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转本计算机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专转本计算机知识点总结

专转本计算机知识点总结

专转本计算机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主机、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功能与工作原理。

2.计算机的分类:按规模分为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按用途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等。

3.计算机的性能指标:主频、运算速度、存储容量、输入输出速度等。

4.计算机数制: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

5.计算机内部表示和运算:原码、反码和补码的概念与相互转换;整数和浮点数的内部表示和运算。

二、计算机网络与通信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按地理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按功能分为客户/服务器网络和对等网络等。

2.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各层次的功能和协议;IP、TCP和UDP协议的特点与用途。

3.网络设备和技术:交换机、路由器、网关和防火墙的功能与特点;以太网、无线网络和光纤网络的原理和应用。

4.网络通信和安全:TCP连接的建立和断开过程;HTTPS、VPN和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

三、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2.进程管理:进程的概念、状态和调度算法;线程和多线程的概念与应用。

3.内存管理:内存的分配与释放、内存的保护和地址转换等。

4.文件管理:文件的组织、存储和操作;文件系统的种类与特点。

5.设备管理:设备的分配与调度、设备的驱动和中断处理等。

四、数据结构与算法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线性结构、树结构和图结构等;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的特点与应用。

2.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的描述和特性;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常见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常见算法:查找算法、排序算法和图算法等的原理和实现。

5.算法设计策略:递归、分治、贪心和动态规划等的思想和应用。

五、数据库与SQL语言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数据模型和数据模式的概念。

专升本计算机超全知识点

专升本计算机超全知识点

专升本计算机超全知识点
1.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
与算法、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安全及数据库等内容;
2.程序设计基础:包括程序设计思想、程序语言及其特点、程序设计
方法等;
3.计算机系统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计算机汇编语言、操作系
统原理及多处理系统;
4.软件工程:按照软件工程的系统化研究方法、过程、技术,以及软
件质量、测试、维护等进行设计和实现;
5.计算机图形学:主要研究计算机图形学及其应用,如图形系统设计、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图形与图像处理等;
6.人工智能:依据人工智能领域各种理论,以程序、模型、硬件等方式,实现人类的智慧与智能思维;
7.编译原理:包括编译器的原理、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生成等;
8.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开发软件系统,加快系统设计、分析、优化的整个过程;
9.数据挖掘: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挖掘那些有用而
又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知识;。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基础,它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计算机的组成结构: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部存储器等多个部件组成。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内存用于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输出给用户;外部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进行信息的表示和处理。

计算机工作的基本过程是:接收输入信息、存储输入信息、执行程序、存储输出信息、输出信息给用户。

计算机通过执行一条又一条的指令来完成各种操作,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

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之间相互连接和通信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不同规模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是主机、通信介质和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使用协议进行通信,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4.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 OS等。

5.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

常见的数据结构有线性表、树、图等。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它包括排序、查找、图算法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可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以上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下面再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6.数据类型和变量:计算机程序处理的数据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

变量用于存储程序中的数据,它具有类型和值。

7.数制转换: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是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知识点

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知识点

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知识点》①基本定义:专升本计算机考试知识点就是在专升本计算机考试里会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内容。

这些知识涵盖计算机基础、软件应用、编程概念、网络知识等很多方面。

比如说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像我们通常说的机箱里的CPU、硬盘、内存条这些部件都是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②重要程度:在这门学科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计算机知识在现代社会几乎无处不在。

要考上本科,这个考试科目所占的比重不小,就好比是通往本科大门的一块重要敲门砖。

如果计算机知识学得不好,那就像是在赶路的时候腿受伤了,想快也快不起来。

③前置知识:早一点要掌握的,像是基本的数学概念(像简单的计算、逻辑判断等),因为计算机编程里会用到算术逻辑。

还有基本的英语知识,毕竟计算机很多术语都是英文的缩写,像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要是不懂英文,这都没法理解。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场景非常多。

比如说在办公方面,我们会用到Word来写文档、Excel来做表格进行数据统计;网络购物的时候,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数据传输保密等计算机知识;在家里想组建个小局域网共享文件,这也得用到网络知识。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整个计算机学科里,就像一张大地图中的各个小块。

