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药膳学阴阳五行ppt

针对药膳中多成分、多靶标的作用特点,研究不同成分间的协同作用和作用机制。
研究药膳中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为药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加强药膳有效成分的研究
开展药膳的系统研究,完善药膳体系
研究药膳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贮藏保鲜等方面的技术,提高药膳的品质和安全性。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完善的药膳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多层次全面评价药膳的效果。
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等作用,如黄米、谷类、红薯等。
金性食物
具有润肺止咳、滋阴润燥等作用,如白色豆制品、银耳、百合等。
水性食物
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等作用,如黑豆、黑芝麻、黑鱼等。
食物的五行分类
03
04
05
食物的阴阳五行搭配
火生土
红色水果搭配黄色谷物。
木生火
绿色蔬菜搭配红色水果。
土生金
黄色谷物搭配白色豆制品。
适量食用肉类
03
搭配建议
根据食物的性质和功效,选择合理的搭配方式,如豆腐与肉类同食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注意食物的搭配和组合
01
食物搭配的原则
根据中医理论,食物有寒、热、温、凉等性质,应合理搭配以使食物的性质平衡。
02
避免食物相克
有些食物搭配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豆浆与鸡蛋同食会降低蛋白质的吸收。
03
药膳举例
总结词:以味补肾
详细描述:中医认为,肾属水,与酸味、绿色、黑色相应。因此,适量食用酸味、绿色或黑色的食物有助于滋养肾脏。例如,枸杞子、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黑色食品,以及桑葚、蓝莓、覆盆子等深色水果均具有补肾作用。
肾属水,与酸味、绿色、黑色相应
总结词:以色补心
详细描述:中医认为,心属火,与苦味、红色、紫色相应。适量食用苦味、红色或紫色的食物有助于养心。例如,苦瓜、绿茶、菊花茶等苦味食品,以及西红柿、西瓜、草莓等红色水果,紫菜、茄子、洋葱等紫色蔬菜均具有养心作用。
中医食疗药膳医学精品课件

方剂一:葛根粥 组成:葛根、山药、大米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补肾固精
治疗糖尿病的食疗药膳方剂分享
方剂二
玉竹炖猪心
组成
玉竹、猪心
功效
养阴润燥、益气强心、改善心肌缺血
治疗糖尿病的食疗药膳方剂分享
方剂三:桑白皮饮 组成:桑白皮、茯苓、黄芪
功效:利水消肿、健脾补肾、减轻糖尿病肾病症状
治疗高血压的食疗药膳方剂分享
总结词
中医食疗药膳对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显 著效果,通过调理饮食、降低盐分摄 入,达到降压、改善心血管功能的目 的。
详细描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 医认为其与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有关 。通过采用药膳调理,可以降低血压 、改善血管弹性,预防心血管事件发 生。
治疗高血压的食疗药膳方剂分享
方剂一
菊明降压汤
03
中医食疗药膳的制作方法与工 艺
食疗药膳的制法
炖制
将食材与药材放入炖盅 ,加入适量的水,隔水
炖煮至熟烂。
煮制
将食材与药材放入锅中 ,加入适量的水,大火 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
烂。
蒸制
将食材与药材放入蒸笼 ,用中火蒸制至熟烂。
炒制
将食材与药材放入锅中 ,加入适量的油,用中
火炒至熟烂。
食疗药膳的工艺
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天然药物与食物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烹调技术制 作出具有食疗作用的美味佳肴或药膳食品,以达到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
食疗药膳与普通菜肴的区别
食疗药膳不仅仅是满足味觉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食物的性味归经及营养成分 ,达到调理身体、改善健康的目的。它是一种具有治疗和养生双重作用的特殊 食品。
治疗肿瘤的食疗药膳方剂分享
方剂二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补肾固精
