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培训资料(doc 6页)
模具培训资料doc

模具维修与改造的工具及设备
常规工具
如螺丝刀、锤子、扳手等,用于拆卸和装配模具 。
专业工具
如磨床、铣床、钻床等,用于加工和修复模具部 件。
检测设备
如千分尺、卡尺、塞尺等,用于检测模具的精度 和质量。
06
典型模具结构与工作原理
冲压模结构与工作原理
冲压模结构
冲压模主要由上模、下模、凹模、凸模、定位销和夹紧装置等组成。
检查模具的密封性和螺丝的紧固情况。 定期对模具进行放电清理,防止静电积累。
模具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模具卡死
模具破裂
可能是由于模具长时间使用导致磨损或设计 不合理等原因,应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调 整模具的结构。
可能是由于模具的材料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 等原因,应更换质量好的材料,避免使用不 当。
模具漏油
模具改造的方法及实例
改造原因分析
明确改造的原因,如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质量等 。
改造方案制定
根据改造原因分析,制定具体的改 造方案,包括改造内容、实施步骤 和预期效果等。
改造实施
按照改造方案,逐步实施改造,确 保改造效果符合预期。
改造效果评估
对改造后的模具进行性能测试和评 估,确保其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生 产效益。
根据材料的工艺性能选用
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可锻性、可铸性、可切削性和可热处理性等。根据材料的工艺性能选 用模具材料,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制造效率。
模具材料的检验与试验
模具材料的检验
模具材料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金相组织检查等。通过这些 检查,可以确保模具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模具材料的试验
05
04
4. 进行模具细部设计,如分型面、浇口、顶 出机构等
模具新人培训资料

模具新人培训资料1. 简介本文档旨在为模具行业的新人提供培训资料,帮助他们快速了解模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阅读本文档,新人可以初步掌握模具的工作流程、常用工具和设备,以及注意事项和安全规范。
2. 模具行业概述模具是制造工业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领域,如汽车、电子、航空等。
模具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成型、冲压、注塑等工艺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
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和经验。
3. 模具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和用途,模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塑料模具塑料模具是用于注塑成型的模具,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制造行业。
3.2 压铸模具压铸模具是用于压铸过程中的铸造模具,适用于铝合金、镁合金等材料的铸造。
3.3 冲压模具冲压模具是用于金属制品冲孔、弯曲、拉伸等加工过程中的模具。
3.4 精密模具精密模具用于制造高精度产品,如导轨、半导体封装等。
精密模具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4. 模具制造流程模具的制造流程主要包括设计、加工、组装和调试等环节。
模具设计是整个制造流程的第一步,包括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两个方面。
产品设计负责确定成品的形状和尺寸,而模具设计则需要根据产品设计绘制出模具的具体结构和参数。
4.2 加工加工是指根据模具设计的要求,对模具各个零部件进行加工和制造。
常用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
加工精度和质量对最终产品的成型效果至关重要。
4.3 组装在模具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
组装是为了保证模具的正常工作和使用,需要确保各个零部件的精度和配合度。
调试是指对组装完成的模具进行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高效生产。
调试包括模具的上下模动作测试、成品尺寸测量等。
5. 模具制造常用工具和设备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和设备有:•车床:用于车削模具零部件的机床。
•铣床:用于铣削模具零部件的机床。
•钻床:用于钻削孔径和开槽的机床。
•磨床:用于磨削模具表面和外形的机床。
•CNC机床:数控机床,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模具加工和制造。
模具实用培训资料(doc 41页)

模具实用培训资料(doc 41页)模具培训资料教材和资料:知识范围(初步预定)初级篇● 模具业发展概况及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模具的定义: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将各种材料以不同的状态在特定的工具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其分离或变形,获取所需制件的尺寸和形状,这样的工具(或称工艺装备)统称为模具。
其中:金属板料冲压模具是机械加工工艺装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分部分。
发展极为迅速,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中(CAD/CAM)的应用,使其得到了很大的变革,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塑料模具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如:产品形状复杂、尺寸变化范围比较大,应用面广,原材料来源市场大,产品即适用又受人喜爱,有些地方必须使用塑料产品,所以近年来塑料模具广泛使用迅速发展。
二、模具的生产特点:模具是实现少、无切削的主要工艺装备,并且具有非常高的生产效率。
即:(1)少切削(2)无切削(3)生产效率高模具生产特点(4)成本低(5)产品尺寸精度稳定(6)操作简单,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三、模具的发展概况及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一)、国外模具发展概况及作用1、日本:从1959年到1979年的20年中,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4.5倍,汽车增长21倍,机床增了11倍,而模具增长了31倍。
2、目前:在美国、日本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成为基础工业,会得到更大发展。
3、近年来,国外模具材料、模具结构、模具加工、模具生产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 M),使设计周期大为缩短,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
由于模具材料、设计、制造水平的飞速发展,产品质量和模具寿命大为提高,降低了产品成本。
4、根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的报告,到2000年,机械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是由模具来完成的。
国外模具发展概况:1、日本:1959年~1979年,20年模具产值增长了31倍;2、在美国、日本、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一个独立行业;3、应用(CAD/CAM)软件;4、到2000年模具完成机械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
模具培训资料.doc

