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t造船龙门起重机支腿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门式起重机支腿计算的算例

门式起重机支腿计算的算例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体计算.. (1)一、总图及主要技术参数 (1)(一)主要技术参数 (1)(二)总图 (1)二、稳定性计算 (3)(一)工作状态稳定性计算 (3)第二章主梁计算 (8)一、载荷荷及内力计算 (8)(一)移动载荷及内力计算 (8)(二)静载荷及内力计算 (8)(三)风载及内力计算 (9)(四)大车紧急制动惯性力F大惯及内力计算 (10)二、主梁截面几何参数计算 (12)(一)主梁截面图 (12)三、载荷组合及强度稳定性验算 (14)(一)载荷组合 (14)(二)弯曲应力验算 (15)(三)主梁截面危险点验算 (15)(四).主梁疲劳强度计算 (16)(五)稳定性验算 (18)(六)验算跨中主、副板上区格的稳定性。

(19)第三章支腿设计计算 (24)一、支腿简图 (24)(一)刚性支腿 (24)(二)柔性支腿 (25)二、支腿截面几何参数设计计算 (27)(一)刚性支腿截面I-I (27)(二)刚性支腿截面II-II ............................................................................................................. 27 (三)柔性支腿截面I-I ................................................................................................................. 28 (四)柔性支腿截面II-II ............................................................................................................. 28 三、载荷以及内力计算 . (29)(一)主梁自重对刚柔腿的作用见下图 ........................................................................................ 29 (二)计算载荷对刚柔支腿的作用 ................................................................................................ 29 (一)马鞍和支腿自重对刚、柔腿的作用 .................................................................................... 30 (二)大车运行方向风载荷以及惯性力对刚、柔腿的作用 ........................................................ 30 (三)载荷组合 .. (38)(四)刚性腿截面I-I 和II-II 柔性腿截面'I I -和'II II -的强度I I -σII II -σ和'I I -σ'II II -σ计算 (40)第四章门型架的计算 (42)一、载荷及内力计算 ................................................................................................................................ 42 二、强度计算 ............................................................................................................................................ 45 参考文献 ............................................................................................................................................................ 47 致谢 .................................................................................................................................................................... 48 附录2:外文翻译 (49)第一章总体计算一、总图及主要技术参数(一)主要技术参数起重量:Q=20t小车自重:G=7t小小车轮距:b =2.5m小车轨距:K=2m起升速度:V=10m/min起=40m/min大车运行速度:V大大车轮距:B=8m跨度:L=30m悬臂(刚性支腿侧)全长:L0刚=7m悬臂(柔性支腿侧)全长:L0柔=7m悬臂(刚性支腿侧)全长:L=10m刚=10m悬臂(柔性支腿侧)全长:L柔工作风压; q=250pa非工作风压; q=800pa工作级别A6小车迎风面:垂直于门架平面8m2 ,垂直于支腿平面6m2小车车轮直径D=500mm ,2轮驱动n=4小车(二)总图如图1-1、1-2给出了整体结构及一些关键尺寸。

