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投资服务指南产业篇产业篇

合集下载

杭州高新区(滨江)打造数字经济最强区

杭州高新区(滨江)打造数字经济最强区

杭州高新区(滨江)打造数字经济最强区作者:暂无来源:《信息化建设》 2020年第7期形成了一条全网络信息技术领军企业和细分行业企业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企业文|杭州市高新区(滨江)经信局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聚焦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发展双引擎驱动,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形成了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长期以来,杭州市高新区(滨江)一直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围绕网络基础产业、互联网、物联网三大领域,打造了一条数字经济全产业生态体系。

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经形成了从关键控制芯片设计与研发、传感器、终端设备制造、网络通信设备、信息软件、物联网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网络运营服务、大数据等方面,打造了一条全网络信息技术领军企业和细分行业企业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也培育了一批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

根据《2019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显示,高新区(滨江)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总指数为151,蝉联列全省第一;其中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指标均为第一,新业态新模式指标位列第二;两化融合总指数为112.0,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凸显出高新区(滨江)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带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强韧性。

软件产业发展情况信息软件产业作为高新区(滨江)的第一大产业,总体发展情况良好。

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信息软件产业是高新区(滨江)起步最早、企业最多、规模最大的产业。

其中,杭州高新软件园在全国软件产业基地中排名第三(前三名分别为北京、深圳、杭州)。

2019年,高新区(滨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1670.8亿元,同比增长23.2%;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8.7万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475亿元,同比增长6.5%;研发经费328.2亿元,同比增长30.1%。

企业梯队稳步壮大。

2019年,全区新增上市公司8家,总计50家,均列全省第一。

今年上半年,又新增两家上市公司,达到52家。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投资分析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杭州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投资分析报告医用直线加速器全称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inearAcceleratorSystem),是目前主流的放疗技术之一,其主要原理是在立体定向(SBRT)的引导下,通过激发X射线照射病灶,进而杀灭肿瘤细,主要用于癌症放射治疗。

该电子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3562.1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15.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23%;流动资金846.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77%。

达产年营业收入6634.00万元,总成本费用5019.89万元,税金及附加67.91万元,利润总额1614.11万元,利税总额1904.66万元,税后净利润1210.5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694.0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31%,投资利税率53.47%,投资回报率33.98%,全部投资回收期4.44年,提供就业职位127个。

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是指利用微波电磁场加速电子并且具有直线运动轨道的加速装置,用于患者肿瘤或其他病灶放射治疗的一种医疗器械。

它能产生高能X射线和电子线,具有剂量率高,照射时间短,照射野大,剂量均匀性和稳定性好,以及半影区小等特点。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投资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二、项目概况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二、产业政策分析三、行业准入分析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三、资源节约措施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杭州市滨江区的总体规划

杭州市滨江区的总体规划

杭州市滨江区的总体规划滨江区的总体规划滨江区面积73平方公里,位于钱塘江南岸,是未来的杭州市城市副中心,当前正在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骨干,集教育、商贸、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

滨江区辖西兴、长河、浦沿3个街道、28个行政村、7个社区。

当前总人口约2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2万人,来杭创业者及流动人口约8万人。

滨江规划人口为23万;2020年钱江两岸包括滨江区和钱江新城的规划总人口,将增至92万。

从规划看,未来的滨江区将形成西、北部沿钱塘江边为公共服务设施、研发居住综合带,中部为产业园区带,南部为研发居住带和生态保护带的城市形态,呈沿钱塘江平行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在用地布局上规划形成“一心、四轴、二区、六片、三基地”的布局结构。

“一心、四轴、二区、六片、三基地”的布局结构如下:一个公共中心,即高新开发区(滨江)东部的区级中心。

四条发展轴,即沿钱塘江、中兴路、四季大道、彩虹大道四条发展轴线。

二个产业园区,即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江园区,浦沿工业园区。

九个居住片,即本域内的九大居住片。

三个研发中心,即以现状高新软件园为基础的研发中心,东部公共中心南部研发中心,沿白马湖西侧研发中心。

城市道路交通1、快速路系统:中兴路~杭州萧山机场快速路、彩虹大道(东西向);四季大道、风情大道(南北向)2、主干路系统:主干路:火炬大道、江晖路、中兴路、滨康路、滨兴路3、次干路系统:闻涛路、东信大道、浦沿路、海纳路、信诚路、创业路、长河路、江虹路、西兴路、滨宁路。

