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易错题归类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易错题归类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易错题归类答案解析关于中考物理易错题归类答案解析1.(T)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2.(F)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生的音调会不同3.(T)"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4.(T)根据音色可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5.(T)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光学6.(F)人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眼睛7.(T)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8.(T)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9.(T)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一些热学10.(T)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11.(F)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T)在房间抽烟时,整个房间都油烟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3.(F)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4.(T)糖放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5.(T)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16.(T)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17.(F)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18.(F)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19.(T)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20.(F)0℃的冰没有内能,分子不运动21.(T)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22.(F)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可能减少23.(T)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增加24.(F)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25.(F)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26.(F)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27.(T)物体温度降低,可能是物体放出了热量28.(F)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29.(T)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30.(T)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1.(F)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32.(F)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33.(T)将-18℃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一定增加34.(T)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一样大35.(F)固体的比热容一定比液体的比热容小36.(T)同种物质的比热容随物态变化而发生改变37.(T)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38.(T)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沙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39.(T)比热容越大、质量越大、升温越多的.物体吸收热量就越多40.(T)水壶里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1.(F)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2.(T)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43.(F)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力学44.(T)在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其主要作用是从噪声传播过程中实现对噪声的控制45.(F)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46.(F)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不能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47.(T)密度越大、体积越大的物体的质量也越大48.(T)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9.(T)用桨向后划水船会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0.(T)踢向空中的足球,下落过程足球运动越来越快,是因为足球受到重力的作用51.(T)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船,小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和小船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52.(T)小安站在磅秤上,小安对磅秤的压力和磅秤对小安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相等53.(F)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桌子,桌子没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54.(T)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大于下降时受到的合力55.(F)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56.(T)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压力,压力的合力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57.(F)做引体向上静止不动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58.(T)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59.(F)汽车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一定发生改变60.(T)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61.(F)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62.(F)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受到的合力不一定为零63.(F)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64.(F)冰壶被掷出之后,冰壶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65.(T)冰壶在冰面上滑行过程中,冰壶受到的合力一定不为零66.(T)足球在空中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足球受力的方向竖直向下67.(F)人躺在"死海"水面上看报,海水给人的浮力大于重力68.(F)在空中下落的排球,运动得越来越快,是因为排球具有惯性69.(F)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70.(F)医生将注射器的活塞向上提起,药瓶中的药液由于惯性上升到针管中71.(T)踢出去后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72.(T)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73.(F)只有静止和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有惯性74.(T)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75.(F)特技演员驾车冲向空中,在空中减速上升时,演员和车的惯性小于重力76.(F)由于冰壶受到的阻力大于惯性,所以冰壶在冰面上滑行速度越来越小77.(F)滑冰运动员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小于她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78.(T)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少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一定高79.(F)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80.(T)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81.(T)小明同学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中,他的动能大小保持不变82.(F)小朋友在滑梯上匀速下滑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83.(F)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84.(F)热机在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85.(F)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86.(T)匀速下落过程中的跳伞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小87.(T)蹦床运动员在比赛中从蹦床弹向空中,在下落到最低点时运动员的动能最小88.(T)做功快的机械,其功率一定大89.(T)冰壶在滑行中具有动能是由于冰壶被掷出之前运动员对冰壶做了功90.(T)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逐渐增大电学91.(T)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其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92.(T)电炉子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子的导线并不太热,是因为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93.(T)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94.(F)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是由于电路中用电器的实际功率过大引起的95.(F)如果家庭电路中不安装保险丝,那么发生短路时,会因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用电器96.(T)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97.(F)用湿布擦带电的插座98.(F)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用手把人拉开99.(T)不可以靠近落在地上的高压线100.(T)磁体具有磁性,磁极是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101.(T)看不见的磁场是客观存在的102.(F)磁场是由疏密不同的磁感线组成的103.(T)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104.(T)磁场中某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105.(T)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一定有力的作用106.(T)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能指南北是因为它受到地磁场的作用107.(T)指南针能指南是由于地磁场对指南针磁极有力的作用108.(T)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109.(F)利用撒在磁场周围的铁屑可以判断该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110.(F)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111.(T)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12.(T)导体中的负电荷在做定向移动时一定产生磁场113.(F)金属导体周围存在磁场114.(T)通电螺线管能够产生磁场115.(F)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一定会有感应电流通过116.(T)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不一定产生感应电流117.(T)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118.(F)放在磁场中的导体一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119.(T)电流周围的小磁针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120.(F)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一定受到力的作用121.(F)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就会改变122.(T)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123.(F)发电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124.(F)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25.(F)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26.(F)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第一部分力学 (1)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 (1)二、质量和密度 (5)三、力力和运动 (13)四、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16)五、浮力 (22)六、简单机械机械能 (31)第二部分声现象光学热学 (37)一、声现象 (37)二、光学 (39)三、热学 (48)第三部分电学 (54)一、电路电流 (54)二、电压电阻 (59)三、欧姆定律 (62)四、电功电功率 (67)五、电和电磁 (78)第四部分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 (81)第五部分其他开放题 (97)一、跨学科开放题 (97)二、社会热点开放题 (107)三、图像开放题 (114)说明:该开放题文档的答案部分的一些下标并不规范,省略了一些公式,但不影响试题使用,敬请谅解。