第六章 支腿的设计计算

第六章      支腿的设计计算

第五章 支腿的设计计算1.载荷计算支腿平面内计算的最不利工况是:满载小车在悬臂极限位置,起重机不动或带载荷偏斜运动并制动,同时有风载荷作用。

支腿承受的载荷有:结构设备重量、小车载荷、运动冲击力、偏斜侧向力及工作风力。

1) 一根梁上的起升载荷与小车自重:361(12080)9.8110 1.1 1.079102p N =⨯+⨯⨯⨯=⨯∑ 2) 大车的自重刚性支腿上端以上的自重35699.8110 6.77102G G N ==⨯⨯=⨯静总上刚性支腿下端以上的自重 3569189.81108.53102G G G N =+=+⨯⨯=⨯静总下刚()柔性支腿下端以上的自重 3569129.81107.95102G G G N =+=+⨯⨯=⨯静总柔下柔()3)小车的惯性力为:34809.8110 2.810142142xc Hx G P N ⨯⨯===⨯⨯⨯小车与货物的风载荷41.6250(1628.8) 1.7910w P cqA N ==⨯⨯+=⨯4)垂直于门架平面的风载荷1.604401/w q q N m =⨯=门5)大车支腿以上桥架作用在支腿上的惯性力42 6.23610414H G Gx F N +==⨯⨯静总惯风载荷42.5104Fw Pw N ⨯===⨯主(384+16+4)25046)作用与支腿架的风载荷和支腿自重惯性力:464/A q N m =刚536/A q N m =柔1043.8/H q N m =刚695.8/H q N m =柔 7) 偏斜运行侧向载荷 Ps小车满载跨中4s18.0910P N ==⨯ 小车满载极限位置5s2 1.06210P N =⨯2.支腿内力计算(1)门架平面的支腿内力计算柔性支腿与主梁铰接,因此门架平面按静定简图进行内力计算:○1满载小车位于臂端,c 点受弯矩11c M H h =32(23)LH P h k =⨯+∑21I hk I L=•12911140.70.30.7 1.095100.39.347107.69310mmy y I I I =+=⨯⨯+⨯⨯=⨯刚下刚上1142 3.78510x I I mm ==⨯0.1189k =653131.07910 4.4810214.5(20.11893)H N ⨯=⨯⨯=⨯⨯⨯⨯+561 4.481014.5 6.5010c M N m =⨯⨯=⨯•○2小车惯性和风载荷:4425()(2.810 1.7910)14.56.6510c A H WM H h P P h N m==+=⨯+⨯⨯=⨯•○3支腿风载荷 2221140114.5 4.21522c w M q h N m ==⨯⨯=•○4偏斜运行侧向力为Ps 引起内力51.06210s P N=⨯521 1.06210M SB N m ==⨯•B 1=1m5461.0621014.51.539910c l c sM M M Ph N m N m====⨯⨯•=⨯•(2)在支腿平面内的支腿内力在支腿平面内支腿与桥架连接相对为柔性连接,支腿与下横梁为刚性连接○1大车制动惯性力PH 和风载荷Pw 作用引起内力: 61() 1.26710H w M P P h N m =+=⨯•62121 1.26710M N B M N m =-=⨯•22() 3.958H w hN P P N B=+=○2作用于支腿平面的风载荷与支腿自重惯性力21222a H q q M h M +==刚性支腿2514641043.814.5 1.58102M N m +=⨯=⨯•柔性支腿 2512536695.814.5 1.295102M M N m +==⨯=⨯•3.支腿强度计算门架平面内,刚性支腿上端截面受到弯矩。

龙门吊设计计算书(sap2000)

龙门吊设计计算书(sap2000)

目录1、设计依据 (1)2、龙门吊总体结构 (1)3、计算荷载 (1)3.1 计算荷载 (1)3.2 荷载组合 (3)4、龙门吊结构计算 (4)4.1 吊具计算 (4)4.2 起吊平车吊梁计算 (4)4.3 门吊主梁、支腿结构计算 (5)4.4 门吊行走平车支座反力及抗倾覆稳定性计算 (10)5、结论 (11)1、设计依据(1)《XX 长江公路大桥跨江大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2)《XX 长江公路大桥E06合同段60T 龙门吊设计图》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作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5)《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 (6)《机械设计手册》 (7)《钢结构设计手册》2、龙门吊总体结构60T 龙门吊采用轨道行走式,轨道间距27m ,净高约13.5m 。

门吊主梁采用贝雷组拼桁架,每个主梁采用4排200型贝雷,门吊支腿采用钢管结构,支腿内立柱采用φ325×10钢管、外立柱采用Φ273×7钢管,支腿平联及斜撑采用φ159×5钢管。

起吊设备采用1台8t 卷扬机,80t 滑车组绕12线。

龙门吊总体构造见图1。

图1 60T 龙门吊总体构造图3、计算荷载3.1 计算荷载(1) 结构自重荷载:KN P G 630 (不包括起吊小车重量),由计算程序自动加入。

(2) 起升荷载:吊重荷载600kN ,吊具30kN ,起吊小车80kN 合计:N P Q k 77380)30600(1.1=++⨯= (3) 起吊小车行走制动荷载:按起升荷载10%取值,KN P P Q T 3.77%10773%10=⨯=⨯= (4) 龙门吊行走制动荷载:按结构自重和起升荷载的10%取值,门吊行走时起升荷载产生的制动荷载:KN P P Q MQ 3.77%10773%10=⨯=⨯= 门吊行走时结构自重产生的制动荷载:KN P P G MG 63%10630%10=⨯=⨯= (5) 风荷载: ① 工作状态风荷载风荷载的计算按《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2008)进行,工作状态计算风速15.5m/s ,对应计算风压150N/m 2。