治疗糖尿病的食疗药膳方剂分享
方剂二
玉竹炖猪心
组成
玉竹、猪心
功效
养阴润燥、益气强心、改善心肌缺血
治疗糖尿病的食疗药膳方剂分享
方剂三:桑白皮饮 组成:桑白皮、茯苓、黄芪
功效:利水消肿、健脾补肾、减轻糖尿病肾病症状
治疗高血压的食疗药膳方剂分享
总结词
中医食疗药膳对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显 著效果,通过调理饮食、降低盐分摄 入,达到降压、改善心血管功能的目 的。
详细描述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 医认为其与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有关 。通过采用药膳调理,可以降低血压 、改善血管弹性,预防心血管事件发 生。
治疗高血压的食疗药膳方剂分享
方剂一
菊明降压汤
03
中医食疗药膳的制作方法与工 艺
食疗药膳的制法
炖制
将食材与药材放入炖盅 ,加入适量的水,隔水
炖煮至熟烂。
煮制
将食材与药材放入锅中 ,加入适量的水,大火 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
烂。
蒸制
将食材与药材放入蒸笼 ,用中火蒸制至熟烂。
炒制
将食材与药材放入锅中 ,加入适量的油,用中
火炒至熟烂。
食疗药膳的工艺
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天然药物与食物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烹调技术制 作出具有食疗作用的美味佳肴或药膳食品,以达到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
食疗药膳与普通菜肴的区别
食疗药膳不仅仅是满足味觉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食物的性味归经及营养成分 ,达到调理身体、改善健康的目的。它是一种具有治疗和养生双重作用的特殊 食品。
治疗肿瘤的食疗药膳方剂分享
方剂二
中药药膳学 ppt课件

《粥谱》等专著面市。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
第二节 药膳学的研究内容
1.药膳发展史:起源、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药膳史→继承→发展提高。 2.药膳药性、配伍及机理研究:药膳药性、配伍理论以 中药药性及配伍理论为基础,有特殊性,特别是中药与食 物如何配伍发挥最佳作用;药膳配伍禁忌,药膳作用机理, 可揭示药膳的作用机制,指导药膳临床。
第四节 药膳的分类
《食医心鉴》:按病分为15类,每类食疗方中均有粥羹、菜肴、酒等类型。 《太平圣惠方》:食治论按病分28类,每类中有粥羹、饼、酒等。 《遵生八笺》:按加工工艺特点:花泉、汤品、熟水、果实粉面、粥糜等共10类。 《饮食辩录》:按食品原料属性:谷、类、果实。
一、按药膳原料属性分类
1.禽肉类:肉类、水产品为原料,配药物烹调而 成,如山楂肉干、虫草鸭子、天麻鱼头。
2.蔬菜类:蔬菜为原料,加药物(或药汁)烹调而 成,如香椿菜苔。 3.米面类:稻米、糯米、面粉等为原料,加入药 物,经煮、蒸等制成,如八宝粥、人参汤圆等。 4.果实类:植物果实为原料,经一定加工并加入 药物制成,如梨膏糖、桂花核桃冻等。
三、按药膳作用分类
1 .滋补强身类:滋补类组成、具调养气血、补阴补阳作用,用于体
弱或病后体虚的食用,如十全大补汤、茯苓包子等。
2 .抗衰老类:选性味平和,作用缓慢、调理性药物配制,具延年益
寿、抗衰防老,适于中、老年抗衰老,如参麦团鱼、仙人粥。
3 .健美类:减肥类,如参芪鸡丝蒸冬瓜、盐渍二皮;美容类,如笋 汤海参、佛手笋尖;美发类,如三豆乌发美发糕、首乌胡萝卜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
第二节 药膳学的研究内容
1.药膳发展史:起源、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药膳史→继承→发展提高。 2.药膳药性、配伍及机理研究:药膳药性、配伍理论以 中药药性及配伍理论为基础,有特殊性,特别是中药与食 物如何配伍发挥最佳作用;药膳配伍禁忌,药膳作用机理, 可揭示药膳的作用机制,指导药膳临床。
第四节 药膳的分类
《食医心鉴》:按病分为15类,每类食疗方中均有粥羹、菜肴、酒等类型。 《太平圣惠方》:食治论按病分28类,每类中有粥羹、饼、酒等。 《遵生八笺》:按加工工艺特点:花泉、汤品、熟水、果实粉面、粥糜等共10类。 《饮食辩录》:按食品原料属性:谷、类、果实。
一、按药膳原料属性分类
1.禽肉类:肉类、水产品为原料,配药物烹调而 成,如山楂肉干、虫草鸭子、天麻鱼头。
2.蔬菜类:蔬菜为原料,加药物(或药汁)烹调而 成,如香椿菜苔。 3.米面类:稻米、糯米、面粉等为原料,加入药 物,经煮、蒸等制成,如八宝粥、人参汤圆等。 4.果实类:植物果实为原料,经一定加工并加入 药物制成,如梨膏糖、桂花核桃冻等。
三、按药膳作用分类
1 .滋补强身类:滋补类组成、具调养气血、补阴补阳作用,用于体
弱或病后体虚的食用,如十全大补汤、茯苓包子等。
