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真题
语文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是()A. 潇洒(xiāo sǎ)B. 炫目(xuàn mù)C. 惊愕(jīng è)D. 沉默(chén mò)答案:C解析:A项应为“潇洒(xiāo xiāo)”,B项应为“炫目(xuàn mù)”,D项应为“沉默(chén mò)”。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精美,色彩搭配得体,令人赏心悦目。
B.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C. 他在比赛中勇夺金牌,为国家争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D. 这篇论文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答案:B解析:A项中的“赏心悦目”应改为“令人赏心悦目”;C项中的“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应改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D项中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改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国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使读者受益匪浅。
D. 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智慧,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答案:C解析:A项中的“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应改为“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B项中的“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改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D项中的“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应改为“成功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B. 我国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展现出了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近五年高考试卷真题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3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 草原,是天地间最为宽广的画布,它用绿色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勤劳、勇敢、善良的蒙古族人民。
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独特的草原文化。
② 蒙古包是草原上最具特色的民居。
它由蒙古族人民自己搭建,用羊毛、木棍和泥土构成。
蒙古包内部装饰简单而温馨,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审美情趣。
每当夜幕降临,蒙古包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那是草原人民在欢庆丰收、迎接佳节。
③ 草原上的生活充满了诗意。
蒙古族人民骑马、射箭、摔跤,这些传统技艺代代相传。
在草原上,他们追逐着骏马,驰骋在广袤的原野,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每当夏末秋初,草原上的牧民们会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欢庆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④ 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见证了蒙古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也展现了草原的壮美和生命的活力。
今天,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片神奇的土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展现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B.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C. 文章通过描写蒙古包、那达慕大会等,展现了草原人民的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
D. 文章的结尾强调了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用“草原,是天地间最为宽广的画布”比喻草原的美丽,生动形象。
B. 文章中“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勤劳、勇敢、善良的蒙古族人民”一句,用“勤劳、勇敢、善良”三个词概括了蒙古族人民的品质。
C. 文章通过描写蒙古包、那达慕大会等,展现了草原人民的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
D. 文章的结尾强调了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解析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解析一、阅读理解1. 题目: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摘要:这是一篇关于小说《红楼梦》的介绍性文章,主要讲述了小说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受欢迎程度等方面的信息。
问题: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写《红楼梦》的动机是什么?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作者写《红楼梦》的初衷是为了描绘人物形象,展示社会生活,以及抒发自己的情感。
2. 题目: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观点。
文章内容摘要:这是一篇探讨环保主题的文章,主要讲述了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保护环境等内容。
问题:以下哪种观点在文章中未被提到?A. 加强环境治理措施B. 推广绿色能源利用C. 人类应该任由环境污染发展D. 增加环保意识和法制教育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文章并未提到人类应该任由环境污染发展的观点。
二、作文写作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题为《我的梦想》的作文。
提示内容:1. 你的梦想是什么?2. 为什么选择这个梦想?3. 你将如何努力实现这个梦想?我的梦想我心中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选择这个梦想的原因在于我热爱教育事业,希望能够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相信,教育是能够改变世界的力量,而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被关爱和教育的。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将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们的未来搭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平台。
以上便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部分真题及解析,希望考生们能够在备考中充分掌握文章解析的技巧,提高自己的答题效率。
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近十年高考真题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wǎng)B. 独辟蹊径(xī)C. 莫衷一是(zhōng)D. 风和日丽(h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努力,这篇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