万能杆件拼装龙门设计计算书

万能杆件拼装龙门设计计算书

万能杆件拼装龙门设计计算书(净26×12m,额定起升荷载60t)设计:计算:复核:批准: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二○○九年十一月目录一、参考资料和使用规范 (1)二、龙门设计尺寸 (1)三、起重机工作级别划分与荷载统计 (1)四、荷载组合 (2)五、结构模型及计算 (4)六、结论和注意事项 (16)万能杆件龙门设计计算书一、 参考资料和使用规范:《武汉左岭至鄂州花湖公路施工图》;《万能杆件图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训练部编印); 《实用起重吊装手册》杨文渊; 《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参考)。

二、 龙门设计尺寸:龙门采用N 型万能杆件拼装,设计净跨26m ,设计净高12m ,龙门主梁截面4m ×2m ,龙门支腿截面2m ×2m ,考虑抗风和纵向行走时驱动加速力作用下整体稳定性,下部支腿采用2m ×6m 拼装形式;支腿采用双轨平车支撑,平车行走方向采用节点板栓接,横向为销轴铰接,天车采用跨越式,具体结构见《万能杆件龙门拼装结构图》、《天车及吊具加工图》。

三、 起重机工作级别划分与荷载统计:本项目龙门共需要吊装30mT 梁575片,龙门总工作循环C T <1.6×104,起重机使用等级为U 0级。

起重机需要经常吊装额定荷载,起重机的荷载状态级别为Q4级。

按照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起重机的整机工作级别为A2级。

设计方法:基于数理统计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起重机质量引起的荷载,分项荷载系数γP1:万能杆件自重P G1=50.2t ,天车、卷扬机、吊具自重P G2=3t ; 起升冲击系数05.011±=φ。

◎总起升质量,分项荷载系数γP2:T 梁自重P Q1=27.1×2.65/2=71.82/2≈36t ,考虑其他项目的使用情况,龙门总起升质量设计60t 。

600t门式起重机吊装工程中的安全技术探究

600t门式起重机吊装工程中的安全技术探究

[ ] 周 玉 清 , 伯 莹 , 强 .E P一理 论 、 法 与 实 践 [ . 3 刘 周 R 方 M]
北 京 : 子 工 业 出 版 社 ,0 6: 8 电 2 0 1.
[ ] 潘 尔 顺 .生 产 计 划 与 控 制 [ .上 海 : 海 交 通 大 学 4 M] 上
出版 社 ,0 8:7 20 3 .
图 1 6 0t 门式 起 重 机 0 龙
时 ,降低 工作 量 ,并使 计算 结果 直观 化 。根据起 重 机 的结构 特点 ,将 其分 为 主梁 、柔腿 、刚性支腿 等 部件 ,分 别建 立各 部件 的模 型 ,然后将 各 个部件 结 合起 来 ,建立 整体 结构 的有 限元 模型 。本 文模 拟 的
升系统 选用 上海 同济 大学 成套专 用设 备 。提 升系统
最 大变 形 值 。 由表 1 表 2可 以得 出 , 于 安 全 考 、 基
设 置专 用独 立 电源 。设 置计 算机 主 监控及 8个锚 点 受力监 控 ; 置 车行走 机 构 8个 端点 监控 ; 设 设置 主 梁 与 吊装 塔架 之 间监控 ; 主要 仪器 为经 纬仪 T JE、 D 2 全 站仪 Z 8 MR。大车行 走机 构 防倾 翻 支架 下 在 提升 T0 过程 中设置 临 时滑道 。提 升过程 中要充分 考 虑 当地 天气变 化 , 考 5天风 力变 化情况 , 力大 于或 等 于 参 风 6级 应停 止提 升 , 密切 观察 监 控 点情 况 , 取 应对 并 采 措施 。提 升达 到终点 高度 时需 要重 新对 主梁 、 刚腿 、 柔腿 、 大车 行走 机构 直 至 行 走 轮 空 间几 何 尺 寸进 行
栓 地锚 拉环 为 17t2 9 t 4个 , 中受 拉塔 架 顶 5 、8 各 其

