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习题1-2.khda

合集下载

第三章.khda

第三章.khda

第三章现代物流管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思考题1.什么是物流管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提供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实现各项物流活动间的最优化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从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看,物流管理包括对物流过程的管理、对物流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等三个方面。

2.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物流成本管理,是指有关物流成本方面的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

就是从物流设计到物流运行的全过程中,对所有费用的发生和物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也就是说,物流成本管理不应该理解为管理物流成本,而是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把握和分析去发现物流系统中需要重点改进的环节,达到改善物流系统的目的。

3.请论述如何制定企业的物流战略。

物流战略的制定是企业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依据一定的方法和程序,为企业选择确定合适的物流战略的过程。

1.自身分析——SWOT分析法的原理SWOT分析法中:S(superiority,优势)指企业优势分析,W(weakness,劣势)指企业劣势分析,O(opportunities,机遇)指市场机遇分析,T(threat,威胁)指市场威胁分析。

合起来,SWOT分析,就是市场的机遇风险和企业优劣势分析。

SWOT分析制定物流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掌握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外部环境信息,即掌握市场的发展状况信息,特别是掌握市场发展的机遇和威胁;二是企业内部实力的信息,即掌握企业的资源状况,特别是掌握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线性代数 1-5章 (朱玉清 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第二章答案 khdaw

线性代数 1-5章 (朱玉清 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第二章答案 khdaw
(2)由(1)知 AB = AC ,而 B ≠ C ;
T
⎛2 6⎞ ⎛ 2 4⎞ (3) B A = (AB) = ⎜ ⎜ 1 4⎟ ⎟ =⎜ ⎜6 1⎟ ⎟。 ⎝ ⎠ ⎝ ⎠
Τ ΤT
⎛3 1 1⎞ ⎜ ⎟ 7.已知 f ( x) = x − x − 1 , A = ⎜ 3 1 2 ⎟ ,求 f ( A) . ⎜1 −1 0 ⎟ ⎝ ⎠
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
大学答案 --- 中学答案 --- 考研答案 --- 考试答案 最全最多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尽在课后答案网()! Khdaw团队一直秉承用心为大家服务的宗旨,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 旨在为广大学生朋友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爱校园() 课后答案网() 淘答案()
2 2 2
⎛λ 1 0 ⎞ ⎜ ⎟ 3 5.设 A = ⎜ 0 λ 1 ⎟ ,求 A . ⎜0 0 λ⎟ ⎝ ⎠
2 ⎛ λ 1 0 ⎞⎛ λ 1 0 ⎞ ⎛ λ ⎜ ⎜ ⎟ ⎜ ⎟ 2 解: A = ⎜ 0 λ 1 ⎟⎜ 0 λ 1 ⎟ = ⎜ 0 ⎜ 0 0 λ ⎟⎜ 0 0 λ ⎟ ⎜ 0 ⎝ ⎠⎝ ⎠ ⎝
1.设 A = ⎜ ⎜ ( 2 )
⎛ 2 1 ⎞⎛ − 1 2 ⎞ ⎛ − 1 2 ⎞⎛ 2 1 ⎞ ⎛ − 2 8 ⎞ ⎛ 0 − 1⎞ ⎛ − 2 9 ⎞ ⎟ ⎟ ⎟ ⎟ ⎟ ⎟ AB − BA = ⎜ ⎜ 1 0⎟ ⎟⎜ ⎜ ⎟−⎜ ⎜ ⎟⎜ ⎜ ⎟=⎜ ⎜ ⎟−⎜ ⎜ ⎟=⎜ ⎜ ⎟; ⎝ ⎠⎝ 0 4 ⎠ ⎝ 0 4 ⎠⎝ 1 0 ⎠ ⎝ − 1 2 ⎠ ⎝ 4 0 ⎠ ⎝ − 5 2 ⎠
⎛1 0⎞ ⎛1 0⎞ ⎜ ⎟ ⎜ ⎟ ⎛ 2 3 0⎞ 6.设 A = ⎜ ⎜1 2 0⎟ ⎟ , B = ⎜ 0 2⎟ , C = ⎜ 0 2⎟ , ⎝ ⎠ ⎜ 3 0⎟ ⎜4 5⎟ ⎝ ⎠ ⎝ ⎠