4、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建立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其它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方便、快捷、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管理良好、环保舒适的多层次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逐步改进居民出行结构。

一、三大主要商圈(1)星光大道商圈,即以星光大道商业步行街和集团总部楼群、沿江景观带及周边高档住宅区为基础,以商业步行街大型百货店、超市为主体,鼓励发展品牌专卖店、专业店及中小型餐饮业,将购物与沿江景观旅游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成为领导杭州市场新潮流、新方向的现代都市商业圈。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产业平台布局指引(2019年本)》的通知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产业平台布局指引(2019年本)》的通知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产业平台布局指引(2019年本)》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07.26
•【字号】杭发改产业〔2019〕330号
•【施行日期】2019.07.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
正文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
《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产业平台布局指
引(2019年本)》的通知
杭发改产业〔2019〕330号
各区、县(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产业平台布局指引(2019年本)》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产业平台布局指引(2019年本)>实施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19]67号)要求,现予以正式印发,请遵照实施。

附件:杭州市产业导向目录与产业空间布局指引(2019年本).pdf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7月26日。

杭州高新区(滨江)

杭州高新区(滨江)

杭州高新区(滨江)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4年第6期
简介:
作为建区20 余年的国家级高新开发区,高新区(滨江)一直以来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道路,形成软件信息、物联网、通信设备制造、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生物医药、新能源、集成电路设计等八大产业集群,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之一,连续8 年科技综合水平蝉联全省第一。

近年来,为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新天堂,高新区(滨江)围绕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发展战略目标,以滨江创新指数为导向,积极推进高端要素的集聚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六,跻身于第一方阵行列。

点评:
创业是创业人的生活方式,高新区就是让他们在创业高地上享受新生活的地方。

这高地,是由决策者、设计者、管理者与创业者共同用创业与生活的所有要素创新堆积而成的。

这里汇集了创新创业的强大气场,它是榜样,它的引力无法抵挡。

登高远望,更新更好的生活就在前方。

特色小镇及产业规划65套--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

特色小镇及产业规划65套--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

特色小镇及产业规划65套--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是一个拥有特色的小镇,同时也是杭州滨江区的一个重要产业规划。

该小镇的规划面积约为65套,将成为杭州滨江区的重要发展支撑。

该小镇以物联网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智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物联网是一种将各种物体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智能控制的技术。

物联网的发展在各个行业都具有广阔的前景,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交通、农业等领域。

因此,建设物联网小镇将为该区域的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物联网小镇将以智慧城市为发展目标,该小镇将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优化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比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网络的效率,通过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提高城市环境的监控和管理能力,通过智能能源系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等等。

通过这些智能化的系统,物联网小镇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优质生活环境。

此外,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还将发展具有特色的产业。

首先,该小镇将以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主要产业,吸引相关企业入驻,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其次,小镇还将发展相关的创新企业,如传感器制造、数据分析、智能设备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

此外,小镇还将注重培养相关人才,建设相关教育、研究机构,促进产学研结合,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

小镇将采取合理的城市规划,保留自然生态,开发建设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

同时,小镇还将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是一个集智能化、可持续发展和特色产业为一体的小镇。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该小镇将为杭州滨江区的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同时促进城市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以产业驱动两区共富

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以产业驱动两区共富

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以产业驱动两区共富作者:王亚兵来源:《杭州》2022年第14期自 2019 年 8 月 28 日挂牌成立以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下称“特别合作区”)以打造“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自主创新拓展区、新制造业先行区”为目标,依托滨江智能物联、智能制造产业“新生态”,聚焦龙头企业衍生裂变项目和上市公司发展方向,引进标志性、引领性和对国家产业命脉具有特殊意义的高端制造项目。