60t造船龙门起重机支腿结构设计

60t造船龙门起重机支腿结构设计
大车轮距: 35m ;
工作级别 : M5
3.1.2总图及结构图
3-1 60t龙门起重机总图
3-2 起重机结构图
3.2 主梁小车计算参数
主梁结构采用箱形双主梁结构形式,箱形桥架见简图
图3-3主梁结构形式
梁自重载荷 =1280×1.0 =1280KN材料:Q345
上小车自重:
下小车自重:
工作级别 : M5 运行速度: 39m/min
表4-2支腿平面的支腿内力计算
名称
计算剪图和内力图
支座反力V或轴力和弯矩M
A.由起升载荷 、自重载荷 、小车自重 引起的内力












名称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支座反力V或轴力和弯矩M




B.
大车制动时产生的水平惯性力 引称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支座反力V或轴力和弯矩M



小车在跨中时:A+B+D
M =7917KN
V=500+959.6-158.3=1301.3KN
小车在支座时:A+C+D
M =7917KN
V=500+1766.3-158.3=2108KN
M =7917KN
V =2108KN
2.工况2:大车不动,小车满载运行至跨中或支座处制动,吊重下降制动,分向垂直大车轨道。
吊具自重载荷:0.5t
水平惯性载荷
小车制动时,产生的水平载荷: =226.2KN
大车制动时,产生的水平载荷: =62.4 KN
起重机偏斜运行时对龙门结构产生的附加载荷:

60t门吊拼装方案

60t门吊拼装方案

目录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2)2.1工程规模及地点 (2)2.2现场环境及条件 (2)2.3门式起重机的特点 (2)3.具体施工方案 (3)3.1安装方案 (3)3.2施工准备 (3)3.4轨道的安装检查 (4)3.5设备安装前验收 (5)3.6小车的组装 (6)3.7主梁、支腿及其它构件的的地面组装 (6)3.8大车的组装 (7)3.9安全装置的安装 (7)3.10安装监检的办理 (7)3.11整体吊装 (7)3.12电气安装及调试 (8)3.13试运转及安装验收取证 (8)4.施工进度计划 (11)4.2施工进度计划 (11)5.资源配置计划 (11)5.1劳动力需用计划 (11)5.2主要耗用材料需要量计划 (11)5.3主要施工机械及设备需用量计划 (12)6.安全保证措施 (13)6.1安全施工管理方针与管理目标 (13)6.2安全生产责任制 (13)6.3安全教育 (14)6.4起重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14)6.5安全防火措施 (15)7、质量保证措施 (15)7.1保证质量的五大原则 (15)7.2质量控制的过程 (16)7.3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内容 (16)8.应急预案 (17)9.安装附图 (18)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该门式起重机的设计资料、图纸及使用说明书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3、《通用门式起重机》GB/T14406-93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5、《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31-966、企业技术标准(起重机施工工艺)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1.2编制原则1.2.1工艺与设备配套优选原则针对本工程的工期紧及有关工艺要求,所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50吨汽车吊、25吨汽车吊等),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进度。

大起160t96m造船门式起重机技术方案说明书(20070907)

大起160t96m造船门式起重机技术方案说明书(20070907)

2×75t+80/20t×96m造船门式起重机设计方案说明1、概述1.1 主要用途与特点2×60t+80/20t×96m造船门式起重机适用于造船厂制作场所(船坞、船台)进行造船作业,具有单吊、双点抬吊、三点抬吊、空中翻转吊件和轻载(≤50%满载)快速升降、低风速(≤8m/s)快速运行等多种作业功能。

1.2 主要性能参数(1)起重机工作级别A5,利用等级U5,载荷状态Q2。

(2)起重能力上小车起重能力2×60t (两钩允许偏载≤25t);下小车起重能力80/20t上、下小车联合抬吊起重能力160t(钩距≥12m);上、下小车联合空中翻转吊件能力160t;电梯载重0.4t。