2 .抗衰老类:选性味平和,作用缓慢、调理性药物配制,具延年益
寿、抗衰防老,适于中、老年抗衰老,如参麦团鱼、仙人粥。
3 .健美类:减肥类,如参芪鸡丝蒸冬瓜、盐渍二皮;美容类,如笋 汤海参、佛手笋尖;美发类,如三豆乌发美发糕、首乌胡萝卜
中医药膳学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概括和解释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的。但不能用以解释人类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则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 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所以,阴阳学说有其一定的局限
性。
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与五材相区分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及其所构成的 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是一个 抽象的哲学概念。 五材——木、火、土、金、水称为“五材”, 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五种物质,是 就事论事地谈“五物”,而并非是一个抽象的哲学 概念。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中医药膳学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第一节 阴阳学说
宇宙间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是对宇宙自然界万事万 物最基本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无限可分性
“阴阳偏盛” 的概念(第一层含义)
是阴或阳的某一方超过正常水平,表现为相应的寒或热的病理 变化。即所谓“阴胜则寒”“阳胜则热”。同时,阴阳中的某一方 偏盛,由于阴阳对立制约的存在,必然抑制或损伤另一方而使之偏 衰。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但仍以阴阳偏盛为主要矛盾 。属于阴阳偏盛的范畴。
阴阳偏盛导致的疾病性质属于实证
阴阳偏衰导致的疾病性质属于虚症
阴阳偏衰是阴或阳虚损不足,所导致的疾病性质属于 虚症 ,临床上分别称为“虚热”“虚寒”。
治疗上遵循“补其不足”,“虚则补之”的原则。
“阴阳偏衰” 图解
★ 阴阳转化
指事物阴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其双方可以各
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 转为阴,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 化,称之为“阴阳转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那仫“阴阳转化”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中医药膳食疗》课件

02
中医药膳的分类与制作
中医药膳的分类
用于增强体质、补充元气,如 十全大补汤。
02
调理药膳
01
补益药膳
用于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如四 神汤。
中医药膳的分类
01
温里药膳
用于温中散寒、治疗虚寒症,如姜母鸭。
02
清热药膳
用于清热解毒、治疗热症,如绿豆汤。
中医药膳的分类
汤剂
将药材煎煮成汤,如当归羊肉汤。
中医药膳如川贝炖雪梨、杏仁 粥等,有助于止咳化痰,改善
咳嗽症状。
03
失眠
中医药膳如酸枣仁汤、百合粥 等,有助于安神助眠,改善失
眠状况。
中医药膳的保健效果
03
增强免疫力
调节内分泌
抗氧化抗衰老
中医药膳中的一些成分能够增强人体免疫 力,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
中医药膳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平衡体内 激素水平,维护身体健康。
们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医药膳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01
辅助治疗
中医药膳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和康复速度。对于一些慢性病和亚健康状态,中医药膳具有独特的调理
作用。
02
预防保健
中医药膳强调“治未病”,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生活习惯调整,达到