特别合作区在产业项目合作实践中,探索构建了协同联动的“高新”管理机制,促进了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了产业跨区域共建共享,促成了区域深度融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探索了新路子、提供了新经验。

特别合作区的主要做法特别合作区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从推进项目建设提速、促进产业能级提档、加快配套设施提升、做好为企服务提质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探索共同富裕,缩小地区差距,提供“特别合作区经验”。

其主要做法有:立足各自资源优势,实施资源禀赋互补。

通过整合两区力量、资源和政策,促进平台共建、优势互补、政策叠加。

一是解决滨江区“有产少地”难题,形成城市产业链闭环,特别合作区瞄准滨江区内有拓展生产基地需求的项目、有意移出杭州的项目、无法在滨江区落地的好项目,主动承接滨江区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梯度转移,推动形成市域范围内“总部+生产基地”的联动发展模式,促进了先进制造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发挥了滨江区高新产业的核心引领价值,实现了高新产业资源溢出与区域领军企业衍生发展的有序流动。

特别合作区的成立,破解了滨江区以往高端制造业项目流失难题,减轻了富阳区招商引资压力。

二是优化富阳空间用地环境,带动富春湾新城“产城人”融合发展。

富阳在特别合作区内全面腾退造纸产业和落后产能,对特别合作区域内的规划用地布局、路网体系、开发强度及供水、供电、排水等管线布设进一步研究深化,明确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公建配套建设时序,并对建筑形态、高度、风格,地块开发强度、退界等提出控制引導要求,全面提升适配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公共配套能力,逐步形成互联互通、舒适宜居的城市配套体系,引导滨江区绿色、附加值高的创新产业进驻和大量高端人口导入,实现可持续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推动加快实现区域共同富裕。

滨江区:拥抱钱塘江,打造科技城

滨江区:拥抱钱塘江,打造科技城

↑ 滨江高新区文 俞梦怡滨江区:拥抱钱塘江,打造科技城高新区(滨江)是杭州最大的创新孵化器,是杭州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在杭州“跨江发展”到“拥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滨江区将坚持“产业引领、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民生优先”四大战略不动摇,加快拥江发展步伐,大力推进城市国际化、全域景区化,努力打造成“拥江发展”的示范区。

推进城中江建设成为现实。

高新区(滨江)在杭州建设世界名城中,要有首位度、贡献率和大格局,把滨江放在城市竞争力中来谋划,放在大杭州范围来布局。

滨江作为高新区,要当好大杭州的孵化器,在全市乃至全省发挥好示范领跑和辐射作用。

作为行政城区,要正确把握发展阶段建好江边城,高新区(滨江)城市发展已经从第一阶段产业引领、第二阶段的产城并进向第三阶段迈进,实现产城人共荣、走向国际化。

城市建设要坚持目标引领,坚持问题导向,依靠人民建好人民城市,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推进“两鸟”思想的滨江实践。

高新区(滨江)贯彻落实“八八战略”,最基本的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区域整体腾笼换鸟、整体凤凰涅槃”,成为实践“两鸟”思想的示范区、样板区。

高新区(滨江)践行“两鸟”思想,特别是要实现“六个换”:由脏乱差的城中村换成洁序美(洁净有序美丽)的城市居民小区、由乡镇经济农村形态换成科技新城、由农民换成市民、由低小散的落后产能换成高精尖的高新技术产业、由原住民农民为主的人口结构换成来自五湖四海的高学历高素质为主的人才结构、由杭州跨江发展的桥头堡换成杭州拥江发展的示范区,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推进滨江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高新区(滨江)拥江发展,首先要解决好城市为谁而建的问题,针对发展中的痛点、焦点问题抓好城市建设管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好城市新地标、新风貌,重点要做好十件事,即优化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路网建设,加大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市民素质,注重城市建筑的设计,注重城市河道研究,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加强城市灯光照明研究,强化城市建设的工匠精神,加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篇
“两大两优两新”产业特色
杭州高新区(滨江)特色产业主要是“两大两优两新”,“两大”是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业,“两优”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业和数字电视产业,“两新”是动漫产业和网络游戏产业。