B. 为了这次演讲,他准备了很长时间,可是上台后仍然很紧张。
C. 他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剧情引人入胜,表演精彩纷呈。
D. 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他多年苦练的结果。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研究成果如同一块璞玉,经过精心雕琢,终于大放异彩。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展现了强大的执行力。
C. 他的言辞犀利,常常一针见血,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洞察力。
D. 在这次比赛中,他虽然实力不俗,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丰富的哲理。
以下是一组关于自然景色的诗句,请分析其内涵。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乙: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跬步:一小步B. 骐骥:骏马C. 驽马:劣马D. 瑰怪:奇异【小题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乙文则强调了志向的重要性。
语文高考真题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沉鱼落雁B. 雕梁画栋(dòng)娇羞C. 骄阳似火(yáng)雕梁画栋D. 风和日丽(lì)沉鱼落雁答案:D解析:A选项中“悲怆”应为“悲壮”;B选项中“娇羞”应为“娇嗔”;C选项中“骄阳似火”应为“骄阳似火”。
D选项中字形、字音均正确。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浪费现象仍然严重。
B.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浪费现象仍然严重。
C.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浪费现象仍然严重。
D.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浪费现象仍然严重。
答案:B解析:A选项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前文“随着社会的发展”搭配不当;C选项中“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前文“随着社会的发展”搭配不当;D选项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前文“随着经济的发展”搭配不当。
B选项中语句通顺,没有语病。
3. 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一鸣惊人C. 贻笑大方D. 一帆风顺答案:C解析:A选项中“画龙点睛”用于形容文章或讲话中关键的一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B选项中“一鸣惊人”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突然取得突出成就;D选项中“一帆风顺”用于形容事情进展顺利。
C选项中“贻笑大方”用于形容自己因无知而闹出笑话,不适合用于描述别人。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无数英勇无畏的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逆行者”的称号。
②在这场抗疫战争中,我们看到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比如,有一位名叫钟南山的老院士,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抗疫一线。
近三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行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B. 他的文章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这个城市的绿化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市民们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D.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这个小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B.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C.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掉以轻心。
D.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引得观众掌声雷动。
3.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规范的一句是()A.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C. 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D.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句出自《论语》,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三十岁立身于世,四十岁不再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志:立志B. 立:立身C. 惑:困惑D. 矩:规矩2. 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 吾/十有五/志于/学C. 吾/十有五/志于/于学D. 吾/十有五/志于/于学3. 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三十岁立身于世,四十岁不再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B. 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岁不再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语文近5年高考全国卷真题及答案

语文近5年高考全国卷真题第一部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錾(zàn)银炮(pào)烙度(dù)长絜大六艺经传(zhuàn)B. 囊(náng)括罪愆(yǎn) 残羹冷炙(zhì) 羽扇纶(ɡuān)巾C. 哆(duō)嗦怂(sǒng)恿战战兢(jīng)兢安然无恙(yàng)D. 蓊(wěng)郁猗(qī)郁游目骋(chěng)怀横槊(shuò)赋诗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惊讶斟酌只言片语锱珠必较B. 洗练漩窝准备就绪自命得意C. 玄虚凝聚促不及防心心相映D. 璀璨涸辙急不暇择黯然神伤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位博士生的春节返乡日记》并不是的学术报告,而是一位从大别山走出去的知识青年的社会观察随笔。
文中对黄冈农村的生活状况及乡村没落的许多描述,引发了不少网民的。
②古镇有一条石板街,石板街用清一色的青石条铺成。
青石一块紧挨着一块,。
街两旁是一色的青砖黛瓦房,瓦房的进深很长,门面皆为店铺。
开市时,家家打开大门,摆满货物,街道上人头攒动,打货的、卖货的叫喊声。
A.严谨争议错落有致此起彼伏B.严肃非议有条不紊此起彼伏C.严谨非议有条不紊络绎不绝D.严肃争议错落有致络绎不绝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素有“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水、陆、空交通便利,丰富而又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的建成,为武汉深水港建设和通江达海的航运发展提供了优越的配套资源。
B.根据湖北人彭高峰寻子故事拍摄的电影《失孤》近期在全国公映,影片中的武汉话、鄂A牌照汽车、滔滔长江水、巴河铁索桥等湖北元素给人以全新的视听享受。