(3)主要尺寸(其余详细见方案图)跨度96m;(4)起升高度2×60t吊钩起升高度45m;80/20t吊钩起升高度45m。

(5)机构工作速度起升速度:2×60t吊钩:满载时0.2~5.5m/min(变频调速);≤25t时0.2~10m/min(变频调速);80/20t吊钩:满载时0.2~5.5m/min /2-20m/min(变频调速);≤40%时0.2~8m/min /2-40m/min(变频调速);运行速度:大、小车:风速≤17m/s时0.6~25m/min(变频调速);风速≤8m/s时0.6~25m/min(变频调速);(6)起重机轨道:QU120。

(7)电源:三相交流380V,50Hz。

高压供电6000伏。

1.3 门架结构及机构(1)门架结构门架结构主要由主梁、刚性支腿和柔性支腿、上横梁、下横梁等组成。

主梁为倒梯形变截面双梁板结构,通过焊接与刚性支腿连接,通过氯丁橡胶铰座与挠性支腿连接。

刚性支腿为变截面箱形单立柱板结构,腿内设有登机电梯和人行步梯,通过铰轴与大车连接。

柔性支腿为A型管柱结构,通过下横梁铰轴与大车连接。

(2)上小车上小车由两组60t起升机构、门式小车架和小车运行机构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重机械无论在品种及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加大基础工程建设规划的实施,建设工程规模日益扩大,起重安装工程量越来越大,需要吊装和搬运的结构件和机器设备的重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大型水电站、石油、化工、路桥、冶炼、航天以及公用民用高层建筑的安装作业的迫切需要,极大的促进了起重机、特别是大型起重机的发展,起重机的设计制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起重机的使用频率、起重量的增大,对其安全性能、经济性能、效率及耐久性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对设计理念、方法及手段的探讨也日趋深入:由于在起重机设计中采取常规设计方法时,许多构件存在不合理性,进而影响整个设备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很大范围内解决了起重机的设计问题,尤其是有限元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为起重机结构的准确分析提供了强力的有效手段,在实际工程已日益普及,且今后的结构分析从孤立的单独构件转变到结构系统的整体空间分析。
起重量:主钩Q主=2×30t,副Q=30t;
跨度:L=35m;
起升高度:H=20m;
工作制度:
主起升:中级
副起升:中级
小车运行:中级
大车运行:中级
工作速度:
主起升速度:v=6m/min;
副起升速度:v=6m/min;
小车运行速度:v=39m/min;
大车运行速度:v=37.5m/min;
小车轨距:3m;







名称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内力值
备注






C.
起升载荷 小车自重
(端支座)引起的内力










D.由小车Leabharlann 性力 引起的内力KN158.3kn










名称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内力值
备注



E.由风载荷 引起的内力







名称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内力值
备注






大车轮距: 35m ;
工作级别 : M5
3.1.2总图及结构图
3-1 60t龙门起重机总图
3-2 起重机结构图
3.2 主梁小车计算参数
主梁结构采用箱形双主梁结构形式,箱形桥架见简图
图3-3主梁结构形式
梁自重载荷 =1280×1.0 =1280KN材料:Q345
上小车自重:
下小车自重:
工作级别 : M5 运行速度: 39m/min
刚性支腿单位长度自重为:
柔性支腿单位长度自重为:
(2)水平惯性载荷
式中M——考虑起重机驱动力突加或突变时,对金属结构的动力影响,通常取M=1.5;
m——支腿的质量(kg),
a——加速度, ;
大车制动时,产生的水平载荷:
KN
(3)风载荷
式中C——风力系数,由《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2005》表5-6插值得C=1.55
②工况2:A+B+C
刚性支腿下端最大弯矩:
V=2256.3KN
柔性支腿下端最大弯矩:
V=-1167.3+15.4+11.9=-1140KN
下端横梁的轴力:N=299.6-11.6-9.0=279KN
4.2.支腿几何参数设计
由于门机的L≥30m采用一刚一柔支腿,在计算门架平面内力时,采用静定简图,但是在计算支腿平面内力时,采用超静定简图。
小车在跨中时:A+B+D
M =7917KN
V=500+959.6-158.3=1301.3KN
小车在支座时:A+C+D
M =7917KN
V=500+1766.3-158.3=2108KN
M =7917KN
V =2108KN
2.工况2:大车不动,小车满载运行至跨中或支座处制动,吊重下降制动,分向垂直大车轨道。
小车在跨中时:A+B+D+E
M =7917+1102.5=9019.5KN
V=500+959.6-158.3-22.1=1279.2KN
小车在支座时:A+C+D+E
M =7917+1102.5=9019.5KN
V=500+1766.3-158.3-22.1=2085.9KN
M =9019.5KN V =2085.9KN