原子核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原子核物理课后习题答案

网0 0 0
15
答案 m = 4πρr 2 3 ⇒ ρ = 3m 4π r 2
后 L = 2ωr02m = 3 ℏ
5 2课
1
⎛ 5 3ℏ ⎞ 2
∴ r0
=
⎜⎜ ⎝
4mω
⎟⎟ ⎠
∫ µ =
π 0
σ
2π r0
sinθ T

r0dθ
⋅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0
sinθ )2
om 其中σ
=
e 4π r02
,T
=

ω
hdaw.c ∫ ∴µ =
−t
m 解:由A = λ N = P(1 − e−λt ) = P(1 −e
T1
2
)
=
P(1
−2
) T1 2
aw.co 知t
=
−T1 2
ln(1−
A
P)
ln
2
=
−2.696
×ln(1
− 0.95)
ln
2
=
11.65
d
.khd 2.6、实验测得纯 235U样品的放射性比活度为 80.0Bq·mg-1,试求235U的 www 半衰期。
∴Iβ
= I e−t ln 2T1 2 β0

答案 ∴ln Iβ (t) = ln Iβ 0 (t) − t ln 2T1 2
后 由数据线性拟合结果
ln
2 T1
2
=
0.23

T1 2 = 3.01 min
2-8、假设地球刚形成时, 235U和238U的相对丰度为 1:2,试求地球年
龄。
om 解:设地球的年龄为 t,则:

信号系统习题解答khdaw

信号系统习题解答khdaw
1-1 题 1-1 图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 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kh da
(c)

答 案
解 (a)、(c)、(d)为连续信号;(b)为离散信号;(d)为周期信号;其余为非周期信号;(a)、 (b)、(c)为有始(因果)信号。
1-2 给定题 1-2 图示信号 f( t ),试画出下列信号的波形。 [提示:f( 2t )表示将 f( t )波形 t 压缩,f( )表示将 f( t )波形展宽。] 2
可见
即满足可加性,齐次性是显然的。故系统为线性的。
18 若有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方程为 1-8
w.
若在非零 f( t )作用下其响应 y (t ) = 1 − e − t ,试求方程
ww
的响应。 故响应
解 因为 f( t ) → y (t ) = 1 − e − t ,由线性关系,则 2 f (t ) → 2 y (t ) = 2(1 − e − t )

y (t ) = ∫ x (t )dt ,
故有
x(t ) = y ′(t )
1-5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 f( t )与输出 y( t )的关系为 y( t ) = | f( t )|,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 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 T 为系统的运算子,则可以表示为
不失一般性,设 f( t ) = f1( t ) + f2( t ),则
6
w.

uC du +C C R dt
co m
由于
yzi ( 0+ ) = A1 = 1
−2A1 + A2 = 2 所以
A2 = 4
故有
y zi (t ) = (1 + 4t )e −2t ,

《电路基础》第二章 电阻电路等效变换 课后答案

《电路基础》第二章 电阻电路等效变换 课后答案

课 后 答 案 网
第二章 电阻电路等效变换
2—1 将图示电路等效化简为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
答案 www.khda 解:对应的等效电路如图 2—1 所示。
2—2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流源模型。
课 后 答 案 网
om 答案
解:对应的等效电路如图 2—2 所示,其中(d)不存在等效的电流源模型。
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
大学答案 --- 中学答案 --- 考研答案 --- 考试答案 最全最多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尽在课后答案网()! Khdaw团队一直秉承用心为大家服务的宗旨,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
旨在为广大学生朋友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爱校园() 课后答案网() 淘答案()
课 后 答 案 网
答案
m 解: www.khdaw.co 2—10 图示电路,求电压u。
答案
课 后 答 案 网
解:原电路经等效变换后,可得到下图所示电路,由此可得:
.com 2—11 图示电路,求电压R。已知u1=1V。 w.khdaw 答案 ww解:
课 后 答 案 网
2—12 图示电路,求u3。 ww.kh 答案 w解:
www.khdaw.c 2—3 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源模型。
课 后 答 案 网
com 答案 . 解:对应的等效电路如图 2—3 所示,其中(d)不存在等效的电压源模型。 www.khdaw 2—4 图示电路,求i、uab和R。
课 后 答 案 网
答案 www.khd 解:(a)经等效变换后,可得到右示(a’)电路。
Hale Waihona Puke 课 后 答 案 网 2—13 图示电路,求u3。 .khda 答案 www解:

石油化学工程原理_修正版(李阳初刘雪暖着)

石油化学工程原理_修正版(李阳初刘雪暖着)

