读完以后再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
提示: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圈点会让你收获更多。
(学生读故事,写读书笔记,师巡视指导)
②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向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读书笔记?
A概括主要内容:让学生说精炼,说梗概。
师:着名的文论专家周振甫先生曾说过:“读过一篇文章或一部书,要能够用极扼要的话,把这篇文章的主旨说出来,这才是真有体会。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
B最打动“我”的情节及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词句部分,让学生互相补充。
*“扫烟囱”的孩子的可怜
a.工作的辛苦
b.知道“扫烟囱”是个怎样的工作吗?补充资料。
(出示)
*女孩子们关心地询问、同情
*“慷慨解囊”
*热心地号召其他人
C学生分角色表演
师: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来演一演这感人的情景。
D学生举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E从《扫烟囱的孩子》故事中,让你对爱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播放音乐)
学生交流对爱的理解。
师小结:同学们都感受到了《爱的教育》,就是:每天都要比昨日更好。
要做良心赞誉的事,做父亲喜欢的事,使老师、兄弟以及其他人能爱你的事……每夜母亲吻我的时候,使我能对她说:今夜你吻的是一个比昨夜更高尚、更好的孩子。
(出示)
五、拓展延伸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1.阅读其他故事:
师:希望你们都能在爱中成长,书中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请你们打开书中的目录,快速浏览,看看你最想读哪个故事?
2.制作卡片:
师:下面请你选一个最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把你的感悟写在卡片上。
学生交流,把感悟卡片贴到前面。
(播放音乐)
3.总结升华:
师:这里有对父母老师的尊敬,有对朋友同学的帮助,有对祖国民族的热爱……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真谛。
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去读这本书,我们将在下个月召开召开“爱伴我成长”的班级读书会。
师:冰心老人有句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让我们一起去品读《爱的教育》,懂得爱,学会爱,奉献爱,让这个世界变成美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