像计算机硬件知识是基础的部分,就像是盖房子打地基一样;然后软件知识是在硬件基础之上的,软件要在硬件环境里运行。

而网络知识又像是连接各个计算机设备的桥梁。

②关联知识:跟好多东西都有联系。

计算机硬件知识跟电路知识有联系,就像硬件里的供电相关的部分要用到电路原理。

软件知识和算法是配套的,算法就像是软件的灵魂,指导软件按照什么样的逻辑来运行。

网络知识与通信知识又紧密相连。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比较大的一点是编程知识,像编程里的逻辑判断容易让人迷糊。

因为编程要求的思路特别严谨。

还有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涉及到很多加密算法这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关键点就是要理解原理,并且能在实际场景里应用。

(完整word)专转本计算机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推荐文档

(完整word)专转本计算机基本知识点总结大全,推荐文档

专转本计算机基础点知识总结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处理包括: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施用(2)信息技术概念: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进行信息处理的技术。

(3)信息技术包含: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系统功能的通信技术扩展大脑计算功能的计算与存储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4)信息化与信息产业:所谓信息化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与传播进行前面改造,使人类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发生变革的过程,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5)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光电技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

1.2:微电子技术简介(1)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集成电路简写IC(2)集成电路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砷化镓(3)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电子元件(集成度)可分为小规模(小于100),中规模(100-3000)、大规模(3000-10万)、超大规模(10万-100万)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100万);按照集成电路的用途划分,可以分为通用集成电路和专用集成电路。

(4)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简单的门电路或单级放大器为集成对象,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现代PC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等都是超大规模或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5)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尺寸越小,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越快(6)摩尔定律:单块集成电路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翻,目前,主流微处理器都是大致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

(7)IC卡又称为集成电路卡,不受磁场影响,可靠存储数据,IC卡分为存储器卡与CPU卡,存储器卡主要用于安全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如电话卡,水电费卡,公交卡,医疗卡。

计算机专升本知识点

计算机专升本知识点

计算机专升本知识点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很重要啊!就像建房子得先有牢固的根基一样。

比如你的电脑,没有那些硬件的完美配合,怎么能顺畅运行呢?
2. 操作系统,哇哦,这可相当于计算机的大管家呀!想想看,没有个好管家来调度,各种程序怎么能有序工作呢?像手机系统的流畅运行不就靠它嘛!
3. 数据库管理,这简直就是数据的宝藏库呀!企业的各种信息都靠它来管理呢,这不就跟你把自己的宝贝都好好整理放在一个地方一样吗?
4. 编程语言,嘿呀,这可是让计算机听我们话的魔法呀!比如说用Python 写个小程序,多有意思,计算机就乖乖照做啦。

5. 数据结构与算法,哎呀呀,这就好比解难题的妙招!比如怎么快速找到大量数据中的某个特定信息,就得靠这些知识啦。

6. 计算机网络,哇塞,让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连起来啦!就像你和朋友即使隔得很远也能通过网络聊天,这可多亏了它呢。

7. 软件工程,这可是指导怎么做出好软件的指南呀!没有它,那些大型软件怎么能有条不紊地被开发出来呢,对吧?
8. 多媒体技术,哇哦,让我们的计算机变得多姿多彩啦!像那些好看的视频和动听的音乐,不都是靠它嘛。

9. 人工智能,天呐,这是未来的方向呀!你想想,以后会有超级智能的机器人和我们一起生活,不就得靠这些知识来发展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计算机专升本知识点真的都超级重要呀,一定要好好掌握!。

计算机专升本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专升本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专升本的重点知识点总结计算机专升本是许多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们进一步提升学历的一种途径。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学生们需要对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总结。

本文将对一些计算机专升本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数据结构与算法1. 数组:了解数组的概念、特点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

2. 链表:掌握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3. 栈和队列:理解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熟悉它们的实现方法及应用场景。

4. 树和二叉树:了解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熟悉它们的存储结构和遍历方法。

5. 图:掌握图的基本概念,了解图的存储结构和常用的遍历算法。

6. 排序算法:熟悉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等。

7. 查找算法:了解线性查找和二分查找两种基本查找算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

二、操作系统1. 进程与线程:理解进程和线程的概念,熟悉它们的创建、调度和同步等操作。

2. 内存管理:了解内存的分段和分页管理方式,掌握虚拟内存、页面置换算法等相关内容。

3. 文件系统:熟悉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文件的管理方式,了解磁盘调度算法。

4. 进程间通信:掌握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如管道、信号量、消息队列等。

5. 死锁:了解死锁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学习如何检测和解决死锁问题。

三、数据库1. 关系数据库:熟悉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了解表的设计和关系代数运算。