绪论解:25224221037.11081.94.14.1m N cm m kgf Ncm kgf cm kgf −−−×=⋅⋅=1.空气在100℃时的比热为0.24kcal/kg·℃,试分别以J/(kg·K)和Btu/(lb·℉)表示之。

解:)(9.1004418724.024.0K kg J Kkg kg kcal J kg kcal kg kcal ⋅=⋅⋅⋅⋅=⋅℃℃℃)(24.0F8.1205.2968.324.0F lb Btu kg lb kcal Btu kg kcal °⋅=°⋅⋅⋅⋅=℃℃2.将40℃换算成K,℉,R。

解:()()FF K K °=°+×==+=104328.14015.31315.2734040℃()RR °=°×=67.5638.115.3133.气体常数R=8.314J/(mol·K),试通过换算分别以kcal/(kmol·K),kgf·m/(kmol·K)和atm·m 3/(kmol·K)等单位表示之。

解:()(K kmol kcalKKmol kmolJ kcalK mol JK mol J R ⋅=⋅×⋅⋅⋅=⋅=−−987.1101039.2314.8314.834()K kmol m kgf KKmol kmol m m N kgfK mol m N ⋅⋅=⋅⋅⋅⋅⋅⋅=−0.848101020.0314.83()K kmol m atm molkmol K mol m m N atm m N ⋅⋅=⋅⋅⋅×⋅=−−33326208206.01010869.9314.84.苯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符合下述经验公式:36.5251.27889008.15ln −−=T p 式中:p-饱和蒸气压,mmHg;T-热力学温度,K。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 第二版(孟庆明)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 第二版(孟庆明)

+
K1K3
2-2 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
⎧ X1(s) = K[R(s) − C(s)]
⎪ ⎪
X
2
(
s
)
=
τ
sR
(s)
⎪⎪⎨⎪((Ts s++1)1X) X3(4s()s)==XX1(3s()s+)
X 2 (s) + X5(s
)
⎪C(s) ⎪
=
X 4 (s)

N (s)
⎪⎩ X5 (s) = (Ts +1)N (s)
P1 = G1G2G3, Δ1 = 1
P2 = 1, Δ2 = 1
(3)闭环传递函数 C/R 为
后τs
N(s)
X5(s)
Ts+1
R(s)
课 X1(s) K
-
1 X3(s) s +1
1
X4(s) — C(s)
Ts +1
K
+ τs
C(s)
R(s)
=
(s
+ 1)(Ts 1+
+ 1)
(s +1)(Ts +1) =
K +τs
k
Ts2 + (T +1)s + (K +1)
(s +1)(Ts +1)
C(s) N(s) = 0
1-5 解: 系统的输出量:电炉炉温 给定输入量:加热器电压 被控对象:电炉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开(闭)的职能方框图
1
放大元件: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减速器 比较元件:电位计 测量元件:热电偶 职能方框图:
给定 炉温

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4节化学反应的调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4节化学反应的调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第四节一、选择题1.下列所示是哈伯法制氨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 B )A.①②③ B.②④⑤C.①③⑤ D.②③④2.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铁作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化学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化学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C.增大压强能缩短到达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D.合成氨采用的压强是1×107~3×107 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高解析:使用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故A说法错误;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合成氨为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合成氨,故B说法错误;合成氨N2(g)+3H2(g)2NH3(g),增大压强,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时间,故C说法正确;合成氨采用的压强是1×107~3×107 Pa,考虑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与铁触媒的活性之间无关系,故D说法错误。

3.在合成氨工业中,要使氨的产率增大,同时又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C )①增大容器体积使压强减小②减小容器体积使压强增大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⑤恒温恒容,再充入等量的N2和H2⑥恒温恒压,再充入等量的N2和H2⑦及时分离产生的NH3⑧使用催化剂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⑦⑧C.只有②⑤ D.①②③⑤⑧解析: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①④⑦均使化学反应速率降低,②③⑤⑧均使化学反应速率升高,⑥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②④⑤⑦使化学平衡向右移动,使氨的产率增大,⑥⑧不影响化学平衡,①③使化学平衡向左移动。

