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初中数学中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内容,它的解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常用的三种解法。

方法一:等式法等式法是最直接、简单的解法。

对于形如ax + b = 0的一元一次方程,先将方程转化为等式,再通过逆运算求解。

举个例子:解方程2x + 3 = 9。

首先,将等号两边的3移项,得到2x = 9 - 3。

接着,利用逆运算将2x转化为x,得到x = (9 - 3)/ 2 = 6 / 2 = 3。

因此,方程2x + 3 = 9的解为x = 3。

方法二:图像法图像法通过绘制一元一次方程的图像,利用图像上的交点确定方程的解。

仍以方程2x + 3 = 9为例。

首先,将方程转化为y = 2x + 3的形式。

然后,在直角坐标系上绘制出y = 2x + 3的图像,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最后,观察图像与x轴的交点,即可确定方程的解。

在本例中,交点坐标为(3, 0),即x = 3。

因此,方程2x + 3 = 9的解为x = 3。

方法三:代入法代入法是通过给定的解代入方程,检查方程的等式成立情况,从而求解方程。

以下为代入法的步骤:1. 已知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的解为x = k。

2. 将k代入方程中的x,并计算等式两边的值。

3. 若等式两边的值相等,则k是方程的解。

假设要解方程3x - 2 = 7,已知解为x = 3。

将x = 3代入方程,得到3 * 3 - 2 = 7。

计算等式两边的值,得到9 - 2 = 7,等式成立。

因此,方程3x - 2 = 7的解为x = 3。

这三种解法是初中数学中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方法。

通过等式法可以直接得到方程的解,图像法能够直观地观察方程的解,代入法则通过验证给定的解是否满足方程来求解方程。

同学们在学习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法来解题。

需要注意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应当注意整理方程,移项合并同类项后,再进行解法的运算。

同时,在使用代入法时,需要验证解是否符合原方程,以免出现疏忽和错误。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初中数学人教版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初中数学人教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方程3x–5=8–4x移项后,正确的是A.3x–4x=8+5 B.3x–4x=8–5C.3x+4x=8–5 D.3x+4x=8+52.解方程时,不需要合并同类项的是A.3x=2x+1 B.4x=3x+2C.2x=1 D.6x–5=13.下列各变形中,不正确的是A.从x+3=6,可得x=6–3B.从2x=x–2,可得2x–x=–2C.从x+1=2x,可得x–2x=1D.从2x–4=3x+8,可得2x–3x=8+4A.①B.②C.③D.④5.已知方程2x+1=8,那么4x+1的值等于A.17 B.16C.15 D.19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6.由方程x–9=–15,可得x=–15+__________,这是根据__________,在等式两边都__________,所以x=__________.7.若5x–7的值与4x+9的值相等,则x的值为__________.8.2x–7与4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9.判断下列方程的求解过程是否正确,说明原因:10.解下列方程.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方程3x–5=8–4x移项后,正确的是A.3x–4x=8+5 B.3x–4x=8–5C.3x+4x=8–5 D.3x+4x=8+5【答案】D【解析】方程3x–5=8–4x,移项得:3x+4x=8+5.故选D.2.解方程时,不需要合并同类项的是A.3x=2x+1 B.4x=3x+2C.2x=1 D.6x–5=1【答案】C3.下列各变形中,不正确的是A.从x+3=6,可得x=6–3B.从2x=x–2,可得2x–x=–2C.从x+1=2x,可得x–2x=1D.从2x–4=3x+8,可得2x–3x=8+4【答案】C【解析】A、将3从等号左边移到右边,变为–3,正确;B、将x从右边移到左边,变为–x,正确;C、将2x从右边移到左边,变为–2x,正确,但将1从等号左边移到右边不变号,错误;D、将3x从右边移到左边,变为–3x,正确,将–4从等号左边移到右边变为4,正确.故选C.4.解方程4(y–1)–y=2(y+12)的步骤如下:解:①去括号,得4y–4–y=2y+1②移项,得4y+y–2y=1+4③合并同类项,得3y=5④系数化为1,得y=53.经检验y=53不是方程的解,则上述解题过程中是从第几步出错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第②步中将y的符号弄错,而出现错误,应为4y–y–2y=1+4而不是4y+y–2y=1+4.故选B.5.已知方程2x+1=8,那么4x+1的值等于A.17 B.16 C.15 D.19【答案】C【解析】方程2x+1=8,解得:x=3.5,把x=3.5代入4x+1得:14+1=15,故选C.学#@科网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6.由方程x–9=–15,可得x=–15+__________,这是根据__________,在等式两边都__________,所以x=__________.【答案】9;等式的性质1;加9;–67.若5x–7的值与4x+9的值相等,则x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16【解析】根据题意得:5x–7=4x+9,解得:x=16.故答案为:16.8.2x–7与4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____.【答案】3 2【解析】依题意得:2x–7=–4,即2x=3,系数化1得:x=32.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9.判断下列方程的求解过程是否正确,说明原因:(1)–6x+3x=–1–8.解:合并同类项,得–9x=–9.系数化为1,得x=1.(2)5x+4x=18.解:合并同类项,得9x=18.系数化为1,得x=12.【答案】(1)不正确,理由见解析;(2)不正确,理由见解析.10.解下列方程.(1)9x–7=10x+8;(2)2.3y–3.8=4.8y+1.2;(3)32x–2.8+x=0.7:(4)113x–112=105x+16;(5)|x|+2=3.【答案】(1)x=–15;(2)y=–2;(3)x=75;(4)x=132;(5)x=1或–1.【解析】(1)移项,得:9x–10x=8+7,合并同类项,得:–x=15,。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_PPT1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_PPT1