通信设备制造业已成为区内的支柱产业,2004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0亿元,占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70.8%。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微蜂窝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网设备、交换设备、光纤电缆等现代通信产品构成了较为完整、发展迅猛的现代通信产业链,各项指标均名列全国前茅,UT斯达康、华为三康、中兴通讯、诺基亚、NEC、三星电子、阿尔卡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在我区设立了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软件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0亿元,占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17.7%。

涌现出了信雅达、恒生电子、新中大、新利软件、爱科电脑、宏华数码、阿里巴巴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企业,证券金融、电子商务、ERP、CAD、工业自动化控制等软件开发和生产在国内保持领先水平,初步形成了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杭州软件品牌。

杭州高新区已成为全国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

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产业渐成规模,2004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亿元。

以士兰微、友旺、芯谷科技、士康射频等公司为龙头,在消费类、计算机类芯片及双极型集成电路芯片领域占有优势的基础上,继续集聚培育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增强企业和产品核心竞争力,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

数字电视产业正在积极建设数字电视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区内国芯、大华、数源科技、金利普、贝尔通讯、英卓、众力传播等企业各自在芯片核心技
术、终端产品制造、播出设备制造、网络运营的发展优势和基础,形成一个包括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的工程技术研究——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演播系统——发射系统——专业芯片和显示器件——整机产品(机顶盒、高清晰度电视等)等环节的数字电视产业链。

动漫产业和网络游戏产业正在兴起,已集聚了以动画创作、制作、电视电影数码特技等为主的中南卡通公司,以三维动画制作、虚拟现实设计为主的神州视景公司,以游戏软件开发和运行为主的目前亚洲最大的动画游戏开发商盛大网络公司等一大批知名的动漫、游戏企业,初步形成了动画产品创作、设计、制造、运营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四大特色产业基地
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2001年7月,在杭州高新软件园建设基础上,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批准建立“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04年被科技部火炬中心列为“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

基地的核心区高新软件园一期工程4.8万平方米的软件产业用房已建成使用;二期工程用地7.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软件园三期已完成项目定点并开始建设。

依托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突出完善产业孵化功能,建立先进的软件开发平台、公共资源库、软件技术培训联盟、高速宽带通信基础设施等。

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与系统、电子商务与网络平台软件、数字媒体和教育软件和相关服务业。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该基地是科技部批准的七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之一。

基地着力于建设集成电路设计的公共技术平台,在基地内逐步形成IC设计企业孵化中心、市场营销中心、技术开发中心。

基地重点发展现代数字通信设备、数字家电、网络产品等整机产品所需的各类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级芯片设计,带动封装业发展,大力推进集成电路制造业,努
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设计产品,掌握一批关键设备技术和工艺,成为国家微电子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留学生创业基地经浙江省人事厅和杭州市政府批准成立于1998年底。

2003年9月,被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授予“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荣誉称号,受到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李长春的亲切接见。

创业园一期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

二期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及总建筑面积2.27万M2的园区配套工程——后勤服务中心均已投入运转,近20亩的商品房以及公寓楼已经规划,双语学校已于2002年启用。

已入园企业160余家,留学人员400余名,注册资本总额1.87亿美元,总投资额达2.45亿美元。

2003年实现194亿元,占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技工贸总收入总量327亿元的57%,位居全国首位。

2004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已经突破250亿元。

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2004年12月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动画产业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全国首批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

同时与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建设教育培训、企业孵化、生产制作、技术开发、产品展示、国际交流合作等“六大中心”,目前已形成动画软件开发、动画设计、动画和游戏产品制作、传媒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集聚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从事动画加工和制作、游戏软件开发和运行的企业,其辐射效应日趋凸现。

杭州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正在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动画之都”的核心区。

部分在高新区(滨江)投资企业
杭州已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地区,至2004年底,杭州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6922余家,主要来自香港、日本、韩国、台湾、澳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英国等21个国家和地区。

高新技术开发区自1990年3月成立至2004年底共有2500余家企业,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25家,孵化企业234家。

高新区(滨江)主要企业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