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的目的。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中医药膳在
《中医药膳食疗》ppt课件
目录
• 中医药膳的基本概念 • 中医药膳的分类与制作 • 中医药膳的应用与效果 • 中医药膳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 中医药膳的发展与展望
01
中医药膳的基本概念
中医药膳的定义
总结词
中医药膳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将食物与药物进行合理搭配,制作而成的具有 一定疗效和营养价值的膳食。
中医养生药膳学(精)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9
第三节 药膳的特点
三、以治病保健和强身为目的
药膳除有防病治病之用外,较多的应 用于中医扶正固本方面,所用的药物和 食物能滋养强壮身体、补气血阴阳、增 强正气、治疗体虚。药膳中还含有人体 代谢所必须的营养素,能有效的补充人 体能量和营养物质,调节体内物质代谢, 达到强身、防病治病、延寿的作用。
完整版ppt课件
7
第三节 药膳的特点
3、在运用辨证论治原则的时候,还应注意 四时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对人体 的生理、病理的影响问题,必须辨证施 膳。如在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药膳。
完整版ppt课件
8
第三节 药膳的特点
二、以传统的烹调艺术为手段 药膳的主要原料是药物和食物,以精
湛的烹调艺术为手段,借助炖、焖、煨、 蒸、煮、熬、炒、卤、烧等中国传统烹 调方法,同时按患者身体的需要进行中 药的调补、选、按制作方法分类
炖类 焖类 煨类
蒸类 煮类 熬类
炒类 熘类 卤类
烧类 炸类
三、按作用分类
保健益寿类
预防类
康复类
治疗类
完整版ppt课件
37
第六节 药膳食品的烹调方法
略
完整版ppt课件
38
第八节 药膳的原料
一、原料的选择 1、广义的原料选择 2、狭义的原料选择 3、调料和饮料类原料 二、食药同源
2
第一节 概述
二、养生,就是通过锻炼、调养等多种方 法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三、药膳的范围较广,凡是药物和食物相 结合的食品均可称为药膳。
四、药膳是手段,养生长寿是目的。药膳 是养生的重要内容。
五、药膳有防病治病,促进疾病治愈作用
完整版ppt课件
3
《药膳学》ppt课件

子汤、当归生姜羊肉汤
• 专门讨论食养食治的专著问世,在《汉 书·艺文志》中收载有《神农食经》,惜已 失传。
• 东汉:王充对食养也有一定研究,写有 《养性书》16篇,最早的养生学专书之一
三、药膳学发展阶段
• 两晋至金元——药膳蓬勃发展重要阶段。专著、专论大量问世,药膳 不局限于上流社会,为各阶层接受和运用。如《食经》系统论述药膳 食疗保健,并提出使万物向有利于维护人体健康方面转化的观点。
• 一、按药膳原料属性分类
• 1.禽肉类:以肉类、水产品为原料,配药物烹调 而成,如山楂肉干、虫草鸭子、天麻鱼头。
• 2.蔬菜类:以蔬菜为原料,加以药物(或药汁)烹 调而成,如香椿菜苔。
• 3.米面类:以稻米、糯米、面粉等为原料,加入 药物,经煮、蒸等制成,如八宝粥、人参汤圆等。
• 4.果实类:以植物果实为原料,经一定加工并加 入药物制成,如梨膏糖、桂花核桃冻等。
• 二、药膳加工技术的发展 • 食品加工技术日新月异,如保鲜、膨化、
精炼等发展非常快,药膳如何引入这些方 法,使传统的药膳更具有现代色彩,亦是 药膳的重要研究内容
和发展方向。
三、药膳名方发掘与整理 • 药膳古籍汗牛充栋,有大量的药膳名方,
具极大开发价值; • 民间也存许多有效的药膳方剂。
四、药膳餐馆和药膳研究专门机构的建立
第四节 药膳的分类
《食医心鉴》:按病分为15类,每类食疗方中均 有粥羹、菜肴、酒等类型。
《太平圣惠方》:食治论中按病分为28类,每类 中均有粥羹、饼、洒等。
明代《遵生八笺》:按药膳加工工艺特点分花 泉类、汤品类、熟水类、果实粉面类、粥糜类、 法制药品类等共10类。
清代《饮食辩录》:按药膳食品原料属性分类, 如谷类、茶类、果实类等。
• 专门讨论食养食治的专著问世,在《汉 书·艺文志》中收载有《神农食经》,惜已 失传。
• 东汉:王充对食养也有一定研究,写有 《养性书》16篇,最早的养生学专书之一
三、药膳学发展阶段
• 两晋至金元——药膳蓬勃发展重要阶段。专著、专论大量问世,药膳 不局限于上流社会,为各阶层接受和运用。如《食经》系统论述药膳 食疗保健,并提出使万物向有利于维护人体健康方面转化的观点。
• 一、按药膳原料属性分类
• 1.禽肉类:以肉类、水产品为原料,配药物烹调 而成,如山楂肉干、虫草鸭子、天麻鱼头。
• 2.蔬菜类:以蔬菜为原料,加以药物(或药汁)烹 调而成,如香椿菜苔。
• 3.米面类:以稻米、糯米、面粉等为原料,加入 药物,经煮、蒸等制成,如八宝粥、人参汤圆等。
• 4.果实类:以植物果实为原料,经一定加工并加 入药物制成,如梨膏糖、桂花核桃冻等。
• 二、药膳加工技术的发展 • 食品加工技术日新月异,如保鲜、膨化、