AutoCAD是一款常用的计 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 用于绘制二维和三维图形 ,包括模具零件图、装配 图等。
Pro/ENGINEER是一款功 能强大的三维CAD/CAM软 件,可用于进行模具的参 数化设计和制造。
UG NX是一款高端的三维 CAD/CAM软件,广泛应用 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 等领域,支持复杂模具设 计和制造。
针对不同的产品和使用环境,应该合理选择适合的制造材料,以保证模具的强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等性能。
注意严格控制加工过程
在制造过程中,应该注意严格控制加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每一个工序的正确性和精度,以确保最终模具的质量和性 能。
04
模具质量及检测
模具质量的基本要求
模具材料的选用和热 处理
模具材料应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 抗疲劳性,同时也要考虑加工性能和 使用寿命等因素。热处理工艺对模具 的质量和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模具温度不稳定
模具温度不稳定会影响制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可 以通过调整冷却水流量、改变冷却时间等方式进 行调整。
注射压力不足
注射压力不足可能会导致注射不满或制品质量差 ,可以检查液压系统并进行相应调整。
卡模
卡模是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可以 通过调整模具结构、更换耐高压的密封件等方式 进行解决。
保持模具清洁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 清洁,避免灰尘、污垢和油脂
等杂质的残留。
定期检查
模具应定期进行检查,包括紧固 件是否松动、模腔是否磨损或变 形、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等。
保持良好润滑
模具的滑动部分需要定期润滑,以 减少摩擦和磨损。同时,润滑剂也 能起到降温和防腐的作用。
模具的日常保养及定期保养制度
经济性原则
模具基础知识培训完整版docx

引言:模具是制造工业产品不可或缺的工具。
了解模具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模具基础知识,包括材料选择、设计原则、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对模具有更深入的了解。
概述:模具是一种用于制造工业产品的设备或工具,通过将原材料进行成型、注塑等操作,将其转化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模具的制作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和工艺进行设计和选择。
正文内容:一、材料选择1. 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模具材料的选择对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有重要影响。
- 合适的模具材料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2. 常见的模具材料- 工具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适合制作耐磨性好的模具。
- 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制作食品加工等需要高洁净度的模具。
- 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好的导热性,适合制作大型模具。
二、设计原则1. 设计原则的重要性- 模具设计是模具制作的关键环节,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起决定性作用。
- 合理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常用的设计原则- 合理布置导向和定位元件,以确保成品的精度和一致性。
- 减少模具的使用部件,以降低成本和制造工艺的复杂性。
- 设计易于维护和调整的模具结构,以提高生产的灵活性。
三、制造工艺1. 制造工艺的步骤- 模具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图纸分析等。
- 模具加工的具体流程,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工艺。
- 加工后的模具调试和修正工作,以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工艺中的关键技术- 数控加工技术:利用计算机控制设备进行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 电火花加工技术:通过电火花放电来进行精细加工,适用于加工高硬度材料。
四、模具检测1. 模具检测的目的- 检测模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模具制作的质量。
- 检测模具的磨损状况和维护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 常用的检测方法- 三坐标测量:通过测量模具的坐标值来评估模具的准确度。
模具培训资料

由于使用不当或材料问题,模具可能会出现断裂现象,可以通过采用高强度材料、优化应 力分布、加强检查等方式来预防断裂。
模具变形
由于温度变化或受力不均等原因,模具可能会出现变形现象,可以通过采用热稳定性好的 材料、优化结构设计、加强温度控制等方式来减少变形。
05
模具制造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全与环保
模具制造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如激光切割、水刀切割等,用于加工各种高 强度、高硬度材料。
模具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图纸审核
对模具设计图纸进行审核,确保设计合理 、可行。
加工过程控制
对加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每道工序 的质量。
材料检验
对使用的模具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 合设计要求。
装配调试
对装配好的模具进行调试,确保模具的稳 定性和使用寿命。
模具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1 2
高效生产
模具可以高效地生产大量工业产品,提高生产 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产品质量
模具能够保证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精度,从而提 高产品质量。
3
创新设计
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可以促进产品创新和设计优 化。
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
设计阶段
根据产品需求,进行模具设计,包括产品 尺寸、形状、结构、材料选择等。
案例分析
以铝合金门窗型材为例,介绍成型模具的结构、材料、制造工 艺及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THANK YOU.
。
材料的使用方法
03
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尺寸,合理使用模具材料,确保模具的加工
质量和稳定性。
模具制造的常用设备和方法
传统加工设备
数控加工设备
如铣床、车床、钻床等,用于加工模具的各 个零部件。
模具培训资料.doc