第一部分力学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习题1】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O℃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条件开放)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答案】因为钢尺的温度降低,尺收缩,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应选A。

【习题2】想测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请设计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法来测量,分别需要甩什么器材?(策略开放)【分析】本题可用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解答。

【答案】方法一:需白纸一张、铅笔、刻度尺。

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沿此直线滚一周,用刻度尺量出直线的起、始点的长度即是硬币的周长,将此值除以π,则得直径。

方法二:需三角尺两个、刻度尺一只。

按图所示,用直尺测出两直角边间的距离d,即是硬币的直径。

【习题3】要测量出一只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你能设计几种测量方法?(策略开放)【分析】本题可利用各种辅助工具进行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测量解答。

【答案】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碗的边缘某点作一记号,从这一点起沿直线的一端滚动一周,记下滚到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直线上起点到滚到位置的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84例带答案Word版可打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84例带答案Word版可打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经典易错题84例1.有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支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

当阳光斜照是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2.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 A:照射情况不变B: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C:灯光离开路面D:照射距离变短3.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平面镜,它的作用是:A:读数时使眼睛处于正确的位置B:增加刻度盘的亮度C:检验仪表是否水平D:便于观察仪表的内部结构4.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在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还有同样多的鸡蛋,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而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知道鸡蛋煮熟,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B: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省燃料但费时间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费燃料但省时间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省燃料且时间相近5.当一个物体从凸透镜外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外,那么像:A:逐渐增大B:逐渐较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6.在主光轴上有一点光源,在透镜的另外一侧有一光屏,点光源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光斑,现让光屏稍微靠经凸透镜,光斑的面积会减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A:d一定小于f B:d一定大于2fC:d一定大于f,小于2f D:d可能大于2f,也可能小于f7.如图所示,0 00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上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 点时像在C点,则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一定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可能位于A、B之间C:B点成像一定是虚像D:C点成像一定是虚像8.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A:变的疏了B:变的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D:疏密没有变化9.正午时,太阳光直射在水平地面上,取易圆形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厘米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A:5cm B:10cm C:15cm D:30cm10.用照相机对小猫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缩小的、左右反向、上下同向B:缩小的、左右反向、上下反向C:缩小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D:缩小的,左右同向、上下相反11.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叫“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从而增大强度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2.汽车向放置在路边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超声波)信号。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及分析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及分析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及分析---力和运动部分杭州刘占胜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A.桨划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A.一样大;B.速度为4米/秒时大;C.速度为6米/秒时大;D.无法比较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A.1个B.2 个C.3个D.4个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 一定是平衡力B 一定不是平衡力C 可能是平衡力D 无法判断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

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9.蹦极游戏是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a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游戏者从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体速度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10.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初中物理经典错题100例及分析