4.合成氨反应通常控制在10 MPa~30 MPa的压强和400~500 ℃左右的温度,且进入合成塔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3,经科学测定,在相应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反应所得氨的平衡浓度(体积分数)如表所示:压强20 MPa 30 MPa500 ℃19.1 26.4 而实际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氨约为15%,这表明( D )A.表中所测数据有明显误差B.生产条件控制不当C.氨的分解速率大于预测值D.合成塔中的反应并未达到平衡解析:这说明实际合成氨工业中需要考虑单位时间的产量问题,并未让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因为让反应达到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太长得不偿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nm n n n nm nmm b a =- ( ) m a n m ( ) b bn n bn m bn am ( ) nm ( ) nm am am
后 答
若理解为互作用势能为二原子平衡时系统所具有的能量, 由能量最小原理, 平衡时系统能量 具有极小值,且为负值;离解能和结合能为要把二原子拉开,外力所作的功,为正值,所以, 离 解 能 = 结 合 能 = - 互 作 用 势 能 , 由 U(r) 式 的 负 值 , 得
co
(1) 求出晶体平衡时两原子间的距离; (2) 平衡时的二原子间的互作用能; (3) 若取 m=2,n=10,两原子间的平衡距离为 3Å,仅考虑二原子间互作用则离解能为 4ev, 计算 a 及 b 的值; (4) 若把互作用势中排斥项 b/rn 改用玻恩-梅叶表达式exp(-r/p),并认为在平衡时对互作 用势能具有相同的贡献,求 n 和 p 间的关系。
e 2 du (1) R 2 N B ( n)e n 1 dr 4 0
N( du dR
e 2 2 Bn R n 1 ) 4 0 R
得 R0
n 1
(2)把以上结果代入 U(R)式,并把 R 取为 R0
=-N
e 2 1 (1 ) n 4 0 R0
m
(1) 证明平衡原子间距为
R0n 1
4 0 B n e 2
(2) 证明平衡时的互作用势能为
U ( R0 )
Ne 2 1 (1 ) 4 0 R0 n
(3) 若试验试验测得 Nacl 晶体的结合能为 765kj/mol,晶格常数为 5.6310-10m,计算 Nacl 晶体的排斥能的幂指数 n,已知 Nacl 晶体的马德隆常数是=1.75 证: (1)
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
大学答案 --- 中学答案 --- 考研答案 --- 考试答案 最全最多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尽在课后答案网()! Khdaw团队一直秉承用心为大家服务的宗旨,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 旨在为广大学生朋友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爱校园() 课后答案网() 淘答案()
kh
1
若认为结合能与互作用能符号相反,则上式乘“-” (3)由(2)之结论 整理可得
da
1
43.148.8510 12 2.8210 10 7 , 65105 6.010 23 1.752.5610 38

后 答
B e 2 U ( R0 ) N 1 1 4 02Bn ( 4 02Bn ) n 1 4 ( 4 02Bn ) n 1 0 e e e
ln b
ln r0
又解:*式两边对 r0 求导,得:/ρ×ex(-r0/)=bnr-n+1, 与*式比较得: n/r0 =1/ρ 得:r0 = nρ
2.N 对离子组成的 Nacl 晶体相互作用势能为
w.
略去第二项
把 r0 表示式代入 u(r)
案 网
B e 2 U ( R) N n 4 0 R R
ww
w.
证毕

R R0
0

案 网
4 0 Bn e 2
co
证毕Biblioteka 8 .8m4 1.6 10 19
化简为
kh
6.4 10
n
r0
a b 10 2 (3 10 ) (3 10 10 )10
da
a b 10 10 80 9 3
(3)由 r0 表示式得:
3 10 10 (
5b 1 )8 a

ww
w.

a=7.210-38 上式代入 a 值得 b=9.4510-115 (4)由题意得 ex(-r0/)=br-n * ln-r0/=lnb-nlnr0 nlnro=r0/+lnb/
n
式中
Ne 2 Ne 2 4 0 R0U ( R0 )
w.
n 1 1-
4 0 R0U ( R0 ) Ne
2
阿氏常数 N=6.01023 电子电量 e=1.610-19 库仑 真空介电常数 0=8.8510-12 法/米 - 若题中 R0 为异种原子的间矩,R0=0.5×5.6310 10m U(R0)=-765000j/mol(平衡时互 作用势能取极小值,且为负,而结合能为正值) 马德隆常数=1.75
固体物理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1.已知某晶体两相邻原子间的互作用能可表示成
U (r )
a b n m r r
解:(1)平衡时 得 (2)平衡时 u(r0)=-
r0n m
u amr0 m 1 bnr0n 1 0 r0 r bn bn 1 r0 ( ) n m am a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