模具培训资料教材和资料:知识范围(初步预定)初级篇● 模具业发展概况及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一、模具的定义: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将各种材料以不同的状态在特定的工具中,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其分离或变形,获取所需制件的尺寸和形状,这样的工具(或称工艺装备)统称为模具。
其中:金属板料冲压模具是机械加工工艺装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分部分。
发展极为迅速,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中(CAD/CAM)的应用,使其得到了很大的变革,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塑料模具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如:产品形状复杂、尺寸变化范围比较大,应用面广,原材料来源市场大,产品即适用又受人喜爱,有些地方必须使用塑料产品,所以近年来塑料模具广泛使用迅速发展。
二、模具的生产特点:模具是实现少、无切削的主要工艺装备,并且具有非常高的生产效率。
即:(1)少切削(2)无切削(3)生产效率高模具生产特点(4)成本低(5)产品尺寸精度稳定(6)操作简单,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三、模具的发展概况及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一)、国外模具发展概况及作用1、日本:从1959年到1979年的20年中,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4.5倍,汽车增长21倍,机床增了11倍,而模具增长了31倍。
2、目前:在美国、日本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成为基础工业,会得到更大发展。
3、近年来,国外模具材料、模具结构、模具加工、模具生产辅助设计和制造(CAD/ CAM),使设计周期大为缩短,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了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
由于模具材料、设计、制造水平的飞速发展,产品质量和模具寿命大为提高,降低了产品成本。
4、根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的报告,到2000年,机械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 0%,是由模具来完成的。
国外模具发展概况:1、日本:1959年~1979年,20年模具产值增长了31倍;2、在美国、日本、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一个独立行业;3、应用(CAD/CAM)软件;4、到2000年模具完成机械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
模具培训资料