2. SQL语言: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法,能够进行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3. 数据库索引和优化:了解数据库索引的作用和原理,学习如何进行数据库性能优化。

4. 事务和并发控制:理解事务的概念和特性,学习并发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四、计算机网络1. OSI模型:熟悉OSI模型的七层结构,了解每层的功能和协议。

2. TCP/IP协议:理解TCP/IP协议族的基本概念和协议,掌握IP地址的分类和子网划分。

3. 网络传输:了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路由选择算法,学习网络的拥塞控制机制。

2024山东专升本计算机知识点

2024山东专升本计算机知识点

2024山东专升本计算机知识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定义及分类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指令执行逻辑和算术运算,并能处理各种数据的电子设备。

按照规模和功能的不同,计算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等。

2.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等。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内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显卡控制计算机的图像输出,主板是各部件的连接中枢。

3. 计算机软件分类及功能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为计算机硬件提供支持和管理的程序,如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应用软件则是为用户解决具体问题的程序,如办公软件、图形设计软件等。

4.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分类有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通过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分类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资源,并为用户和其他软件提供界面和服务。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和iOS等。

2. 文件管理与进程管理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对文件的组织和管理,包括文件的创建、读取、写入和删除等操作。

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对进程的创建、调度和终止等操作,保证计算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进程间的良好协作。

3. 内存管理与虚拟内存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对内存的分配与释放,以及内存地址的映射和保护等工作。

虚拟内存是一种扩展内存的技术,使得程序可以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内存空间。

4. 设备管理与I/O操作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对计算机外部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包括设备的初始化、中断处理和驱动程序的安装等。

I/O操作是指输入和输出操作,包括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和数据传输等。

三、计算机网络与通信1. 网络协议与通信原理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规则和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转本计算机知识点总结第1章信息技术概述1. 4类信息器官:感觉器官,神经器官,思维器官(大脑),效应器官2. 4类基本信息技术:感测与识别技术,通信与存储技术,计算与处理技术,控制与显示技术3.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可以进行通信、翻译转换或加工处理4. 信息与物质、能源类似,是一种资源5. 从信息表达的角度看,“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也是程序处理的对象),“信息”是数据的内涵6. IT的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和激光技术7. IC集成电路的常见封装形式有:单列直插式(SIP)、双列直插式(DIP)和阵列式(PGA)8. VLSI芯片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有:晶圆处理、晶圆针测、封装、测试9. IC是1956年出现的,其制造材料是硅(Si),砷化镓(GaAs)等10. IC按包含的电子元器件(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的个数分为:SSI(<100),MSI(100-3000),LSI(3000-10万),VLSI(10万-100万),ULSI(>100万),GSL11. IC按功能分为数字IC和模拟IC;按用途分为通用IC(如存储器、CPU等)和专用IC12. IC的工作速度取决于芯片中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13. Intel公司的创始人摩尔1965年在《电子学》杂志上预测,单块IC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摩尔定律不是一直成立14. IC卡按卡中所镶嵌的集成电路芯片分为:存储器卡(如:公交卡)和CPU卡(如:SIM卡)15. IC卡按使用方式分为:接触式IC卡(如:电话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如:第2代身份证)16. 通信的基本任务是传递信息,由三个要素组成,即信源,信道,信宿17. Modem(调制解调器)的功能是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调制的方法有三种:调幅,调频,调相18. Modem(调制解调器)的种类有电话Modem,ADSL Modem,Cable Modem等19. “调制”为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即D/A转换20. “解调”为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即A/D转换21. 信道多路复用技术主要有: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四种22. 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最基本的多路复用技术是“时分复用TDM”23. 以光纤为传输媒质的光纤通信一般采用“波分复用WDM”24. 传输模拟信号的有线电视系统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频分复用FDM”25. 传统的有线载波电话,无线电广播和模拟电视采用的都是“模拟通信技术”26. 微波接力通信采用“模拟调频传输技术”可以进行大容量信号传输27.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信道带宽,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端-端延迟28. 数字通信是当代通信的主流,其优点有抗干扰能力强,易于控制差错,易于加密处理,保密强度高等29. 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缆30. 无线传输介质有:无线电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红外线,激光31. 中波沿地面传播,绕射能力强,适合广播和海上通信32. 短波具有较强的电离层反射能力,适合环球通信33. 微波,频率极高,波长很短,直线传播,无绕射能力。