名称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支座反力V或轴力和弯矩M
C.
由风载荷 引起的内力








名称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支座反力V或轴力和弯矩M




4.1.3 载荷组合计算
(1).龙门架平面内
在龙门架平面内,支腿的上端面为危险截面,需计算该截面处得最大轴向压力和最大弯矩。
1.工况1:大车不动,小车满载运行至跨中或支座处制动,吊重下降制动。
(2).支腿平面内
在支腿平面内,支腿的下端为危险面,需计算该截面处得最大轴向压力和最大弯矩。
①.工况1:A+B
大车运动制动,小车满载运行至支座处(支座处反力最大)不动。刚性支腿下端最大弯矩:
V=2256.3KN
柔性支腿下端最大弯矩:
V=-1167.3+15.4=-1151.9
下端横梁的轴力:N=299.6-11.6=288KN
2.2设计任务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为60t门吊设计,龙门吊的主要设计参数为:跨度35、最大起升高度20、主起升为60t、副起升30t。工作状态风压:w0=0.25 kN/m2,非工作状态风压:w0=1.0 kN/m2。
要求:
(a)、简化结构的力学模型,荷载计算,设计和验算支腿,大车等构件;
(b)、所有图纸均用AUTOCAD软件绘制;
表4-2支腿平面的支腿内力计算
名称
计算剪图和内力图
支座反力V或轴力和弯矩M
A.由起升载荷 、自重载荷 、小车自重 引起的内力












名称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支座反力V或轴力和弯矩M




B.
大车制动时产生的水平惯性力 引起的内力




名称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支座反力V或轴力和弯矩M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工作状态时 =1,非工作状态时 ,
由《起重机设计规范》知 =1.54;
q——风压,工作状态时q工作=250N/m2,非工作状态时
A——迎风面积,
A钢=(3+1.2)*20/2=42m2
A柔=19*0.6=11.4m2
刚性支腿:
工作状态时: =25.1KN
非工作状态时: =100.3KN
1.1.2实际意义
我国起重运输机械行业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建立并逐步发展壮大,并已形成了各种门类的产品范围和庞大的企业群体,服务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重运输机械制造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起重运输机械行业销售额达到1272亿元,“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超过30%,2006年依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目前的市场前景非常好。70年代以来,起重机的类型、规格、性能和技术水平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除了满足国内经济建设对起重机日益增长的需要外,还向国外出口各种类型的高性能、高水平的起重机。由此可见,起重机的设计制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现代化水平。
XXXX大学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
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机械制造设计及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二零年月
完整的毕业设计过程
CAD装配总图以及各个部件的零件图(图中直接去部分)
该毕业设计成果经过严格而完整的毕业答辩过程,并取得优秀。
如有需要可以联系 球球
983091293
第一章 绪论
1.1 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
吊具自重载荷:0.5t
水平惯性载荷
小车制动时,产生的水平载荷: =226.2KN
大车制动时,产生的水平载荷: =62.4 KN
起重机偏斜运行时对龙门结构产生的附加载荷:
第四章 支腿设计计算
4.1支腿计算
4.1.1载荷计算
(1).自重载荷
由《机械工程手册》12卷,箱形双梁龙门吊支腿单位长度自重取0.2-0.4倍的主梁单位长度自重,则:
柔性支腿:
工作状态时: =6.82KN
非工作状态时: =27.2KN
4.1.2内力计算
内力计算分龙门架平面内和支腿平面内两种情况讨论,见表4-1、表4-.2
表4-1 龙门架平面支腿内力计算
名称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内力值
备注
A.
由自 引起的内力










名称
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内力值
备注



B.
起升载荷 小车自重 (跨中)引起的内力
4.2.1刚性支腿
(一)、支腿简图
第二章 设计任务说明书
2.1 选题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