模具的维护规程
模具的故障预防
详细介绍了维护规程的内容和步骤,包括检 查、调整、更换等
针对常见故障,提出了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
06
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
模具技术的现状及问题
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水平不高、 精密成形能力不足、制造周期长等。
针对现有问题,应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模具制造 水平,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模具制造工艺
主要包括铸造、锻造、焊接、切割、机械加工等。
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根据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模具制造 的精度和质量。
05
模具维修与保养
模具维修保养概述
模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模具的故障识别和处理
模具的定期检修和维护 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
模具维修方法及实例
模具材料的加工与处理
在选用合适的材料后,还需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如锻造、铸造、机械加工等,以满足模具的精度和复杂度要求。
03
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概述
模具定义
模具是一种用于成型物品的工 具,通常由模具材料、结构、
尺寸和精度等方面决定。
模具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成型工艺和产品用途 ,模具可分为塑料模具、金属模 具、玻璃模具等。
硬质合金
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 和抗腐蚀性。
铝合金
铝合金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加工 方便等优点。
铜合金
铜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 性。
模具材料的选用及热处理
根据模具种类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材料
不同种类的模具对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应根据具体的使用场合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热处理对模具性能的影响
热处理可以改变模具材料的内部结构,提高其性能,如硬度、耐磨性和抗疲劳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设计培训资料(doc 6页)
模具设计培训资料
编制本手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1.规范公司设计人员的设计并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作为参考。
2.新入公司的助理工程师的培训教材。
公司产品可分为自主开发设计产品和OEM类产品。
自主开发设计产品
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
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外观结构、功能方面有独到之处。
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产品的成本,为公司创造最大的利润。
自主开发设计产品包括公司自有品牌产品、帖牌产品、定制产品。
OEM产品
OEM原来是指由客户提供所有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制造商仅负责生产的模式。
现在所讲的OEM其实已经包括ODM,即客户提供外观、对功能提出要求,制造商根据要求进行设计、生产产品。
OEM类产品尽可能按客户的要求设计和生产产品,只有在客户的要求不合理的情况下,经与客户协商,在得到客户的同意下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设计。
OEM类产品只有在得到客户的最终确认以及本公司能批量生产才表示整个开发过程完成。
本培训资料内部使用,若有需求可联系QQ:396223646要培训部人员讲解或给其他详细资讯。
一、塑胶件
塑胶件设计时尽可能做到一次成功,对某些难以保证的地方,考虑到修模时给模具加料难、去料易,可预先给塑料件保留一定的间隙。
常用塑料介绍
常用的塑料主要有ABS、AS、PC、PMMA、PS、HIPS、PP、POM等,其中常用的透明塑料有PC、PMMA、PS、AS。
高档电子产品的外壳通常采用ABS+PC;显示屏采用PC,如采用PMMA则需进行表面硬化处理。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中底挡电子产品大多使用HIPS和ABS做外壳,HIPS因其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逐步有取代ABS的趋势。
常见表面处理介绍
表面处理有电镀、喷涂、丝印、移印、水转印。
ABS、HIPS、PC料都有较好的表面处理效果。
而PP料的表面处理性能较差,通常要做预处理工艺。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模内转印技术(IMD)、注塑成型表面装饰技术(IML)、魔术镜(HALF MIRROR)制造技术。
IMD与IML的区别及优势:
1.IMD膜片的基材多数为剥离性强的PET,而IML的膜片多数为PC.
2.IMD注塑时只是膜片上的油墨跟树脂接合,而IML是整个膜片履在树脂上
3. IMD是通过送膜机器自动输送定位,IML是通过人工操作手工挂
1.1 外形设计
对于塑胶件,如外形设计错误,很可能造成模具报废,所以要特别小心。
外形设计要求产品外观美观、流畅,曲面过渡圆滑、自然,符合人体工程。
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外壳主要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
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
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
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
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
1.2 装配设计
指有装配关系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尺寸设计。
主要注意间隙配合和公差的控制。
1.2.1 止口
指的是上壳与下壳之间的嵌合。
设计的名义尺寸应留0.05~0.1mm的间隙,嵌合面应有1.5~2°的斜度。
端部设倒角或圆角以利装入。
上壳与下壳圆角的止口配合。
应使配合内角的R角偏大,以增大圆角之间的间隙,预防圆角处的干涉。
1.2.2 扣位
主要是指上壳与下壳的扣位配合。
在考虑扣位数量位置时,应从产品的总体外形尺寸考虑,要求数量平均,位置均衡,设在转角处的扣位应尽量靠近转角,确保转角处能更好的嵌合,从设计上预防转角处容易出现的离缝问题。
扣位设计应考虑预留间隙。
设计扣位时应考滤侧抽心有无足够的行程。
1.2.3 螺丝柱
一般采用自攻螺丝,直径为2~3mm。
以上表中所提供的是HIPS和ABS料常用螺丝孔尺寸,对于不同的材料,螺丝孔尺寸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比较软、韧性较好的材料d值小,较脆的材料所选d 值要大一点。
1.3 结构设计
在基本厚度的设计上,不宜过薄,否则外客强度不足,容易导致变、断裂等问题的出现,过厚则浪费材料,影响注塑生产。
一般外壳壁厚控制在1~2mm。
外壳整体厚度应平均过度,不得存在厚度差异变化大的结构,否则容易导致外观缩水,特别是在筋位底部和螺丝柱位。
为预防缩水,筋位厚度控制在0.6~1.2mm。
1.3.1面壳
键孔的设计。
键孔的碰穿方式有三种选择。
A方式利于模具的制作,但碰穿处的利边容易导致卡键;B方式则避免了卡键问题,但当碰穿偏
心时则键孔变小,产生利边。
C方式增加了按键的倒入斜脚,同时保存了碰穿偏心的余量,有效的防止了问题的出现,现一般采用B或C。
1.3.2 按键设计
间隙:按键设计时要注意按键与面壳键孔的间隙,一般来说,如果按键采用硅胶按键,则按键与面壳键孔的间隙为0.2~0.3mm。
如果按键采用悬臂梁,则要考虑预留按动时偏摆的间隙。
如按键表面需要处理则要考虑各种表面处理对间隙的影响。
水镀(电镀)镀层厚度一般为0.1mm,喷涂和真空镀一般为0.05mm。
键顶圆弧:如虑按键表面需进行丝印等处理时,按键表面圆弧不宜过大,弓形高度小于0.5mm。
圆角:按键顶部周边需倒圆角,避免卡住按键。
按键
面壳
按键按钮线路板悬臂梁的不同设计对按键效果有不同的影响
上图所示按键按动时偏摆较大,按键与面板键孔要预留较大的间隙
上图所示按键按动时偏摆较小,按键主要做垂直运动,按键与面板键孔预留较小的间隙
另一方面,悬臂梁的长度和厚度也直接影响到按键的效果,如果是联体按
键,则要避免按键连动(即按一个按键时,其它按键也跟着运动的现象,严重时会发生其它按钮发生动作,造成误操作)
按键手感:轻触式按钮的按动力量大小一般要求在100g~200g,按动灵活,手感良好。
按键寿命:按键寿命一般要求100000次,
控制变形:对于悬臂梁按键,生产、运输、储存时一定要控制按键的变形,因为轻微的变形都可能导致按键的使用效果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