初中物理经典错题100例及分析

初中物理经典错题100例及分析---电流电路部分1.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

由此我们可以判定()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2.从电视机的显像管尾部的热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在电视机的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在显像管内( )A.电流方向从荧光屏到灯丝B.电流方几从灯丝到荧光屏C.显像管内是真空,无法通过电流D.电视机使用的是交流电,显像管中的电流方向不断变化3.三个相同的灯泡连接在电路中,亮度一样,则它们的连接关系是()A.一定并联B一定串联C可能是混联D串联、并联都有可能,不可能是混联4.教室内有两只日光灯,开关闭合时,两灯同时亮,开关断开时,两灯同时熄灭,则它们的连接关系是( )A 一定串联B 一定并联 C可能并联,也可能串联 D无法确定5.某同学学习电路后设想如下:将一条用很细的电线围在一群羊圈上,当羊在羊圈里,电灯亮,电铃不响;当有羊离开羊圈,电铃响,灯还亮.告诉人们有羊跑了.现有电灯、电铃、电源各一个,导线若干,画出该同学设想的电路图答案及分析1.可能错误:选A原因是物体被吸引有两种可能.一是其中一个物体带电,另一物体不带电,二是两物体带异种电荷正确答案:D2.A 电流方向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 3.D4.可能错误:选A ."受两灯同时亮,开关断开时,两灯同时熄灭"这一条件的影响,而未找到"教室内"这一主要条件.教室内的所有用电器一定是并联正确答案选B5.这是开关的第二种用法,开关同用电器并联.电路如下图.羊跑出圈,相当于开关断路,电灯和铃串联工作;当羊在圈内时,导线将电铃短路,电铃不响.初中物理经典错误100例及分析1.对式子R=U/I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无关D、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零2.两只电阻,甲标有"10Ω,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在电路,允许接在最大电压为_______V的电路中.3.L1、L2两只灯额定电压相同均为U,额定功率P额1>P额2,把它们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灯串联使用时,实际功率P1<P2B.两灯并联使用时,实际功率P1>P2C.串联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P总>P额2D.并联使用时两灯消耗的总功P总<P额14.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甲乙两表是电压表,示数之比是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A.2:1B3:1C2:3D1:35.如图是一台电冰箱的铭牌. 其中,“耗电量0.50(kW"h)/24h”这个参数的含义是,该冰箱正常使用24h 消耗的电能为 . 如果按照额定功率70W和工作24h计算,则消耗的电能是 kWh,这个计算结果与冰箱铭牌上提供的相关参数差异较大,是由于冰箱具有工作的特点而造成的.答案与分析1.正确答案:C2.可能错误:19V. 正确答案:15V.3.正确答案:D4.B初三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部分易错题分析例1.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可能带负电B.只可能带正电C.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正确答案为C。

初中物理易错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考试前务必吃透!

初中物理易错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考试前务必吃透!

初中物理易错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考试前务必吃透!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括物理事实(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个方面。

要想在中考前领先,做题训练是必备的考查知识是否掌握的重要环节,但做题既要有量,更要有质。

所以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初中物理易错题,准初三党务必练习,为中考提前做准备!初中物理易错题1、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图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仍小于阻力1000N,则甲图人匀速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其中比较省力的是图。

(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2、民间有一种表演:用手从滚烫的油锅中捞出铁链,而表演者皮肤没有一点伤痕。

其中的奥秘在于油锅上面是一层油,下面是醋,醋能在油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演者从沸腾的锅中取出铁链而不被烫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用的打火机从打火方式上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粗糙的小轮摩擦"火石"打火;一种是能产生高压电的装置打火。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前者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后者是把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4、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找到了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前者是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为较重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后者是较重的原子核裂变为较轻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氘和氚结合成氦核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

5、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6年3月19日,俄空军特技飞行表演队在我国张家界进行了战斗机空中加油表演。

表演中受油机与加油机的精确对接,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此时,加油机飞行员以受油机为参照物,看到大地是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九年级物理错题集解析

九年级物理错题集解析

九年级物理错题集解析一、热学部分。

1. (关于比热容概念理解错误)- 题目: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比乙大,则甲的比热容____乙的比热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错误答案:大于。

- 解析:根据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 = cmΔ T,当Q和m相同时,Δ T与c成反比。