C.在解答阅读中的探究题时,我们经常会出现审题不清、要点不全、脱离文本泛泛而谈等错误,为了避免这类问题不再发生,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微专题训练。
2024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甲卷)(真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国之间可能存在或大或小的海洋权益争端,但这不应妨碍争议各方携手参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B.如何在保障人类更好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这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需要应对的挑战。
C.在全球层面,既有的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体系不够完备,效率不高,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合作制度体系。
D.文章围绕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展开,分析问题时注意区分不同的角度和层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大国争霸思路更多关注本国来自益,容易引发海洋地缘纷争,威胁海洋安全。
B.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应当从地区和双边逐步推广至全球,这样才更有可行性。
C.人类共同财产的原则并不反对公海资源开发,也不谋求任何国家权益的优先性。
在地区和双边层面,由于相关成员在海洋利益方面拥有更多的交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如果某个地区内或者两国间存在海洋权益争端,应该致力于让局势降温,避免引发军事冲突,为海上贸易和人员往来提供安全的环境。地区大国和地区性的安全架构应该在这一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其二,建立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充分发挥海洋作为运输大动脉的作用,提升两国间或者地区内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水平。其三,对两国或者本地区的海洋环境保护开展联合行动,保护海洋资源、打击海上违法犯罪以及联合进行海上搜救等。
要实现海洋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各国必须摒弃传统的大国争霸思路,充分照顾彼此的安全关切和合理利益,联合起来打击海盗、人口走私、贩毒等海上犯罪行为,在涉及海洋权益争端时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短期内无法协商的问题可以考虑搁置争议。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愿景意味着,我们要坚持开放的自由贸易体系,同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发挥海洋作为国际贸易大通道的积极作用,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各国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各国都希望开发利用更多的海洋资源。如何才能在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又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洋发展的“四个转变”:“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要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这为海洋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历年试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残无人道称心如意英雄辈出班门弄斧B.英雄气概穿流不息铤而走险仗义执言C.当仁不让破釜沉舟声音洪亮精神焕发D.变本加厉莫不关心情不自禁口干舌燥2.下列词语中构词方式不同的一组是()A.源泉B.春风C光线D.葡萄3.下列名句作者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1)月上树梢头,人约黄昏后。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欧阳修辛弃疾杜甫孟郊B.欧阳修杜甫辛弃疾孟郊C.欧阳修辛弃疾孟郊杜甫D.辛弃疾欧阳修杜甫孟郊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界两司马”指《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其中《史记》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至西汉末年的历史。
B.“南洪北孔”指清代著名戏剧作家洪升和孔尚任,他们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
C.“四大古典小说”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其中《水浒传》与另外一部著名小说《金瓶梅》在题材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D.“小李杜”指的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其中李尚隐以创作《无题》诗著称。
5.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宋词根据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豪放、婉约两类,前者以周邦彦为代表,后者以柳永为代表,有时词人则兼有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
B.李清照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差异。
《声声慢》(寻寻觅觅)堪称其后期词作的代表。
C.辛弃疾,字易安,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选自《稼轩长短句》。
D.温庭筠是宋代花间派词人代表,他的词作中有大量的“男子作闺阁音”类的作品。
6.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历史人物依次是()(1)留得一双青白眼,笑他无限往来人。
(2)东山还着谢公屐,百世行藏安得同。
(3)十里扬州落魄时,春风豆蔻写相思。
(4)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写天真情。
A.孔融、谢灵运、杜牧、孟浩然B.阮籍、谢灵运、杜牧、陶渊明C.陆游、杜甫、秦观、王维D.嵇康、谢灵运、柳永、陶渊明7.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文本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高老头》一司汤达一法国一长篇小说B.《装在套子里的人》一契诃夫一苏联一短篇小说C.《项链》一莫泊桑一法国—短篇小说D.《堂吉诃德》一塞万提斯一西班牙一短篇小说8.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文本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论》一苏轼一宋朝一史论B.《劝学》一荀况一汉朝一议论文C.《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一现代一诗歌D.《废都》一贾平凹一近代一小说9.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女作家丁玲的代表作之一。
B.《茶馆》、《雷雨》是老舍创作的话剧。
C.自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称为新文学,即中国现代文学。
D.《沁园春·雪》(北国风光)是毛泽东同志建国前的词作。
10.文学作品按传统四分法分类,可以分为()A.诗、词、曲、赋B.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C.诗歌、小说、论文、公文D.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1.,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12.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13.,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14.冯梦龙的“三言”是指《喻世明言》、《》和《醒世恒言》。