精炼等发展非常快,药膳如何引入这些方 法,使传统的药膳更具有现代色彩,亦是 药膳的重要研究内容
和发展方向。
三、药膳名方发掘与整理 • 药膳古籍汗牛充栋,有大量的药膳名方,
具极大开发价值; • 民间也存许多有效的药膳方剂。
四、药膳餐馆和药膳研究专门机构的建立
第四节 药膳的分类
《食医心鉴》:按病分为15类,每类食疗方中均 有粥羹、菜肴、酒等类型。
《太平圣惠方》:食治论中按病分为28类,每类 中均有粥羹、饼、洒等。
明代《遵生八笺》:按药膳加工工艺特点分花 泉类、汤品类、熟水类、果实粉面类、粥糜类、 法制药品类等共10类。
清代《饮食辩录》:按药膳食品原料属性分类, 如谷类、茶类、果实类等。
中医药膳学(精编)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74
发现一:中国人体质分9种
平和体质 占33%
体
气虚体质 阳虚体质
质
阴虚体质
类
痰湿体质 占67%
型
湿热体质
气郁体质
血瘀体质
特禀体质
完整版课件
75
发现二:天南地北体质各异
天
东部地区湿热体质较多
南 地
西部地区气虚体质、阴虚体质较多
北
南部地区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较多
体
质
华北地区湿热体质较多
各
异
辩病施膳――南瓜、苦瓜、山药、菠菜、 蕹菜、鳝鱼、柚子
完整版课件
55
完整版课件
56
完整版课件
57
完整版课件
58
完整版课件
59
山药
完整版课件
60
完整版课件
61
完整版课件
62
白果山药粥
完整版课件
63
山药赤小豆粥
完整版课件
64
火腿山药莴笋丁
完整版课件
65
枣泥山药糕
完整版课件
66
完整版课件
4
完整版课件
紫苏
44
桑叶
完整版课件
45
完整版课件
46
完整版课件
薄荷
47
完整版课件
48
异病同治――久泻、脱肛、内脏下垂 ――归芪鸡
完整版课件
49
完整版课件
50
完整版课件
51
完整版课件
52
完整版课件
53
补肝益肾,补气养血,退虚热 完整版课件
54
3.炒锅留油少许,烧至六成热,放葱、姜、蒜末、 醋、酱油、白糖及清汤,烧浓后即用湿淀粉勾芡, 淋上热油少许,迅速出锅浇在鱼身上即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魏晋隋唐时期药膳发展情况
晋代葛洪《肘后救卒方》用海藻酒治疗瘿病、用羊 肝治雀夜盲、用猪胰治疗消渴病等。
孟诜《食疗本草》中共收载食物药261种(包括动物、 植物和矿物)。
孙思邈《千金方》“夫为医者,当须先洞病源,知其 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痊,然后命药”,并设“食治” 专篇。
王焘《外台秘要》在膳食食疗保健方面有十分宝贵用 杏仁煎,下痢用生姜汁加白蜜方、干姜加杂面为烧饼熟食方 等,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所以绿茶会冷却身体,红茶会温暖身体。欧洲之 所以不流行绿茶而流行红茶,就是因为欧洲天气比较 寒冷的缘故。
黑糖的功效
同样从阳阳论来看,黑糖也可以温暖身体,消除 低体温所造成的身体不适。当体温上升,就能促 进体內脂肪、废弃物、糖分的燃烧,进而减轻体 重、净化血液。有人說「吃黑糖会胖」其实不正 确,跟红茶一起攝取的話,反而還會變瘦呢。東 京農業大學的營養學教授就發表過「黑糖可以降 低血糖」的研究結果,只要知道黑糖可以升高體 溫、燃燒血糖,那也是理所當然的。 此外,黑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鐵、鋅、 鈣、鉀等礦物質。所以,對於蛋白質、脂肪、碳 水化合物(糖分)三大營養素攝取過量,必須以維 生素、礦物質幫助身體燃燒這些營養,卻又攝取 不足,導致許多生活惡習症狀的現代文明人來說, 黑糖是一種很好的健康食品。
《太平圣惠方》总结了药膳的作用,并列举了多种食疗药 膳保健食品,如软食之粥、羹,硬食之索饼,饮料之酒、浆、 茶、乳等。
《圣济总录》包含有食治方285个,食膳类型又增加了散、 饮、汁、煎、饼、面等。
三、宋金元时期药膳发展情况
宋金著名医家李杲《脾胃论》十分强调营养饮食 药膳保健的重要。
张子和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补者,以谷肉菜养品体者也”。
姜茶饮
制作方法:把红茶包放进杯中,以热水冲泡,再加 入 适量的生姜汁和黑糖(或是蜂蜜),就完成了。
红茶的功效:红茶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 排 尿。
另外,从中医的阳阳论来看,红茶之所以看起來红红 的,是因為它属于温暖身体的食物。也就是說颜色属 于蓝、白、绿的食物会冷却身体,红、黑、橙的食物 会温暖身体。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记载了大量 饮食保健品的制作方法,如茶、酒、醋、酱 油、菜蔬、蜜饯等的制作法,内容丰富。
清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详细记载了 适合老年人的饮食,如粥类38种、汤类32种。