因为甲升高的温度比乙大,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2. (热量计算错误)- 题目: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C的铝块加热到100°C,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铝的比热容c = 0.88×10^3J/(kg·^∘C))- 错误答案:Q=cmΔ T = 0.88×10^3J/(kg·^∘C)×2kg×(30^∘C - 100^∘C)(这里Δ T计算错误)- 解析:Δ T=T_末-T_初=100^∘C - 30^∘C = 70^∘C,则Q = cmΔT=0.88×10^3J/(kg·^∘C)×2kg×70^∘C = 1.232×10^5J3. (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错误)- 题目:100g的冰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冰的熔化热为3.36×10^5J/kg)- 错误答案:Q = cmΔ T(错误地使用了比热容公式,这里是熔化过程,应使用熔化热公式)- 解析:m = 100g=0.1kg,Q = mL=0.1kg×3.36×10^5J/kg = 3.36×10^4J4. (对热机效率概念理解错误)- 题目:某热机做有用功是100J,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500J,该热机的效率是多少?- 错误答案:eta=frac{Q_放}{Q_有}(公式用反了)- 解析:热机效率eta=frac{Q_有}{Q_放}×100%=(100J)/(500J)×100% = 20%5. (对改变内能的方式判断错误)- 题目: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____方式改变内能的。

初中物理45个易错知识点及对应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45个易错知识点及对应检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中的45个易错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容易看错标尺上的分度值。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越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惯性,不能说因为惯性的作用,只能说具有惯性、由于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10.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平衡力。

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 kg ≠9.8 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是否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和运动速度无关,和拉力大小无关。

16.杠杆和天平调平:哪边高(轻)往哪边调(往哪边调,则哪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20题1.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2.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A 一定是平衡力B 一定不是平衡力C 可能是平衡力D 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4.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5.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6.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A 不变、变大 B、不变、变小 C 不变、不变 D 变小、不变7.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m3=2:3:5,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水平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A. 2:3:5B.5:3:2C.1:1:1D.15:10:68.如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 P乙,则()A . P甲 < P乙B . P甲 = P乙C . P甲 > P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9.如图,A、B两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且液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当a、b之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液体由A向B流动 B.液体由B向A流动C.液体静止不动D.液体来回流动10.当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折射光线一定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B.光线一定发生折射C.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D.折射角等于或小于入射角11.甲、乙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

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米高处,这两个冰块()。

A. 机械能一样大B.甲的机械能大C.内能一样大D. 乙的内能大1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B. 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C. -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溶化D.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13.某同学们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作了如下的记录:当物体距u1=30厘米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u2=20厘米,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u=10厘米,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

由此可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A.大于20厘米B.大于15厘米小于20厘米C.小于10厘米D.大于10厘米,小于15厘米14.用丝绸磨擦过的玻璃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

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15.从电视机的显像管尾部的热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在电视机的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在显像管内( )A.电流方向从荧光屏到灯丝B.电流方几从灯丝到荧光屏C.显像管内是真空,无法通过电流D.电视机使用的是交流电,显像管中的电流方向不断变化16.三个相同的灯泡连接在电路中,亮度一样,则它们的连接关系是()A.一定并联B一定串联C可能是混联 D串联、并联都有可能,不可能是混联17.教室内有两只日光灯,开关闭合时,两灯同时亮,开关断开时,两灯同时熄灭,则它们的连接关系是( )A 一定串联B 一定并联 C可能并联,也可能串联 D无法确定18.对式子R=U/I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无关D、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零19.L1、L2两只灯额定电压相同均为U,额定功率P额1>P额2,把它们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灯串联使用时,实际功率P1<P2B.两灯并联使用时,实际功率P1>P2C.串联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P总>P额2D.并联使用时两灯消耗的总功P总<P额120.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甲乙两表是电压表,示数之比是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A.2:1B. 3:1C.2:3D.1:3易错题参考答案:1.正确答案B 分析:不可是C,弹簧称受到了拉力,一定有示数.弹簧称受到的相反方向的两个力,运算时只能是相减而不能相加,所以不可能是D."各用"了200N有力不能显示100N,所以也不能是A.注意弹簧称使用时处于静止.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是相等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显示数值时只显示一个力的大小,所以选B.3.B4.B5.A6. A.7. B 注意热涨冷缩这一规律.8. C 因为是圆柱体,所以V=ρghS.又因放在水平台上,所以G=F.由P=F/S=G/S=ρghS/S=ρgh可知,圆柱体放在水平台上的压强与质量无关,只与密度、高度有关,所以正确答案C可能错误A。