34. 微波信号需要中继实现远距离传输,用于微波中继的有:地面中继站,卫星中继站,大气对流层反射35. 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技术和空间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信距离远、频带宽、容量大、干扰小、信号稳定36. 卫星通信系统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信号的,由通信卫星,地球站点,信道三部分组成37. 移动通信包括蜂窝移动(如手机),集群调度,无绳电话,寻呼系统,卫星系统38. 移动通信技术分为:第1代模拟技术,第2代数字技术(如GSM(CDMA、GPRS),JDC,IS-95)和3G39.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如手机、呼机、无绳电话),基站和移动电话交换中心三部分组成40. 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有:中国和欧洲的GSM系统(如CDMA、GPRS业务)、美国的IS-95系统、日本的JDC系统41. 第3代(3G)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有:欧洲的WCDMA、日美韩的CDMA2000和中国的TD-SCDMA42. 逻辑代数是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在19世纪提出的,又称为布尔代数43. 逻辑代数中最基本的逻辑运算有三种:逻辑加(即“或”运算),逻辑乘(即“与”运算),和取反运算44. 逻辑加的口诀是均0才0;逻辑乘的口诀是均1才1;逻辑异或的口诀是同则0,异则145. 完成基本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门电路”46. 比特的存储使用一种称为“触发器”的双稳态电路完成,1个“触发器”可以存储1个比特47. 经常使用的存储容量的计量单位有:b,B,KB,MB,GB,TB48. 经常使用的传输速率的计量单位有:b/s,kb/s,Mb/s,Gb/s,Tb/s49. 数字在计算机中均是以“补码”形式存放的50. 正数有原码、反码、补码,并且是相同的;负数有原码、反码、补码,并且是不相同的51. 负数的“由原码求补码的口诀”是:最高位的符号位“1”保持不变;其余各位取反,再在末位加“1”52. 负数的“由补码求原码的口诀”是:最高位的符号位“1”保持不变;末位先减去“1”,然后再取反53. 8个二进制位的原码表示的无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0,255]54. 8个二进制位的原码表示的带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127,+127]55. 8个二进制位的补码表示的带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128,+127]56. 16个二进制位的原码表示的无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0,65535]57. 16个二进制位的原码表示的带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32767,+32767]58. 16个二进制位的补码表示的带符号整数取值范围是[-32768,+32767]59.n个二进制位表示无符号整数时,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0,2n-1]60.n位原码表示带符号整数时,可表示数值的范围是[-2n-1+1,2n-1-1]61. n位补码表示带符号整数时,可表示数值的范围是[-2n-1,2n-1-1]62. 任意一个实数在计算机内部使用“指数”(即“阶码”,是一个整数)和“尾数”(是一个纯小数)来表示63. 阶码位数越多,数的范围越大;尾数位数越多,数的精度就越高;相同长度的浮点数和定点数,前者表示的数值范围比后者大得多64. 十进制(D)整数向其它各种进制(假设为R进制)转化的方法是:除R取余,逆序输出65. 十进制(D)小数向其它各种进制(假设为R进制)转化的方法是:乘R取整,正序输出66. 其它各种进制数向十进制数转化的方法是:各个数位上的数乘上各个数位上的权值,然后再进行累加67. 所有的十进制整数均可用其它进制精确的表示出来68. 并不是所有的十进制小数均可用其它进制精确的表示出来第2章计算机组成原理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2. 第1代(主要元器件:电子管;应用领域:科学计算)3. 第2代(主要元器件:晶体管;应用领域:数据处理)4. 第3代(主要元器件:SSI、MSI;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5. 第4代(主要元器件:LSI、VLSI;应用领域:PC、Internet、多媒体)6.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7. 