清代曹慈山《老老恒言》亦对老年人食粥作了详论, 提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 “五谷乃天生养人之物”, “诸菜皆地产阴物,所以养阴,故宜食之……蔬有疏通 之义焉,食之,则肠胃宜畅无壅滞之患”。 ——卢 如《食物本草》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收载常用 食物203种, 并逐一介绍食物的性、味、有毒无毒及效用,至为实 用。在膳食方面很讲究配膳,详尽记载了各种烧饼、 馒头、包子及其他食物的制作方法。
四、明清时期药膳发展情况
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收载了大量食物(包括 乳腐、酥、鱼鲊等),并列举了许多食疗方,极大地丰富了药膳食 疗保健的内容。
叶和块根,经捣烂、压榨后所得到的汁液。制作时常用 鲜品。
热病后烦渴——西瓜汁、雪梨汁 噎膈饮食难——气阴两虚——五汁饮 血热出血——鲜荷叶汁
2、饮类:将作为药膳原料的药物或食物经粉碎 加工制成粗末,以沸水冲泡可温浸即可。制作特点 是不用煎煮,省时方便,有时可加入茶叶一起冲泡 而制成茶饮。
急性肠胃病——姜茶饮(生理期疼痛) 内寒感冒——姜糖饮
药膳的作用:一是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二是治疗 疾病,康复保健;三是延年益寿,美容抗衰。
第二节 中国药膳发展简史
一、先秦两汉时期药膳发展情况
在我国,自文字出现以后,甲骨文与金文中就已经有 了“药”字与“膳”字。“药膳”之词,最早见于《后汉 书·列女传》。
《周礼·天官》记载,周朝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 疡医、兽医四科,“食医”专司饮食营养卫生。
五、近现代药膳发展情况
近现代药膳研究方兴未艾,药膳产品甚为丰富,药膳 剂型名目众多,药膳水平有所提高,辨证施膳和药膳机 理研究、剂型扩大和创新。
第二章 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原则 第一节 药膳的特点
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酸味食物——乌梅、枸杞子——肝阴不足 苦味食物——苦瓜、绿茶——心火上炎、内热之证 甘味食物——大枣、山药——脾胃虚弱、营养不良 辛味食物——葱、姜、芫荽——表证、肺气不宣 咸味食物——甲鱼、海马——肾虚
《内经》中记载了半夏粳米汤等6个药膳方。
《黄帝内经》特别强调了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益精气”。
《神农本草经》中收载药物365 种,其中药用食物就达 50种左右,包括有米谷、菜蔬、虫鱼、禽、肉等“食药 物”。
《金匮要略》有“禽兽虫鱼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 忌并治”两篇,专门论述了“食禁”内容并有当归生姜羊 肉汤的药膳记载。
二、强身健体、防病治病
已病者——药膳可作为治病的主方或辅助用方,祛邪 治 病
未病者——药膳可改善机体的功能状态,调整机体的阴阳平 衡,强身健体
三、方便快捷
取材容易 烹制简便 经济实惠 服用方便
四、加减灵活
第二节 药膳的分类
一、按药膳的食品形态分类
(一) 流体类 1、汁类:由新鲜并含有丰富汁液的植物果实、茎、
它是既有食品作用又具有药品作用的 美味佳肴,它比普通食品更有营养、保健和 治疗作用。它是中国传统的医药知识与食品 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 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 力,食助药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 身、延年益寿之目的的营养保健及治疗食品。
二、药膳的意义和作用
药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经数千年不断 探索积累而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 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第二章 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原则 第三章 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章 药膳制作的基本技能
第一章 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第一节 药膳的概念及内容
一、药膳的概念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调加工制成的 食品。
进而言之,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人体健 康状况和药食同源之理,将适当的有药用功效的食品和 适当的中药相配伍,运用各种烹调技术制成具有一定色、 香、味、形和特定功效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