只考虚了不同重力产生的压力不同,而没有考虚底面积的不同。

9. C 可能错误:B 未注意两容器内液体密度不同.10. C可能错误:A 受题目条件"液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的影响开阀门后液体是否流动,不决于a点的压强与b点的压强.而是决定于阀门两侧的压强.由于阀门两侧的液体密度深度相同,所以压强相同,所以开阀门后液体不流动.11.D12.[解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两个冰块的质量相同,可以通过它们的速度大小、位置高度,判断它们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判断物体内能大小的依据是温度和状态。

根据题意,两个冰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们的动能都是零,两冰块质量相同,乙冰块比甲冰块的位置高,乙冰块的重力势能大。

结论是乙冰块的机械能大。

两个冰块均为0℃,质量相同,物态相同,温度相同,所以从它们的内能也相同。

选项C正确。

13.[解析]:水的沸点的高低随水面上气压的大小而改变,所以选项A是可能发生的。

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表面上气流的快慢,故选项B也是可能的。

冰是晶体,-5℃的冰块在0℃的水中不断吸热,水放热而降温,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共同温度低0℃,既不能达到熔点,也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虽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选项D也是可能的。

正确答案选C。

14.[解析]:由题可知:u1>2f,即30厘米>2f①;f<u2<2f,即f<20厘米<2f②;u3<f,10厘米<f③,解方程得10厘米<f<15厘米,故选D。

15. D可能错误:选A原因是物体被吸引有两种可能.一是其中一个物体带电,另一物体不带电,二是两物体带异种电荷16.A 电流方向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17.D18.可能错误:选A ."受两灯同时亮,开关断开时,两灯同时熄灭"这一条件的影响,而未找到"教室内"这一主要条件.教室内的所有用电器一定是并联正确答案选B19. 正确答案:C可能错误:A或B或D.产生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电阻是导体的一种特性,与电压电流等外界因素无关.20.正确答案:D一、重要方法指导:受力分析方法:(1)单体受力分析步骤:a、分离研究对象(找受力物)b、分析环境(找施力物)c、明确作用效果(必要时可用假设情况法)d、画受力分析图注意事项:不要把受力物对外界的力施加在受力物体上;先重力、再弹力(拉力、压力)、再摩擦力。

(2)组合体受力分析:a、整体受力分析法:将多个研究对象组合成整体,从而将多受力物体情况转化成单一受力物体情况,利用单体受力分析步骤加以分析即可。

好处是减少所需分析的力的个数,简化受力分析模型,常用于只求解一个系统所受的外力的情况时。

b、隔离受力分析法:将各个物体单独分离出来,利用单体受力分析步骤逐个加以分析。

好处是能够明确各个部分的受力情况,常用于需求解一个系统的内部某些物体的具体受力情况时。

二、题型分类及物理方法:1、摩擦力:<解析>从功能角度讲:自行车的后轮是驱动轮,因此推动力来源于此,此推动力只可能是地面施加于车轮的水平方向外力,故只能是摩擦力,方向自然向前。

而自行车行进中会受到阻力,除空气阻力外,就是地面的摩擦阻力,来源于地面,作用于前轮,方向自然向后。

从摩擦力方向判断的根据上分析:后轮在链条带动下转动,其与地面接触的轮缘相对地面有向后滑动的趋势,故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

前轮在车体的推动下要跟随前进,故其与地面接触的轮缘相对于地面有向前滑动的趋势,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解析>本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可看出各次实验对比中,都体现出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思想“控制变量思想”,需要注意的是受力面积和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不是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因此今后做摩擦力问题时,切记不要被出题人在面积和运动速度上设的陷阱所欺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