(上底+下底)×高=梯形面积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列方程:
.
2 方程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m = .
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快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慢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快车比慢车早 1 h经过 B 地,A,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2)甲种铅笔每支0.
(2) 一台计算机已使用 1700 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 2450 h?
积是 40 cm2,求上底.
70(z-1)=60z 400x = 3000,
解:设 是一元一次方程.
x
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
2450
h.
问题1 每个方程中,各含有几个未知数?
下列时间关系:
问题1 每个方程中,各含有几个未知数?
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 2450 h? 对于方程4x = 24,容易知道 x = 6可以使等式成立, 对于方程 170+15x =245,你知道 x 等于什么时,等式成立吗?
(2)甲种铅笔每支0.
方程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m = .
实际问题
抓关键句子找等量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
设未知数列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 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三、运用新知
对于方程4x = 24,容易知道 x = 6可以使等式成立, 对于 方程 170+15x =245,你知道 x 等于什么时,等式成立吗? 我们来试一试.
四、巩固新知
4. 已知方程 (m 2)x( m 1) 3 m 5 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 求 m 的值,并写出其方程.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

x
9
x
x
1701
93
x
.3
依题意可列方程
并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x = -2187
巩固练习
练习 解下列方程: (1)5x - 2x = 9
解:合并同类项,得 3x = 9
系数化为1,得 x= 3
(2)x 3 x 7 22
解:合并同类项,得
2 x=7
系数化为1,得
x= 7 2
(3)-3x + 0.5x = 10 解:合并同类项,得
名为《对消与还原》. “对消”与 阿尔-花拉子米
“还原”是什么意思呢?
(约780—约850)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 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 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方法一:
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计算机x台,则去年 购买计算机 2x台,今年购买计算机4x台.
3
即这三个相邻的数的和不能等于84.
课堂小结
x+2x+4x=140 合并同类项
7x=140 系数化为1
x=20
等式的性质2
理论依据 ?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学反思
本课时作为解一元一次方程方法的讲解课,首先以 学生喜闻乐见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体现了数学与 现实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来解方 程,来感受方法的简洁性,并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熟 练程度.本课时在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时,注重算理,创设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条件,并通过画 框图、标箭头的方式辅助学生分析.本课时教学应采用引 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与交流,以达到教学效果.

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课件初中数学

7.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课件初中数学
临朐县城关中学 张鹏
临朐县城关中学
临朐县城关中学
学习目标
• 1.通过对方程变形的探究和训练,理解移项法则, 并能应用移项法则对方程进行变形。
• 2.通过具体的系数化1的专项训练,知道如何将方程 的系数化1,明白其变形依据。
• 3.通过典题讲解与习题训练,知道解简单一元一次 方程的步骤,体会解方程过程中方程的转化过程, 运算时要细致、认真。
注意: (1)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同乘未知数系数的倒数) (2)系数化1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2。
临朐县城关中学
观察下列方程的解法对吗?如果不正确,怎么改正?
解方程:-3x=2
解:系数化为1得,
x=- 3 2
x=- 2 3
临朐县城关中学
解方程篇
典题1 1.解方程 (1) 5x+1=4x-2
临朐县城关中学
系数化1篇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形如“ax=b”方程化成“x=c”的形式.
(1)6x=-24 解:方程系两数边化同1除,以得6得
x=-4
(2) - 3 x=-6
5
解: 方系程数两化边1同,乘得 - 5 得
3 x=(-6)(-
5)
3
思考:
x=10
如何将方程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依据是什么?
--
无日生地化火粒宇 处用物球工箭子宙 不之之之之之之之 用繁谜变巧速微大 数,,,,,,, 学 。 华 罗 庚
临朐县城关中学
解: 移项得,5y=3-8 合并同类项得,5y=-5
系数化1得, y=-1
解: 移项得,3x-10x=4-18 合并同类项得, -7x=-14
系数化1得, x=2
临朐县城关中学
课堂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移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移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是学生在学习了方程与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移项的方法,并能运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安排,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移项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方程与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移项的方法,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和练习,才能够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移项的方法,能够将方程中的项移动到等号的同一边。

2.能够运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移项的方法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移项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练习和讨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移项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方程与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法等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移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移项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和示范。