从逻辑上来讲,计算机硬件主要有: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总线8. 大多数计算机中只包含一个CPU,CPU是专门承担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运行任务的微处理器9. 输入设备主要有:键盘,鼠标 (触摸屏、指点杆、轨迹球) ,扫描仪,麦克风,光笔,DC,DV10. 输出设备主要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投影仪11. 计算机中总线主要有:处理器总线 (即CPU前端总线) 、存储器总线、I/O总线(即主板总线);每类总线中都包含“地址线AB”、“数据线DB”、“控制线CB”12. 按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价格可分为四大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个人计算机 (如:工作站)13. 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理论(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14. CPU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寄存器 (几十个,临时存储中间数据或结果);运算器 (即ALU,可做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 (CPU的大脑,用来解释指令的含义、控制运算器的操作、记录内部状态)15. 程序由一条一条的机器指令(简称指令)组成,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组成;每条指令必须有操作码,但可能会没有操作数,操作码决定了操作数的个数16. 每一种CPU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组指令(即指令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是:Fetch(取指令),Decode(指令译码),Execute(指令执行),Store(存储运行结果)17. 4004,8008,8080,286,386,486,Pentium,P1,P2,P3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没有P4的指令系统中的指令多,故在P4上能运行的程序不一定能在Pentium,P1,P2,P3运行(向下兼容)18.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字长(即ALU一次同时执行的二进制位数),主频(即CPU时钟频率),CPU前端总线速度,Cache容量,指令系统,逻辑结构19. Core 2/3.2GHz/1GB/160GB:20. CPU型号,主频,内存条容量,硬盘容量21. 主板上的部件主要有:CPU插座,芯片组,存储器插槽,PCI总线插槽,BIOS,CMOS,电池22. 芯片组一般由2块VLSI组成,一个是存储控制器(MCH,俗称北桥芯片),一个是I/O控制器(ICH,俗称南桥芯片);芯片组性能的优劣,决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坏与级别的高低23. 芯片组提供了CPU的系统时钟,决定着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最大容量、速度及内存条的类型,也决定了主板上所用的CPU的类型和速度和总线频率24. BIOS存放在ROM中,是一组编译好的机器语言程序,一般不作修改25. BIOS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的程序:POST(加电自检程序),系统自举(读出系统引导程序),CMOS设置程序(增加、减少硬件,更改系统日期时间等),基本外设驱动程序(如:键盘、硬盘、显示器等)26. 计算机存储器分内存和外存两大类;内存容量相对较小,速度相对较快,价格相对较高27. 内存储器主要有(按存取速度由快到慢):寄存器,Cache,主存(RAM和ROM)28. 外存储器主要有(按存取速度由快到慢):硬盘,移动硬盘,优盘,光盘,软盘,磁带29. RAM分为DRAM(主要用来制造内存条和硬盘中的缓存)和SRAM(主要用来制造Cache);SRAM比DRAM成本高、速度快30. 优盘、数码相机、BIOS均是使用Flash ROM(即快擦除存储器)制造的31. 内存条的地址访问线(即地址访问的位数)若为32根,则该内存条的最大存储容量是232 Byte,即4GB32. SDRAM是单列直插式内存条(单面存储数据),DDR、DDR2、DDR3双列直插式内存条(两面存储数据);一个时钟周期内,SDRAM只能实现1次数据传送,而DDR 是2次,DDR2是4次,DDR3是8次33. 可以存储当前正在CPU中运行的程序和处理的数据的存储器有RAM、ROM、Cache、寄存器34. I/O总线上有三类信号:数据信号,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对应的线路分别叫DB,AB,CB35. 