15.杜丽娘是汤显祖著名的戏剧作品《》中的人物。
16.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等四部作品。
17.庞德的是20世纪初期西方著名诗歌流派派的代表。
18.《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著名诗人的作品19.《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
20.驳论有三种方法,即反驳论点、反驳和反驳论证方法。
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共15分)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现实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就是要你把这事当做心灵的灰烬者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2)而要向对着古战场,存着平昂的心情。
2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5分)答:。
22.请说明“心灵的灰烬”的含义。
(4分)答:。
23.指出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格、含义作用。
(6分)答:。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有关问题。
(每题3分,共15分)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饰舆服。
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恺以示崇。
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崇曰:“不足恨,今还聊。
”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
恺惘然自失。
24.“穷绮丽饰舆服”之中“穷”的含义是()A.贫苦B.竭尽C.困顿D.拮据25.“尝以珊瑚树高二尺许赐”之中“许”的含义是()A.许诺B.允许C.许多D.约略26.“又以为疾己之宝”之中“疾”的含义是()A.嫉妒B.快速C.同“急”D.疾病27.文中王恺的心理变化过程是()A.自傲—惋惜一愤怒一自卑B.自傲一自卑一愤怒—惋惜C.惋惜一愤怒一自卑一自傲D.愤怒一自傲一惋惜一自卑28.关于本文说法错误的是()A.文章揭示了魏晋时期穷极奢侈的社会现实。
B.文章表现了魏晋门阀残暴的品性。
C.文章采用对比写法来刻画人物性格。
D.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
四、作文(共100分)作文l:一滨江市第三中学拟建实验室,需要该市教育局批准,请根据以上信息,代该中学写一份请示。
(20分)要求:(1)格式正确;(2)充分反应信息,所缺细节内容可自行补充;(3)语言符合应用文语体要求;(4)字数200左右。
作文2:某城市街道失修,一老者骑车重重摔倒。
恰有新闻摄影记者路过,见此情景立即举相机拍照。
此事引起市民争议:有人提出记者应先救人,有人则以为报道问题更加重要。
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一篇。
(80分)要求:(1)题目自拟;(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字通顺,结构完整;(4)字数800—1000之间。
07历年试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悖论针砭时弊心余力咄满目疮痍B.追溯绚私舞弊腾挪跌宕为渊驱鱼C.诡谲睚眦必报广袤无垠蓬荜生辉D.倾轧陈词烂调杳如黄鹤良莠不齐2.“她突然看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
”这句话的宾语是()A.路中央B.大蛇C盘着一条大蛇D.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处,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B.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分对此十分重视。
C.艺术家下乡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若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一种公文。
请示一般内容简单,一文一事。
B.撰写报告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一说一,既不弄虚作假,也不文过饰非。
C.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时所使用的一种下行公文。
D.函主要用来向职能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B.郭沫若1921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女神》C.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是沈从文D.曹禺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作品有《雷雨》、《屈原》、《日出》等6.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空前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的开端以《新青年》创刊为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
B.戴望舒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代表人物,《雨巷》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同时他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C.文革结束后,最早出现的是描写社会改革的“改革文学”,代表作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
D.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曾出现一批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作品,诗歌有顾城、舒婷等人的朦胧诗,小说有王蒙等人的意识流作品,戏剧有高行健的《绝对信号》、《车站》等。
7.下列名句的作者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A.李白王维李商隐自居易B.王维李白李商隐自居易C.王维李白白居易李商隐D.李白李商隐王维自居易8.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府”原指掌管采诗事务的官府,后来就把从民间采来的诗以及文人仿作的这类诗统称为“乐府诗”。
B.骈文是散体中有意多用对偶甚至通篇用对偶的一种文体,多为四六字一句,所以又名四六文。
C.词,起于宋朝,原是演唱的歌词,有豪放词派和婉约词派,代表作家分别有苏轼、辛弃疾和晏殊、柳永。
D.杂剧在元朝盛行,著名的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与杂剧并行的是“散曲”。
9.以“黄梅时节家家雨”为上句,下面四句中哪一句作为它的下旬最恰当()A.青草池塘独听蛙B.柳絮池塘淡淡风C青草池塘处处蛙D.丁香初绽悠悠云10.下列人物、作品、作家、国别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德拉—《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美国B.米龙老爹—《羊脂球》—莫泊桑—法国C.姚纳—《苦恼》—果戈理—俄国D.乞乞柯夫—《死魂灵》—哈代—英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1.枚乘是西汉辞赋家,他的曾被誉为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作品。
12.刘勰的是我国的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13.是当代小说家,他的《红高粱》是一部颇有影响的中篇小说。
14.的《红与黑》是他最杰出的长篇小说。
15.《老人与海》的作者,曾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6.形声字在现代汉语里占百分之八十左右,试指出“在”字声符是,“疆”的义符是。