示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的两边,找出需要移动的项,并说明移动的方向和规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移项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给出一些巩固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和掌握移项的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给出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概述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理论知识、解题方法以及实例演练等方面对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理论知识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x+b=0,其中a和b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等式的性质,通过一系列的运算将方程化简成求解未知数的形式。

常用的解方程方法包括加减消元法、配方法、分式法等。

三、解题方法1. 加减消元法加减消元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方程两边同时进行加减等操作,最终将未知数的系数化简为1,从而求得未知数的值。

2. 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比较灵活的解题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在方程两边进行加减乘除等操作,使得方程的形式更加简洁,便于求解未知数。

3. 分式法当一元一次方程中含有分式形式时,分式法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通过对方程进行化简,将方程转化为一般形式,然后采用常规的解方程方法求解未知数。

四、实例演练1. 例题1求解方程2x+3=11。

解:我们可以采用加减消元法,首先将等式两边减去3,得到2x=8,然后再除以2,得到x=4。

因此方程的解为x=4。

2. 例题2求解方程4(x-2)=20。

解:这道题可以采用配方法,首先将4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得到4x-8=20,然后加上8,得到4x=28,最后再除以4,得到x=7。

因此方程的解为x=7。

五、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从理论知识、解题方法以及实例演练等方面对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还需多加练习,不断巩固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1)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根据条件列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二、教学重点: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三、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四、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观察归纳法、合作探究五、教学用具:PPT六、教学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展出情景:欧拉是数学史上着名的数学家,在孩提时代他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但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有一天,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

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

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

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

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

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

他有办法。

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

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

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

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

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

父亲着急了,说:“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

”小欧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

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

然后,小欧拉很自信地对爸爸说:“现在,篱笆也够了,面积也够了。

”父亲照着小欧拉设计的羊圈扎上了篱笆,100米长的篱笆真的够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1)
知识检测
1.若4x m -
1-2=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 2.某正方形的边长为8cm ,某长方形的宽为4cm ,且正方形与长方形面积相等,•则长方形长为______cm .
3.已知(2m -3)x 2-(2-3m )x=1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
4.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x+2y=5
B .y 2-6y+5=0
C .13x -3=1x
D .4x -3=0 5.已知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2:1•周长为20cm ,•设宽为xcm ,得方程:________.
6.)利润问题:利润率=()
销售价进价.如某产品进价是400元,•标价为600元,销售利润
为5%,设该商品x 折销售,得方程( )-400=5%×400.
7.某班外出军训,若每间房住6人,还有两间没人住,若每间住4人,恰好少了两间宿舍,设房间为x ,两个式子分别为(x -2)6人,(x+2)4,得方程_______.
8.某农户2006年种植稻谷x 亩,2007•年比2006增加10%,2008年比2006年减少5%,三年共种植稻谷120亩,得方程_______.
9.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数字为a ,个位数字比a 大2,且十位上数与个位上数和为6,列方程为______.
10.某幼儿园买中、小型椅子共50把,中型椅子每把8元,小型椅子每把4•元,•买50把中型、小型椅子共花288元,问中、小型椅子各买了多少把?•若设中型椅子买了x 把,则可列方程为______.
11.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人民币存款利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到3.06%,某人于2007年6月5日存入定期为1年的人民币5000元(到期后银行将扣除5%的利息税).设到期后银行向储户支付现金x 元,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x -5000=5000×3.06%
B .x+5000×5%=5000×(1+3.06%)
C .x+5000×3.06%×5%=5000×(1+3.06%)
D .x+5000×3.06%×5%=5000×3.06%
12.足球比赛的计分方法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队共打了14场比赛,负了5场,得19分,设该队共平x场,则得方程()
A.3x+9-x=19 B.2(9-x)+x=19
C.x(9-x)=19 D.3(9-x)+x=19
13.已知方程(m-2)x|m|-1+3=m-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值,•并写出其方程.
拓展提高
14.小明爸爸把家里的空啤酒瓶让小明去换饮料,现有40个空啤酒瓶,1个空啤酒瓶回收是0.5元,一瓶饮料是2元,4个饮料瓶可换一瓶饮料,问小明可换回多少瓶饮料?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1从算式到方程(1)答案:
1.2 2.16 3.3
2
4.D 5.2(2x+x)=20
6.进价,600x 7.6(x-2)=4(x+2)
8.x+(10%+1)x+(1-5%)x=120
9.a+a+2=6 10.8x+4(50-x)=288
11.C 12.D
13.m=-2-4x+3=-7
14.解:方法一:40瓶啤酒瓶可换回钱为40×0.5=20元,用20元钱可换回饮料10瓶,10个空瓶又可换回2瓶饮料,加余下2瓶,共4个空瓶又可换回一瓶饮料.10+2+1=13瓶……余一个空瓶
方法二:设能换回x瓶饮料则10
4
x
=x,x=3
1
3
,只能换3瓶,共13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