总线带宽(MB/s)=数据线宽度(bits)/8×总线工作频率(MHz)×每个总线周期传输数据的次数36. 常见的I/O接口有:串口(COM1和COM2),并口,PS/2串口(6针,圆形),RS232串口(9针,D型),USB,IDE,SATA,SCSI,IEEE-1394和红外线接口37. USB接口分为三种:USB1.0(1.5Mb/s),USB1.1(1.5MB/s),USB2.0(60MB/s);串口;4线连接器;一次最多连接127个设备;向外设提供+5V电压38. IEEE1394主要用来连接音、视频设备,速度50MB/s-100MB/s;串口;6线连接器;一次最多连接63个设备,在笔记本电脑上一般作为标配存在39. 键盘是计算机系统的标准配置、必须有;它的接口有:AT(RS232),PS/2,USB,无线接口40. 键盘上的12个功能键(F1~F12)的具体功能是由正在前台执行的“程序”决定的41. 鼠标器是1984年发明的,种类有机械式,光电式等,如指点杆,触摸屏,轨迹球,手柄,光笔等,接口主要有:PS/2,RS-232,USB,无线接口42. 扫描仪分为三种:手持式(超市、书店),平板式(办公室),胶片专用滚筒式(专业印刷排版领域)43. 扫描仪的核心器件是CCD(电荷耦合器件),性能指标有:分辨率、色彩深度、扫描幅面,接口类型44. DC(数码相机) 核心器件是CCD(旧)或CMOS(新);存储介质是Flash ROM;像素数目在200万-300万的已能满足一般使用45. CRT与LCD比较,后者工作电压低,无辐射,功耗小,不闪烁,广泛应用于笔记本,DC,DV,TV中46. 彩色显示器彩色由三基色R、G、B合成,若采用真彩色(24位)表示,则可显示出224种颜色(即1600多万)47. 显卡(即显示控制器,显示适配器)由显示控制电路、绘图处理器(GPU)、接口电路和显示存储器(即VRAM :存储显示屏上正在显示的所有像素的颜色信息)组成;与主机的接口有:AGP、PCI-E;显卡的输出接口有3种:VGA接口、DVI 接口和S端子48. VRAM的存储单元与内存条的存储单元格是统一编址的,CPU可以直接访问VRAM49. 打印机的类别有三种:针式、喷墨、激光;性能指标有:打印精度(dpi)、打印速度(PPM)、色彩数目、耗材成本等;与主机的接口主要并行口、USB接口、和SCSI接口50. 针式打印机的特点有:击打式、成本低、速度慢、多层套打(最大特点)、适合于银行、证券打印票据、存折等;主要耗材是色带51. 喷墨打印机的特点有:非击打式、成本高、效果好、适合于专业彩色打印;主要耗材是墨水;目前技术专利有压电喷墨技术(Epson公司)和热喷墨技术(Canon和HP公司),其关键技术体现在“喷头”上52. 激光打印机的特点有:非击打式、成本适中、速度快、质量高、噪音低、适合于日常办公用;主要耗材是碳粉、硒鼓;它是激光技术和复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53. 直径为3.5英寸(每英寸为2.54厘米)软盘总容量实际是1.41MB(约为1.44MB,可用容量是1.38MB),含2个记录面(即软盘盘片的正反面)、每个记录面含80个磁道,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每个扇区的容量是512字节;最外面的是0号磁道,最里面的是79号磁道;在软盘的不同磁道上的扇区的存储密度是“不同”的,内磁道密度大,外磁道密度小54. 硬盘的盘片有1-5张,材料主要有铝合金和玻璃,直径有3.5英寸、1.8英寸等;转速一般有:5400r/m和7200r/m;其激光读写磁头并未和盘片接触,磁头沿“半径方向”往返运动;定位硬盘上的一块数据需要三个参数:磁头号(即记录面号)、柱面号(即磁道号)、扇区号;每个扇区的容量是512字节;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容量(60GB,80GB,100GB,120GB等)、平均存取时间(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寻道时间)、缓存容量(DRAM芯片、越大越好)、数据传输速率(100MB/s-300MB/s)、接口类型(IDE,ATA串口)等例子:假设有一个硬盘,寻道时间是2ms,转速为7200r/m,请问其平均存取时间?平均存取时间T=2+(60*1000ms)/7200/2=2+4=6ms55. 光盘分为CD(CD-ROM只读型,CD-R可记录一次型,CD-RW可多次改写型);DVD(DVD-ROM只读型,DVD-R可记录一次型,DVD-RW可多次改写型);BD(BD-ROM只读型,BD-R可记录一次型,BD-RW可多次改写型);它们的光道是“1条由里向外的螺旋道”56. 光盘驱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数据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是以第1代CD-ROM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150KB/s)作为基本度量单位(即“倍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